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间中医网

 找回密码
 立刻加入
查看: 2215|回复: 2

揭开太阳之阳名曰关枢的真正含义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6/3/21 19:40:45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yongbin 于 2016/3/21 19:42 编辑

以下关于《皮部论》的一段话,古今基本没怎么深入阐述的:
陽明之陽,名曰害蜚,上下同法,視其部中有浮絡者,皆陽明之絡也。其色多青則痛,多黑則痹,黃赤則熱,多白則寒,五色皆見則寒熱也。絡盛則入客於經,陽主外,陰主內。少陽之陽,名曰樞持,上下同法,視其部中有浮絡者,皆少陽之絡也。絡盛則入客于經,故在陽者主內,在陰者主出,以滲於內,諸經皆然。太陽之陽,名曰關樞,上下同法,視其部中有浮絡者,皆太陽之絡也。絡盛則入客於經。

少陰之陰,名曰樞儒,上下同法,視其部中有浮絡者,皆少陰之絡也。絡盛則入客於經。其入經也,從陽部注於經;其出者,從陰內注於骨。心主之陰,名曰害肩,上下同法,視其部中有浮絡者,皆心主之絡也,絡盛則入客於經。太陰之陰,名曰關蟄,上下同法,視其部中有浮絡者,皆太陰之絡也,絡盛則入客於經

对于经文中为什么叫太阳之阳,少阳之阳,这里的太阳是什么意思,之阳的阳又是什么,不管是清代《四圣心源》,民国《圆运动》现代《倪海厦讲内经》,几乎无人能解论述的真正意思,大都随文演义,自由发挥解释,更不要论专家教授编著的标准中医学教材了。纵观医书只有王冰和马蒔解释的很正确,我把表格列出方便大家更能清楚理解。继续阅读之前,必须了解六经的真正内涵,请参看博文《素问脉解篇揭开伤寒六经之谜》

《皮部论》的这段论述是下面这样的结构:
0025WRH4ty70hvCSrW890&690.jpg

《皮部论》其实讲的就是《伤寒论》的平脉大法也。见下图即明
0025WRH4gy70gNhOWrge2&690.jpg

《太素络脉》讲了十五络,十二经脉督脉及任脉、冲脉有十四经,各别出一脉,有十四脉,脾脏复出一脉,合有十五脉,名为大络,并云“凡此十五络者,实则必见(盛也),虚则必下,视之不见(不盛也)。求之上下(上下同法也),入经不同,络脉异所(絡盛則入客於經也,入手太阳则是小肠,入足太阳则是膀胱,各异也)”此十五络就是浮络也。之所以古今大多医者不识,是因为他们分不清人迎寸口的概念也,参见《辩寸口人迎脉法-经与络的配合》。

以下附上王马的论述,结合上表会很清楚。
经曰:陽明之陽,名曰害蜚,上下同法,視其部中有浮絡者,皆陽明之絡也。其色多青則痛,多黑則痹,黃赤則熱,多白則寒,五色皆見則寒熱也。絡盛則入客於經,陽主外,陰主內。少陽之陽,名曰樞持,上下同法,視其部中有浮絡者,皆少陽之絡也。絡盛則入客于經,故在陽者主內,在陰者主出,以滲於內,諸經皆然。太陽之陽,名曰關樞,上下同法,視其部中有浮絡者,皆太陽之絡也。絡盛則入客於經。 蜚,音飛。】

王冰曰:蜚,生化也。害,殺氣也。殺氣行則生化弭,故曰害蜚。上謂手陽明,下謂足陽明也。陽謂陽絡,陰謂陰絡,此通言之也。手足身分所見經絡皆然。樞,謂樞要,持,謂執持,關司外動以靜鎮為事,如樞之運則氣和平也。
馬蒔曰:此言手足三陽經之皮部也。陽明之陽,名曰害蜚。蜚者,飛也。害蜚者,即後害肩之義推之,則蜚當為輕揚,而肩當為沉重也。即後關蟄之義推之,則蜚當與蟄正相應也。夫陽明而曰害蜚者,陽氣自盛,萬物陽極,則有歸陰之義,故曰害蜚。物之飛者,尤為屬陽也。上者,手也,為手陽明大腸經,下者,足也,為足陽明胃經,上下同一法耳,視其上下部中有浮絡者,皆陽明之絡也。大腸經之絡曰徧歷穴,胃經之絡曰豐隆穴,然謂之曰浮絡,則孫絡大絡皆在其中。其色多青則為痛,多黑則為痹,黃赤則有熱,多白則有寒,五色皆見,則有寒有熱也。絡盛則方入客於經脈,蓋絡自旁行之脈言,而經自直行之脈言也。大腸與胃主外為表,而肺與脾主內為裏,由絡入經,則由經入裏之漸也。又少陽之陽之義,名曰樞持,陰陽離合論以太陽為開,陽明為關,少陽為樞,則此少陽者,乃其執持,此樞之經也。手少陽為三焦經,足少陽為膽經,故上下同一法耳。視其上下部中有浮絡者,皆少陽之絡也。三焦之絡曰外關穴,膽經之絡曰光明穴,然謂之曰浮絡,則孫絡大絡皆在其中。其色多青則為痛,多黑則為痹,黃赤則有熱,多白則有寒,五色皆見,則有寒有熱也。絡盛則方入客于經脈,故在陽者主內,少陽為一陽而在外,陽明為二陽,太陽為三陽,則此少陽所主在內也。其心包絡為三焦之裏,肝為膽之裏,主出以應于少陽,而又滲灌於內,是表裏相須之理宜然也。推之諸經皆如此耳。又太陽之陽之義,名曰關樞,蓋少陽為樞,而此太陽為三陽最在外,則此太陽為關樞也。陰陽離合論以陽明為闔,太陽為開,而此以太陽為關,關者闔也。蓋彼就表之表而言,而此對少陽而言耳。手太陽為小腸經,足太陽為膀胱經,故上下同一法耳。視其上下部中有浮絡者,皆太陽之絡也。小腸之絡曰支正穴,膀胱之絡曰飛揚穴,然謂之曰浮絡,則孫絡大絡,皆在其中。其色多青則為痛,多黑則為痹,黃赤則有熱,多白則有寒,五色皆見,則有寒有熱也。絡盛則方入客於經脈,陽經主外,而心為小腸之裏,腎為膀胱之裏者,則在內也。上文言陽明少陽,皆曰陽主外,陰主內,而又曰諸經皆然,故此太陽不言陽外陰內之義耳。及下節陰經,亦不必言也。

