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间中医网

 找回密码
 立刻加入
查看: 1042|回复: 0

儒学式微根本原因 与复兴途径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4/7/22 15:52:02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儒学式微根本原因
与复兴途径
(2013年6月28日)
    今天晚上的见面会,我们要讲一些教育理论之外的东西,或者说,是一些比较有高度的需要思考的东西。
我们这次出来,是因为我们育心经典在全国各地有很多的推广团队,都很希望我们能够出来看望大家,给大家信心。另外,我们的经典宝贝赖思佳正好从国外回来,很多孩子,还有家长,也渴望能见见佳佳。所以,我们就安排了这样一个行程,选择一些地方,去看望我们的育心家人。上一次到浙江,这次到福建。
我们下了飞机,在去福州市区的路上,我看到一个现象,这个现象大家应该是司空见惯了,可能没有更多的思考,但是我看到时心里很沉重。从飞机场到福州市区,大概不到一个小时的路程,我看到二三十座红色的建筑物,都是在每座山风景最好的地方。大家知道那些建筑物是什么吗?(观众:寺庙。)是的,是寺庙。一路走过来,我看到很多很多,在风景最优美的地方,一定有寺庙。建庙没什么不好,我思考的是什么问题呢?当时在路上,我问随行的人员,看到这些现象有没有想法,他们说没有。可能大家都一样,看到了都没有想法,但是我有。
  中国文化中有儒释道三教。儒、释、道,儒教排第一,影响应该很大,但我们看到的结果是,在房地产这块,佛教有非常多的产业,道教也有很多,而儒教呢?我们这一路过来,没有看到一个。大家会不会有这种感觉,就是很少能够看到儒教的房地产。
  为什么会有这样的结果?在三教之中,佛教讲的是出世法,儒教讲的是入世法,可这个入世法并没有实现入世的价值,反而是出世的人实现了入世的价值——房地产本来是身外之物,他们不追求,却占领得最多。单这个寺庙,我查了一下,不查不知道,一查吓一跳,福建是全国建有寺庙最多的地方,大概有两千多所,其中厦门大概有七八十所,仅仅厦门就有七八十所!江西有八百多所。广东有九百多所。整个中国的寺庙大概有两万到三万所。
  儒教讲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讲在这个世界上,要做一番事业,要立身行道,扬名于后世,要有所作为,等等,但恰恰在这些问题上,儒教基本上没有办法实现自己的理想。我们从房地产这个角度进行观察,儒教的产业,你怎么数都数不到几个,一些地方可能有孔庙,算是一种,但毕竟数量极少。与佛道两教无法相比,这不能不说是一种悲哀。
  我在思考这个问题:我们推广儒家文化的人,学了这么多东西,充满最多的理想,为什么竟然会产生这样的结果?如果孩子读经典读到上无片瓦,下无立足之地,难道这是我们希望达到的目标吗?我相信没有人会希望有这样的目标,但事实上,现在的儒教就是产生了这样的结果。
  福州的行程结束后,我们到厦门来。在动车上我看到一本书,叫《动生活》。这是一本杂志,本来应该写很多方面的内容,但是这一期没有写别的,里边的内容全部都写书院,写福州的书院,写厦门的书院,还有其他各地的书院——我就想,怎么会这样巧,我在思考儒家的问题,这本杂志刚好在总结相关的问题,这应该是老天在启示我们吧。在这个时候偏偏让我看到这样一本书,而且,一整本都是讲书院。说明儒教在发展的过程当中,也曾经占有过一些房地产,书院就是房地产,但基本上都是在古代,现代已经很少了。
  到了厦门,她们带我到这里来入住,到了门口,我抬头一看,吓了一跳。这是什么地方?(观众:书院。)是的,这个住的地方叫“筼筜书院”,上楼后,我们住的房间,也是书院,叫白鹭洲书院。这里每个房间都用书院命名,有石鼓书院、延平书院、竹林书院、考亭书院、石井书院、玉屏书院等等。我当时想,如果这个书院是某一个人学习儒家经典后建立起来的,我一定要去见一下这个老板。后来一了解,这家宾馆是属于国有企业的。不过心里还是很赞叹,起码负责这个工程的人有这个思维。
  从这些现象中我想到很多很多。佛教讲无为,但是为什么最后会达到“无不为”,会占有这么多的自然资源?这不是一般的占有,而是非常多的占有。在福州我们还去了一个叫旗山的地方,那里有座寺庙,叫万佛寺,占地一千多亩。土地是政府给的,建设用的钱是他们自己筹的,总共有几个亿。佛家的人不用钱,却能筹到那么多的钱,试问儒家的哪一个有这样的本事?不要说筹几个亿,恐怕筹几百万都难。
  佛教的人为什么能得到这样一个结果?我们不妨来看看,佛教的人,凡是佛教的弟子每天都会做的事情,他们每天都会做什么?(观众:念经。)对,他们就是每天都会读经。道教中有很多道观,这边没有专门统计,应该也有上千所。道教的人也是会读经的,会读《道德经》《庄子》《列子》等。但是我们儒教的人,姑且叫做“儒教”,其实儒家不算“教”,我们叫“儒家的教育”,简称“儒教”,我们读不读经啊?事实上,我们儒家有上千年不读经了。我们不读“经”,我们读“书”。我们是不是都叫读“书”呀,连上学都叫读“书”了。上千年读“书”啊,越读越“输”,输到上无片瓦,下无插锥之地了。
