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间中医网

 找回密码
 立刻加入
楼主: hhbffq

潘朝曦:牛奶的惊愕与思考

[复制链接]
 楼主| 发表于 2016/6/22 04:07:04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hhbffq 于 2016/6/22 04:08 编辑

读周仲瑛实用中医内科学有感
实事求是,用了便知--读《周仲瑛实用中医内科学》有感
发表者:陈四清
实事求是,用了便知江苏省中医院肝病中心(感染科)陈四清
                             ──读《周仲瑛实用中医内科学》有感 http://www.haodf.com/zhuanjiaguandian/chsqsiqing_3520523455.htm
                                            陈四清  余燊   鞠艳秋
我(陈四清)自1999年有幸入周仲瑛教授门下,先后以博士、江苏省中医临床优秀人才、全国第四批名老中医药专家传承、全国第三批中医临床优秀人才等研修项目跟随其研习歧黄之术,至今竟已达16年之久,而这16年的跟师学习除了见证了周仲瑛教授的高尚医德之外,最让我顶礼膜拜的是他老人家的实事求是的治学精神。
 周老治学严谨,一生淡泊名利,一心研究歧黄之道,因此能不为世风所影响,坚持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周老临床病历必如实记录病人真实四诊情况,复诊时如实记录服药后的临床效果,好亦录之,不好亦录之,决不虚假,歪曲事实。对我等门生也严格要求,所撰写论文、心得体会、个案小结强调必须是临床真实病案,有体会则写,无体会也不勉强凑数。无论是周老自己撰写的论著论文,还是学生总结的学术经验,所涉及到的临床病案,俱是周老门诊之真实病人,无一例虚假臆造。周老曾训诫曰:“臆造杜撰,不但浪费精力、时间,不能提高自己学识水平,而且还误导别人,其过大矣!”。
周老的实事求是治学精神同样体现在对学术著作的编撰上,而《周仲瑛实用中医内科学》这本书就是一部很好的代表作。
《周仲瑛实用中医内科学》这本书汇集了国医大师周仲瑛教授在中医内科学领域的主要临床经验和学术思想,我有幸直接参与了编写工作,多次聆听了周仲瑛和薛博瑜两位主编对编撰题例的剖析及总体编写思路的把控。多位在临床各科学有所成、经验丰富的周老的弟子们在周老的亲自指导下,数易其稿,历时3年才完成了这样一本巨著。而老先生毫无保留的传授给学生,学生又毫无保留的将老师的经验写了出来,实事求是,又是这本书真正的实用性存在的基础。
国医大师的功高促成了这本书的诞生,这和他的实事求是的做学问,精益求精的教学生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
治病求本是临床医学的最高境界,求本不是针对表象,缓解痛苦,而是针对病因、病机,予以根除。求因论治是中、西医诊治疾病的常识,而在中医学这一独特理论体系中,则有更深的含义,确切地说,是审证求“机”,辨证论治。抓住了病机,就抓住了病变实质,治疗也有了更强的针对性,“求机”的过程,就是辨证的过程,如何求机,周老认为必须从临床实际出发,通过对临床现象的分析,总结、推理,判断病理本质。
有件事情非常深刻,足见周老的中医造诣之深。我在门诊诊治了一个28岁姓秦的男子,患者有乙肝病史,但肝功能一直正常,近一年来头昏头晕,周身乏力。患者进行过脑电图、脑血流图等检查,提示有轻度脑供血不足,在本院神经内科专家门诊,运用活血化瘀、熄风化痰等中药治疗半年,症状未见丝毫减轻,反而引起黄疸指数偏高,遂至肝病门诊找诊治。我见其舌苔厚腻,结合其有肝病,运用清热化湿的中药治疗前后共4次、时间长达一个月,患者黄疸指数虽正常了,但症状仍不见好转,我只好帮他挂了周老的专家号,让周老诊治。周老辨证为风痰上扰,清阳不展,予半夏白术天麻汤加葛根、姜黄、苦丁茶等,共14剂。当时我将信将疑,结果患者本周一上午到我门诊,他服了周老的药到7剂后,头昏头晕明显减轻,要求继续抄原方服用。
周老评价此事说:“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这个病案要好好研究一下,究竟是什么原因,被我用药治好的?我的用药与你的用药,与前面医生的究竟有什么不一样?”此事一直记忆尤深,跟师多年有一句话非常深刻——“不是中医不行,而是我自己水平不行。”可能常人说这句话大家觉得夸夸其谈,可是一个学术大成者说出这样的话,让我对中医的道路更加坚信了,毅力也更大了,当然这也突出大师真的是实事求是做学问,他总能透过现象看本质,及常人所不能及,不含半点虚假。这本书涵盖了这一点,我辈人是幸运的,如能仔细加以阅读领悟,则我们的中医道路将更加顺畅。
其实,周老不仅对自己严于律己,对学生更是一视同仁,精益求精,要求甚高。他非常重视教学,跟周老学习的日子里,周老最强调只有长时间抄方才能领会中医思想以及辩证体系,必须随时搜集有效病案。这些病案涉及到各个科室,几乎全是疑难杂症,更重要的是当我在临床上再遇到相类似的病证时,我只要打开抄来的医案,依葫芦画瓢,有时就会收到明显疗效。学而不思则罔,不能老画瓢,对收集的病案还要及时进行整理分析,我几乎每月都要将整理的1-2则病案交给周老审阅,周老也十分乐于为我们分析剖解这些病案,他重视学生搜集的医案,并且时常讲解,重视学生书写的论文,并且时常修改,重视学生的点点滴滴。
授人以鱼,不若授人以渔,我跟周老学习多年,感觉虽然周老是祖传四代的中医,肯定有不少“祖传秘方”,这些“鱼”是要学习收集的,但中医药博大精深,不是几个祖传秘方就能解决问题的,跟师学习的最高境界应当是学习老师的学术思想,学习他的辨证论治方法,学习他的“道”比学习“术”更重要,更能触类旁通,举一反三,为解决疑难问题、复杂问题、未发生的问题提供方法与思路。凡跟随周老学习过的门生,无不叹服从周老处之所学并非几个经验方、特效药而已,而是一整套灵活的临床辨证方法。如周老认为消渴不止于阴虚燥热,还每多湿热、瘀热,而成“三热论”,验之临床,效验如响。周老认为瘀热相搏不止于外感热病,内伤杂病亦每多见,如瘀热发黄、瘀热血溢、瘀热水结、瘀热阻窍等而构成了“瘀热论”,我尝试将其清热凉血之法用于治疗痤疮、慢性荨麻疹、皮肤瘙痒等疾病,无不效若桴鼓。周老还创痰瘀同源学说,运用化痰祛瘀法治疗疑难杂症,屡起沉疴,令人叹服。周老更创“癌毒“学说,主张癌毒是肿瘤发生、发展、加重的根本原因,强调运用消癌攻邪法治疗肿瘤,祛邪即所以扶正,疗效明显,癌友奔走相告,求诊者日众。
薛博瑜教授是周老早年的博士研究生之一,为了继承和发扬光大周老的学术思想,他召集同门一起共同努力编写了这一本书。我们可能多次看到薛教授主编的教材,他本着实事求是,精益求精的精神在做周老做过的事、栽周老种过的树,以便让越来越多的后人可以乘凉。周老授人以渔,薛博瑜教授也在为下一辈授渔。
  海阔任鱼跃,天高任鸟飞。我们因为有了牛顿,爱因斯坦这个大巨人,物理学才得以飞速发展,周仲瑛老先生,中医界的巨人,比常人站的更高,看的更远,我们可能不需要做太多的探索,相信奇迹,要慢慢坐下来欣赏他的几十年的悬壶济世的独特经验,也许你只用一年功力,就可能比得上他人的十年功力啊,等觉得看够了,自己也可以开个茅庐了,等觉得疑惑了,再继续坐下来看看,前途又是一片光明,渐渐的发现,这本书所言不虚,确实实用。
 楼主| 发表于 2016/6/25 11:32:17 | 显示全部楼层
QQ截图20160625103357.png QQ截图20160625105056.png QQ截图20160625105242.png QQ截图20160625105325.png QQ截图20160625103234.png QQ截图20160625103310.png QQ截图20160625101328.png QQ截图20160625101410.png
 楼主| 发表于 2016/6/25 21:12:24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hhbffq 于 2016/6/25 21:14 编辑

从防治外感病看中医的临床特色
http://www.cuiyueli.com/news/view.php?articleid=456
李致重
2012.10.28
   
