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间中医网

 找回密码
 立刻加入
查看: 2687|回复: 4

请教--“吐”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6/9/13 16:27:56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120条“太阳病,当恶寒发热,今自汗出,反不恶寒发热,关上脉细数者,以医吐之过也。”
不解一:观条文,好象是“恶寒发热”的“太阳病”经“医吐之”后会变成“自汗出,反不恶寒发热”,其中的机理何在?恶寒本是卫阳温煦无力而产生的,难道经吐后这个病机会消失??
不解二:有句话叫“随食随吐谓之热,朝食幕吐、暮食朝吐谓之寒。”怎样理解?
发表于 2006/9/13 20:50:57 | 显示全部楼层
恶寒发热,为太阳表病.自汗出,不恶寒发热者,阳明证.本太阳表病,医反吐之,伤动胃气,表邪乘虚传于阳明也.(成无己 注解伤寒论)
 楼主| 发表于 2006/9/14 16:30:11 | 显示全部楼层
“恶寒发热”,是既恶寒,又发热。
“不恶寒发热”,是既不恶寒又不发热。还是不恶寒但发热。
发表于 2006/9/14 17:20:34 | 显示全部楼层
成无己的注解已说清楚了。
    “不恶寒发热”,是不恶寒,发热。患者自诉恶寒发热,接诊时自汗出,不恶寒,发热,脉关上细数。如何辨证?恶寒发热是太阳病,自汗出也可能仍是太阳病,但患者虽仍发热却不恶寒,反不恶寒则不为太阳病,当为何病?而其脉关上细数,胃气伤也,故此时为阳明病。因别无他因而关上脉细数,故推断为医吐之。

    “随食随吐谓之热,朝食幕吐、暮食朝吐谓之寒。”此说不错却不全对,胃热涌动可有随食随吐,畏寒拒纳亦有随食随吐;胃寒不运可有朝食暮吐,胃热蕴积亦有朝食暮吐。余曾以吴茱萸汤治愈随食随吐半年的患者,亦曾以枝子豉汤治愈朝食暮吐旬月的患者。
 楼主| 发表于 2006/9/15 09:03:22 | 显示全部楼层
谢谢老师
太阳病,恶寒发热,恶寒是因为卫阳温煦无力。发热是因为卫阳与邪相争。
“今自汗出,反不恶寒发热”,是邪由表入里,内传阳明故发热,这个可以理解。
但按理,邪入里,阳气也应随之入里,表阳温煦之力越加不足,致寒的病机仍在。为何反不恶寒?我们能同时感知脑热和手脚冷,为何不能同时感知里热和表寒?
我有个想法,不知对错,请老师指正:
内经曰“脾为谏议之官,知周出焉”,所以,脾为感知的中心,如果这个中心被热所围,就只能感知热,而不能感知外的寒了。所以,外面依然是寒的,但因不能感知而不恶寒。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刻加入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民间中医网论坛 ( 黔ICP备19001372号 )

GMT+8, 2024/6/9 07:16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23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