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间中医网

 找回密码
 立刻加入
楼主: hhbffq

潘朝曦:牛奶的惊愕与思考

[复制链接]
 楼主| 发表于 2016/6/30 09:10:52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hhbffq 于 2016/6/30 09:12 编辑

走进中南海的民间中医
——中医大家王文奎的传奇人生

当代中医大家王文奎先生,因擅长治疗奇难杂证,并曾经给我国多位国家领导人看过病而声名远播海内外。这位从民间走出来的老中医有着传奇般的人生,活脱脱一个现代版的“神医喜来乐”。下面我们就用故事的形式,来回顾一下王老的从医之路。
泰和堂:三派合一
王文奎生于河南商水,是泰和堂的第五代传人。王氏泰和堂从清朝创立以来,一直以药王孙思邈为尊。据载,孙真人为体察民饥民苦,足迹遍及黄河上下,大江南北,所到之处,必先顾及妇、儿疾苦。因此,泰和堂创立之初,也是以妇科、儿科见长。
在泰和堂后来的发展过程中,又融合了另外两大中医流派的真传。一派是蔡姓,世代儒医。进举之后,感觉仕途渺茫,决意舍弃功名,专行医道,很快名噪一方。蔡、王两家结交甚好,由于蔡家无后,从王家选一男童作为义子,并教授经史诸子、医术医方,直至蔡氏离世。另一派是后来的屠氏,屠氏三代都为清宫御医,掌握了很多皇家秘方。由于当时泰和堂济世救人、声名远播,因此屠氏与王文奎的祖上惺惺相惜,结成至交。屠氏家道中落以后,竟将秘方全部相让泰和堂。因此,泰和堂药方也融合和了很多宫廷奇方,并由妇、儿科延伸至内科杂症、外科病症以及奇难异症,整体上达到了全新的高度。
十四岁:崭露头角
生于中医世家的王文奎,从小就接触医书,再加上耳濡目染,小小年纪就懂得一些医理和医术,偶尔也能帮人看看病。14岁那年,王文奎在外地念初中,一位他极其尊敬的数学老师在上课的时候总是咳嗽,最后都咳出血来。连着一个月看了很多医生,病情都不见好转。一日,王文奎去这位老师家里探望,并详细了解了病情和之前服用的药方,最后自己开了个方子给他。老师看着眼前这个瘦小的孩子,将信将疑,但由于病情迟迟不见好转,又得知王文奎家中世代为医,于是就开始服用。5剂药下去,咳嗽明显减轻,不再有血迹。
后来此事被当地人传为佳话,14岁的王文奎也因此成了学校里的“小神医”。
从医路:祖父以死相胁
尽管身处中医世家,但年轻时候的王文奎似乎并不打算把行医作为自己的人生理想。二十岁出头的王文奎在从政的道路上表现出了极高的天赋。上世纪六十年代,破格提拔干部是常有的事,王文奎也赶上了机会。由于表现突出,两位副省长联合推荐王文奎做许县县长,那年他年仅22岁。然而,王文奎还没来得及享受喜悦,家里就乱套了——中医世家的传人,怎么能去做县长呢?年事已高的祖父把这个孙子看作是王家的希望,一听到这个消息,痛心疾首,并以绝食相逼:“你不学医,我无颜面对祖宗。”面对家人的反对和祖父的威胁,王文奎彻底放弃了从政之路,一心一意开始研究中医。
至今有人替他惋惜:“当时要是做了县长,现在可能位居高官了”。然而王老很坚定地回答:“从医这条路没有走错,我一直都不后悔。”
闯北京:柳暗花明
断了从政的念头以后,王文奎便开始在家中潜心修学,废寝忘食地汲取中医药的营养,很快他在当地就颇有名气。和所有志向高远的人一样,王文奎觉得应该走出家乡,到外面的世界去闯一闯。这样既能真正证明自己的实力,又能实现医遍天下的宏愿。想到这里,王文奎就再也坐不住了,恨不得立刻就动身。于是,在1989年的冬天,踌躇满志的王文奎和儿子王峰一起带着400多块钱,踏上了去往北京的列车。
到了北京,王文奎父子在北京郊区的一个亲戚家里安顿下来,并租了一间小屋,挂牌行医。让王文奎做梦也想不到的事情发生了——20多天过去,没有一个人找他看病。眼看兜里的钱越来越少,王家父子开始着急了:怎么一个病人都不来呢?第26天的时候,王文奎手上的钱只够买回家的车票。失望到了极点的父子俩决定还是回到河南老家。
天无绝人之路!就在做好回家决定的当天,王文奎得到了航天部二院的一个坐诊的机会:值夜班,试用三个晚上!正是这三个晚上,给了王文奎一个大显身手的机会!一个个病人在手中开始奇迹般地妙手回春。后来一传十,十传百,很多病人都开始找他看病。小有名气的王文奎从此就留在了北京行医。后来王文奎又机缘巧合,拜中医泰斗吕炳奎先生为师,创立了北京泰一和中医药研究所,深入非典一线和艾滋病疫区治病,历经磨难终于成为一代名医。
行医路:大医精诚
短短一年时间,王文奎在北京就已经声名远播,慕名前来求医的病人络绎不绝。看着门口排起的长队,他犯难了:一一询问把脉,时间无论如何都不够;但是如果因为排队人多而让一些病人没看上病,他又于心不忍。本着这种悲天悯人之心,王文奎开始苦练“望诊”。
众所周之,中医看病讲究“望闻问切”,而历代医家认为“望而知之谓之神”,也就是说“望诊”是这四诊当中的最高境界,掌握“望诊”,便可称之为“神医”了。一段时间后,王文奎的“望诊”已到出神入化的境界,即使每天接待100余名病人,诊断结果也毫无出入。
说起这个“望诊”,王老曾讲过一个小例子。北京市中医药大学的毛教授是国内知名糖尿病专家。有一天,毛教授发现自己看了16年的一位病人居然半年没来拿药了,就打电话询问。这位病人告诉毛教授,他的糖尿病让一位民间老中医治好了。毛教授很奇怪,也很不服气,于是就去拜会王文奎。一见面,毛教授就略带挑衅地问道:“你看我的身体好吧?”王文奎上下打量了一番,既不询问,也不把脉,回答说:“你至少有15年的肝病。”毛教授摇摇头。王文奎继续说:“你不仅有肝病,而且不低于15年。如果低于15年,我10年不出诊,跟你学医!”毛教授很惊讶:“你凭什么判断?”王文奎说:“我从你的眼睛和气色判断你有肝病,而且不低于15年。”毛教授哈哈大笑:“果然是神医,你说的都对!”
治疑难:声震中南海
随着临床经验的不断丰富,王文奎渐渐不满足于普通中医领域的成就,他把目光聚焦于现代医学的盲点:奇难杂症。于是,王文奎的身影便频频出现在各大卫生部直属医院的急救室。很多人认为中医只是针对慢性病,对急性病或抢救却束手无策。但是王文奎的精湛医术却给出了另外一个答案:中医救人,争分夺秒!有一次,航天三院接待了一个肝癌晚期的危重病人,当时病人的主治医生和院长都给病人下了活不到夜里12点的“死刑”判决。经过病人家属的百般哀求,院长决定邀请王文奎过来想想办法。王文奎到急救室的时候,已经是晚上11点30分了,也就是说按照西医的判决,这位病人的生存时间应该不超过30分钟。王文奎对病人进行了详细诊断,利用“内服+外用”的方法,不仅让病人平安度过12点,而且还延长了一个星期的生命,给了病人家属一个巨大的安慰。
像这样的紧急救治案例还有很多,王文奎的名字也开始出现在国家最高政府机关。起初是国家科技部的几位副部长邀请王文奎看病,取得很好的疗效以后,王文奎的名声很快传到了中南海,更多的部长和其他高级领导开始邀请王文奎看病,王文奎的医术得到了进一步的肯定。
谈起这些事情,王老无限感慨:“这对我来说是机遇,更是重大的挑战。如果在为这些领导人看病的过程中,我有一次失手,也许就没有现在的成就和地位。”
拜名师:惺惺相惜
尽管王文奎每天的出诊时间很长,但他从未放松过对中医理论的研究。1998年,王文奎在《健康报》上发表了3篇论文。《健康报》是我党我军创办的第一份卫生专业报,国家卫生部的领导以及全国所有卫生工作者都很关注这份报纸。王文奎的论文一经发表,不仅受到了同行的称赞,也引起了新中国首位中医司司长、中医泰斗吕炳奎老先生的关注。
1956年,吕炳奎受命出任卫生部第一任中医司司长,成了中医界的最高领导,被广大中医同仁亲切地称为“中医司令”。吕老一生投身革命、投身中医,曾多次上书毛主席、周总理,要求“保留中医学院,复兴传统医学”。退休以后,吕老仍在为中医事业大声疾呼。当他看过王文奎的论文以后,似乎又看到了中医光明的未来。通过《健康报》主编的牵线,这位新中国中医事业的奠基人第一次见到了王文奎。两代名医惺惺相惜,相谈甚欢。结束谈话以后,85岁高龄的吕老破例收了王文奎做弟子。
抗“非典”:深入一线
2003年,所有中国人都亲历了一场灾难:“非典”。5月开始,北京的形势越发紧迫。5月5日,90岁高龄的吕炳奎上书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建议在抗“非典”战役中发挥中医的重要作用。5月8日,吴仪在中南海主持召开了中医药治疗SARS座谈会。这次会议后,中医正式介入SARS治疗。吕老随即开始组建中医防治“非典”专家组,并第一个点名让王文奎参加专家组。临行前,吕老交待了3句话:“第一不能戴口罩,第二不能穿隔离服,第三医治一个病人不能超过3天。如果做不到这三点,不要说是我的徒弟!”带着这样的嘱托,5月11日,王文奎到了“非典”一线。
到了“非典”一线后,王文奎每次出诊之前,都会在口鼻周围涂抹家传中药“王氏灵灵香”。就是靠着这简单的鼻吸中药,王文奎连续走访了6个病区,不但未穿防护服,连口罩也从未戴过,但未受任何感染。同去的河南中医学院张朝和教授运用此药,也未受到任何感染。
挂帅艾滋:人民需要他
抗“非典”所取得的重大成功,让中医药和王文奎都走向了一个新的高度,接踵而来的是另一个更为艰巨的课题:中医抗艾滋。
从1989年中国发现第一例艾滋患者以后,王文奎就开始关注中医治疗艾滋病,1998年完成《中医论治艾滋病》的论文,继而这篇论文又于2004年1月发表在中国工程院院刊《中国工程科学》杂志上。2004年3月,王文奎组建“中医药防治艾滋病”课题组,并深入艾滋病高发区——河南周口进行免费诊治。
从现代医学的观点来看,艾滋病是一种严重的细胞免疫缺陷所引发的“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症状涉及发热、咳嗽、厌食、腹泻、淋巴结肿大、疱疹等数十种。但王文奎指出,虽然艾滋病的临床症状复杂、繁多,病性危重且多发多变,但其辨证实体也离不开五脏,在治疗中,首先要把恢复和健全五脏功能作为首要目标和治疗手段。在这一理论的指导下,王文奎所诊治的病人都有不同程度的好转,有的临床症状基本消失。由于资金紧张,药品数量有限,很多患者都带着铺盖在临时搭建的办公室里排队,说不给王文奎大夫的中药就不走了。
所幸的是,2004年10月8日,中国最富传统的行业——中医迎来了一个胜利。这一天,以王文奎为组长的的科技部公益专项基金项目“中医药治疗艾滋病研究”课题,通过了科技部组织的专家验收。这标志着中医药对抗艾滋病取得了实质性进展。对此,王文奎倍感欣慰。
万病归宗:实践到理论的升华
无论是“非典”,还是艾滋,还是日常出诊中遇到的各种奇难杂症,王文奎愈发感觉到,现在的疾病越来越多,性质也越来越恶劣,如果单纯按照现代医学的思维,那人类战胜疾病的脚步远远跟不上疾病的发展和演变速度。在这种情况下,王文奎总结了自己40年的临床经验,并结合家传中医200多年的积累,在《黄帝内经》理论的指导下,创新提出“五脏阴阳”辨证纲领和万病归宗理论,把中医的理论和临床推向了一个新的进程。
2005年8月,王文奎一生的研究成果终于得到了最高的肯定:他所领衔的《中医五脏理论创新性及中医防治爱滋病的研究》这一课题被列入国家科技部“973”计划(编号2005CB523506)。这不仅是对王老一生悬壶济世的回应,更标志着人类对抗疾病的历史翻开了新的一页。
后记:在王文奎身上,我们看到了不仅是他神奇的医术,更看到了他对中国整个传统医学的巨大推动作用。为此,前国家科技部部长曾经送给王老三句话:一、纵观现在的医学界,西医是主流,而中医似乎成为一条即将枯竭的大河;二、你们王家父子是中医这条大河里没有断流的小溪;三、希望通过你们这条涓涓细流,能够让整个中医重新汇聚成奔腾不息的大河。
 楼主| 发表于 2016/6/30 09:31:50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hhbffq 于 2016/6/30 09:34 编辑

