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间中医网

 找回密码
 立刻加入
楼主: hhbffq

【转帖】与中医大学学弟交流学习中医的若干心得体会

[复制链接]
 楼主| 发表于 2009/3/17 11:53:04 | 显示全部楼层
李斯炽,1892-1979,四川成都人,早年毕业于成都高等师范理化部,后留校任教,业余从成都名医董稚庵学习中医,1936年与同道创办四川国医学院。成都中医学院首任院长,著名中医临床家,教育家,1958年曾应征治疗到成都主持中央会议的毛泽东主席疾病,取得良效。用药平淡轻灵,和缓平稳,善调气机,对兼夹之疑难杂证如阴虚湿热等证的治疗经验宏富,疗效卓著,享誉巴蜀。有《李斯炽医案一、二辑》、《中医内科讲义》问世,上海科技出版社1993年出版之《金匮要略译释》主编李克光教授即是其长子。周凤梧《名老中医之路第三辑》、张笑平《现代中医各家学说》皆予收录。
 楼主| 发表于 2009/3/17 12:07:51 | 显示全部楼层
李斯炽 (1892-1979)成都人。早年于成都府中学堂就读,后又转至成都高等师范理化部。后又受名老中医董稚庵的影响,立志献身中医事业。30年代为反对旧政府消灭中医四处奔走,1936年创建四川医药改进会,并办刊《医学改进》月刊,与同道赖华锋、邓绍先、何伯勋等创办了四川国医学院。先后任教务长、副院长、院长。1932年,成都流行霍乱,他组织“壬申防疫队”,救治大量濒死病人,驰誉蓉城。1949年后,先后任成都市中医进修班主任、成都市卫生工作者协会副主任委员,1954年受聘到我校参加临床工作。1956年任中医教研室主任,组织同时应聘的几位老中医开设了中医课和中医病床,建立了中药房。在学校推进学习、研究、应用中医中药。1958年成都中医学院成立后,调任该院院长;曾任中华医学会顾问、中华医学会四川分会副理事长、成都市人民代表、四川省政协委员,第二、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并入选大会主席团,第五届全国政协委员。
  他从医从教六十余年,治学严谨,常说学中医要“不怕难治之病,不怕难答之题,不怕难讲之课,不怕难写之文。”的四不怕;在诊治病中可获得“能探索复杂的自然规律,能救人于危险之中,能丰富自己的学识经验”的三能。在实践中他始终坚持中西结合,扬长避短。对中医经典研究甚深,强调辨证辨病结合,审证精当。临床运用上强调“理宜精、法宜巧、方宜平、效宜稳”,在用疏肝治疗各种内科杂病,选用补阴伤而不腻,除湿热而不燥的药物治疗阴虚湿热证等方面均有独到创新之处。1958年给毛主席看病,投两剂药而愈,被誉为“名医”。
  著有《中医内科杂病研究》、《医学三字经解释》、《“素问玄机原病式”的探讨》(上、下)、《李斯炽医案》等著作和论文30余篇。1959年曾获国家卫生部颁发的金质奖章。
 楼主| 发表于 2009/3/17 12:21:08 | 显示全部楼层
李克光  李克光,男,1922年生,四川省成都市人。1939年高中毕业后,随父李斯炽学医,颇得真传。1948年毕业于四川大学农学院,于1949年悬壶为医,1956年被聘为四川医学院(现四川大学华西医学院)教师。1963年调成都中医学院任救,先后任教研室主任、学院副院长等职,1987年晋升教授。1985年调任四川省中医药研究院院长,1987年任该院名誉院长。曾任四川省中医学会副会长、名誉会长,《中国中医年鉴》编委,四川省科技顾问团顾问、四川省中医药高级职称评审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国农工民主党成都市主任委员、四川省副主任委员、主任委员。成都市政协第二、四、五届常务委员,第六、七、八届副主席。1996年任农工民主党第十一届中央常务委员会委员、四川省第七届主任委员。第八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四川省政协第七届副主席等职。
  在四川医学院、成都中医学院工作期间,曾主讲《中医学基础》《中医诊断学》《中医内科学》《内经》《金匮要略》等课程。他积极参加了教材编写工作。参加编写的教材主要有《中医学基础》(四川人民出版社,1973)、《金匮要略选读》(主编,全国高等中医院校试用教材,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80)、《金匮要略讲义》(主编,全国高等中医院校教材,上海科技出版社,1985)、《金匮要略教学参考资料》(主编,人民卫生出版社)、《金匮要略译释》(主编,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93)、《实用中医内科学》(主编之一,上海科学技术出版杜,1985)。1983年在成都接待来访的法国友好城市蒙彼利埃大学代表团,进行学术交流并互赠礼物,他将自己的学术著作赠给法国朋友,法国朋友赠予法国蒙彼利尔大学荣誉奖章一枚。
  临诊之际,总是全神贯注,力求准确诊察,把握病机,辨证施治,使理法方药一气贯通。丝丝入扣。其配方严谨,用药轻灵,却 常于平淡中见神奇,而起人沉疴。重视顾护胃气,或养阴、或益气、或开胃、或化湿、或抑木扶土、或养心健脾,总将护胃融入主要治法之中,使二者巧妙结合,相得益彰。以善治脾胃病、血症、老年病及疑难怪症闻名蜀中。多次给中央首长治病。
  作为负责人,完成了国家卫生部古籍整理重点科研顷目《黄帝内经太素校注》。主要论文有《太索杨注研究》等,学术著作还有《李斯炽医案)第一辑、第二辑(主校,四川科学技术出版社1978、1983)。
  2005年,中华全国中医会在全国遴选50余位知名中医学者,授予“国医大师”称号。他是四川仅有的两名“国医大师”之一。
  医业之外,擅诗赋,工奕技。50~60年代,其围棋水平在成都地区业余棋界无出其右者。
 楼主| 发表于 2009/3/17 12:29:16 | 显示全部楼层
仙风道骨韩百灵
来源:中华养生保健 作者: 2008-10-28
摘要: 当推开著名中医妇科专家韩百灵先生的家门时,他正在躺椅上闭目养神等待笔者: 韩百灵先生身材高挑,面容清瘦,目光悠远,岁月的风霜在他脸上也不曾留下太多的痕迹,让人不禁想起仙风道骨的智者。 l 3岁时国难当头,他立下“扶困救危”之志,拜当地名医臧鸿儒学习,18岁再次投师吉林名医王三化研习妇科,随师侍诊。弱冠之......

专题推荐: 临床快报 药市动态 违法广告 医保动态 药品价格 流感疫情 保健常识 妇科课堂 医改动态

    当推开著名中医妇科专家韩百灵先生的家门时,他正在躺椅上闭目养神等待笔者:

    韩百灵先生身材高挑,面容清瘦,目光悠远,岁月的风霜在他脸上也不曾留下太多的痕迹,让人不禁想起仙风道骨的智者。

    年近百岁的韩老神思尚清,眼力仍好,只是耳力不济。

    【一】

    韩老1 9 O 9年生于吉林省的一个普通的农医世家,自幼受父兄影响,酷爱学医。 l 3岁时国难当头,他立下“扶困救危”之志,拜当地名医臧鸿儒学习,18岁再次投师吉林名医王三化研习妇科,随师侍诊。弱冠之年考取中医师资格,随即来到哈尔滨与兄长一道行医,后自设“百灵”诊所。1964年,韩老以名医的身份受邀于黑龙江中医学院,担任讲师和妇儿科主任,并成为“文革”后中医界的第一批教授,遂了他多年发扬光大中医药事业的志愿,并得以全面施展治病救人、教书育人、科研创业的才华。1986年秋黑龙江中医药大学一附院中医妇科在韩老的带领下,被确定为国家重点学科,韩老成为国家首届妇科硕士生、博士生导师,全国首批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其四女儿韩延华作为其学术继承人全面地继承了韩老的学术思想,现韩氏弟子也遍及全国各地。几十年中,韩老集临床、教学、科研为一体,屡创佳绩,实现了他人生由名医到大师的第二次飞跃。上世纪8 0年代是韩老事业发展的鼎盛时期,他创立了“肝肾学说”,发展了“同因异病,异病同治”的理论,形成了独具特色的“百灵妇科”,影响甚远。韩老在建国初期就是黑龙江四大名医,后被尊称八大妇科名家之一。在中医妇科界,同行专家赞之为“妇科泰斗”,著名中医专家邓铁涛尊韩老为“妇科一代宗师”;在韩老百岁诞辰前夕,中国中医科学院王永炎院士贺韩老为“苍生大医,吾辈良师”。

    秦艽鳖甲汤治愈痨瘵病是一则使韩老名噪一时的病例。上世纪3 0年代,韩老在哈尔滨道外行医时,经友人介绍,为东北军阀张作霖的老师~一晚清巡抚曾子固的儿媳治疗痨瘵病,此病又称为肺痨,在女性多导致血枯经闭,是当时较为难治的疾病。曾的儿媳患此病已一年之久,屡次更医,百治不效,奄奄一息,家人已备棺材待殓。韩老面对危症镇定自若,投以大剂加味秦艽鳖甲汤,结果服药十余日,病人已能扶床站立,一年后月经畅通,好如常人。

    坂本志计子是任教黑龙江大学日本专家大石的夫人,年四十许,婚后十二年未孕,夫妇双方均排除器质性病变,虽经日本、中国许多著名妇科专家诊治,仍无奇效,欲借助于中医。韩老诊断其为肝郁,并紧锁肝肾二脏立法,用经验方百灵调肝汤加减,疏肝理血补肾,三诊后嘱其长期服用。次年春天,大石夫人产一女婴,取名大石花,借松花江的“花”字,以示纪念。

    【二】

    据韩老的学生和共事过的同事讲,韩老  为人聪慧、勤勉,加之多年的积累和心悟,

  所以疗效卓著。但他久负盛名还有一个原因,就是心善,韩老也反复向记者说起,自己最看不得病人流眼泪,所以早年为患者垫钱买药等是常事,患者的痛楚也是韩老诊余多悟的不竭动力。在临证几十年里,只要患者有求,韩老都不顾年高路远,亲自往诊。

    当年韩老一旦出诊就会受到患者的空前欢迎,这也使髦耋之年的他少有空闲,每逢中医界有重大的活动,他也都作为德高望重的老专家代表出现在师生们的视野里。尽管年岁已高,但他仍秉承祖训,乐此不疲,真的是岁月长年无倦意!

    只是近些年,韩老听力大不如前,他才在众多儿女的劝说下,不情愿地离开了置身几十年的诊室和教室,真正地过起了悠闲幸福的退休生活。

    【三】

    韩老告诫我们,人生寿命一般皆能度过百年,但是往往因饮食、情志、疾病所伤而致早亡。多忧多气是养生的大忌,在年轻时就要养成心胸宽广的习惯。遇生气事时不怒,遇忧思事不长思。韩老的女婿告诉记者,韩老在多次的运动中都受到冷遇和冲击,历尽劫难,那种往事家人实在不愿多谈,但无论怎样,韩老都能够以平静心接受现实生活,在回忆过往时,也能以包容的心态笑泯恩仇。韩老有一句名言:“宽厚展望全世界,狭窄只见一线天。”

    在生活习惯上,韩老极少喝酒,9 0多岁时又戒了烟。韩老的日常三餐也没有“独门补药”,喜欢吃素淡饭菜,而且多年来一直吃的很少,他还很爱喝汤,但很少给自己配制什么中医补药吃。

    韩老的作息非常规律,7时起床,23时睡觉,夜间自己起来活动一次,下午还会睡上两三个钟头,每天都保证1 O个小时的睡眠。

    韩老喜欢活动,早起后,定到阳台上活动肢体,深深吸入外界的清气,缓缓呼出体内的浊气,这种吐故纳新能增强肺的功能,防止邪从外侵。

    现在韩老的儿女们每人一天轮流照看韩老,韩老每天都记着哪个儿女过来,于是早早地吩咐厨师做孩子们喜欢的饭菜。韩老常说,以前忙于工作,无暇照顾家庭和妻儿,心里很是亏欠,希望在有生之年也多作些补偿。   