而事实上我们儒家是有真正的经的,只是在传承过程中出了问题,慢慢地不再尊“经”,而取之以“书”为主。通常我们称儒家的经典,叫做“四书五经”,这个词用错了。我现在告诉大家,不能再读“四书五经”,我们要读“五经四书”。这两个词有没有区别?它们的词序变了。在中国文化中,次序是很有讲究的。当我们把“书”放在“经”前面的时候,所重视的是书。就像我们讲父亲与孩子的关系时,能不能把“父子关系”讲成“子父关系”?能不能把“师生关系”讲成“生师关系”?不行,他们的次第有别,不能随便乱讲。所以,以后我们不要说读“书”了,我们要说读“经”。我们不是读书的,我们是读经的。
  严格上讲,读经还不是特别合适。我们看一棵树,茎(经)是中间的部分,对不对?这个中间部分往下面走是什么?(观众:根。)所以更重要的是要读“根”。读经也不错,佛教就是每天都读经,早晚一定是会读经的。虽然那个“经”不是我们所说的“经”,但是也有它的作用,有它的能量。
  道家一定是讲道的,我们看不管哪个道观,都会在门口写一个大大的“道”字。所以,我今天给大家一个宝,赠大家两句话,八个字,希望大家牢牢掌握,有了这两句话,我们的家一定会“必有余庆”——这两句话就是“经不离手,道不离口”。
  “经”和“道”,是我们需要掌握的两个字。我们要“经常”读“经”。这个“经”字很有味道:不断做的事叫“经常”,一件事做得很成功叫“经验”。而换成“书”这个字就不行:我们要“书常”,好像没有这个词吧?你很有“书验”,用“书(输)”来“验”,显然不行,只能用“经”来检验。为什么“经”可以?很多人经书不分。我告诉大家,“经”讲的是没有一句错的,叫做“经无戏言”。谁要是在《易经》《道德经》里找出一句错误的话来,就太了不起了。实际上这是不可能的事。但是在“书”里面,比如说《论语》里,我们能不能找出一些有问题的话来?我现在稍微给大家讲一点《论语》的问题。  
  我们中华文化在传承的过程中出现了一个最大的偏差,就是把《论语》当成最高级的经典,这是非常严重的错误,因为《论语》不是经。如果《论语》是经,就应该叫“论语经”,或叫“论经”,或叫“语经”,但是它并没有带“经”字。“经”是圣贤直接创作的,而不是弟子总结的圣贤讲的话。圣人亲自创作的才叫“经”。《道德经》是不是圣人亲自创作的?《易经》是不是?都是。但《论语》就不是,《论语》是孔子的弟子及再传弟子,根据回忆,某年某月某日,我们的老师讲过一句那样的话,记录下来的。这句话老师是不是真的讲过?无从考证。讲得对不对?孔子反正不在了,没法验证,反正弟子们就说这是孔子讲的,这叫死无对证,让孔子在天之灵,空垂余恨。
  我也有很多弟子,我也经常讲话,我今天讲的话,明天弟子整理出来交给我的时候,试问我是不是满意?可以说,没有一次是让我满意的,因为每次整理出来的都有错。他们会觉得家长讲的这句话不重要,就把它删掉了,但实际上,正是因为家长的这句话引出了这个问题,我才去讲,所以那句话是不能丢掉的。他们的整理中有非常多这样的情况,前言不搭后语,把家长的话套在我的头上,把我的话套在家长头上,甚至断章取义,包括把意思弄反的,都有。我讲的话,还不是这样用嘴巴讲,而是在QQ群和YY群里,用电脑打字,打出来的,是有字可查的,但弟子们整理出来时,都难免错漏百出。
  《论语》是孔子不在以后,他的弟子凭回忆整理的东西,说这是孔子的学问,真的是太不靠谱了!而且《论语》记录的大部分的话是孔子年轻的时候讲的。试问一个人年轻的时候学问成熟不成熟?就算孔子老人家站在这里,我都可以这样问他:请问您三十岁时讲的话比较靠谱,还是六十岁时讲的话更正确?孔子肯定说:我是“行年五十,四十九年皆非”。我活到五十岁,发现前面四十九岁都白活了,很多观点都错了。他是一个勇于正视自己的错误的人。《论语》里有很多这样的话,孔子自己说,前面讲错了,你们不要当真,我只是开开玩笑。
  从《论语》里流传出一个说法,我们一直在沿用,叫做“诗礼传家”。如果一个家庭书风浓厚,我们就会说这是“诗礼传家”。有些流派把《诗经》当作最重要的经典来学习,因为孔子在《论语》里讲过:“不学诗,无以言;不学礼,无以立”,“诗礼”就这样流传下来了,很多人把它当成了标准。
  “诗礼”的“礼”是什么,大家知道吗?“礼”就是周朝的“弟子规”,是高级“弟子规”。为什么孔子特别喜欢?因为孔子在年轻的时候并没有接触到大道,所以特别喜欢一些形式的东西。大家看《孔子传》就会知道,孔子年轻的时候,不管去哪里都不会违犯礼,见什么人必须跪几下,必须走几步,都要严格遵守,在礼节上他是绝不含糊的。所以当他去见老子的时候,老子很生气。老子坐在那里等他进来自我介绍,可他在外面左三下右三下,搞了半天还没进来,因为他的礼很多,要一条一条慢慢弄完。
  孔子在年轻的时候喜欢礼,这是非常正常的;也喜欢引用《诗经》,这也是非常正常的。那么“诗礼传家”这句话到底是他年老时讲的,还是年轻时讲的?我们不妨分析一下。
