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间中医网

 找回密码
 立刻加入
楼主: 大熊猫

颈部抽搐头部摇动求教

[复制链接]
 楼主| 发表于 2006/12/8 23:08:29 | 显示全部楼层
“五,夫風病下之則痙,復發汗,必拘急。”
仲师谆谆告诫:风病不可下、不可发汗。因痉病的热与风合而为病,风内应肝而主筋,热内应心而主脉。下则损阴至筋失濡养而成痉,汗则伤阳至脉失濡养而拘急。
 楼主| 发表于 2006/12/8 23:18:47 | 显示全部楼层
仲师以4、6、7条戒以发汗,又以12条的无汗欲发刚痉用葛根汤微取其汗。此为仲师“知犯何逆,随症治之”的高明之处。
 楼主| 发表于 2006/12/8 23:36:23 | 显示全部楼层
十一, 太陽病,其證備,身體強儿儿①然,脈反沉遲,此為痙,栝蔞根桂枝湯主之。
    浅释:“太阳病,项背強儿儿,反汗出恶风者,桂枝加葛根汤主之。”“太阳之为病,脉浮,头项强痛而恶寒”。脉浮知其邪在表,当用表法。而此条“脉反沉迟”,在表之邪为内湿所挟持,故不用葛根解肌发汗,而取栝蔞根生津去热合桂枝汤调和营卫。
 楼主| 发表于 2006/12/9 00:09:45 | 显示全部楼层
“十二, 太陽病,無汗而小便反少,氣上衝胸,口噤不得語,欲作剛痙,葛根湯主之。”
      浅释:
“太阳病,项背强几几,无汗恶风者,葛根汤主之。”
“太阳与阳明合病者,必自下利,葛根汤主之。”
“太阳与阳明合病,不下利,但呕者,葛根加半夏汤主之。”
     葛根为阳明之要药。阳明之经脉内结胃口,上行胸中,环口。此条用葛根汤,因邪在太阳与阳明。热结阳明,“氣上衝胸,”则肺失肃降而小便少;热结阳明,循经上行“环口”,则“口噤不得語”。刚痉无汗故用葛根汤解肌清热微取其汗。
发表于 2006/12/10 21:49:42 | 显示全部楼层
大熊猫,你好!
跟贴怎么变成这么多的医圣条文?关于此症你是认为是痉病呢,还是与甲状腺结节有关的痰证?若你判断是前者,就当我文不对题了,若你判断与后者有关,那么我再介绍一个我的经验。

取黄药子一两(50克),高度白酒半斤,药纳酒中,将带药之酒瓶置水中,烧沸数分钟,药酒变黄,成分析出。

以酒涂抹颈,结节可变小变软(不内服汤药的前提下,说明全是药酒之功)。根据此病患的症状,不妨再加些当归、浙贝等。

欢迎大家去我的家看看 http://www.bjhytc.cn 以后我还想,谁若有好的病案可在此处张贴,同时网站也义务地为病案的医师乃至医院做宣传,套句去年还算时髦的话就是“双赢”!
 楼主| 发表于 2006/12/10 23:00:40 | 显示全部楼层
回楼上:这个病熊猫确实认为是痉病。发一些条文是用医圣对痉病的论治,一方面澄清后世一些医家对仲景论痉病的误解,再一方面是说明医生在临证时的分析和选择是多么的艰难。这是个正在治疗的病例。熊猫对颈椎病研究很深,在解释颈椎病的颈部僵硬、强直、能俯不能仰、能仰不能俯的症状时研究了痉病。仲景指出六经皆可致痉,惟后世知之者甚少。上面所发是仲景从阳经论痉,一般医家对痉病病机的理解到此为止。仲景从阴经论痉散见于其他条文中,熊猫稍后发上来。熊猫虽然对痉病的理论了解较多,但行医之难在于不管你的理论如何的天衣无缝,而在于唯一的检验标准就是疗效。
    熊猫发此帖,固然是检验自己对痉病的把握能力,另一方面则是希望能集思广益。治病如用兵,熊猫不知会不会象马谡一样失掉街亭----虽然临证时熊猫始终小心翼翼如履薄冰。
    这个病例在五年前出现讲话困难时就是一个痉病,失治后才出现甲状腺结节。而不是痰淤致甲状腺结节导致头部摇动。这个观点熊猫会详细论证。
    再次感谢学士和各位跟贴的朋友。学士的甲状腺外用方是个不错的方子,临床有一定的效果。
发表于 2006/12/10 23:57:56 | 显示全部楼层
Originally posted by 大熊猫 at 2006/12/10 23:00:
…仲景指出六经皆可致痉,惟后世知之者甚少。上面所发是仲景从阳经论痉,一般医家对痉病病机的理解到此为止。仲景从阴经论痉散见于其他条文中, …

