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间中医网

 找回密码
 立刻加入
查看: 1607|回复: 8

中医四诊的现代化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1/8/5 17:59:59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中医诊断学是关于中医诊察病情、判断病种、辨别证候的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的一门学科,在中医学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
  
    诊断学,古代的时候,分为诊法,与断法。

  诊法,就是诊察病情。断法,就是判断病种,辨别证候。

  中医的诊法,分望诊,闻诊,问诊,切诊。合称四诊。四诊之法,形成于上古,由于没有其它可以借助观察疾病的设备与设施。所以,四诊具有直观性和朴素性的特点。通常都在感官所及的范围内。直接地获取信息。四诊是中医搜集临床资料的主要方法。从古到今,使用到现在。

  四诊,在中医诊断过程中,讲的并用,并重,合参。而且要求客观、准确、系统、全面、突出重点。因为只有四诊综合,彼此参伍,才能全面,系统,真实的了解病情,才能通过断法作出准确的判断病种,辨别证候。故诊,为断的保障。合而称为诊断。

  中医诊断的原理,是阴阳五行,藏象经络,病因病机等基础的理论具体运用。
  
    望、闻、问、切的具体诊法,是有严格规定程序与内容的。

  望诊是医生运用自己的视觉,观察患者全身和局部情况,以获得与疾病有关的资料,作为分析内脏病变的依据。包括精神、气色、形态的望诊、舌的望诊及排出物的望诊。如果是特殊的病人,还要望眼、耳、指与甲等特定的部位。以协助辨别疾病的阴阳属性、五脏的寒、热;虚、实。

  闻诊是医生通过听觉和嗅觉了解病人的声音和气味两方面的变化。闻声音即观察病人的语言、呼吸、咳嗽等声音的变化;嗅气味即观察病人的分泌物、排泄物的气味变化,以协助辨别疾病的虚、实、寒、热。

  问诊是医生对病人或其家属,亲友进行有目的的询问病情的方法。有关疾病的很多情况,如病人的自觉症状、起病过程、治疗经过、生活起居、平素体质及既往病史,家族病史等只有通过问诊才能了解,所以问诊是中医诊法的重要一环,它对分辨疾病的阴阳、表里、寒热、虚实能提供重要的依据。

  自觉症状主要靠问诊,问诊并有助于他觉症状的发现,问诊的一般内容及主诉大致与西医问诊相同,首先抓住主诉,即病人就诊时自觉最痛苦的一个或几个主要症状及时间,围绕主诉的症状,深入询问现病史,则需根据中医的基本理论,从整体出发,按辨证要求,搜集资料,与西医问诊的重点有所区别。必需按规定的程序全面掌握:一问寒热二问汗,三问头身四问便。五问饮食六问胸腹,七聋八渴俱当辩,九问旧病十问因,再兼服药参机变,妇女尤必问经期,迟速闭崩皆可见,再添片语告儿科,天花麻疹全占验。

  切诊是医生以手指按切病人动脉以了解病情的内在变化也称切脉或诊脉。其原理为:脉为血府,贯通周身,五脏六腑的气血都要通过血脉周流全身,当机体受到内外因素刺激时,必然影响到气血的周流,随之脉搏发生变化,医者可以通过了解脉位的深浅,搏动的快慢、强弱(有力无力)、节律(齐否)、脉的形态(大小)及血流的流利度等不同表现而测知脏腑、气血的盛衰和邪正消长的情况以及疾病的表里、虚实、寒热。

  脉诊是中医辩证的一个重要依据,前人在长期的实践中积累了丰富的经验,是中医独特的诊法。但在临诊中也有脉证不符的特殊情况,如阳证反见阴脉,阴证反见阳脉,因此把脉诊作为唯一的诊断方法是非常片面的,必须强调“四诊合参”,才能了解疾病全貌,作出正确的诊断。

  二、四诊的医学内涵分析

  中医的诊法,是在远古没有任何设备与设施的情况下,为了收集患者的全息观察资料,而制定的一种规定的诊断程序。

  四诊诊法全面的开拓了医生利用视觉,听觉,嗅觉,触觉,语言交流等多种方式,全面获得诊察疾病的全息信息的过程。所以,我们也称四诊是医生对患者全部疾病信息的调查阶段。也称诊察过程。