  这句话是孔子在教育他的儿子孔鲤的时候讲的。有一天,孔鲤活蹦乱跳地跑出来,孔子就问他“学诗乎?”你学《诗经》了吗?孔鲤说没有。“不学诗,无以言。”还不赶快回去给我读《诗经》!孔鲤就夹着尾巴去读《诗经》了。过了几天,孔鲤又蹦蹦跳跳地跑出来了,孔子又问他“学礼乎?”孔鲤说没有。没人教他学,他当然没有学。孔子说,还不回去学礼,“不学礼,无以立。”试问这个时候孔鲤是大人还是小孩?(观众:小孩。)孔鲤此时应该还不到十岁。而孔子是十九岁结的婚,也就是说,那个时候孔子应该还不到三十岁。那么,一个人不到三十多岁讲的话,到底有没有问题?我们也不知道,我们来看结果。
  孔子培养了孔鲤,那么培养得成功不成功?同样,不知道,因为孔鲤没有留下任何可以证明他很有成就的东西。但有一个结果,是我们都知道的。请问是孔鲤死得早还是孔子死得早?(观众:孔鲤。)孔鲤比孔子死得快。一个真正有成就的人,真正有德行的人,必定有一个标志——他必须是长寿的。不长寿说明你的德行不够。为什么这样讲?因为《中庸》里面有一句话:“大德必得其位,必得其禄,必得其名,必得其寿。”这四个“必得”讲得非常清楚,就是这个标准。现在我们经常听说某某大德——真是开玩笑,谁敢说你是“大德”?你到底活了多少岁?你到底有多少钱?“必得其禄”,禄就是钱。禄有天禄,有人禄,人禄不过是些小钱,一个人要真正得到大的回报,一定是走天禄的路线——你做的事情能够感动天地,老天送钱给你——所以是钱追着你跑,而不需要你去赚钱。在这里,我们看到,孔鲤很可惜,没有长寿,因此,我们认为孔子对儿子的教育实际上是不成功的,也就是说,学诗、学礼,并没有把孔鲤培养成功。所以“诗礼传家”这个说法,不过是孔子的随口语言罢了。
  “诗礼传家”有问题,那“诗书传家”就更有问题了。“书”这个概念太大了,没有确定性,我们必须把它精准到“经”。我们这次住的这个地方,每个房间都用书院的名字命名,很了不起,确实佩服,因为在国内能够这样做的人非常少,但是如果我们能够稍微再提高一点,不说“书院”,而说“经院”,是不是更好?
  刚才讲到佛教的时候,我就产生了一个理想。我们理论很多,口号很多,什么“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等等,我们儒家到底要做什么?我们的目标到底是什么?
  一路上我们还看到一个很普遍的现象,就是从飞机场过来,我看到正在建设中的、空的楼盘最少有几十个,仅仅是从飞机场到福州市的路上就有这么多。一个楼盘,少说都要几千人到上万人去住,我不知道他们用这么大的资金去投入房地产,有没有考虑后果?到底一个城市还需要多少房子?为什么要盖这么多?整条路上都是这样。一个城市不只一条路,而是四通八达都是路,在它周边到底还有多少房地产项目在建设?到底还需要多少人去住?我们都很清楚,中国的老龄化社会已经来临了,增量人口越来越少,还能有多少人去住这些房子?
  这是我看到的房地产的现象,但我并不是要讲房地产的事。在我们国家的经济组成中,房地产无疑占了极高的比重,而整个国家的教育在GDP中占多大比重,大家知道吗?4%,现在勉强达到4%,之前一直在4%以下。我们再细分一下,在国家的整个教育中,国学经典教育所占GDP的比重是多少?恐怕这方面,整个国家对我们民族文化的继承,是约等于零。由此也知道,儒家为什么会上无片瓦,因为没人重视这些东西。所以我们做经典教育,做国学教育,必须具有一种情怀,我们要努力去改变这个现状。
  所以我就有一种理想,我们必须让整个社会,重视我们的经典教育。而要让社会重视,我们就必须依靠我们的经典智慧,拿出实实在在的东西,呈现给人民看到。我们是这样想的,也是这样做的。我们已经跟有关政府签订合同,准备建设国学院。我们不仅会在江西建设我们的国学院,昨天吃饭的时候我还答应当地的家长朋友,我们的第二家国学院会建在厦门!(热烈的掌声)不仅仅在厦门建,我们还要在全国、全世界建。我们要占领所有的名山大川,让祖国的山河,到处都有我们的国学院!(热烈的掌声)这就是我们真正的情怀,这就是我们的伟大理想!
  我们学习国学的,如果学了一肚子的理论,却什么都做不成,想办点什么事,一天到晚到处去求人借钱,这是真的没本事。要建什么书院,谁会借几千万给你?谁会捐几百万给你?捐三五万给你都要跟你讨论半天。最后你拿了他几十万,说国学院要起个什么名字,那个人说,对不起,这是我出的钱,应该按我的意思来取名。我们要的是自强不息。老祖宗告诉我们要自己强大才行,叫“自强不息”,他强不行。谁给你钱你一定要听他的,起码要征求人家的意见,很多事就会办不了。
  因为儒家在传承中犯了严重的错误,学错了经典,所以导致不断积弱的结果,在这个社会里根本没有立足之地。我们当老师的叫什么?(观众:臭老九。)是,叫“臭老九”。老师排到“老九”了,那“老十”是谁?九儒十丐,搞儒家的这些老师就比乞丐好一点点而已,已经到这个地步了!为什么人家叫老师“臭老九”?这是因为儒家文化的传承出了偏差。不能实现自强的文化,就不是真正的中国文化,如果一定要给个定义,那就是伪文化。