印象中台湾有一位张国养老先生提到类似观点,大意是认为在「里」(似指五藏或其他…记不清楚)的某些现象可视为「痉」的表现…手边一时没有书,将来如能弄到书再补上。

[ Last edited by 古月 on 2006/12/11 at 00:02 ]
发表于 2006/12/11 08:16:52 | 显示全部楼层
Originally posted by 大熊猫 at 2006/12/10 23:00:
        回楼上:这个病熊猫确实认为是痉病。发一些条文是用医圣对痉病的论治,一方面澄清后世一些医家对仲景论痉病的误解,再一方面是说明医生在临证时的分析和选择是多么的艰难。
        这是个正在治疗的病例。熊猫对颈椎病研究很深,在解释颈椎病的颈部僵硬、强直、能俯不能仰、能仰不能俯的症状时研究了痉病。仲景指出六经皆可致痉,惟后世知之者甚少。上面所发是仲景从阳经论痉,一般医家对痉病病机的理解到此为止。仲景从阴经论痉散见于其他条文中,熊猫稍后发上来。熊猫虽然对痉病的理论了解较多,但行医之难在于不管你的理论如何的天衣无缝,而在于唯一的检验标准就是疗效。
        熊猫发此帖,固然是检验自己对痉病的把握能力,另一方面则是希望能集思广益。治病如用兵,熊猫不知会不会象马谡一样失掉街亭----虽然临证时熊猫始终小心翼翼如履薄冰。
        这个病例在五年前出现讲话困难时就是一个痉病,失治后才出现甲状腺结节。而不是痰淤致甲状腺结节导致头部摇动。这个观点熊猫会详细论证。
        再次感谢学士和各位跟贴的朋友。学士的甲状腺外用方是个不错的方子,临床有一定的效果。

雖然跟縱費時,但熊貓大老師能這樣絲絲入扣把理論、實踐相授,還是十分值得。

我們的老師中有相當部份是國內來的交流學者,他們也常常孜孜不倦教諄我們,當一個好醫生是很辛苦的,不是簡單地念念陰陽五行就能有療效的。

看來,是實話。因為今天,熊貓老師印證了。
 楼主| 发表于 2006/12/14 23:20:31 | 显示全部楼层
十三, 痙为病,胸滿口噤,臥不著席,腳攣急,必齘齒,宜大承氣湯。
          大承氣湯方
          大黃四兩(酒洗) 厚朴半斤(去皮) 枳實五枚(炙) 芒硝三合
右四味,以水一斗,先煮二物,取五升,
          去滓,内大黃,煮取二升,去滓,内芒硝,
          更上微火一兩沸,分溫再服,得下止服。

    浅解:〈伤寒〉论腹满可下,而胸满不可下。此证则宜用大承气峻下,为何?因伤寒之胸满,为邪尚在表,未入里化热,故不可下。此证之卧不着席、脚挛急、齘齿形容角弓反张、牙关紧闭、腿脚搐搦则为入里之热已达极致,热耗阴血几至消亡,故需急下存阴。
发表于 2006/12/17 11:35:18 | 显示全部楼层
2006-11-16
女,教師,55,近一年睡眠浅、梦多,无食欲,手足不温,二便可。
现:面色憔悴,色白,双眼下青黑。戴颈托则头不摇,摘下颈托则颈部肌肉抽搐,头则向左后部摇动,频率在40次/分钟。

脉象:右尺沉弱,关弦,寸短、动,长入鱼际
           左尺沉细,关尺间浮取细紧,重取洪大,关弦紧,人迎细紧,寸细弦紧。
舌    :青紫,苔白稍厚腻。

诊毕,良久不能处方,仔细追问病史,其五年前觉背部恶寒,背部沉重僵硬伴气短。甲状腺手术后背部感觉消失,一年前背部感觉又出现。

向患者坦言:此例我第一次遇到,有很多疑问搞不清楚,先调调胃口,别的容我求教。
处方如下:熟地15g、附子3g、肉桂3g、党参15g、白术15g、茯苓10g、苍术10、
                   桂枝15g、黄芪15g、五味子15g、山药10g、当归6g、白芍6g、枇杷叶10g、
                   甘草10g。三剂,水煎服。

