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间中医网

 找回密码
 立刻加入
查看: 4319|回复: 14

评 黄元御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0/10/28 19:19:36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黄元御无疑是中医史上一位杰出的医学家。



    初次接触到黄元御的医著,应该是在十年以前了。那时,在父亲的授意下,



我已经看过《内经》《伤寒*金匮》及一些医家的注解,也读了陈修园,李中梓,



张锡纯等人的一些主要医著。虽说理解不深,但不少书也是翻来复去地看过好几



遍。读黄元御的著作,刚一开始便被他的文章气势所吸引,惊讶于他的医学理论



神奇而圆通。最特别的是,似是没有别的医学家能像他这样,条分缕析,一步步



地阐述开来。给人耳目一新的感受。理论又完美得无隙可击(当时的感受),明



显是高明超过许多医家,内容简明清晰,易学易师法。   此时,我拍案称奇,心



中窃喜,赞赏之外,终究是有些纳闷。询问父亲:“医理精微幽深,果是黄师所



述这回事么?” 父亲答:“我行医数十年,所遇病症病例,所用治法,全如书中



所言。”于是乎,黄氏医著,我真将它翻得有些烂了,有些将烂。




     久之,更是惊叹于黄师的高明,理法系统,精僻.然终究是不能不纳闷.滋阴泻



火诸法果真是开生民之厄运?丹溪河间等医家如此不堪,又如何能治愈所遇的病人,



博得世人的认可?带着疑问,过了数年,后终于在《增补温病条辨》中读到叶霖的



注解,大悟而特悟。由此而悟及张锡纯的临症感言。后又读到陆九芝的医著,讲到



其外祖之注解内经某段,再后又读到陈士铎《外经微言》等。终于将这一个中医学



上的难题彻悟于胸。





可参阅拙作:



大中医观,中医理法之精华,



历代医家心法举要






发表于 2010/10/28 19:43:36 | 显示全部楼层
没看懂你想评黄元御的什么?还是在说温病条便的好处?
 楼主| 发表于 2010/10/28 19:52:33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protoss3322 的帖子

谢关注.  没看懂,多看看.

当年本人学医,常有人告诫" 没看懂,多看看."
 楼主| 发表于 2010/10/28 19:54:46 | 显示全部楼层
可参阅拙作:

大中医观,中医理法之精华,

历代医家心法举要

这儿,需要改动一下, 第一个"可"字,改为"必"字.必参阅此二文,才能看得懂吧.
发表于 2010/10/28 20:02:46 | 显示全部楼层
我也很喜欢黄元御,愿楼主多传授些心法。
发表于 2010/10/28 20:20:18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ycs6186 于 2010/10/28 20:29 编辑

黄元御中医著作的确给人很深的启发。但作为业余爱好者实难有临证机会来验证。

终于将这一个中医学上的难题彻悟于胸?

哪儿可以找到楼主著作《大中医观,中医理法之精华》, 《历代医家心法举要》?


希望楼主可以贴出部分著作内容,以启迪后学。
 楼主| 发表于 2010/10/28 20:38:12 | 显示全部楼层
郭靖一代大侠,但杨过若一直在他的教导下,是不可成为神雕侠的.

我父亲绝对是一方良医. 他去世多年后, 现在我仍听到很多老人讲他的好.

但我现在对中医的认识, 我想,与我父亲的观点,在大方向上,在根本理法上,应有很大出入.

我说这些,没别的意思.  是想说,很多事,很多时候,靠机缘,靠个人的努力与造化.
发表于 2010/10/28 20:49:54 | 显示全部楼层
大道至简
 楼主| 发表于 2010/10/28 20:53:09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ycs6186 的帖子

本人素来讨厌那些说自己有秘方秘法的行医人。

最好的方,最好的法,都在古圣前贤的著作里。

我自己理解到的,悟到的那些,大多发表在

一些中医论坛。后又将一些主要的部分收集在我

的博文里。在百度里搜前面那些关键字就可找到。
发表于 2010/10/28 23:22:50 | 显示全部楼层
楼主到底想说什么?哪儿可以找到楼主著作《大中医观,中医理法之精华》, 《历代医家心法举要》?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刻加入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民间中医网论坛 ( 黔ICP备19001372号 )

GMT+8, 2024/6/2 04:55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23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