  上个月,我爱人跟我说,我们小区有个搞国学教育的。爱人说既然在我们院子里,我们就去看看吧。其实这个人早就认识我,但是一直不认同我。这个现象也很普遍,在厦门不认同我的人很多,搞国学不认同我的人非常多,他们说赖国全不是搞国学教育的,他是商人,他是赚钱的。一个人搞国学不能赚钱,你说你学这个国学有什么用?我跟他讲了很久。一开始他很怀疑我,同样是脑子里都是那些流传的说法,为什么你的书这么贵,等等。他们不懂这里面更深一层的意义。当我跟他谈到一定程度时,他提出他的怀疑:做国学不是很好的事吗?我们的国学不是特别好的东西吗?但是为什么我们做国学的人,包括他认识的所有的人,都是越做越穷?大家有没有发现这个大问题?搞国学教育、搞国学经典的都是挣不到钱的人,真的是一个比一个穷,穷得叮当响。有的人开始是有钱的,但是搞了几年经典教育以后,就变成百万“负”翁了,是负数的“负”,欠了很多债。我们知道有很多这样的人。所以当我来到这里,我有点感动——这里竟然还有一整栋楼,叫“书院”!如果我们儒家通过国学经典,真能拥有一栋楼,真是很了不起,因为我们知道,很多地方有很多书院,福建也有很多书院,但大多是租的一房两厅、三房两厅,没有自己的产业,没有建立自己的团队,连养家糊口都很难,非常艰辛。
  为什么那么多人推广经典越来越穷?自己都赚不到钱,凭什么让别人跟着他干?他们不可能盖国学院,只能画饼充饥。他们会先设一个条件:如果——我们现在的目标是建一所国学院,“如果”有了国学院,我们就可以培养大批人才;“如果”有了大批的人才,我们就可以让国家强盛,就可以让我们的民族焕发青春……讲了半天,都是“如果”。这样的演讲大家可以去看,很多所谓的国学大师都是这样演讲的。只是光靠“如果”,会有我们的国学院吗?永远都不会有。
  这些归结起来,都是因为我们的文化在传承过程中出了问题。儒家的人并没有真正地继承儒家的经典,读的是假经典,我们称为“伪经典”。比如说《论语》,请问《论语》是不是经典?(观众:不是。)我们认为,《论语》不能叫经典。它首先不带“经”字。佛教的经典是带“经”字的,像《金刚经》《心经》。儒家当然也有带“经”字的。我们有《易经》《诗经》《孝经》,《尚书》也叫《书经》,等等,都有“经”字,但是大部分儒家的人不读这些,而是读“书”。天天读“书”,怎么会不“输”掉?
  而我们育心经典通过推广真正的国学经典教育,已经实现了我们儒家很多人心中想要实现的目标。比如,我们的家庭和谐了,我们的孩子教育好了,我们个人的道德修养提高了,我们的事业发展了,这些在我们身上都实现了。因为我们是读“经”,“经”里有“金”,“经”中自有黄“金”屋。所以我们有很大的责任,我们要向世人证明经典的真正价值。
  大家知道,《易经》的第一卦是什么?(观众:乾卦。)乾卦第一,对不对?什么是“乾”?“乾”就是钱,所以叫“钱”卦第一,我们的老祖宗写得清清楚楚,赚不到钱的国学都是假的。真正的国学,真正的传统文化,优秀的东西,一定是能够帮助我们实现自强不息的。
  为什么要学经典?在《易经》的第三卦,屯卦里讲得非常清楚:“君子以经纶。” 经纶不就是经典吗?孩子刚出生要干嘛?就是要读经典,《易经》早就讲清楚了。
屯卦的这个“屯”字,很多人都说我们搞错了,因为《辞海》里标的是“屯(zhūn )”,我们为什么标“屯(tún)”呢?大家如果有疑问,我们有时间的话可以解释一下,聊聊天,但是不要质疑,因为我们能这样写出来肯定是有根据的。“屯(zhūn )”是什么意思?“屯(zhūn )”是草木生长很艰难的样子。一个孩子刚刚生下来,就像草木刚刚生长出来一样,很艰难,这是一种客观的存在,但这不是我们要关注的东西。大家知道,一个孩子刚刚生下来,表示他很弱小,要积聚能量,所以说“屯者,盈也。”这在《易经·序卦传》里讲得很清楚,是要积聚能量的意思。积聚不就是“屯(tún)”吗,就不是“屯(zhūn )”了,我们关注的是这个累积能量的过程。至于过程的艰难,这是必然的情况。我们关注的是一定要累积。怎么累积?就是读经典。要读多久?读十年。屯卦上写着“十年乃字”,读十年后才解释,这就是“屯(tún) ”卦。我们要明白乾坤之道,明白《易经》中的来龙去脉,才会知道这个字应该标“屯(tún)”,而不是“屯(zhūn )”,因为“屯(tún)”是我们的目标。“云雷屯(tún)”,云在天上还没有下雨,就是一种积聚的状态。不停地积聚,总是要下雨的,但是现在力量还不够,还不能下。
  我们学习《易经》,根据易经的精神,创作了一首《大易诗》,“乾乾君子键,坤坤厚德藏。屯屯以经纶,蒙蒙正气养。……”我们用六十四句五言诗,概括了易经六十四卦的主要精神。《易经》在流传的过程中,由众多圣人集体创作,到2500年前的孔子,之后无人能够在《易经》中增加一句话。而我们的这首《大易诗》,已经附在我们的《易经》教材后面,成为《易经》的一部分。我们发现许多孩子,都特别喜欢这首大易养正诗。这是我们育心经典,对中华文化又一个重要的贡献。
  我们再来看一下这个社会。对社会现在的整个状态我是很担忧的。我归纳了现在社会在四个领域存在着非常明显的错误,第一个是在教育领域。整个国家,整个社会,其实不止我们中国,整个世界,根本就不知道该怎么教育。所有的教育机构都不能保证培养出人才,没有任何一种教育方法是能够保证成功的,除了我们育心经典,除了我们提出的“累积式”教育法。我们的方法是“人类教育史上第一套必然成功教育法”。我们敢说“必然成功”,我们是有足够的底气的。历史上从来没有一个人敢说他的教育方法是必然成功的。我为什么敢这样讲?因为我们已经掌握了教育的规律,所以一定是“必然”成功!
