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间中医网

 找回密码
 立刻加入
查看: 1032|回复: 0

温阳法治疗座疮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4/4/4 15:21:16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姚某,女,40,初诊2009-8-22.
    主诉:面部痤疮4月。当姑娘时曾长座疮,后有十多年无发作,近4月来颜面部出现较多座疮,时可挤出白色皮脂栓,感染时座疮红肿,服药搽药效果差(药不详)。眼眵多,腰痛,白带黄,变干费力,口渴、口苦,颜面散在片状淡黄褐色面斑,平素怕冷,舌淡嫩苔薄润,脉沉弦。诊断:座疮(肾阳虚、寒湿凝聚、兼郁热)。
制附片30先煎一小时,薏苡仁60,败酱草30,白芷20,浙贝20,
天花粉30,僵蚕20,草决明30,怀牛膝20,续断20.
4付,煎服。
    2009-9-8复诊:座疮大减,面斑减少,眼眵多消失,白带黄好转,腰痛减轻,大便转稀溏,仍怕冷,舌淡白而苔滑,脉沉弦:
制附片50先煎一小时,薏苡仁60,败酱草30,白芷30,
浙贝20,天花粉20,菊花15,僵蚕20,茯苓20.
4付,煎服,座疮、黄褐斑缓解,颜面皮肤较为光溜。
    按:普通痤疮予清肺通便凉血散结等治疗可获效,若以此治疗阳虚座疮必定越清越有火,乃凉药损阳、阳虚而不能下潜、而致虚火升腾,需用薏苡附子或薏苡附子败酱散加味治疗之。
薏苡附子败酱散出自《金匮要略》,原方治疗阳虚肠痈、腹内有痈脓,具有温阳散寒消肿排脓的作用。该方是成都中医药大学曾辅民教授治疗阳虚型座疮的常用方,具有较好疗效,笔者在此方基础上
加白芷浙贝花粉僵蚕之属以散结消肿排脓,此案有口苦眵多带黄等郁热之象,加草决明菊花之属以解之,菊花僵蚕具有美肤增白之效。阳虚之本得固,寒湿郁热之标得解,故两诊而座疮、面斑皆获缓解。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刻加入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民间中医网论坛 ( 黔ICP备19001372号 )

GMT+8, 2024/6/8 07:40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23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