  那么,诊察过程与诊断过程有什么必要的联系吗?当然有!就是一个医生掌握诊察资料越多,越详细、越全面、越真实、越准确,作出的诊断结果才能精准。

  显而易见,中医与西医的诊断方法是截然不同的。西医诊断疾病是有规定的疾病标准的,只要医生用血压计一量,你的血压为150/90,那么医生就可以确诊你是高血压。用温度计一量,体温37。5度,就可以认定你发烧。使用的诊断方法是一病一症诊断法。

  而中医则不同。病是要通过症候群来确定的。是要通过症候群与症候群之间的相同与不同的反复比对,最后采用或然率的逼近法则,得到一个最逼近这个患者全息诊察结果的判断。

  中医诊断,采用的是或然率逼近法。从症候群的相同与不同的逐渐排除法中,得到一个准确诊断结果的。

  而西医的诊断,我们也可以用经典数学的一句术语来说明。它的诊断法可以说是在计算概率,得到一就是有病,得到零就是无病。

  由此可以看出,中西医的诊断方法,是来自他们各自的数学理论中的具体方法。中医使用的是或然率逐渐逼近法。西医使用的是随机概率确定法。一个通过简单的线性因果关系就可以得到结果,一个必需通过症候群的相同与不同的多次迭代比对,才能得到一个逼近的判断结果。也就是说,中西医的诊断方法不同,其原因的根,在于数学基础理论之间的壁垒。

  中西医基础理论的差异,来源于不同物、数认识法则。不同的物、数认识法则,则产生不同的数学观与数学方法。而人类的所有应用技术的产生与适用科学技术理论的产生,无一能离开数学而自行发展的。所以,中医与西医,都有属于他们理论体系的数学系统。研究西医,先要研究经典数学,研究中医也要先研究数学。只有你知道了产生它的数学内涵是什么了,才能解决这个体系的认识与方法问题。不然,时代进步了,科学进步了,你还停留在形成初期的原始之中,被淘汰的结局就是在所难免的。

  如中医四诊而言,收集患者全息症候群,通过多次比对迭代,寻找相同,排除不同,最后通过或然率逼近法,得到一个准确的诊断结果。如果不了解原理,只遵循祖训,一成不变。发展了两千年,仍然停留在老祖宗传下来的四诊方法上,不敢超越一步。在人类没有任何器具与仪器的时代,中医能通过外表的四诊,都可以看到内脏生理活动的正常与不正常。现在可以直接看到内脏了,可以直接观测到人的许多部位的全息变化了,反而不会使用这种方法了?

    三、全息症候群诊断法发展的方向

  现在我们应该清楚的认识到,尽管西医在数学方法上,仍然在使用随机概率式的线性诊断法,但是,由于科学发展,时代的进步,诊察手段上也在逐步向全息症候群的方向上发展着。多顶理化检验,CT,磁共振,照影技术的全息认知疾病等手段,越来越完善。原始的一症一病的诊断模式也在逐渐的升华与进步。经典数学的线性认知法则已经成为症候群全息认识疾病的一种障碍。全息认识方法上的突破也成了西医发展的一个不可逾越的障碍。中医的全息诊察法,是中医的诊断学上的一个优势。但是,由于中医自身对这种全息诊察法在数理科学上的认识空白,还无法作到全息症候群认知的自由更相替代。无法进入借助更先进的设备、设施获得更多、更全方位的全息认知。如何把现代诊察手段纳入综合症候群的全息认知,是中医急待解决的问题。我们可以从舌的五个区域,看到心、肝、脾、肺、肾的阴阳变化,可以从眼睛的五轮中看到五脏与风、湿、燥、暑、寒的关系。为什么不能也从彩超、CT、磁共振、脑室照影中看到更多的新陈代谢全息?

  在先进的化验检测已经多项展开的今天,一个中医还用自己的嗅觉去闻患者的排泄物,可以说是一种荒唐。然而这种荒唐仍然写在中医诊断学四诊方要的教材里。没有人研究应用五行理论去看X光片,没有人研究用阴阳理论来制定新的化验项目。躺在最原始的中医基础理论摇篮里,已经变成了两千多岁的老人而不思变革。中医的前途在哪里?