    外感病即外邪诱发的疾病。一般来说是感受六淫??风寒暑湿燥火这六种外来的邪气,因而发病。外感病和其他病有什么区别呢?外感病直接是由六淫的太过或不及,或者是因为我们自己养护不当而使外邪侵入造成的,包括感受外邪引起体温发生变化的疾病,因为《内经》的《热病篇》曾经讲过:“热病者,即伤寒之类也。”
    外感病引起全社会的高度关注,甚至引起全世界关注的,就是2003年的SARS、2005年的禽流感、2009年的甲型H1N1流感。
    在中医著作中,将外感病讲得最准确、最清楚,被大家奉为经典的是《伤寒杂病论》。《伤寒杂病论》是东汉末年著名医学家张仲景所著,分为两部:《伤寒论》和《金匮要略》。其中《伤寒论》是晋朝太医令王叔和搜集《伤寒杂病论》的各种抄本,最终找全了关于伤寒的部分,整理成为《伤寒论》。《伤寒论》,就是伤邪论,这是从外因上讲的;伤寒,就是热病,这是从《内经》的角度上讲的。
中医的整体知识结构
    如果我们把中医的学术体系比做一棵硕果累累的大树,那么,传统文化是其根,以《黄帝内经》为代表的基础科学体系是其本,就像树干一样。以《伤寒杂病论》为代表的基本临床体系是其主干,就是树上的两个主要枝杈??外感和杂病;枝叶、细枝、花叶和果实,那就是内外妇儿各科以及方剂、中药等。如果一棵树没有根了,它必死无疑。如果把一棵树从根上砍伐下来,主干被当做它用,或者弃之不用,那么它的细枝、它的花叶、它的果实会怎样?用我们过去习惯讲的一句话叫“枯枝败叶干苹果”??没有生命力了。100多年来随着西学东渐,随着西方科学主义的泛滥,中国文化普遍衰落,在这个衰落的过程中,中医的衰落几乎是不可避免的。全盘西化的结果就是把中医的基础科学体系和临床技术体系全丢掉了,剩下的就是一些经验。今天看起来中医轰轰烈烈,其实是华而不实,这是当今中医最本质的一个病,今天中医的危机也就在这里,我们把它的根??传统文化丢掉了。经过100年的努力,中医的本没有了,中医的主干没有了,摆在面前的就是这些枝叶花果,但是已经没有生命力了。
    如果把人类的知识称之为科学,那么科学分为三个层面,第一叫科学,它是讲基础理论的,就像数学,它只说数量关系怎么表述,不管应用。第二,是技术,现在我们发展经济,搞高科技,应该说是高技术,它是为了解决生活上的现实问题的,满足我们日常的物质需要。而这些技术的生命在哪里?在科学。没有物理学、化学、数学这些基础科学的发展,今天的任何高科技是出不来的,飞机上不了天,卫星飞不出去。第三是经验,经验是人类知识的最初层次。经验一次一次重复,会越来越丰富,但如果没有科学做基础,经验过一百年还是那个样子。从这个意义上我们讲,我们在学习中医的时候必须把它的基础科学体系搞清楚。
    一本《黄帝内经》,从科学的范畴来说,到底讲了哪几块主要内容?《黄帝内经》其实就讲了四大内容:第一,讲了藏象,就是中医的生理学基础;第二,讨论了病因病机;第三,用了大量篇幅讨论治则,就是治疗原则;第四,它讲诊法,就是诊病的具体方法。
    整个的中医科学体系包括六大范畴,除了藏象、病机、诊法、治则之外,还有方剂和中药。这六大范畴有四块是《黄帝内经》讲的。中药这部分《神农本草经》讲得比较多。而方剂的应用,最早的而且流传到现在,大家都认为讲得最透彻的,就是《伤寒杂病论》所讲的113方。
    《伤寒杂病论》的整个体系,可以用一句话来概括:理论一条主线,贯穿七个环节。主线指的就是六大范畴,这是我们必须搞清楚的。七个环节:证,诊,机,法,方,药,效。
证指的是临床上的证候,即我们看到的病人的临床表现。证候是怎么识别的?靠我们的感官,同时也靠我们的理性思维。对于证候的识别就是诊法;通过诊法,我们判断清楚病机;有了病机,我们就能确定它的治疗原则;根据治疗原则来考虑到底用什么方;方选就了,对于这个病来说不一定适用,必须在基本方的基础上,随着症状做一些加减应用。最后,证候、诊法、病机、治则、方剂、中药,考评整个思维对不对的标准,那就要让病人说话,让疾病去反应,看到底有没有疗效。这七个环节在每一个中医大夫每一天的临床过程中翻来覆去地思考。假如对中医的理论体系和临床辨证体系不熟悉,手里只有几味药、几个方,病人来了以后就拿这些方去靠病,拿这几味药去糊弄人,那么永远成不了一个好的中医。
中医治疗外感病的特色和优势
    社会上常常有种误解??中医是经验医学。这种误解的声音很高,而且一直成为主流。这种观点不仅错了,而且大错特错。它把《黄帝内经》和《伤寒杂病论》所形成的临床科学体系全都丢掉了。
    讲到中医学治疗外感的特色,我们需要做一点简单的历史回顾。
    首先从张仲景本人说起。张仲景在他的《伤寒杂病论》原序里有这样一段话:余宗族素多,向余二百,建安纪年以来,犹未十年,其死亡者,三分有二,伤寒十居其七。意思是说,张仲景的宗族里有200多人,但从建安纪年到他写《伤寒杂病论》这十年里,大约有一百四五十人(三分有二)都死了。其中因伤寒而死亡者“十居其七”,也就是说,至少100出头的人都死于伤寒病,也就是死于外感病。于是张仲景才下了决心,“动心忍性”学中医。他讲:“感往昔之沦丧,伤横夭之莫救,乃勤求古训,博采众方,撰用《素问》、《九卷》、《八十一难》、《阴阳大论》、《胎胪药录》,并平脉辨证,为《伤寒杂病论》。”
    这“动心忍性”,对今天了解中医,接近中医,是非常重要的。孟子说过:“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增益其所不能。”没有经过千辛万苦,没有这种家族生命死亡的经历,张仲景可能在一定程度上不会“动心忍性”,做出这么大的贡献和成就。张仲景对自己的《伤寒杂病论》怎么评价?他讲,他所写的《伤寒杂病论》“虽未能尽愈诸病,庶可以见病知源,若能寻余所集,思过半矣”。意思是说,他写的《伤寒杂病论》虽然不可能涉及到人类所有的疾病,但可以“见病知源”,如果你能仔仔细细再揣摩,再思考,再理解,再发挥,遇到临床上的杂病,你至少能掌握一半。我想,“思过半矣”是他自谦的说法,两千多年的历史证明,《伤寒杂病论》不曾被中国的医家所抛弃。
    第二点,讲中医治疗外感病的特色和优势,我们要把《伤寒论》中的“六经”简单说明一下。六经是研究《伤寒论》的一大难关。
六经分三阴和三阳。三阳,就是太阳、阳明和少阳,三阴就是太阴、少阴、厥阴。三阳指得了外感病以后,在人体正气不虚的情况下的那段疾病表现;三阴则是在伤寒过程中正气已经虚了。
    太阳这个“太”,是“初”的意思,就是疾病刚刚开始,初起。它是外感病的第一关。外感病来了,首先出现头痛,身上发冷,一阵阵发热,打喷嚏、流清鼻涕等症状,这是疾病发展的初起阶段。阳明,《内经》上讲,“二阳合明”,叫阳明,就是它的邪气很盛,正气也很旺。因此阳明阶段我们还有一个形象的比喻,叫正盛邪实,邪正交争有力。正盛,是正气旺,不虚;邪实,外来的邪气也很旺。两旺相加,是阳明。阳明病的阶段,外行看起来很害怕,因为很多病人高烧,一下烧到39甚至42度,但其实人的正气盛,一付药下去就解决了。少阳则是和太阳、阳明不一样的另外一种表现形式,不一样在气机不利。假如一个人的气血不通了,气机必然瘀堵,瘀住热在里头,发不出去。所以三阳的太阳是初起阶段,阳明是气机通畅,正盛邪实的阶段,少阳是气机不通之实证的表现。
    如果病的时间长,肯定要消耗正气,不是消耗阳气,就是消耗阴气,于是就进入了三阴阶段。
    三阴阶段的第一关是太阴,太阴这个“太”也是“初”的意思,就是刚刚出现正气不足的现象。第二个阶段是少阴,少阴和阳明的性质从某种意义上可以相比,也就是说它虽然说虚,但是没有气机不通的问题存在。相比之下,厥阴就是在正气已经虚,邪气还没有去的时候,气机也没有通。《金匮要略》中所讲的一句话很关键:“五脏元真通畅,人即安和。”不容易得病,或者得了病也容易治。元真之气不通畅的,实是少阳,虚是厥阴。正气和邪气交争,盛的阶段是阳明,虚的阶段是少阴。一个人既有正气虚到极点的表现,也有气机不通的表现,这两者加起来,就是厥阴,我们说八成必死无疑。
    《伤寒论》之后,后世在发展外感病的时候还有温病。研究温病的医家很多,但其代表医家就两位,一是叶天士,一是吴鞠通。
    谈到历史上关于中国中医治疗外感病方面的成效,或者功绩,在历史记载上,从西汉开始到今天为止,中国前后出现了321次疫病或者外感病的流行,但从来没有造成大面积的人员死亡。据西方医学史的记载,在17世纪和18世纪的200年间,西欧死于天花的人有1.5亿。1918年的西班牙流感,从西班牙开始传遍欧洲,又传到美洲,死亡人数超过了2500万,有些记载甚至是3000万。如果中国在321次的疫病大流行或者外感病大流行过程中有过欧洲那样一次流行,那么我们这么大的国土,恐怕每次得死几千万或者上亿人。中国地大物博,人口众多,靠什么?中国从西汉以来321次大的疾病流行,各地方志里都有记载,为什么我们的民族还有这么多人?恐怕和《伤寒论》,和中国整个的外感学很有关系;也是我们整个的医学体系,是《黄帝内经》所建立的医学体系的智慧。对我们中华民族来说,如果忘记了中国的医学在中华民族繁衍昌盛过程中的功劳,那我们就属于不孝子孙。
    为中国写中国科学技术史的不是中国人,而是英国的李约瑟。《中国科学技术史》大概是20世纪60年代完成,后来在我们国家盛行。严格地讲,李约瑟写的是中国技术史,他对中国的文化了解得不多,尤其是对中国的中医没有了解,他在谈到中国的医学的时候,从实用的角度、从临床效果的角度上,把中医和西方的医学进行比较,他说西方医学从疗效的整体上看,赶上和超过中国大概是在1900年。我们如果仔细地对照中西方发展的历程,西方医学之所以能在整体疗效上超过中国,不是他的理论技术,而首先得益于外科手术,其次是在治疗外感病上的一次突破,也就是20世纪30年代抗生素的出现。事实上,中医在治疗外感病上不比使用抗生素差,这方面我们可能还要强。尤其西方对外感病里的病毒性疾病,几乎是束手无策。病毒存在于人体的细胞里,按照西医的理论,药物必须进入细胞把病毒直接消灭掉,才算有效,但它至今还没有发明出这样的药物。
“内外因相互作用而为病”的发病学思想
    中医对于外感病发病的认识与西医完全不一样,用一句话来概括中医的发病学思想:内外因相互作用而为病。西医是外因决定论,只考虑外因,不考虑内因。而在《伤寒论》的六经中,每一经里都包含着内外两种关系。像太阳病,就是正盛邪实。只讲邪,不讲正,就不是中国的外感病发病学的观点。《内经》里有几句话:“风雨寒暑,不得虚,邪不能独伤人也。卒然逢疾风暴雨而不病者,盖无虚,故邪不能独伤人。此必因虚邪之风,与其身形,两虚相得,乃客其形。”这个“虚”应该从两方面理解:第一,必须有外来邪气;第二,有正气不足或者正气不通的内在环境。这二者结合起来,才会发病。从这个意义上讲,自然和人是共生关系,而不是拮抗关系。
    联系到引起SARS的冠状病毒,人和病毒是什么关系?从中医的观念讲,人和病毒也是共生关系,而不是对抗关系。《内经》中说:人以天地之气生,以四时之法成。天地之气中就有病毒,四时之中就有病毒,如果没有病毒,人体不会产生抗体,即西医说的免疫系统。所以人在病毒面前绝对不是被动的,而在于怎么样把人的体质调理好。
    如果按照西医外因决定论的观点,有了病毒就必然要得SARS,事实并非如此。在2003年SARS过程中,全香港的总人口是680万,发病的人数是1755,占全香港人数的0.25%,也就是说,不发病的人数占全香港人数的99.75%。因此我们不妨想一想,“内外因相互作用而为病,内因为本”的思想应该是值得重视的。如果我们只看到万分之二点五,忘记了万分之九千九百九十七点五,那我们还叫什么大夫?2004年,也就是SARS过后将近一年,香港大学病毒研究所对香港的人群进行抽样调查,根据他的研究成果,2003年全香港感染SARS病毒的大概是3.5万人,但是发病的只是1755人。为什么说感染SARS?因为身体里有SARS抗体,就证明曾经感染过冠状病毒,但是发病的人只有1755,占感染人数的5%;而没有得病的,占整个感染病毒人数的95%。请问,我们到底要关心这95%,还是不关心这95%?
这个研究结果充分说明,人和病毒是共生关系,天下病毒常有,但病不常有。5%和95%相比较,说明绝大多数人都有把病毒免疫掉的能力。如果一个人身体有问题,或者正气虚弱得很厉害,或者气机不通很严重,那可能就被病毒折腾死。中医调动人的抗病能力,提高免疫机能,使人体在很大程度上不发病,这是中医在对待外感病的时候首先要强调的:总是未病先防,不要等病了之后再说话。
那么,SARS发病的原因到底是什么?还是多因素相关性,绝不是单一的病毒造成的。
    第一,2002-2003年的冬季,据天气预报讲,是40年不遇的最寒冷的冬天,那年的雪下得相当大。《内经》上讲:“冬伤于寒,春必病温。”在特别寒冷的时候,人们往往围炉近火,吃一些热性的东西去御寒,容易形成身体积热太过。第二个原因,从运气学说来说,2003年是癸未之年,癸未之年最大的特点是火运不及,也就是阳气不旺。从大寒开始到清明,那两个多月里,气候大起大落五次之多,一天之内的温差高达8度,甚至10度。在这种情况下,一旦穿衣御寒不谨慎,肯定会发病。第三个原因,恐怕是全社会共同的问题。那年发病主要集中在城市地区,空气不大流通,白领比较多,压力比较大,吃得比较好,积热比较多。一般来说,有火、有食,感冒就容易上身。所以从内在的原因上来讲,恐怕我们还是对人自身的关注不够。因此,正是因为内外因相互作用,SARS的基本病机特点是:外寒、内热。
    在当年的SARS流行过程中,我们的防治为什么出现那么多纰漏?归纳起来有三个方面:第一,西医受外因决定论的影响太深,只看到病毒。第二,SARS到底是什么病毒引起的,西医有相当长时间不认识,之后要诊断一个人是不是感染了冠状病毒,从抽血化验到出结果,需要三到五天的时间,这三到五天在中医来说正是用药治病的关键时候,西医只是在那里等待。第三个原因,还没有发现是不是冠状病毒的时候,就抽出一大群人去研究疫苗,浪费资源。而且,西医在整个理论上没有前瞻,治病不治人,在没有特效药的时候,只能使用利巴韦林和大剂量的激素。其对病的分型就说明问题。西医将SARS分为四型:初期,重期,急期,恢复期。初期用的是利巴韦林和类固醇;重期病情加重了,用的还是利巴韦林和类固醇;到急期和死亡打交道的时候,还是利巴韦林和类固醇,只是加大剂量而已。
    从预防来说,关于天人合一、身心统一是中医的预防特色。那段的防护讲来讲去就是“慎起居,戒饮食,适寒温,戒嗔怒,多饮水,通大便,勿温补,远病毒”。八条里七条都是我们中医的。 “慎起居,皆饮食,适寒温,戒嗔怒”都是《内经》的原话,意思是要顺应四时。多饮水,饮水多,代谢快了,病毒在体内呆不了了。通大便,身体的内热不存在了。那时候给老百姓讲,要做到“三通”??通大便、通小便、通气血,让病毒在你体内存在不了,你还怕什么?
    在香港我们还特别强调:不要补。我治疗的第一个SARS病人36岁,当时已经到《伤寒论》的厥阴阶段了。他在病之前身体虚弱,于是买了六根红参,三天吃完。一根红参按15克算,一天至少吃了30克,不火也要火起来了,病毒为什么不来?中国人现在把吃补药当成家常便饭,要提起警惕。
胸中有全局,眼下有重心
     “胸中有全局”,就是《伤寒论》讲的,从病一开始,就知道病可能往哪里走,阴和阳分清楚,明白正气虚不虚,气机是否畅通。在阳里无非是太阳到阳明和少阳;在阴里,无非是太阴开始,下一步才能到少阴和厥阴。“眼里有重心”,就是该从哪方面入手。
    就《伤寒论》这个六经来看,头一关我们遇到的肯定是太阳,由此确立战胜外感病的战略目标,那就是必须贯彻“抓住三阳,治在太阳”。除非个别人一开始就出现三阴不足的表现,对于大多数人来说,首先抓住三阳,让病不进入三阴,这是最主要的战略措施之一。治在太阳,就是在病的初期就把它干掉。这方面并不是说我们逞能。在整个的SARS阶段,全香港发病1755,死亡299,占整个患病人数的17%。我们内地是5.9%。广东是发病最早的地方,早于香港,死亡的比例3.6%。广州中医药大学接治了45个SARS病人,结果是三个零:病人零死亡,医护人员零感染,病人零转院。我们内地的5.9%和广州相比就比较高了,为什么高?大家清楚。SARS在北京一出现,官方先把它保护起来,不叫社会知道,只是西医上手。直到5月8号,吴仪当了卫生部部长了,才开了让中医进入SARS第一线的会议。当天开完会,医生就下去了,7天以后整个SARS的势头就压住了。
    SARS也是我这一生很难得的一次经历。我在香港治疗过两次SARS,用的不是一付药,是两付药。两付药煎好,6个钟头吃一次,算起来也是一天吃完,12个钟头之内烧就下去了。
在“抓住三阳,治在太阳”的问题上,我们记住三句话:“把握治疗表征的第一关”,病在太阳阶段,就是病刚刚开始的时候,病人头疼、发烧、全身发冷、打喷嚏,在这个阶段就抓住表征;“把握散寒解表、清热宣透的第一法”,寒没有了,在外的恶寒发烧没有了,剩下的气机疏散开了,体内的热清掉了,病就不能存在了,人正气旺了,那病毒自然被人体的正气灭掉了;“选准临床起首第一方”,必须针对病机制定治疗原则,一副药下去,病就退下去了。
    在这点上,我觉得并没有值得骄傲的地方。我是1962年开始随师学中医,1966年底,学了5年以后开始工作。文化大革命开始,我们提着医药箱去最基层,当时的病人相当多,外感病也相当多。我在治疗的过程中,老百姓开玩笑叫我“李一副”,退烧结果比西医快。因为我们既治病也治人。
    中医和西医在治疗外感病上不一样的地方在哪里?一句话,中医强调的是扶人一把,西医强调的是剿灭病毒。就像布什打拉登一样,拉登在哪里不知道,就知道投那些重型炸弹;病毒在哪里不知道,就知道用他手里并不满意的所谓的抗病毒药,大剂量用。当时香港用利巴韦林用到常规量的10倍,类固醇也用到常规量的5-10倍。西医在治病毒性疾病是这样,细菌性疾病也是这样,只针对细菌病毒,“目空无人”。中医是扶人的,我把你阳气扶旺了,气机疏通了,同时把内外因相互作用形成的病理表现改善了,这个病就好了。
    最终,在香港的SARS过程中中医还是没进去,尽管我曾经治疗了2例,那2例都是偷着去的。堂而皇之地进入到大医院都已经是5月份以后了。
    西医值得反思的是医疗方式,没有药就承认没有药,为什么不让中医上?今天的中国,SARS之后修改了《传染病法》,里面全是西医的话语权,仍然没有中医。SARS期间中医干着急,没有办法,想上阵,甚至请缨,也没有人理,眼睁睁地看着一批一批的人白白地死掉了,其实SARS不就是一个比较重的外感吗!
    1998年冬至前后,北京有一次外感病大流行,那个时候我在一家门诊部出门诊。冬至前后,我们常用的是大青龙汤,《伤寒论》里的一个方子;冬至以后,随着阳气生发,用的是小柴胡汤加大青龙汤,常常开两服药就够了。可西医治疗一个外感,又是输液,又是打针,花钱少说一千两千的,更何况,对于病毒性疾病,西医原本就没有特效药可用。
    2004年在台湾召开两岸三地SARS座谈会的时候,我的一篇文章被他们放在整个论讨会的第一篇,大会的主持人和好多学者说,你这篇文章是SARS过后在总结SARS理论性和临床性最有价值的一篇。因为后来我们好多人都争先搞什么SARS治疗规范,但不是在理论高度上规范,也不是在辨证论治上规范,而是在方药上搞规范,而且按照西医那个分类:初期、重期、急期和恢复期。这四个期完全不代表任何疾病的病机特点,就是一个轻重划分,谁还不知道轻重?
近代科学普及太厉害了,从鸦片战争之后,从我们内忧外患开始,我们就和自己的传统文化过不去。在这种前提下,中医的命运很难不受影响。2003年8月14号,在香港召开了一次会议,欧美13个专家,再加上我们内地的钟南山先生,组织了14人的SARS专家委员会,对香港治疗SARS进行回顾、总结。我头一天接到开会通知,一夜没睡觉写了篇文章,就是关于SARS的若干反思。那篇文章后面我讲了这么一段话:世界卫生组织的相关部门在防治SARS过程中的近代科学主义的做法,与世界卫生组织26届大会通过的传统医学战略相违背。为此我要求,世界卫生组织向全世界的医学界作出检查,特别是向中国,尤其是向中国的中医。香港是一个言论自由的社会,我在香港就要利用香港这个特色,发挥香港的特点。我有权利讲话,我认为我讲的对,我应该讲,这不仅是涉及到我们中医的问题,而且是涉及到世界人民的生命问题。世界卫生组织不承认中国是中医和西医并存的两个医学体系这样的国情,使得中医不能走到抗治SARS的第一线。钟南山先生是团体里少有的懂中文的人,他说,李教授,你讲的话我一定完完整整翻译给他们,我一定要求他们带给世界卫生组织的主要官员。我想我们中国应该为我们的中医感到高兴,现在中医还照常担负着复兴人类的使命,这个使命不仅是我们的,而且也是世界的。
 楼主| 发表于 2016/6/25 21:16:10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hhbffq 于 2016/6/25 21:17 编辑