  我们换个角度来看就会觉得很简单。我们在座这些做妈妈的,有几个不会做饭的?我们每天都要做饭,做饭最重要的材料是什么?对,是大米,如果没有大米,光有电饭锅是做不出饭来的。只要有米,有电饭锅,又有水,有电,就可以做出饭来。从前做饭要凭经验,现在做饭简单了,电饭锅上都标注好了,一人一勺米,水倒到刻度的相应地方就行了。用电饭煲谁不会做饭?至于做的饭好吃不好吃,谁的水平高一些,低一些,都没关系,反正做饭是必然成功的,当然也有失败,是偶然失败。那我们的教育为什么不能成功?是不是因为没有“大米”,或者说,我们把培养人才的材料搞错了。
  在文化传承过程中丢失了“大米”,这是一个极大的错误。在整个做饭的过程当中,“大米”是最原始的那个部分。我们在培养人才的时候,也需要找到那个最原始的东西。有的人找到一本《弟子规》,说这个就是“大米”。大家认为《弟子规》是不是“大米”?有的人找到《论语》,说这个就是大米,大家认为《论语》是不是“大米”?(观众:不是。)真的不是,因为在它们之前还有更原始的东西。《弟子规》前面有《论语》,《论语》前面有《易经》,我们要追本溯源。在中国文化中,能够称为“最原始”的,就是《易经》。这可是个大秘密啊,如果我不告诉大家,真的没有几个人知道。《易经》被叫做“文化之源”“群经之首”,当然是“大米”了。
  我们看那些成才的、伟大的人物,圣贤人物,哪一个不是学《易经》的?孔子为什么成才?因为读了《易经》。老子为什么成才?因为读了《易经》。孙子为什么成才?还是因为读了《易经》。这些可以去考察,他们肯定都是读了《易经》的。我们现在为什么培养不出人才?因为现在不读《易经》了,就这么简单。
  就是因为在传承过程中,我们把“大米”搞错了,所以儒门传了这么久,几千年下来,连房地产都找不到几处。好像有孔庙,但并不是全国走到哪里都能看得到孔庙。一个城市里不可能有十个孔庙吧?但是佛教的寺庙就不止啊,一个城市,十座寺庙都不止。佛教是出世法,并不追求这些东西,但是不求而得;儒门是入世法,入世是有所求,求的人反而求不到,这不是很好笑吗?求不到肯定是什么地方搞错了,文化传承错了,所以我们有必要去纠正。而这种纠正是需要大无畏的勇气的,要有敢于跟伪文化做斗争的伟大的牺牲精神。我们要不怕流血牺牲,甚至要用很多代人的努力去纠正这个文化传承中的偏差。  
  我们创立的“大米说”,非常形象地说明了文化的传承过程。首先用“大米”做一碗“饭”,“大米”就是我们老祖宗创作的“一根六经”。之后,我们不要大米了,但还是要做饭给大家吃,就往饭里加水,煮出的是什么?是粥。再过几百年、几千年,饭也找不到了,就往剩下的粥里再加水,一直加,最后就变成了《弟子规》。如果仅仅是在很短的时间里加水,味道还不会变太多,但如果是经过一千年的加水,试问,那个米饭、那个米汤,还能保留原来的味道吗?《弟子规》里有《易经》的味道吗?一丁点都没有了,味道全变了,变馊了。当我们试图以《弟子规》这样的变馊了的“米汤”去还原“大米饭”,还想做出一碗“饭”来,对不起,这是不可能的事!用米汤能做出饭来吗?搞错了方向是不行的。
  今天吃饭时,有位家长把“注释”说成“注稀”,福建话是不是这样讲的?我一听,觉得很有意思:别人一加注释,就是注了“水”,就变“稀”了。“注”就是主加水,“注释”就是“注稀”,这真的是创造性的说法。一加注释就是“注稀”了,这个人注稀一下,那个人注稀一下,不停地注稀,到后来根本就没有原味了。所以我们一定要读原典,不要读那些有解释的东西,因为那是“注稀”过的。
  这是通过做饭带给我们的思考。在做饭的过程中还可以思考。刚才讲的是“大米说”,现在讲“做饭说”。做饭的时候,如果我们担心饭不会熟,就过一分钟打开盖子看一下,或者拿根筷子搅一下,请问这个饭能做出来吗?或者这样做出来的饭能好吃吗?不能,这是赖思佳在美国家庭中亲身经历的事。她在美国的妈妈很想做一碗饭给她吃,但他们没有电饭锅,只有平底锅,美国妈妈就把米和水放进锅里,不停地搅拌,结果佳佳说,做出来的饭根本就没法吃,是夹生饭。
  为什么其他推广国学经典的机构也很努力,却始终培养不出真正的人才?因为他们就是时时刻刻都在打开“锅盖”来看,总去检查做饭的过程。老祖宗教育孩子不是这样的,他们叫“蒙以养正”。为什么叫“养正”呢?就是给予正确的营养,按照一套遵守规律的方法,剩下的让他慢慢去完成吧。孩子打破一个碗,没有关系的;走路摔了一跤,可以的。但这些在有些机构看来,就是不可以的!他们不断地干涉孩子,把很多自己的想法强加到孩子身上,所以这个孩子最后就成为“夹生饭”。
  太多这样的人了。我曾经在一个地方讲《大智慧教育》,就讲这个问题。这样做真的不是在救孩子,而是在害孩子。这样学三五年,培养出来的孩子完全是人不像人,一定是两面三刀,表面上给你鞠躬,背后不知道会干什么。当时我这么讲,主持人就急了,第一场讲完就把我“绑架”到一辆车里去,告诉我:“第二场千万不能再讲这事了,我们好不容易找到传统文化,好不容易找到这个‘规’,你却给我们来个一百八十度大转弯,我们受不了啊。”所以《大智慧教育》就讲了一场,后来没有再讲,因为在社会上讲这个事情,真的是会得罪人。现在很多幼儿园、小学都在学《弟子规》,如果我们正视这个问题,会得罪很多人。但是,这是我们的职责所在,我们真的不希望大家走到这条迷路上。用“米汤”来做“大米饭”,是做不出来的。
  这个“做饭说”告诉我们,要遵守规律,不要强加干涉。我们要相信经典,因为经典告诉我们的就是“蒙以养正”,只要有足够的营养,孩子就可以养好,而不是“蒙以规正”。如果能“规”得正,我们的老祖宗早就写“规”了,为什么要写“养”呢?
