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刻加入
楼主: hhbffq

略谈学习中医药学的门径

[复制链接]
 楼主| 发表于 2025/8/15 09:22:11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hhbffq 于 2025/8/15 09:38 编辑

27岁外卖骑士的“尿不湿人生”:9年抗病路,40万元医疗债
财智密码2025-08-14 12:28北京
https://baijiahao.baidu.com/s?id=1840403651658449798&wfr=spider&for=pc
【按:任应秋教授曾运用赤石脂禹余粮方治愈过此证一例!
此案例如能加些运化脾胃药入内,可能更好些。西医药治
不了此病,可利用名目繁多的“医疗名词”进行无效医疗
骗患者的钱包倒是有“两把刷子”!《无效的医疗》一书,
希望细心的读者多传播传播!】
导读
AI导读带你速览精华
27岁的外卖骑手小李,身患克罗恩病九年,每天穿着尿不湿穿梭街头,靠营养液和馒头维生。40万治疗费压垮了他,月入两三千却要支付高昂医药费。他的车轮承载着生存的挣扎,也折射出社会保障网的缝隙。内容由AI智能生成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有用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一副尿不湿、一辆电瓶车、几罐营养液,27岁的外卖骑手在街头穿梭,他的座椅下藏着常人难以想象的生存故事。


清晨六点,城市尚未完全苏醒。27岁的小李(化名)已穿上工装,在腰间仔细垫好尿不湿,骑上电瓶车开始了一天的工作。这样的准备不是出于便利,而是生存的必需


九年前,这位年轻人被确诊患上克罗恩病——一种被称为 “绿色癌症”的慢性消化道疾病。免疫系统错误地攻击他的消化系统,导致频繁腹泻和腹痛。如今他每天主要靠营养液和馒头维生,尿不湿成了他维持尊严的最后屏障。


01 罕见病患者的生存困境

对小李而言,每一单外卖配送都是与时间的赛跑。克罗恩病带来的频繁腹泻迫使他必须穿着尿不湿工作,在接单间隙不断寻找公共卫生间。


送得不多,月入两三千。”当被问及收入情况时,他无奈地表示。疾病严重限制了他的工作能力,但这点微薄收入却是他活下去的希望。


九年来,这位年轻人已经为治疗花费了40余万元。这个数字如同一座大山,压得他喘不过气。如今他每天的食物主要是廉价的营养液和馒头,既要保证基本营养,又要控制开支。


克罗恩病是一种病因不明的慢性消化道炎性疾病,属于炎症性肠病范畴。虽不直接致命,却会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


02 沉默的“绿色癌症”

克罗恩病被称为 “绿色癌症”,诊治复杂、反复发作、病程漫长且难以根治。它可能在人体胃肠道的任何部位发作,从口腔到肛门的各段消化道都有可能受累。


这种疾病最常见的症状包括持续性腹泻、腹痛、体重减轻等。在某些情况下,患者还会出现肠道出血、发热、关节痛等症状。


医学界对克罗恩病的病因尚无定论。目前认为可能是遗传因素、免疫系统异常和环境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


  • 遗传因素:家族中有克罗恩病患者的人群患病风险更高

  • 免疫异常:免疫系统错误攻击正常肠道细胞

  • 环境影响:吸烟是重要危险因素,饮食习惯和压力也可能加剧病情



青壮年是该病的高发人群。一旦确诊,患者就要做好与疾病终身抗争的准备。


03 沉重的经济负担

九年的治疗历程,40余万元的医疗支出——这串数字背后是一个普通家庭的沉重负担。每月2000-3000元的收入,面对高昂的医药费显得杯水车薪。


克罗恩病的治疗是长期的系统工程。治疗方案通常包括药物治疗和手术治疗两大方向:


药物治疗:抗炎药物、免疫抑制剂、生物制剂等,用于控制炎症和免疫反应;
手术治疗:对药物治疗无效的患者,可能需要切除受损的肠道部分。


然而,这些治疗手段都价格不菲,且无法根治疾病。生物制剂等新型药物效果较好,但费用更高,对普通家庭来说是难以承受之重。


由于无法正常消化吸收营养,小李每天的主要食物是特制营养液和易消化的馒头。这既是生存的需要,也是经济压力下的无奈选择。


04 社会保障网中的缝隙

像小李这样的新就业形态劳动者,在我国已有相当规模。截至2025年7月,仅厦门市职工医保参保的灵活就业人员就达17.19万人,占全省三分之一。


我国医保体系为新业态从业人员提供了两条参保路径:


职工医保:以灵活就业人员身份参保,厦门实行8.5%的优惠费率(原9.5%),每月缴费约342元,享受与在职职工同等医保待遇;
居民医保:年缴400元,国家补助670元,但报销比例低于职工医保。


职工医保更具优势,不仅报销比例高(厦门达85%),而且缴费年限可累计,退休后达到规定年限可终身享受医保待遇。


然而,现实中许多外卖骑手、网约车司机等新就业形态劳动者仍未纳入医保安全网。对月收入仅两三千元的重病患者来说,每月三百多元的医保费用也是一笔不小的负担。


好消息是,各地正在采取措施加强保障。如厦门已全面放开灵活就业人员参加职工医保的户籍限制,让新就业形态劳动者在常住地参保成为可能。


失业保险金领取期间,医保部门还会自动为失业人员办理医保参保登记,实现“失业即参保、停保即预警、就医码直结”。


城市街头,外卖箱里装着的不只是食物,还有一个年轻人与命运抗争的九年岁月。当大多数同龄人在职场拼搏、组建家庭时,他每日思考的只是如何赚够下一瓶营养液的钱。


尿不湿下的不仅仅是身体的不适,更是社会保障网亟待填补的缝隙。厦门等地的医保新政让我们看到了希望,但如何让这些政策真正惠及每一个“小李”,仍需要更多努力。


这位27岁骑手的故事不是孤例。在城市的角落,还有多少罕见病患者在生存与尊严之间艰难平衡?他们的车轮还在转动,我们的思考与行动,也不该停下。#夏季图文激励计划#
举报/反馈
相关搜索
外卖骑士抗病心路9年抗病生活记录


评论 2
发表佘子菡0ir
小李的坚持真了不起,九年对抗疾病不易。希望他能早日康复,生活更好。
19小时前甘肃

回复

邗和71
好感动,好幸福
19小时前北京

回复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5/8/15 09:46:27 | 显示全部楼层
hhbffq 发表于 2025/8/15 09:22
27岁外卖骑士的“尿不湿人生”:9年抗病路,40万元医疗债
财智密码2025-08-14 12:28北京
https://baijiahao ...

无效的医疗:手术刀下的谎言和药瓶里的欺骗播报编辑讨论3[url=]上传视频[/url]

2007年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的图书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无效的医疗:手术刀下的谎言和药瓶里的欺骗:当治病变成生意
01:43
















收藏
5
4



《无效的医疗:手术刀下的谎言和药瓶里的欺骗》是德国生物学家尤尔格·布莱克基于生物学专业背景及医疗媒体从业经验撰写的批判性著作,2007年6月由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引入中国。该书以医学案例为支撑,系统剖析现代医疗体系中经济利益导向导致的行业异化现象。
全书通过过量用药、无效手术等12个主题,揭示过度诊断与非必要干预行为的普遍性。作者指出部分癌症筛查、化疗方案及骨科手术缺乏实证医学支持,强调医疗决策常受商业利益与认知偏差影响,可能对患者造成潜在危害。该书主张公众需理性审视医疗措施,提升医学认知以规避盲目依赖现代医疗体系的风险 [1]。

中文名无效的医疗:手术刀下的谎言和药瓶里的欺骗
作    者(德)布莱克
译    者穆易
出版时间2007年6月1日
出版社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页    数175 页
ISBN9787303085385
装    帧平装

