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间中医网

 找回密码
 立刻加入
楼主: 弟子星河

民间中医论文特等奖文:中医和自然造化之理的用药机巧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2/2/22 22:01:24 | 显示全部楼层
如此好的文章,受益无穷呀!只有中医才有如此博大精妙这处!
发表于 2012/2/23 10:51:07 | 显示全部楼层
刘这哈搜好看啊
 楼主| 发表于 2012/2/23 12:29:09 | 显示全部楼层
张流秀及其新中医

妙慈

张师流秀是著名巴蜀郎中,如今又有新著出版,名曰《中医反思与研究》,真是可喜可贺!
2005年末,一次偶然的机缘,我品读了张师的一本内部著作《中医,魂兮归来》,那是张师公开出版物《山野笔记——中医之路》的前身。那部著作,记录了他十多年来坎坷艰辛的人生经历,凝聚了他2004年以前从医的心力与才智。当时读之,不禁手不释卷,泪湿枕巾。深感他是中医在国内面临消亡、民间医人受到严重压制下拼命为中医疾呼呐喊的一位觉者、智者。在众人皆醉我独醒的自觉意识中,他居然能以唐•吉诃德似的执着,毅然肩负起历史使命,明确提出“把中医请下玄坛,让中医走向大众,化中医为世界医,变中医为人人懂”的奋斗目标。他认为:“传统中医的内涵是科学的,但其表现形式繁复,不统一规范唯一,所以中医被一些知障太重者认为是伪科学;传统中医的道术是朴实的,但其表达方式玄奥,而术与道往往脱节,所以看起来中医是一般人感觉很难问津的;传统中医的诊疗核心是明确的,但其很多语词太不确定,太多随意,所以最易假冒伪劣出现善于忽悠的骗子;传统中医原本是快刀斩乱麻的,而今却沦落到只能调理一些不死不活的慢性病,所以中医界只能跟现代西医去比一个苍白的价廉或干脆西医化。”
于是,他对现行传统中医进行了一系列的反思与研究,其成果名之曰“新中医”。 新中医是站在一个全新的高度来看待中医、诠释中医,认为人体的健康与疾病决定于生命元素即生命物质、生命能量与生命动力的正常与否,而中医之治病主要就是着眼于对生命元素的宏观调控,所以中医经典要求从事中医者必须上知天文、下知地理、中知人事。个体人总是生存生活于天文、地理、人事环境中,其生命元素无不受天文、地理、人事环境的影响。天文环境主要通过季候气象首先并主要影响人的起居作劳,地理环境主要通过水土物产首先并主要影响人的饮食结构,人事环境主要通过人生际遇首先并主要影响人的情绪心态,而起居作劳、饮食结构和情绪心态对人体生命元素的影响是直接的。人体要健康,就必须分别与季候气象、水土物产、人生际遇达成一定的协调关系。这种协调关系,张师把它称为是人与天文、地理、人事环境的相通,即人天通、人地通和人人通,简称天通、地通、人通三通。人体为达三通,对天地人环境有意无意就会采取顺应、适应、改造或回避的措施。新中医就是研究人如何顺应、适应、改造或回避特定的天地人环境,求得一定程度的天时、地利、人和,从而祛除疾病、回复健康。
