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间中医网

 找回密码
 立刻加入
楼主: 野医

关于小儿惊风(惊厥抽风)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9/7/1 23:37:24 | 显示全部楼层
儿童抽动综合征也要分阴阳
http://ngotcm.com/forum/viewthread.php?tid=96281
发表于 2009/7/5 21:14:11 | 显示全部楼层
昨天去看望一个朋友的孩子,惊闻那一屋四张床上的全是发烧抽筋的孩子,过道两旁也坐满了抱着发烧孩子的父母亲人。这段时间太多小孩生病发烧,可一次见这么多的小孩是因为发烧抽筋送到医院来的还是第一次。天哪。这个世界怎么了。在我们的那个年代,小孩生病很少,医院很少,抽筋的小孩更少。这道底是为什么???
发表于 2009/7/23 16:33:03 | 显示全部楼层
估计现在的孩子吊针打的多了,所以抽风的特别多吧
发表于 2009/9/17 10:16:51 | 显示全部楼层
我的孩子也是一高烧就有点抽搐,而且只要吃了不消化的食物如巧克力,再吃了水果冷一点的,就会抽搐,昏睡,眼睛半睁,脚凉。我去年12月接触了马氏温灸法后,就看到书上记有小儿高烧抽搐的灸法,哪怕是昏死了,医生不收治了也能立即回阳苏醒,我就照做,让孩子俯卧灸命门,身柱,筋缩这3个穴位一起上各15分钟,然后仰卧中脘,肚脐各灸20分钟,孩子立刻就好了。但是要巩固,一天2次。我觉得惊风和父母杀生有关,要想断根应该念《地藏经》,戒杀活物及堕胎,特别是妈妈们要注意,隔段时间放生一次。绝对就不会无缘无故的发热及抽搐。那些孩子爱惊风的家长想一想,自己家是否很爱杀动物吃,及父母堕过胎。在中医是很讲这个的,佛教观点说如果上辈人不造杀业,行善积德孩子也很少得惊风。这不是迷信,黄帝内经等古医籍都有提到行善积福,现在的人乱造杀业,孩子得惊风的特多。
      我也是一家之言,不过绝对是亲身体会,家长可以试试。
发表于 2010/3/28 22:04:16 | 显示全部楼层
孩子发热喝三豆饮很好,平疏泄,宜津液,孩子就不易抽筋了,切身体会。
发表于 2010/9/12 19:59:46 | 显示全部楼层
《幼幼集成》
凡例
    一幼科之书几于汗牛,其惊风之传,诚多谬误。喻嘉言、陈远公、程凤雏业已辟之,指
出病痉,惜未申明病痉之由与治痉之法,仍无着落,不足服人,予兹彻底揭破,以伤寒病痉,
杂病致搐,并竭绝脱证分为三则,以搐字概之∶曰误搐,曰类搐,曰非搐。条分缕晰,证治
判然,名目既正,庶治疗不惑。周虚中曰∶开此三大法门,可济无穷夭扎。
一幼科论证,悉以阳有余,阴不足立说,乖误相承,流祸千古。后人误以婴儿为一团阳火,肆用寒凉,伤脾败胃。古初禀受敦庞,贻害犹浅。今非昔比,怯弱者众,古方今病,每多龃龉,是故聊为删订,非敢轻前人而执己见,盖亦因时制宜之用也。
一胎婴芽嫩之姿,乍离母腹,如水上沤、风前烛,防护稍疏,立见殇夭。而幼科所用毒劣之
方,令其暗损真元,阴阳荣卫,即侥幸得生,而精神已耗,一生虚怯,莫可补救,况复不生者多。兹于劫夺之方,毒劣之味,概行删去,而易以反正逆从之治,无辜赤子,或可免衔冤于九地。
一《颅囟》肇于东汉卫沈,而成于宋人钱仲阳,其能用仲景地黄汤治赋禀不足,以七味白术散治泻利作渴,岂不卓然有见。迨门人某隐其名,存浓也,假托其名,辄用霸方劫夺,致人夭枉,遂致贻讥后世。兹为用其所长,去其所短,非敢好为节略,实所以成仲阳之初志。
一幼科惟从惊风摹拟,而伤寒门类全然遗弃。故学人但知有惊风,不知有伤寒,毫芒千里,害岂胜言!独程凤雏能见及此。兹并纂入,以备酌用。痘疹为幼科切要,诸家多不经意,或另立一门。学人以为源流各别,不复留心讨论,今并纂入,使知痘实幼科本有,不敢不经
心体察。
        一痘科之书,如冯氏、陈氏、聂氏、翟氏、万氏,虽皆不为无见,而实繁简不侔。又惟万氏明显,可以济急,惜原板毁于明末,康熙二年复梓者,则亥豕盈篇,鲁鱼过半,诗歌叶韵全亡,证论先后重复,识者鄙之,予甚惜焉。因为详悉删润,纂入以成全璧。
        一火功为幼科第一要务,济急无捷于此。奈从前所传,悉犯关门逐盗之戒,不惟无济,而反有害。今以异授神火,绘图作歌,公诸同志,急迫之间,可以回春顷刻。
        一治疗自有正方,其未尽者,复以经验简方并外治之法,附于方后,内有起死回生之诀,若能留心记览,随宜酌用,其利无穷。
        一是书不但为知医者设,即不知医者,亦能用之,盖理路通畅,用方简切,并无幽渺难明之说。家置一册,可以对证调治,自利利人,不无小补。
        一是书虽云编辑,而幼科家言,又未敢尽信以为确。其理明义畅,有裨实用者取之,浮泛不切者去之,间有未妥之处,即参以鄙见,并素所经验者成全之。故难分某段为何人之言,非敢掩人之功为己有也。盖幼科非方脉之比,以其病因疾苦,莫能告人,一匕下咽,死生立判,故不敢不为详慎。是书斟酌去取,颇为得宜。
