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间中医网

 找回密码
 立刻加入
查看: 2219|回复: 7

悬壶杂记 17、阴挺有虚有实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4/6/7 14:00:05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17、阴挺有虚有实
阴挺,即子宫脱垂。有虚有实,证之临床,因于虚者多,属于实者较少,是以医士治疗阴挺者,恒以益气升提之品投之。虚者自然奏效,实者病必加重。1969年5月,余治新民李某之妻,年未三旬,体颇丰腴。1968年6月,出现前阴前阴作胀,如有物塞。一月后,子宫脱出阴门寸余,先后在新民、罗渡、武胜等地医治,均按中气下陷投药。未建寸功。1969年端午,李某夫妻,同赴其姐丈刘某家过节。刘与余比邻,因迓余商治。切脉弦滑有力,舌质红活,苔黄根厚。自述:子宫挺出阴门约二寸,为内裤擦伤,脂水终日淋漓,时作痒痛,常用桐叶垫衬,布带兜提,以减轻行动时宫肌擦痛,每日必换洗数次,方觉下部稍舒。伴白带增多,腰酸乏力,小腹作胀,口渴口苦,舌上粘腻,心中时而烦热。据脉症分析,当系肝经湿热下注所致,非中气下陷也。即用龙胆泻肝汤合二妙散加枳壳、升麻、龙牡与服。另用蛇床子、枳壳、棉花根煎汤熏洗。临卧再将还宫散(由甲鱼头、余粮石、冰片等组成)掺布脱出之宫肌上,并用干净月经布兜提,令其上托入于阴户之内。药进一剂,宫即回入近半。上方加减,又进四剂,遂获痊愈。此阴挺之属实证者也。
《针灸验录11、阴挺》莫妇案,系阴挺之虚证,可互参。

发表于 2014/6/15 15:15:35 | 显示全部楼层
       子宫下垂,既可由虚而致,实亦可致,不辨以脉证舌象,该妇何由而治。医案已经收藏。
       另有求教:老父今年八十有八,患痛风逾六、七年,最初三四年医院在尿酸高达840以上不予确诊痛风而治以无菌性炎症,直至第三年发作前体检,看到体检单上尿酸值420即有痛风嫌疑,高出一倍如何不是!后几年即以痛风治疗和饮食预防,去年不见发作。今夏右脚小脚趾又有发作,问诊和脉象如下:
      患部除红肿热痛兼有, 未见发热恶寒或其他寒像,在六七年前发作时有过患肢发凉(患部没有)的情况,今天没有。右侧寸关尺部皆搏动有力,来去皆实。平时老人家脉搏体检或摸脉都是心率每分钟60次左右,最多不过65次,曾在75岁高龄还能够扔旋网(用力抛洒的那种网具)捕鱼,八十六七岁肌肉坚实如壮年。
       治疗痛风的经方方剂皆为寒热错杂或寒性为主的几个方剂:乌头汤方、桂枝甘草附子汤、‘麻黄桂枝甘草芍药附子知母汤,按照第三个方剂抓了药,却因为老父寒性不足,至今不敢施药。
       我虽然在书本上和网上学了几日本草与医理,在自己和妻女身上屡屡建功,在老父身上几乎没有得手过,请教先生,我该怎办、上述三个方剂不妥,先生有何建议和指导,特此求教。
      
 楼主| 发表于 2014/6/15 19:03:34 | 显示全部楼层
sunjingxin1955 发表于 2014/6/15 15:15
子宫下垂,既可由虚而致,实亦可致,不辨以脉证舌象,该妇何由而治。医案已经收藏。
       另有求 ...

先生为令尊痛风病,不耻下问, 询及老朽,其孝心感人至深。自应贡献所知,简答如下:痛风属中医痹证范畴,虽有寒热之分,但发作时多显现湿热征象,究其病因多系湿浊瘀阻,停着经隧,流连关节,以致骨节肿痛。治疗宜清热邪、利湿毒、通经络,利关节。常用药物如:土茯苓、防己、滑石、萆薢、川牛膝、车前子、黄精、羌活等。若红肿灼热加黄柏、薏苡仁、忍冬藤。 日久关节肿大变形,或僵硬者,当加入化痰祛瘀之品,如白芥子、当归、土鳖虫;痛甚者还可加入全虫、蜈蚣,乳没。