新中医是对传统中医的科学化,更是对传统中医的现代话,而且不仅有形而上之道的完美呈现,同时还有形而下之术的具体操作,最适合普及。为此2006年夏,张师个人在成都举办了为期一个月的首届新中医师承研究班,首批弟子七人分别来自台湾、上海、重庆、广东、四川等地,我是其中之一。同年冬,又举办了研究班全国性第二期。每一期的讲课都是那么精彩,总是把中医医理深入浅出、化繁为简地讲解到妙趣横生、出神入化的程度,无论是否曾经学过中医或西医的学员,都得以顿然开悟,欣然明白。学习过后,我们无任何医学基础的人几乎都能为家人或自己调理身体,甚至给人看病处方,而原本就是医师者,则临床治病一下就上了一个台阶,提高了一个层次。
让张师特别开心的是,跟师一个月之后,有体制外弟子业余从医,凭借所学举一反三,居然接二连三地治愈了大医院束手无策的大病,而且还有体制内从事西医工作的弟子,从此凡遇家人患病,就纯然以自然之药和自然之方式来调治,再不借助自己所从事的西医西药。事实上,弟子们都没有让张师失望,张师的一个弟子还准备大投资,帮助他协助国家科技部科技信息研究所的贾谦老师创办“中国中医传承学院”。我相信,张师播下的新中医种子会有开花结果的那一天,新中医会有深入民心的那一天,新中医一定会为无数众生解除疾苦,使他们不再因无求医智慧而为不当的医疗方式所害。
我曾随张师出诊陕西西安、青海西宁、江西南昌、广东普宁、浙江杭州等地,并一同去韩国首尔学习考察。一路走来的这几年,亲眼目睹了张师是如何一见知病、出手即效地救人。无论是去外地出诊还是在家乡医馆为人看病,我感觉他跟病家的交流,总是少有几许一板正经、严肃恐怖,而是充满了诙谐有趣,一问一答都进行在笑谈之中。一席轻松愉快的交谈,常常让病家的病无形中就好了一大半。他常说,一个好的医师,同时也应该是病家的心理医生,医家轻松幽默而又不乏智慧的言语自然能让病家开心不已,病哪有不容易好的道理?佛家说“应观法界性,一切惟心造”,患者都是心身合一的人,不是无情感思想的机器,所以治病还得先从心治。
继《中医,魂兮归来》之后,张师的新著《中医反思与研究》又将出版了。这是他对中医更深层次思考研究的结果,是他敏锐智慧的火花闪现。张师早年为中医受过不少委屈,甚至曾流过血和泪。最近几年世风日下,他又为新中医的推广经历了几多坎坷与磨难。在最最艰难的时候,张师总是用他写的一句诗来宽慰和激励自己:“开创维艰有定数,坦然微笑待功成。”作为目光坚定、胸怀大志、思想超前、心存天下疾苦苍生的一位高人,他的事业本不在家乡,但是由于家乡广大病家的恳求和卫生部门现今的竭力支持,趁他回家疗养之机,我们一起开起了重庆渝东南问病医馆,为家乡的大病绝症患者解决了部分求医难、求明医更难的问题。由于所治都是被西医判处死刑、死缓的难症绝病,而且多是出手即效,张师因而被病家称为“救神”。值得一提的是,有感于中医临床诊疗措施的单一和不规范,目前,他正指导我们药械结合、道术合一、术道一以贯之,形成最适合复制的中医临床诊疗模式。他说,希望有机会能把这个模式完完整整地复制到北京或新加坡去。
国务院(2009)22号文件《关于扶持和促进中医药事业发展的若干意见》表明张师为中医疾呼呐喊招魂的艰难岁月已经过去,《中医反思与研究》的出版将迎来中医新的曙光。我们有理由相信,“把中医请下玄坛,让中医走向大众,化中医为世界医,变中医为人人懂”不再是唐•吉诃德似的梦想,中医一定会光耀全球的。
 楼主| 发表于 2012/2/23 12:30:37 | 显示全部楼层
与新中医之缘

