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间中医网

 找回密码
 立刻加入
查看: 672|回复: 0

专家呼吁中医药标准化 实现医药资源可再生利用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2/11/16 20:12:39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近几十年来,随着天然动物药的替代和人工合成化,中药的药效也在下降!”北京中医药大学东直门医院院长王耀献接受媒体采访时曾公开表示。

  “能用的”动物药越来越少,主要在于两个限制因素。一个是动物资源本身在减少,濒危动物更是如此;另一个是为了保护濒危物种,一些动物药要限制使用。同时国内外还存在一些对中医药濒危药用资源的夸大性负面宣传,这也增加了动物药发展的困难。


  最新的研究资料显示,中医使用的植物、动物和矿物三大类药物中,植物药发展比较正常,动物药从《本草纲目》记述种类到现在的实际应用种类,缩减的比较厉害。“这样下去,将来可能就只能用很有限的几味药,来保障13亿人民的健康了。”面对中药发展中“能用的动物药越来越少”的现象,中药协会会长房书亭显得很无奈。

  改革开放30多年来,中药的研发和生产已实现了从作坊化到科学化、产业化、标准化的跨越。在看到成绩的同时,我们也意识到,中药的发展仍然需要克服很多问题,动物药的萎缩就是其中之一。  

  受到利益的驱使,现在很多声音都在鼓吹珍稀药材替代,片面的夸大了替代药材的疗效与作用。寻求珍稀天然动物药的替代品,是解决动物药源匮乏的一条途径。但是其存在着一个问题,就是药效。北京中医药大学东直门医院院长王耀献表示,国外一些“天然药完全可用人工制剂替代”的言论是站不住脚的,更有一些利益集团出于商业目的来反对中药利用天然资源。

“能替代当然是好的,但目前大部分天然动物药的替代品都还没有取得突破。当前的做法是,普通药可以用替代品,精品成药还需要使用天然的。”周超凡表示,在我国,像安宫牛黄丸、片仔癀等一些精品成药,为了保证疗效,还都是使用的天然药源。面对如此情况,结合十八大党的指导精神,我们可以得出,中医药发展应以人民需求为主,全面发展。即对于中药珍惜资源,我们应大力发展养殖产业化,变“野生”摄取,为“家养”提取。即保证了药材的疗效又保护了珍惜的野生资源。同时,对药物的生产和使用进行严格控制,限定规模,将稀缺资源集中于高科技可持续的优质企业,在药物使用中,严格限制珍惜药材的使用,力争做到毫不浪费,好钢用在刀刃上。

  当然,中医药的发展任重而道远,如何继承和发扬老祖宗留给我们宝贵的遗产也需要全民族的共同努力。从政府层面,应尽快建立和完善相关法律法规,从而确保人工养殖科学化、标准化、规范化,有效地保护动物,同时实现祖国传统医药资源可持续利用与发展。

来源:39健康网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刻加入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民间中医网论坛 ( 黔ICP备19001372号 )

GMT+8, 2024/6/9 21:51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23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