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间中医网

 找回密码
 立刻加入
楼主: 桂亮邮箱

《金针探秘》系列及略评蒋氏大小周天针法

[复制链接]
 楼主| 发表于 2007/11/27 20:28:47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学习还是应该从经典入手,或您可来电交流。
发表于 2007/11/28 12:56:18 | 显示全部楼层
好贴,耐人寻味,顶上去   


经络是否敏感与元气是否充足有密切联系,只有元气充足了才能使所谓“经络不敏感人”转化为“经络敏感人”。

绝好,鼓掌

[ 本帖最后由 suan20 于 2007/11/28 11:59 编辑 ]
发表于 2007/11/28 15:05:13 | 显示全部楼层
"师承授受是古代中医的一种传统的教育形式,也是《黄帝内经》中教育的唯一形式,它体现了循序渐进的学习过程,是教师课徒的经验之谈。师承教育的最大特点就是紧密联系临床实际,学习内容集中,能较快地完成理论到实践的过度。而且在师承教育过程中进行答疑解惑,发现疑问,再向老师提出质疑,进行切磋辩难,这种教学的方法,可使学习者记忆深刻,终身受益。这种教育方法最终使学者达到“言而可知,视而可见,扪而可得”的直观形象化教学的境地,是任何其他教育方法所无法比拟和相提并论的."


        桂亮先生,教育家啊! 文风质朴,见地深刻,读者如沐春风!