心河

两年前的这个时候,我正在美国洛杉矶加州大学医学院做我的博士后课题。那是一个唾液腺的研究,试图从人类唾液中找到各种疾病的分子标记用于诊断和治疗。我负责唾液腺基因组部分。在研究过程中,我越来越发现,生命是如此的奥秘,一个小小的唾液腺基因组,里面就有几十万个基本单位需要分析和研究,逐个研究透了之后,还要把它们全部整合起来,探寻它们的网络反应机制,然后再和蛋白组、转录组等等其他小分子的网络全部整合,最后再和人体其他组织器官的机制联合起来,才有可能看清整个庐山真面目,而这或许还只是冰山一角……意识到这一点之后,我彻底对目前西方现行的“科学”研究手段失望了。要知道,如果循行目前的研究办法,试图逐个击破,再收包打援来研究人类生命奥秘的话,是穷极我们人类的生命和力量也无法参透的啊!因此,我认为现在的分子医学研究已经到了一个瓶颈阶段,我们必须改变思维方式,否则无法突破。从那以后,我坠入了自从走上科研道路以来最深的低谷。
在从国内带去的一大堆书中,除了专业书,还有一本《黄帝内经》。在那段食不知味,睡不能寐的时间里,我总是会翻翻这本中国的传统医学经典著作。翻着翻着,我被书中的词句吸引了。那是多么大气的思维方式啊,处处都体现着整体观,处处都表现出系统性,它是从各种细枝末节的现象中,逐步归纳到问题的主干上,走的是形而上为之道的路线。这,不正是现在生命科学中最亟需的思维方式吗?应该回国学习中医!这个念头在我的脑海中逐步地显现了出来。
正当我犹豫是否辞去工作回国学中医的时候,一场车祸突然发生在我身上,所幸人无大碍。但这件事却促使我开始认真思考起人生的意义来。是啊,生命是脆弱而短暂的,我们每个人都不能保证自己明天还是否能够活着,如果每天忙忙碌碌只是为了活着而活着,那太没意思了。有人认为,人生最痛苦的事,是人死了,钱没花完;还有人认为,人生最最痛苦的事,是人活着可是没钱花。在车祸后的疗伤过程中,我意识到,其实人生最最最痛苦的事,是人活着,也有钱,但是钱都用于看病上!正因为我是热爱生命科学研究的,中医又是如此地实用,“上以疗君亲之疾,下以救贫贱之厄,中以保身长全”(《伤寒杂病论》序),这才将是最适合我应该走的路。既然在低谷中看到了光明,何不奋力去追寻呢?于是,我毅然辞去了工作,踏上了归国的航班,开始了我的中医学习之路……
回国后的一年里,我在北京学习过针灸推拿,在福州学习过内科汤药……经过对中医的学习和了解,我不禁深深地为中国中医学的现状感到担忧。如今各大中医院校里的中医学,已经被西方的“科学”体制给分割得一块一块的:学分制、分科制、论文制、考试制、导师制(大家应该都知道如今学校里的导师是怎么一回事)……如此被西方科学体制“格式化”的中医学,还是我要学的中医学吗?我意识到,中医院校里的土壤是贫瘠的,里面的中医学是营养不良的,我要学的中医,看来应该还在民间。正在此时,我在中医名家网上看到了张流秀老师举办新中医师承班的帖子,随即发去电子邮件。他在回邮中给我以鼓励,并发送他写的若干新中医论文给我。其中不少文章,都收录在了这本《中医反思与研究》的书中。这些文章里,不仅有张老师多年的临床经验,更珍贵的是有他从临床中所悟到的新中医理论。比如说“气是物质的振动波,其中动脉的振动波叫做营气,静脉的振动波叫做卫气……”;“中医里边把生命能量称作精,精的外现叫做神,连称精神,而精作为生命能量其本质指的就是火,表现为光和热”;“中医所指五脏六腑,并不单纯是指某个脏器,而是指以该脏器为核心的区域空间”诸如此类。如此让人兴奋顿悟的解说,恐怕是在现行任何中医书籍里都看不到的。
传统中医向有各种派别之分,比如伤寒派(扶阳派)、金匮派、温病派,或者滋阴派、补土派、攻下派等等。但是这些流派都只是得中医之一偏,而针对着特定的时、地、人,作为中医的分支,任何一派都不能代表整个中医。我发觉新中医却并没有派别之分,而是化繁为简地圆融了各家各派,确立了统一的诊疗标准。张老师说:“新中医既没有把中医庸俗化,也没有把中医玄学化,因而能使学习者不论有否医学教育背景,都能通过新中医理论来高屋建瓴地悟入传统医学经典核心,并迅速地进入临床临证的诊疗,避免了穷十数年甚或数十年尚徘徊在中医门外见病茫然无底的无奈。”的确是的,一点都没有夸张。