高烧不退急煞人 妙手回春伤寒方
北京崔月犁传统医学研究中心 项 红

http://www.cuiyueli.com/news/view.php?articleid=339
  初春的北京,春寒料峭。虽然小草已偷偷地钻出地面,显现星星点点的绿色,但冬日的寒意,仍使路上的行人身穿皮衣,棉服,头戴围巾、帽子。
  中午,一个电话打来,一位82岁高龄的女患者,突然外感高烧39.5℃,发烧的同时还伴有恶心、呕吐、咳嗽、咽痛、鼻塞、恶寒。希望大夫出诊看病。我和樊教授接受了任务,去看病人。
  来到病人床前,只见她面色蜡黄,双眼微闭,呼吸声粗,精神萎糜,咳嗽时作,呕吐中药及粘液。
  小阿姨说,从早晨就开始发烧38℃,吃了“正柴胡饮”、“羚翘解毒冲剂”、“止嗽散”各二袋,中午以后没有退烧,反而越烧越高。下午又两次呕吐中药和痰液,现在发烧仍然有增无减。一看体温表已达39.5℃。樊教授一边摸脉,一边问病人:“出不出汗?”病人说“没有汗”。“是否胃中不适?”病人回答:“是”。
  走出病人的卧室,樊教授说:“现在病人是表证不解,内里有热,心下痞满,应用<大青龙汤〉与〈小陷胸汤〉的合方。”只见他挥笔开出处方:
  生麻黄6克(先下,去上沫)  桂枝9克  生石膏45克(先煎)
  瓜蒌12克  法夏6克  黄连3克(打)  枳实6克  炒杏仁6克

  炙甘草6克  生姜3片  大枣4枚   一剂
  晚上7点钟病人服下中药,因胃中不适复又呕吐中药及粘液,至晚上9点半钟仍然高烧不退,患者神志不清,时说胡话,直至凌晨已烧至40.4度,服用“紫雪散”1支(1.5克),二十分钟后,患者的体温退至38.5℃。
  第二天早晨,樊教授又开出一方。方为〈小柴胡汤〉、〈小陷胸汤〉加生石膏30克、桂枝9克、大黄6克一剂。 患者服药后,开始腹泻,便出痰状物,此时患者体温已降至37.8℃,第三天患者体温降至37.1℃,已能食米粥了。原方加桔梗9克、杏仁9克,又服二剂,病人体温降至36.7℃。
  伤寒论38条说:大阳中风,脉浮紧,发热,恶寒,身疼痛,不汗出而烦躁者,大青龙汤主之。
  患者平素喜食甜食及油腻,有形成痰饮之因素,而〈大青龙汤〉是治疗溢饮的方剂。溢饮指“饮水流行,归于四肢,当汗出而不汗出所致的外证表不解,内有里热的症状。〈大青龙汤〉实际是〈麻黄汤〉加生石膏、生姜、大枣。用〈麻黄汤〉以解表证,用生石膏清里热,生姜、大枣以和中健胃。
  今年的外感高烧以胃肠症状居多,许多病人打针输液一周,仍高烧不退。而樊教授用伤寒之方,既解表热又清里热,只用了1-2剂药,就将82岁高龄老人的发烧治好,真是妙手回春,药到病除。
  樊教授常说,人得天地之全气,物得天地之偏气,中医治病就是以药性之偏,来纠正人体之偏。同时人类生活在大自然中,“顺四时则生,逆四时则亡。”
  根据五运六气的推算,去年为“金”气主运,冬天气候异常寒冷。寒邪外束。加上春节期间,多食肥甘厚味之品,易造成胃肠积滞,故热郁于内。《内经》曰:“冬伤于寒,春必病温”。今年入春以来,主气为厥阴风木,客气为阳明燥金,金克木,木气不得升发,更加重了郁热,所以今春的外感用表里双解之法最好。在感冒初起时最好服用具有外散风寒、内清里热功效的“防风通圣丸”。本中心正在研制的“柴芩感冒颗粒”具有更佳的功效。
  由此可见,中医治病之所以神妙,与中医天人合一的思想,因地因时因人治宜的辨证是分不开的。

 楼主| 发表于 2016/6/26 19:26:17 | 显示全部楼层
QQ截图20160626190617.png QQ截图20160626190640.png QQ截图20160626190705.png QQ截图20160626190734.png
 楼主| 发表于 2016/6/26 20:38:29 | 显示全部楼层
QQ截图20160626202006.png QQ截图20160626202025.png QQ截图20160626202046.png QQ截图20160626202107.png QQ截图20160626202128.png QQ截图20160626202150.png QQ截图20160626202217.png QQ截图20160626202251.png QQ截图20160626202320.png
 楼主| 发表于 2016/6/26 20:44:36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hhbffq 于 2016/6/26 20:59 编辑

QQ截图20160626204119.png QQ截图20160626204142.png QQ截图20160626204205.png QQ截图20160626204225.png QQ截图20160626204255.png
 楼主| 发表于 2016/6/30 08:52:31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hhbffq 于 2016/6/30 08:53 编辑

当抑郁症来“敲门”
文/贾春华 庄享静
转自:人民政协报  http://www.guoyitang.com/?info-1152-1.html
抑郁症是一类比较难治的疾病。很多患者在服用大量西药后仍难以起效。其实,中医对抑郁症的理解和治疗有一套独特的视角和方法。此外,采取恰当的食疗方也可以缓解抑郁症。开拓一下视野,换一种治疗方法,或许会有不一样的收获。
苏轼在《水调歌头》中写道:“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每个人都希望自己一生万事如意,但不顺心之事经常发生,如下岗、身体得病、婚姻破裂、亲人离世等等。有悲欢离合才是人生。可有些人却一直沉湎于悲与离,看不到欢与合,生活缺少阳光和欢乐。这样的人比较容易患抑郁症。
抑郁症三大症状:忧、呆、懒
如果您的朋友一直愁眉不展,可能第一号心理杀手——抑郁症已经找上门了。抑郁症有三大主要症状,可用3个字概括———忧、呆、懒。出现其中两项,就需要去医院进行诊断。
忧:老是快乐不起来,常常紧张恐惧,甚至悲观绝望。有的病人会出现敏感易怒、摔扔物品等过激行为。病人自我评价低,重症患者还会有被害或患病妄想,或是幻觉。这些患者的睡眠品质不好,经常凌晨两三点醒来,醒后难再入眠。忧郁还会使内分泌发生混乱,如甲状腺激素分泌减少、女性月经失调等。
呆:病人常常觉得自己脑袋好像生了锈,记忆力减退,容易忘事;学习新事物感到困难;语言不流畅;容易疲倦;注意力不集中;手眼协调差,空间辨识力降低等。
懒:抑郁症病人常常一个人独坐或卧床,不愿意外出和参加活动,甚至不修边幅,行动缓慢、精神萎靡。大部分病人食欲下降、体重减轻,常伴有口苦、口干、肤干等症状;少数患者会出现短时间的食欲增强。
许多抑郁症病人认为他们只是心情不好而已,容易延误治疗而使病情加重。因此,我们要多和家人、朋友沟通、交流,让大家有个情绪抒发的对象,以保持健康心态。如果发现家人或朋友被抑郁症找上门了,应劝他尽快进行鉴定,早发现、早治疗、早痊愈。
中西医对抑郁症的认知有异同
抑郁症的发病因素至今还未完全确定。西医认为,该病首先和遗传有关。研究显示,抑郁症病人的亲属罹患此病的风险比一般人高。但不是所有具有抑郁症家族史的人都会得抑郁症,也不是所有抑郁症患者都伴有家族史。目前公认抑郁症主要是因为神经递质的不足。还有研究发现,抑郁症可能与神经的生化因素异常、神经免疫系统的亢进或抑制等有关。
另外,一般公认心理或社会因素可作为抑郁症发病的诱因。西医认为,抑郁症并不是单纯的情绪低落,具有病理特征,需要到医院接受治疗。
中医将抑郁症归属为郁证范畴。《黄帝内经·灵枢篇》指出,脑髓如果不足,会出现像旋转一样的头昏、耳鸣、小腿发酸、眩晕、眼睛看不见东西、全身无力、嗜睡等症状。这些症候与抑郁症表现类似。显然,中西医都认为抑郁症的发生可能是脑中某种物质欠缺所造成。另外,东晋葛洪认为郁证病人多有劳损病史;元代朱丹溪提出了六郁说,认为郁证可能是人体受到气、血、火、湿、痰、食等物质的阻滞所致;明代张景岳则主张郁证的病人都是虚证。
综合言之,郁证应该主要是情绪造成了肝气郁结,郁久化火;依据五行木克土的相克说,肝木刑克了脾土的水湿运化,水湿留滞,水湿郁久而生痰;又气为血之帅,气行则血行,气郁则血郁,郁久则化火,病延日久后,病由实转虚,火郁伤阴而阴虚火旺、心肾阴虚;脾伤则气血生化不足,而致心神失养、心脾两虚。
临床体会决定施治重点
西药对抑郁症的治愈率不高,有起效较慢、疗效维持时间较短的问题,不少患者或家属转而寻求中医治疗。
关于郁证的病因病机,每个大夫都有自己的临床体会,因此施治重点也不同。中医治疗郁证的主要侧重点可归结为:1.益肾健脑:认为抑郁症的病位在脑,病理基础在肾,属于本虚标实证,病机以脑腑阳虚、肾精亏虚为本,气机壅滞为标,故以益肾补虚、健脑调神为治疗方法。2.补肾开窍:主张病位主要在肾,阳气亏虚而髓海不足、清阳不升,以致清窍不通。治以养肾补髓、芳香开窍为主。3.疏肝宁心:提出肝郁气滞、心肝失调是抑郁症的基本病机,故以疏肝解郁、宁心安神法为主治疗。4.调治肺脏:中医认为,悲忧属肺,容易伤及肺中的精气,影响气行,以理气解郁法来调治肺气。5.补阳:认为抑郁症与阳虚密切相关,五脏的阳气不足为病理基础,归属于中医的虚劳病范畴,治以益气温阳。6.调理气血:主张抑郁症的主要病机为五脏气血失调,累及脑腑;气血失调还会影响水液代谢,并生成病理产物——痰饮,故以调理五脏的气血为治疗方法。
抑郁症的穴位按摩和食疗法
抑郁症病人还可利用穴位按摩和药膳饮食进行养护,帮忙改善病情。可利用指压、按揉、掌振或拍振等方式轮流按摩下列穴位:1.安眠:耳垂后的凹陷与枕骨下的凹陷连线的中点处。2.膻中:在前正中线上,两乳头连线的中点。3.神阙:位于人体的腹中部,即脐中央。4.丰隆:位于外踝尖上8寸,胫骨前嵴外2横指处。5.三阴交:从内踝向上量四指,胫骨后缘凹陷处,等等。
至于药膳饮食,这里仅举几例,读者可应用所述原理进行变化。所列的材料为一人的分量。
薄荷蒸蛋
材料:薄荷3g,香附6g,鸡蛋一个,蘑菇1朵。
做法:薄荷切碎,蘑菇切细块,鸡蛋打散备用。香附用700ml水煮开后文火熬煮1小时,舀取上面澄清液250ml,加入鸡蛋液、蘑菇,略加盐调味。烧一锅清水,放上蒸隔,水开以后,把蛋液放上蒸隔,开小火蒸,锅盖留缝,大约10~15分钟后取出,撒上碎薄荷即可食用。薄荷、香附疏肝行气,鸡蛋健脑益阴,蘑菇健脾开胃。食用薄荷蒸蛋,对于理气疏肝有所帮助。
合菊二花茶
材料:合欢花2g,菊花6g,冰糖少许。
做法:合欢花、菊花水煎后,放入少许冰糖,代茶饮用。合欢花疏肝化痰,菊花清肝明目,二花同饮可以改善气郁化火的症状。
百合莲子炒西芹
材料:鲜百合20g,莲子20g,西洋芹30g,腰果3颗。
做法:腰果剥开成2片,文火干炒至闻到香味、色略赤,盛起备用。西洋芹去筋,斜切片。炒锅放入适当油,加热至五成油温,放入西芹、百合、莲子拌炒,炒熟后加盐调味,盛盘后,放上腰果即可食用。百合、莲子补养心肺,西芹健脑利便,腰果利便除湿,此菜肴可以促进心神的安养。
倘若您的朋友罹患抑郁症,要鼓励他接受常规治疗。当然,他还可以通过一些养护帮助改善病情。人有悲欢离合,得病时,接受它,医治它,有了乐观的心态,对疾病治疗大有裨益!
贾春华,北京中医药大学教授、主任医师、博士生导师,北京弘医堂中医医院出诊专家。从事临床、科研、教学30余年。擅长肾病,糖尿病及其并发症,肝炎、男性不育症以及抑郁症的诊治。
庄享静,北京中医药大学博士研究生。