民间中医王文奎和77位艾滋病人
(2012-09-19 12:11:16)
http://blog.sina.com.cn/s/blog_523460570101chu7.html
  郸城县,河南省周口市的一个农业大县。上世纪90年代,这个位于豫东的大县经济发展落后,农业基础薄弱。贫困使得许多村民卖血,艾滋病病毒在村庄里潜伏下来。
  郸城县城郊乡王楼村,离县城西边只有几华里,是一个有4800多人的大村。走在村旁的狭窄乡间公路上,可以看到路旁麦田里突兀出的几座新坟。村民告诉记者,那是新死的艾滋病人的坟。1990年代,王楼村的村民也没有摆脱卖血感染艾滋病的悲剧。1999年开始,村里的艾滋病病毒感染者相继开始发病。
  然而,2004年11月10日,记者走进王楼村,并没有感觉到艾滋病带来的恐怖和压抑。村民们三三两两站在街头聊天,村卫生所附近的学校里传来孩子们朗朗的读书声,一片中国农村特有的悠闲和安宁。
  仅仅一年前,王楼村还笼罩在恐惧之中。2001年被派到王楼村的郸城县卫生防疫站副科长邢怀民告诉《商务周刊》,2000年秋季,王楼村的艾滋病进入暴发期,当年就查出60多个病人,“当时村里的孩子都不能上学了,因为学校害怕;村民对病人很歧视,不与病人来往;嫁来的姑娘不让回娘家,连亲娘都害怕”。
  在很长一段时间,邢怀民和村民们一样束手无策。从2004年元月开始,这里的艾滋病人获得了免费的“鸡尾酒”治疗,邢怀民负责给病人分发药物。但他悲哀地看到,“鸡尾酒” 药物的毒副作用太大,患者服药后,很多人会出现恶心呕吐、不想吃饭、腹痛、腹泻、腹胀和皮疹等症状。“出现副反应的患者很多,占服药病人的30%—40%。”邢怀民说,“许多病人吃了西药后,因为耐受性不好,最后西药不能吃了,饭也不能吃了,人慢慢就完了。”
  更为严重的是,西药对依从性要求很严格,药物必须严格定时服用,否则,不规则用药会导致病毒毒株产生耐药性。“但患病村民很难保证按时吃药,这十分危险。”邢怀民说,同时,西药的副作用在说明书上写得非常清楚,病人看了以后,非常恐惧,不敢吃药。
  在王楼村卫生所,艾滋病患者李海仓(化名,以下患者姓名均为化名)向记者证实了服西药的副作用。这位30多岁的村民也是当年卖血大军中的一员,2003年7月,艾滋病病毒发作,卧床不起,最严重的时候穿衣服都要老婆帮忙。
  “当时我吃完西药后,腹胀得厉害,难受得还不如死了,而且还发烧,不爱吃东西。”说起服用西药的副作用,至今他还心有余悸,眼里充满恐惧。
  “当然有部分病人服用西药后病症慢慢好转,但也有相当一部分病人,在服用西药后,病症不但消失不了,病情反而加重。”邢怀民说。
  对于这种情况,中国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中医药防治艾滋病”子课题组的刘鸿泰副处长告诉《商务周刊》,“鸡尾酒”抗病毒疗法对患者的要求非常严格,要求患者的CD4(免疫细胞)指数必须在400—200之间服药,效果才好,而且必须按时服药。如果在CD4大于400的时候服药,可能会加速病毒的复制易产生抗药性,造成病情加重;如果在CD4小于200的时候服药,可能使患者免疫功能迅速下降,导致并发症的出现而死亡。
  对于患病的村民来说,他们并不知道这些科学的原理,但越来越多的人开始拒绝吃西药。邢怀民学的是西医,但是他亲眼看到有的病人宁死不服西药。
  2004年3月12日,课题组和王文奎第一次进入王楼村,从此改变了这个村庄的绝望气氛。
  王文奎是北京泰一和中医药研究所主任。这位去年在“非典”期间被原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局长吕炳奎亲点进入中医防治“非典”专家组的老中医,从1991年就开始关注中医治疗艾滋病,1998年写成《中医论治艾滋病》的论文,这篇论文2004年1月发表在中国工程院院刊《中国工程科学》杂志上。随后,王文奎应邀参加课题组,组建“中医药防治艾滋病”子课题组,并由课题组派到河南省科技厅定点帮扶的“艾滋病村”——周口市郸城县王楼村调研,并尝试用中医治疗部分患者。
  “这是很担风险的。”邢怀民说,“国家对艾滋病的治疗控制很严格,一直以来,中医药是不允许介入艾滋病治疗的,更不要说没有行医资格的民间中医。”和当时所有人一样,西医出身的邢怀民并不相信这位民间老中医,但很多病人拒绝吃西药,“没有办法,只能抱着试试看的心态”。
  邢怀民把村里服西药副反应比较大的或者根本不能吃饭的病人找来,让王文奎给他们开中药吃。王文奎在给每个病人诊脉后,给病人吃他自制的丸药。邢怀民告诉《商务周刊》,第一批服中药的有15人,其中就包括李海仓。
  服药一周后,病人都有不同程度的好转,有的临床症状消失。该村一位40多岁的女患者, 2001年7月查出HIV为阳性,服中药前,月经不调,出血多,肚子痛,全身乏力,厌食,视力模糊,腰部带状疱疹,并患有糖尿病。3月16日开始服用王文奎的药,10天后检查,糖尿病好转,体重增加,能吃饭了,自觉全身有力,一个月后再查,糖尿病全好了,月经正常了,肚子不痛了,也能干活了。
  “吃了王大夫的药,我可以从床上起来了,而且浑身有劲,可以下地干活了。”李海仓挥动着双臂告诉记者。从体征看,很难看出他曾经是一个艾滋病重症患者。为了养家糊口,他目前承包了一个建筑队,在外面承包建筑工程,每个月可以挣2000多元人民币。
  “与西药相比,中药没有发现有副作用。”邢怀民证实说。与西药相比,中药的成本也大大降低。刘鸿泰告诉记者,服用西药的费用每人每年约6000元人民币,且需终生服药,如果用更先进的西药,费用会更高。但采用中药治疗,据贾谦介绍,7路民间中医用药的费用均低于西药药费。
  “而且服用中药没有CD4的限制,不像西药要终生服药,无抗药性。”刘鸿泰说,所以,越来越多的病人找到邢怀民,要求服用中药。有一次有个病人甚至把被子搬到邢怀民的办公室,说不给中药就不走。邢怀民告诉记者,目前,王楼村服用王文奎中药的病人已经达到77人。
  在记者到达王楼村的当天,王文奎正好在村卫生所为患者看病,他说这次除了看病,还要把下个月的药发给病人,头天他已经看了一部分病人,药也发下去了,今天病人就可以看完。
  村卫生所的办公室就是临时的诊所,屋里围了十几个患者,不时有病人进来。屋子里很热闹,病人们有说有笑,从体征看,看不出他们感染的是恐怖的艾滋病,他们的神态,似乎也使人认为他们得的只是感冒一类的小病。
  “病人的数量一定要控制了,因为病人吃的中药都是我们免费提供的。”王文奎说,“没有办法,我们已经承受不了了,资金太紧张了。”除了王楼村的77个病人,王文奎说,他们在驻马店的上蔡县还免费治疗着13位艾滋病患者。
 楼主| 发表于 2016/6/30 10:26:23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hhbffq 于 2016/6/30 10:29 编辑