目录
  • 1
    内容简介
  • 2
    图书目录
  • 3
    编辑推荐




内容简介
播报编辑

在医疗界,用药、诊断和治疗的根据,常常不是医学的合理性,而是经济利益、疏忽乃至谬误。当医生生病的时候,他们常常拒绝服用自己开给普通人的药,或者拒绝接受自己劝病人们动的手术。
医疗在某种程度上的欺骗性,原因之一是基于医药相关行业的经济利益,而普通大众对医疗知识的匮乏、对现代医药的盲从和迷信也助长了这种现象。
本书运用了大量的事实和案例告诉我们,今天的人们正在接受着很多无效甚至有害的药物和手术。本书并无意于全盘否定现代医疗的进步,而是希望告诫广大读者,在我们把健康交给现代医学的同时,保持对过度医疗的谨慎和客观比盲从更加有益。 [1]
作者简介布莱克,1966年出生,在德国英国获得生物学和生物化学这位。1994年起从事医疗学和学术领域的编辑工作,曾服务于《明星杂志》《时代周报》,1999年起任职于《明镜》周刊。著作《发明疾病的人》连续40周登上《明镜》周刊畅销书排行榜。
图书目录
播报编辑

前言 我们的健康
第一章 医疗界的黑暗面
不少医疗措施根本是无效的
体制的缺失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第二章 愚昧与谬误
为何医疗界的缺失和自欺如此普遍
医学的空想
执迷于可信个案
自行恢复却被归功于医疗措施
信心带来康复
医学“咒语”如何解除
信条左右了医学
从不公诸于众的负面数据
第三章 多不见得就是好
医疗的成长如何导致伤害
开销愈大,成效愈小
失之太过
多多就医可延年益寿不过是妄想
诊断才是最常见的病症
无止境的治疗
医院业务繁忙所导致的危险
少就是多
第四章 医疗院所成为大卖场
商业考虑取代仁心仁术
医院柜台的营销手腕
只能依赖科技?
学院派医学的把戏
第五章 服药者的国度
药品市场吃掉了数十亿
给医生的假信息
帮助遗忘的药物
被炒作的骨质疏松症
有关屁股的迷思
第六章 早发现但不必早烦恼
癌症与大筛检的进退两难
妇女筛检的邀请
预防前列腺癌
第七章 对化疗的疑虑
晚期癌症治疗25年来没有进展?
第八章 整形外科的神话
硬骨与软骨上的过度;台疗
缺乏效果的操作;台疗
关节的自愈力
世上最没有意义的5000美元手术
针灸VS学院派医学
连整形外科医生都会犹豫
第九章 腰内的利刃
腰痛是全民之痛
未被证明的疗效
……
第十章 关乎心的技巧
第十一章 外科手术的假象
第十二章 知识才是最好的医疗
术前问题清题
编辑推荐
播报编辑

为什么医疗开销越大,我们对健康的担心反而越重?
为什么医生总是建议用昂贵的药品,甚至让患者接受那些医生本人都不会选择的手术?
畅销书《发明疾病的人》作者最新力作,数月雄踞德国非文学图书排行榜前十名。《无毒一身轻》作者林光常倾力推荐。


词条图册更多图册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概述图册(1张)










分享你的世界查看更多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color=rgb(0, 0, 0) !important]病人求诊的故事

👍 推荐指数: 🌟🌟🌟🌟🌟 📖 图书风格:医疗医药类,展示了人工智能在医学领域的应用现状和前景,适合医疗政策制定者、医疗产业圈的企业家和专家,人工智能及大数据领域人士阅读。 💡 核心观点:中国科学院大学宁波华美医院心内科主任江隆福医生结合自己多年的临床工作经验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七七憨憨2000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color=rgb(0, 0, 0) !important]

