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间中医网

 找回密码
 立刻加入
查看: 1222|回复: 0

调身术! 「转贴」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6/7/19 17:34:54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调身术! 「转贴」

从前,某地有一位聪明的异教徒,虽然廿岁不到,但天赋异禀,凡事一目瞭然。他暗自寻思「我一定要通晓天下一切技术,只要有一艺不通,就不能说是机警而又明辨事理的人。」

于是,他云游天下,到处拜访名师,有心学会六艺,杂技、天文、地理、医术、赌博、娱乐、裁缝、刺绣、和烹调等诸事,即是学会人类所能竭尽的极限。他常常自言自语:「看老子多么了不起,天下之大,也没有老子学不会的事。只要走到一国,找人较量高下,打倒对方,我就能扬名天下,我的技艺也能闻名世界,千万年后,留名青史,好让后人称赞,岂不是大快人心。」

他满怀希望,鼓起勇气周游列国。


有一天,他进入某国境内,在街头漫步。突然遇见一个弓箭师,正在打造角弓。他那熟练的手技,竟能扭着角,拉紧筋线造弓,手指上下舞动,左拉右砸,显然非凡人所能做到,无疑是一位名师。难怪店前的购买者,争先恐后,生意兴隆。他心里想:「几年来,我学过不少技艺,但却不懂造弓的技巧。倘若跟他较量,非输不可,干脆拜他为师,请他指点。」

于是,他向前说明来意,果然拜他为师。专心学习造弓术,不久竟青出于蓝。他在感谢师恩之后,又到他国去旅游了。途中,他遇着一条大河,只好渡船过去。他坐在船上,看到船夫摇桨迅速,前后左右,自由摆动,随心所欲,他很佩服船夫的技艺,心里想:「我自以为什么都懂,但却不懂划船术。工作虽然卑贱,倘若不会,也不能算是精通一切的人。」

他又拜船夫为师父了,努力学艺,不多久也比师父高明,他以重金答谢师恩后离去。


不久,他又抵达某国境内,发现王宫节气象万千,技巧绝佳,堪称独步天下的建筑。他心里暗忖:「建筑技术太棒了,我还不曾学过建筑技术。倘若与对方比赛,我非居下风不可。」

于是,他又成为建筑师的门徙,专心学艺,使用刀斧。不久又精通尺寸与方圆的规则,举凡雕刻、木工等,无一不晓。他又以厚礼答谢师恩后离去。接着,他依然周游天下,走过十六个国家,学过各种技艺,居然找不到对手,于是他趾高气昂地仰天高呼:

「虽说天地之大,也无人能胜过我。若有,请与我较量!」


当时,释尊正在祇园精舍,知悉此事的经过,所以,决定教化这个不知天高地厚的狂汉,想让他从迷梦中醒来。就大显神通,化身成一个和尚,拄着拐杖和钵孟,突然站在他面前。这个国家没有佛教信仰,因此他一看到眼前的和尚,不知何许人耶?心里非常惊讶。

「我到过许多国家,却不曾看过像你这样的人,更不曾看过如此奇装异服,和你手上的东西。你到底是何方人氏?」

「我是个调身者。」
「调身?那是什么?」

佛看到他那副纳闷的样子,就作一首诗偈回答:

「弓师调整角度,船夫调整船身;
工匠调整木器;智者调整身心。
譬如巨大的石头,连风也不能动摇它;
智者的心志坚定;不因谤毁与佳誉而动摇。
好像万丈深渊,终会逐渐清净;
只要聆听智者讲道,就会清净欢喜。」

那个和尚说完诗偈,忽然踪身一跃,在空中示现佛身。三十二相,八十种相好,光芒四射,普照天地。一会儿,佛陀才徐徐降落,对他说:「佛的教化功德,和变化的微妙,就是调身的能力。」

他亲眼看见佛陀的神通,即刻伏在地上叩头嚷着:「佛陀呵!请您指教调身的要诀好吗?」

这时候,释尊对他解释十善和五戒,也就是叫他不要作十恶--杀生、盗窃、邪浮、撒谎、挑拨是非、绮语、多话、贪欲、愤怒和邪见。最后,释尊语重心长地表示:

「不论弓术,摇船或木匠等六艺之术,都是不结果的树。作贱身体,随心所欲,就是生死之道。」

他欣然接受佛的教诲,而成为佛门弟子,证悟成了阿罗汉。

《法句譬喻经第二》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刻加入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民间中医网论坛 ( 黔ICP备19001372号 )

GMT+8, 2024/6/17 04:54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23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