中医治疗艾滋病疗效与前景(来源:中国科技信息研究所)http://blog.sina.com.cn/s/blog_523460570101chr7.html
(2012-09-19 11:27:43)
世界上其他国家没有解决艾滋病问题,而我国民间中医在短短的几年时间内,就能摸索出一些好的治疗方法,原因就在于他们掌握了中医学的精髓,他们的思路还没有被西化。但国家的法律对此不仅没有持肯定态度,反而在压制这一群体的活力。
医师法阻碍了中医传承。按照医师法,主动去疫区免费治疗艾滋病的民间中医是非法性质,因为他们都没有受过正规的院校教育,或自学或祖传或拜师,没有行医资格,按照现有的法规也不可能获得行医资格。其实,医学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医学门类,获取行医资格的关键应是看他们的医术高不高明,医德高不高尚。特别是在当前特殊情况下,如果掌握有治疗艾滋病的医疗水平而不能获得行医资格,那责任就不在民间中医本身而在有关政府部门了!那就是有关部门不顾历史和今天的客观情况,不能急广大群众之所急,没有把人民利益放在首位。
徐冠华部长向吴仪副总理汇报了民间中医治疗艾滋病的情况,吴仪批示:“要组织中医界参与AIDS的防治工作”。然而,民间中医在向有关部门汇报防治艾滋病的情况时,有关领导关心的并非他们是否有治疗艾滋病的能力,而是关心三个基本问题:什么学历?有无行医执照?如何进入艾滋病村的?就更不用说有人会关心民间中医有无困难,更没有任何领导或派员去考察其疗效了。

1911年我国有80万中医,1949年50万,现在只剩下27万[4]。而且,就我们对若干中医院的粗略调研,大约仅10%的中医还开汤药处方,余者仅开中成药和西药,且多以后者为主;换而言之,基本能以中医思路看病的中医不过3万人,如再严格管理,中医恐怕就要被彻底消灭光了!而消灭中医,正是国民党时期余云岫所提出,也是解放后被毛主席撤职的中央卫生部王斌、贺诚两位副部长梦寐以求的愿望。今天28所中医院校却培养不出过去师徒传承那样多、那样好的中医,原因何在,值得深思!
民间中医水平并不低。我国中医院校的中医教材就是解放初吕炳奎组织民间中医编写的!这些编写教材的民间中医今天早已成为中医大师,当初编写教材时,他们并没有正规的院校教育学历和行医执照。
药品法按西药标准要求中药。中药与西药是截然不同的两类药,来源、功能主治及使用原则均有很大的区别,所以不宜用同一标准,有关管理部门也不应强求中药达到化学药品的单体结构、用药纯度等要求,这样反而将会抹杀掉中医药的特色和优势。
虽然中国民间中医没有权利治疗艾滋病,但有关部门却允许外国公司将他们尚未上市、疗效和毒性都不清楚的化学药拿中国艾滋病人做试验,如前段时间所曝光的地坛医院“免费”治疗艾滋病事件[5]。难怪有人臆测,能允许外国公司拿中国人做新药试验,却不容许应用数千年的中医药对艾滋病进行救治,这种现象背后的本质,应是受外国公司利益驱使,受公立医疗机构和研究机构以及制药业的利益制约,而无视人民群众和国家的根本利益。


