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间中医网

 找回密码
 立刻加入
查看: 1558|回复: 0

刘炳凡儿科学术经验拾贝(3)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8/3/18 12:33:28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脾虚动风论

    小儿多风证,容易出现惊厥抽搐等症,即使感冒亦可高热动风导致惊厥。因《素问·至真要大论》篇有“诸风掉眩,皆属于肝”的病机理论。因此,群医凡遇惊厥抽搐、多从肝论治。或清热平肝息风或平肝潜阳息风或滋阴柔肝息风,或补血养肝息风或滋肾荣肝息风。然则,刘老认为此皆从风证之常例考虑者,未尝注意风证之变例。即特殊的风症。如小儿慢惊风,小儿多动症之类,则多有脾土虚弱,健运失常,不能吸收水谷精微,不断地输送营养于肝以养肝,使肝木失其土培而化风,其病虽与肝密切相关,但致病之因根于脾。临床观察中发现这类患者,除见风动之主证外常伴有面色白光白、神疲纳差,舌淡胖或昏睡露睛,或吐泻目眶陷下等脾虚之征。因此,刘老在其六十余年的临床实践的基础上,提出了“脾虚不能滋养肝木,导致诸风掉眩”的学术见解。治疗上,总结出“虽然‘肝为刚脏,治宜柔克’,但脾主四肢,在于健运,故宜健脾培本,使化源不绝,并结合静以制动,则善行数变之风,不治而自息”的治风新经验。试举验案二则,以证其说。
    【小儿多动症】案:肖某某,男,6岁。1987年6月发现行动异常,口眼手足不自觉地多向动作,经湖南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神经科检查诊断为“多动症”。认为无治愈希望。转中医儿科,从肝论治,服药无明显效果,因求刘老诊治。时患儿面色白光白,挤眉开眼,手足乱动禁不能止,夜卧不安,自汗、盗汗,食欲不振,舌质淡,边有齿印,舌苔薄白,脉缓神疲。刘老认为系脾虚气弱不能滋养肝木,以致肝失所养,治宜健脾培中,养肝息风。方用六君子汤加味:党参、白术、茯苓、炙甘草、法半夏、广陈皮、丹参、远志、酸枣仁、白芍、龙齿(先煎)、牛角(先煎)、麦芽、大枣、桑叶、夜交藤,服25剂,夜卧宁,汗出止,多动症状逐渐控制,原方再服20剂,眠食甚佳,面色红润,行动如常。原方去桑叶、夜交藤,加淮山、枣皮,再10剂,愈后未发。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刻加入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民间中医网论坛 ( 黔ICP备19001372号 )

GMT+8, 2024/6/10 06:51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23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