  我们也讲过《论语》的问题。《论语》是高级“弟子规”,它同样是规人的,讲的是典型的人道,并不是讲天地之道。人道和天道是相反的。水往低处流,这是天道;人往高处走,这是人道。谁家有钱、有权,去送钱、送礼的人也会多,而穷的人是没人理的。如果按照天道,(钱财)应该流向没钱的人,是不是?所以说天道、人道是相反的。
  《论语》是一部讲人道的书,而且针对的是根性很低的人。何以见得?在《论语》中,孔子自己说:“中人以上,可以语上也;中人以下,不可以语上也。”真正的学问不可以告诉资质不够的人。所以子贡说:“夫子之文章,可得而闻也”,孔子讲人情世故的东西,随便都听得到,但是“夫子之言性与天道,不可得而闻也”,连子贡都听不到他讲那些高级的东西。《论语》是跟谁讲的?显然是对中人以下的人。孔子真正的学问跟谁讲?大家知道吗?只有两个人,一个颜回,不幸短命死矣;另一个是曾子。曾子是传道弟子,是得道的弟子,而很多后世进来的是传经弟子,也就是传书弟子,他们是以文字为载体,而曾子是以最高级的心法为载体。
  《论语》里面有很多话,我一听就要皱眉头。比如说“三年无改于父之道,可谓孝矣”,这句话有没有问题?三年不要改掉父亲原来的东西就叫孝?那要看父亲留下的是什么东西。有的人的父亲是干坏事的,要不要改?还有“父母在不远游,游必有方”,这是一句没有用的话。父母在就不远游,如果远游一定有理由,一定有方向,对不对?这句话等于没说。不管父母在不在,远游都必有方。《论语》存在着很多的问题,是我们需要去思考的。
  这么多人执着地认为《论语》是好东西,但《论语》里边有非常多是不能拿来实践的, 不能搬过来用。而《易经》《道德经》等带“经”字的,大家有没有发现哪一句是不对的?你能不能在《易经》里找到一句是错的?《易经》里随便哪一句话都可以拿过来用,比如“积善之家,必有余庆。”可不可以用?“君子以顺德,积小以高大。”“自强不息”“厚德载物”……随便哪句话,拿来就可以用,一点错都没有,这就叫“经无戏言”。但是在《论语》里边“戏言”非常多。所以把《论语》当成经典是非常错误的,不能把它当真理来学习。但是有些经典教育推广者竟然说“不学《论语》就不是中国人”。错了,学了《论语》更不是中国人!我们在现实生活中遇到很多推广经典的,他们就是《论语》第一,在他们身上反映出来的固执和偏激,是比平常人更可怕的。
  儒家讲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而恰恰这些人一个都不能平天下。嘴巴上都会讲,实际上做不到。什么叫“平天下”?我问过很多人,他们都没搞懂,以为平天下就是骑着马踏平南山,把天下踩平,这是何其肤浅的理解!一定要读《易经》才知道什么叫“平天下”。“平天下”出自《易经》第十五卦,谦卦:“君子以裒多益寡,称物平施。”谦卦的前一卦是什么?是大有卦,一个人在大有的情况下才能够平施。“平”就是平均的意思。我很有钱,但我不是一个人用,而是平均分给更多需要的人,这样老百姓就会心服口服。依靠武力把人家征服,人家口服心不服。就像美国,动不动就去打一个国家,我们认为这是平不了天下的。
  我们要读《易经》才是中国人。中国人的“中”是哪来的?就来自《易经》。乾卦的九二爻是“见龙在田”,九五爻是“飞龙在天”,这两爻都在中位。在易经中,得中,得位,是很推崇的。 “中国”之所以叫“中国”,就是因为我们懂得易经的精神,会用“中”。中国人之所以叫“中国人”,就是因为中国人有易经的思想,或者叫中庸的思想。中庸就是用“中”,懂得用“中”,就是懂得恰到好处。
  《论语》这本书有很多非道的,不科学的东西,也是因为早年的孔子学问并不成熟。圣人也是从普通的老百姓成长起来的,他是经过不断的思考,不断的对比,在不断的错误,不断的挫折中慢慢成熟的。大家都知道,孔子年轻的时候遇到过很多挫折,经常连饭都没得吃,有时还惊慌失措,“惶惶然如丧家之犬”,说明他年轻的时候一定有很多不足,才会导致这样的结果。
  现在的很多推广国学经典教育的机构,在教学过程当中没有遵守天地之道,用的是有为法,非常有为地想把孩子塑造成什么样子。比如“大量读经”,这个说法我到现在都无法认同,不能这么提。圣人从来没有讲过做任何一件事是要大量的。做任何一件事都不是大量的,都是从小累积,一点点累积的,是“积善之家,必有余庆”。“大量”是一种有为法,非常不科学。用“大量”的方法培养的很多孩子,我们也看得到,眼睛是无光的,神情是呆滞的,跟我们用累积法轻轻松松培养出来的孩子是截然不同的。我们现在在组织读经宝贝考核,看我们的这些孩子,个个都是一种生机勃发的状态。
  为什么小孩子喜欢学《易经》?很多人是无法理解的。很多人看到所谓的国学大师就会去追。有些人很厉害,我也看过他们的书,也听了他们很多的讲座,但是他们有没有告诉我们要怎么教育?没有。我们去看,任何一个国学大师,有没有解决怎么教育孩子的问题?就算有一个说,孩子要读经,那到底读什么经?他还是讲不清楚的,或者就会说,读《弟子规》,读《论语》吧。