    当笔者临别时,韩老坚持起身相送,回眼看这位生于晚清末年,恰逢乱世,历经民国、伪满、新中国,又跨入2 1世纪的老先生,经历了从坐堂先生到一代名医,从自立诊所到大学教授到妇科大家,这不仅是他那一代老中医人的人生缩影,而且也浓缩着近百年中医药事业的发展历程。时光流转,如今已是期颐之年的韩老似乎已悟透人生:人生如白驹过隙;济人寿世当慈处心、精操术;学贵沉潜、药不虚发;育人功崇、济世德隆;心淡如水寿自来……
 楼主| 发表于 2009/3/17 12:33:46 | 显示全部楼层
韩百灵  韩百灵,中医妇科专家。吉林农安人。少时从师习中医。后开业行医。1958年后,历任哈尔滨市道外区人民医院医师,黑龙江中医学院妇产科主任、教授,中华全国中医学会第一届理事、黑龙江分会第一届副理事长。九三学社社员。擅长治疗妇科疾病,兼及内科、儿科,尤长于治疗崩漏、滑胎、不孕等症。蓍有《百灵妇科》,主编有《中医妇产科学》等。
 楼主| 发表于 2009/3/17 12:36:37 | 显示全部楼层
任继学  任继学,全国名老中医,国家终身教授。白求恩医学奖章获得者。吉林扶余人,生于1926年。15岁从师吉林名医宋景峰先生。1946年投身革命,参加解放战争,发挥专长,救治伤员。1954年赴吉林省中医进修学校(长春中医药大学前身)进修学习,1958年进入北京中医学院(北京中医药大学)举办的教学研究班学习,1960年毕业。
  任老主张融古贯今,溯本澄源,发展中医,尤以《黄帝内经》为根基。学术成果丰硕,其中中医药治疗出血性中风的临床研究,获得国家“八五”科技攻关重大科技成果,清开灵注射液治疗中风痰热证的临床与实验研究,获91年度国家科技进步三等奖;瓜霜退热灵治疗高热成为首批全国中医医院急诊必备用药。任老又主编我过第一部规划教材《中医急诊学》,专著《悬壶漫录》、《任继学经验集》。主编《中国名老中医经验集粹》副主编《建国四十年中医药科技成果》等,并发表“中风病辩治”“脑髓消病的辨证论治”等学术论文。
 楼主| 发表于 2009/3/17 12:43:07 | 显示全部楼层
任继学
| [<<]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吉林省终身教授,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是全国名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之一。由于对中医药事业的贡献,荣获中国卫生行政最高奖——白求恩奖章。本文仅就任老对中医急诊学的贡献,介绍如下,与同道商讨今后的中医药研究思路与方法,共同推进中医急诊事业与学术,为人类康寿做出更大的贡献。
  1.审时度势,抓住时机,稳定推进中医急诊学新学科
  中医急诊早在《黄帝内经》、《伤寒杂病论》、《肘后备急方》及后世历代著作均有论述,且放在非常突出的位置。由于历史过程中,西医东渐,一些人误以为“西医治急症,中医慢郎中”。上世纪60年代以来,由于吴咸中、黄星恒、王今达、王永炎等专家的极力挽救和运用理性的科学研究,从临床到实验,再到推广应用,使中医急诊学日益完备,形成新学科的基石已然成熟。任老以其雄厚、扎实的中医理论基础,丰富的临床急救经验,远见的学术胆识与战略眼光,多次与陈佑邦、王永炎、孙塑伦、晁恩祥、沈绍功等专家研讨构建中医急诊学新学科,促使国内较为权威的学术著作《中医急诊学》得以诞生。其间的头风、气胸、结肠等部分内容由任老亲自执笔,我们协助整理。在七五末期开始启动全国中医急症协作攻关组,主攻中医内科急症、心病、脑症、热病、痹病、血证等,极大地推动了中医急诊医学的快速发展,产生了一大批研究成果,如清开灵、双黄连、参麦注射液等,至今广泛地应用于临床。其间任老也倾注了许多的心血,独创了破血行瘀、泻热醒神的中风证治等理论,创制的治疗热病的瓜霜退热灵为首批中医医院急症必备药。
  为完善中医急诊学学科,任老与陈佑邦、王永炎、孙塑伦等专家又不失时机地筹建中医急诊专业委员会,于1997年1月成立第一次全委会,任老任顾问,王永炎院士任主任委员,先后召开了多次学术研讨会,任老多次做专题演讲。
  任老于1984年率先在中医院校组织中医急诊课选修,自编讲义,亲自主讲,带领范国梁、南征、盖国忠、任玺洁等学生、弟子授课,弥补了当时中医课程体系中缺乏临床急救等不足,促动了中医高校增设《中医急诊学》课程等工作。尤其是在任老承担的全国中医院校统编教材《中医急诊学》以及《任继学经验集》等书中,体现了任老构建学科的胆识与能力、扎实雄厚的理论积淀和丰富的临床诊疗经验。其中梳理了许多零散的论述,有别于其它临床各科,突出了中医急诊医学特点,强调临床实用性等内容。特别是总论部分的构建,倾注了任老3年半时间的心血,字字浸透着任老的汗水,体现了任老在继承中创新的学术见长,突破了内科、外科、妇科、儿科的固有模式,学有建树,术有所本,极大地丰富了中医急诊学的内容。如增设了百首新方剂,提出了权变法等实用新技术等等,创新性地构建了脾心痛、气胸、卒死、胆胀等17个临床急症病证证治体系。
  2.病因发展观
  任老重“邪毒”论,提出“既言邪,必有形”,同时又强调:“邪虽自外来,其无毒者不入”,外因引动,伏邪内藏而毒泄,毒自内生。故主张“邪毒”论,风毒、寒毒、热毒最多发,疫疠时毒亦复不少。任老对情志、饮食致病说中亦有所发展,总结出内部滋生性、错综复杂性、机体反应调节性、靶点效应性等规律,对内生病因、意外损伤病因亦作了补充。
  3.发展了病机理论
  任老突破性地提出脏器脏真病机,“器者是人体生生化化的场所,真者是保证人体生生化化的动力,只有器真相承,气化和调,才能保证机体生化不息”。急症病证的病机突出体现了“脏器受损,脏真受伤”,强调急症病证的气、血、精、神和升降出入病机,尤其是高度概括了中医急症病证的传变病机、外感病机传变、内伤病机传变、意外损伤病机传变、瘟疫病机传变的普遍规律之常与变,临床意义十分重大。
  4.明确了急症法则
  急救为先、系统综合、诊治并重、防治结合等原则与正治反治,标本缓急、扶正祛邪、三因制宜、脏腑特性法则,传变法则,表里法则,治未病等具体法则,并赋予了新的内涵。同时系统归纳了宣透、清解、攻下、活血、醒神、吐洗、固脱、探病的中医急症新八法,切合临床,十分实用。结合目前中医临床急救现状,高度概括了内治、针剂、针刺、雾化吸入、肛肠注药、手术、正骨、情志疗法等八大救治手段,尤其是切合实际地提出了中医急症脏腑虚实补泻用药举例及常用中成药介绍,并恰当地提出了急症病证的调护要求、具体内容、调养理论与方法,预防措施,构建了完整的中医急诊学的理论体系。其间有任老独创的口对耳人工呼吸术、脏腑相通法则(如“肝与大肠相通”)等许多新论。
  5.证治体系的构建
  针对中医急诊临床实际,选取了103个常见急症的论治体系,是目前中医急诊学收录最为完整的专著,其中血血不、心衰、肝衰、肾衰、肺衰、薄厥、急风、瘫缓风、头风、心包络病、肺胀、瘟黄、胆胀、脾心痛、时疫霍乱、血极、盘肠气痛、肠结等急症均是任老率先在国内确定的新论治体系,方便实用,为临床论治及时地提供了理论上的指导和切实可行的诊疗手段,浸透了任老的心血。首先,从释名、病象、病位、病情、病性、病因病机、诊断与鉴别诊断、急救处理、辨证论治、权变法、调护、预防、历代医书相关内容选要、古今方剂索引、参考文献诸方面进行系统、规范化的叙述。其中权变法为任老独创,旨在解决急症临床中的“变”,弥补了现代中医临床急救中的不足;其次,结合临床与古今论述,在理论上有较大的提升与改进;再次,扩展了近300首方剂,丰富了临床治疗内容。
 楼主| 发表于 2009/3/17 12:49:31 | 显示全部楼层
擅治急难重证的任继学
王兰茹张孝整理
编者按:任继学,吉林扶余人,少即从师当地名医宋景峰先生,尽得其传。从事中医临床、科研、教学工作数十年。其治学思想主张深究医理,循序渐进,熟读精思,妙识通圆,研究诸家,知常达变,涉猎广泛,择善而从。在中医教学中,突出中医特色,提倡启发式教学方法,主张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注重对学生工作能力的培养,教学态度端正,教学经验丰富,教学效果卓然。临证用药味少量大,功专力宏,经方土法择善而从,善用虫药毒剂及外治方法。
除擅长于心、脑、肾方面的危难病证治疗外,尤倾注于中医急证的研究,对急性高热、急性出血性中风、急性心肌梗死等项研究已居国内领先水平,并创立“肺胀”、“水毒”、“胆胀”等理论。其主持研究的新药“益脑复健丸”、“延龄长寿丹”和科研课题“中风诊疗标准”、“清开灵治疗急性中风的临床研究”已通过省、部级鉴定并多次获奖。出版《悬壶漫录》等著作和发表《中风辨治》、《气化学说》、《相火初探》等论文60余篇。
博学而不穷,笃行而不倦。
———《礼记&#8226;学礼》
任继学,1926年生,吉林省扶余县人,现任长春中医学院教授,兼任中国中医药学会常务理事,中国中医药学会内科分会委员,中国中医药学会理论整理研究会委员,中国中医药学会吉林省分会副理事长,长春市分会理事长,《中医杂志》编委,《中国医药学报》编委,长春市科协委员,全国中医中风科研攻关组顾问等职。
任氏家境清贫,少年即从师于当地名医宋景峰先生,侍诊五载有余,尽得师传。而后悬壶乡里。他虚怀上进,广罗众家所长,挫痼疾而疗沉疴。尤以治急性病见长,辨证精确,施治果断。
1955年到吉林省中医进修学校学习,毕业后留校任教;1958年赴北京中医学院教学研究班学习,深得名家熏陶。返长春后,在长春中医学院附属医院从事中医临床、科研和教学工作。任氏精研《内经》、《难经》、《伤寒论》,博览历代医家名著,学有渊源。力主天人相应,医易同源,临证着眼整体气化,不拘一方一药,灵活化裁,因人施治。除擅长于心、脑、肾病的诊治外,尤倾注于中医急证研究,对急性高热、急性出血性中风、急性心肌梗死等项研究已居国内领先水平。并创立“肺胀”、第二卷143“水毒”、“胆胀”等理论,其中“肺胀”已收入中医内科学五版教材,在中医界有较大影响。目前已发表《中风辨治》、《气化学说》、《相火初探》等论文60余篇,并将其行医心得整理成《悬壶漫录》一书刊行于世。任氏主持研制的新药“益脑复健丸”、“延龄长寿丹”以及主持的科研课题“中风诊疗标准”、“清开灵治疗急性中风的临床研究”已通过省、部级鉴定,并多次获奖。
任氏行医50多载,活人无数,教书育人,不遗余力,培养了大批中医骨干,为促进中医急证研究和中医事业的发展贡献了力量。
学术精华
一、治学思想(一)深究医理,循序渐进任氏认为:祖国医学浩如烟海,必须持之以恒,勤奋苦读,才能学到中医的真髓。要从浅处起步,妙在浅而易知,从易处入门,从基础开始,逐步由低向高、精、尖发展,要有计划地学习经典著作,如《内经》、《难经》、《伤寒》、《金匮》、《温病条辨》等,先是粗读、泛读,了解全貌,找出重点,然后更精细地将诵、释、体会三者互用,深谙医理,探求经旨,最后客观地将所学的知识融汇贯通,施于临床,指导实践。这种由浅入深,从源到流,呈阶梯式递增的学习方法,深为任氏所推崇,他说:“循序渐进是一种学习方法,也是一个不能违背的客观规律,遵循这一规律,则必有所获,若反之则欲速而不达。”(二)熟读精思,妙识通圆医乃活人之术,学不熟何以知医?术不精何以活人!故熟精,是对医者最起码的要求。
任氏强调,医者对医理要博熟精深,对医技要熟练精湛,运用要灵活、准确、精当,因此,要求我们要精勤不倦,深入钻研,对中医重要的理论和经典著作的精辟之处,要熟读背诵,首先在“熟”字上下功夫,“熟能生巧”。只有熟,才能心领神会,窥其奥旨;只有熟,才能抓住要领,妙识通圆。不熟何以精思,不熟何以圆活!为学之道必本于思,思索生智,才能应常变而法不穷,明其理而更显其妙。
任氏年逾花甲,但仍坚持读书,虚心学习,字斟句酌,熟读精思,他所读过的书,或作记号,或加批语,或写提要,从不浅尝辄止,这种潜心钻研医理的作风,实在令人折服。
任氏医理精熟,医技精湛,并经常教诲我们,凡事要尊重科学,每于临证之中,常根据实际病例,熟练准确地引经据典。如有一患者每夜发烧二小时许,历经数医,久治不愈。然任氏诊毕,曰:“此有瘀血。”并明确指出《医林改错》有记载,遂遣方投药,一药而愈。事后,经查阅,才深为其准确无误而惊叹。对中医的重要理论和经典著作的精辟之处,已能熟练的成诵和正确的解释,这只是登上了一个阶梯,尚需进一步努力,刻苦钻研,不断强化,并强调坚持反思,总结第二卷144规律,才能巩固。他说:“读书最忌不求甚解,博杂不精,随学随忘,不加总结。”他主张:温故而知新。温故就是逐句玩味,反复研讨,有所得辄记之,并验之于临床,只有这样,才能由熟而精,妙识圆通,有所创见,推陈出新。
(三)研究诸家,知常达变任氏认为,要进一步开拓中医理论的知识面,就要善于研究诸家,因此,要求我们博览群书,博采广蓄,并细心揣摩,反复研究,摄其精要,主张采众家之长补自家之不足,取众家之精华为我所用。他说:“读书须知出入法,始当求所以入,终当求所以出。”研究诸家学术,不可因循守旧,要圆机活法,知常达变,师古而不泥古。师古,是先学习,不可不知其说;不泥古,是重取舍,不可尽依其说,要明其理而活用其法以符真义。临证最忌执一方而御百病,要守一法而应万变。他对经方的研究造诣颇深。每临证时,既能执持,又能方圆,十分重视师其法而不泥其方。例如:常用《伤寒论》的方剂,治疗各种杂病,其中的小柴胡汤,原为少阳和解之剂,但他加减化裁后,则用于治疗胃脘痛、呕吐、胁痛、心悸、不寐、咳嗽等各种内科杂证,均能取效。而乌鸡白凤丸是妇科之良药,用于治疗内科病,亦屡获良效。研究诸家,要敢于质疑,勇于创新。古人云“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不怀疑不能见真理,所以,研究诸家之学说,要辨清是非,舍非从是,以求完善,并告诫我们,读书议论必详审其所以然,而后精思熟虑,方能不被谬说所误。
因为精通了医理,详审了众家之短长,融汇剖析,取其精华,剔其谬误,才不囿于一家之见。其中对“肾风”的治疗,运用内经“精不足者补之以味”的原则,重用“千金鲤鱼汤”治愈数十例。对急性中风的治疗,更是独树一帜,完全采用中药,疗效可靠,饮誉全国;对于肝硬化腹水的治疗,则用生瓦楞、生牡蛎各200克、生鳖甲50克、水红花子50克,功专力宏,力起沉疴。用外治法于内科杂证,更独具匠心。他认为,外治可补内治之不足,使药力直达病所,提高疗效。如各种头痛者,外敷透顶止痛散;腹水者,用利尿膏敷于神阙穴;结核性脑膜炎则用吕祖一枝梅使其发泡;而胆胀者,用消痛外敷膏等,无一不效。
(四)涉猎广泛,择善而从任氏不仅精于医道,对其它学科的知识,也研究有素,并常以哲学中的辩证法思想,指导自己的临床实践,所以在临证治病时,周密精实,主次有序,遣方用药,灵活有效。
他认为,研究中医学术,不仅要具备坚实的专业理论知识,高超的医疗技术,还要有广泛的多学科的知识结构,才能开阔视野,启迪思维。古人云:“善读者,始乎博,终乎约。”所以,学习中医,不仅要掌握书内的知识,更要了解书外的知识,他说:“往往书内难以解释之处,却被书外的知识给予点破,使之豁然开朗,茅塞顿开。”人之所以有病,外因于天,内因于人,多与气象学,时间医学,地理环境有关,与饮食方土,人情关系密切。因此,古医家认为,人体内环境的变化,同大自然的变化息息相关。天人合一,谓人体是一个小天地,这是很有道理的。许多资料表明,某些疾病发生的周期性和太阳活动周期在时序上,有某些一致性。例如:太阳活动期和太阳宁静期,心血管疾病发作和猝死的例数相差悬殊,太阳色斑强烈爆发时,心血管病发作和猝死更为频繁,其它慢性疾病亦然。
第二卷145(五)继承总结,发扬光大祖国医学是一个伟大的宝库。历代医家在实践中不断探索,努力发掘,促进了中医的发展,对人类作出了贡献。面对丰富的医学遗产,任氏认为,只有继承总结,才能发扬光大,继承的途径有二。其一,是先学习,充实自己,然后是文献医籍的整理、研究,祖国医学文献医籍,汗牛充栋,而历代医家的学术思想和治疗经验,大多散见于各种医籍文献中,所以学习、研究、整理这些医籍文献,是继承的关键,是提高的过程,也是发扬光大的前提。对医籍文献的整理,主要是对古医籍的校正疏义和注释,并发挥其学说,其代表医家及其著作有:宋代林亿《素问补注》、庞安时《难经解义》;元代滑寿《读素问钞》、《难经本义》;明代王九思《难经集注》,吴?《内经吴注》,马莳《素问》、《灵枢》注证发微;清代张志聪《素问》、《灵枢》集注;现代《中风专辑》、《黄疸专辑》等。
其二,是理论研究要结合临床实际,理论是为实践服务的,实践又是检验真理的标准。研究中医理论,必须联系实际,总结提高,才能发扬光大。从汉代张仲景的《伤寒杂病论》,到清代王清任的《医林改错》,历代医家承前启后,在继承的基础上,通过实践,有所创新,有所发展。