 楼主| 发表于 2016/6/30 09:02:57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hhbffq 于 2016/6/30 09:04 编辑

中医戒毒与治疗艾滋病的优势
时间:2012-4-18 21:47:38 编辑:admin 来源:贾谦
http://www.zztbj.com/view.asp?id=2825

内容摘要『导读:这是20079月给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的报告、希望支持民间中医戒毒和治疗艾滋病的工作。几万字的附件均省略。最后领导给我的答复是:你们找两个中医院合作,这可难倒我了。』

     从几千年历史看,中医有诸多优势,尤其是对迄今其他医学没有有效疗法的疾病,如乙脑、流行性出血热、麻疹、非典、艾滋病、戒毒等。前三种有历史文献为证,后三种我们课题组做过认真调研。中医药治艾滋病、戒毒,已趋成熟,这两项完全可以为国争光,为中医争光,促进中医振兴,希望能够得到国家的支持。
一、SARS
     20034月,我们到广州调研中医治疗SARS的效果。邓铁涛老教授告诉我们,中医完全可以治愈非典患者。非典不过是一种温病,没有什么可怕的。
     广东省中医院在吕玉波院长领导下,与非典斗争,取得巨大成绩。到20034月上旬,共收治非典患者112人,除第一批收治的患者中有4人死亡外,其余108例均良好。死亡率远远低于现代医学方法的治疗结果。
     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则创造了三个零的奇迹:治疗48例非典患者,零死亡,零转院,医护人员零感染。
     这就是中医,这就是中华民族赖以繁衍昌盛的中医。
二、艾滋病
     艾滋病是世界性难题,各种医学束手无策。中医之外的任何医学的治疗,未见一例艾滋病患者抗体转阴。
     中医则不然。吕维柏教授在坦桑尼亚发现,中医治疗的患者中,有8例抗体转阴。浙江孙传正在上蔡治疗171人,总有效率969%, 13例抗体转阴。另有13位民间中医治疗效果也非常好。河南中医学院周立华教授以灸法治艾滋病的效果亦极好。可以从上述药物中筛选出几个能治愈艾滋病的基本药物,再加上辨证论治和中医综合治疗,完全可以解决这一世界难题。按照邓老的话说,非典和艾滋病是中医腾飞的两个翅膀。
     20047月,徐冠华部长将民间中医治疗艾滋病调研报告呈送吴仪副总理,吴仪同志批示:要组织中医界参加AIDS防治工作。同年8月,让我组织治疗艾滋病的7路民间中医向主管领导汇报。接见中,主管领导没有说一句肯定这些民间中医工作的话,却对每个民间中医提了两个同样的问题:你有没有行医执照?你的药有没有批号?从此,所有民间中医被迫撤离了河南艾滋病村。这是囿于既得利益者制定的法规而无视国家利益和人民死活,有悖于和谐社会的建立。
三、戒毒
     戒毒也是世界难题。吸毒者不仅使自己倾家荡产,更会成为社会不安定因素。没有一个国家能戒除吸毒者心瘾,均是以小毒(美沙酮)代大毒(海洛因等),即允许他们继续吸毒;不少国家用纳税人缴纳的税款供吸毒者免费吸食美沙酮,以期使社会安定。
     鸦片进入中国以来,中医就一直在与鸦片斗争,民间有不少戒除鸦片毒瘾的方法,惜不为我国戒毒专家所重视。
     李仲良先生1994年开始研究戒毒,10多年来,已戒除5000人的心瘾;轻松戒毒,3天祛除心瘾,15天彻底巩固并治愈吸毒引起的相关病症(包括艾滋病)。开始时,我与邓铁涛老先生都不相信,于是在广州白云自愿戒毒医院(广州中医药大学心理实习基地)做了31例临床,效果甚好。今年6月,我在京亲自参与为一位37岁的多次强戒自戒无果的吸毒者戒毒,尔后在307医院毒检室检测,血液和尿液中已不含吗啡,可称世界最高水平。
     李先生戒毒药包括红胶囊和蓝胶囊两种。蓝胶囊还可用以治疗艾滋病;已使10例艾滋病人痊愈,有的已生孩子,孩子健康。蓝胶囊可以褪烧而不论高烧原因。因此,邓老说,这是中药抗生素,完全可以取代西药抗生素。
四、几位戒毒和治疗艾滋病的中医
     1.李先生:53岁。在光明中医学院学习2年,又在湖南师范大学进修生物3年。擅长治疗各种疑难杂症,对戒毒、治疗艾滋病尤有研究。
     2.邓长银,50岁,上海市经络研究中心研究人员。1985年7月毕业于广西中医学院中医专业(自学考),拜诸多名医为师,师承孙思邈一脉。后期拜藏医学院院长措如&#8226;才郎为师,专心学习研究藏医,使传统中医和藏医完美结合并运用于临床。以阴阳&#8226;五行法则来调节人体免疫,专攻疑难杂症,疗效显著。近年,与其他同志共同研究治疗艾滋病,并与上海市经络研究中心创办人魏瑚(前上海市科委副主任)一起,采用进口量子共振检测仪器,通过测定脏腑、经络,探索预测药效与疗效的技术方法,进而探索中医诊断标准和中医治疗标准。
     3.许荣根,66岁,自学中医,提出强弱辨证。认为人有病系因体弱;历经多年,研究出一种新药,曾在20032004年到河南上蔡免费治疗18例晚期和临终期艾滋病患者,效果甚好。我于20069月亲到前杨村找村支部书记和患者调查,证明确属事实。去年年底,一个偶然机会,许先生在当地疾控中心发现,吃过其药的患者虽然停药两年,CD4细胞仍在上升。今年4月,周口市艾滋病患者张春因肺结核住院(CD426),一个月的治疗,张春已奄奄一息,这才交给许荣根,治疗几天后即可起床,一个月后CD4又回升到26,两个月后检测CD4升到45
     4.孙传正,自学中医,20012004年免费到河南上蔡治疗艾滋病人近200人,登记在案患者171例。彻底治愈者(抗体转阴)13人(一例意外死亡),平均服药时间4个月零17天,平均停药已3年零10个月,最长停药时间已5年零3个月,总有效率969%(不计意外死亡)。
     5.张好良,中医世家,在河南周口行医。近10年治疗上千例高烧腹泻患者,后来才意识到可能是艾滋病,带患者去郑州检查,确认如此。曾在周松耐资助下在沈丘县治疗30名艾滋病人,危剑安同志曾不止一次前往考察。由于张医生治疗效果好,最近当地135名群众联名上书,要求政府提供张医生的中药。健康报刘燕玲为此写了内参,据说高强、王国强部长批示当地政府予以支持,当地卫生局却说他的药是假药,罚款5万元。真是春风不度玉门关
     6.胡仕敏,66岁,毕业于北方工业大学生物医药本科,后由解放军保送江苏中医学院进修中医内科临床本科,20多年来组织3名教授、4名副教授、2名博士后从事艾滋病研究。胡仕敏先后自筹资金1000多万元,研究出针对艾滋病不同情况的10种中药,在上蔡、云南、新疆先后治疗103例,效果甚好。由于国内无人重视,报国无门,拟将治疗艾滋病的成果无偿捐赠他国。
     7.此外,李军、王文奎、李传和、刘志明、李之焕等人治疗艾滋病效果也都很好,都有自己的特色,应该鼓励他们进一步临床研究。篇幅所限,不一一列出。
五、临床是检验疗效的唯一标准
     近些年,不少人热衷于实验,借以忽悠经费;所得成果使中医疗效越来越差。疾控中心没有中医,不让中医治疗传染病!中医研究基本上是跟在西医后面搞实验。穿的是袈裟,念的却是上帝保佑
     中医是理论医学,也是临床医学。中医是临床实践中总结发展起来的,不是实验室里研究出来的。我们应该遵循毛主席的《实践论》,让中医到艾滋病临床一线去治疗去研究去提高。
     抗战胜利,不仅有国民党的正规军,更有我党的八路军、武工队、民兵。中医治疗艾滋病不仅有中国中医科学院、河南中医学院艾研所等正规军,也需要民间中医这支游击队。正是这支游击队始终坚持临床,才更有可能尽快拿出成果,正是这支队伍弱不禁风,才更需要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予以支持。
六、建议
     从我们调研情况看,中医完全能够解决艾滋病和戒毒的重大问题。
     历朝历代,国家遇到问题,经常张贴皇榜,招引民间贤士。
     民间中医未受西化影响,保存了许多中医药的精华,尽管他们理论水平可能不高,也许还有这样那样的毛病,但他们能治病,能解决问题,且其中不少人治疗水平不亚于正规军之佼佼者。正规军中之铁杆中医已经为数不多;如果民间中医始终处于被忽视被打压的边缘化状态,中医难以振兴。众所周知,新中国成立后的许多中医大家,都来自民间。
     这些民间中医虽然有本事,且有报国之心,却没有治疗艾滋病和戒毒的平台,动辄说他们没有行医证,或说药没有批号;不是查抄,就是罚款。不将锥子放入囊中,何以能脱颖而出,何以能显示中医解决这些世界难题的优势?他们没有行医资格,责任不在他们,而是主管部门制定并执行了错误的政策,而错误政策的制定在于其崇洋思想和民族虚无主义思想作怪,误以为具有天生方法论缺陷的西医是唯一正确、不容置疑的医学。
     郑筱萸控制国家药监局的时候,千方百计扼杀中药。郑筱萸上台以后,出台了187个管理条例,用的是抽象肯定、具体否定的办法来扼杀中药。这是典型的按照西药的管理方法和标准来管理中药。不是把郑筱萸处死就万事大吉,重要的是批判郑筱萸崇洋媚外、扼杀中医药的错误思想,否则,后人难免再有同样的问题。
     中医与中药历来不分家,也决不能分家,因此中医药界普遍希望国家将中药的管理、审批权限仍收归国家中医局即将来的中医部管理。不要再给中药审批制定清规戒律了;清朝和清朝之前的经方,药厂均应可以生产而不必这样那样的实验。给中医点宽松环境,千万不要再限制中医用药了。2004519日,我们课题组与药监局注册司中药处谢处长谈了一天。我们认为,一个合格的中医必须能把他开出的汤药方子制成丸散膏丹,只要不上市,自己给患者使用就是合法的。谢处长完全同意这一看法,并说很快要下发一个红头文件,肯定这件事。郑筱萸的阻拦,这一红头文件至今也没有发下来。今天,不管是药监局还是中医局,谁管中药,谁就应该下发这样的红头文件。
     国家让中医进入国家疾控体系,以应对新出现的重大传染病。而且,就我们调研和几千年的实践看,中医药是解决重大传染病的主力军,而不是今天的配角(甚至连配角都不是!)。
     建议特批专项,组建艾滋病治疗平台和中医戒毒平台,并拨给经费。谨望抓住显示中医疗效的这一大好时机。
     只要给予临床平台,我们相信,用不了三年,就可以解决有关艾滋病和戒毒领域至今尚未攻克的若干难题,取得大大超过当今世界先进水平的进展,用公认的事实和神奇的疗效向全世界证明中医的先进性。
     只有解放中医,让中医沿着自己的规律发展,中医才能振兴。
 楼主| 发表于 2016/6/30 09:07:03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hhbffq 于 2016/6/30 09:09 编辑