🕵作者:《无效的医疗:手术刀下的谎言和药瓶里的欺骗》作者(德)布莱克 📚内容:本书讲述了在医疗界,用药、诊断和治疗的根据,常常不是医学的合理性,而是经济利益、疏忽乃至谬误。当医生生病的时候,他们常常拒绝服用自己开给普通人的药,或者拒绝接受自己劝病人们动的手术。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百度网友1e342d9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color=rgb(0, 0, 0) !important]《无效的医疗:手术刀下的谎言和药瓶里的欺骗》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百度网友1e342d9






参考资料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5/8/15 09:53:32 | 显示全部楼层
hhbffq 发表于 2025/8/15 09:22
27岁外卖骑士的“尿不湿人生”:9年抗病路,40万元医疗债
财智密码2025-08-14 12:28北京
https://baijiahao ...

https://m.baidu.com/bh/m/detail/ar_10708768567526326377
赤石脂禹余粮汤,在方剂学中属于收敛固涩剂,
主要由赤石脂和禹余粮两味中药组成,有收敛
固涩、涩肠止泻的功效与作用,一般建议用水
煎服。
赤石脂禹余粮汤,在临床上常用来治疗下利不
止、滑脱不尽,同时伴有面色萎黄不华、舌淡
苔白、脉虚无力等病症。平时也可用于治疗各
种慢性肠炎、慢性溃疡性结肠炎等,还可以用
来治疗很多妇科病,如阴道炎、宫颈炎,以及
功能性子宫出血等病症。如果便血时夹杂黏液,
可在赤石脂禹余粮汤方剂内,加入阿胶、干姜、
黄芩,如果伴有气虚者,可加党参、白术。另外,
虚寒性月经过多和便血,可以在方剂中加入补骨
脂、炒乌梅,肾阳虚表现为腰膝酸软,形寒肢冷
的患者,也可以在赤石脂禹余粮汤中,加吴茱萸、
肉豆蔻。
赤石脂禹余粮汤运用时,需要在中医师的指导下
服用,同时需要注意,急性肠炎以及湿热泻痢的
患者,不宜使用该方剂,可能会导致病情加重。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5/8/18 18:16:53 | 显示全部楼层
在市场化社会环境的重压之下,教育、医疗、住宅、
养老缴费让人心情郁闷,失眠症状颇多,以下是有
效协定处方,只可惜酸枣仁被吵的极其昂贵,用什
么代替呢?把五味子与酸枣仁的剂量相互对调一下

吧!
============================
wechat_2025-08-18_172358_698.png wechat_2025-08-18_172429_628.png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5/8/22 13:20:24 | 显示全部楼层
03d6a5381b6bc9e87fe8f74294a427e6.jpg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5/8/25 10:43:18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hhbffq 于 2025/8/25 10:45 编辑

d198eb607f600bc835b1f3bb0cbd82ac.png

0157fedd4b71dadc88f9df73a244d1ed.png
34fa27a240f69b763b1b26b9151938c5.png

【按:本截图自贾堃著《中医癌瘤学》一书。
爱惜生命从读书预防疾病开始。】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5/8/26 08:30:06 | 显示全部楼层
救命良方——五通汤(值得收藏学习)


【按:此文仅是引导,深入了解须读原著《中医治法与方剂》人卫第五版一书。】

https://mp.weixin.qq.com/s?__biz=MzI4NjgwMzM1NA==&mid=2247492643&idx=2&sn=b2c3aaf458e8c0472d99bcd12b59adff&chksm=ebd5f0d6dca279c0b9b20b45c94878969756d0aeeb0a2497c7a1e3d1eb3ac064c3f8a8fd3894&scene=27

[url=]杏林奇谭[/url]
2023年01月11日 14:47 北京

中医讲:风寒感冒是由风寒之邪外袭、肺气失宣所致,一般治疗风寒感冒的关键需要发汗(中医称辛温解表),主治方是桂枝汤——伤寒论首方,也称和剂之王(麻黄汤也主治风寒感冒,但在南方慎用)。总的治疗原则是:辛温解表,宣肺散寒。