痛止肿消后,但血尿酸仍偏高者,我常教病人每日用车前草一把,洗净煎汤代茶。(或车前子30克煎汤代茶。)有很好的降尿酸功效。
此外,西医认为痛风及高尿酸血症,是一种叫'嘌呤"的东西在体内发生代谢障碍所致。而这种叫嘌呤物质在鱼类、海鲜、肥肉等食物中含量较高。而今人们生活水平不断提高,这些食物经常出现在餐桌上,所以近年来痛风病的呈上升趋势。血尿酸偏高的病人应忌食这些食物。
不成熟的见解,仅供参考。并祝令尊早日康复!
发表于 2014/6/16 05:56:33 | 显示全部楼层
       谢谢先生指教。先生针灸验录与悬壶杂记系列指导后学,正是我等后生晚辈最喜乐见之事。我与先生远隔数千公里,也曾有过跨越时空,移步就教之念,而眼下时空阻隔,不得相见,却也隔不断我们的联络,因此,尚有一事求教先生:
       最近上网浏览民间中医网时间少了,是因为自己在做一项自认为重要的,与中医有大关系的工作,在撰写《五行说木——天人合一琐谈》,其中有的内容已经在我的民医网的个人空间中存在了,这题目大意“是人类为何头发独长体无毛”,“人类翻版了植物的器官”,可以说几乎无人能理解我写作这些东西的真正用意。今兹将该系列的导言粘贴在下,以就教先生。
发表于 2014/6/16 06:05:44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sunjingxin1955 于 2014/6/16 06:11 编辑


                                                        五行说木

                                                ——天人合一琐谈


                                                                                                                      导言


        世界上每一个民族都有着自己的基因(根)文化,决定着每个民族群从物质到精神生活方式直到社会组织、行为特点,总之方方面面的历史、现实和走向。自然,中华民族也不例外。那么,中华文明的基因(根)文化又是什么呢?回答这个问题之前,先要回答由根文化决定的中华文明的特质这个现实的问题。
        迄今为止,中华民族也许是世界上唯一没有依赖行政或其他强权规定统一信仰的宗教的民族,更没有实行过曾经广泛存在,且直到现在还存在的政教合一的社会制度的民族。这就是中华民族根文化特质的第一个表现——源自内心的唯物精神,其凝聚人心的是祖先和先贤崇拜以及对于自然的敬畏,并作为一种文化传统,形成追根溯远、不忘来路的心理表达,其最重要的文化表现就是从文字产生之后三千余年绵绵不绝的史志传统,其行动则是尽人事而任天命的百折不挠精神,也才有那些对后世影响深远的所谓明知不可而为之的人和事。
       第二点就是源自《易经》的辩证思想,《道德经》的祸福相倚、有无相生、高下相倾、后先相随是其经典表述。
       三是源于阴阳五行的道法自然的养生之道,中医中药是其成功运用的范例。
       四是源于五行之木,以生生为使命,尊重生命,不必假于宗教劝化,不需忏悔,更无需贿赂的内圣外王的修身之道。根据字源,所谓王者,上承天命,下立地极,中主人事之谓,以上天好生之德,化育万民,抚绥四方,海纳百川;普通人的王道则是承天好生之命,点燃自己,照亮他人,以自己的生命之火,之行动,矗立于天地之间,达成人生的价值与使命,是谓每一个人的王道,出之于自然之要求,是以孔孟主张人性本善。
       五是厚德载物,自强不息的乾坤之道,亦即人生之道。
       唯物精神、辩证思维、道法自然、内圣外王、自强不息,即中华文明基因之特质,之显性表达。那么,这基因究竟是什么?
       简单说就是近成于春秋战国之阴阳五行,远劭于七千余年前之河图洛书,而这一切,皆肇基于中华农耕文明这一深厚土壤。
       设无此土壤,即使渔猎游牧民族走进农耕或进入工业文明、后工业文明,即使位于超强,其来路、史迹昏暗不明,凝聚、强大精神,一是假借神灵,二是凭借外物——经济、军事、技术。除了会做上帝之子,上帝选民,不会平等待人(其他民族国别),更不会平等待物。即如贩运黑奴时视黑人如动物,饮食上自居于食物链顶端,曾经拒食蔬果,视薯类玉米为非人类之食,归其食者为下等贱类,此皆距今日科学昌明不过百数十年至几十年前,与其推崇之科学精神大相径庭,更与所倡平等正义之普世价值毫不相干。反观我中华,远于数千年前,即已经解决了人与自然、与世间各种有生之类的平等关系——人为自然界之一分子,是自然的产物,生于自然,食于自然,逍遥于自然,最后归于自然,乃本文写作之主旨,亦是内容重点。所以命名为《五行说木》,以畅衷曲。
 楼主| 发表于 2014/6/16 13:49:50 | 显示全部楼层
sunjingxin1955 发表于 2014/6/16 06:05
五行说木

                               ...

读导言就感觉到先生学识渊博,能将《易经》、《道德经》的知识引入中医,并阐述中医理论的人,已不多见了。我想《五行说木》一定不同凡响。老朽静候佳作贴出。(可单独贴出,让更多网友阅读,学习先生治学方法。)
发表于 2014/6/16 14:41:14 | 显示全部楼层
农村妇人产后,很容易子宫脱出。用五倍子收缩子宫配明矾洗3~5次。对虚证的频繁脱出的。气血虚的,还是益气为主。
发表于 2014/10/24 19:48:13 | 显示全部楼层
樓主醫術的確高明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刻加入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民间中医网论坛 ( 黔ICP备19001372号 )

GMT+8, 2024/6/2 12:26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23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