                  王文奎万病归宗论
                         (北京泰一和中医药研究所,北京100076
【基金项目】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973计划)中医理论研究专项资助课题
(课题编号:2005CB523506
http://blog.sina.com.cn/s/blog_5a3b90930100alf9.html
【摘要】党和国家已经把中医药事业的发展提升到一个前所未有的战略高度,传统中医药也必将迎来新的历史发展机遇。中医学要适应现代社会和国家建设的需要,就必须要有所发展并且不断创新。中医学的创新,要有理论作为支持和引领。用科学的思维来研究中医,推动中医学的原始创新。要在原创理论的指导下找寻与现代科学之间的交汇点,在创新的基础上有所突破。中医学的创新潜力还远远没有发挥出来,中医学有可能最大程度地对世界科学认识做出贡献。万病归宗理论、三维守恒法则以及五脏阴阳辨证纲领的提出,正是把中医学原创理论与现代科学经过碰撞而产生并形成的一个较为完整的创新体系。
【关键词】 中医学  万病归宗  三维守恒法则  五脏阴阳辨证
    疾病的发展由来已久,并且总是伴随人类社会的发展而变化的。即使在当今科学高度发达、医学快速发展的时代,一些新型、重大疾病仍然在不断的发生、发展,其变化层出不穷,性质越来越恶,这不但给人类生存与健康带来严重危害,也向医学提出严峻挑战,这个问题值得关注,发人深省。
1  历史的发展与疾病的演变
    早在2700年前,我国中医理论基础《黄帝内径》一书对人体的生理、病理及机体的形态结构和功能表现,以及对疾病发生的原因、机理、发展的趋势、诊疗方法、治疗法则等诸多问题都做出比较详细的论述,为人类的健康做出巨大贡献。直至今天,仍在为医学的发展提供借鉴和理论依据,这是祖先留给我们的宝贵的医学财富。
    从历史发展来看,经过春秋、战国,至汉代,这期间,疾病的发展尚未表现出显著的发病特征,医学的作用主要是为连年战乱疗治创伤。
    汉代时期,伤寒病的盛行,标志着疾病的发展呈现出典型的时代特征。张氏家族,伤寒十居其七,死亡三分有二。伤寒病的出现,对社会发展及人民生活带来了深重影响。张氏勤求古训,创伤寒学派。
宋金时期,疾病又有了新的发展,表现出典型的热病特征。河间刘完素从运气角度出发,探讨火热病机,擅用寒凉药治疗火热病症。有“热病用河间”之说,后世称之为“寒凉派”。
    金代张元素,深究《内经》、《难经》、《伤寒论》,以脏腑寒热虚实来分析疾病的发生和演变,强调肝脏功能的发挥和作用,是中医史上第一个重视脏腑功能调整的医家。同时,张氏制方之理,是以药物气味与病机之协调为基础,以五行生克制化为法则。也是中医史上第一个运用五行生克制化规律辨治的医家。后世称之谓“易水学派”。
也是在金代,出现了以张从正为代表,以“汗、吐、下”三法为手段的“攻邪学派”。攻邪学派强调邪留则正伤,邪去则正安之理,善于应用汗、吐、下三大法攻邪。认为“病之一物,非人身素有之,或由外而入,或由内而生,皆邪气也。”因邪“处之者三,出之者亦三也。”
                        
    时至元代,医者多用辛热燥烈药物盛行,导致伤阴劫液之弊普遍,疾病出现了以“湿、热相火为病甚多”的又一发病特征。朱丹溪针对时弊,潜心研究,列举诸证,剖析误用辛热之害,指出阴虚血少之人所伤尤甚。提出“阳有余阴不足”观点,创立以滋阴降火为主的“滋阴派”。
明朝时期,部分医家用药偏执于苦寒,常致损人脾胃,克伐真阳,形成苦寒时弊。疾病又以“脾虚不足”为发病特征,医家薛己提出并创立以“治病求本,务滋化源”为思想,以“调理脾胃”为法则的“温补学派”。
    明代末年,全国爆发瘟疫,极度盛行,众医以伤寒诸法不效。吴有性认为瘟疫乃天地之异气,自口鼻而入,伏于膜原,表里分传,治以“表里分消治法”,创立“温病学派”。
时值现代,疾病的发展又呈现出与前古不同的典型特征。疾病的发展正经历着一种前所未有的变化,已经打破之前的一般规律,呈现出加速发展之势,并且疾病发展的复杂化问题越来越显著,恶性程度越来越高,新型疾病不断出现等,给人类生存和健康带来不小的问题。
(接上篇)
2  人体五脏功能对疾病发生及其症状反应的影响
2.1  疾病的发生和发展取决于人体的五脏功能状态
   中医的脏腑理论早已明确了五脏六腑的功能所主,把人体整体系统分别划归于五脏的功能主司,五脏分别统管人体全身的各种系统、器官、组织和系统,五脏系统包括脏腑器官、经络腧穴、神经组织、骨骼筋脉、肌肉皮肤、毛发孔窍、四肢头面、五官百胲等方面,一切疾病的发生部位、病理变化、疾病转归及其症状反应无不包含其中,尽归五脏所统。五脏功能之间,相互生克,制化为用,和合平衡,人欲与天地相应,与万物同化,天人合一,变化无穷。只要天地万物自然规律不变,人之五脏功能运动也将永恒。
                           
2.2  疾病的症状和反应是由五脏生理功能所决定的
    笔者认为,任何疾病的发生都必须借着机体亏虚的状态和脏腑功能运动失序的内环境才能致生。而人体的脏腑功能运动,不但是化生人体各种精微物质和气血津液的动力源泉,也是维持生命运动、防御疾病发生、对抗疾病反应的主动力。人体生命运动的根本未变,人体的脏腑功能未变,人类的生理活动基本未变,所以说人体对疾病在发生、发展、演变与转归时所产生的对抗作用,以及在对抗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各种症状也基本不变。
    人体的五脏六腑功能及其对抗疾病的方式和方法仅有五大类型,其表现也只有数十余种,尽管疾病种类数以万计,但一切症状的表现,无一不是脏腑功能对抗性的反应,其症状总是固定在五大类型数十种之中。
究其原因,五脏六腑是人体生理功能与病理变化的物质基础。人体的健康与否取决于五脏功能活动是否正常,而五脏功能活动的是否正常取决于五脏阴阳是否平衡。如肾藏精,主气化,为一身精气之根本;心主血,司神明,为五脏神志之总督;肝藏血,主疏泄,是气机疏调之根本;脾合胃,主运化,为气血化生之源泉;肺主气,司呼吸,为气机宣降之保证。无论外感六淫、内伤七情、饮食劳倦,所伤者,无非脏腑。故临床治疗,从调理五脏阴阳入手(虽有六腑,因六腑与五脏相为表里,同属五行,故可合并考虑),可达调和表里、调和虚实、调和寒热、调和气血、调和营卫、调和三焦、调和津液、调和经络之效。
(接上篇)
2.3  五脏生理功能、五脏病证及其常见症状和反应
2.3.1  肝脏功能与肝脏病证的表现                              
     肝主疏泄,主藏血,肝主筋,联络关节及肌肉,其华在爪,开窍于二目。肝属木,木曰曲直,喜条达,忌怒。肝在液为泪,在色为青,在化为生,在气为风,在声为呼,在志为怒,在味为酸,春应肝,肝与胆相表里等。肝者,将军之官,谋虑出焉;胆者,中正之官,决断出焉。
    如果肝的生理功能正常,疏泄通利,藏血充足,筋脉就会屈伸自如,肌肉就会收缩有力,爪甲润泽,二目有神,情志舒畅,心胸开朗,考虑周全,抉择果断,胆气疏条,胆汁分泌通畅,饮食有味,消化旺盛等。
如果肝的生理功能表现失常,出现疏泄不利,肝气郁结,则会心烦易怒,胸闷胁痛;久郁不化,蕴蓄生热,热极生风,则会出现肝风内动;或藏血不足,筋脉失养,出现拘挛抽搐,爪甲枯荣,头发脱落;肝胆不利,则会出现心胸狭隘,犹豫不决,优柔寡断;胆汁分泌不利,影响消化吸收,食欲不振,厌油腻,或腹胀,或发黄疸等,肝脏系统就进入病理状态之中。
                  
    肝脏病证常见症状和反应:
1 肝风证——《内经》曰,“诸风掉眩,皆属于肝。”“肝风之证,多汗恶风,善悲,善怒,色苍,目青。”
2 肝热证——肝热病者,小便先黄,腹痛,多卧,身热。热甚则见狂言及惊,胁满痛,手足躁动,不得安卧,两颊赤红。
3 肝实证——肝实者,两胁下痛引少腹,令人善怒;气逆则头痛,耳聋不聪。
4 肝虚证——虚则目眩,耳无所闻,阴不敛阳,阳盛善恐。
5 胆热证——口苦,病发黄疸。
6 胆虚证——胆虚,善太息,呕宿汁,心悸惊恐。
7 肝经病证——足厥阴肝经病变,腰病痛不可俯仰,男人溃疝,女子少腹肿,胸满呕逆,泄泻,遗浊,闭癃。
8 胆经病证——足少阳胆经病变,口苦。善太息,心胁痛不能转侧,体无膏泽,足外反热,头痛,目赤,汗出恶寒。
2.3.2  心脏功能与心脏病证的表现  
    心主神明,主血脉,主汗液,其华在面,开窍于舌。心属火,火曰炎上。心在液为汗,在色为赤,在化为长,在气为暑,在声为笑,在志为喜,在味为苦,心应夏,心与小肠相表里等。心者,君主之官,神明出焉;小肠者,受盛之官,化物出焉。
   如果心脏功能正常,则会神清气爽,六神有主,喜乐有常,小便清长等健康状态。如果心脏功能出现失常,则会六神无主,神志不清,甚至神昏谵语,喜怒无常;或者汗出,或者盗汗;若热移小肠,则会出现小便短赤,尿浊,尿痛等。
                                    
   心脏病证常见病证和反应:
1 心风证——《内经》曰,“心风之状,多汗恶风,焦绝善怒吓,赤色,病甚则言不可快,诊在口,其色赤。”
2 心热证——心中不快,突发心痛,烦闷善呕,头痛面赤而无汗。
3 心痛证——心气逆乱,心脉瘀结,不通则痛;或心血不足,不能养心而作痛。
4 心神不藏证——心者,五脏六腑之大主也,精神所舍,其藏坚固,邪不能容,邪中则心伤,心伤则神去,神去则无主,心慌不可终日。
5 小肠病证——寒气伤阳,小肠受寒,则运化无力,水谷不分,小肠吸收不良,则见泄泻;心火热移小肠,小肠热结,则见肠中痛,小便短溲,甚或尿痛。
6 心经病证——证见心痛,渴而欲饮,目黄胁痛,掌中热甚。7小肠经证——咽痛颔肿,头不可转动,颈肩强硬,耳聋目黄,面颊浮肿。
2.3.3  脾脏功能与脾脏病证的表现
    脾主运化,主肌肉,主四肢,主统血,开窍于口,其华在唇;脾为后天之本,气血化生之源。脾属土,土爰稼穑。脾在液为涎,在色为黄,在化为化,在气为湿,在声为歌,在志为思,在味为甘,脾应长夏,脾与胃相表里等。脾、胃者,仓廪之官,五味出焉。
    如果脾脏功能运化正常,气血化生充足,则肌肉丰满有力,四肢健壮;脾运化有权,胃的受纳有常,饮食有味,消化正常,精力充沛,生命旺盛。
如果脾的运化功能失常,则会气血生化无源,表现精疲力竭,神困体乏,萎靡不振;食欲不振,消化不良,或食后腹胀,大便不调,口苦唇干,饮食乏味,甚则肌肉萎缩,鼓胀消瘦等。
脾脏病症常见症状和反应:
1 脾风病证——《内经》曰,“脾风之状,多汗恶风,身体怠惰,四肢不欲动,色微薄黄,不嗜食。”
2 脾热证——脾热病者,先头重颊痛,烦心,欲呕身热,热甚则腰痛不可俯仰,腹满痛。
3 脾虚证——虚则腹肿肠鸣,飧泄,饮食不化。
4 脾实证——身重,肉痿,足不能行,脚下痛。
5 脾湿证——诸湿肿满,皆属于脾。湿盛则生濡泄,痰湿及水肿。
6 胃痛证——胃病者,腹胀,胃脘痛,甚及两胁,膈咽不通,饮食不下。
7 食痹证——《内经》曰,“胃脉软而散者,当病食痹。”食痹为食而不化,胃脘闷痛,呕吐,吐后得缓。8 脾经病证——足太阴脾经病变,食则呕,胃脘痛,腹胀善噎,身体重,不能动摇,食不下,烦心,心下急痛,便溏,下泻,不得卧。
9 胃经病证——足阳明胃经病变,则见洒洒振寒,善呻,数欠,颜黑,病甚则恶人与火,闻木声惕然而惊,独闭户而处,甚则上高而歌,弃衣而走,賁响腹胀。
                                                                              