风寒感冒的主要症状:浑身酸痛、鼻塞流涕、咳嗽有痰、发热、怕冷、头痛、无汗,而且会引起并发症:若患儿常打喷嚏、流清涕、鼻粘膜苍白水肿,全身症状不严重,应考虑是否患过敏性鼻炎。可并发急性鼻窦炎、中耳炎、气管-支气管炎。部分病人可继发风湿病、肾小球肾炎、心肌炎等。
在这里想告诉大家,家里有老人的一定要注意预防感冒,特别是这各季节,最近这段时间大家也都感受到了,特别是“阳”起来之后,好多上了年纪的老人去世了很多,院士也有很多也去世了,所以大家要重视。

生活中常见这样的情况,大多数老年人说感冒了,问题不大能吃能喝,第二天就送医院了,然后出现心衰、全身水肿、肺部严重感染等症状,最后医治无效死亡。
风寒感冒对于年轻人来说不可怕,对于老年人来说就不是什么好事,特别是风寒感冒引起的并发症,随时危及生命。
年青人正气强,症候一般都在浅表,而老年人和儿童这两个群体正气比较弱,寒气可以长驱直入,从体表进入五脏,造成五脏受寒,从而导致脏腑衰竭。所以这也就是为什么一到冬天会有很多老年人去世的原因。

那有什么方法可以预防这种情况呢,在这里就不得不说到我们中医学大师陈潮祖前辈,他以《伤寒论》为基础,研制出了“五通汤”方剂,其功效在于阻断因风寒导致大病、重病的路径,防止死亡。
陈老先生生于1929年,是我国最早研究和教授《方剂学》的专家,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提出了"五脏宜通"和“膜腠三焦”的见解,其著作《中医病机治法学》问世后,迅速被日本翻译出版,流传海外。

五脏宜通的观点就是:“人体气血津液要流动,不能郁滞”,血液郁滞就会引起血管堵塞,累积心脏,导致心衰死亡;肺气郁滞,就会影响肺脏气体交换功能,导致肺脏衰竭而死亡;津液停滞,失去流动性,无法滋润濡养皮肤及脏腑,就会导致身体水肿,全身肿胖,从西医角度说,就是急性肾炎或者心衰引发的水肿。

风寒感冒后,寒邪入体使得运行气血津液的“经络”产生挛缩,从而致使气血津液流通运行不畅,引发心衰、肺衰、肾炎等症状。陈潮祖老先生的五通汤就有祛风散寒,纾解经络之挛缩之功效。
其组方为:麻黄10克、桂枝10克、干姜10克、半夏15克、细辛6克、白芍10克、甘草10克、陈皮15克、厚朴20克、枳实15克、柴胡15克、白术20克、茯苓20克、泽泻30克、人参10克。水煎3次,和匀,分3次服。

五通汤组方,就是根据《伤寒论》诸方的配合:小青龙汤(调肺气);理中汤(调脾气);当归芍药散(调肝血);四逆散(调肝气);真武汤、五苓散(通行津液)等经典名方凝练而成,畅通全身气血津液。
风寒感冒既风寒之邪外袭、肺气失宣所致,治疗上就应祛风散寒,《黄帝内经》讲到:“其在皮者,汗而发之”、“中满者,泄之于内”、“其下者,引而竭之”,那我们就通过上、中、下三个路径,把寒邪排出体外。
方中:麻黄、桂枝、细辛可以入肺,具有发汗散寒之功效。通过发汗让寒邪从皮肤排出体外,此为上路用药。

