民间中医网

 找回密码
 立刻加入
楼主: gprboy

转载的经络基础学【连载】

[复制链接]
 楼主| 发表于 2011/3/23 09:54:07 | 显示全部楼层
络穴极其临床意义是什么
    “络”有联络之意,络脉由经脉别处之处各有一个俞穴称络穴。十二经在四肢的肘膝 关节以下各有一穴,加上任脉之络鸠尾散于腹,督脉之络长强散于头上,脾之大络大包布于胸胁,共15穴。它们都分布在经脉别出的络脉上,故名15络穴。

      有个15络穴歌,希望大家牢记。

      列缺偏历肺大肠,通里支正心小肠,

      心包内关三焦外,公孙丰隆脾胃上,

      胆络光明肝蠡沟,大钟飞扬肾膀胱,

      大包大络在脾经,任络鸠尾督长强。

      络穴能沟通表里二经,故有“一络通二经”之说。因此,络穴不仅能治本经病,而且还能治其表里经病。

      络穴的临床意义主要是“原络配穴”。应用时应取先病之经的原穴,再取与之相表里的络穴。
 楼主| 发表于 2011/3/23 09:54:38 | 显示全部楼层
郄穴及其临床意义是什么
     “郄”有空隙之义,经脉之气深聚于四肢肘膝以下的空隙部位,称郄穴。12经脉各有一个郄穴,另外,阴跷脉、阳跷脉、阴维脉、阳维脉也各有一个郄穴,合为16郄穴。歌诀如下:

        十六郄穴歌

        肺向孔最取,大肠温溜是,胃经是梁丘,脾经属地机;

        心则取阴郄,小肠养老的,膀胱金门守,肾向水泉施;

        心包郄门刺,三焦会宗持,胆郄在外丘,肝经中都是;

        阳跷跗阳走,阴跷交信期,阳维阳交穴,阴维筑宾知。

        郄穴多分布在经脉循行的曲折处。其临床意义是:

        一,郄穴可治疗本经所属脏腑的急性病症。阴经郄穴多被用来治疗血症,如咳血、崩漏等;阳经郄穴多用来治疗急性疼痛。

        二,可辅助诊断,当某脏腑有病变时,可按压郄穴进行检查。

        三,郄穴常与八会穴配合使用,称“郄会配穴”。
 楼主| 发表于 2011/3/23 09:55:11 | 显示全部楼层
下合穴极其临床意义是什么
    下合穴是指六腑相合于下肢阳经的俞穴。六腑居于腹部,与足经脉的关系密切,所以在足三阳经上各有其合穴。胃经脉合于足三里,大肠经合于上巨虚,小肠经合于下巨虚,都属于足阳明胃经。膀胱经合于委中,三焦经脉合于委阳,都属于足太阳膀胱经。胆经脉合于阳陵泉。为便于记诵,特编歌如下:

      下合穴歌

      胃经下合三里乡,上下巨虚大小肠,

      膀胱当合委中穴,三焦下合属委阳,

      胆经之合阳陵泉,腑病用之效比彰。

      下合学的临床意义即下合穴治疗腑病有重要作用,治疗六腑病症主要是依赖下合穴。胃经、大肠经、小肠经的下合穴,均属于胃经,故在治疗这些腑脏病症时,是以胃经的下合穴为主。
 楼主| 发表于 2011/3/23 09:56:02 | 显示全部楼层
背俞穴及其临床意义是什么
     五脏六腑之气输注于背腰部的特定俞穴称背俞穴。

       背俞穴位于背腰部足太阳膀胱经第一侧线上,大体依脏腑位置从上到下排列,分别冠以脏腑之名,共十二穴。为便于记忆,我把在膀胱经第一侧线上的从第一胸椎到第二十一椎下面的穴位用一首歌诀表示,但其中只有与五脏六腑对应的才是背俞穴,其余不是。

       第一大柱二风门,三椎肺俞四厥阴,五心六督膈属七,九肝十胆寻仔细,

       十一脾俞十二胃,十三三焦十四肾,气海十五大十六,十七关元俞穴存,

       小肠十八膀十九,二十中膂俞穴真,二十一椎白环生,背俞穴要记心中。

       背俞穴的临床意义有:

       一,按压背俞穴可作为临床辅助诊断的手段之一。

       二,背俞穴可单独使用,也可与相应的募穴配合使用,即“俞募配穴”。

       三,背俞穴不但可以治疗与其相应的内脏病症,也能治疗与内脏相关的五官九窍、皮肉筋骨等组织器官病。
 楼主| 发表于 2011/3/23 09:56:42 | 显示全部楼层
募穴极其临床意义是什么
     募穴是脏腑之气聚集于胸腹部的一些特定穴位。与背俞相对,募穴在胸腹部属阴,俞在背部属阳。

      募穴分布于本脏本经的有六个,分布于任脉的有六个,共12个。为便于记忆,特编歌诀如下:

      十二募穴歌

      心募巨阙肝期门,心包膻中肾京门,

      肺募中府胃中脘,小肠关元焦石门,

      膀胱中极胆日月,大肠天枢脾章门。

      募穴的临床意义有:

      一,辅助诊断,脏腑有病多反映于募穴。

      二,俞募配穴,由于脏腑的作用关系到全身,所以俞募相配的治疗原则影响很广,对脏腑疾病来说,配用俞募是近取法;对于五官四肢病症来说,配用俞募是随症取穴。
 楼主| 发表于 2011/3/23 09:57:21 | 显示全部楼层
八会穴极其临床意义是什么
     八会穴,是脏、腑、筋、脉、骨、髓、气、血的精气会聚之处的八个俞穴。其歌诀为:

      腑会中脘脏章门,髓会绝骨阳陵筋,血会膈俞骨大柱,脉太源气膻中寻。

      八会穴都是十四经中的经穴,它与某些特定穴(五输穴、募穴)有重复。如章门为脏之会穴,但因五脏取禀于脾,故章门又属脾经的募穴;中脘为腑之会穴,但因六腑取禀于胃,故中脘又是胃经的募穴;阳陵泉为筋之会穴,又属胆经五输穴的合穴;太渊为脉之会穴,又属于肺经中五输穴的输穴等等。

      八会穴在治疗方面,凡属于以上八种组织器官的病变,都可用相关的八会穴来治疗。另外,某些八会穴还能治疗热病。
 楼主| 发表于 2011/3/23 09:57:56 | 显示全部楼层
八脉交会穴极其临床意义是什么
    奇经八脉与十二正经的交会点,都在肘膝以下,称八脉交会穴。因其是金元时代窦汉卿所创,故又称“窦氏八法”。其歌诀如下:

      八脉交会八穴歌

      公孙冲脉胃心胸,内关阴维下总同,

      临泣胆经连带脉,阳维锐眦外关逢,

      后溪督脉内眦颈,申脉阳跷络亦通,

      列缺任脉行肺系,阴跷照海膈咽咙。

      八脉交会穴是特定穴中的重要部分,其临床意义主要是不仅能治疗正经病症,而且还能治疗奇经病症。比如公孙穴属足太阴经而通冲脉,故公孙穴既能治足太阴经病,又能治冲脉病;内关穴属于手厥阴而通阴维脉,故内关既能治手厥阴病,又能治阴维脉病,等等。
 楼主| 发表于 2011/3/23 09:58:28 | 显示全部楼层
交会穴及其临床意义是什么
    交会穴是指两经或多经相交会的俞穴。交会穴所归属的经脉称为本经,相交会的经脉称他经。交会穴多分布于头面及躯干部。交会穴分阳经交会穴与阴经交会穴两大类。一般的阳经穴与阳经交会,阴经穴与阴经交会,但也有阳经穴与阴经交会,阴经穴与阳经交会的。

      交会穴不但治本经病症,还能兼治所交会经脉的病症。如关元、中极是任脉的经穴,但因其与足三阴经相交会,所以既可治任脉的疾患,又可治三阴经的疾患。如大椎既是督脉的经穴,又与手足三阳经相交会,所以它既可治疗督脉的病症,又可治疗诸阳经的病症。又如三阴交是足太阴脾经经穴,但因其与足少阴肾经、足厥阴肝经相交会,所以它不仅能治脾经的病症,还能治疗肾经、肝经的病症。这就是交会穴的特点,在临床上有着重要意义。

 楼主| 发表于 2011/3/23 09:59:02 | 显示全部楼层
得气在针灸治疗中的重要作用
     得气,古称“气至”,近又称“针感”,是指毫针刺入穴位一定深度后,施以提插或捻转等行针手法,使针刺部位获得经气感应。

      针下是否得气,可以从两个方面分析判断,即患者对针刺的感觉、反应和医者手指下的感觉。当针刺穴位得气时,患者的针刺部位有酸麻、胀痛的自觉反应,有时还出现热、凉、痒、痛、抽搐、蚁行等感应,或呈现沿着一定的方向和部位传导和扩散的现象;
少数患者还会出现循经性瞤动、震颤等反应。当患者有自觉反应的同时,医者手指也能体会到针下沉紧、涩滞或针体颤动等反应。若针刺后未得气,患者则无任何特殊反应,医者也感到针下宽松、虚滑。

      得气与否以及气至的迟速,不仅关系到针刺的治疗效果,而且可以借此判断疾病的预后。列临床上一般是得气迅速时,疗效较好,得气较慢时效果就差,若不得气时,就可能无治疗效果。因此,临床上若不得气时,就要分析经气不至的原因。或取穴定位不准、或震颤角度有误、或深浅失度,对此应重新调整。另外应运用催气、候气方法。
 楼主| 发表于 2011/3/23 10:03:52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gprboy 于 2011/3/23 10:05 编辑

为了上传这些flash经络图资料,不得不上网海选免费上传演示flash的空间,QQ空间是肯定不让外链的,汗,只能找了

4_01a手太阴 肺经 循行图解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刻加入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民间中医网论坛 ( 黔ICP备19001372号 )

GMT+8, 2024/5/17 04:49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23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