  应该说,中医的全息症候群诊断法,是先进的。而西医利用现代科学技术获得更真实、更准确、更全面的全息手段也是先进的。而中医的不足,正是通过原始手段获得全息的落后,而西医的不足正是全息症候群诊断法的方法缺陷。但是,他们在壁垒的僵持状态下,无法走向二合而一。当前需要认真解决的问题,就是如何突破壁垒观念的束缚。如何吸纳先进的东西,使自己优先走向完美医学的方向。而走向完美的医学方向,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因为作为一个医学体系,无论中医还是西医都涉及到具体环节上的创新与革命。涉及到具体环节上的具体内容的新认知,向更高级内容的提升。诊察环节,就是诊断疾病的最前沿内容。从这一点的突破开始研究,就会牵一发而动全身的。

  显而易见,对于中医在诊断学上的发展问题,就是一个如何把四诊,从原始手段的全息收集工作,转化为现代化的全息收集工作问题。把用眼睛望,提升到用显微镜望,用透视机望。把闻提升到用超声波探测,用化验单检验,把切脉变成心电仪,只剩下问诊保持原始状态。说起来也容易,每个中医院,每个中西医结合医院配置上这些设备不就得了?其实,难的事在这件事的后面,就是中医应该如何运用阴阳五行理论去看X光片,如何按阴阳理论设置自己需要的化验单,把自己的视觉感官变成显微眼,透视眼。

  显微镜与透视机,能为西医所用,是因为西医可以直接从显微镜下,透视机里,直接看到他们所需要的疾病信息。中医认为显微镜与透视机与他们没有多大用的原因大体上有三个:

  1、无论是显微镜与透视机,得到的疾病信息无法进入阴阳五行分析。前无古人医典可查,后无五行、四象理论可取。如何能用在中医辩证环节上?

  2、中医也想使用显微镜与透视机,但是基础理论格格不入,择用其,就要放弃四诊之传统。

  3、如何让显微镜与透视机为中医所用,从显微镜下也看出五行,看出五轮。由谁来研究制定一个标准?

  因循守旧,不思变革,变革来临的时候,仍然墨守成规。是中医的最根本弊病。突出的表现有以下两点具体内容:

  1、自己的核心理论没有明确的研究方向,阴阳,五行的科学实质内涵是什么,尚不能突破古训的限止,进入现代科学领域进行研究。

  2、对现代科学的新仪器,新方法,新手段,不能利用阴阳五行理论扩展成为已所用。

  如何解决五行、阴阳理论的更新与创新观念问题,走出过于保守、守旧的束缚。中医才能创新与发展。

  四、环节发展与整体发展的关系与方向

  诊察,是医生接触患者的第一个重要环节。而诊察环节的正确无误,又是诊断确定的重要依据。全世界所有的医学形式,对这一环节的重视程度都是相同的。中西医当然也不能例外。

  由于中西医的诊断方法与诊断原理的不同,所以,对于诊察的信息取得,方法与信息量也不相同。因为中医需要通过全息的症候群来进行或然率的迭代式判断法。所以,需要一个全面、准确的全息收集过程。所以,原始的中医诊察,必需是四诊并用,并重,合参。这样才能客观、准确、系统、全面、突出重点。

  诊察手段的进步,按道理不应该成为中医全息症候群诊断疾病的障碍。因为诊察得到信息范畴在扩大,由原来的只在‘表’信息的收集,走向了‘表里’信息兼得的收集形式,应该说西医为中医开拓了新的信息收集途径,这是好事。因为或然率的迭代式判断法,在收集信息越广泛,越全息的时候,得到的判断结果才越准确。为什么会把这样的好事,变成了双方壁垒的原因呢?

  原因是中医只会应用阴阳五行理论来望眼,望舌,望神态……而不会应用阴阳五行来看X光片,不会应用阴阳五行原理来看超声、CT、心电图……更不会把四诊如何扩展到化验范畴、物理或者生物检测的更广阔范畴。

  西学东渐,让西医科学传入了中国,中国人没有来得及挖掘古老阴阳论与现代科学之间的科学内涵关系,并进行数理级式的比较。就全面接受了经典科学系统,而放弃了阴阳五行科学内涵的现代研究。中医学也因为阴阳五行理论究竟是迷信还是科学的争论,陷入了生死存亡的危机之中。

  这是在中医从远古发展到现在的五个阶段里,遇到的第二次存亡危机了。第一次危机是发生在两千年前天子周易独霸天下文化八百年的历史时期,中医在夏、商之间的繁荣与鼎盛遭到了易经对数理独霸文化的冲击。但是,中医成功的用易理,修改了中医基础理论的数理部分,成为了易经理论可以表述的新医学,相对史前医学而言,我们则称为易医发展时代。