2.3.4         肺脏功能与肺脏病证的表现
肺主宣发素降,主一身之气,司呼吸,外合皮毛,开窍于鼻。肺属金,金曰从革。肺在液为涕,在色为白,在化为收,在气为燥,在声为哭,在味为辛,在志为忧,肺应秋,肺与大肠相表里等。肺者,相傅之官,治节出焉;大肠者,传道之官,变化出焉。
   如果肺脏功能发挥正常,则呼吸调匀,皮肤润泽,毛发生荣,胸胁舒坦,大便正常。
   如果肺脏功出现失常,则会呼吸气短,胸胁憋闷,急促,咳嗽,哮喘,皮肤枯萎,毛发脱落,大便不调等。
   肺脏病症常见症状和反应:
1 肺风证——《内经》曰,“肺风之状,多汗恶风,时咳短气,昼日则轻,旦暮则甚。”
2 劳风证——反目上视,唾出若涕,恶风而震寒。
3 肺热证——淅然,恶风寒,不得太息,头痛不堪,汗出而寒。
4 肺咳证——咳嗽上气,厥在胸中。
5 肺喘证——肺藏气,实则肺气壅滞,宣降失和,气机不畅,发为喘证。
6 大肠病证——肠中切痛,肠鸣泄泻。
7 肺经病证——胸胁胀满,咳嗽吐痰,上气喘渴,烦心,掌中发热,肩背痛,风寒汗出中风,小便数而短少。
8 大肠经证——齿痛颈肿,目黄口干,便血,喉痹。
2.3.5  肾脏功能与肾脏病证的表现
    肾主水,主藏精,主纳气,主骨,生髓,通于脑,出技巧,肾开窍于耳及二阴,其华在发。肾属水,水曰润泽。肾在液为唾,在色为黑,在化为藏,在气为寒,在声为呻,在味为咸,在志为恐,肾应冬,肾与膀胱相表里的等。肾者,作强之官,技巧出焉;膀胱者,州都之官,津液藏焉。
    如果肾的功能正常,则人体精气充足,精力充沛,精神旺盛,记忆力好,反应力强,毛发生旺,骨骼坚韧,小便清长。
如果肾脏功能失常,则出现精神疲惫,健忘失眠,反应迟钝,少气乏力,气虚气短,阳痿不振,小便短溲,或尿浊,尿失禁等。
肾脏病证常见症状和反应:
1 肾风证——《内经》曰,“肾风之状,多汗恶风,下肢浮肿。”脊柱疼痛不能直立。
2 肾热证——腰痛腿酸,苦渴数饮,足下及身热,不欲言。
3 肾寒证——诸寒收引,皆属于肾。寒盛则气血凝滞,运行不畅,筋脉失于濡养,肢节收引,拘急疼痛。
4 肾喘证——水气上逆,喘不得卧。
5 肾泄证——腹胀飧泄,下肢浮肿。
6 髓海不足——头昏耳鸣,腰膝酸软,目无所视,懈怠安卧,记忆减退,反应迟钝。
7 膀胱病证——膀胱不利则生癃痹;膀胱失约则生遗尿。
8 肾经病证——饥而不欲食,面如漆柴,咳唾带血,喝渴而喘,坐而欲起,目不能见,口热舌干,咽肿上气,烦心心痛,气虚善怒,神疲嗜卧。
9 膀胱经证——病冲头痛,目光呆滞,颈项强直,腰脊疼痛,腿软不得屈伸,目黄泪出,头昏头痛。
五脏功能的调整对疾病治疗的作用
3.1  从五脏功能调理可达到从根本上治愈疾病的目的
     人体的生命在于运动,体现生命运动的根本就在于脏腑功能的相互运动与化生。
     五脏及其功能是人体生理活动的主宰,五脏的功能运动直接支配着人体的生理活动。可以说,人体所有的生理现象和生理活动都是在五脏功能运动中得以体现的,五脏是人体生理活动的根本,也是人体生命的根本,更是人体抵御疾病侵扰和保障生命健康的根本。
1)在人体的生命过程中。包括机体的生、长、壮、老、已几个阶段性变化,贯穿整个生命过程的机体内五脏,对这一过程中的每一阶段都起着决定作用,而每一个阶段的变换其实也就是五脏功能由初生到成长,由成长到壮大,由壮大到衰减,由衰减到殆尽的转折点。生命的盛衰及生命过程的长短取决于五脏功能的强弱程度及五脏功能发挥水平的高低。生命的起始也是五脏功能发挥的开端,生命的终结就是五脏功能行使的末了。
    2)在人体的生理活动中。中医学把人体的各种组织、器官、系统等完全归纳于五脏及其功能运动系统之中,也就是五脏功能运动。五脏系统通过相互之间的功能运动保持着人体的整体性,同时,五脏功能的相互运动又承担着人体与外界大自然之间的和合相应。     
    人体的五脏功能决定着人体的生理活动状况,五脏功能及其协调能力的强弱决定着人体的健康状况与健康水平。五脏功能强势是人体生理活动的基础,五脏功能的协调与平衡能力是人体生命健康的保障。比如,肝开窍于二目,肾开窍于耳,肺开窍于鼻,如果肝、肾、肺脏功能正常,人体就表现出耳聪、目明、呼吸停匀,如果三脏功能不能发挥,就会表现出耳鸣、耳聋,二目干涩、视物不清,呼吸气短、胸闷喘促等病理现象。当人体的五脏功能减弱或失调时,人体的生理状态就会受到影响,生命健康就没有保障,人体的生理状态就会向病理状态发生转变,从而进入到病理状态之中,出现疾病。如果通过人为因素(治疗)的作用,给脏腑功能以适当的补养或调整,使五脏功能充分得到发挥,并使五脏之间的功能加以协调并使之保持平衡,机体就会从病理状态重新回归到生理状态,人体就会始终保持健康状态。
任何疾病的发生都有一定的致病因素作用,而致病因素作用于人体必须首先要通过脏腑功能的保护屏障,打破机体的自我调节机制,进一步扰乱五脏的功能活动,而后才能宿留于体内,致生疾病。脏腑功能运动一旦被扰乱,致病因素就会寻找可乘之机,蓄势待发,进而发展和变化。
    疾病的发展过程就是致病因素与机体内脏腑功能之间相互发生对抗的过程,这个过程也是机体应激反应的过程。双方对抗的结果取决于致病因素与脏腑功能的强弱对比。一些疾病之所以能够不断向前发展,关键在于脏腑功能在与致病因素的对抗中,表现式微,无力抗衡,任疾病自由发展。
    当疾病发展到一定程度时,经过量的积累,已经达到质的飞跃,脏腑功能几乎丧失殆尽,再无对抗之力,疾病就开始发生快速变化,这时机体完全听命于疾病,任其摆布。疾病就向着极端的复杂化和恶性化迅速迈进,机体也只有苟延残喘,生命也将倾覆。
五脏功能的调整对疾病治疗的作用
3.2  对于症状的控制能促使疾病发生根本性逆转
    对于疾病症状的控制,自古及今,作为医家,无不作为首要问题首先进行解决。  
1)中医学明确提出“急治标,缓治本”的治疗法则。“急”就是疾病的症状反应刻不容缓,作为当务之急,治疗时必须首先要予以排除,如果不能及时救急,很可能病人要面临生命危险,甚至丧失治疗机会。
2)对于疾病及其症状反应,无论“急”、“缓”,都是指疾病的症状反应而言,都应该得到应有的治疗。
3)医家要“急人之所急”,这里的“急”也是指疾病的症状反应,急不可待,急不可忍。
4)对于疾病的发生,患者首先感觉到的是疾病带来的痛苦,这些“痛苦”无一不是疾病的症状反应,所谓“看病”,其实就是针对疾病的症状和反应而言。
5)中医学中的许多经方流传千古,至今都在广泛使用,剖析经方的药物组成和配伍,几乎无一例外地都对疾病的症状和反应投入大量药力,使之能够快快速改善症状,治愈疾病。从中药学来说,没有一味中药不是针对一些特定症状的,包括药物的属性、归经、功效、主治等。
6)中医学的“对证治疗”、“对证用药”,“证”就是很多“症状”组成的症候群。“对证治疗”其实就是针对很多症状进行集中控制的临床方案。
7)在临床上,对于疗效的评定,首要目标就是针对症状的改善和控制。症状控制和改善明显,疗效也就显著,否则,疗效就差或者无效。症状的改善往往直接影响到病情。
8)现代医学对疾病的治疗,其实也是在针对疾病的症状和反应进行控制,虽然有指标考察,但是指标本身就是症状表现的一个方面。如:发热的消炎,肿瘤的切除,水肿的排尿,糖尿病的降糖,甚至艾滋病的病毒载量、CD4+细胞、HIV检测等,几乎所有手段和方法无一不是围绕疾病的症状和反应而进行的。
9)笔者对家传200多年的医案和经验,结合自己40余年的临床体验,得出的结论:对疾病症状的控制也是对疾病的最有效的治疗,把症状彻底根除就等于疾病的根本治愈。
历代医家对症状治疗的临床应用
    东汉著名医家张仲景,著《伤寒论》,专门探讨外感伤寒病的诊断治疗规律及发病特征。如见发热、恶寒、脉浮、头项强痛等症状者属太阳表证;如见高热自汗、大渴引饮、潮热便闭、腹满疼痛、谵语脉实者属阳明里证;如见往来寒热、胸胁苦满、嘿嘿不欲饮食、心烦喜呕、口苦、咽干、目眩、脉弦细者属少阳半表半里证;等等。张氏不但把症状作为诊断疾病的依据,还把对症状的控制作为经方组成的重要目标。形成著名的“伤寒派”。
    宋金时期刘完素,以探讨火热病病机为中心课题,用寒凉药主攻火热病证,形成“寒凉派”。  
    朱丹溪继承刘完素的学术思想,提出了“相火论”、“阳有余阴不足论”等一系列新的观点。创立了以“滋阴”之法来治疗火热病症的“滋阴派”。   
    至明代,医学发展以温补为主。形成以薛己为代表的以治疗脾胃病证为主的“补土派”。
    张介宾创新提出 “五藏五气,无不相涉,故五藏中皆有神气,皆有肺气,皆有脾气,皆有肝气,皆有肾气”;在病理方面,也“五藏相移,精气相错”。张氏对于阴阳、五行的阐发及探讨,在祖国医学史上成绩斐然。
    迨至清代,叶天士强调脾胃分论,创立胃阴学说。薛雪善治湿热,认为湿热病病位多在太阴湿土,阳明胃府,少阳三焦与厥阴风木。王孟英辨治时疫霍乱多从中焦脾胃入手,认为湿热留著,清浊相干是其主要病机……
   任何疾病,无论在表在里,属虚属实,属寒属热,属阴属阳,皆与脏腑功能相关,并且都是脏腑功能失调后的症候表现。寒、热是疾病发生的原因或性质,虚、实是机体内正邪盛衰的表现,表、里是疾病所发生的部位,这一切都根于脏腑并与脏腑的生理功能息息相关,无论疾病如何千变万化,症状有再多的表现形式,总不出五脏功能的运动。所以,不辨脏腑就不能辨析疾病的根本,不调脏腑就不能从根本上治愈疾病,更无法恢复健康。
4  万病归宗
   《黄帝内经》曰:“阴阳者,天地之道也,万物之纲纪、变化之父母、生杀之本始、神明之府也。治病必去于本”。岐伯曰:“夫言人身脏腑中之阴阳,则脏为阴,腑者为阳。”肝、心、脾、肺、肾五脏皆为阴,胆、胃、大肠、小肠、膀胱、三焦六腑皆为阳。由此可知,脏腑者,人身之道也,人体各种物质运动与化生之纲纪,机体千变万化之父母,也是人体生长化老之本源,神明精神之府也。所以,脏腑阴阳,乃人体生命之本、生存之根、健康与疾病之本始。各种疾病发生、发展、演变与转归之宗。此乃疾病的发生与发展已有万变而其基本症状不变的理论根据,也是万病归宗的来由。
    被后世尊奉为药王的唐代大医家孙真人,对疾病的基本症状及表现曾做出过精辟论述,把疾病的种类和临床的各种症状及病因作出了较为完整地总结和论述。这一总结和论述不仅对唐代之前至远古时代的疾病作了概括,也予示着今后的疾病无论如何发生发展和演变仍然不离其宗。
    孙真人认为:夫天布五行,以植万类;人禀五常,以为五脏;经络腑输,阴阳会同,玄冥幽微,变化难极。百病之本,有中风、伤寒、寒热、温疟、中恶、霍乱、大腹水肿、肠澼下痢、大小便不通、奔豚、上气痰逆、呕吐、黄疸、消渴留饮、癖食、坚积癥瘕、惊邪、癫痫、鬼魅、喉痹、齿疼、耳聋、目盲、金疮踒折、痈肿恶疮、痔痿瘿瘤、男子五劳七伤、虚乏赢瘦、女子带下崩中、血闭阴浊、虫蛇盅毒所伤、此皆大略宗兆。此间变化枝叶,各依端绪以取之。又有冷热劳损、伤饱房劳、惊悸恐惧、忧恚怵惕。又有产乳落胎、坠下瘀血、又有含饵五石、以求房中之乐,此皆病之根源,为患生诸枝叶也,不可不知其本末。
    通过大量临床分析研究,以及医史、医案的对比验证,笔者发现:因为人体的生理活动在相当长的时间内基本保持不变,机体脏腑功能之间相互运动与化生的本能未变,机体在发生疾病时产生应激反应的方式未变,所以,自古及今,世界各国、各民族、各地区,疾病的发展已有万变,但是临床所表现出的症状却基本不变。不论内科还是外科,不论妇科还是儿科;不论是常见病、多发病还是流行病、传染病;不论是癌症、艾滋病还是感冒或伤风;不论是肝病、肾病、心脏病、脾胃病还是神经性疾病、血液病、皮肤病、关节病,甚至包括跌打损伤等等,如果排除相似症状程度上的差异,去掉一些相似或相同症状表现,几乎所有疾病的基本症状归纳起来,可以划分为:寒、热、咳、喘、溲、泄、吐、痰、酸、麻、肿、痛、拘挛、惊、怔忡、咯、噎、发汗、厌食、纳呆、肠鸣、黄疸、耳鸣、耳聋、鼓、胀、吞酸、血、带、痢、脱、梦、鼻鼾、淋、癃闭、暑、湿、便干、喜、怒、忧、思、悲、恐、失眠、健忘、嗳气、懒言、燥、闷、心烦、困乏倦怠、四肢酸软等等,总计约50余种。
    疾病虽有多种多样,而疾病所出现的症状,大体类同,归纳起来不外50种之多,这些症状都属于临床常见病证的基本症状,不论疾病的种类有多少,其基本症状大致就有些,而这些基本症状如果按照不同的组合组成疾病的话,疾病种类就有成千上万种之多。
因为疾病是由特定的基本症状组成,疾病的一切基本症状均来自于五脏的功能活动,五脏的功能活动存在着相互制约关系,五脏功能活动的主体在五脏,五脏和五行一一对应,五脏功能之间的制约关系与五行之间的生克制化关系保持着高度的一致性,所以,万病归宗要归于五脏,并于五行。
   “万病归宗”是从临床实践中总结出的理论,这与《内经》的理论核心“五脏阴阳”相符、相通、相融,是《内经》、《易经》、《道德经》三经思想的高度概括和集中体现,是对中医理论创新研究的延伸和拓展。依据此理可以立法,以整体调整与对症治疗相结合之法,来应对疾病的发展和变化。
    五脏是维持人体生命和生理活动的物质基础,也是保证生命延续和生理健康的功能主体;五行是构成自然界万事万物和人的物质基础,也是维持自然界协调平衡和有序发展的功能主体。五脏各有其所主,相互运动化生,构成人体有机整体;五行各具其属性,相互生克制化,维护大自然的协调统一。五脏功能包括人体各组织、器官和系统;五行属性包罗天地万事万物和人。五脏之间的功能联系与五行之间的生克制化具有高度一致性,共同遵循大自然的协调平衡、有序发展的固有规律,五脏和五行,相互对应,功能属性相似、相同。五脏功能对人体的生理活动和病理变化沿用五行生克制化关系和规律;五行属性及生克制化规律对天地万物和人包括五脏功能具有相同的约束力和控制力。
    疾病千变万化,万变不离其宗,宗于天地,法于阴阳,和于术数,根于五脏。
5  万病归宗与五行生克、五脏病变及其关系示意图
5.1  五行生克制化关系图释
    为了将万病归宗更加明了和简单化,笔者特绘制成“五脏病变、五行生克及其相互影响关系示意图”(如图)。
图中的弧线,无论虚实,所表示的皆是生理关系,而粗体实线所表示的是相生关系,如:木生火、火生土、土生金等;粗体虚线所表示的是相克关系,如:木克土、土克水、水克火等。人体在正常的情况下,脏腑之间的生理关系是以这种方式和规律进行的。
   如图四所示的小三角共有10个,内外各5个。内外之间的关系是相互影响的,生克制化是一体的,其功能运动是相互和合的、有序的,彼此之间保持着平衡与协调。
    人的生命是由天地之气相互运化合和应运而生的,生存和生命运动的全过程离不开天地之气。肺主一身之气,主宣发素降,司呼吸,开窍于鼻,是人与天地之气沟通的门户,也是人体生命运动的主动力。生命、生命运动的根本皆来自于天地之气。
    肺金克肝木,是肺的宣发素降功能,促动了肝的藏血和疏泄功能。肝木生心火,是以肝的藏血应心,供心脏向全身各处输布血液;心火克肺金,是以心主血脉之功能向肺脏输布血液,并制约肺的宣发素降功能,进而促使肺金、肝木、心火三维之间达到平衡与协调,并保持着守恒关系。肺脏在与肝木、心火、肺金之间的相互协调平衡中才能将宣发素降功能得以发挥,其中素降功能将宣发上来的气血津液向肾脏输布,此乃肺金生肾水(肺为水之上源,如自然界天空云雾,肾为水之下源与州都之官膀胱互为表里),肾水即生,以肾水克制心火,心火能生脾土,以脾土制肾水(脾主肌肉,可将水收纳于全身肌肉之内),是肾水不得有余或不足,并保持与心火、脾土之间的三维守恒关系。肾水在心火、脾土三维守恒中才能化生肝木。水、火、土三维守恒之间,若其一有余或不足,肾水就无权化生肝木。木即生必克脾土,脾土能生肺金,肺金能克肝木,使肝木在与脾土、肺金的三维关系中不得过剩或不足,只有在木、土、火三维之间的守恒中,肝木才能化生心火(肝血才能正常应心),此谓木生火。心火即生,必克肺金,肺金生肾水,以肾水克心火,使心火不得过盛或不及,以保持心火、肺金、肾水三维之间相互守恒,心火在三维守恒中化生脾土。脾土即生,必可肾水,肾水能生肝木,以肝木克制脾土,使脾土不得有余或不足,脾土在与肝木、肾水三维守恒中以生肺金,……如此循环往复,周而复始,促动人体的生命运动。人体的脏腑功能在生命运动中发挥各自的生理功能,人体的脏腑功能在相互运动中,以生克制化的三维守恒关系相互促动。人体的生命过程,即是机体的脏腑功能相互运动化生的过程,也是五行之间相互生克制化的过程,整体过程以三维守恒为根本才能促成。任何两俩之间的关系,单纯的生或单纯的克是无法促成相互运动的。
     图中构成正五角形的直线,表示的是人体脏腑之间的生我或克我的关系。生我者为母,我生者为子。五行(五脏)之间相互滋生互为母子关系。在病理关系上,母病可以及子,子病也可以犯母。构成正五角形的各有两条相互往返带有箭头的直线,直线的根部代表发病之脏,箭头所指向的一方为影响它脏。沿直线所标注的是母病及子或子病犯母后出现疾病的症状。
    图中有构成正五角形的往返直线,是五行相克之间的病理关系,五行(五脏)之间,既有相克的病理关系,也有反克的病理关系。
    图中各有两两相交叉的圆,共有5对。5对图中,相交的内5圆是五脏,5 圆是六腑。五脏六腑互为表里,两圆相交处是分别为各脏腑所归属五行属性,分别配以天干地支。
    五脏皆属阴,在里,六腑皆属阳,在外。图中的说明文字分别表述的是各脏腑功能和脏腑之间的病理关系。此图对于古今中外各种疾病的发生、发展和变化皆可找到变化依据,虽未能尽欲其详,但基本可以从中找到绝大多数疾病的表现症状,以及能够准确地预知疾病的发展趋势,只要能从五脏基本功能及其五行属性的相互生克制化关系上查找,基本可以将万病统归于一图。
5.2         五行生克制化关系图与疾病发展变化的机制
                 