《内经》中提出:“有者求之,无者求之。”就是启示后人,要善于研究继承,要善于总结创新,发扬光大,从而丰富中医理论,如《通俗伤寒论》、《疫痧草》及湿温时疫治疗法,乃至今人发表的新见解、新经验,都丰富了中医的理论和实践,是推动中医发展的动力,其中包括认真学习总结当代名老中医的学术思想和临床经验,将他们毕生之精华,总结继承下来,传播下去。
二、教学经验(一)认真备课,突出中医特色备课认真与否,直接关系到授课的效果。必须要在平时认真看书、学习和积累资料的基础上,认真备好课,对每一堂课,都要认真设计,精心组织,要充分研究教材的内容、难点、疑点、重点及特点,以及教学内容的前后联系。要明确教学大纲的要求,选好讲授的方法,同时还要运用精练、生动的语言。他认为,备课首先要熟悉教材,要字斟句酌,认真推敲,找出各章的重点,对疑难问题要弄明白,并从学生的角度多提几个为什么,“以其昏昏,使人昭昭”是不足取的。
要注重学术研究。主张把教学和学术研究统一起来,在研究学术的基础上,备好课、讲好课,辅导好、带好临床,既要善于博采众长,充实和丰富自己的教学内容,又不能随波逐流,人云亦云,纯客观地介绍各种不同的学术观点而无自己的见解。同时,还要重视表达的方法,如何把问题讲得深入浅出,既不脱离教材的基本内容和观点,又不是照本宣科,要运用自如,言之有物,能放能收。既活泼,又严肃认真,达到学而能用。
任氏认为,编写好讲授提纲,也是备课的重要内容之一。讲授提纲,是课堂教学讲授的依据,所以,要根据教学的目的、教材以及有关资料,经过反复研究,编写出观点正确,层次分明,条理清晰,逻辑性强的讲授提纲。古人云:“文章本天成,妙手偶得之。”因为教材和资料,多是现成的,只有通过有机地提炼编纂,才能成为纲举目张,层次分明,逻辑性强,生动活泼。备课的过程,是教师刻苦学习,努力钻研,深思熟虑,整理提高的过程。备课下的功夫越大,教学的第二卷146效果就越好。“台上三分钟,台下三年功”,要想在台上讲得成功,就必须在台下付出辛勤的劳动。祖国医学有其独特的理论体系,能不能将中医的理论体系继承并传下去,关键的问题有两个。其一是师资队伍业务水平的高低,决定着培养出来的学生水平的高低,只有教员的素质好,基本功过硬,才能培养出来好的学生。其二,就是课程的设计,是否突出中医特色,是否按中医自身发展的需要而设,还是想利用其它课程来改造中医,这是关键。当前,提出中医现代化问题,是要深思的,虽然提出此口号,但并不意味着中医理论体系是落后的,因为古今医家都是汲取历代科学成果来发展自己,武装自己,不断发展的。
中医理论有自己的特色。凡具有中医特色的具体问题,一定要重点讲授,反复讲授,讲深讲透,使学生感到中医学理论的可靠性、科学性以及实践性,从而汲取精华以指导实践。
(二)因势利导,提倡启发教学启发式教学,顾名思义,就是在教师的引导下,启发学生的思维,鼓励学生活泼、主动地学习,使课堂形成了真正的“双边活动”。启发式教学,不仅是一种学习方法,而且也应该是教学中贯彻始终的指导思想,他说,只有启发式教学,才能调动学生的积极因素,只有启发式教学,讲课才能有感染力,才能激起学生的求知欲望,加深师生之间的感情融合,思想共鸣。中医学自成体系,源远流长,字义深奥,学习时很难产生兴趣,加之学生中部分人专业思想不巩固,学习就更觉困难。如何变被动为主动,使索然无味的理论,变得有兴趣呢?首先要搞清思想情况,吃透两头,知己知彼,才能有备无患。所谓两头,主要是指吃透教学大纲的要求深度,熟练掌握授课的内容,这是“本”,以不变应万变。另外,对于要求学生掌握的内容,作到心中有数,还要了解学生的实际情况,作到情况明了,才能因材施教,有的放矢。教师要善于启发学生,要有意识地向学生提出问题,多问几个为什么,而提问题前一定要有目的在已有知识的基础上,探讨新问题,得出新结论,获得新知识。通过提问题,使隐晦的地方明确,使模糊的地方清晰,使难点易解,使繁冗精简,从而举一反三,触类旁通。
启发式教学,还可以体现在许多教学方法中,凡是能启发学生思维活动,诱导学生独立思考,促使学生自觉主动地接受新知识的各种方法,均可视为启发式,也只有这样获得的知识,才深刻而牢固,才能更好地运用到实践中去解决实际问题。
(三)注重实践,培养学生能力中医要发展,最关键的问题,就是要理论指导实践。中医学来源于实践,并通过实践,逐步升华为理论,继而又用到临床上以指导实践。学生在学校读书,学习目的是先从理论上武装起来,这固然十分重要,但不能忽视实践能力的培养。为此,我们在临床教学实习中,有目的地让学生独立接诊病人,亲自进行四诊检查和初步辨证论治,最后通过讨论,统一认识,由教师作总结。任氏在临床教学中总是把学生能力培养放在首位,强调“熟读王叔和,不如临证多”。
第二卷147临证特色
一、用药特点(一)药味少、剂量大,功专力宏中药的临证配伍,灵活多变,方剂中药物搭配的恰当与否,直接影响着治疗效果,而药物的用量,对疗效亦有很大的影响。因此,任氏临床用药时,一贯主张辨证要准,用药要精,药味要少,搭配得当,必要时加大剂量,目的在于功效专一,集中优势,直捣病所。他说:“处方用药,贵乎精一。”主张与主证无关者,竭力删减,可有可无者,一味不加,古人云:“制夫方药,其品数之简且重者为妙。”他用药特点之一,往往是病越重,用药越精,常在增加主药剂量的同时,精简药味,达到功专力宏,力挽狂澜。
任氏认为,临证时凡是辨证准确,但又久治不愈者,一般而言,多属病重药轻,杯水车薪,是谓不及。或因用药繁杂功不专而力不宏,故而难以取效。因此,任氏认为,必须大胆施用重剂,方能力挽沉疴。
1989年,任氏曾治一例31岁的女性肾炎患者,患病6年,历更数医,久治不愈。病人浮肿、腰痛、尿少、畏寒肢冷、恶心纳呆。查体:舌质淡、苔薄白、脉沉细无力。任氏诊为慢性肾炎重证。投用土茯苓200克、白茅根50克、坤草50克、肉桂3克、附子10克、干姜5克、泽泻50克、砂仁10克、爵床50克,以温阳利水。病人服用上药三剂后,水肿开始消退,肢体由寒转温,并根据“精不足者补之以味”的原则,又用“千金鲤鱼汤”加减治疗一个半月,病人痊愈,出院后再服“复肾散”以巩固疗效,至今未犯。
又一男性患者,48岁,因缺血性中风而入院,突作呃逆迁延匝周,多方罔效,任氏诊后,即投莱菔子50克、木香50克,一剂而愈。
另外,治消渴用缫丝50克、生地50~100克、知母25~50克、三棱10克、莪术10克。治疗慢性肾盂肾炎,常用忍冬藤100克、马齿苋100克、地丁、公英、石韦各50克、滑石40克。治疗肝硬化证,常用牡蛎200克、生瓦楞子200克、生鳖甲50克、水红花子50克。治疗中风病人,常用炒水蛭5克、?莶草50克、生槐花50克等,均获良效。
(二)师经方、重土法,择善而从任氏对经方的研究,造诣颇深,每于临证时,师其法而不泥其方,小柴胡汤,原为和解少阳之剂,但任氏加减化裁后,用治多种病证,效果俱佳。任氏认为:小柴胡汤中有五味药可以变换,惟柴胡、甘草不可更。并一再告诫我们,方中只要有柴胡、甘草,就具小柴胡汤的原义。张仲景“但见一症便是,不必悉具”的深义,即在于此。例如治咳嗽:虚火者,去人参加五味子、寸冬、元参;有实火者,去人参、半夏,加黄连、黄芩、黄柏;燥咳第二卷148者,去人参、半夏,加天冬、寸冬、生地、元参、阿胶;痰多者,去人参加白芥子、瓜蒌、贝母之类。
治不寐:阴虚者,加首乌、生芍、元肉、茯苓、远志;阳虚者,加桂枝、琥珀、龙骨;胃不和者,去人参,加陈皮、焦三仙、谷芽;阴虚火旺者,去人参,加黄连、阿胶、鸡子黄、生地。
治心悸:阳虚者,加附子、肉桂、龙齿、茯神;阴虚者,加百合、远志,甚者加琥珀、朱砂。
治胁痛:气滞者,去人参、半夏,加枳壳、青皮、郁金、木香。气血虚者,加当归、川芎、白芍;因痰者,加白芥子。
治呕吐:风寒外来者,去人参,加藿香、陈皮;食滞者,去人参,加枳实、焦三仙、鸡内金,甚者加蜜川军;痰饮者,去人参,加白芥子、海浮石;胃实热者,去人参加黄连、竹茹;胃虚热者,加黄芪、荷叶之类;虚寒者,去黄芩,加附子、干姜之品。
胃脘痛:虚寒者,去黄芩,加干姜;寒积者,去黄芩,加附子、公丁香、川乌,其中附子不可多用;气滞者,去人参,加沉香、乌药、莱菔子;食滞者,去人参,加焦三仙、谷芽、鸡内金、紫菀。肝气抑脾者,去人参加木香、郁金、生芍之属。
另外,小柴胡汤加减化裁后,还用于痨瘵、胆胀等病的治疗。
任氏不仅对经方研究有素,而对于偏方土法,也不轻视,他广罗各地偏方、验方、单方土法,用于临床,常常收到满意的效果。
例如:用白矾放入猪蹄甲内,焙干研末治疗哮喘;用鲤鱼汤治疗肾炎水肿;蟾蜍与鸡蛋同煮后食其蛋,治疗肾炎后期因血浆蛋白低下而水肿不消;樟树皮粉装胶囊治疗胃痛,单味紫菀治疗便秘;玉米须煎水常服之有助于治疗消渴;米饭糊锅巴泡水代茶饮治疗小儿消化不良等等。
(三)遣虫药、用毒剂,胆大心细任氏认为,凡顽症、痼疾,欲起沉疴,拯危候,必用毒剧之品,方能功效独到,他常说:“人之性命,非同草木,岂有不慎、不明、不辨之理乎!”所以,临证时凡久病不愈者,必用虫类药或毒剧药搜剔病邪,通经活络,气血流畅,其病自愈。中风一证,是我们临床上最常见的疾病之一,不论是缺血性中风,还是出血性中风,而其病机是气血逆乱,上犯于脑。气逆于上,为风为火;血逆于上,为痰为水;为此,中风病人首选水蛭,任氏说:“水蛭最善逐瘀血。”另佐土鳖、虻虫、川芎、苏木。我们临证观察,用水蛭清除血肿,化瘀活络,疗效可靠,对于一身尽肿的病人,则重用蝼蛄、蟋蟀之类,他说:“蝼蛄治水甚效,但其性寒,较为峻烈,虚者慎用。”一般剂量5~10克,散剂每服1~2克,日服三次。而蟋蟀则性微温,用于慢性肾风之水肿,常有良效。对于顽固性痹证,善用土鳖、蜂房、蜈蚣、地龙、乌蛇等,每每收效。
另外,对于行气消食,最喜用九香虫、五谷虫;而熄风镇惊,又爱用全虫、蜈蚣、天虫(僵蚕)等。任氏临证时,不仅善于用虫类药,而且善用毒剧药,他说:“用毒剧药虽担风险,但只要辨证精确,用量适宜,不仅无损,且常收奇效。”例如:硫磺、雄黄本为有毒之品,临证外用多,内服少,但他用治急证,对毒热内盛之便秘,必用雄黄顿挫之,而治疗顽固性肠麻痹,则必用硫磺。曾治一65岁男性患者,苦便秘29年,加重三个月而入院治疗,曾在某医院诊断为肠麻痹,病人几经治疗,而病日重,病人自诉便秘腹胀,手足冷凉,气短乏力,尿少易怒,舌质淡红,苔薄白,脉细而无力。任氏诊后,认为属气阴两虚之便秘,投用桃仁15克、当归10克、杏仁10克、青皮5克、枳实5克、荷叶5克、煨皂角2克、鸡内金20克、紫菀15克、黑芝麻50克,水煎服,并服用硫磺粉5克,分二次服用。病人服第二卷149药后,自觉腹部温暖,有便意而不能排,复又投用大承气汤一剂,病人便秘好转,后又经益气养阴润燥调理而痊愈。
(四)精内治、巧外疗,唯效以求任氏善用外治法,认为,外治可补内治之不足,使药力直捣病所,提高疗效。吴师机曰:“外治药中多奇方,学识未到,断不能悟。”他运用外治法,对急证、痛证用之最多,并常收立竿见影之效。
1990年冬季,任氏接诊一结核性脑炎患者,西药抗痨治疗半月,不效而来我院。当时病人恶心、呕吐、剧烈头痛,舌质微青,苔薄白,脉弦紧,诊为虚劳症,属真头痛,用猫爪草50克、守宫1条、百部15克、山慈菇15克、太子参15克、党参15克、熟地20克、全虫5克、黄精25克、蒲黄15克、白蔻15克、桃仁15克,水煎服。并用吕祖一枝梅(其中有红矾)外敷印堂穴、太阳穴,约三小时后,局部发泡,病人自诉头痛明显减轻。继用红矾少许,纱布包之塞入耳内,病人头痛又有好转,后又经一月余的辨证调治,病人痊愈出院。
对于腹水、水肿病人的治疗,除内服药外,还善用“利尿膏”(胡椒10克、商陆5克、麝香少许,用蜜调),敷于神阙穴,外用热水袋温熨,若效差,可另加巴豆霜0?25克,必效。对血管神经性头痛,则喜用“透顶止痛散”,外敷太阳穴、印堂穴处,效果可靠。对胆胀和胁痛,又有消肿膏、醋调外敷疼处,亦获良效。另外,对于高血压病,常用牛膝50克、茱萸25克、菊花50克、肉桂10克、茺蔚子100克、茵陈100克、霜桑叶50克、元芩50克,煎汤洗脚,每获良效。
至于中风病人的手臂肿胀,任氏则喜用透骨草50克、络石藤25克、伸筋草50克、五味子50克、土鳖10克、秦艽50克,水煎后熏洗,日二次,每次大约半小时,效果极佳。对于烧伤则用大黄、生地榆、紫草加香油调和后外敷等等,无一不效。
二、心痛论治(一)历代论述心痛包括厥心痛、真心痛,源于《内经》。
厥:同绝,是指阻绝心脉和毛脉不通,血络瘀滞,清气不入,而生心痛。厥心痛是指膻中部位及左胸膺部疼痛。轻者仅感胸闷如窒,呼吸欠畅,重者突然疼痛如刺、如灼、如绞,面色苍白,大汗淋漓,四肢不温,甚则昏倒,其重症称为真心痛。正如喻嘉言《医门法律》所言:“厥心痛……去真心痛一间耳。”《灵枢&#8226;厥病》说:“厥心痛,与背相控,善?,如从后触其心”,“腹胀胸满,心尤痛甚”,“如锥针刺其心”,“色苍苍如死状”,“心痛间,动作,痛益甚。”该篇又说:“真心痛,手足青至节,心痛甚,旦发夕死,夕发旦死。”《杂病源流犀烛&#8226;心病源流》说:“素无心病,卒然大痛,无声,咬牙切齿,舌青气冷,汗出不休,手足青过节,冷如冰,是为真心痛。内外邪犯心之包络,或他脏之邪犯心之支脉,故心亦痛,此厥心痛也。”《医学入门&#8226;心痛》说:“真心痛,因内外邪犯心君,一日即死;厥心痛,因内外邪犯心之包络,或他脏邪犯心之支络。”关于心痛之病名,从《内经》及后世医家还有提出“卒心痛”、《素问&#8226;缪刺论》“久心痛”、《圣第二卷150济总录》“胸痹”、《金匮要略》“胸痹心痛”、《杂病广要》“足厥阴心痛,足太阴心痛,手太阴心痛,足少阴心痛……”等等。但从临床上看,突然昏厥,四肢逆冷者,正是因为心痛而引发的厥逆,故为厥心痛,其重症即为真心痛,较为恰当。
从临床表现上也描述得很详细,如《灵枢&#8226;厥病》:“真心痛,手足青至节,心痛甚,旦发夕死,夕发旦死。”《素问&#8226;脏气法时论》:“心病者,胸中痛,胁支满,胁下痛,膺背肩甲间痛,两臂内痛。”又如《圣济总录》和《类证活人书》记载:“痛如两乳之中,鸠尾之间”,“胸膺两乳间刺痛,甚则引背甲……”。《类证治裁》:“真心痛……猝大痛。无声,面青气冷,手足青至节,急温散其寒,亦死中求活也。”《金匮要略》:“心痛彻背,背痛彻心,乌头赤石脂丸主之。”《仁术便览》:“真心痛,朝发暮死……痛甚唇口青黑。”《医碥》:“心包络病,在胸下??骨处”等等。
对本病的治疗,《内经》、《金匮》用薤白、桂枝等;《世医得效方》用苏合香丸;《汉简》上用细辛、菖蒲、人参等,都有显著疗效。为我们学习、研究、治疗心痛提供了理论依据和丰富经验。
值得重视的是明、清时期不少医家,如方隅《医林绳墨》、陈士铎《辨证录》、虞抟《医学正传》、林佩琴《类证治裁》等,皆摆脱了真心痛不能救治的陈说,提出“亦未尝不可生”的卓见,且列出救治方药。显然这是本病治疗上的一大进步。但清代以前提出治疗心痛的药物主要是温药。
《仁术便览》:“真心痛……用温药。”具体急救如《医碥》“治真心痛用猪心煎,取汤入麻黄、肉桂、干姜、附子服之,以散其寒,或可死中救生”;《杂病广要》“必借附子理中汤加桂心、良姜,挽回生气可也”;《医门法律》治厥心痛“急以术附汤温之”;《太平圣惠方》治卒心痛以“吴茱萸丸方”及《金匮要略》以瓜蒌薤白白酒汤等皆取温通散寒、宣痹之效。
现在临床研究,在古人的基础上又大大丰富了其治法,如活血化瘀法、芳香温通法、宣痹通阳法、滋阴补肾法等等,都从不同的角度将辨证与辨病紧密地结合起来,既突出中医证的研究,又将现代科学仪器紧密地应用于病的诊断上,使中医在治疗心痛这一急症方面丰富多彩,疗效也十分满意。
(二)病因病机寒邪犯心:素体心气不足或心阳不振,复因气候突变,寒邪侵袭,以致两虚相得,寒凝胸中,胸阳失展,心脉痹阻。如《素问&#8226;调经论》所云:“寒气积于胸中而不泻,不泻则温气去,寒独留则血凝泣,凝则脉不通。”于是发为心痛。
七情内伤:喜为心志,过喜伤心,心气涣散,血行迟缓,易致血凝,堵塞脉道而成心痛;怒为肝志,肝气内痹,疏泄不利,气滞于脉道,致心脉受损而成心痛;忧思为脾志,过思伤脾,脾气郁结,升降受阻,《灵枢&#8226;口问篇》谓“忧思则心系急,心系急则气道约,约则不利”,运化呆滞,聚湿生痰,痰浊壅塞脉道而成心痛。
饮食失节:恣食膏粱厚味,或饥饱无常,日久损伤脾胃,运化失司,饮食不能生化气血,聚湿生痰,上犯心阳清旷之区,清阳不展,气机不畅,心脉闭阻,遂致心痛;痰浊留恶日久,则可成痰瘀交阻之征,病情转顽,故明代龚信《古今医》亦云:“心脾痛者,亦有顽痰死血,……种种不同。”气血不足:劳倦内伤或久病之后脾胃虚弱,气血乏生化之源,以致心脏气血不足,即所谓心脾两虚之证;或失血之后,血脉不充,心失所养,心气虚可进而导致心阳不足,阳气亏虚,鼓动无力,清阳不展,血气行滞,发为心痛;心脏阴血亏乏,心脉失于濡养,拘急而痛。
肝肾亏虚:年老体衰或心阴心阳不足,久而及肾。肾阳不足,不能鼓动心阳,心阳不振,血第二卷151脉失于温运,痹阻不畅,发为心痛,肾阴不足,则水不涵木,又不能济于心,因而心肝火旺,更致阴血耗伤,心脉失于濡养,而致心痛。