方中:陈皮、枳实、厚朴行胃肠之气,气行则津行,可以把胃肠中的寒水之气排出体外。而干姜、半夏、白术具有温补脾阳之功效,通过温补脾阳,可以散除脾胃肠道之寒气,此为中路用药。
方中:茯苓、泽泻、白术、桂枝为五苓散主要成分,可以温补肾阳和膀胱之阳气,增进气化功能,使下焦寒气通过小便排出体外,此为下路用药。
既然上、中、下三路及五脏之寒气已经排出体外,那经络中的寒气也需排出体外,让气血津液运行畅通。而桂枝、细辛、白芍、甘草这4味药对促进气血津液流通最为拿手。
桂枝具有温通经脉、散除经络寒气之功效;细辛辛温,通彻内外,散除全身内外之寒。白芍有解除经络痉挛的特效,而甘草的加入更能增强这一功能。此4味药,就可以让“收缩”的经脉,重新恢复“舒张”,让气血津液恢复流通。

方中:人参具有增强五脏正气之功效。老年人大多体虚,因此寒气才能趁虚而入,以人参固护正气,防止被动,有“振衰起废之功”。
以上诸药合用,既散内外之寒、内温阳气、补其虚损、通其滞塞,又能够调补五脏之气血津液,所以以“五通汤”来命名。
陈老先生同时也列出了此方所对对应的病症:
1、一般的风寒感冒可以用五通汤。比如头痛、浑身乏力酸软、鼻塞流涕、咽喉痒、咳喘痰白,这是肺系疾病,这种病最多见,冬季尤其多,用五通汤效果很好。
2、风寒感冒加重,累积心脏,导致心区憋闷、疼痛,可以用五通汤。比如有些感冒造成的心包积液,或者感冒后冠心病心绞痛加剧,这是心系疾病。
3、风寒感冒后,累及脾胃,导致呕吐、腹泻、胃痛、腹痛,大便稀、严重食欲不振的,可以用五通汤,这是脾胃系疾病,有些胃肠型感冒就是如此。
4、风寒感冒后,引起急性肾炎,出现小便不利、全身水肿的,可以用五通汤。这是肾系疾病,很多小孩的急性肾炎就是如此。
5、风寒感冒后,胸胁胀痛,肝气不舒、肝血郁滞的,可以用五通汤,这是肝系疾病,因为肝经遍布胁肋,肝气、肝血受寒不通,就会胁肋胀痛。
此方只要具备一个症状便可应用,须以舌质淡胖为辨证依据。舌质淡胖:寒气盛、水饮停,需要温补阳气,散除寒邪。
据陈潮祖老先生介绍,他用此方救治了数千例风寒感冒并发症患者,特别是当下冬季,此方的使用率颇高,疗效很好,值得大家收藏学习。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5/8/29 13:37:27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hhbffq 于 2025/8/29 13:39 编辑

2010年《重剂起沉疴》首版王永炎先生序


https://mp.weixin.qq.com/s?__biz=MjM5NTEzMjcwNQ==&mid=2650015670&idx=1&sn=5bc2ca91ec2f8cfc14244e91c8a6cc66&chksm=befd83f8898a0aee3ed0b648071b27ad100ebc7373602c05b50f1dacd3c66af706533d3b0ae8&scene=27
2023年02月28日 07:52 北京

《重剂起沉疴
(仝小林  主编)
2010年9月第1版
2022年7月第2版  



王永炎序
(第1版)

中医不传之秘在于量,优化处方配伍既有药味的选择又有剂量的调整。仝小林先生领衔的专家群体深入研究经方剂量问题,著成《重剂起沉疴》一书,即是其多年探索与实践之成果。书中涉及重剂应用的合理依据与应用范围。“沉疴”当用重剂,针对危笃重症需防顷刻间病势突变;对急重症,关键是要迅速扭转病势,一两剂间化险为夷,以冀生还。全书所载医案均可体现“急”“重”“危难”之特点,有力展现重剂的扭转作用。谈及重剂起沉疴,并非忽视轻剂的作用。当正邪双方势力严重失衡,病邪偏盛时,自然需用重剂;而双方势均力敌时,轻剂则可收四两拨千斤之效。临证重理法以指导组方遣药,既要重视“邪侵正”,也要关注“正胜邪”,依据病证救治的需求而设置重剂与轻剂的运用。遵从古训有先治病和气血调脾胃者,也有调脾胃再和气血后治病者。常见先贤名医用药轻灵,犹如一张摇晃偏倚的桌子,只需于偏倚之处垫一小薄木片即能令其平稳。显而易见,医者对于重剂与轻剂的应用,当审时度势。