5.2.1    肝脏系统病理变化及症状反应
1)肝血不足及心(母病及子)——肝血不足不能养心,则心血不足。表现为:二目干涩、面色无华、心悸、眩晕等。
2)肝阴不足及肾(子病犯母)——肝阴不足,肝血不化,血不养精,则肾阴亦损,导致肝肾两虚,肝阳上亢。表现为:腰膝酸软、头昏、眩晕、耳鸣、耳聋等。
3)肝失疏泄及脾(肝木乘脾)——肝气不疏,中焦气结,疏泄失利,则脾胃运化受碍,肝气犯脾或胃。表现为:纳呆、嗳气、吐酸、胸胁胀痛、腹胀便溏、大便不调。
4)肝火上炎灼肺(木火刑金)——肝郁气滞,积久化热,热蕴生火,火热上炎,津伤肺燥,易灼伤肺络。表现为:胁痛易怒、干咳、痰血等.
5.2.2  心脏系统病理变化及症状反应
1)心阳虚损及脾(母病及子)——心阳不足,脾阳不得温煦,则脾阳不振,运化失职,气血生化无源,心脾两虚。表现为:食少、倦怠、怔忡、面色萎黄等。
2)心血虚亏及肝(子病犯母)——心血不足,脉道不充,则全身气血两亏,则肝藏血不足,血不养目。表现为:视物不明、眩晕、头痛、肢体麻木、肌肉抽搐等。
3)心火妄动及肾(心肾不交)——心阳偏亢,心火妄动,则君失所主,神明无舍,相傅诸官不得辅之,热扰精室,命门相火炽盛,肾阴受损,肾水枯竭,阴虚阳亢,相火妄动,扰乱精室,水无以制火,阴无以敛阳,阴阳失调,水火失济,心神妄动,心肾不交。表现为:性机能亢进、遗精、早泄、心悸、健忘、失眠、虚烦等。
4)心火旺盛及肺(火炎灼肺)——心火旺盛,则制己所胜,上炎灼肺,乘克肺金,则津亏肺燥,灼伤肺络,络破血溢。表现为:咳血等。
5.2.3  脾脏系统病理变化及症状反应
1)脾湿积聚及肺(母病及子)——水湿积聚,久而不化,则脾运化失职,聚而成痰,痰浊阻肺,肺失宣降,呼吸短喘。表现为:咳痰、脘腹胀满等;脾虚及肺则脾肺两虚,表现为:气短、喘促、倦怠少力、纳少、便溏等。
2)脾虚不足及心(子病犯母)——脾胃虚弱不足,运化不调,吸收功能减退,气血营养贫乏,水谷精微,化生不足,气血亏虚,心血不足,血脉不充,供血不良。表现为:心慌、心悸、怔忡、精神困倦、少气懒言等。
3)脾阳不振及肾(脾肾两虚)——脾阳不振,则运化无力,顽谷不化,水湿积聚,气机壅涩,脾肾两脏功能低下,水湿蒸腾气化无力。表现为:水肿、泄泻、精神萎靡等。
4)脾失健运及肝(土壅木郁)——脾气不足或脾失健运,运化无力,脾土壅滞,则致肝疏不利,中焦失守,疏运不调,肝脾不合。表现为:胁胀、脘闷、纳差,中焦湿热蕴盛,阻胆排泄,逆流血脉发为黄疸。
5.2.4  肺脏系统病理变化及症状反应
1)肺虚不足及肾(母病及子)——清气及津液不得下输于肾,久则必致肾虚,肺肾两虚。表现为:气短、气喘、咳嗽、骨蒸渐热、盗汗、遗精等。
2)肺虚不足及脾(子病犯母)——中气不足,脾失健运。表现为:气短、啼鹃、食后膨胀。
3)肺气不足及肝(肝木刑金)——肺金不制肝木,肝火上炎灼肺伤津。表现为:胸闷、喘粗、口苦、面红、咳血等。
4)肺中蕴热及心(金侮心火)——逆传心包,热扰心神。表现为:神昏、谵语等。
5.2.5  肾脏系统病理变化及症状反应
1)肾阴不足及肝(母病及子)——肝肾阴虚,肝阳偏盛,阴虚阳亢。表现破血溢。表现为:眩晕、耳鸣、膝软无力、血压升高等。
2)肾虚不足及肺(子病犯母)——肺肾两虚。表现为:气短、气喘、骨蒸渐热、盗汗、遗精。
3)肾阳不足及心(水火失济)——命门火衰,则心阳不足,肾水凌心。表现为:心悸、怔忡、水肿等。
    4)肾阳不足及脾(脾肾阳虚)——脾失温煦,运化失职。肾脾为先后天之本,肾脾两虚则全身机能衰退。表现为:顽谷不化、五更泄泻、水肿等。
五脏功能的强弱盛衰,相互之间的生克关系正常与否,是保障人体健康与把握疾病发展变化的主要依据,人体的一切生理功能和病理变化皆根于此,源于此。
6 万病归宗与中医基础理论
6.1  万病归宗与气的概念
    中医学认为宇宙万物都是由气构成的,气是自然界原始的物质基础,是构成天地万物的物质元素。天地是包含气的物质,万物是由物质性的气产生的。并认为,人禀赋了气中之精微部分,所以为万物之灵,拥有智慧。
    《内经》理论不仅认为天地万物是由气构成的,而且认为气是物质性的,并具有无限的生命力,人之所以有生命,也是构成人体的气的生命的表现,所以《内经》曰,“人秉天地之气生,四时之法成。”、“天地合气,命之曰人。”等。人体生命力的强弱,生命的寿夭,就在于气的盛衰存亡,人体的生命过程就是气的运动与化生过程。
    气出具有物质性,还具有功能性。自然之中,气在不断运行;人体之内,气流行于全身,内至五脏六腑,外达组织官窍,无处不到,时刻推动着人的各种生理活动。
    在人体内,五脏六腑皆有其气,在人体的组织、器官和系统中,又分别具有五脏六腑之气。人体不但通过气的存在和运行构成统一的有机整体,并通过气的运动来进行生理活动的调解,使全身机能达到相对平衡协调的状态。一方面要通过气的升降出入运动而使人的脏腑经络及其形体官窍在生理方面和合有序,另一方面要通过身体内外之气的交换,来达到吸收天地之精气,排解体内浊气的目的,从而使人体之气得到不断补充,以维持生命活动,并调解人的生理机能平衡。
    如果气机遭受破坏,脏腑功能之间失去协调平衡,就会出现病理变化。医家有气生百病之说,明代医家张景岳更有精辟论述,“气之为用,无所不至,一有不调,则无所不病。”说明气是致生疾病的主要因素,并且是导致疾病千变万化的主要机理。
    气在人体内的作用,对脏腑功能的运动影响至深,对理解万病归宗至关重要。
6.2  万病归宗与天人和一
    《内经·保命全形论》曰,“人生于地,悬命于天,天地合气,命之曰人。”又云,“天覆地载,万物悉备,莫贵于人。人以天地之气生,四时之法成,君王众庶,尽欲全形。”是说天地(阴阳)之气相互运动,并在运动中相互和合而化生了万物和人,天地之气是人类的化生之源,养育之本。
    天地之气化生人类,人体与天体相通、相应、相合,相合者相互和合、相互融合、相互和谐,人与万物共同组成一个大自然,大整体,大世界。天地之气与人相离,则人必将失去生存的环境和条件,生命将难以维持。
    天人合一,意在天人之间,有一气相通。天气通地气,地气通天气,天地之气皆通人体之气,人体之气离不开天地之气。天地之气升降浮沉,融会贯通,在相互运化中化生并养育了万物和人类。人类只有与天地万物之气相互和合才能生存、健康、繁荣、生息。
6.3              万病归宗与整体观
中医学的特点之一就是整体观,整体观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是天人合一的整体观,认为天地与人之间是相互和合的大整体,即天人相应,相互和合,相互共存;二是人体是一个统一的有机整体,人体内部所有组织、器官、系统之间是有机结合的统一整体,相互配合,共同发挥各自功能,不可分割。
整体观在强调人体是一个有机整体时,又同时把人体的整体性表现看作是五脏六腑功能活动相互配合的结果。
人体的肝主藏血疏泄;心主血脉神明;脾主运化统血;肺主宣发肃降,司呼吸主一身之气;肾主藏精纳气。脏腑功能的调理可分五个方面,一是调肝气消郁阻,促疏泄,以肝应心;二是健脾胃促运化,增津液统气血;三是益肾气壮筋骨确保先天之本;四是通肺气促宣降,通调周身之气;五是益养心神,活气血,以气化神。对于六腑可与五脏一并调理。
整体观在临床治疗中的作用。人体的各个结构和组织,分别归属于脏腑,只要五脏功能协调,药没有不效、病没有不除之理。据笔者的临床经验,以肝、脾、肾三脏为主,重点调整,叫做“三维守恒”法则。在大自然,只要水、火、土三维守恒,即可保四时平安,五谷丰登,无灾无疫。一但水火失济,水旺则土崩,或火旺则土裂,即生灾难。人与天体相应,只要水、火、土三维守恒,可保证健康无病。肾属水、脾属土、心虽属火但肝木生心火,故只要肝、脾、肾三脏的功能协调平衡,心、肺两脏自然平衡。若有不平,可兼而调治,只要人体的脏腑功能协调平衡,病没有不愈,身体没有不健康的可能。
      整体观在药物应用方面的作用。病虽有多种多样,而病中所出现的症状,大体类同。根据宇宙间一物生一物,一物降一物,万物皆化气,一气化万物的生克制化关系,制备各种对症用药,可通过内服外用和内外兼用的办法,将药物直接用于病处,或对准某一脏腑及经穴等可收到直接快速的效果。重症危症可以外用为主,能缓千钧一发之急。在用药途径上,内服与外用相结合,相互为用,相得益彰。
6.4  万病归宗与辨证观
中医学的另一大特点就是辨证观,而中医辨证从古至今,已发展出脏腑辨证、八纲辨证、六经辨证、气血津液辨证、三焦辨证以及卫气营血辨证等,而且各具特色和优势。溯源中医学术发展,对历来临床常用的辨证方法,进行总结与归纳,不难发现,在后世医家创立的诸多辨证方法中,脏腑辨证与八纲辨证可谓是中医辨证的“纲中之纲”。前者是中医治疗学的核心,后者以阴阳为主体而统领表里、寒热、虚实。换言之,即脏腑辨证与八纲辨证是中医学的核心辨证纲领,两者可统合为五脏阴阳辨证。而六经辨证、气血津液辨证、三焦辨证与卫气营血辨证皆可统一于五脏阴阳辨证之下,化繁为简,纲举目张。
证,是指有诸多症状组成的症候群。在辨证方法的应用上,往往把很多相关症状及其反应进行归纳和分类,从中找出这些症状和反应发生的机理,进而确认疾病的证型,确立临床治则,确定用药范畴,以确保临床疗效。
辨证过程,也是对疾病症状和反应进行判别分析的过程,也是对疾病的发生、发展了解和把握的过程。对于一系列症状的辨别可以对一类疾病进行把握和掌控,对于各脏腑相应症状的辨别则可以对多种疾病有更深地了解,所以,辨证的准确性,对于万病归宗,有相当重要作用。反之,有万病归宗的指导,临床辨证会变得轻松和简明。
7  万病归宗与中医创新理论
为解决万病归宗的临床应用问题,笔者总结近40年临床经验,并结合家传中医200多年的积累,在《内经》理论的指导下,创新提出“五脏阴阳”辨证纲领。
7.1 万病归宗与“五脏阴阳”辨证纲领
   
