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间中医网

 找回密码
 立刻加入
查看: 673|回复: 0

尽管惊斗,抗疟药品还是获奖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4/12/24 09:59:4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从全球历史角度看,其实,如今中医药已经全球化、成为美国等西方国家、也成为世界卫生组织为全体成员国医疗保健所推荐的战略选择之一,而在故乡中国却面临着成为“绝学”的命运。若毛泽东在世,当他看到中医在故乡中国的糟糕局面之时,他会怎么想和怎么说呢?
  美国纽约时报发表述评《尽管惊斗,抗疟药品还是获奖》(For Intrigue, Malaria Drug Gets the Prize,见后附件)说:中国发明的青蒿素是全球防治疟疾的最大成就之一,因而它的发现成为许多人津津乐道谁该是诺贝尔医学奖的候选人的争辩,也成为全球范围的一些药品开发研究者们彼此几乎是勾心斗角的名利争夺;尽管如此,青蒿素本身总是获得了“美国诺贝尔奖”的拉斯克奖。
  述评回顾了青蒿素药品的发现发明过程、描述了全球范围内的声誉争夺,说:其实,青蒿素的描述可追述到公元前168年,而首次清晰文字阐述则来自公元四世纪的中国古代医药家葛洪。早在1950年代,在毛泽东的指示下,中国就开始了青蒿素药品的科研;而当今发现青蒿素清晰文字来源和做出成功提取的主要人物是中国现代医学学者屠女士。
  述评说,青蒿素药品的发现开发,源于毛泽东的政策;全球防治疟疾有了个答案,多亏毛泽东的政策。确实如此:是毛泽东下令做相关药品开发的,是他用自己的权威和知识克服了当时几乎无法开展科研的困难条件、保护和支持了中国科研人员做相关药品开发的,由此才发生了后来围绕青蒿素而展开的各种药品开发。然而,正如述评所说,当时和后来多年内,中国处在“隔绝”状态且没有专利法,因而,中国方面就无法从产权角度争辩谁先谁后了。
  述评最后说:面对给全球人类带来造福的成就,诺贝尔奖或许将被迫考虑是否和如何给青蒿素药品的发现开发颁奖;可是,诺贝尔奖规定不能给去世的人颁奖,是否给毛泽东颁奖就不在考虑之列了。那言外之意是:若毛泽东还在世,那么,有关青蒿素发现发明的诺贝尔医学奖就应该颁发给毛泽东,全球的相关药商或研究机构的人就别彼此吃醋和争夺那名声了。
  本人认为,美国纽约时报当然知道,诺贝尔医学奖是发给科学家的、不是发给政治家的。述评那说法的意思很明白:政治家权威对科技发展有至关重要的作用;在保护和支持中医药科技发展和用中医药为全人类造福方面,政治家毛泽东所发挥的重要作用是全球都应该予以关注和公认的。
  其实,早在青蒿素药品发现发明之前,毛泽东就一直很支持中医药发展。看相关文史资料,北京的同仁医院、协和医院和小汤山疗养院等著名医疗保健机构的中西医结合项目和中医气功项目,就是在毛泽东的建议下搞起来的;军医方面首先搞出来和后来全国普及的针灸耳针电磁疗法等等,也是根据毛泽东的发展中医药的指示而搞起来的。
  从全球历史角度看,其实,如今中医药已经全球化、成为美国等西方国家、也成为世界卫生组织为全体成员国医疗保健所推荐的战略选择之一,那主要还是归功于中美两国政治家的携手推进,特别是归功于毛泽东和尼克松等四位政治家的携手推动。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刻加入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民间中医网论坛 ( 黔ICP备19001372号 )

GMT+8, 2024/6/17 04:03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23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