2006-11-17
患者今日复诊:有饥饿感,稍有食欲;头部摇动加剧;头部摇动时伴有汗出,心烦。
脉象:脉象变动较大:右尺沉弱,关沉弦,寸沉弱长入鱼际;
           左尺沉细,关细紧,人迎细紧稍弦,寸沉细。
舌    :青紫,苔白稍厚。
处方:黄芪20g防风10g五味子15g桂枝30g白芍20g甘草20g附子10g龙骨20g
            牡蛎20g党参15g白术15g熟地10g肉桂10g麦芽20g
            三剂,水煎服。
向患者交代药后食欲增加,睡眠、心烦、自汗均会有所好转。头部抽动尚难预料。

2006-11-20
脉:右尺沉弱,关沉濡,寸沉稍弦长、入鱼际;
        左尺沉细,关尺间稍大,关紧细,人迎细紧稍弦长,寸沉稍弦。
舌:青紫,苔白稍厚腻。

2006-11-23
11月23日复诊:便溏,日2--3次;食欲可,睡眠可,醒后口干明显;汗出少;语言稍流利;行走觉有力;头部摇动不减。
脉  :右尺沉弱,关沉濡,寸沉稍弦长,入鱼际;
          左尺沉稍细,关沉细,人迎细紧稍长,寸沉稍细弱。
舌  :青紫,胖大,薄白苔。
处方:桂枝30g,白芍20g,甘草30g,黄芪30g,白术20g,茯苓15g,葛根50g,红参10g,龙骨20g,牡蛎20g,五味子15g.
           三剂,水煎服。

2006-11-27
11月27日复诊:食欲可,睡眠好,晨起后有汗出,口干轻,头部摇动减轻,尤其26日晚明显减轻。就诊时仍可见头部摇动,但幅度明显小。
脉    :右尺沉弱,关沉有力,寸沉稍弦、入鱼际;
           左尺沉稍硬,关沉稍细紧、人迎细紧稍弦长,寸沉细弱。
舌    :青紫,胖大,薄白苔。
处方:葛根50g,红参10g,桂枝30g,白芍30g,黄芪30g,白术30g,茯苓15g,五味子15g,龙骨20g,山药30g,菟丝子10g。   三剂,水煎服。

2006-11-30
11月30日复诊:有饥饿感,食欲一般;睡眠可;汗出少;咽痒;行走有力,无摔倒征兆。头部摇动其幅度减少起码一半。
    脉    :右尺沉稍弱,关沉有力,寸沉弦、入鱼际;
        左尺沉细稍硬,关沉稍细、人迎细紧,寸沉弦有力。
    舌    :青紫、胖大、苔薄白。
    处方:葛根50g,红参10g,桂枝30g,白芍30g,黄芪30g,白术30g,龙骨20g,五味子15g,山药30g,菟丝子10g,附子6g,肉桂5g。

2006年12月3日复诊:
头部摇动时仍有少量出汗;口干消失;药后觉胃热,喜饮温水;食欲、睡眠可;舌边有类似“口疮”的感觉。头部摇动频率和幅度明显减少。
脉:右尺沉稍弱,关沉有力,寸沉弦,入鱼际;
         左尺沉细稍硬,关沉稍细,人迎细紧稍长,寸沉弦稍小、有力。
舌: 青紫、胖大,苔薄白。
处方:葛根50g,桂枝30g,红参10g,白术30g,黄芪30g,茯苓20g,五味子15g,白芍15g,菟丝子10g,巴戟天10g,山药30g,甘草20。   三剂,水煎服。

12月6日复诊:
   头部摇动无明显变化;药后觉“胃热”感觉消失;“口疮”感消失;脚凉,觉腰以下凉,“与上半身温度不一样”。自述曾服“三黄片”4片,喝“雪蛤油”两天。嘱服中药期间不要再用其它任何药物和保健品。
    脉  :右尺沉稍弱,关沉有力,寸沉弦入鱼际;
             左尺沉细稍硬,关沉稍细,人迎弦紧稍细,寸沉弦稍小。
    舌  :青紫、胖大、苔薄白。
    处方:葛根50g,红参10g,当归15g,附子10g,肉桂10g,白术30g,黄芪30g,山药15g,五味子15g,白芍10g,龙骨30g,菟丝子10g.甘草20g。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刻加入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民间中医网论坛 ( 黔ICP备19001372号 )

GMT+8, 2024/5/19 23:49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23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