  台湾有一位易经大师,我们姑且认为是易经大师,经常讲《易经》怎么好,讲了很多很多,但是最后还是告诉大家要学《论语》,我们很无语啊!他说孩子要学《论语》,为什么呢?因为《易经》太难了。试问大家,如果我们想让孩子拜师父,我们找到了两个,一个是很高明的非常厉害的师父,另一个是很普通的水平一般的师父,请问我们是让孩子跟高明的那个学,还是跟普通的那个学?(观众:高明的。)那么《易经》和《论语》,请问哪个更高明?(观众:《易经》。)这是非常简单的道理。所以我经常说,你想让孩子变得普普通通、简简单单的,你就用普普通通的东西来教他;如果你想让你的孩子充满智慧,非常杰出,有大格局,很优秀,你就一定要用最有智慧的东西来教他。在我们中国,最有智慧的东西是什么?(观众:《易经》。)对,公认的就是《易经》。
  有人说《易经》太难了,我学不了。谁说学不了?我们的孩子不都在学《易经》吗?学《弟子规》就不难吗?我们没有说一定要懂。就像吃饭一样,饭有干饭,有稀饭,稀饭能吃就一定要吃稀饭?没有这个道理嘛。我们可以直接吃干饭,谁说直接吃干饭就不行了?同样的,很多人以为《易经》太难,就让孩子学简单的东西,这样做,恰恰是把孩子的慧命断送掉了。当他学了简单的东西以后,再来学高级的东西,已经学不进去了,因为他的模子已经被框住了,人生的结构已经不行了。
  学《论语》的,一定是变得嘴巴很厉害,而实践却不行。大家可以去看,现在国学界的人,所谓的大师,都很会讲,就是夸夸其谈,做实业却不行。我认识一位大师,他就很会讲道理,什么道理都会,但我只问他一句,我说我把我的公司交给你管理,行不行?他立刻说,不行,我绝对不敢去管你那个公司。你给我一年挣一千万、一个亿行不行,他一定说不行。因为他学的东西不行,都是嘴巴上用来说的,没法落实到实践中去。
  这是“做饭说”,在教育内容上的不同,会导致教育结果的完全不同。在方法上,他们老是打开“锅盖”来看,我们认为这是一种不可能成功培养孩子成才的方法。
  饭做好了,我们还要思考。饭端上来大家一起吃,我们又创立了一个“味道说”。什么叫“味道说”?我们吃菜的时候,喜欢三五个人一起吃,为什么呢?因为这样才有味道。如果给你一大桌菜,让你一个人吃,虽然菜很多,但吃着就是没有味道。大家有没有发现这个问题?这是一个方面,在人的方面。还有一个方面,是菜的方面。我们七八个人在一起,只吃一个菜,行不行?也没有味道,要有七八盘菜,对不对?一群人一起吃,而且要吃一“群”的菜,这样才有味道。
  读书的时候,有的人说,我们每次只读一本书,要一门深入,一通百通。一门深入,这话讲得好像很有道理。但就像打井一样,在打井之前,能不能请勘探队员查一下,那底下到底有没有水。如果下面是石头,你一门深入,老往下面打有什么用啊?我们知道,《易经》就是一个丰富的“水源”,它蕴含着丰富的智慧,智慧就是“水”,所以你要是在《易经》里面打“水”,一定有成就,而《弟子规》就是石头,怎么能打得出水来呢?还有一通百通,学了《弟子规》能通《易经》?那真是开玩笑,再怎么学《弟子规》都通不了《易经》。但是学《易经》就可以通《弟子规》。其实我们不用学,不用规,因为学《易经》的人本身就养正了,是用最好的营养来养的,本身就是所有的事情都能做对,还要规他干什么?这叫“不规而正”。圣贤很清楚,不能靠“规”,规就是形式。要靠养,我们是“养”正,不是“规”正。要怎么养?要用最好的营养来养,自然就正。如果是用变了味的东西来养,怎么可能养正?
  这个“味道说”是很有意思的。为什么在“137”里面有个多样性的要求,一定要几样经典一起读?这就是生活的道理。而且先吃哪种并没有固定的要求,是很随意的。就像一桌子的菜,哪个好吃你就吃一口,如果不好吃,夹另外一个菜就行了,这是很自然的事情。但是有的机构说要“一门深入”,要把某一本书学完了才能学别的东西,这就像吃饭的时候,一桌子的菜,一定要把某盘菜吃光了,才能吃下一个菜,怎么能这样呢?道在生活,要知道怎么学习,我们就去看看如何生活。
  路有很多。深圳有座山叫梧桐山,有六十多条道路可以上到山顶。我以前是户外登山队的,走过十几条,其中一条有六十多米高的悬崖峭壁,要接近专业水平的人才可以去攀登,普通人不能走。那是一条险路,不好走。每年都有人从上面摔下去,死掉了。我们建议大家走的路,不需要冒险。比如走盘山公路,虽然慢一点,但是非常安全,你半天走到,我一天走到也行;你用一个小时跑上去,我用三个小时走到也不错。而且,就算没走到终点,只走到半中央,我们也有我们的成就。走到任何位置都会有我们的成就。但是爬悬崖峭壁就不是这样,爬到一半爬不上去了,那不能叫成就,说不定会掉下来。所以《中庸》里面讲“君子居易以俟命,小人行险以徼幸”,要选择最容易的那条路,慢慢地走,静待花开,等待那个结果的到来。
  现在流传的大量读经,显然就是“行险以徼幸”。他们试图采用一种高压的政策,就是一天读十个小时,能不能成功?可能有几个会成功,但是不能成功的就一批批从“悬崖”上掉下去了。而我们的累积法不存在失败,不管读多少都是成功,你坚持十天有十天的结果,坚持一年有一年的结果,积小以高大,而且保证不伤害孩子的积极性。
  我们认真剖析经典教育的现状,就会发现里面存在很多的问题。这些问题,我讲的不一定对,但起码可以启发大家进行必要的思考。同样,大家也可以思考,累积法有没有问题。如果你能找出累积法的问题,我们一定是欢迎的。在教育领域存在很多问题,今天我们就不展开讲了。
  我们的文化领域的问题,就是没有根本。现在我们的文化传承出了问题,就是因为我们找不到“大米”,把稀释过的东西当成了中国的文化。
