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间中医网

 找回密码
 立刻加入
查看: 2886|回复: 14

《伤寒论》此处为何无方?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6/8/20 21:18:26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伤寒论》谵语辩证及白虎汤证里有:“伤寒若吐若下后不解,不大便五六日,

上至十余日,日哺所发潮热,不恶寒,独语如见鬼状。若剧者,发则不识人,

循衣摸床,惕而不安,微喘直视,脉弦者生,涩者死。”在这里医圣为什么不

出方?为什么弦者生涩者死?是不是病得无药可用?

[ Last edited by 缘医求道 on 2006/8/21 at 08:59 ]
发表于 2006/8/21 14:43:36 | 显示全部楼层
楼主不是知道么?

[ Last edited by 儒释道 on 2006/8/21 at 18:09 ]
 楼主| 发表于 2006/8/21 16:10:03 | 显示全部楼层
真的不知。在白虎汤证里这段。有用大小承气汤,有用调胃承气汤,

对这段话确没出方。请版主明察。
发表于 2006/8/21 18:03:06 | 显示全部楼层
伤寒若吐若下后不解,不大便五六日,上至十余日,日哺所发潮热,不恶寒,独语如见鬼状。若剧者,发则不识人,循衣摸床,惕而不安,微喘直视,脉弦者生,涩者死。







仲景后边接着写了:微者,但发热谵语者,大承气汤主之。若一服利,则止后服。

为什么楼主的版本里边没有?此病可以用大承气汤急下存阴。否则危亦。故此证,有可治者,有不可治者,在于微剧缓急不同也。

请问楼主用的是什么版本的《伤寒论》?最好不要用后世随意科判的。

[ Last edited by 儒释道 on 2006/8/21 at 18:08 ]
 楼主| 发表于 2006/8/22 07:55:39 | 显示全部楼层
这儿能用大承气汤?大承气汤能急下存阴?版主在看看。
发表于 2006/8/22 13:00:18 | 显示全部楼层
麻烦楼上的,用摆渡搜索一下,看看我接的这句,对不对嘛。

明明大家的书上就有,你的书上怎么没有这句?
是书印刷不好,还是你不用功?
 楼主| 发表于 2006/8/23 14:28:51 | 显示全部楼层
你接的没错。

我看的伤寒论版本:张仲景著,王叔和撰次,成元已注,汪济川校。这样的这版本

大概不会有问题。

“若剧者,---------------则止后服。”余以为:若剧者,是热气甚大也,热大甚于内,

昏冒正气,使不识人,至于循衣摸床,惕而不安,微喘直视。伤寒阳胜而阴绝者

死,阴盛而阳绝者死。热剧者,为阳胜。脉弦为阴有余,涩为阴不足。阳热虽剧脉

弦,知阴未绝而忧可生;脉涩则绝阴,故不可治。(注意这里)其邪热微而未至于

剧者,但发热谵语,可与大承汤,以下胃中热。此以热未剧,故云若一服利,则止

后服。

前论无方,后证有方。版主明察。
发表于 2006/8/23 14:49:58 | 显示全部楼层
楼主所看之书,系人民卫生出版社出版的。
现在世间流行的,都是此书第二版。

大承气汤 急下存阴者,因为它能“下胃中热”。若此热不下,必伤阴液。“知阴未绝而忧可生;脉涩则绝阴,故不可治。”
这是急下胃热以存阴也。

[ Last edited by 儒释道 on 2006/8/23 at 21:03 ]
 楼主| 发表于 2006/8/23 20:17:32 | 显示全部楼层
如果见“不识人,循衣摸床,惕而不安,微喘直视。”是阳明腑实重证,为热盛阴

竭动风之危重症候。病家阳亢无制,真阴垂绝之候,就不得妄用大承气汤峻下。

实中夹虚,攻补两难。版主的“大承气汤急下寸阴者”在这里,我看不太好使。
发表于 2006/8/23 20:57:01 | 显示全部楼层
毕竟 大承气汤,关键是一个【承】字。在守不在攻,并不存在“峻”的问题。

那你看看,该用什么方剂呢?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刻加入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民间中医网论坛 ( 黔ICP备19001372号 )

GMT+8, 2024/6/2 17:14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23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