总之,心痛的病因病机较为复杂,归纳起来,其本虚可有阳虚、气虚、阴虚、血虚,且又多阴损及阳,阳损及阴,而见气阴不足,气血两亏,阴阳两虚,甚或阳微阴竭,心阳外越。其标实自有痰、饮、气滞、血瘀之不同,同时又有兼寒、兼热的区别。而痰浊又可引起或加重气滞、血瘀,痰瘀可以互结,阴虚与痰热亦可互见。阳虚与寒痰、痰饮常常交织,寒痰、寒饮又易损伤阳气等等,复杂多变,临床必须根据证候变化,详察细辨。
(三)辨证论治1?心痛的诊断按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急症心痛协作组制定的“中医心痛(冠心病、心绞痛)急症诊疗规范”标准进行。
以膻中及左胸膺疼痛,突然发作或发作有时为特点,疼痛有闷痛、刺痛、灼痛、绞痛、隐痛等不同,同时可引及胃、咽、肩背、左上肢、心窝等部位疼痛;本证每卒然发生,或发作有时,常兼有心悸、气短等症,多于夜间加重;情绪激动,饱餐之后,劳累过度,寒冷刺激均可诱发;结合现代理化检查协助诊断。
心痛应与下列疾病鉴别:胃脘痛:疼痛发生多于食后或饥饿之时,部位主要在胃脘部,多有胃脘或闷或胀,呕吐吞酸,或不食、或便难、或泻痢,而心痛则少有此类症状,多兼见胸闷、气短、心悸等症。
胁痛:部位主要在两胁部,且少有引及后背者,其疼痛特点或刺痛不移,或胀痛不休,或隐痛悠悠,鲜有短暂即逝者。
胸痛:疼痛部位在歧骨之上,其疼痛特点多呈持续不解,常与咳嗽或呼吸有关,且多咳唾、发热或吐痰等。心痛的范围较局限,且短气、心悸多与心痛同时出现。
结胸:本病指邪气结于胸中,胸胁部有触痛,颈项强硬,大便秘结或从心窝到少腹硬满而痛,其特点为触痛,或痛拒按,与心痛不同。
2?心痛的临床表现轻者,只觉心区痞闷隐隐作痛,或胀闷,或刺痛,太息,呼吸欠畅。休息后可缓解,劳累饱餐或情志波动时可发作或加重。
重者,发病急暴,心区或胃脘憋闷而痛,如绞、如灼、如刺,不欲动,痛引肩胛或臂内,心悸而惕,短气或气急,面色苍白,口唇青暗,四肢不温,烦满腹胀等。
甚者,突然发病,心区刺痛欲厥,心悸气促,大汗淋漓,四肢厥冷,面色苍白,精神萎靡,脉微细或结代。
真心痛为厥心痛的重症,症见心痛剧烈,持续不缓解,经辛温通阳,芳香宣痹药物不能缓解,伴有汗出肢冷,面白唇紫,脉微细欲绝等症。
闷痛如兼胁肋胀,善太息者属气滞;兼痰证,阴天易作,苔腻者,属痰浊;兼气短心慌者属心气不足;灼痛多由阴虚或痰火所致;刺痛多由血瘀或痰瘀互结所致;绞痛多由阳虚阴寒凝滞心脉所致。
3?分证论治第二卷152(1)真心痛(厥心痛)①心区灼痛,身热气短,舌红赤,苔厚白或黄,脉数者(阴脱)。
方药:全当归100克、金银花200克、黑玄参50克、生甘草20克、炒土鳖5克,加三七粉10克(冲),水煎口服或鼻饲,日三次。
静脉滴注:5%葡萄糖150毫升加参麦注射液60毫升,日一次,然后用10%葡萄糖500毫升加丹参注射液12毫升,日一次。
②面色苍白,心悸气短,汗出如珠,脉微欲绝者(阳脱)。
方药:红参25克、麦冬40克、五味子15克、附子25克、山萸肉50克,水煎鼻饲。
10%葡萄糖150毫升加参麦注射液120毫升,日一次静脉点滴,然后用10%葡萄糖500毫升,加丹参注射液12毫升,日一次静点。必要时输氧。
③缓急止痛剂:缓则治本。本法适于急性发作之后,治以活络化瘀,宣痹通阳,补虚,和其阴阳,冠心苏合丸、速效救心丸、苏合香丸、乌头赤石脂丸、心痛气雾剂等,皆可分别选用。
(2)痰痹证主证:胸闷如窒,胀痛彻背,如物之塞,时缓时急,心悸、痰粘气短,肢体沉重,恶心头晕,舌体肥胖有齿痕,质淡或舌裂,苔白腻或薄白,脉多弦滑或沉滑。
治法:温阳涤痰,活络止痛。
方药:瓜蒌薤白半夏汤。
瓜蒌25克、薤白15克、半夏15克、白酒25克。
经验方:生槐花50克、葛根25克、瓜蒌皮25克、胆星10克、桂枝10克、旋复花15克、橘络10克、厚朴花15克、郁金30克、山楂15克、半夏15克。
(3)气滞血瘀证主证:心区痞闷刺痛,心悸气促,左肩胛及臂内酸麻而痛,可伴有夜间呼吸气促,胸闷加重,口唇爪甲青暗,舌红,边有瘀斑,苔少或淡灰而腻,脉多沉涩,或结、促、代,或雀啄之象。
治法:理气化瘀,导滞止痛。
方药:血府逐瘀汤。
赤芍15克、桃仁15克、柴胡15克、当归15克、生地15克、红花15克、枳壳15克、川芎15克、桔梗10克、牛膝25克、甘草5克。
经验方:生蒲黄15克、灵脂15克、三七粉10克(冲)、元胡15克、川楝子15克、川芎15克、青皮15克、生槐花50克、葛根25克、鹿衔草15克、沉香10克、生山楂25克。
(4)阴血虚证主证:头晕,心区烦闷,绵绵作痛,热极而痛,失眠、多梦,二目视物不清,腰酸肢软,口燥咽干,手足心热,善怒,舌深红、少苔,脉多细数或代、促。
治法:滋阴补血,活络止痛。
方药:桃红四物汤送服六味丸。
桃仁15克、红花15克、当归25克、赤芍15克、生地15克、川芎15克。
六味地黄丸1丸,日二次。
经验方:养阴降复汤。
生地15克、旋复花15克、降香15克、郁金30克、生槐花50克、葛根25克、合欢15克、三第二卷153七粉10克(冲)、杞果15克、生芍15克、当归15克、沙参15克、麦冬15克。
(5)阳气虚证主证:心悸气短、自汗,心区闷痛,动则痛益甚,畏寒肢冷,舌淡苔白,脉多沉细而迟或结代。
治法:补(温)阳益气,活络止痛。
方药:古方一十四味建中汤《局方》。
黄芪15克、人参10克、白术15克、云苓15克、炙甘草10克、制半夏10克、当归15克、白芍15克、熟地15克、川芎15克、麦冬15克、苁蓉15克、炮附子15克、肉桂15克。
经验方:温阳通络饮。
鹿胶15克、淡菜15克、生槐花50克、葛根25克、降香15克、川芎15克、杞果25克、桂枝15克、细辛2?5克、炮附子15克、白胶香15克、三七粉10克(冲)。
(6)气虚血瘀证主证:胸闷隐痛,或突然刺痛,疲乏、气短,动则汗出,面色白光白、晦暗、虚浮,舌体胖大有齿痕,舌质微青,苔薄白或厚腻,脉细数或结、代。
治法:益气活血化瘀。
方药:补阳还五汤。
赤芍20克、川芎15克、当归尾15克、地龙15克、黄芪50克、桃仁15克、红花10克。
其它疗法:心痛发作后稳定期要常用:降香45克、血竭30克、没药45克、三七30克。
上药共为细末,每日服3~6克,常可减少复发(张伯臾经验)。
此外,可根据情况辅以针灸、推拿、气功等疗法。
4?预后与预防辨证准确,用药得当,患者能遵医嘱,善于摄养,一般都能得到控制或缓解,预后较好。反之预后不好。
平时应注意调摄精神,避免情绪激动;注意生活起居,寒温适宜;注意劳逸结合,坚持适当的体育锻炼;提倡清淡饮食,食不厌杂,未饱先止;注意饮水,适当限酒,必须戒烟。
三、中风论治中风又称“卒中”,是内科常见、多发之疾,起病暴速,病情危笃。本病《内经》称之为“偏枯”,历代医家又名为“风痱”、“卒中”等等。汉代张机确立中风之名,并提出了辨证论治体系。
《金匮要略》云:“邪在于络,肌肤不仁;邪在于经,即重不胜;邪入于腑,即不识人;邪入于脏,舌即难言,口吐涎。”后世医家在辨证论治上一直遵此而延用至今。
任氏认为,中风当以出血和缺血而分。缺血者,多中经络,亦有中脏腑者,为瘀塞经络之候,即《和剂指南》“夫中风者,经道或虚或塞”之意也;出血者,多呈中脏腑,但亦有中经络者,乃络破血溢之候也。即古人“中脏则性命危”、“血流入脑”之意也。总由气血逆乱,伤脑损神,使神机失却主宰一身的功能。
第二卷154(一)病因病机本病的发生以脑髓为本,脏腑为标,经络为委。任氏认为“心主神明”为五脏六腑之大主,总统一身之神魂魄意志,统领脏腑经络、四肢百骸以及气血的生理活动,藉达阴平阳秘之机。
反此则脑与脏腑经络失去协调而为病。
中风病因众多,究其要者,有五大原因:1?七情所使,因事激挫,愤怒而不得宣泄,气机不畅,逆气上行,血之与气并走于上则发大厥。
2?酒色过度,或思虑不节,年老气衰,损于心脏,血脉不利,用而不灵,导致脑髓血脉瘀滞。
3?饮食失节,劳逸失度,过食肥甘,损伤脾胃,脾伤则不运,胃损则不犯,使脂膏堆积,外溢则腠理致密,阳郁而为热;内则渗透于营血,着于脉络,使气血运行迟缓,积损而为病。
4?肾阴不足,不能滋养肝体,肝阳亢盛化火生风,风性激荡,升而无降,上犯于脑,窍络阻塞。
5?痰盛于内,阴绝阳气不能宣泄于外,郁而生热,痰热相煽,化风内动。
也有五志过极,心火暴盛,引动相火而发者。
然本病的发生,不是一因所致,而是上述多因联合作用于机体,长期不解,造成外有所触,内有所动,体内气血溢乱。气滞则郁,为火为风,血滞则瘀,为痰为水,相互为用,上犯于脑。轻者,经络受损,血脉不利,络脉绌急,血液壅滞,凝结为瘀,则血脉瘀塞,血瘀营津不行,外渗而为痰为饮,使脑髓血液减少,或无血,清气不得入,神机失用而成瘀塞经络的缺血性中风。重者,邪盛正衰,脏气不平,脏气不通,经络不用,致使邪气内痹,正邪相争,形成邪气外鼓,正气内收,一鼓一收,产生攻冲之力,使血液上壅于脑髓,络脉膨胀,胀极则络破血溢则瘀,瘀血中津水外渗为痰为饮,脑髓浸淫肿胀,则为出血性中风。脑之神机欲息致阴维阳维失职,阴跷阳跷失灵,阴不敛阳,阳不化阴,阴阳离而不用,轻者为闭,重者为脱,危者则亡。此即杜铜峰氏所说“邪害空窍为本,风、火、痰、气、血为标”之义。
(二)诊断与鉴别诊断本病有因肝阳上亢而致眩晕头痛之病史,若现突然跌仆昏倒,口舌歪斜,半身不遂,舌强,言謇或失语,甚则神志不清,不省人事者,即可确诊。
本病需与下列疾病相鉴别:1?痉病:突然发病,头痛剧烈,恶心呕吐,项强、角弓反张。
2?厥症:突然昏倒,不省人事,但无半身不遂和口舌歪斜。
3?温热痉:起病证似感冒,发热,头昏头痛,呕吐,肢麻不仁,神志不清,肢体瘫痪,两侧交换更替而作,也有两侧相继出现瘫痪者。
(三)临床表现病作之先,病者当久患眩晕,头胀面赤,手足渐觉不遂,或足趾、手指麻痹不仁,言语謇涩,胸膈痞闷,性情暴躁,吐痰相续,六脉弦滑或虚濡无力。
1?经络瘀塞证第二卷155渐觉头痛、眩晕、皮肤肢体麻木、舌謇、语言不利、步履缓行,或静卧,或睡中突现口舌歪斜,肢体偏瘫。轻者,意识尚清;重者,神志不清,舌红尖赤、苔多黄腻,脉多弦大而滑,具体尚可分如下三证。
(1)风痰热盛证气粗息高,或扬手掷足,或躁扰不宁,头胀耳鸣,巅顶作痛,脉弦劲实大。或大便秘结,矢气频转,舌红苔黄躁,脉沉滑有力。
(2)阳虚气弱证形寒肢冷,半身不遂,步履艰难,舌强言謇,口角流涎,小便频数,或遗尿、大便失约,舌红赤有齿痕,苔白腻或无苔,脉弦滑而数。
(3)肝阳上亢证头晕头重,目眩,心烦心悸,口苦咽干,夜眠多梦,口舌歪斜,半身不遂,手足重滞,肢麻而颤,舌红赤,苔干厚,或无苔,脉弦滑而数。
2?络破血溢证起病急暴,多在活动及用力时而发。素患肝阳上亢,痰热内盛之证,而见头胀痛,眩晕,口苦,面赤,便秘,舌红,苔黄腻,脉弦滑而数。剧烈头痛、眩晕,轻者,呕吐、项强,神志尚清;重则神昏失语,二便失禁,烦躁不安,瞳孔散大或缩小。但在临床上分为阴闭、阳闭。其病危重,即现脱证,多危而不救。
(1)阴闭证静而不烦,面白唇紫,痰涎壅盛,四肢不温,苔白滑腻,脉多沉滑。
(2)阳闭证昏不知人,两手握固,牙关紧闭,面赤气粗,舌红苔黄腻,脉多弦滑数。
(3)昏脱证突然昏倒,不省人事,鼾声痰鸣,目合口开,手撒尿遗,呼吸深大或微弱,脉多沉数或浮大无根。
3?后遗症中风病深者,则脑失神明之用,经络痹滞,久失通利,或邪气残留,正气未复而遗留后遗症,如半身不遂、失语、流涎等等。
(四)辨证论治本病发病急,病情重,标本错杂。因此,立法、处方、用药之前,必须辨明是瘀塞经络证,还是络破血溢证。继察虚实,以别深浅,定出标本。急则治其标,缓则治其本,针对具体病情,选用下列治法。
1?开闭法病人卒然昏倒,口噤目张,两手握固,面赤气粗,痰壅气塞,或二便不通,脉多弦大、洪数,此为闭证。闭证宜开,不开则危。搐鼻、揩齿、探吐,芳香开窍,辛凉、辛温透络,兴奋神机皆为开法。方剂可用:白矾散、苏合香丸(阴闭证用之);紫雪丹、至宝丹、安宫牛黄丸、牛黄膏(阳闭证用之);三化汤(二便闭者用之);开关散(乌梅肉1?0克、冰片0?5克、南星1?0克,共为细面,揩擦齿龈,涎出即开口噤)。
第二卷1562?固脱法猝倒,痰涎壅塞,喉间痰如拽锯,汗出如雨。神昏不语,口开目合,遗尿,手足弛而不收,此为阴阳两脱证。脱则宜固,急则以摄纳真阴,固护元气。元气已固,真阴不泻,然后方可祛邪,方剂可选:阴阳两救汤:熟地5克、附子15克、人参5克、菟丝子20克、茯神10克、远志10克、诃子10克、杞果20克、炮姜10克、干紫河车15克两救固脱饮(自拟):赤参15克、附子10克、龟胶15克、山萸肉20克、玳瑁15克、鹿胶10克、阿胶15克、鸡子黄1个、胆星5克。参附针、参麦针、独参汤、救急丹等等均可选用。
3?豁痰法中风发病之后,往往痰涎上壅,症见:唇缓流涎,喉中痰鸣,神志不清,口不能言者,是由风引痰升,气引痰动所致。急宜豁痰为要以防痰塞气道窒息和肺内感染。并能畅通气道,使清气能入,浊气能出,保持脑髓有充足的清气滋养,神机得以复活,方剂可用竹沥汤、导痰汤、导痰开关散之类治之。亦可用涤痰散(自拟方):风化硝10克、猴枣0?25克、胆星7克、石菖蒲20克、天竺黄15克、竹沥1瓶,共为细面,每服17?5克,一日二次,生姜汤下,或用豁痰丸(经验方):玳瑁15克、羚羊角15克、皂角炭5克、西瓜霜30克、胆星10克、蛇胆陈皮末10瓶、竹沥1瓶、沉香15克、枯矾3克,共为细面,炼蜜为丸,重15克,每服1丸,白开水送下。
4?潜阳法因肝肾阴亏,阴阳失敛,阳动生热,热极化风,风阳上亢,鼓动气血上犯脑髓而致。治宜育阴潜阳。禁忌发散、燥热之剂。方剂选用驯龙汤、真珠圆之类,亦可用:潜阳熄风汤(自拟):羚羊角5克、天竺黄15克、玳瑁15克、珍珠母5克、紫贝齿15克、龟板15克、天虫(僵蚕)15克、葛根15克、生槐花50克、生地15克、胆星15克、秦艽15克。
张聿青医案方:羚羊角5克、云苓15克、黑豆衣15克、瓜蒌皮15克、石决明15克、菊花20克、鲜生地30克、竹茹15克、淡海蜇10克、大荸荠3枚。
5?化瘀法病中风者,主要是脑髓的经络、血脉受阻而气滞血凝;或因络损脉破,不能束约血液,使之离经外溢。故其治疗,应予通经活络、活血化瘀,方剂可选用:四物汤加桃仁15克、红花20克、竹沥1瓶、生姜汁1杯加水煎服。
活络化瘀丹(自拟):生槐花50克、葛根15克、赤芍15克、地龙15克、川芎10克、西红花5克(另吞)、三七粉15(分三次冲)、?莶草50克、茄根15克、胆星3克、丹参20克、橘络15克。
醒脑通络散(经验方):血竭15克、西红花20克、葛根30克、汉三七25克、麝香3克、牛黄5克、珍珠10克、白花蛇100克、玳瑁50克、胆星15克、川芎25克、白薇15克,共为细末,每服5~10克,日三次,生黄芪15克、丹参15克,水煎后,冲散送下。
此外,亦可静脉点滴复方丹参液、丹参注射液、川芎注射液、血塞通。
6?理气法中风乃虚风内动之证,正气引邪,邪正相争,产生冲气,鼓动气逆血升而致。故本病在治疗过程中,理气降逆也是重要一环。方剂可用:匀气散、八味顺气散之类。
理气返正汤(自拟):珍珠母30克、沉香15克、乌药15克、白蒺藜15克、佛手30克、桑枝50克、青皮15克、胆星3克、郁金15克。
第二卷1577?填精法病起于肝阳上亢者,禁用苦寒直折,折则虚火四起,有如燎原之势,必用滋降之品,透达下焦,以补其不足。其方剂可用:滋营养液膏:女贞子、旱莲草、霜桑叶、黑芝麻、黄甘菊、枸杞子、当归身、白芍、熟地、黑大豆、南烛叶、白茯苓神、葳蕤、橘红、沙苑子、刺蒺藜、炙甘草,用天泉水熬浓汁,入阿胶、白蜂蜜,精炼成膏,每服15毫升,白开水送下。
河间地黄饮子:(略)。
益脑丸(自拟):何首乌30克、黄精40克、西红花20克、桑枝20克、?莶草50克、生地30克、天冬50克、阿胶30克、泽泻15克、三七20克、玳瑁50克、砂仁15克、淡菜50克、丹参20克、五味子15克、燕菜(燕窝)50克,共为细面,蜜大丸,每服1丸,日三次,白开水送下。
李冠仙常用调理方:大生地、北沙参、生白芍、寸冬、法半夏、陈皮、茯苓、生甘草、枳壳、鲜竹茹。
随证可加女贞子、羚羊角、?莶草、橘络、丝瓜络、当归尾、人参尾等等。
8?温阳法温阳即补阳,是治疗中风病后期的重要一环。本病在后期,往往多由脑髓病变,日久不复,致使肾气受伤。肾阳不足,命火虚衰,故在治疗上必须温补肾阳。方剂可用:三建汤(《是斋医言》):附子、天雄、乌头。
亦可用温阳健肢汤(自拟方):鹿胶15克、西红花10(冲)、巴戟15克、仙茅10克、韭子10克、炒熟地15克、阿胶10克、?莶草50克、仙灵脾15克、橘络15克。
9?药禁中风虽有风邪,但非六淫之风,而是内生虚风。故方药应禁发散解表之品,如麻黄、羌活、独活、防风、荆芥、苏叶、细辛、白芷、桂枝、葱白等等。因其辛燥助阳,再耗阴液,有使病情恶化之弊。