  我们这里也可以用一个比喻。现在许多人都讲中国传统文化非常好,我们的国学非常好,我们要学习,但是这一大群人真的清楚什么是真正的中国传统文化吗?谁也说不清楚,于是我们开始“盲人摸象”。有的人摸到了《弟子规》,就像是摸到了大象的大脚趾,就说这就是传统文化,这就是“大象”。我跟很多人争论过这个问题,他们都说《弟子规》就是中国文化,就咬住这句话。我说《弟子规》就不是中国文化,你最多只能说《弟子规》是中国文化的一部分。其实“一部分”我都不承认,它不能代表中国文化,就像大象的大脚趾不能代表大象。它只是大象的大脚趾,你一定要弄清楚这个事情。有的人摸到了《论语》,就说《论语》是中国文化,这同样是一个概念性错误。不管《论语》中的对错好坏,《论语》也仅仅是中国文化的一个小小的部分。
  在推广经典教育的过程中,我们发现,基本上所有的流派,所有的大师、专家、教授都不提“系统”这两个字。我们创立了“系统读经”的思想。教育必须系统,读经必须系统,就像没有把大象摸完就不要说了解大象一样。摸到尾巴就说这是大象,这不是贻笑大方吗?现在整个国学界基本都处在盲人摸象的状态,而且各执一词,自己摸到什么就说什么是中国文化,就说这是“大象”,而且咬着不放,真是没有办法呀,没有办法!那要怎么样才能了解大象?我们必须要有系统性,要有根本性。
  就算你很有耐心把大象全摸完了,可以告诉我大象长什么样子了,比如头像什么样子,牙像什么样子,身体像什么样子,你都可以描述出来了,但你描述的是什么呢?这就是大象吗?不,这只是大象的外形。大象内部的东西你能摸出来吗?大象的心脏有多大,你不知道吧?这个还是有形的。大象喜欢吃什么,你摸得出来吗?大象什么时候谈恋爱,你能摸得清楚吗?有些无形的东西是摸不出来的。当然,你可以说我有时间,我要探索,我准备跟大象过一辈子。有没有必要啊?没必要,找一个人告诉你就行了。这个人就叫“明师”,就是跟大象相处很久时间,了解大象的一切的人,这个人就是大象的饲养员。他年年跟大象在一起,他很清楚大象喜欢吃什么,在什么季节做什么事,这些无形的东西不是摸出来的,是通过很久时间的积累,总结出来的。同样的,在推广经典教育的过程中,我们非常有信心地说,想盗版育心经典的东西,没门!你可以盗版育心经典有形的东西,但你盗不走我们无形的东西。比如,赖老师的学问,你能盗走吗?还有赖思佳,你能盗走吗?这些都是属于育心经典的无形的东西。
  我们的平台也是盗不走的。我们的YY群现在有八千多人。刚才主持人做了一个小调查,发现还有很多人没上YY。大家一定要上YY。我们的YY平台叫“大易网络国学院”,从早上到中午、下午、晚上,有很多课,每天有上千人在线学习经典,这是自古以来没有人能做到的事,是一个人间奇迹,而我们育心经典做到了!
  孔子也很想带着很多人学经典,可是他后面跟着几个人啊,能跟一千个人吗?不可能吧?现在有关部门提出要继承传统文化,抓学习型家庭建设,他们会组织各种会议,用行政命令集中一两千人一起学习,这是可以做到的。但是他们能天天这样搞吗?做不到吧?就算用行政命令把人集中起来了,请老专家在上面讲课,下面是不是有一半人会打瞌睡?因为这不是他们发自内心想做的事情。而我们这些家长在一起学习,是发自内心的,没有任何行政的命令,爱来就来,不来拉倒,结果就来了这么多,而且还会越来越多。我们在这个平台上,用短短一两年的时间,培养了非常多的能讲经说典的优秀讲师,现在我们的讲师已经有将近百位。不是说经师难求吗?可是我们就这么容易,把人才培养出来了,这是千百年来也没有人能做到的。而且我们的培养成本是非常低的。我们也知道,MBA课程中有很多国学的内容。人家上MBA一年要花多少钱啊!而且一年就上那么几次课,能培养出什么来?那教授不管讲得好不好,一年就讲那么两三次,一个月也就讲一节课、两节课,能培养出人才吗?而我们这些家长,这些弟子们,是天天在网上,朝夕相处,天天在一起学习。所以我们培养人才的速度、数量和质量,都是史无前例的!
  总结一下,我们的中国文化,在传承过程中,出现了很严重的偏差,导致儒教的影响日渐式微。现在是我们认清这种偏差,并进行拨乱反正、正本清源的时候了。最后,我想要告诉大家,我们育心经典,依靠我们的经典智慧,真正地实现了“自强不息”的目标。不仅是我们家能够这样,我们的整个团队都走在这条道路上。现在从事育心经典事业的人已经有几千人,我们实现了“星星之火可以燎原”。刚才一开始讲的,我们的教育,国学经典教育所占的GDP太少了,我们用我们探索出来的模式,逐渐地打开这个局面,争取让我们国学经典,能够在我们国家的GDP中占有一席之地。希望更多的人,能够了解到我们做这个事业的伟大情怀。现在九点多了,时间到了,我就讲到这里,谢谢大家!(热烈的掌声)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刻加入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民间中医网论坛 ( 黔ICP备19001372号 )

GMT+8, 2024/4/20 06:00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23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