  而在西医科学传入中国后,中医医学遇到的危机,则与易经独霸文化时代的八百年不一样了,因为易经与中医同是产生于中国远古形意数学时代的数理科学。用数理来解释中医,还是用易理来解释中医,只是一个形式问题,还不能动摇其本质内涵。但是,在综合现代先进科学技术于一体的西医医学的冲击面前,古老的医学则缺少了与其相同解释的统一性。格格不入的基础理论壁垒现象,使中医的生存陷入了一场存亡抉择的危机之中。如何把X光片转化为阴阳信息的认知?如何通过化验检测获得更多的阴阳辩证信息?用西医医理来解释中医,解释了半个多世纪,越解释越糊涂。那么,用中医的医理来解释西医呢?X光片究竟是阴?还是阳?化验指标那个是阴?哪个是阳?中医自己说不明白,西医也不认可。在中医理论中,阴阳则可以概全万物,万物皆可论阴阳,但是,到了近代,中医不仅仅自己无法对新兴的诊察手段无法辨别阴阳了,而且对人类科学发展对人体内部的组织结构认识,也无法划分阴阳了。如白血球、红血球、血小板、血色素……哪个是阴?那个是阳?中医无法则可以继续认知。所以,摆在中医面前的现实,不是信息如何收集问题,而是更多的信息大批涌来的时候,如何分类处理的问题。四诊诊察手段的落后,已经是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了,而更多信息的不可分辨难题又摆在了面前。也就是说,中医遇到的危机是系统性的。是基础理论层面上的。
发表于 2011/8/5 18:46:22 | 显示全部楼层
中医师开发的是潜能诊断,人体特殊能力,比起这些X光的科学东西可要高明不知多少倍,进步多少纪元啊。
发表于 2011/8/5 18:46:39 | 显示全部楼层
别再那这种随便转载不明不白不干不净的东西污染祖国医学以及我们已经不太干净的论坛了。求求你了。
发表于 2011/8/5 19:12:22 | 显示全部楼层
中医是活学活用,辨证施治。这些标准化的东西是糟蹋中医。
 楼主| 发表于 2011/8/5 20:06:47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lujg98 的帖子

如果说混沌也是标准化,那宇宙也是标准化?
 楼主| 发表于 2011/8/5 20:10:35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godsaveme 于 2011/8/5 20:12 编辑

任何一门科学的发生与发展都应该是建立在数学理论基础之上的成功运用与开拓。中华民族古老文化体系自然也应该如此。当然不会是天上掉下来的。
  因为中华古哲学产生了中医药学,中草药学是中华民族几千年来防治疾病实践经验和理论总结的结晶,它与中国古代天文历法,古算经,古社会意识形态科学,古逻辑思维哲学,古气象节气学,珠算……等科学,构成了一个独立的科学体系。具有系统理论的独特哲学核心与数学科学框架结构。

为什么没人说黄道历法是伪科学?

发表于 2011/8/5 20:25:56 | 显示全部楼层
你还忽视了古代一种非常高明的诊术。
史公司马迁在史记中记载,扁鹊者,勃海郡郑人也,姓秦氏,名越人。少时为人舍长。舍客长桑君过,扁鹊独奇之,常谨遇之。长桑君亦知扁鹊非常人也。出入十余年,乃呼扁鹊私坐,閒与语曰:“我有禁方,年老,欲传与公,公毋泄。”扁鹊曰:“敬诺。”乃出其怀中药予扁鹊:“饮是以上池水,三十日当知物矣。”乃悉取其禁方书尽与扁鹊。忽然不见,殆非人也。扁鹊以其言饮药三十日,视见垣一方人。以此识病,尽见五脏症结。
 楼主| 发表于 2011/8/6 11:31:59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微明 的帖子

一个线性思维的人在这里胡言乱语
难道把无知当个性
虽然这个是当代的特色
发表于 2011/8/8 00:40:02 | 显示全部楼层
如果用西医的那套方法去诊断,可能永远也治不好疑难杂症和绝症的。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刻加入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民间中医网论坛 ( 黔ICP备19001372号 )

GMT+8, 2024/5/17 13:51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23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