民间中医王文奎和77位艾滋病人
(2012-09-19 12:11:16)
http://blog.sina.com.cn/s/blog_523460570101chu7.html
  郸城县,河南省周口市的一个农业大县。上世纪90年代,这个位于豫东的大县经济发展落后,农业基础薄弱。贫困使得许多村民卖血,艾滋病病毒在村庄里潜伏下来。
  郸城县城郊乡王楼村,离县城西边只有几华里,是一个有4800多人的大村。走在村旁的狭窄乡间公路上,可以看到路旁麦田里突兀出的几座新坟。村民告诉记者,那是新死的艾滋病人的坟。1990年代,王楼村的村民也没有摆脱卖血感染艾滋病的悲剧。1999年开始,村里的艾滋病病毒感染者相继开始发病。
  然而,2004年11月10日,记者走进王楼村,并没有感觉到艾滋病带来的恐怖和压抑。村民们三三两两站在街头聊天,村卫生所附近的学校里传来孩子们朗朗的读书声,一片中国农村特有的悠闲和安宁。
  仅仅一年前,王楼村还笼罩在恐惧之中。2001年被派到王楼村的郸城县卫生防疫站副科长邢怀民告诉《商务周刊》,2000年秋季,王楼村的艾滋病进入暴发期,当年就查出60多个病人,“当时村里的孩子都不能上学了,因为学校害怕;村民对病人很歧视,不与病人来往;嫁来的姑娘不让回娘家,连亲娘都害怕”。
  在很长一段时间,邢怀民和村民们一样束手无策。从2004年元月开始,这里的艾滋病人获得了免费的“鸡尾酒”治疗,邢怀民负责给病人分发药物。但他悲哀地看到,“鸡尾酒” 药物的毒副作用太大,患者服药后,很多人会出现恶心呕吐、不想吃饭、腹痛、腹泻、腹胀和皮疹等症状。“出现副反应的患者很多,占服药病人的30%—40%。”邢怀民说,“许多病人吃了西药后,因为耐受性不好,最后西药不能吃了,饭也不能吃了,人慢慢就完了。”
  更为严重的是,西药对依从性要求很严格,药物必须严格定时服用,否则,不规则用药会导致病毒毒株产生耐药性。“但患病村民很难保证按时吃药,这十分危险。”邢怀民说,同时,西药的副作用在说明书上写得非常清楚,病人看了以后,非常恐惧,不敢吃药。
  在王楼村卫生所,艾滋病患者李海仓(化名,以下患者姓名均为化名)向记者证实了服西药的副作用。这位30多岁的村民也是当年卖血大军中的一员,2003年7月,艾滋病病毒发作,卧床不起,最严重的时候穿衣服都要老婆帮忙。
  “当时我吃完西药后,腹胀得厉害,难受得还不如死了,而且还发烧,不爱吃东西。”说起服用西药的副作用,至今他还心有余悸,眼里充满恐惧。
  “当然有部分病人服用西药后病症慢慢好转,但也有相当一部分病人,在服用西药后,病症不但消失不了,病情反而加重。”邢怀民说。
  对于这种情况,中国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中医药防治艾滋病”子课题组的刘鸿泰副处长告诉《商务周刊》,“鸡尾酒”抗病毒疗法对患者的要求非常严格,要求患者的CD4(免疫细胞)指数必须在400—200之间服药,效果才好,而且必须按时服药。如果在CD4大于400的时候服药,可能会加速病毒的复制易产生抗药性,造成病情加重;如果在CD4小于200的时候服药,可能使患者免疫功能迅速下降,导致并发症的出现而死亡。
  对于患病的村民来说,他们并不知道这些科学的原理,但越来越多的人开始拒绝吃西药。邢怀民学的是西医,但是他亲眼看到有的病人宁死不服西药。
  2004年3月12日,课题组和王文奎第一次进入王楼村,从此改变了这个村庄的绝望气氛。
  王文奎是北京泰一和中医药研究所主任。这位去年在“非典”期间被原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局长吕炳奎亲点进入中医防治“非典”专家组的老中医,从1991年就开始关注中医治疗艾滋病,1998年写成《中医论治艾滋病》的论文,这篇论文2004年1月发表在中国工程院院刊《中国工程科学》杂志上。随后,王文奎应邀参加课题组,组建“中医药防治艾滋病”子课题组,并由课题组派到河南省科技厅定点帮扶的“艾滋病村”——周口市郸城县王楼村调研,并尝试用中医治疗部分患者。
  “这是很担风险的。”邢怀民说,“国家对艾滋病的治疗控制很严格,一直以来,中医药是不允许介入艾滋病治疗的,更不要说没有行医资格的民间中医。”和当时所有人一样,西医出身的邢怀民并不相信这位民间老中医,但很多病人拒绝吃西药,“没有办法,只能抱着试试看的心态”。
  邢怀民把村里服西药副反应比较大的或者根本不能吃饭的病人找来,让王文奎给他们开中药吃。王文奎在给每个病人诊脉后,给病人吃他自制的丸药。邢怀民告诉《商务周刊》,第一批服中药的有15人,其中就包括李海仓。
  服药一周后,病人都有不同程度的好转,有的临床症状消失。该村一位40多岁的女患者, 2001年7月查出HIV为阳性,服中药前,月经不调,出血多,肚子痛,全身乏力,厌食,视力模糊,腰部带状疱疹,并患有糖尿病。3月16日开始服用王文奎的药,10天后检查,糖尿病好转,体重增加,能吃饭了,自觉全身有力,一个月后再查,糖尿病全好了,月经正常了,肚子不痛了,也能干活了。
  “吃了王大夫的药,我可以从床上起来了,而且浑身有劲,可以下地干活了。”李海仓挥动着双臂告诉记者。从体征看,很难看出他曾经是一个艾滋病重症患者。为了养家糊口,他目前承包了一个建筑队,在外面承包建筑工程,每个月可以挣2000多元人民币。
  “与西药相比,中药没有发现有副作用。”邢怀民证实说。与西药相比,中药的成本也大大降低。刘鸿泰告诉记者,服用西药的费用每人每年约6000元人民币,且需终生服药,如果用更先进的西药,费用会更高。但采用中药治疗,据贾谦介绍,7路民间中医用药的费用均低于西药药费。
  “而且服用中药没有CD4的限制,不像西药要终生服药,无抗药性。”刘鸿泰说,所以,越来越多的病人找到邢怀民,要求服用中药。有一次有个病人甚至把被子搬到邢怀民的办公室,说不给中药就不走。邢怀民告诉记者,目前,王楼村服用王文奎中药的病人已经达到77人。
  在记者到达王楼村的当天,王文奎正好在村卫生所为患者看病,他说这次除了看病,还要把下个月的药发给病人,头天他已经看了一部分病人,药也发下去了,今天病人就可以看完。
  村卫生所的办公室就是临时的诊所,屋里围了十几个患者,不时有病人进来。屋子里很热闹,病人们有说有笑,从体征看,看不出他们感染的是恐怖的艾滋病,他们的神态,似乎也使人认为他们得的只是感冒一类的小病。
  “病人的数量一定要控制了,因为病人吃的中药都是我们免费提供的。”王文奎说,“没有办法,我们已经承受不了了,资金太紧张了。”除了王楼村的77个病人,王文奎说,他们在驻马店的上蔡县还免费治疗着13位艾滋病患者。

7位民间中医免费治疗艾滋病
(2012-09-19 12:42:55)
http://blog.sina.com.cn/s/blog_523460570101chvh.html
根据“中医药发展战略研究”课题组的调查,在王文奎之前,至少还有6位民间中医在河南等地进行过中医治疗艾滋病的个人尝试:
  孙传正:浙江义乌中草药研究所所长,2001年到上蔡县治疗艾滋病,3年中治疗近200多个病人。
  莫以贤:广东湛江中医药研究所所长,3年来在上蔡县治疗近百人。
  李传和:山东省新泰县一村医,2002年在上蔡县文楼村治疗9例艾滋病人。
  李之焕:广西一家民间癌症防治所所长,因“非法行医”曾被逮捕,劳教三年。5次到上蔡县,治疗艾滋病患者3人。
  李德敏:湖北襄樊市人,自称是中国气味医学研究创始人,在上蔡县治疗近百人。
  刘志明:祖传中医,1981年获得中医医师证,在云南瑞丽治疗过艾滋病,在上蔡治过10例患者,目前在北京平心堂诊所。
  中医药发展战略研究”课题组发现,在治疗艾滋病过程中,上述民间中医都是自己掏钱为患者治疗,而且他们中的大部分人属于“非法行医”、“自制假药”。
  中医的衰落使我们很痛心。”王文奎说,“我们冒着各种风险,只是希望通过我们的努力重振中国传统医学。但一直以来,我们这些民间中医备受争议,而且背负着‘骗子’的骂名。”

中医药治疗艾滋病效果明显
(2012-09-19 13:24:09)
http://blog.sina.com.cn/s/blog_523460570101chxv.html
时间: 2011-11-28 07:59:42 来源: 兰州晚报
内容摘要: 在云南省昆明市中医医院,记者见到了21岁的艾滋病感染者龙飞(化名),他一大早就到医院艾滋病防治科来领取药品,医生拿给他是用中草药制成的药丸和袋装汤剂。目前,云南省有13个中医药治疗艾滋病试点,累计收治艾滋病感染者和病人6000多例,约占全国试点项目治疗病例的一半。