[ 本帖最后由 mnkjop 于 2007/12/4 20:30 编辑 ]
发表于 2007/11/28 17:47:25 | 显示全部楼层
桂亮老师您好!今天发的短信不知您收到没有?可能您很忙,没时间.如果打扰您了,在这里说声,对不起,不好意思!
 楼主| 发表于 2007/11/29 15:57:00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收到短信,如在学习中还有疑问可继续探讨.
 楼主| 发表于 2007/12/3 14:52:03 | 显示全部楼层
探讨影响“烧山火”、“透天凉”成功率的几个问题
“烧山火”、“透天凉”针法最早的记载始于《内经》。经曰:“刺虚则实之者,针下热也,气实乃热也。满而泄之者,针下寒也,气虚乃寒也”。 “针下热”,可使患气虚的病人倾刻转化为实。“针下冷”,可使患实病的病人立即转化为虚。《针灸大成》记载“烧山火”、“透天凉”针法则说:“四肢似水最难禁,憎寒不住往来临,医师运起“烧山火”,患人时下得安宁。一身浑似火来烧,不住之时熟上潮,若能加入清凉法,须臾热毒自然消。”《金针赋》记录更加神奇,快捷:“驱运气血,倾刻周流,上下通接,可使寒者暖而热者凉,痛者止而胀者消,若开渠之决水,立时见功,何倾危之不起哉……得之者。若科之及第。用之者如射之发中,有缘者遇针,其病皆随手而愈”。而在现今的临床实际中“烧山火”、“透天凉”成功率很底,经不起科学的反复重复,我们因此要寻根问底找出原因。笔者以为成功的关键在三个方面:一是手法,二是体质,三是穴位配伍。只要这三方面条件成熟,做出“烧山火”、“透天凉”易如反掌。现在研究“烧山火”、“透天凉”走入了一个误区,就是钻入了手法的牛角尖。诚然手法是“烧山火”、“透天凉”的关键条件,但并不是唯一条件,在手法正确的前提下,体质和穴位配伍就显得很重要了。现在“烧山火”、“透天凉”在手法正确的前提下,却又经不起重复,就是忽略了其他二方面的问题。体质问题笔者在《金针探秘》中已经提到,正因为人体本身阴阳不平衡才形成了各种体质差异,所以我们要进行体质调节。其中关键之处在于元气调节和补充,当体质调节到阴阳平和的阶段,“烧山火”、“透天凉”等感觉就会自然显现。另外穴位配伍也是调节体质影响体质的关键,这就联系到中医理论的精华,笔者也谈到为何针刺支沟穴和关元穴容易出现热感,而这只是配穴中的一小部分。穴位的配伍讲究的是相互连贯,层次分明,笔者所研究的整体系统针法,将此三方面进行了有机整体的结合,使“烧山火”、“透天凉”成功率达到百分之九十以上。
我们反过来再研究手法,《内经》曰:“刺实须其虚者,留针阴气隆至,乃去针也。刺虚须其实者,阳气隆至,针下热,乃去针也。经气已至慎守勿失,勿变更也。”针下为何有凉热感?是在补泻手法方向正确的情况下,还需要就是运用手法聚气。关键在于气隆至,也就是阳气积聚到一定量才能出现热感,反之阴气积聚到一定量,才会出现凉感。而这感觉必须经过留针和守气两阶段后产生,在其过程中进行积累才能出现。所以留针是为了更好的聚气,而守气是让所聚之气不流失,产生质的变化。而现在做“烧山火”、“透天凉”有一误区,以为一做手法马上会有凉热感,而忽视了留针和守气的过程,自然成功率很底。当然我们不排除如果体质好手法正确会立刻出现凉热感的可能性。在《金针赋》中说到“更观元气厚薄,深浅之刺犹宜”,可见元气的厚薄多少也会对手法的效果产生影响。在手法正确的前提下,元气充足者做“烧山火”、“透天凉”容易出现凉热感。元气不足者,同样做手法却不容易出现凉热感。这时我们又走进一个误区,有的人做同样手法出现了凉热感,而另外的一些人也做同样手法却没有出现凉热感,我们就怀疑自己手法到底对的还是错的,一直在这圈子里转圈出不来。在《标幽赋》中有这么一句话“伏如横弩,应若发机”比喻用针刺穴,如弩之视正而发矢,取其捷效,如射之中的也。其实这不仅用于刺穴方式方法,也可用于“气至病所”的手法上。针下气聚得越多,越容易出现针下传感气至病所,犹如弓拉得越满射得越远。
再谈穴位配伍问题,这其实是一个相当大的题目,笔者只能结合手法略谈一二。首先做“烧山火”、“透天凉”手法必须先分清虚实,不能犯虚虚实实损不足益有余之病。很重要的是配穴方法还需结合藏象功能及阴阳气血多少,例如体阳虚者多取阳明做“烧山火”易出现热感,因为阳明多气多血,补阳明经气血两补,又结合“烧山火”手法加速气血流动,所以易出现热感。而实证热证多取肝胆之经,因为肝胆主疏泄,取行间阳陵做“透天凉”手法易现凉感。当然这只是举例,具体的还是要与辨证论治相结合。
笔者所论述的是影响“烧山火”、“透天凉”成功率的并不单单是指手法,我们应该全方位考虑问题。不要一二次做不出手法,就灰心丧气。许多名家书写得好,其实“烧山火”、“透天凉”手法成功率也很底。笔者的这篇文章可以开阔启迪大家的思路,“烧山火”、“透天凉”并不单单局限于手法,还需要各方面的配合。而在各方面条件成熟时,做“烧山火”、“透天凉”手法易如反掌,而且完全经得起科学的反复重复。
发表于 2007/12/5 09:09:56 | 显示全部楼层
好好学习,严重关注!!!
 楼主| 发表于 2007/12/11 17:01:30 | 显示全部楼层
★打造中国针灸师承基地
免费体验整体系统针法
自笔者所著《整体系统针法》以来,众多网友都很希望能亲自前来体验一下。为了满足大家的需要,笔者将在2008年1月份,免费为5至10名网友体验整体系统针法。笔者欲进行在古代流传下来的高级针刺补泻手法“烧山火”、“透天凉”基础上,结合自己研究的成果,让网友们进行体会研究考察。
体会内容包括“烧山火”、“透天凉”及“气至病所”。笔者的“烧山火”、“透天凉”及“气至病所”手法并非现今所流传的手法。笔者是将丹道修炼理论融会于其中,包含了以下几方面:
1、取穴皆在五俞穴,以丹道二肾发热,补足元气亏损为目的。“烧山火”、“透天凉”并不是在腰背部局部做手法,而是以五俞穴结合补亏针法,再行“气至病所”手法,最终达到补足元气亏损之目的。
2、反复体验“烧山火”、“透天凉”及“气至病所”手法。笔者可以将“烧山火”手法做出“透天凉”的感觉,反之也可将“透天凉”手法做出“烧山火”的感觉,或者运用同一种手法同时做出“烧山火”、“透天凉”二种感觉。
3、笔者将对网友们进行一个疗程的调理,也就是根据不同体质采取不同的调节方法,使每位网友在这一疗程15天内,都能深切感受到“烧山火”、“透天凉”及“气至病所”手法,及整体系统针法的魅力。(如体质好元气足者,可能在几天之内就能感受二肾发热,补足亏损)
笔者这次破例做此实验的研究,其目的有三:
1)、针灸研究是非常严谨科学的,笔者所研究的整体系统针法已经完成了理论化和系统化的过程,经得起反复的检验和论证。
2)、历代传承所谓系统的针法只有子午流注针法和马丹阳天星十二诀。子午流注针法是历代名师传承下来的古典系统针法,至今还没有一种针法能凌驾于其上。但仍不免有其局限性。其针法只能按时开穴,选择气血旺盛的经脉或穴位来针刺,而不能去调动整个人体的气血去推动疏通病变部位的经脉。整体系统针法弥补了这一缺陷,二者结合运用可达到奇正相生,先补足人体元气,再去导引元气疏通局部经脉的目的,起到治标又治本的效果。马丹阳天星十二诀虽也是系统针法,却忽略了元气的重要性,所以只能兼治杂病,不能称为整体系统性。
3)、打造中国针灸师承基地,提高整体针灸水平,使针灸理论实践水平的发展规范化。当然笔者也希望有更好更高的针法,来完善自己所研究的针法。
笔者对志愿者有一定的要求,敬请谅解。要求如下:
1、        因事物繁忙时间有限,只能采取先到先得的原则,选取5至10名网友进行体验,不便之处还请大家海涵。本次报名是本着自愿、抢先的原则,先来电预约。
2、        年龄不限。
3、        身体健康,未患过重大疾病,不惧针者优先
4、        衣食住宿自理
5、         笔者是以一种创新的模式对学习中医特别是针灸的学员进行教学的探索,以网友们亲身体验中医针灸高级针刺补泻法的强大的功能,鼓舞他们,使他们有信心奋发努力走科学发展之路,为振兴中医奋进。
自2008年1月份网友们进行整体系统针法体验后,2月份笔者将这些网友们之心得体会整理成文,发布在针灸网上,以供大家学习参考指正。
桂亮联系电话:0512-67171772或013013790108
发表于 2007/12/18 00:43:02 | 显示全部楼层
高人!受教了!
 楼主| 发表于 2008/2/14 21:39:14 | 显示全部楼层
体验整体系统针法二
桂亮
自从举办体验整体系统针法活动以来,众多网友都来电交流希望能够先睹为快。为了满足大家的愿望,笔者将陆续刊登出体验者体验针法的全过程,还请大家指正。以下便是体验者郑伟体验之全过程:
本人郑伟,山东青州人,24岁。大学毕业二年来,现一直在青州医院搞针灸临床工作。本人体质较差,近几年来一直感到身体发凉四肢不温。12月份曾用熟附子汤(15天左右)疗效不明显。从网上看到桂亮先生的体验活动,感觉对手法的要求很高。在与桂先生的联系下,决定于2008年1月1日前来体验针法。来之前我将体验之事告之自己的老师,老师则说在山东还没有听说有人会“烧山火,透天凉,气至病所”这三种手法,提醒我不要上当,而且回去以后要立即汇报体验情况。带着半信半疑的心情,于1日抵达苏州找宾馆住下。
现将体验全过程如实记录:
1日老师来到宾馆,先跟老师讲了自己之前的身体状况,然后开始扎针。进针后不到15分钟,立刻感到整个二脚冰冻,每15分钟行针一次,右脚明显感觉有风吹的感觉。老师说我身上寒气果然较重,需要等到寒气基本排完才能感觉二肾发热。而当时房内开着空调温度开到30度,起针后二脚经过1小时以后才慢慢回暖。
2日进针后,仍感到二脚发凉,从涌泉穴到脚趾冻得厉害,但没有象1日那样整个脚冰冻。起针后二脚仍经过1小时以后才慢慢回暖。
3日进针后,感到从涌泉穴到脚趾冻得厉害。留针近1小时左右,突然感到命门处有股热气沿着督脉上行至第11胸椎感觉很舒服,起针后命门处用手一摸有出汗的现象。
4进针后,二脚整个发冷,感觉腰间命门处有股热气,从背部右侧直上头部,接着右耳明显发热。感觉右侧热气往左侧流动,到了左侧就石沉大海没有感觉了。老师说左面寒气重还需要时间来排,等排完了就会整个背部热了。
5日进针后,二脚冰冷,整个右背部明显发热,还是感觉右侧热气往左侧流动。不同之处在留针过程中会感到全身发冷发抖,全身毛孔突然一下打开,感到寒气从全身毛孔处排出。一会儿时间,左侧也感觉热了,整个腰背部全都热了浑身舒坦。
体会:这次体验活动使我感受到了传统针灸的精华,如果不经过这样的体验活动是根本无法相信和想象的。虽然只有5次的体验经历,却是我学习针灸的里程碑,他使我相信了传说中传统针灸的高境界,使我认清了学习针灸的大方向,这次活动真的让我受益非浅。
                                                后学:郑伟
                                                 电话:013563601060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刻加入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民间中医网论坛 ( 黔ICP备19001372号 )

GMT+8, 2024/6/8 15:00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23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