他如干姜、肉桂、鹿茸、人参再造丸(又名回天再造丸)、大活络丹、醒脑再造丸等剂,亦都在慎用之列。因药味繁杂,以香燥、辛散药为主,易伤津液,可助风势。故李冠仙说:“再造丸药味夹杂五十余味,多用辛燥……,香燥太过,转伤阴血,何能息风乎?”张山雷氏亦云:“大皆温中解表之剂,因为外感之风寒立法也,今者血冲脑经之理,即昭然若揭,则古言虽多,必不能复适于用”。
唐季润亦曰:“切记风中人,不可使风药。”治此病,应本“治风先治血,血行风自灭”的大法。
10?预防预防之法,急屏除一切膏粱厚味,及鹅肉、面、酒、蛋肥甘之品和生痰、化脂、动火之物。更须远房帷,清心寡欲。肥人更应慎口、绝欲。食饮宜清淡素食为主。
四、肾风论治肾风之病名,始于《素问&#8226;评热病论》,为临床常见、多发病,也是肾之本气自病,临证分急性、慢性两类,急者多实,虚者少见,亦有大实有羸状者;慢者多虚,然亦有虚中夹实者。
本病的病位,以肾为本,以肺、脾、三焦为标,因肾为元气之根;脾是生气之源,肺主诸气;三焦者,主出气,以温肌肉,充皮肤,温煦脏腑,是为一身生理之气化者也。
急性肾风,起病急,也有隐匿而病者,其证以睑肿如卧蚕状、尿少、腰痛、眩晕,渐致颜面、胸第二卷158腹、四肢浮肿,舌质淡红,苔白腻,脉多沉缓或滑数象。若治疗及时得当,可以痊愈。若失治误治,则可能转为慢性肾风,或转为肾衰、水毒、血极之危症。
对于急性肾风,任氏在治疗上用土茯苓200克、紫荆皮15克、马勃10克、藿香15克、生地榆25克为主,再据病情不同而临证化裁:病发于风寒者,加麻黄10克、杏仁5克、桂枝5克、藿香叶15克、生姜3片、大枣3枚。毒邪已解,加生槐花50克、白蔻15克、女贞子50克,病发于风热者,加前胡15克、羌活15克、大力子15克、蝉蜕15克、大青叶25克、茜草15克、藿香15克。表已解者,加女贞子50克、覆盆子15克、生槐花50克、白蔻15克、茜草15克。病因于湿热,加白蔻皮15克、藿香15克、佩兰15克、元芩15克、黄柏15克、苍术15克、女贞子50克。
若湿清毒解,加白蔻15克、白术15克、女贞子50克、芡实20克、山萸肉15克、鸡冠花15克、茜草15克。病由寒湿所致者,加仙茅15克、仙灵脾15克、韭子15克、白蔻15克、白术20克、九香虫15克。
慢性肾风,属难医之疾,多不浮肿,惟全身乏力,腰酸楚,口淡,小便短少(或多尿尤以夜间为甚),或腰酸不适,头晕等。
任氏对慢性肾风的治疗,用土茯苓200克、爵床50克为主,然后再因人而异,灵活化裁:脾肾阳虚者,加仙茅15克、菟丝子15克、白术15克、鹿角胶15克、砂仁15克、茜草15克、黄芪50克;脾肾阴虚者,加淡菜15克、龟胶10克、杞果20克、女贞子50克、白术15克、石斛25克、白蔻仁10克、熟地15克、茜草15克、黄精15克;肾气失调者:加芡实30克、山萸肉20克、河车粉10克(冲)、覆盆子20克、巴戟肉20克、砂仁15克、茜草15克、鹿内肾粉15克(冲);若病人肺肾失助,则加炙黄芪25克、炒白术15克、炒防风5克、老燕菜粉15克(冲)、砂仁10克、山萸肉25克、鹿角胶10克、龟胶15克、炙甘草15克。若转为肾衰,其证往往虚实难辨,水火难分,气血难明,阴阳难判。因此,诊断与辨证十分重要。
其中脾肾阳衰者,任氏用仙茅15克、韭子15克、鹿胶10克、鹿茸粉5克(冲)、龟胶10克、白术15克、土茯苓200克、爵床50克、党参15克、砂仁10克、杞果15克、茜草10克。
脾肾阴竭者:则用淡菜15克、阿胶15克、炒熟地20克、龟胶10克、黄精15克、砂仁10克、爵床50克、土茯苓200克、白术15克、佛手15克、石斛20克、女贞子50克。精血亏虚者,用龟胶15克、鹿胶15克、黄精20克、淡菜25克、白术15克、鲍鱼25克、山萸肉25克、爵床50克、白蔻15克、土茯苓200克、羊羔肉15克、甲鱼一具;水毒湿浊逆者,则用沉香15克、白蔻15克、爵床50克、土茯苓200克、灵仙15克、苍术20克、地肤子15克、陈皮15克、佩兰15克、猪苓10克、炒二丑各5克;虚风内动者,则用紫河车粉10克(分三次冲)、生芍15克、沉香15克、灵磁石10克、熟地15克、龟板20克、羚羊角5克、淡菜15克、黄精25克、钩藤15克、天竺黄15克。
病人若高度浮肿,或无浮肿,颜面苍白或白光白、头晕、乏力、身痒、恶心呕吐者,是为水毒证,为继续恶化的证候,是因肺气衰,脾气竭,肾气绝而成,治疗上比较困难。任氏主张凡浮肿不消,尿少(或无尿)者,则用千金鲤鱼汤治之,鲤鱼一尾(150~200克重,去鳞杂),赤小豆50克、茶叶15克、大蒜10瓣,商陆15克、砂仁10克,寒加附子10克、干姜5克煮烂食之,日一次,有助于消肿利水,并用复肾散:海狗肾、海马、鲍鱼、海米、淡菜、鹿角花盘、蛤蚧、土茯苓、胎盘、竹茹、杞果、菟丝子、川断、熟地黄、砂仁、山萸肉、西红花,共为细末,日服三次,每服5克。
第二卷159名案评析
一、顽固性心衰案赵某某,男,66岁,长春第一汽车厂工人,1992年3月6日就诊。
主诉:气短心悸11年,浮肿不能平卧1年余。
现病史:病人近年来,常觉气短,胸闷痛,不能平卧,尿少,双下肢轻度浮肿,发作时汗出如雨。曾在吉林省人民医院诊断为冠心病,心衰Ⅳ°,常服“速效救心丸”,时好时作。近二周,胸闷气短加重,不能平卧。面汗多,阵咳,咳少量白色泡沫痰,偶夹血丝,尿少、下肢浮肿,四肢凉冷,纳少,恶心。
查体:面色苍白,口唇青紫,多汗,四肢厥冷,舌质隐青,苔薄白,雀啄脉,下肢轻度浮肿。
中医诊断:厥心痛(阳气欲脱,瘀阻心脉)。
治法:回阳固脱,化瘀利水。
方药:炒水蛭5克、葶苈子15克、赤芍15克、川芎10克、附子15克、泽泻50克、肉桂3克、桂枝15克、枸杞子25克、干姜10克。
服用上药二周后,症状基本消失,唯觉疲乏,又守前方,随证加减化裁,治疗一月,病人基本痊愈。
[评析]心衰一病,是内科危重症。因此,临证必须详审阴阳,定其病性。体用俱病,阳衰气弱,阴伤血滞,病起危急,急则治标,当调其营卫,祛邪为务。古言气为阳,阳为气之体,气是阳之用,若阳气不振,则心气虚,气为力之本,功之根,心气虚则心动无力,心力内乏,乏久必竭,血行不畅,致使机体内外、局部血虚和血瘀的病理状态,从而心衰作矣。由此可知,心衰的发生,俱心阳不振,为主要病机。日久不复,致心体肿胀。因而任氏重用附子、肉桂意在回阳固脱,阳气足则化气行水,又用炒水蛭、槐花等化瘀导滞,用泽泻、北五加皮以强心利尿等,治疗顽固性心衰,取得了十分满意的效果,为中医治疗急证开辟了新的途径。
二、消渴案杨某某,男,80岁,吉林省长春军分区司令员,于1992年4月20日就诊。
主诉:多饮、多食、多尿,消瘦20年。
现病史:病人于20年前患糖尿病,多饮、多食、多尿,形体消瘦,服用“优降糖”等西药,而未愈,于13年前,就诊于任氏。刻诊:多饮、多食、多尿,消瘦明显,疲乏无力,理化检查血糖360mg%(19.8mmol/L)舌质红,苔黄厚而干,舌尖有芒刺,脉象弦滑有力。
诊断:消渴(阴虚燥热)。
第二卷160治法:滋阴清热,活络导滞。
方药:缫丝50克、生地50克、知母25克、肉桂3克、三棱10克、莪术10克、仙鹤草20克、黄精20克、枸杞子20克、花粉15克、覆盆子30克。
病人以上方为主,服药近3个月,诸种症状明显好转,血糖明显下降200~400mg/L(11~22mmol/L),尿糖(±),患者经调治20年,带病延年至今,未见合并证,生活自理如常人。
[评析]任氏治消渴,有独到之处,其立论精深、用药独特。
其一,确立病位,重在散膏:一般认为,消渴的病位在肺、脾、胃、三焦。但是,任氏经过临床观察及现代医学理论证实,认为本病的病位在散膏。散膏者,月卒也,相当于现代医学的胰脏。
任氏认为:散膏、脾肾共居中焦,为后天之本,可以散发阳气,温煦五脏六腑,为人体气化升降之轴。另外,散膏、脾胃与肺肝肾,在生理上形成了有机的统一活动,从而来维系人体正常的生理功能。这一有机的活动,是指脾胃、散膏的各升降、转输,肺的治节、宣降,肝的疏泄,肾的封藏、开合。又由于经络的络属关系,使上中下三焦相互为用,共同完成,即所谓现代医学的内分泌、代谢系统。所以,消渴的病位,是以散膏为核心,波及了肝、脾、肺、胃、肾、三焦等。
其二,喜用肉桂,阳中求阴。消渴病的主要机制,是以燥为主,燥为火之属,火为热之极,热则伤气。气者,肾气也。肾气伤则阳虚,阳虚不能生命火,命火衰则相火微,相火不足,肝阳失助,肝肾阳虚,故而不能蒸津化液,而致津枯液涸。所以,消渴病临证多以阴虚火燥之候为主。
任氏对本证的治疗,强调不可单纯的养阴补液,治病固本,还要顾及阳虚的一面,因为只有阳旺才能生阴,即所谓善补阴者必在阳中求之。
所以,任氏临证喜用肉桂,一者引火归源,二者阳中求阴,然消渴一症,燥盛必伤阴液,阴虚在本病中,同样不可忽视。阴虚必养阴,阴生则津足,故任氏首选生地、知母相互为用。生地甘寒多汁,清热养阴;知母苦寒凉,下滋肾阴,上清肺火,二者合用,相辅相成。
除此之外,任氏对消渴病的治疗,更有独特之用药,每于方中重用缫丝。缫丝者,蚕茧也,其味甘,性微温,含有丝纤维蛋白、丝胶蛋白。其煎汤能生津止渴,是治疗消渴病之要药。
其三,善用三棱、莪术,以防坏病。对消渴病的治疗,任氏强调,要调整机体之阴阳、水火平衡,脏腑、经络、气血互相协调,消渴之症,以燥为主,缠绵难愈,病久势必阴液干涸,血脉失荣,脉络刚而不柔,血脉不畅,气血循行受阻,血液壅滞,转化为瘀,瘀塞经脉,营津不行,渗于脉外,为痰为饮。反之,瘀血痰饮又作为病因而犯于机体,或犯于脑脉,或犯于心脉,而成合并证,即为坏病。为了防患于未然,任氏对消渴的治疗,常用三棱、莪术,二者皆为祛瘀之药,三棱长于破血中之气;莪术善于破气中之血,二者合用,取长补短,相得益彰,破瘀散结之力更强,可用于治疗一切血瘀气结之候。而对于防治消渴病的坏病,更为有效。但本品为破血消伐之品,宁可轻剂、再剂,而不可重剂,要根据病情,中病即止,不可过用,以防伤正。
三、肠麻痹案张某,男,65岁,1991年3月18日入院,患便秘,29年前初起每2~4日一次,以后每半月一次。伴有腹胀痛及肠鸣,排便为干稀夹杂。便后腹痛减轻。1976年以后,病人大便质硬色黑,(非柏油状)曾历数医,久治不效,近经白求恩医科大学一院诊断为肠麻痹,行灌肠输液等治疗其效不显,非灌肠不能排便。遂来我院求治。
第二卷161刻诊:便秘,腹胀痛,手足凉,气短乏力,嗜卧懒言,食少纳呆,消瘦尿少,性急易怒,面色青黄,舌淡苔白,脉沉虚无力,血压15/9kPa,左下腹可触及条索样硬块。
任氏认为五脏俱伤,脾气不升,胃气不降,肝失疏泄,肾失开合,大肠传导失司所致。
中医诊断:虚劳便秘。
治法:益气养阴,壮阳通便。
方药:桃仁15克、当归10克、青皮5克、苁蓉30克、枳实5克、煨皂角2克、鸡内金20克、紫菀15克、黑芝麻50克、枸杞子20克、党参20克、玉竹15克。
另用皂角粉3克、麝香0?1克、大黄5克、当归25克,加蜂蜜调之外贴神阙穴,加热水袋外敷,每日更换一次;若不效,则用硫磺粉5克,分二次内服。
病人服用硫磺后,自觉腹部温暖,腹痛明显减轻,已有便意,但不能便出。任氏又投用大承气汤加味一剂:大黄10克、芒硝5克、枳实5克、川朴15克、当归20克、党参20克、甘草5克。
药后,大便已能自行排泄。为巩固疗效,又予:紫菀20克、杏仁15克、白芍15克、黑芝麻50克、苁蓉20克、鸡内金15克、寸冬30克、党参10克、当归15克、火麻仁15克、远志15克、煨皂角3克。
另服硫磺粉1克。一周服用二次。
病人服药一个月,痊愈出院。
[评析]该病人便秘近30年,始终治不得法,致使阴亏阳衰,五脏俱虚,而任氏则根据阴阳互根之理,补阳育阴调其五脏,阴中求阳,而使阴得阳助而生化无穷,阳中求阴,而使阴得阳升而泉源不竭。
医论医话
一、论心之生理病理祖国医学将心分为神明之心和血肉之心。前者是指脑神经而言,后者指心脏而言。
心位于“肺下肝上”、“形如未开莲花”。“心为诸经之主……而血脉,脉气流于诸经”。“此一主者,气血之根,生化之本,十二经之网维”。“人心动,则血行于诸经”。所谓肺下肝上,是指心脏居胸腔,大如拳。“左右有肺”,“心尖略向左”,“色赤而鲜”,“体外圆滑,内腔如囊,中有横直膈膜相隔如户如房”,心脏主持血液循环。以肝的疏泄阳气,肾脏的阴精上交于心,借着自然界的诸阳之气渗透于中,转化为心气,在心气的鼓动和神明的调节下,使心脏不断地发生节奏性跳动,将血液输入血脉,循环于机体,然后由全身各处汇集的“各经之血,无不上会于肺”,从而构成机体的大小循环,担负着“食气入胃,浊气(精气)归心,淫经于脉,脉气流经,经气归于肺”,“肺主呼吸,司清浊之运化”的任务,保证了人的正常的生理活动。
心与其他脏腑的关系心与肺第二卷162心肺为阳,同居于胸中膈上,肺主气,心主血,气血相依,相互为用,相互促进,构成气得以濡之,血得以煦之的生理活动。气机所动受血液滋养而不亢不燥,推行血液循环于全身,内濡脏腑,外养四肢百骸;血赖气的熏蒸而动,循行不息,从而形成肺主气,以呼吸清浊,推行营卫,施布津液;心主血,以运行营养物质,供机体生理之用,此谓:“心主血,肺主气,血为营,气为卫。
相随上下,调之营卫,通行经络,营周于外,故令人心肺在膈上也。”心与脾心居胸上处于上焦,脾居于腹处于中焦,以募原和脾支脉构成气化机能之用。心阳和营精下济于脾,则脾气得充,阴精得助,阴阳相交则转化为元气。元气生,则中轴得定,运化之机得畅,胃气得行,升降机能得以斡旋于上下。水谷得化,津液以布脾血得以统运,营气以行,上布于心,心营得资,心体得养,则神气安宁,血气乃和,此谓“心之脾胃”之用的机理。
心与肝心与肝的生理关系是以气血为用的,因肝脉的分支络于肺,吻合于心脉,则成“心肝气通”。
心主营运的血液藏于肝,肝体阴用阳,其性刚劲,主动,主升,得心输其血精以濡润之,刚劲之质得以柔和之体,以布升发之阳,此谓“阳潜于阴、阴出于阳”之理;肝体柔和,生阳畅茂,疏泄之机得通,心受其气,则心气得充,心阳得助,血液得行,营卫得布,津液得散,机体得养,脏腑得滋。
此为“清净之气……生于肝……役于心”之义。
心与肾肾的支脉,络于心脏,以成心肾相交,升降相因,阴阳相济的关系。心阳转化为心气,是以肾阴上交于心,则阳得阴而化。心气温润、血液得行,此为心阳动而火不亢。肾阳转化为肾气,是以心阳下济于肾,则肾阴得阳而生,肾之真气,上通脏腑,以为生理之用,此为心肾相交之理。
心与小肠心是从少阴之脉络于小肠,而小肠经脉也络于心。因而构成心与小肠在生理上互为表里,阴阳互用。心为阴火为君而主静;小肠为阳火为相主动,动静相合则蒸精化液而生冲和之气。
因此,心有此气则心动不疾不徐,以行血液循环之用,其脉乃调,神则内藏,心动有节,以营、精、津,注入机体,脏腑得润,皮、毛、筋、骨得濡;小肠得此气,则行受盛之用。以济泌别,上供心脏之需,内滋心火;下济它脏它腑,以滋身体,则生理活动若一。
心与胆心与胆相通,心为君火“经与上生于下”而为阴,阴主静,静则为柔;胆为相火,位于下而为阳,阳主动,动则为刚,从而在生理上形成刚柔相济,阴阳互化升降相关,清浊已分,清浊之间是为少阳升阳之气。而升阳之气以助中气(木疏于土则运)。中气者,阴阳升降之轴,气血循行之枢。少阳升发之气借此枢轴上升于心,则心阳有助,心气有资,以行于血,血得煦,则营运于精、气、津以供生理之需;君火之气借此枢轴下降于胆,则胆之少阳升发之气得血以濡之,津以润之。虽为相火之体,而其气不燥而生冲和之气以供之用,故《素问&#8226;调经论》说:“五脏之道,皆出于经隧,以行血气。”黄坤载亦说:“阴阳则有清浊,清则浮升,浊则沉降,自然之性……,清浊之间是为中气者,阴阳升降之枢轴。”此即所谓心病治胆,胆病治心的道理。
综观上述,心与五脏六腑生理功能是相互为用的,故心病则神摇,神动则脏腑不安,心神不宁而疾甚矣。故《推求师意》说:“心动则心之所以为病,病则有因,因者,内外之邪所致。”一为先天所致。因先天禀赋不足,心内如房如户之体不全,而引起血行不畅,内蓄瘀血于第二卷163心,瘀血内结,血不舍神则神气外浮而成心悸、怔忡之患。
二为风寒湿邪或风湿热邪乘机体。正气不足,卫气不固,腠理不密六淫之邪侵入肌腠,流入关节。久而不除,则邪气深犯于脉,发为脉痹。内舍于心,导致脉气不通,心体受损,房户伤,而生心痹。“烦则心下鼓,暴上气而喘,嗌干善噫,厥气上则恐。”三为湿热病毒作用于咽,渗入营血,浸淫于心,久则心体受伤,体伤则气耗,耗则不能养神,而生怔忡、短气之疾。
四为素体禀赋不足或病后虚弱所致。精血不足,或病后虚弱所致,津血内虚,心体失养,心神不能内藏,动摇于外,则呈心悸之患;亦有损伤于阳,阳虚则气虚,虚则不能生神。导致神气内空,心无所主,故心悸作矣。