  昆明中医医院试点收治600人
  在云南省昆明市中医医院,记者见到了21岁的艾滋病感染者龙飞(化名),他一大早就到医院艾滋病防治科来领取药品,医生拿给他是用中草药制成的药丸和袋装汤剂。龙飞说,他去年5月份检查出感染了艾滋病,开始时吃西药,身体还是很不舒服,后来就到这里吃中药,没什么不良反应,工作生活和正常人一样。
  昆明市中医医院主治医师陈昕说,中医药治疗艾滋病和西医有很多不同,医生了解患者感染情况后,要通过中医传统的诊脉、观色等方式,判断病人的体质。中医认为每个人都有不同的体质,需要不同的治疗方法。除了2种医疗机构中药制剂,中医还根据病人体质开中药处方,治疗不同的症状。从2005年建立试点起,该院已累计收治了600多人。
  我国30年不断探索取得成就
  20世纪80年代中期,我国开始探索将中医药用于治疗艾滋病的方法,经过很多科研工作者的努力,2004年,第一个治疗艾滋病的中成药“唐草片”获得国家批准文号。2004年,中国启动中医药治疗艾滋病试点项目,至今已有1万多人接受了治疗。目前,国家和各省市批准用于艾滋病临床治疗和科研的中成药或医疗机构中药制剂有20多种,同时初步形成了一批中医药治疗艾滋病方案。
  据介绍,艾滋病于1981年在美国首次被确认,至今全球有3400多万艾滋病病毒感染者,西方科学家围绕艾滋病病毒进行了大量的研究。目前,美国FDA批准的抗病毒治疗药物有30多种,这些药物通过“鸡尾酒疗法”结合起来,可以有效杀灭抑制病毒。因此,西医抗病毒治疗成为世界通行的艾滋病治疗方法,但也存在毒副作用大、部分药品价格昂贵等问题。
  中医治疗艾滋病的确有效
  云南省中医中药研究院院长马克坚表示,这几年科研和临床治疗数据表明,中医药治疗艾滋病在抗病毒、恢复人体免疫功能等方面有确切的效果。但现在国际通用的治疗标准是建立在西医抗病毒治疗体系上的,要说明中医药治疗艾滋病的有效性,必须在国际标准的基础上建立自己的标准体系。
  “中医药治疗可以有效维持患者体重、恢复体力、恢复劳动能力,减少感冒发烧、皮疹等方面症状,保证艾滋病患者正常的生活、工作能力,我们将这些方面效果量化,建立了主观指标,作为西医CD4水平标准的补充。”马克坚说,但中医药治疗艾滋病的机理很多还不清楚,需要积累更多的科研和治疗数据,现在国家已经将相关研究立项。
  马克坚说,与西医针对病毒本身治疗不同,中医从人体整体机能出发,针对病症进行治疗,中医对艾滋病人经常出现的易感冒、长期低烧、体型消瘦等症状都有治疗办法,能有效治疗这些病症,就能有效延长艾滋病患者的寿命,最终降低死亡率。来自中医药治疗试点的统计数据显示,2010年单纯抗病毒治疗存活比例是87.46%,中西医结合的是98.29%。单纯西医治疗的肝功能异常率为16.59%,中西医结合治疗为11.61%,中西医结合后多种不良发生率都远远低于西医。
  据介绍,我国于1985年宣布第一例因艾滋病死亡的病例,截至2011年9月,我国累计报告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和病人为42.9万例。截至2010年底,云南省累计报告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和病人8万多例,数量居全国首位。目前,云南省有13个中医药治疗艾滋病试点,累计收治艾滋病感染者和病人6000多例,约占全国试点项目治疗病例的一半。
  马克坚说,我国正努力探索一条中西医结合的“中国式艾滋病治疗之路”。临床治疗和科研实践表明,西医擅长抗病毒治疗,中医药擅长保护恢复人体免疫系统,将两者结合起来最能使艾滋病患者受益,目前云南中医中药研究院在中医药治疗艾滋病领域已经有10多个国家级和省级科研项目,未来将继续开展中医药抗病毒机理、保护恢复人体免疫系统、中西医药结合治疗艾滋病、艾滋病中药制剂等方面的研究。

挑战世界顽疾,治愈艾滋不是梦------民间中医陈富军治疗艾滋病的研究
(2012-09-21 12:47:38) http://blog.sina.com.cn/s/blog_523460570101clp1.html
挑战世界顽疾,治愈艾滋不是梦
------民间中医陈富军治疗艾滋病的研究
作者:刘克强(地址:山东省龙口市黄城南山路368号)
世界艾滋病日过去几天了,关于艾滋病预防和关爱的宣传也告一段落,但是如何预防和治疗艾滋病,却仿佛永远都是一个沉重的话题!,因为在世界范围内,还没有有效的防治艾滋病的药物出现。从1981年世界第一例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发现至今,短短20多年间,艾滋病在全球肆虐流行,已造成超过两千五百多万人死亡。截至2010年底,全球共有3400万名艾滋病病毒感染者,艾滋病已成为全球重大的公共卫生问题和社会问题。
发现艾滋病病毒以后的近30年间,各国科研人员在开发艾滋病疫苗方面可谓“屡战屡败”,有科学家甚至一度认为,人类可能永远无法找到有效的艾滋病疫苗。
2009年9月24日,美国和泰国研究人员共同宣布,双方合作开发试验的一种“联合疫苗”可以将人体感染艾滋病病毒的风险降低31.2%。这是人类首次获得具有免疫效果的艾滋病疫苗。
这可能是艾滋病治疗研究仅30年来取得的“最辉煌”的成果,这个成果也仅仅是“具有免疫效果”的疫苗,对几千万艾滋病毒感染者来说,这个“疫苗”就等于是零。
2011年11月,中国卫生部部长陈竺在表示,中国艾滋病疫情总体形势向好。从全球来看,中国的感染者和病人数约占全球的2%,仍属于低流行国家。从艾滋病整体疫情看,中国依然呈上升趋势,但增速减缓;艾滋病感染者发病进入高发期,死亡人数增加。据联合国艾滋病规划署、世界卫生组织和卫生部联合专家组评估,截至2011年底,估计中国存活艾滋病感染者和病人78万。目前,中国已发现的感染者和病人存活34.6万。也就是说,目前还有大约56%的感染者尚不知情。
面对来势汹汹的艾滋病毒,难道人类就束手无策了吗?答案是否定的,我从一位民间中医那里看到了曙光!
2011年8月份,一个偶然的机缘,我认识了湖南衡阳的一位民间老中医,叫陈富军。陈老师说,他研究出了一种治疗艾滋病的中草药蜜丸,能治疗艾滋病。我很惊奇,真的这么神?陈富军给我看了几个案例:
1、河南上菜县一艾滋患者,2004年吃我药后,结婚生两孩,妻子三人均未感染艾滋病毒,说明我配制的中草医丸可能对艾滋病有预防传染作用。以前有两例男性艾滋病患者吃了我的药后,都讨(娶)老婆几年了,也没传染。现在总共有三例男性艾滋病患者娶妻几年,患者没事,老婆也没受到传染;
2、新彊一位患者服药10天后明显好转,现正朝完全康复;
3、贵州荔波的一位艾滋病患者吃了我的中草药艾滋药丸后,现很正常了;
陈富军老师说,他从94年着手全方位研究艾滋病,2004年在上菜艾滋村实施验证,艾滋病患者服药后七天症状即有明显大改善,经后续不断的观察,无任何不良症状产生!我治疗艾滋病的出发点与国内国外治疗艾滋的方法不同,我是采用纯食用植物配制,无任何毒副作用,机理是通过全方位恢复各器官的免疫功能来抵制艾滋病毒。目前国内外治疗艾滋病的药物基本是以毒攻毒,患者吃了特别难受,并有大量的副作用产生。我研制的纯中草植物药剂,从这些年的临床实验看,可有效阻断艾滋传播,30天基本能和正常人一样健康、生活、工作,且无任何毒副作用发生。目前正在研究阳转阴、并己进入阳转阴临床验证阶段。
我很佩服陈富军老师,不仅是因为他取得了一定的成绩,还是因为他能十八年如一日的这种执着研究的精神!我查阅了艾滋病的资料后知道,艾滋病就是人体的免疫系统被艾滋病病毒破坏,使人体对威胁生命的各种病原体丧失了抵抗能力,从而发生多种感染或肿瘤,最后导致死亡的一种严重传染病。这种病毒终生传染。当艾滋病病毒感染者的免疫功能受到病毒的严重破坏、以至不能维持最低的抗病能力时,感染者便发展为艾滋病病人。随着人体免疫力的降低,人会越来越频繁地感染上各种致病微生物,而且感染的程度也会变得越来越严重,最终会因各种复合感染而导致死亡。这个世界性难题,也许会在陈富军老师面前掀开神秘的面纱!
既然艾滋病是破坏人的免疫力,那么是不是从改变人体免疫功能入手,就会提高治疗艾滋病的几率呢?西医也是一门不错的科学,在很多领域都有独到之处,但是西医对慢性病的治疗相对落后一些,所以对西医对艾滋病花了30年来研究,也没有大的突破,那么中医呢?中医对人体的系统性治疗有非常科学的一面,可以很好的提高人体的免疫力,这不这正好和艾滋病破坏人体免疫力针锋相对吗?
湖南红网有一篇陈富军的研制艾滋病药物的报道http://mt.rednet.cn/Articles/08/04/18/919937.HTM,其中有这么一段:
……“独闯艾滋病村
从1994年起,陈富军对防治艾滋病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他从传统中医药“提高肌体免疫力”角度出发研制相关药物。2004年4月,在反复试药后,陈富军决定独闯河南上蔡县艾滋病村,向当地艾滋病人推荐自己的药物。结果在意料之中。上蔡县艾滋病综合治理救助中心以艾滋病是敏感问题为由,婉拒了陈富军的请求,不愿意提供病友名单,除非陈提供药方,进行验证。但陈富军担心知识产权问题,不欢而散。但意料之外的事却发生了。当陈富军准备离开时,重症患者熊志平表示愿意服用。为此,陈富军先当着众人的面服用了几颗药丸。此后,上蔡县共有6名病友服药,并将信息反馈过来,病友没有出现服药后恶化的症状,有的病情还减轻。至今,陈富军仍免费为部分艾滋病人提供药物。”
下面是网上搜到的陈富军给艾滋病患者免费送药的视频:
(1)http://www.56.com/u25/v_NDg2NjczNTg.html
曾经有记者采访陈富军,记者朋友也提出了诸多疑问,陈富军说,“我不仅要对病人负责,同时更要对我自己负责。我目前还没有资质,本身就违背相关规定,要是弄出事来我就得蹲班房,我是执法者(陈富军是衡阳法院警督),我懂这个道理。所以,我做出来的这些药,第一个服用者是自己,该出的事故都会发生在我的身上。”
我见到陈富军老师,给我的第一印象是:一位开朗、执着、果断、坚毅、友善的老医生,但是我从言谈中也感受到了陈富军老师诸多的无奈,陈富军对我说:由于自身条件的限制,我无力对自己的研究药物所取得的治疗效果进行科学的、多方位的论证,不能说不是一个遗憾。但如何让艾滋病患者由阳转阴,让癌症患者都能完全康复,我仍将不懈努力。但愿能得到社会的理解和政府的支持,也敬请关爱病者和关心自己的各界人士与我和患者们一道来共同努力,让我们携起手来,创造中华中药的神奇品牌,服务世界,服务人类,服务你和他吧。
陈富军,一位可敬、有德的中医行者!
陈富军公开的联系方式:
手机:13707470174,电活:0734-8570339
QQ:1033530210、948104467、
新浪博客:blog.sina.com.cn/chfj05
地址:衡阳市石鼓区陈氏食品养生馆,湖南省衡阳市石鼓区湘江北路69号朱陵阁110号