经曰:少陰之陰,名曰樞儒,上下同法,視其部中有浮絡者,皆少陰之絡也。絡盛則入客於經。其入經也,從陽部注於經;其出者,從陰內注於骨。心主之陰,名曰害肩,上下同法,視其部中有浮絡者,皆心主之絡也,絡盛則入客於經。太陰之陰,名曰關蟄,上下同法,視其部中有浮絡者,皆太陰之絡也,絡盛則入客於經。凡十二經絡脈者,皮之部也。

王冰曰:儒,順也,守要而順,陰陽開闔之謂也。害肩,言心主脈入腋,下氣不和,則妨害肩腋之運動。關蟄,言關閉蟄類,使順行藏也。部,皆謂本經絡之所部分。浮,謂浮息,列陰陽位部主於皮,故曰皮之部也。

馬蒔曰:此言手足陰經之皮部也。少陰之陰之義,名曰樞儒。陰陽離合論以少陰為樞,則此所謂樞儒者,正以少陰為初陰,當有柔順之義也。手少陰為心經,足少陰為腎經,故上下同一法耳。視其上下部中有浮絡者,皆少陰之絡也。心經之絡曰通里穴,腎經之絡曰大鐘穴。然謂之曰浮絡,則孫絡大絡皆在其中。其色多青則為痛,多黑則為痹,黃赤則有熱,多白則有寒,五色皆見,則有寒有熱也。絡盛則方入客於經脈,其入經也,從小腸膀胱部以入於經脈,其自陽經而出也,則從心少陰經以內注於骨矣。又心主之陰,當是厥陰之陰,名曰害肩,肩者重也。萬物從陰而沉,而此陰氣實有以殺之,故曰害肩。手厥陰為心主包絡經,足厥陰為肝經,故上下同一法耳。視其上下部中有浮絡者,皆厥陰之絡也。夫曰心主之陰,而又曰上下同法,則肝在所遺耳。心包絡之絡曰內關穴,肝經之絡曰蠡溝穴,謂之曰浮絡,則孫絡大絡皆在其中。其色多青則為痛,多黑則為痺,黃赤則有熱,多白則有寒,五色皆見,則有寒有熱也。絡盛則方入客於經脈。其入於經也,從三焦膽部以入於經脈,其自經而出也,則從心包與肝以內入於血脈矣。又太陰之陰之義,名曰關蟄。蟄,藏也,太陰為三陰,故為關蟄也。手太陰肺經,足太陰脾經,是以上下同一法耳。視其上下部中有浮絡者,皆太陰之絡也。肺經之絡曰列缺穴,脾經之絡曰公孫穴,然謂之曰浮絡,則孫絡大絡皆在其中。其色多青則為痛,多黑則為痹,黃赤則有熱,多白則有寒,五色皆見,則有寒有熱也。絡盛則方入客於經脈。其入於經也,從大腸胃部以入於經,其自經而出也,則從肺脾以入於肌肉矣。凡此十二經絡之脈者,乃皮之部也


发表于 2016/3/29 15:54:09 | 显示全部楼层
一直关注先生的帖子,谢谢先生的无私奉献。我等小辈,先仔细研究,如有问题,倒是可能要麻烦先生予以指教。
发表于 2016/3/29 16:10:11 | 显示全部楼层
看了一眼先生的博客,第一篇,论五行是什么。此提出此问题的,境界已经很高了。佩服,我好好研究。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刻加入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民间中医网论坛 ( 黔ICP备19001372号 )

GMT+8, 2024/5/19 07:24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23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