        一是书文义荒疏,由予幼时未尝学问,只以无辜夭扎,不忍坐视,所以忘其固陋,不禁率意言之。语虽不伦,理虚非诬,明者幸毋以是见薄,第原其忠爱之心而赐之规正,是亦荛之幸也。
        复正再识
发表于 2010/9/12 20:01:06 | 显示全部楼层
幼幼集成
陈复正  清  公元1750年
卷一        5
赋禀        5
护胎        5
指纹析义        6
指纹切要        7
三关部位歌        7
浮沉分表里歌        8
红紫辨寒热歌        8
淡滞定虚实歌        9
纹形主病歌        9
小儿脉法        10
《内经》脉要        10
四脉主病        10
主证        10
总括脉要歌        10
脉证宜忌歌        11
保产论        11
难产七因        11
产要        12
附∶气脱案        13
集成三合保胎丸        14
三合保胎丸方        15
附方        16
初诞救护        18
调燮        19
脐风论证        19
用火口诀        20
集成神火图        20
集成神火歌        21
指明火穴        21
宜用火者        21
切忌火者        21
回生艾火        22
脐证简便方        23
初生护持        23
勿轻服药        24
药饵之误(张景岳)        25
看病诀        25
寿夭辨        25
面部形色赋        26
一审颜色苗窍知表里之寒热虚实        27
简切辩证        28
五脏所属之证        28
变蒸辨        29
卷二  胎病论        30
惊风辟妄        33
录诸家惊风论        34
辨明致妄之由        38
新立误搐类搐非搐分门别证        39
柔痉        39
刚痉        39
附血虚寒袭太阳病痉案        40
暑证        42
疟疾        42
咳嗽        43
丹毒        44
疮痈        44
痘疮        45
附案        45
霍乱        45
客忤        46
中恶        46
吐泻        48
大惊卒恐        48
附小儿时疫证治        49
痫证        50
消风丸        51
集成定痫丸        51
河车八味丸        51
幼科预宜修制应用丸粟七方        52
乳子伤寒证治        52
小儿伤寒类治        53
伤寒总括五法        54
伤风证治        57
伤暑证治        58
伤湿证治        60
霍乱证治        61
霍乱简便方        62
咳嗽证治        62
百嗽论        65
附案        65
咳嗽简便方        67
哮喘证治        67
哮喘简便方        69
诸疳症治        69
各证加减法        70
疳证简便方        72
呕吐证治        73
呕吐简便方        75
泄泻证治        75
发表于 2010/9/12 20:04:50 | 显示全部楼层

《幼幼集成》

<P>《幼幼集成》压缩后还有190k,被限制上传。</P>
发表于 2010/11/3 11:52:00 | 显示全部楼层
七岁之前会发生的事,在5天前发生在我9岁儿子的身上,我就是在给儿子泡了脚之后,并且是温度还不算高的情况下发生的,到底哪位明医能详细的说说这种情况具体怎么调理,怎么治疗?
发表于 2011/5/12 14:25:58 | 显示全部楼层
我也经常给儿子喝三豆饮或黄黑豆水!!感觉孩子免疫力好很多.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刻加入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民间中医网论坛 ( 黔ICP备19001372号 )

GMT+8, 2024/6/14 21:53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23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