传湘西中医以身试法研制出草药治艾滋病新疗法
(2012-09-19 10:07:39)
来源:湖南在线http://news.cnool.net/0-1-8/23396/1.html
  (记者蒋小康)在第23个“世界艾滋病日”来临之际,如何遏制艾滋病成为人们热议的话题。近日,有网友在华声论坛发帖,称湘西一位叫罗廷耀的中医将自己作为HIV试验性治疗“活体标本”,研制出对付艾滋病的全新疗法:“罗氏排毒剂”治疗法。网帖曝光后,网友纷纷跟帖赞扬罗廷耀为救助艾滋病患者,不惜以身犯险亲自做“活体标本”。“在这个人情冷漠,唯利是图的时代,有这样的坚守已是不易。”网友称。
  【网帖】
  潜心研究中医治疗艾滋病疗法 终得良方
  网帖称,在西医盛行,传统中医被嘲为巫术之时,湘西自治州永顺县中医院艾滋病康复中心主治医师罗廷耀,在其母亲传授的秘方基础上潜心研究艾滋病治疗,经过反复试验,罗先生终于2007年获得成功。
  据网帖介绍,自从1997年,罗廷耀开始研究中医治疗艾滋病起,在十年时间里,为了证明自己的正确,为了“罗氏排毒剂”的问世,罗廷耀甚至将自己的身体当做实验的活体标本,“假若我们对“祖传秘方”心存戒备,但至少应该对一名敢于拿自己的身体作为“活体标本”来做医学实验的医生保持必要的尊敬。”
  网帖最后说,从2008年至2010年已有140多位来自河南、湖南、广东等地的艾滋病患者接受了试验性治疗,并疗效显著,罗廷耀在艾滋病方面的治疗成效已经得到国家卫生部艾滋病治疗专家的权威认证。

 楼主| 发表于 2016/6/30 10:30:50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hhbffq 于 2016/6/30 10:38 编辑

我为什么在美国也不给孩子喝牛奶?http://www.5joys.com/cnews/n/548204042498.html
(2012-09-29 16:47:56)
http://blog.sina.com.cn/s/blog_523460570101czyn.html
最近“毒奶粉”事件震惊世界,中国奶制品行业为追求利润罔顾消费者的生命安全,甚至祸及到婴幼儿身上,其行为背后透露出来的冷酷贪婪令人发指。
美国有严格的食品检验程序,牛奶里肯定不含 “三聚氰胺”,但我不给孩子喝牛奶,改喝豆浆已快两年了。
事情起因于前年我读了英国地球化学家简·普兰特(Jane Plant)的两本书:《你的生命掌握在自己手中》(Your Life In Your Hands)和《杜绝奶制品的防乳腺癌教程》(The No-Dairy Breast Cancer Prevention Program)。
普兰特教授认为人们应该像远离香烟一样远离奶制品。
这个结论来自于她自己的亲身经历。在五十岁的时候普兰特教授被诊断出得了乳腺癌,十年间,经历了多次的手术治疗,几十次的放疗和化疗,可癌细胞还是不断地回来。当它第五次出现,一个半个鸡蛋大小的硬块长在她的脖子上时,医生说她只有几个月的生命了。
在绝望中,她决定不再相信医生,实际上这时候相信也没有用,人家都给判了死刑了。她要自己拯救自己,用以往做课题研究的方式搜寻癌症治疗的各方面资料,寻找痊愈的案例。
普兰特教授的丈夫皮特是地质学家,他们夫妇俩在八十年代初曾为环境保护问题到中国工作过。
有一天,她突然想起来在中国的时候,有位当地的同事和她讲起过,中国农村妇女乳腺癌的发病率是十万分之一,这个数字相对于西方女性得病率的十分之一,简直可以忽略不计了。
她又去查资料,发现生活在北美和欧洲的东方女性,她们乳腺癌的发病率和西方妇女一样高。
她问了丈夫一个后来被认为是拯救了自己生命的问题:“为什么中国女人不得乳腺癌?”
他们两个人苦思冥想,很快得出结论这一定和饮食有关。
那么和哪种饮食有关呢?
皮特想起他在中国的同事曾将奶粉倒到杯子里冲给他喝,但是那人自己喝白水。因为当时当地根本没有奶制品工业,奶粉是高级东西,款待贵宾之物。
普兰特教授想起来她在伦敦招待来访的中国客人,当把饭后甜点冰激凌端上来时,客人的表情就和她本人在中国的餐桌上看到了炸虫子时一样。
问题的答案呼之欲出。那就是中国偏远地区的妇女不吃奶制品,而在西方奶制品是主要的食物。
普兰特教授这时就想,自己戒掉每天必吃的两盒酸奶不会损失什么,何不试试。
出乎她自己的意料也让所有的人大跌眼镜:她脖子上的肿瘤在六个星期之后消失了!
她在这之前已经开始素食,这六周期间依旧吃素,唯一的饮食改变就是戒掉了奶制品。
普兰特教授一直是英国地质调查局的首席科学家,同事们都目睹了她反复患病到痊愈的曲折过程。当家人朋友患了乳腺癌后,他们纷纷向她求援,普兰特教授通过改变她们的饮食和生活方式,使六十多位妇女痊愈。
同事们个个都是顶尖的科学家,在这样的结果面前问她的是同一个问题:“为什么素食和戒掉奶制品能够治愈癌症?”
这也正是一直萦绕在普兰特教授自己心中的问题。
她业余时间下了很大的功夫查找资料,研究牛奶工业的生产流程,奶制品的营养含量及各种添加剂……
她得出的结论是:牛奶中的IGF-1(类胰岛素一号增长因子)导致女性易患乳腺癌,男性易患前列腺癌。
IGF-1本是牛奶中本身含有的成分,但是在以前自然产出的牛奶中含量很低。自从FDA(美国食品药品管理局)批准奶牛场可以使用一种促进牛奶分泌的激素rBGH以后,牛奶中的IGF1的含量就增加了数倍,喝这种牛奶的妇女患乳腺癌的比例也增加了数倍。
在中国的奶牛业,添加雌激素、孕激素、生长激素等增加牛奶产量更是常规操作。以前的奶牛都是生完牛犊后才会产奶,现在的技术已经可以通过注射各种激素使没生小牛的母牛产奶,这样完全违背自然产出来的东西怎么会对人有好处啊!
许多人担心不喝牛奶会缺钙。普兰特教授也特意研究了这个问题,她发现不同国家中奶制品的消耗量的比例和患骨质疏松症的比例是相同的。进一步的研究发现,牛奶中虽然含有钙质,但是这种钙降低了人体中维生素D的活性,喝奶反倒妨碍了人体吸收钙质,这一结论正得到越来越多的科学家的肯定。
后来因为求援的人太多,她决定将自己的研究成果写下来出版,就是《你的生命掌握在自己手中》一书,里面讲了十种饮食因素和十种生活方式使人们远离癌症,现已成为畅销书。
随着研究的越来越深入,她陆续写了防治前列腺癌、补钙、癌症的素食食谱等书籍,并创立了网站,帮助更多的癌症患者。
我不给家人喝牛奶还有一个原因,就是我们汉族人祖祖辈辈都是以淀粉类为主食的,我们的身体结构和性格特征都受这样的饮食习惯的影响。许多国人喝牛奶会拉稀,就是因为体内缺少一种消化酶去分解牛奶中的蛋白质。我想我们中不缺这种酶的人能够从牛奶中吸收的蛋白质也有限,因为胃肠系统不习惯奶制品。
牛奶的好处我们得不到,却要受它里面的坏东西影响增加致癌的风险,你了解了情况后还会去喝它吗?
【按:国外教授都已经觉悟了,拒绝牛奶,那么中国的普通人还犯得上去追求“高档的致病”生活方式吗?】
 楼主| 发表于 2016/6/30 11:17:52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hhbffq 于 2016/6/30 11:21 编辑

