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间中医网

 找回密码
 立刻加入
楼主: 心灵传输者

生姜助相火还是君火?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2/7/25 19:00:55 | 显示全部楼层

素问·宣明五气篇》:“辛走气,气病无多食辛;咸走血,血病无多食咸;苦走骨,骨病无多食苦;甘走肉,肉病无多食甘;酸走筋,筋病无多食酸,是谓五禁。”筋病同樣要注意不能過食酸。

山楂是補肝陰﹐但是束肝生發之氣﹐實際也是瀉肝之氣﹐故<內經>說酸以瀉之﹐辛以補之。現在病人實際肝氣已經不疏暢﹐再用酸來收斂肝氣﹐恐怕無助上焦之燥﹐反增肝鬱剋脾之病。要密切注意病人有無打酸情形出現﹐打酸就是肝鬱剋脾﹐也是酸無法被肝吸收﹐也就是肝不能生發﹐酸則堆積。若當心病人肝生發過度而導致肝陰不足﹐比較保險的辦法是加芍藥﹑當歸。也有人用阿膠﹐但是病人下寒﹐脾代謝不了阿膠﹐故不能用。獨芍藥能柔肝﹐但此病人用多了很可能會瀉肚﹐加點當歸比較合適些。

发表于 2012/7/25 19:23:34 | 显示全部楼层
steven1 发表于 2012/7/25 10:26
综合来说就是,吃姜引起筋急,筋生心,筋急引起心急. 肝生筋,所以病根在肝上.酸生肝,所以用酸味之山揸即可补肝 ...

素問&#8226;宣明五气篇:“辛走气,气病無多食辛;咸走血,血病無多食咸;苦走骨,骨病無多食苦;甘走肉,肉病無多食甘;酸走筋,筋病無多食酸,是謂五禁。” 筋病同樣要注意不能過食酸。

山楂是補肝陰﹐但是束肝生發之氣﹐實際也是瀉肝之氣﹐故<內經>說酸以瀉之﹐辛以補之。現在病人實際肝氣已經不疏暢﹐再用酸來收斂肝氣﹐恐怕無助上焦之燥﹐反增肝鬱剋脾之病。要密切注意病人有無打酸情形出現﹐打酸就是肝鬱剋脾﹐也是酸無法被肝吸收﹐也就是肝不能生發﹐酸則堆積。若當心病人肝生發過度而導致肝陰不足﹐比較保險的辦法是加芍藥﹑當歸。也有人用阿膠﹐但是病人下寒﹐脾代謝不了阿膠﹐故不能用。獨芍藥能柔肝﹐但此病人用多了很可能會瀉肚﹐加點當歸比較合適些。

发表于 2012/7/26 08:38:00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泽灵 的帖子

感谢您的回复.病人首先是低血压,喝姜汤又引起了高血压及上火现象,生姜色黄入土,是补中阳之品.所以可据此判断为土盛不需补.而生姜的确解决了低血压现象,由此而推论病人是土克水,水又克火,引起了低血压.生姜助火,解决了水克火的问题,但土克水的问题仍未解决,所以从根本上来说即要解决土克水的问题也要解决水克火的问题.山楂色红入心,补心也;味酸克土以解肝之母水之郁.归纳起来就是一个很平常的事,就是拿山楂泡水喝就行了.
发表于 2012/7/26 10:44:33 | 显示全部楼层
你好,合成水局,木得到灌溉。还用山楂吗。所以损害的是脾胃。所以你母亲的病有可能是胃,和肛门直肠。
发表于 2012/7/26 11:09:22 | 显示全部楼层
人的身体是个小宇宙,你的从全局考虑。
发表于 2012/7/26 12:25:27 | 显示全部楼层
steven1 发表于 2012/7/26 08:38
回复 泽灵 的帖子

感谢您的回复.病人首先是低血压,喝姜汤又引起了高血压及上火现象,生姜色黄入土,是补中阳 ...

這樣打發病人有不少概念問題﹐我提出來不是否定您的思路﹐謹供思考:

1﹑五行生克是個簡化的概念﹐而人體每個臟都有五行﹐而各臟都有各自五行屬性﹐皆從其功能所主來說。如說一脾臟﹐脾肯定有氣﹑血﹑筋﹑肉﹑皮﹑脈﹑膜﹑和功能﹐肯定各屬不同的五行﹐說補瀉生克到底作用於什麼部份﹐應該仔細分析﹐要具體看。您說酸剋脾﹐剋的脾的什麼? 為什麼要剋這部份?
2﹑臟腑直接互相影響﹐您這五行分析裡頭﹐如何考慮六腑的作用?
3﹑五臟正常時是顯平氣﹐並不現各自五行偏屬﹐此時如何說剋?
4﹑您說她的病是土剋水﹐水再剋火的病﹐問題是水已經被土剋﹐此時如何再去剋火? 一個被別人綁架的人﹐如何再去綁架其他人?
5﹑為什麼判斷高血壓是火﹐如果高血壓是火大﹐夏天應該高血壓人最多﹐問題最大﹐為什麼實際完全相反﹐多數高血壓病到夏天得到緩解﹐而冬天變嚴重?
6﹑薑引起上火﹐到底是局部還是全身? 如果是全身﹐為何病人下身寒? 若是局部﹐到底在哪個局部? 為何在這個局部的火會引起高血壓?
7﹑為什麼只考慮當初薑的"副作用"﹐而不考慮後來治療對身體的影響?
8﹑山楂是否是一個簡單五行就能打發﹐照您的說法說山楂色紅補心﹐酸能剋脾土
問題是心被補﹐心火可以繼續生脾。脾土有根﹐能仗母氣﹐不怕木剋﹐何況火瀉木氣﹐木氣被瀉﹐而土氣受母氣恩惠﹐土不弱﹐木不強﹐如何形成木剋土情形?

別誤會﹐我本人從小就愛吃山楂﹐不反對山楂﹐甚至沒有反感。但能否能治病人的問題﹐則我不能無疑﹐故提出來供大家分析討論。

发表于 2012/7/26 16:23:23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泽灵 的帖子

首先,非常感谢您的回复,另外您提出的疑问很好!
1.五行生克并不是个简化概念,它是中医理论的核心,具有统领全局的作用.您对脾脏的描素很有西医的观点.
2.脏者藏也,脏为阴腑为阳,经曰:阴在内,阳之守也,阳在外,阴之使也.六腑之作用由五脏定也.
3.平气是指无病之态也.
4.你犯了西医线性思维的错误,而没有用您所谓的简化的五行概年去分析.古人云:病则传其所胜也.
5.针对这个病人是这样.中医讲个体化治疗.
6.同第3.
7.抓问题的关键也.
8.是对第四个问题的重复.

发表于 2012/7/26 16:33:48 | 显示全部楼层
我非常愿意在这里和同道讨论问题,可互相学习,共同提高.我说的如果有不对的地方您可尖锐的提出来.
发表于 2012/7/26 16:39:05 | 显示全部楼层
彭子益曰:人身处处有疏泄作用,处处有木气;人身处处有宣通作用,处处有火气;人身处处有收敛作用,处处有金气;人身处处有封藏的作用,处处有水气;人身处处有运化的作用,处处有土气;人身处处有燔灼的作用,处处有相火之气。
发表于 2012/7/26 16:46:01 | 显示全部楼层
所以应该说人身处处有五行.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刻加入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民间中医网论坛 ( 黔ICP备19001372号 )

GMT+8, 2024/6/4 19:58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23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