张老师是个博学善思、敢言敢做的人,这源于他对中医的执着、对患者的慈悲和对真理的追求。所以在他创立的新中医理论体系中,加入了很多现代的科学名词以帮助理解传统的中医概念,吸收了多门学科的精髓来诠释中医理论的实质,纠正了传统中医学中一些混杂的术语以方便大家的学习,甚至颠覆了一些传统中医学的理念以适应今世之变化……如此大胆而率真的做法,足以达到他“把中医请下玄坛,让中医走向大众,化中医为世界医,变中医为人人懂”的目标,是令人非常佩服和敬重的。这或许也可能会招致体制内某些自以为权威的封闭守旧人士的非议。但是实践是检验真理的标准,时间是检验真理的锐器。我已经多次地见识了新中医临证是如何地“一见知病,出手即效”的。经过学习,我认定了新中医作为对传统中医的继承和发展,是传统中医在当代甚或未来“科学化”和“现代话”的最完整与完美版本。新中医是应运而生的,我们在学习的过程中,理当抛弃个人的“我见”。只有以一个平和的心态来面对新事物、吸收新事物,才能真正的靠近真理、了解真理。“顺者凡,逆者仙,奥妙就在颠倒颠”。相信读者以一个平和的心态来阅读此书,细细品味其中的味道,必定受益匪浅。
在此要特别感谢苏国良和尹明高先生,由于他们对新中医的引入和支助,我才有机会在风景如画的杭州京杭运河畔、浪漫柔情的西湖边以及古新河岸等处所向张老师学习一系列融会古今、科学规范、新颖有趣、简捷实用的新中医理论。近来,一位师姐、张老师的成都弟子告知,为了举办各类型文化活动以提高大众的文化修养,正筹备开办“品和书园”,希望“老师以后也要来讲中医,帮助更多的人懂得基本的养生之道”。一位师兄、张老师的台湾弟子也告知,要发心创办“一间真正的济世医馆”,以“培养出能真正济死扶伤的中医”,并也提前邀请“到时麻烦师父”去帮忙培训。我现在有缘在张老师身边,耳提面命,除了要协助他整理好新中医的各级各类教材,便是发心帮助他在不久的将来能把新中医推向国外去。他常说:“医家虽有国籍,医学却无国界。新中医是我们的,也是世界的。”
春风拂杨柳,漫步河边走,娓娓道医来,吾师张流秀。愿老师安康!


发表于 2012/2/24 20:11:02 | 显示全部楼层
王宪梅老师:你的妙文使我大开眼界,受益非浅。我有问题想求教你,故请你把你的Email告诉我,谢谢!(请把你的Email发到fuxismc@163.com)
发表于 2012/2/24 21:17:48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弟子星河 的帖子

深刻呀深刻。
 楼主| 发表于 2012/2/28 09:59:52 | 显示全部楼层
联系王老师:myazx_wxm@126.com
购《民间中医论文精选》可联系舒老师13341119125
发表于 2012/2/28 20:22:07 | 显示全部楼层
好文章,收藏了,谢谢无私分享。
发表于 2012/3/9 10:00:19 | 显示全部楼层
从自然之造化得到的领悟,真是好文章!
 楼主| 发表于 2012/3/10 11:37:41 | 显示全部楼层
类似好文章都在《民间中医论文精选》中。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刻加入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民间中医网论坛 ( 黔ICP备19001372号 )

GMT+8, 2024/3/29 16:50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23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