五为情志所伤,情志发疾有四:一者喜怒不止,怒而不止,郁闭肝气,不能疏泄于外,内逆化火,气火相结,扰于内则魂魄不安反上逆,触犯心神则不宁,心悸乃发。二者思虑日久,或饮食劳倦过度,损伤于脾,脾伤不运,斡旋无力,升降阻滞,发生清者难升,浊者难降,引起气血生化无能,气血匮乏不能上奉于心,故使心乏清气资养、精津滋润,神不能内守而生心悸之患。故周慎斋曰:“脾既不转输,则心亦无以奉生而化赤。”又曰:“心之脾胃虚则气不到于心,心则无成,亦不奉生”。三者为暴喜伤阳。“喜出于心”,阳伤则心气弱,弱则火衰;或肾虚久亏,亦有先天肾水不足;或过恐,或房劳伤肾,肾伤则水弱精虚,从而在生理上形成了心火弱不能吸收肾水上升于心,肾水不足则不能引心火下降于肾,造成水火不济,心肾不交,相火不能下潜,反而上腾冲击于心,神摇于内而呈心悸、怔忡之病。故周慎斋曰:“神者心也,气者肾也。”又曰:“欲补心者须实肾,使肾得升;欲补肾者,须宁心,使心得降。”即为上述之义。四者为“惊吓则胆伤”。少阳春生之气乏,心失少阳升发之气资助则心气乏,“内动于心,心动则神摇”,“心无所依”而病心悸怔忡之患。
六为久患肺胀、喘咳之疾,肺体受损,体胀气逆于内不能宣发于外,肃降于下,残留于肺,引起经气不畅,络血不通,使心气滞,血行不利,滞留于心,久则肺心同病而呈喘,悸不得卧,此为《巢氏病源》“肺气虚极,邪则停心”之理也。
七为久食膏粱厚味,脂液内生,渗入营血着于血脉,留而不去,久则脉体不柔,心之毛脉行血不利,清气内乏,心体失养,而生心痛或真心痛,亦有气不足或心阳不振,或心气阴滞,或大寒犯心,引起心与血脉功能失调,形成瘀血阻络,心乏清气之养,津血滋荣而生真心痛。
八为亡血竭气或肾精亏耗不能生髓,髓虚不能生血,血少则不能养心,则心动神无所归,而病心悸怔忡。
九为久患心痹、真心痛,肺心同病,心体损极,心阳内乏,心气内脱,血气不能通达四末,经络瘀滞,而生心衰之危候。
其它如瘿气、白喉、热毒犯心、药物中毒等等,损于心而成心疾。
二、论脑髓脑为脏腑中的奇恒之府。奇恒者异于平常也。《素问&#8226;五脏别论》曰:“脑、髓、骨、脉、胆、女子胞,此六者,地气之所生也,皆藏于阴而象于地,故藏而后不泻,合曰奇恒之腑。”脑髓的生成是随着男女交合,二五之精,妙合而凝,形成胚胎。故《内经》云:“精成而脑髓第二卷164生。”《圣济经》亦说:“阳施阴化,胚胎既融,必为有形之始者焉,命门是也。”李时珍也说:“命门……上贯脑。”《圣济经》补充之为:“命门既肇,然后生心、生肺、生肝、生脾、生肾,肾生骨髓。”孙东宿则云:“脑者,髓之海,肾窍贯通脑。”综上可知,胚胎一成,便生脑髓,相继生脏腑,外而皮肤肢体百骸。脑髓形成之初,脑髓左右不分,形体不辨,便是无极,故《性理精义》说:“无极之真,二五之精,妙合而凝,……二气交感,化生万物。”所以能生万物,内含精灵之气,是为无极真机。
真机者,负阴而抱阳,阳变阴和,则精变为气,气聚成形,形气交感,则形化而脑髓分为左右。左右者,阴阳之道路也;上下者,阴阳之升降也;阴阳者,太极也。故《性理精义》说:“太极本无极也。”因此,脑髓分为左右半球也是一太极,进应万事万物之变。故《性理精义》说:“万物统体一太极也。”太极动而生阳,动极而静,静而生阴,一动一静,互为其根,阴柔阳刚,阴舒阳缩,催化脑髓化生出“乃发细络如细腺”(《性原广嗣》)。此细络细脉是神机之元。神机者,“神经”也。
载于《太平经》,今移为解剖名词。张景岳说:“神之与机互相依伏,故神有所主,机有所从;神有所决,机有所断,神为机之主,机为神之使。”所以,《黄庭内景经》释之为“脑神”,《酉阳杂俎》释为“脑神曰觉元。”可见,脑神是神机之源,觉元是神机之用,觉元升降出入的路径曰神经。经者,径也、通也。而脑神之机与机体内外、上下信息之所以川流不息地传递,是因“肾窍贯脊通脑”。但由于脑神功用不同,《内镜》将头与脑髓分为“头有九宫,……泥丸乃一身之祖窍,万神汇集之都也。”可见,九宫中的泥丸宫是人体生命之枢。脑髓一生,则内涵“多精质之体”(《性原广嗣》)。并在太极作用下,化生出160亿个脑神经细胞,从而形成了人体的中枢器官———脑髓。
脑髓生理功能脑位于体之首,寄居于头,颅骨腔内为真宅,脑髓外层有募原护之。故经云:“头者,精明之府也。”李?说:“脑者,髓之海,诸髓皆属于脑,故上至脑,下至骨骶,皆精髓升降之道也。”《华洋藏象约编》亦说:“夫居元首之内,贯腰脊之中,统领官骸,联络关节,为魂魄之穴宅,性命之枢机脑髓是也。”诸神之所象,为神机之源,统摄五神,故有神明之心的称呼。脑之元神的神机之所以能使脏腑经络、肢体百骸的生理活动若一,必须有脑髓的阴阳相互磨砺,“脑散细微动觉之气”。又同脑的元神之机作用,并能使之“脑散细微动觉之气”。此气能连接人体内外各种生理活动统一。这种生理活动联络渠道除经络之路而外,脊髓、任督二脉起传导之功,上下互接,内外相感,形神相应,以协调阴阳平衡,营卫和谐,以达安内攘外的作用。
脑分九宫,九宫皆有神,泥丸宫之神是高级中枢之神,即脑之元神,是统御五神之主。五神者,神、魂、魄、意、志是也。脑之元神与五神交会之物质是散动觉之气,精、津是载体,脊髓、任督二脉是信息传导之路。因此,神受此气,则百脉有主,动而有序,此为“脉舍神”也;魂受此气,而发知觉,能升、能受,能除秽也;魄受此气,而生运动,能降,治内也。《丹铅续录》说:“魂能知来,魄能藏住。”志受此气,则机体内外气化功能有统,生理机能活动有常,智慧乃成。故程子说:“夫志,气之帅也。”意受此气,则神发为之,主构思、意向、专一,意动而阴阳通,则人生矣。
《思问录》说:“由神动意,意动而阴阳之感通,则人物以生。”概而言之,“夫脑者,一身之宗,百神之会,道合太玄,故曰泥丸”(《修真十书》)。泥丸者,百节皆有神,故陈绍勋说:“头脑为神、魂、魄、意、志会聚之所”。因此,神统五脏精华之血,六腑清阳之气,皆上奉于脑,温养诸窍,而生精神、感觉、意识、思维、记忆、运动以及喜、怒、忧、思、悲、恐、惊、哀、乐、爱、憎、视、听、嗅、味、语言等。
第二卷165脑与脏腑的生理互为一体五脏六腑生理功能,是以脑之元神统发五脏之神使然。即魂受元神之气,则魂动于肝,而肝之疏泄、藏血、调血机能得以舒达,其少阳升发之气,释放于胆,泌泄胆汁,以行通降。而肝之解毒、防御之能得以内通外达,此为“肝藏魂”,肝胆互为表理的内涵。
魄受脑神之气,则魄行于肺,而肺主诸气之能得以宣发,而行肃降,开达治理调节之功,通调水道,布水津,推行营卫,外润肌腠,主司皮毛,内以主施大肠传导之力,升清除秽也。进而维持神清体健之态矣。此谓“肺藏魄”,肺与大肠相表里的原委也。
神受元神之气,则神荡于心,内施心阳,阳动则心气内鼓,其开合得以张缩。故心动有节,心跳有律,使周身血液循环有序,以送清气,换带浊气,布水津,营运精微,进濡机体,则小肠气化能够济泌别汁,以共生命活动之需。此乃“心藏神”,心与小肠相表里之理也。
意受元神之气,则意发于脾,中气乃能斡旋中焦。土为中焦之主,脾胃所属,元气乃宗意动神行,则元气激冲于脾胃,脾胃必然得升,运化必转;胃得脾升之力,必降于下,以行腐熟化生水谷之能,游溢精液,内灌五脏六腑,外润肌腠,筋骨,四肢百骸。盖脾之湿,胃之燥得以相济,万物能化,进奉生命之所需。此为“脾藏意”,脾胃相为表里,互生互化之机也。
志受元神之气,则志统真元,气化释放有序,肾能封藏,精气内隐,动而出伎巧,有作强之力。男子天壬、女子天癸得助,始有生育之功,肾气受志之统,气化之气必施发于膀胱,使津液之清者内藏;浊者,化为尿液排出体外,以维持人体生理之洁也。
脑与命门是人体生化、生命之轴。李时珍说:“命门之体,非脂非肉,白膜裹之,在七节之旁,两肾之间,二丝著脊,下通两肾,上通心肺,贯属于脑,为生命之原,相火之主,精气之府,人物皆有之,生人生物皆由此出。”可见,脑气乃元神之气,皆由肾、命所供。此为“肾藏志”,“志,气之帅也”,肾与膀胱相表里的机理是也。
脑统七窍五官之使脑髓元神之机为七窍之司,五官是灵机之窗,故脑又称为“清窍”、“清空”、“窍络”等名。窍者,为神气出入之所;络是传导、反射之路;脑髓是接收之器,更是传出指挥之官。正如赵台鼎说:“脑为上田地神所居之宫,人能握元神?于本宫,则真气自升,真息自定,所谓一窍开则百窍开,大关通而百关尽通也。”七窍生理作用,是展示脑神生理功能向外之能。故《灵枢&#8226;大惑论》说:“五脏六腑之精气,皆上注于目而为之精,精之窠为眼,骨之精为瞳子,筋之精为黑眼,血之精为络,其窠气之精为白眼,肌肉之精为约束,裹撷筋骨血气之精而与脉并为系,上属于脑,后出于项中。”可见,目与脑连,是脑向外反应的视物之器,接纳分辨色泽、大小、厚薄之官。目之能视物,审黑白,别长短,乃视神之功也。目之动,上视下视,左视右视,是为脑元神之使也。盖耳之听声聆音;鼻之嗅香闻臭,辨别气味;舌之酸、苦、甘、辛、咸、淡之味,皆为脑之元神之能也。故王惠源说:“耳目口鼻之所导入,最近于脑,必以脑先受其象而觉之,而寄之,而存之。”王清任亦云:“两耳通脑,所听之声归于脑———两目即脑汁所生,两目系如线,长于脑,所见之物归于脑,……鼻通于脑,所闻香臭归于脑。”此处肯定了七窍、五官为脑所主宰,神使之然也。人之前后二阴为泄浊之窍;廉泉为津窍以敷津施液;鬼门为汗窍,排泄汗液;茎为精窍,乃男女交接施布精液之道也。此皆归属脑之元神所司。古人有云:“天有七星,地有七宝,人有七窍权归脑。”脑为身之首,头为精明之府,脑是元神之府,“神依形则生”。人之外形即由经络、皮、肌、肉、筋、骨、腠理、募原、爪、毛、发、四肢相互联接而成。邵子曰:“形统于首。”《黄庭经》云:“百节第二卷166皆有神,神名最多,莫能枚举。”《东医宝鉴》说:“神为一身之主”,“头为天谷以藏神”,“神者,一身之元神。”《内镜》说:“脑散动觉之气,厥用在筋,第脑距身远,不及引筋以达百肢。复得颈节脊髓,连脑为一,因遍及焉。脑之皮分内外层。内柔外坚,既以保身气,又以肇始诸筋,筋自脑出者六偶,独一偶逾颈全胸,……又从膂髓出筋十二偶,各有细络旁分,无肤不及。其以皮肤接处,稍变似肤,始缘以导气入肤,充病周身,无弗达矣。筋之体,瓤其里,皮其表,类于脑,以脑与周身联系之要约。”综观上述所载,人之经脉十二,络脉十五,经别十二,络筋十二,奇经八脉,孙络各具阴阳,以配表里。因此,阳经络脑,阴经亦在其中。故经络一气贯通,运行血脉,以相出入,通利水道,持阴阳之衡,皆脑神维之。
而“筋骨、脂膜、肌肉、皮毛、毫毛十者,人之所藉以为形者也”。“骨为本、筋束骨、膜裹筋,骨也者,以为梁栓也”。其动作是脑神所为。脂固膜,肉卫脂,肌泽肉,肤统肌,皮荣肤,毛护皮,毫辅毛,以成形体,即为“墙垣也”。皮毛之呼吸,腠理开张则汗泄,肌肉之松弛、收缩,皆为脑神使然。正如孙思邈所说:“头者,身之元首,人神之所法,气口精明,三百六十五络,皆上归于头。”关尹子也说:“因神有意。”即为此证矣。
总之,脑髓为藏象组成部分之一,为奇恒、元神之府,神机之源,在生理上以督脉、经络、脊髓为传导、反射之路。脑神之气与五脏之神气,六腑、皮、肌、筋、脉、五官之神气相互对接,进而产生了各种生理活动,使之若一,以协调阴阳气血。阴阳平衡,气得血以濡之,血得气以煦之,方能完成生生化化之功,适应自然对人体的影响,进达内外环境的统一,充分发挥人类的智慧、潜能。
三、论肾之生理肾为人体的重要脏器之一,体俱阴阳,水火之宅,人之五脏六腑、经络的生理活动皆发源于肾。所以,肾是生命之根,精微之府,气化之基。其机理如下:(一)肾的解剖与部位《难经》说:“肾有两枚,重一斤一两”。李?说:“肾连胁下,对脐,形如红豆,相对如环,曲贴脊膂膜中,里白外紫。”孙东宿说:“肾与脐对,形如石卵,而曲附脊膂。”赵献可描述说:“肾有二,生于脊膂十四椎下,两旁各一寸五分,形如豇豆,相并而曲,附于脊外,有黄膜包裹,里白外黑,各有带二条,上条系于心包,下条过屏翳穴后趋脊骨。”上述记载说明肾脏解剖部位与今之解剖部位及外部形态基本一致。但也有不符之处。如对肾体的结构的认识粗而不细,述而不详,只描述肾内有血脉、经络、命门、肾门等。虽没有今天解剖之细,但是今之解剖也是在此基础上发展起来的。
(二)肾藏精,为发育、生育之源肾是先天之本,性命之根,关键在于“肾藏精”的作用。《素问&#8226;六节藏象论》曰:“肾者,主蛰,封藏之本,精之处也。”《金匮真言论》说:“夫精者,身之本也。”《圣济经》亦说:“散专精而孕气,动而有能,植而有生者,均赋是也。”精有两类,一类是男女媾精之精,它是生育繁殖的根本。
《灵枢&#8226;经脉篇》说:“人始生,先成精。”此即指先天之精而言。但先天之精在生化过程中强与弱第二卷167是赖肾气之盛衰而决定的。《素问&#8226;上古天真论》说:“女子七岁,肾气盛,齿更发长;二七而天癸至,任脉通,太冲脉盛,月事以时下,故有子。”“丈夫八岁,肾气实,发长齿更。二八,肾气盛天癸至,精气溢泻,阴阳和,故能有子。”此所谓“女子二七而天癸至”系指女子十四岁左右,肾气旺盛,生殖机能开始成熟,卵血精受,故有月经变化。所谓“丈夫二八天癸至”,此“天癸”实指“天壬”而言。壬癸皆属北方水,然而“癸”为阴水,而“壬”为阳水,故男子则为“天壬”至,而有精气溢泻的变化。《圣济经》说:“阳施阴化,胚胎既融,必为有形之始”。《四易》曰:“男女媾精,万物化生是也。”然女子三十五岁,男子四十岁以后,肾气渐衰,生气日减;待女子四十九岁时,天癸告竭,男子六十四岁时,天壬亦枯,则出现女子经闭,男子精少而不能溢泻的生理变化,故不能再生育子女,同时性情变,形体也随之衰老,最后而终其天年。
一类是肾受藏五脏六腑之精,即后天水谷所化之精。后天之精可滋养先天之精,此为后天养先天,先天济后天之用之意。故前人有曰:“肾者,主受五脏六腑之精而藏之,故五脏盛乃能泻,是精藏于肾而非生于肾也。五脏六腑之精,肾藏而司其输泻,输泻以时,则五脏六腑之精相续不绝。”因此,测肾精的盛衰,当求之于脾胃及饮食五味之盛衰,亦即“精受于先天,养于后天”之理。
(三)肾主司水,统五液之布肾主水,是天一之源,润化万物之本,为人体维持生命活动的重要滋源。此水来自先天,又须由后天之水谷之精予以补充,以保持生生不绝之源。水液在体内循环是有规律地进行代谢活动的。它们代谢过程有二:一是水饮入胃,经胃的腐化而为水精,参输于脾,再经脾气转输之功,由中焦之募原并藉经络传导,递交于肺,又藉肺气宣降之力,通百脉及三焦水道之路,下注于肾,经肾的气化作用后转化出一清一浊,清者为精为津为液,由肾再吸收,藉肝之疏泄,施泄于脾,脾有上升之力,复输于肺,肺朝百脉,脉气流精,散布到机体内外,内润脏腑,外濡皮毛、筋骨、四肢百骸;浊者达皮毛为汗,为涕,为唾,下入膀胱排出体外而为溺,以维持水精及体液代谢平衡。
二是肾中水精直接入督脉注入脊髓,上行于脑,泌其津液,以养润脑髓,是为肾者主水统五液、五液皆归于精,五精皆统于肾,为“养命之原,生人之本”之义也。
肾生髓,主骨、造血,其华在发,其表在齿。
肾有生髓之功,其用有二:一为肾藏精,精得气化之力,则生骨髓,以养润骨。骨得养则骨质不脆,为人体活动之用。
此即“肾生骨髓”、“肾之合骨也”之义。
二为肾生骨髓,髓得命火之温润则髓动;得相火之温化则血生。血藉肝疏泄之力,调血之能,又藉脾胃升降之机及统血之功,而注入于心;心气统运血行,上注于肺,肺朝百脉而布散于全身,故李中梓说“血之源头在乎肾”,而且发之营养也来自于血,故“发为血之华”,“齿为骨之余”,即《素问&#8226;上古天真论》说:“肾气盛,齿更发长。”《六节藏象论》:“肾者……其华在发,其充在骨。”(四)肾司耳与二阴肾是耳之主,耳是肾之窍。所以然者,除手太阳、手足少阳之经脉外,其余十条经络皆不入第二卷168耳。然肾为水窍,肾气贯于耳,水气协调,则窍珠宣动,传之于脑,故能听声辨五音。《素问&#8226;金匮真言论》说:“肾开窍于耳。”《灵枢&#8226;脉度篇》亦说:“肾气通于耳,肾和则耳能闻五音矣。”肾主五液,开窍于二阴。前阴,以泄膀胱之浊液;后阴,以泄肠胃之浊物,二者协调则清者能泄,浊者能降。肾之二便,是由肾为气化之源,气机之根,并有开合之功之故。二便之所以有开合之力,皆由肾之气化之功,故《素问&#8226;金匮真言论》曰:“肾开窍于二阴。”而张景岳及赵献可也说:“肾主二阴而司开合,主五液,统气化,其责在肾。”(五)肾为枢机之源肾为枢机之源,因肾为水火之脏,体具真阴真阳之气,而成阴阳互根之地。肾也是精气之本,津血生化之根,十二经脉之基,故为枢机之源。心为枢机之用,因心为一身之主,神明即出,水火即济,胥由此生,所以少阴是转阳至阴之机窍,是阴之枢轴,即由少阴→太阴→厥阴(太阴主开,厥阴主阖)。此枢机之用,在于脾借此枢之动而能运,能化,能升精于上;肺借此枢之转,以行治节,布精于下;心包络借此枢之运,布津液内护于心;肝借此枢之斡旋,疏泄畅达,藏血于内,调节于中。它与三阳之开、阖、枢相接,构成人体阴阳、五行及气化、水精、津血,出入循行之枢源。
肾为联系其它脏腑生理活动之链人体内脏的生理活动不是孤立的,而是由内外经络、募原相互连接而组成的一个完整的有机体。故《灵枢&#8226;海论》说:“夫十二经脉者,内属于五脏,外络于肢节。”《素问&#8226;灵兰秘典论》亦说:“凡此十二官者,不得相失也。”即是证明脏腑生理活动之整体观。