目前中药材资源不足已是现实,药材资源必须合理应用,才能有利于产业的可持续发展。联系临床处方用药剂量,忽略精心识证、谨守病机,无视病情轻重一概加大剂量应当反对。然则剂量轻重古往今来即有争议,自当审证慎思之后以病人病证之需,再予裁定。实际上,一概小剂量求稳慢治可能累积用药达50麻袋饮片,而有贻误病情之虞!中药原创优势以形象思维为根基,辨治得体全在“悟性”,自当有胆有识与有为有守并重。逢危急重症当速予重剂截断扭转,使疾病迅速向愈,缩短治疗过程,所谓“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从这个角度讲,大剂量可能节约了药材资源。再者,以重剂为特点的仲景经方,90%的方子不超过8味药,求其药少力专。即使剂量大,其药量总和也与动辄二三十味药的时方总药量相当。其“验、简、廉”之特点也是历代经方医家的共识。如此,药味少、大剂量、起效快,加速疾病向愈过程。从长远角度看,却是利于药材资源的可持续发展。

治疗疑难重症,本是中医之特色优势,而当今中医有逐渐失去阵地的忧虑。究其缘由,中医疗效难以提高是导致其在疑难重症面前缺乏自信的关键原因。识证与处方虽均准确精当,而其疗效不彰,显然,医家对剂量的把握不够到位是当今症结。尤其是需用重剂时,不敢大胆用药,剂量不足,药效自然减弱。《重剂起沉疴》一书中,列举数则验案证实:对多法不效的疑难重症,看似已是山穷水尽之时,增大剂量却有生还希望,反收奇功!

本书得到国家973项目“以量-效关系为主的经典名方相关基础研究”的课题资助,仝小林先生带领的专家群体辛勤耕耘,刻苦钻研,充实了重剂起沉疴的理论及实践研究,做出了有现实意义、有力度的工作。书濒脱稿,邀我作序。感谢中青年学者对我的鼓励与信任,让我们互相勉励,值此中医药事业良好发展机遇期,朝向光明未来迈进。谨志数语,乐观厥成。
2010年9月


目录(下篇)

下篇      古今经验集萃

1  古今医家大剂量用药经验概要
1.1 附子
1.2 大黄
1.3 熟地
1.4 石膏
1.5 细辛
1.6 黄芪
1.7 柴胡
1.8 麻黄
1.9 其他
1.10 小结