牛奶的谎言在中国还要持续多久
分享| 2014-12-29 15:13 风云吩傺415 | 浏览 274 次
http://zhidao.baidu.com/link?url=xQ2t6CrpdAMKytNbcdzFfy7oZfYauL3AUov5OKZbnQUJKdK59dQ1u_5s7zSE0DXJF-ah5qx_FED0qyk_kqJUvputW68ST7ZQvucQ-QlbFau
提问者采纳
牛奶危害健康,是当代世界新营养学的共识。然而,尽管国际上关于牛奶的研究文献多得汗牛充栋,中国民众却一无所知。牛奶的真实面目至今迷雾缭绕。应该说,信息技术已非常发达的今天,中国人得悉事实的真相是并不困难的,但真相一旦伤及势力强大的利益集团,问题则绝非简单。

2006年底,有一个叫林光常的台湾人在电视上公布了牛奶的危害。林光常先生妙语连珠,影响不小。一时间,沈阳、长沙等地的牛奶销售量直线跌落。据说沈阳地区每天销量骤减80吨。

近年来,中国奶业旋风飙升,异常火暴,蒙牛液体奶销量雄冠世界第一,一举盖过已萎靡不振的西方奶业。这无疑依赖于“一袋牛奶振兴一个民族”的神话。林光常却将神话捅穿了一个窟窿。

一场护卫神话的保卫战在全国骤然间打响。电视、报纸、互联网对林光常群起而攻(与现在对张悟本攻击一样)。十五个营养学、食品学和预防医学领域的权威专家披挂上阵,联名撰文严斥牛奶有害之说。国家发改委公众营养发展中心宣布“牛奶致癌论”属于谬论。中国奶业协会牵头组织召开“牛奶研讨会”,中国医学科学院、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中国农业大学在北京齐聚一堂,怒讨“牛奶有害论”。与会专家怒不可遏,声称要与林光常当面辩论。

可是,没有一个专家真的与林光常当面舌战。林光常的声音被封杀。电视屏幕再也没有林光常的身影。林光常2007年4月24日的反驳文章发不出来,无人知晓。不久到处传言林光常是骗子、假博士。

林光常是什么人物无关紧要,但是对于他说的一句真话,举国如此一遍恐慌,确实滑稽可笑。林光常不过是个传话筒子——把某些人认为应该传封锁的信息传给了中国人。专家们如此愤慨要进行辩论,为什么不找“牛奶有害论”的真正创说者坎贝尔博士对阵,只要驳倒有“当代营养学界的爱因斯坦”之称的坎贝尔,推翻西方各国科研机构关于牛奶的研究文献及结论,即可以扬名天下,又可让全世界都相信喝奶有理,岂怕伊利、蒙牛、**没人喝!

牛奶致乳腺癌、卵巢癌、前列腺癌、大肠癌等系列癌症

近三十年来,营养学有突破性进展,关于牛奶的研究已累积大量文献,下面我信手拈几则关于牛奶致癌的研究报告。

2004年,瑞典卡洛林斯卡研究完成了一项牛奶与癌症的研究,研究证明,大量饮用牛奶导致妇女患卵巢癌。他们对61084名年龄在38岁至76岁的妇女跟踪13年调查,确诊爱喝牛奶的266名妇女患卵巢癌,125名尚未确诊。每天饮用4次以上奶制品的妇女,卵巢癌的发病率比每天喝2次的妇女高出一倍。

哈佛大学医学院、牛津大学和台湾医科大学的科学家联合研究发现,牛奶中的激素物质IGF-I加速和加强了氯化钾离子在细胞壁之间的交换,导致人类卵巢癌细胞的繁殖和宫颈癌细胞的加速生长。

2004 年10月《新英格兰医学杂志》发表一篇牛奶致女性乳腺癌的研究报告。丹麦的研究人员对117000名妇女调查发现,牛奶对乳腺癌的促发有很大影响。研究人员认为,近50年来全世界乳腺癌发病率的大幅提高与人们饮食结构中牛奶及奶制品消费增加密切相关。研究人员认为,大量饮用牛奶会增加人体中类胰岛素一号增长因子(IGF-I)的水平,已经有多项研究表明,几乎每一种癌症都与IGF-I有关联,IGF-I是一种促使癌细胞生长和繁殖的关键性因素。

美国费城的研究人员通过近10年的流行病学调查证实,奶制品会增加男性患前列腺癌的危险。

美国波士顿一研究小组对20885例美国男性医师进行了长达11年的随访调查,食用奶制品的男性,有1012例男性患前列腺癌。统计分析发现,每天从奶制品摄入600毫克钙的男性血浆中维生素D3浓度显著降低,发生前列腺癌的危险大幅上升。

日本厚生劳动省近日发布的流行病学调查结果显示,与几乎不食用乳制品的男性相比,经常食用牛奶、酸奶等乳制品的男性患前列腺癌风险会高出60%左右。研究结果表明,饮用牛奶最多的调查对象患前列腺癌的风险是几乎不饮用牛奶的调查对象的1.53倍,而且饮用量越多,患癌风险越高;食用酸奶最多的调查对象患前列腺癌风险是几乎不食用酸奶的调查对象的1.52倍。好了,用不着过多罗列了。在此,我很乐意讲一个牛奶致癌的有趣故事与读者分享。英国地质化学家简·普兰特五十岁的时候患乳腺癌,虽然经过无数次治疗,十年间癌症总是不断回来与她作伴。当第五次复发的时候,一个半个鸡蛋大小的硬块长在她的脖子上,医生说她只有几个月的生命了。绝望而又坚强的普兰特教授不再相信医生,相信医生也没有用,人家已判了她的死刑。她靠自己拯救自己,她阅读最新的医学论文,得知素食可以抗癌。她回想起三十年前到过中国,那时中国农村妇女不喝牛奶而几乎没有人患乳腺癌,从而得到启发,戒掉每天必吃的两盒酸奶,出乎她的意料之外,脖子上的肿瘤在六个星期之后奇迹般的消失了。