肾与脑管子说:“肾生脑。”肾是生髓之官。脑为髓之海,脊是精髓升降之路。髓之生成皆由肾精所化。因此,肾气的强健,肾精之充盈,与脑髓发育之健旺有密切的关系。脑为元神之府,神机之源,神机之用,植根于精,所谓“脑神曰觉元,精根也”即此意。《太平圣惠方》亦说:“神者髓之根。”所以脑神健则能统领五藏之府,健经络,肌腠、筋、骨、皮、毛、五官等活动正常,人体若一,精力充沛,意志开发,此亦“肾者,作强之官,伎巧出焉”之理义。
肾与肺肾与肺为金水相生之藏,亦是人体呼吸之根,其生理功能有二:一是肺之金气,借助胃气下降之机,入肾为精,得真阳之用,命火之温,自化为液,则水精四布,五经并行;肾之真阳真阴又借助脾上升之力,交化于肺,则肺行治节之功,肃降之能,从而使津液敷布,营卫循行,调元赞化。
二是肺肾为呼吸升降之枢,即肺主呼吸,肾主纳气,肺为气之主,肾为气之根。所以然者,肾为潜纳之本,命门为元气之海,造化之机,十二经之主,脏腑气化之基,故气本于此,借中焦升降之机总统于肺,转纳于肾。
肾与心肾为水之主,心为火之宫。二者既有水火互济之能,又有相克之力。所谓水火互济,即指心肾相交。心火、肾水之所以能相交,是因二者具有升降之功:心气之降,系借肾气之升;而肾气之升,是因心气之降。盖肾为水脏,体含真阳,主升,故水借阳升之力,上交于心,则水液养其心体,神守于舍则心动有节制矣。心为火藏,火中含有肾上济之真水,火借水下降之力而下交第二卷169于肾,温化肾中之水,使其生生之源不绝,如是则水火既济。所谓相克相制之力,是指水克火也。克者,制也。制则生化。肾水上交于心,则心火不亢不烈。心火温润于血,则血温而不凝。
心脉动而不躁,故血随脉道循环于周身,内濡脏腑,外溢经络,四肢百骸。
肾与肝肝为风木之藏,赖肾水以滋生,又为将军之官,内寄相火,体阴用阳,其性刚,动而难静,喜条达而恶郁滞。赖肾水以涵之,血液以濡之,肺金下降之气以平之,中宫敦阜之土以培之,如是则刚劲之质得柔和之体,遂其条达畅茂之性,发挥其疏泄之机,藏血调血之力,主水渎之能,水道之功,释放相火于中,供脏腑、经络、四肢百骸生理活动之用。
肾与脾肾是水脏,脾是土脏。土能制水,制则生化,故水化而生阴精、命火。盖阴精上奉于脾,则脾阴得济脾气不躁而常湿,命火动而相火出,以温煦脾阳,脾得阳则运,以助胃之腐熟,精微、津液乃生,其精、津以助肾中阴阳水火,以生万物。此即“脾为万物之母,肾为万物之元,脾肾两经是人之生存根本”之义。亦即“肾是胃之关”之理。
肾与命门肾为阴,主水,统五液,藏精,生髓,化血;命门为阳,主火,统生君、相二火,是一切生理活动之源,故《圣济经》说“阴阳和而生理得”,得则“阳施阴化”。人之水,阳化为气;人之火,阴化为精,精化血,故“造化之机水火而已”。可肾与命门共居一体,其用为两系。两系者,真阴真阳水火之功也。正如李时珍说:“命门其体非脂非肉,白膜裹之,在七节之旁,两肾中间,二丝著脊,下通两肾,上通心肺,贯属于脑,为生命之源,相火之主,精气之府,人物皆有之,生人生物,胥由此处。”亦即人体五脏之阳非此不能发,五脏之阴非此不能润,故肾命是人的生命之源,生化之本,道理就在于此。
肾与膀胱肾之经脉与膀胱相连属,在生理上构成一脏一腑,一表一里,相互为用之关系。因主五液者肾脏也,主津液者膀胱也。古人云膀胱有下口无上口,其实,张三锡已指出既有下口又有上口。人体的水液气化过程是:饮入于胃,游溢精气,上输于脾,脾气散精,上归于肺,通调水道,下输膀胱。但肾上连肺,因此水液不能直输膀胱,中转必须入肾,经肾之气化作用后,清者经肾回收,浊者由肾下渗于膀胱;再借肾之气化之力,其浊而清者,即津液藏于脬(脬者膀胱之薄膜、膀胱脬之室也)内以回之。其浊而浊者,渐渍浸润于脬外,渗入膀胱之中,遂化为尿,故《内经》说:“膀胱者,州都之官,津液藏焉,气化则能出矣。”(六)谨护“三宝”健身延年中医学中,关于延年益寿,健身防病的内容十分丰富,主要谈了人与自然的关系,精、气、神三者在人的生命活动中的重要作用,而且,在生理方面,注意到生、长、壮、老、已相互关系。所以高子曰:“生命在我,不在于天,昧用者夭,善用者延。故人之所生,神依于形,形依于气,气存则荣,气败则灭,形气相依,全在摄养……人能养气以保神,气清则神爽;运体以却病,体活则病离。”而且,《黄帝内经》也谈到“上工治未病不治已病”。可见,养生、养性在人的生命活动中的重要意义。
《左传》曰:“上寿百二十年,中寿百岁,下寿八十。”《素问&#8226;上古天真论》亦说:“上古之人春第二卷170秋皆度百岁,而动作不衰;今时之人,年半百而动作皆衰者,时世异耶?人将失之耶?岐伯对曰:上古之人,其知道者,法于阴阳,和于术数。食饮有节,起居有常,不妄作劳,故能形与神俱,而尽终其天年,度百岁乃去。今时之人不然也,以酒为浆,以妄为常,醉以入房,以欲竭其精,以耗散其真,不知持满,不时御神,务快其心,逆于生乐,起居无节,故半百而衰也。”以上的记载,和近代的研究是一致的。
古人之所以能达到上述要求,在于掌握了以肾气为本的衰老过程。这个过程便是《素问&#8226;上古天真论》所说:“女子七岁,肾气盛,齿更发长……四七,筋骨坚,发长极,身体盛壮,五七阳明脉衰,面始焦,发始堕。六七,三阳脉衰于上,面皆焦,发始白。七七,任脉虚,太冲脉衰少,天癸竭;……”。“丈夫八岁,肾气实,发长齿更。……五八,肾气衰,发堕齿槁。六八,阳气衰竭于上,面焦发鬓颁白。……八八,则齿发去。”《灵枢&#8226;天年篇》曰:“人生十岁,五脏始定,……二十八岁,血气始盛,三十岁五脏大定,……四十岁,五脏六腑,十二经脉皆盛,以平定,腠理始疏,荣华颓落,发颁白,平盛不摇……五十岁,肝气始衰,……六十岁,心气始衰……七十岁脾气虚,……八十岁肺气衰……九十岁肾气焦……百岁五脏皆虚,神气皆去,形骸独居而终矣。”对这些生长发育、衰老过程的描述,和近代的观察结果比较一致。而这些过程也就是精、气、神在人体的转化过程。所以《内经》说:“精者,生之本也。”吴师朗也说:“精气者,万物之本,养其精气则全神,神全则无病。”1?精精是构成人体和维持生命活动的物质基础,《灵枢&#8226;经脉篇》说:“人始生,先成精”。《素问&#8226;金匮真言论》说:“夫精者身之本也。”它来源于先天,又赖于后天水谷之精的滋养和补充。
所谓先天之精,来源于父母,贮于肾中,故谓“肾藏精”(《灵枢&#8226;本神篇》),“肾者,主蛰,封藏之本,精之处也”(《素问&#8226;六节脏象论》)。可是它又必须靠后天水谷之精的不断补充与滋养,方能维持人之生命活动和生理功能,即内则滋养五脏六腑,外则润泽四肢百骸、肌肉、皮毛。所以《素问&#8226;经脉别论》说:“食气入胃,散精于肝,淫气于筋。……浊气归心,淫精于脉……肺朝百脉;输精于皮毛,毛脉合精,行气于府,府精神明,留于四脏,气归于权衡,……以决死生。”《灵枢&#8226;经脉篇》说:“精成而脑髓生。”《医学入门》说:“脑者髓之海,诸髓皆属于脑,故上至脑,下至尾骶,皆精髓升降之道路也。”由此可见,精不可伤,精伤不但损及脏腑、气血,而且涉及脑髓。故《丹经》说:“欲得不老,还精补脑。”精衰则体力不佳,精神恍惚。少思寡欲,节制房事,是保精的要法。
2?气《医方考》提出:“气者,万物之所资始也,非此气不足以长养万物,人非此气,不足以有生。”即是说,气是人体生命活动之源,有温养全身各个组织、器官的功能。脏腑、经络之生理活动,津液之流动,血液之循环,以及津、液、精、血、水谷之精的转化等等,亦必赖此气。而气之生成源于肾,补充于脾,行之于全身。《难经&#8226;六十七难》有:“肾间动气,人之生命也,十二经脉之根本也,故名曰原。三焦者,原气之别使也,主通行三气,经历于五脏六腑。”《灵枢&#8226;制节真邪篇》:“真气者,所受于天,与谷气并而充身者也。”《弄丸心法》谓:“气之源头在乎脾。”气生于先天者,曰真气,又叫元气。气是人体生命之根,若布于周身者,则有功用之异名也。即:行于肝者为肝气;行于心者为心气;行于脾者为脾气,又曰中气;行于肺者为肺气;行于肾者为肾气;行于胃者,为胃气;行于胸中与自然界清气相结合,则转为宗气;行于脉外,布敷于第二卷171表者曰卫气,行于脉中者曰营气。
人身养气之法是:起居有常,饮食有节,不妄作劳,戒七情,避外邪,适寒温,常运动,使机体内外之气畅通无阻,不致怫郁,则可以健身延年。《寿世传真》说:“延年之法,惟自护其身而已,冬温夏凉,不失时序。”违则为病,病则气衰,气衰则五脏六腑、十二经络之功能障碍而百病因此而生。《素问&#8226;举痛论》所谓“百病生于气也”,此之谓也。
3?神神是主宰机体内外一切生命活动协调一致的总督,即《东医宝鉴》所谓:“神为一身之主。”神源于先天,始于“父母之媾精”。化生于祖气,祖气者,肾之真阴真阳也。《灵枢&#8226;小针解篇》曰:“神者,正气也。”《脾胃论&#8226;省言箴》谓:“气乃神之祖,……气者精神之极蒂也。”张景岳谓:“神由精气而生,……居于精之中,以为肾精之主宰。”然而,神虽源于先天,也必赖于后天水谷之精气而滋补。即《东医宝鉴》“五味生神”之火。
盖神居于脑,“脑为元神之府”(李时珍),其功曰神机。神机者,魂、魄、意、志之源也。随神往来谓之魂,“魂主知觉,魄主运动”,“魂主开、魄主降”(《阅微草堂笔记》)。升降者,神之功也。
志主统一,意主思维。所谓统一者,即指五脏六腑、奇经八脉、十二经脉、十五络脉、营卫、气血,精、津、液等生理活动,以及内外,上下协调一致也。在目能视,在耳能闻,在鼻能嗅,在口能言,在手能握,在足能行;在血则能运而环流周身,滋养脏腑,四肢百骸;在气则输布流行,五脏元真通畅,人即安和。总之,气充周身,率精、血、津、液正常运行,以维持生命活动和生理功能者,是谓神。可见神在人体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古谓“闭目养神”,养神之法,必以内无忧虑之患,外无邪气之扰,始可神气健旺。如神衰则病,健忘、心悸、神疲诸症蜂起。
综上所述,精为性命之根、气为生命之本、神为生灵之主,故古人称精、气、神为人体之“三宝”。
延年以保精、养神、益气为要。
精、气、神是人体的三宝,因此,精、气、神的盛衰,对人体的衰老是有直接影响的。所以《养生肤语》说“保精、裕气、养神”便是此义。中医认为,人体进入衰老时期是从40岁开始的。这是在生理上发展的规律。进入衰老期,能否延迟衰老过程,关键在于养生和调摄。而影响精、气神盛衰因素,有以下几种:第一、是情志上的变化。对伤精,损神,耗气是有一定关系的,所以《素问&#8226;疏五过论》说:“凡未诊病者必问尝贵后贱,虽不中邪,病从内生,名曰脱营,尝富后贫,名曰失精,五气留连,病有所并,医工诊之,不在藏府,不变躯形,诊之而疑,不知病名,身体日减,气虚无精,病深无气洒洒然时惊。病深者,以其耗于卫,内奇于营。”此段经文说明,随着人之年龄的增长,工作条件的变化,上与下,下与上的变化,都能使人之思想随着现实问题而呈现改变,暗中消耗,心火一动,阳火因之必亢,耗气伤津,损神燥血。
第二、是“年高之时,阴气既弱,觉阳事辄盛,心慎而抑之,不可纵心竭意”(《参赞书》)。此段文字说明:人到老年之时,远房帏禁房事是保精的关键一环。否则伤精损气,耗阳损神,可早衰,也可使你早亡,所以《阴符经》说:“淫声美色破骨之斧锯也。”第三、暴怒伤肝,暴喜则伤心,久思则伤脾。肝伤则肝气内变,心伤则心气不足,血行不畅,小络不通,而生厥心痛疾。脾伤则不运,影响胃气不能腐熟水谷,精微难成。因此,精、气、神得不到补充而发生病变。
第二卷172第四、过思过虑,久则伤脾、损胃,伤则精微难成,中气必然内耗,再加老年气血衰弱,导致精亏、神耗、气衰,百病丛生。
第五、饮食自倍肠胃乃伤,因大热久食伤胃阴,大冷大寒之品久食伤胃阳,常饮酒者,其酒性辛热有毒先伤胃后伤脾。由于上述之因不断作用于胃,胃伤必损脾。此所以然者何?脾与胃以膜相连,互为表里,脾胃一伤则气血精津不生,久则诸病生焉。此为“百病皆起于胃”者是也。
第六、过食肥甘造成腠理致密,使阳气不能及时宣散于外,堆积于内而生热,热能伤精耗津,损气消神,还可能转化内风而成病。甘能壅滞脾气,涣散胃气,使中焦升降机能呆滞,湿气内停而生中满。满则阳气内结而生热、生痰,消耗精气而百病丛生。
(七)养生当顺四时,调畅情志延年益寿,防衰防病的内容十分丰富。延年必须防损、防衰,必须保养精、气、神。故彭祖说:“人生一世,久远其寿不过于三万日,不能一世无损伤,不能一日无修补,徒责神之不守,体之不康,不难守?足可悲矣!是以养生之法,不述睡,不骤行,耳不极听,目不久视,坐不至疲,卧不至极。”其具体法则如下。
1?四时养生要语“人以天地之气生,四时之法成”。人之一生时时刻刻离不开自然界,因为自然气候变化昼夜更替,寒暖相移,以及地理环境、日月轮转对人体有影响,因而顺应四时气候是养生的重要一环。
2?春季养生要语祖国医学认为,春季乃发陈之际,天地俱生,万物以荣,因此在起居方面应夜卧早起,广步于庭,被发缓形以使忘生。同时由于春时阳气初升,应使老年人“时寻花木游赏,以快其意”(《养老奉亲书》)。在饮食方面,不给老年人吃“水困兼粽,冷粘肥僻之物”。在衣着方面天气燠暖,则棉衣宜渐减,不可顿减,以免暴伤。在医疗方面,有痰咳宿疾,当予服凉膈化痰之药,令其消解。
3?夏季养生要语中医认为,夏三月,此谓蕃秀,乃天地气交,万物华实之际。因此在起居作息方面,应该是无厌于日,使志无怒,使华英成秀。在纳凉与饮食调理方面,《养老奉亲书》指出:“夏月天暑也热,若檐下过道,穿隙破窗,皆不可纳凉,以防贼风中人。饮食宜温软,不令太饱,畏日长永,但时复进之。渴宜饮粟米,温饮豆蔻熟水。生冷粘腻,尤宜减之。”4?秋季养生要语《素问&#8226;四气调神大论》曰:“秋三月,此谓容平。天气以急,地气以明。”在起居方面,应“早卧早起与鸡俱兴,使志安宁,以缓秋刑;收敛神气,使秋气平;无外其志,使肺气清。”在精神调摄方面,宋代养生家陈直指出:“秋时凄风惨雨,老人多动伤感。若颜色不乐,便须多方诱说,使役其心神,则忘其秋思。”在疾病防治方面,《摄生消息论》指出:“但春秋之际,故疾发动之时,切须安养,量其自性将养,秋间不宜吐并发汗,令人消烁,以致脏腑不安;惟宜针灸,下痢进汤散以助阳气。”秋季在饮食调理方面,《饮膳正要》说:“秋气燥,宜食麻以润其燥。”《月翟仙神隐书》主张入秋宜食生地粥,以滋阴润燥。
5?冬季养生要语第二卷173冬季气候寒凉,宇宙万物都处于收藏状态,人类的冬季养生应注意防寒保暖,适当调整作息时间,使阴精潜藏于内,阳气不致妄泄,而与冬季的自然气候相适应。这样才能“阴平阳秘”,却病延年。《素问&#8226;四气调神大论》云:“冬三月,此谓闭藏,水冰地坼,无扰乎阳;早卧晚起,必待日光;使志若伏若匿,若有私意,若已有得,去寒就温,无泄皮肤,使气亟夺,此冬气之应,养藏之道也。”6?调节情志人不能离开自然,但亦脱离不了七情之变,因此养生调节情志尤为重要。情志的发生总统于脑,发源于神,动于五脏以应外界客观事物反应,因而情志稳定与否,对健康有重大影响。
7?常乐观乐观情绪,能安定神志,促进健康。《管子&#8226;内业》云:“凡人之生,必以其欢。忧则失纪,怒则失端。忧悲喜怒,道乃无处。”《内经》亦提出:“以恬愉为务。”《淮南子》主张“和愉”,认为人“性有以乐也”。上述认识是符合人体生理实际的。因为乐观有助于排除思想上的杂念,能促进神气的安定。古人云“乐而忘忧”,就是这个意思。乐观不仅能够忘忧,还能流通气血,加强对神的滋养,从而增进健康。《素问&#8226;举痛论》曰:“喜则气和志达,营卫通利。”说明喜能流通营卫,使神气和调,意志畅达,保持清静不乱的状态。所以《类修要诀》说:“笑一笑,少一少;恼一恼,老一老。”8?和喜怒喜怒人皆有之,唯过则有害。《灵枢&#8226;本神》云:“喜乐者,神惮散而不藏。……盛怒者,迷惑而不治。”因此,静神学派多主张调和喜怒,安定神气。《内经》将“和喜怒”列为养生大法之一。
《彭祖摄生养性论》指出:“喜怒过多,神不归室。”说明喜怒太过能扰动神气,致使神气浮散而不藏,躁动而不静。故《养性延命录》主张“少喜少怒”,而《养生论》把“喜怒不除”作为养生五难之一。老年肝血虚衰,神气虚惫,性急易怒,对于调和喜怒尤应加倍注意。
9?节思虑思虑是神的功能之一,少思则神和,多思则神败。《灵枢&#8226;本神》曰:“怵惕思虑则伤神。”《彭祖摄生养性论》说:“切切所思,神则败。”所以《类修要诀》主张“少思虑以养其神”。老年人气血衰弱,心力不济者,应当量力而行,切实减少思虑,以免心神耗竭难收。《养生肤语》说:“人之致思发虚,致一思,出一神;注一念,出一神,如分火焉。火愈分油愈干火愈小,神愈分精愈竭神愈少。”是以思虑不可不节。
10?去忧悲《灵枢&#8226;天年篇》云:“六十岁,心气始衰,苦忧悲”。指出年老精气衰退,心神不足,易生忧悲之苦。忧悲不已,则易躁伤神气,损伤健康。如《彭祖摄生养性论》说:“积忧不已,则魂神伤矣。”《养生延命录》亦说:“多愁则心摄。”因此,老年人应当注意怡情悦志,灭愁绪,去忧悲。