2  附子
2.1 应用广泛
2.2 重用依据
2.3 应用指征
2.4 功用配伍
2.5 应用指南
2.6 注意事项
2.7 医案精选

3 熟地
3.1 古代药论
3.2 应用广泛
3.3 重用依据
3.4 配伍应用
3.5 用量参考
3.6 用药禁忌及注意事项
3.7 医案精选

4 石膏
4.1 古代药论
4.2 广泛应用
4.3 认识考辨
4.4 应用指南
4.5 医案精选

5 大黄
5.1 古代药论
5.2 重用依据
5.3 功能阐释
5.4 应用指南
5.5 医案精选

6 麻黄
6.1 谈“麻”色变之由来
6.2 麻黄应用广泛
6.3 功用主治认识
6.4 理论依据
6.5 用药指征
6.6 用药指南
6.7 医案精选

7 细辛
7.1 细辛不过钱之考辨
7.2 突破剂量的可行性分析
7.3 功效概述
7.4 应用指南
7.5 医案精选

8 黄芪
8.1 应用广泛
8.2 名医集萃
8.3 配伍应用
8.4 用量煎煮
8.5 医案精选

9 柴胡
9.1 古今用量
9.2 应用指南
9.3 医案精选

10 其他药物
10.1 白术
10.2 白头翁
10.3 白及
10.4 白茅根
10.5 半夏
10.6 败酱草
10.7 柏子仁
10.8 萹蓄
10.9 槟榔
10.10 巴豆
10.11 白矾
10.12 白芍
10.13 百合
10.14 补骨脂
10.15 白花蛇舌草
10.16 半枝莲
10.17 北沙参
10.18 苍术
10.19 川芎
10.20 蝉蜕
10.21 川楝子
10.22 车前草
10.23 赤芍
10.24 穿山龙
10.25 大蓟
10.26 代赭石
10.27 丹参
10.28 淡竹叶
10.29 党参
10.30 地骨皮
10.31 地锦草
10.32 地龙
10.33 地榆
10.34 冬瓜皮
10.35 杜仲
10.36 防风
10.37 防己
10.38 茯苓
10.39 瓜蒌
10.40 枸杞子
10.41 甘草
10.42 葛根
10.43  贯众
10.44  桂枝
10.45  龟甲
10.46  干蟾皮
10.47 旱莲草
10.48  虎杖
10.49  海桐皮
10.50  厚朴
10.51 滑石
10.52  胡荽子
10.53  黄芩
10.54  槐米
10.55  桔梗
10.56  金荞麦
10.57  橘皮
10.58  菊花
10.59  金钱草
10.60  金银花
10.61  决明子
10.62   鸡血藤
10.63  款冬花
10.64  苦参
10.65  昆布
10.66  漏芦
10.67  刘寄奴
10.68 蝼蛄
10.69  莱菔子
10.70  鹿仙草
10.71  硫黄
10.72  老鹳草
10.73  牡蛎
10.74  蔓荆子
10.75  芒硝
10.76  猫爪草
10. 77  牛膝
10.78  女贞子
10.79  蒲公英
10.80  瞿麦
10.81  全蝎
10.82 青蒿
10.83  茜草
10.84  肉苁蓉
10.85  升麻
10.86  石菖蒲
10.87  生地黄
10.88  桑叶
10.89  桑白皮
10.90  桑螵蛸
10.91  蛇床子
10. 92 商陆
10.93  三七
10.94  石韦
10.95  山茱萸
10.96 山药
10.97 山楂
10.98 水蛭
10.99桑寄生
10.100 酸枣仁
10.101 苏木
10.102  菟丝子
10.103  土茯苓
10.104土鳖虫
10.105 天花粉
10.106  威灵仙
10.107 蜈蚣
10.108 五味子
10.109  玄参
10.110  仙鹤草
10.111 香薷
10.112  香附
10.113  夏枯草
10.114 小蓟
10.115  延胡索
10.116 夜交藤
10.117  鱼腥草
10.118  郁金
10.119  茵陈
10.120  鸦胆子
10.121  薏苡仁
10.122  益母草
10.123泽泻
10.124  皂角刺
10.125 枳壳
10.126  紫石英
10.127  紫菀

附1:十八反十九畏临床资料
附2:常用药不同剂量档的功效一览

《重剂起沉疴》第1版




人民卫生出版社中医双创编辑工作室
致力于打造中医原创图书出版平台,
愿为每一位潜心学术追求真理的学者,
提供最真诚的服务。

通讯地址:北京市朝阳区潘家园南里19号人民卫生出版社双创编辑室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5/8/29 18:32:34 | 显示全部楼层
wechat_2025-08-25_111746_163.png wechat_2025-08-25_111842_340.png wechat_2025-08-25_111921_998.png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5/8/29 18:36:22 | 显示全部楼层

wechat_2025-08-25_112039_281.png wechat_2025-08-25_112219_571.png wechat_2025-08-25_112310_097.png


以上内容出自:国医大师张学文的《疑难病证治》一书。
三七临床运用得当,确实可以起大证!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刻加入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小黑屋|民间中医网论坛 ( 黔ICP备19001372号 )

GMT+8, 2025/10/20 21:28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5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