    五脏阴阳辨证渊源于《内经》,是一种集唯物论和辨证法思想于一体的医学思辨模式。《内经》在以“气”为本的唯物观和以“升降出入”为基本的恒动观的思想指导下,借助于中国古代哲学的阴阳学说和五行学说,巧妙地构架出了人体的肝、心、脾、肺、肾等五脏模型。这五者之间相互联系,密不可分。其中任何一脏发生病变都会影响到其他四脏,任何一脏的阴阳失衡都会导致其他四脏的阴阳失衡。而五脏之间相生相克关系的正常与否是其功能活动是否协调平衡的根本保证。以五脏定病位,以五行言变化,以阴阳论平衡,《内经》中已经构建了五脏阴阳辨证的基本雏形。
五脏阴阳辨证明确了辨证的实体是五脏。五脏包括六腑、经络、气血、精液等,五脏各有所主,各司其职,人体的四肢、九窍、百胲皆归属五脏所统,五脏之间紧密联系在一起,构成人体的有机整体,这是五脏阴阳辨证的基本点和出发点。因为五脏是人体的生命之本,是维持生命活动的精、气、血、津液等物质基础的化生之源,人体有了这些精微物质和由这些精微物质所化生的精神,生命才会延续并发展。生命的运动在于五脏功能的运动,生命运动的根本是五脏功能运动的发挥和体现。
其次,把中医理论的众多辨证观点和方法统一到一起,并以阴阳统之。《内经》曰,“阴阳者,天地之道也,万物之纲纪,变化之父母,生杀之本始。”阴阳既是两种属性相反事物的相互对立,又是两种属性相反事物对立的结果和状态。人体的阴阳状态要通过五脏的功能运动表现出来,五脏功能运动最终的目的和结果就是要达到阴平阳秘、和合协调的动态平衡。五脏阴阳辨证是对中医辨证理论的总结和概括,也是《内经》理论思想治病必求于本,本于五脏阴阳的具体体现。
以五脏为辨证实体包含脏腑辨证中的心与小肠病辨证、肺与大肠病辨证、脾与胃病辨证、肝与胆病辨证、肾与膀胱病辨证,以及脏腑兼病辨证,同时由于五脏分别位于三焦,五脏统摄气血津液和卫气营血,五脏功能统管六腑,五脏六腑联络经络,所以,五脏辨证包含中医各家学说的辨证方法和辨证理论。
五脏阴阳辨证可以统八纲辨证、气血津液阴阳辨证、脏腑辨证、六经辨证、卫气营血辨证、三焦辨证为一体,是中医辨证理论的核心和纲领,可以把中医辨证理论化繁为简,便于学习和掌握,易于抓住辨证的要点,明确辩证实体,捋清辨证思路,简化辨证方法,把握辨证精髓,无论是对初学者,还是对医师的临床应用都可以达到快速、熟练而准确地运用,较好的发挥效能。
7.2   万病归宗与“三维守恒”调控法则
     三维守恒是指具有不同属性的三种事物之间通过相互制约、相互协调关系,始终达到并保持平衡的功能状态。三维,指三种不同属性的事物,具体是指五行、五脏中的三者及其关系,是事物间维系的形式或架构;守恒,指三者之间的关系是平衡的、协调的,遵循着一定的规律或法则,是三维之间相互生克制化的结果。
     三维守恒是自然界固有的规律。中医五行理论认为,自然界是由五种具有不同属性的事物构成的,这五种不同属性的事物之间存在相互生克制化关系,并通过生克制化关系来维系它们之间的协调平衡,自然界也因此才能和谐与发展。五行“金、木、土、水、火”之中,其中的任何三者达到平衡,即三维平衡,就会促使五行达到平衡,自然界就处于一种和合的、协调的、平衡的运动之中。
    三维守恒是五行生克制化平衡的基础。在五行之中,同时存在着多个三维关系,而不同的三维之间又是相互关联和相互制约的。任意三维之间的制化结果,都会影响到五行大平衡,甚至对五行平衡起决定作用。所以,五行之间要保持整体平衡,其中的三维守恒是基础,是根本。
     三维守恒是动态的,遵循着一定的规律性。在五行之中,每一个三维之间都是按生克传递规律有序地排列的。以心火、脾土、肾水三维为例,正常情况下,心火生脾土,脾土克肾水,肾水克心火,在心火、脾土、肾水三维中,生克并存,制化并行,这时心火、脾土、肾水三维守恒。只有在心火、脾土、肾水三维守恒的基础上,脾土才能生化肺金,这时,脾土、肺金、肝木之间又形成新的三维关系,达到新的平衡。在此情况下,肺金才能生化肾水,又形成肺金、肾水、心火三维关系,也要达到平衡协调,等等,三维关系依照这种规律形成循环,周而复始,协调平衡。
在三维守恒中,其中“水、火、土”三维守恒是五行守恒的动力源泉,也是平衡的基础。中医学认为,宇宙是具有土的功能属性的气的运动与化生空间。宇宙万物的形成过程是由混沌的气的运动与化生开始。气经过不断运动,逐渐区分出阴阳两种,即阴气和阳气,其中阴气具有水的功能属性,阳气具有火的功能属性,阴阳二气共存的空间就是具有土的功能属性的整个宇宙本身。而水、火之中又分别蕴含有真阳和真阴之气,真阳、真阴之气分别与水、火在土的功能作用下,分别化和出具有金、木两种功能属性的物质,这样,五行才得以齐备。万事万物开始出现,生命开始孕育,宇宙由此发生根本性的变化。
    在治疗上,重点强调“肝、脾、肾”三维关系,应当常调,使其守恒。从生理功能上,肾、脾为先、后天之本,先天生后天,后天养先天。脾统血,生化气血,肾藏精气,精、血之间可以互化。肝者,将军之官,主藏血,与脾、肾之间,关系甚密,功能联系,丝丝相扣。从现代疾病的发展趋势,肝病证最为突出和广泛,影响最大和复杂,最具时代特征。从病理变化上来看,古人云:见肝之病,知肝传脾,当先实脾。是说肝病易于传递到脾脏而使其生病,应当首先把脾脏功能调整起来,以防止肝脏之病的影响。如肝病郁,则肝之疏泄不利,会影响到脾之运化功能,就是肝病传脾。如果肝郁久滞不化,除传导脾脏之外,还会逆传入肾,导致肾脏闭藏失约,精气流失,出现精血两亏。如果肾虚不足,元阳不力,则脾运化之功减弱,气血生化乏源,肾藏之精不能得以补充,出现脾肾两虚的病理现象。肝肾之间,肝的藏血和肾的藏精是可以进行互相转化的,即精血互化,精不足以血补之,血不足以精化之。
笔者经过验证,从肝、脾、肾治疗,对众多疾病都能有很好的作用,并有事半功倍之效。
万病归宗‖中医养生
8 万病归宗与“双合”原则指导下的系列中药成药新品种
      根据万病归宗认识,结合多年临床心得,笔者提出临床治疗“双合”原则。“双合”就是治疗中体现出“整体调理与对症治疗相结合,内服与外用相结合”的临床用药原则。
     整体调整与对症治疗相结合。在“双合”原则的指导下,笔者把中药根据医理、药理进行重新组合和分类,初步形成“两大类、五个系列、十五种中药成药新品种”。两大类:一类是整体调控药。按照中医医理立法,整体调理主要针对五脏功能特性,分别制备出五大系列中药成药。(1)调肝气、消郁阻、促疏泄以应心血;(2)健脾胃、促运化、生津液以养后天;(3)益肾气、利水湿,以精气化骨髓,以先天生后天,促水火永相济;(4)宣通肺气,促进宣降,以大天养小天;(5)养心神、活气血,主神明,安心神。共五类方,药物十余种。另一类是对症治疗药。分别是:止咳、止喘、止呕、降逆、清热、解毒、消肿、利水、渗败毒、调气、活血、止疼、消肿、除风、散寒、止血、止汗、止痒、治厥、静心、安神、通窍、明目、止带、治痢,通经活络,攻坚破积,升降浮沉,化脓生肌,共二十余种。除此之外可临时调整。
     内服与外用相结合。在整体调理与对症治疗相结合的同时,针对疾病的发病特点和临床表现,又进一步延伸出“内服与外用相结合”的临床用药原则。内服药主要用于慢性病、多发病、常见病、疑难症等的长期使用和治疗,外用药主要用于重症、危症、急症等的治疗、抢救和缓解。根据“由诸内必行诸外”的中医原理,应用中药的通透、达窍、走经、入穴、行气、散结等特性,制备成散剂、膏药、药膏、调和剂等剂型,再根据“由诸外必行诸内”的原理,直接将外用药用于病发部位,病灶之所,病痛之处,对于重症的治疗,危症的抢救,急症的缓解,外用药物往往可以起到比内服药更直接、更快捷、更显著的疗效特点,通过临床体验,可谓是立竿见影。
    以上药物的特点:以整体调理治其本,以对症治疗除其标,标本兼治,缓急兼施。两类药物,两种途径,双向调节,内外兼施。既可单用,又可配合。不但治标,更可治本,不但治急,也可治缓。不但用于治疗,也可用于预防。
9 万病归宗与医学的发展
     从医学的发展史来看,截至目前,医学的发展大体可以分作两大体系:一是以西方科学和文明为基础发展起来的现代医学;另一个是以中华民族的哲学文化为根基发展起来的中国传统医学。
     现代医学以现代科学为基础,以现代化的技术设备为诊疗手段,它的发展就离不开现代科学的技术支撑及科学思想的指导。现代科学对各种疾病进行唯物的科学分析,把疾病发生视为物质的改变,而后试图通过改变或破坏其结构,消灭疾病。现代医学的发展格局是先病后医,而后再药,医学跟着疾病走,药物跟着医学走。疾病的发展在前,医药的研究在后,这样的局面将永远是滞后且被动的。加之现代医学的研究只求是什么?而不求其为什么?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治疗的结果,往往会出现顾此失彼、麻烦不断、困难重重的难堪境地。
    中医传统医学根植于中华民族的哲学文化,其哲学观点是宏观整体的,思维方法是客观辨证的,本着以人为本,以善为根,以慈悲为怀,以恻隐之心接物,治病原则是以调为本,以平为期,对机体是有顾而无损。
    中医学认为:医无不治之症,百病皆有转归。凡有其病,皆有其药。上工不治已病治未病,不治已乱治未乱。司岁备谷,防患于未然。以调为本,以平为期。只要能深悉中医的基本理论,以理立法,依法立方,以方制药,病没有不除,药没有不效之理。
    中医和西医,代表两种文化现象,存在两种医学观点,使用两种医疗手段,出现两种治疗结果也就在所难免。从哲学方法来看,中医立足宏观,西医强调微观;中医是整体的统一论,西医是局部的还原论;中医的观点是唯象的,西医的观点是唯物的;中医的法则是辨证的,西医的法则是分析的;中医的行为是以调为本、以平为期,西医的行为是为病而治、指标为据;中医的手段是平和无害,有顾无损,西医的手段是对症不对人,顾此而失彼。
    医学的未来,不是中医排斥西医,更不是西医取代中医,也不是简单的中西医结合,要宏观与微观相结合,整体与局部相统一,以唯象涵盖唯物,以辨证指导分析。
    中西医学之间由于其目的的一致性,最终必然要实现大同。万病归宗的提出,给中西医学之间架起一座桥梁,使中西医学之间的沟通成为可行,并且有可能成为两种医学沟通的捷径。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刻加入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民间中医网论坛 ( 黔ICP备19001372号 )

GMT+8, 2024/4/28 08:19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23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