四、慢性泄泻从肝肺论治慢性泄泻是临床常见病,也是一种难治之疾。临证时多遵“湿成五泻”之意,常用健脾利湿,理中和胃,强胃健脾等法,久治不愈,或愈而再发者屡见不鲜。任氏临床遇此类患者,常从肺肝论治。大肠主津液,其变化、传导之功,必藉肺的治节、肃降,脾的转输、健运,肝的疏泄、条第二卷174达之机而发。因此久泻必以宣肺利气,疏肝行气,以旋动大肠传导之职,变化之力,其泻止矣。
故方用危氏和安散常收效。药用前胡、桔梗宣肺利气,以和表里;川芎、木香、青皮、柴胡疏肝理脾和胃;当归、甘草益气和血;茯苓淡渗利湿而止泻。增莲肉一味,以助茯苓渗湿止泻之功。若不效,再增荜拨(乳汁浸三日)一味,其效更佳。如李某,男,37岁,吉林省扶余县某乡政府职员。患慢性腹泻12年,症见胸闷,脘腹不舒,胸胁闷痛而胀,纳呆乏力,大便溏薄,日四、五行,小便色白,颜面苍黄,毛发不荣,体瘦,舌淡胖,两侧有齿痕,苔白厚腻,脉沉濡有力,经用健胃利湿,和胃止泻不应。任氏认为此乃久泻伤脾,脾气呆滞,升降阻滞,肺失治节宣发之力,肝无疏泄之性,则大肠传导之功失常而久泻不止。法当宣肺疏肝,理脾和胃。方用和安散加莲肉50克,共进十余剂而愈。
五、疏风治肝疫肝疫病流行颇广,痊愈者鲜,一般皆为临床治愈,颇易复发,究其所因,多由于久服疏肝行气之药,或长期服用清热解毒之品,伤阴损液耗血,致使肝体不荣,肝用失常使然。
盖人体五脏,唯肝为风木之脏,又为将军之官,其性急而动,故为刚脏,相火内寄,体阴用阳,喜条达,主藏血、调血,得肾水以涵濡,则动而不亢,得肺金以制,用而不燥,则疏泄之机畅茂,今津血伤,精内亏,则肝乏少阳之生气,降低将军防御之机,疫毒得以内潜肝体,损伤肝之体与用,疏泄之机必滞,气机内痹,血液涩滞,其性横逆,脾胃气机受抑,健运失常,升降机能失常,清者难升,浊者难降,而致腹胁胀满、嗳气、矢气、善怒,恶心纳呆,夜寐多梦之候。经曰:“肝欲散,急食辛以散之,用辛补之,酸泻之。”故慢性肝疫之疾慎用香燥、攻伐之品,法宜柔润、调肝,方用养肝调达汤(自拟),桑椹子、枸杞子、黄精甘润为君,滋阴养肝之体,柔肝之用,其气不燥;佐用羌活、防风之辛润以顺肝性,开达气机,升降脾胃;臣以生麦芽、蜜升麻、虎杖、大力子活络清热,以涤余邪,伍羚羊角、土茯苓以清浊而降伏热,以舒肝体也。
六、荨麻疹论治荨麻疹又称瘾疹,是临床常见、多发之疾。它的病因是以正气内伤为主,复因饮食不节,(鱼蛋虾蟹等腥香燥热之味)或风寒之邪侵袭,引起正气内变,侵伤营卫,则营卫之气失调,致使气血壅塞,郁滞于内而不得宣泄,化而为风,风气内动则痒,热胜则皮色必红。尚见腹痛、关节痛,继而皮疹隐现,如云片状,其痒亦重。甚则两目色苍,不得努睁,舌红苔薄白,脉多沉数,法当调和营卫,凉血熄风为主。方以桂枝汤加味,药用:桂枝、芍药入营而熄风,又兼益血化气之能;桂枝得生姜之力以攘邪外出;芍药配甘草、大枣安之于内;再用当归、生地和血养血;佐以银柴胡、白鲜皮、蝉蜕凉血消风、止痒;使以白蒺藜宣通气机,以断风邪再起之弊,配何首乌以安正气,使机体阴阳趋于平衡,营卫和协,而瘾疹自退。
但有正气虚日久,脾气失调,肾气不充,营卫二气不易调和者,虚风虚热不熄,渗入营血,伏潜募原,而成顽疾。前方加入苦参一味以清热散结,祛风止痒,并有补阴益精,通利九窍之能,或参以荆芥、防风宣通腠理,使气机得以畅达,营血得复,则虚风内热自熄,其疾可望痊愈。
第二卷175七、感冒为百病之源感冒,或称鼻伤风。后世医家亦有称冒风、冒寒者。由于病人视感冒为小恙,往往不服药,不避风寒,酿成大患者,不鲜矣。此即《理虚元鉴》“伤风不醒变成劳”之义。后世医家俞根初为提高人们对感冒的认识,以“小伤寒”之名,以警病人重视。今世医者,“省疾问病,务在口给”,既不凭脉,也不辨证,妄投银翘解毒之剂,更有乱用抗生素之类治之,或妄服牛黄安宫丸,以致造成病人应汗不汗,当散不散,邪气留变在表;内迫于肺,营卫失和,腠理迟缓,造成病情缠绵难愈。症见:周身不适,头晕乏力,低热不解,动则汗出,肢节酸楚,鼻塞不通,语声重浊,咳嗽不止,胸闷不饥,精神萎靡,舌淡红、苔白厚,脉多沉缓,或沉虚无力。此为感冒之坏病也。须用仲景救逆之法,使病情逆转之,则营卫和调,以达生化之用。方用柴桂汤,或程氏止嗽散,或吴氏达原饮,观其脉证,识而投之,其病可愈。感冒之疾,尚须与肝瘟之疾(肝炎)、胆胀之患(胆囊炎)、淋病初起、脾心痛始发、肺痨早期相鉴别,莫以相似而混之,医者不可不察也!(徐学义编)第二卷176
 楼主| 发表于 2009/3/17 13:00:40 | 显示全部楼层
颜德馨
2008-11-28 10:55 【大 中 小】
  颜德馨(1920年~),男,汉,生于江苏,祖籍山东,上海铁道大学医学院教授、主任医师,全国著名中医理论家、中医临床学家。颜老系先贤亚圣颜渊之后裔。自幼从父江南名中医颜亦鲁学医,复入上海中国医学院深造,毕业后悬壶于沪上,屡起沉疴,不坠家声。
  曾任中国中医药学会理事、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科技进步奖评审委员会委员、铁道部专家委员会委员、评委,中医专业组组长。上海铁道大学医学院研究室主任,上海铁道中心医院主任医师,上海市中医药工作咨询委员会顾问,上海市医学领先专业专家委员会委员。上海中医药大学、上海市中医药研究院专家委员会委员,上海中医药大学客座教授、成都中医药大学名誉教授、上海师范大学客座教授、长春中医学院客座教授、美国中国医学研究院学术顾问。台湾中医针灸学会、中国医药研究会学术顾问等职。
  颜老在六十年行医生涯中,上下求索,勇探未知,不断创新,善于总结经验,勤于著书立说。60年代以来,从事“衡法”治则的研究。他根据《黄帝内经》“人之所有者,血与气耳”之说,认为气血是人体脏腑、经络、九窍等一切组织器官进行生理活动的物质基础。提出“气为百病之长,血为百病之胎”,“久病必有瘀,怪病必有瘀”的学术观点及调气活血为主的“衡法”治则,在中医治则学研究中,开辟了新的天地,是理论上的一个重大突破。这一法则在八十年代应用于延缓衰老,从事“瘀血与衰老”的科学研究。《人民日报》曾刊出“人体衰老上海有新说”的报导。衡法学说,荣获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科技进步二等奖;还由上海科教电影制片厂,根据颜氏学说,拍摄“抗衰老”科技片,参加国际生命科学电影展并获奖。颜老不仅中医理论上有创新,在临床上也医术精湛,颇有特色,独树一帜。对治疗疑难杂病、老年病,均取得显著疗效,名扬海内外。
  1989年荣获全国铁路先进个人光荣称号。1990年经人事部、卫生部、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确认为全国首届继承名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工作指导老师,1991年起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待遇,1994年获英国剑桥大学世界名人成就贡献奖及美国名人传记学会20世纪成就奖。1995年获首届“上海市名中医”称号。上海市卫生局还拍摄“歧黄一杰——颜德馨传记”电视片,记录了颜老为中医事业作出的辉煌成就。1999年荣获上海市医学荣誉奖。颜老慷慨解囊20万元设“颜德馨中医药人才奖励基金”,充分反映颜老对发展中医药事业的无限执着和对人才培养的无私奉献。
  发表学术论文200余篇,著有《餐芝轩医集》、《活血化瘀疗法临床实践》、《医方囊秘》、《气血与长寿》、《中国历代中医抗衰老秘要》、《颜德馨医艺荟萃》、《颜德馨诊治疑难病秘笈》、《中华名中医治病囊秘颜德馨卷》、《衰老合瘀血》等。曾获多项科技成果奖。
 楼主| 发表于 2009/3/17 13:10:37 | 显示全部楼层
颜德馨教授:大医忧患大业后继乏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日前,记者来到了上海同济大学中医药研究所所长颜德馨家里,这是一处散发着浓郁传统文化气息的住宅,雪白的墙壁衬着明清样式的红木家具,显得十分素雅。
  颜老热情地把记者领进了书房,开始娓娓道起了他从医的经历、他的家庭、他对中医事业的关注和与广东中医界合作的期望。
  不久前,颜老以首席科学家的身份拿下一个上海市科委的重大项目———中医防治急性热病应急网络,研究总结中医药治疗非典、登革热、禽流感等急性热病的完整的辨证论治理论体系,以指导临床实践,该项目中的一个重要合作伙伴,就是广东省中医院。
  “这个项目很多人想拿,但又不敢拿。”颜老说,“现在医院里,西医看急性病,中医看慢性病已经形成了习惯,中医接触急性发热病人的机会太少,都快把老祖宗治疗热性病的本事全丢掉了。这个担子很重,但我不怕,医生就是要有责任感,要有大元帅的气度,敢于和疾病作斗争。”一番话掷地有声,84岁的颜老,依然雄心万丈。
  两代名医
  《颜氏家训》主要是强调克己复礼,对此,颜德馨一直谨记在心,宽容待人,保持心胸豁达。颜德馨夫妇给儿孙们的家训也是“宽容、知足、健康”六字。
  颜德馨是孔子高徒颜回的后裔,1920年生于江苏丹阳。其父颜亦鲁也是一代名医,得孟河医派真传,擅长治疗肠胃病和妇科疾病。父亲的医学思想自然对颜德馨产生了影响,比如在膏方上,颜德馨喜用苍术,这就是受了父亲的影响,“脾胃乃后天之本,没有脾胃的吸收,什么药都没用。”颜老强调。
  但父亲对颜德馨最大的影响还是在为人道德方面。颜氏先祖颜之推曾著《颜氏家训》,非常有名,颜亦鲁也常拿《家训》教导子女,“《颜氏家训》主要是强调克己复礼。”颜老说,“颜回曾问孔子何者为仁,孔子答,‘克己复礼为仁’,意思就是为人要谦虚,尊重他人。”对此颜德馨一直谨记在心,宽容待人,保持心胸豁达,“古人说,仁者寿,确实如此。”颜老笑着说,也许,能够在84岁的高龄眼不花,耳不聋,口齿清晰,手脚灵便,宅心仁厚也是秘诀之一吧。
  注重家教的传统也被颜德馨传承了下来。颜老共有7个子女,每年除夕,散居在各地的子女和孙辈都要聚到上海颜老家里共迎新年,而颜氏夫妇则会向儿孙们赠字,借此进行教育。去年除夕,颜氏夫妇赠予儿孙们的是“宽容、知足、健康”六字,依然延续了《颜氏家训》中的思想。
  创立体系
  以气血为纲,调气活血,而致平衡的祛病养生思想在颜德馨手中逐步形成了一套完整的理论体系,并最终在中医“汗、吐、下、和、温、清、补、消”八法之外,创立了以调气活血为主的“衡法”治则。
  面对磨难,有人逐渐消沉,有人却能从中汲取力量,颜德馨就是后一种人。1966年,“文化大革命”爆发,在中医治疗血液病领域已经很有名气的颜德馨作为“反动学术权威”,被迫停止诊务,下放到“五七干校”锻炼。但在“靠边站”的十年中,颜德馨对中医的认识却得到了升华,为他日后“衡法”的提出奠定了基础。
  “文革”开始后,颜德馨被下放到“五七干校”,劳动异常艰苦,除了肉体上的折磨,还有不断的批斗和精神上的折磨。这时,颜德馨的病人们给了他很大的精神支持。有一次,颜德馨被批斗说他是“卖假药”的,好多病人马上反驳:“你们不要瞎讲,我们就是相信颜医生。”这些话语让颜老感动不已。入夜后,寒风凛冽,还是不断有病人来找颜德馨,颜老便设法偷偷跑出去给病人看病。病人的支持给了颜德馨极大的鼓励,他想,既然人民信任我的医术,我就应该给广大的群众提供更好的服务!
  从建国后到“文革”之前,颜德馨的主要研究领域是白血病、血小板减少症等血液病的治疗,在实践过程中,颜德馨已经初步萌发了“衡”的思想———扶正祛邪,固本清源,从而达致平衡。那么这种做法有没有理论根据?能不能延伸到其它疾病的治疗上去?颜德馨想到了《内经》上有这样两句话:“气血正平,长有天命”,“疏其血气,令其调达,而致和平”。中医有阴阳理论、气血理论、脏腑理论、经络理论等,颜老结合自身多年的实践经验,渐渐领悟到气血流行全身,乃是脏腑、经络、形体、九窍等一切组织器官进行生理活动的物质基础,气血以流畅和平衡为贵,如果气血失去流畅就会产生瘀血,瘀血阻于体内,反过来又会进一步导致气血艰涩和失衡,这样势必影响机体的各种生理功能,引起病变,所以治病养生,当重气血。由此,颜德馨对中医的体会逐步进入了一个新的境界。
  “文革”后复出的第二年,颜德馨就出版了《活血化瘀疗法临床实践》一书,以气血为纲,调气活血,而致平衡的祛病养生思想在颜德馨手中逐步形成了一套完整的理论体系,并最终在中医“汗、吐、下、和、温、清、补、消”八法之外,创立了以调气活血为主的“衡法”治则。
  “衡法”的提出给一些疑难杂症的治疗提供了新的思路。曾有一位病人来找颜老看病,他长期患性功能衰退,以致影响了夫妻间的感情。对于这种病,传统的治疗方法就是补肾,但这位病人吃了很多补肾的药都没有用,颜老运用“衡法”治则,采用疏肝、理气、化淤的方法,几副药下去,病人十几年的老毛病就好了,夫妻感情得到了恢复,两人也有了爱情的结晶。
  大师忧患
  中国本土的中药生产,从选种、种植、采集、炮制,乃至包装,都存在问题。但从中医发展整体上看,这还不是最令人担心的方面,中医有深厚的理论基础,有几千年的经验积累,别人是拿不走的。
  但由于社会缺乏重视,年轻人又越来越缺乏对中国传统文化的了解,不热爱中医,不愿意献身于中医事业,中医接班人就成了大问题。
  虽然颜老为人豁达,但谈到中医发展目前面临的种种问题,仍让他痛心疾首。比如在中药贸易方面,中国已远远落后于日本。“典型的如中国的六神丸,被日本人拿走了药方,改名叫救心丸,一年的出口额就是3亿美元。”颜老说。而中国本土的中药生产,从选种、种植、采集、炮制,乃至包装,都存在问题。
  但从中医发展整体上看,这还不是最令人担心的方面,“中医有深厚的理论基础,有几千年的经验积累,别人是拿不走的。即使有人拿走了药方,但不懂辨证治疗,也没有用处。”颜老说。
  真正让颜老苦恼的是中医事业的接班人问题。如何寻找到在医术、精神、思想方面都能继承颜老衣钵的人,确实不容易。
  颜老说,中医基本理论简单的说是“一、二、五、六”,一是指天人合一,另一方面是说看病要一元论,要抓住主要矛盾;二指中医看病要用两分法,按阴阳、气血、经络、虚实,辨证的看;五是五行相生相克要懂;六是指六经,太阳、阳明、少阳与太阴、少阴、厥阴,“一、二、五、六”作为一个中医必须要懂,但要从西医的角度去理解,很难。
  “社会缺乏重视,年轻人又越来越缺乏对中国传统文化的了解,有些学习中医的人本身就对中医理论有怀疑,不热爱中医,不愿意献身于中医事业,中医接班人就成了大问题。”颜老叹息道。
  一次,颜老与广东中医界的泰斗———邓铁涛谈起了培养接班人的困难,引起了邓老和广东省中医院院长吕玉波的共鸣,三方一拍即合,在广东省中医院建立起中医实习基地,随后又开展了广东中医界向全国名老中医“拜师学艺”的活动,着力在广东培养中医事业的接班人。广东中医界的热忱打动了颜老,他表示愿意拿出全部的心血来培养广东的中医人才。
  杏林名医薪传岭南篇③
  颜德馨
  本期名医颜德馨  广东徒弟杨志敏 严夏
  人物档案
  颜德馨,1920年11月生于江苏丹阳,13岁开始学习中医典籍《素问》,16岁插班进入上海中国医学院就读。1939年毕业后进入上海自立私人诊所。建国后曾任上海市第一届黄浦“卫协”执行委员及秘书组组长,兼中医师业务组组长等职。颜德馨在中医理论和实践方面不断探索,成果丰富,2003年被中华中医药学会特授予终身成就奖。现为上海同济大学中医药研究所所长。
  学术成就
  颜德馨是中医“衡法”治则的创始人,临床上立足于气血学说,倡导“久病必有瘀”、“怪病必有瘀”的学术观点。历年来发表论文200余篇,出版著作10多部。著有《活血化瘀疗法临床实践》、《气血与长寿》、《颜德馨医艺荟萃》、《颜德馨膏方真迹》等。
  弟子眼中的大师
  去年SARS肆虐期间,我正在香港与当地医务人员一起进行“抗非典”工作,面对突如其来的病毒,我一时也感到非常焦虑,打电话向颜老请教,颜老大胆地鼓励我:“没有中医拿不下来的病,有老师在,你怕什么!”一席话给了我莫大的勇气和信心。
  颜老一直向我们这些弟子强调,不要光学习他的一方一药,还要注意培养面对疾病的大无畏精神和必胜信念,以及将中医事业发扬光大的责任感、使命感,而在我看来,这也正是颜老身上最宝贵的品质。“甘将心血勤耕耘,期卜它年一片红”,这是颜老为中医传承穷尽一生心力的写照。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刻加入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民间中医网论坛 ( 黔ICP备19001372号 )

GMT+8, 2024/4/29 04:19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23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