普兰特教授是英国地质局的首席科学家,同事们目睹了她反复患病到痊愈的曲折过程。当同事们的亲朋好友患了癌症的时候,都纷纷来向她求援。普兰特教授通过改变患者的饮食和生活方式,使六十多位癌症患者得到了痊愈。为什么素食和戒掉牛奶就能够治愈癌症?普兰特教授下功夫进行研究,她得出结论牛奶中的IGF-1(类胰岛素一号增长因子)导致女性易患乳腺癌,男性易患前列腺癌。IGF-1是牛奶中本身含有的致癌激素,但是在以前自然产出的牛奶中含量较低。自从人们用激素催发母牛大量产奶,牛奶中的IGF1含量就增加了数倍至数十倍,牛奶致癌的危险当然就很厉害了。她认为牛奶的危害比香烟还严重。

善良而乐于助人的普兰特教授为了帮助更多的人远离牛奶的危害,放下自己的研究课题,特意写了两本书《健康掌握在你自己手中》、《牛奶与乳腺癌教程》,还创办了宣传网站。

美国著名医学教授新谷宏实(美籍日本人)经过四十多年的行医实践,以医疗实证为依据,充分证明牛奶会导致妇女乳腺癌。他发现每一例乳腺癌患者都是爱喝牛奶的女人。新谷宏实教授在当代医学史上有突出贡献,他创造了医治无数癌症,而没有一例复发的医疗奇迹。他有什么法宝能够使每一个接受治疗的患者不再复发呢?他在《不生病的生活》中告诉人们,他的法宝就是在患者作了肿瘤切除术之后,至少五年禁食牛奶和肉鱼蛋。

牛奶为何会导致多种肿瘤病变?美国康奈尔大学终身教授坎贝尔是癌病学的研究权威,特别在致癌学研究领域有非常突出的贡献,曾被美国癌症研究所授予“终生研究成就奖”。他的研究给人们找到了答案。坎贝尔证实牛奶中的蛋白质是一种非常强的促癌剂,其致癌能力甚至超过化学物质。他说:
“在控制癌症发病方面,营养比化学致癌物甚至比极强的致癌物的影响更大。…….哪些蛋白质有比较强的促癌效果呢?一个是酪蛋白,这种蛋白质占牛奶蛋白组成的87%。这种蛋白质促进各阶段的癌症。”

“高酪蛋白(牛奶中的主要蛋白质)膳食使更多的致癌物进入细胞,使更多危险的致癌物衍生物结合在DNA上,引起更多的突变反应,使得细胞突变为原癌细胞的可能性增大,这些细胞一旦激活,就会形成更多的肿瘤。”
牛奶致少年儿童I型糖尿病

牛奶不但能使成年人患II型糖尿病,还可能使孩子患I型糖尿病。限于篇幅本来不想谈这个问题,但喝牛奶的孩子太多,I型糖尿病终身难治,一个孩子一旦变成 I型糖尿病人,在他以后的生命中,不得不依赖外源的胰岛素注射,太可怕了。因此不能不谈。牛奶是如何使儿童患I型糖尿病的?坎贝尔在《中国健康调查报告》中作过论述,我把论述摘录如下:

“在I型糖尿病中,免疫系统攻击产生胰岛素的胰腺细胞。这种破坏性的、无法治愈的疾病主要发生在儿童之中。它给年轻的父母带来了巨大的痛苦和艰难的经历。但大多数人并不知道,这种疾病和我们的膳食有关系,特别是我们每天摄入的奶制品。牛奶中的蛋白质诱导I型糖尿病的发生,很早就见著于文献。其过程很可能是这样的:

婴儿接受母乳喂养的时间不长就开始喂以牛奶蛋白质,很有可能是婴儿配方奶中的牛奶蛋白质。

牛奶进入小肠后,被分解成氨基酸碎片。

对于某些婴儿来讲,牛奶不能完全被消化,于是这种原初蛋白质的氨基酸小链或片断就存留在小肠当中。

这种没有完全被消化的蛋白质片段被吸收进了血液。

免疫系统识别了这些片段,将它们作为外来的入侵者,并开始破坏它们。

不幸的是,这些蛋白质片段和产生胰岛素的胰腺细胞完全相同。

免疫系统丧失了识别牛奶蛋白质片段和胰腺细胞的能力,并开始攻击两者,导致儿童的胰岛素生成功能的破坏。

在12个国家的14岁以下儿童中,牛奶摄入量与I型糖尿病发病关系的调查发现,两者之间存在非常好的线性关系。从中我们可以看到,牛奶摄入量越多,I型糖尿病患病率越高,在芬兰,I型糖尿病的发病率是日本的36倍。同时,牛奶的平均摄入量芬兰也是最高的,但在日本这一数值是非常低的。”

针对牛奶危害儿童健康问题,1994年美国儿科协会强烈建议:如果家族成员糖尿病比较常见的话,那么这个家庭中出生的婴儿最好两年内不要服用任何牛奶。

在此我要特别强调指出,牛奶除了导致癌症和糖尿病外,还会导致其他一系列慢性疾病。坎贝尔说:“科学证据确凿无疑,研究结论令人震惊:动物蛋白,尤其是占牛奶蛋白87%的酪蛋白,能显著增加癌症、心脏病、糖尿病、多发性硬化病、肾结石、骨质疏松症、高血压,自内障和老年痴呆症等的患病几率。”

牛奶危害健康是许多人难以接受的事实。奶农,奶场主,奶制品企业的员工,牛奶是他们的饭碗;奶品制造商,奶品销售商,奶品包装商,牛奶是他们的摇钱树。他们又怎么能面对这样的现实呢。

我也不希望这是事实。可是令人沮丧得很,迄今为止,世界上没有一例科研成果能够证明牛奶没有危害。

谈到牛奶的无情现实,坎贝尔说:“我本人是在奶牛场长大的,是喝牛奶、吃牛肉长大的,我很不愿意看到这样一个事实:否定牛奶牛肉。但是我必须要告诉大家,这是事实。”

牛奶越喝越缺钙

这个问题可以讲两点。
(一)牛奶含钙并不高。100克牛奶之中含钙110豪克,而100克海带钙含高达1177毫克,钙含量比牛奶高出11倍。许多蔬菜的钙含量远远高于牛奶。例如,芝麻的含钙量比牛奶高过9倍,蕨菜的钙含量比牛奶高8倍,豆腐、大头菜、小白菜、油莱、苋菜的含钙量比牛奶高1.5至3倍。在蔬菜中,红萝卜的含钙量算是比较低的了,但100红萝卜也有33毫克钙,比牛奶的钙少不了多少。随便挑一种绿叶蔬菜,钙含量都不会低于牛奶。只要吃蔬菜就不会缺钙。

如果小孩面前有西瓜和芝麻,小孩肯定挑西瓜,因为西瓜比芝麻大。人们选食物补钙,假如面前有海带、豆腐、牛奶,人们很可能径直选牛奶,而不知道选择价廉物美、含钙丰富的豆腐海带。是人们智商不如孩子吗?不是,是人们误信一句每天都在重复的谎言“牛奶补钙”。

(二)喝牛奶反而会缺钙。例如,人均喝牛奶最多的四个国家——美国、芬兰、丹麦、瑞典,缺钙最严重。在这些国家发生骨折的人比比皆是。喝牛奶最厉害的美国妇女平均三人之中就有一人患骨质疏松症。

不喝牛奶的民族反而不缺钙。西方科学家在非洲调查,发现非洲斑图妇女从来不喝牛奶,钙质的获取完全来自蔬菜。斑图妇女一生当中平均生育10个子女,每个孩子都哺乳一年以上,母亲们以乳汁哺育小孩,每天消耗大量的钙,但斑图妇女并没有缺钙。

三十年前中国人很少喝牛奶,特别是农村人口从来不喝牛奶,而缺钙的情况闻所未闻。八十岁的老农民能挑很重的担子,腰膀硬朗,骨硬牙坚。从上述事实可知,正常饮食五谷蔬菜的人根本不会缺钙,但是,一旦喝牛奶或吃肉食,就可能出现缺钙。因为喝牛奶或吃肉食,人的体液、血液变酸性,呈碱性的钙元素便从骨头里溶出来,以中和酸性,钙完成使命后,变成废物从尿道排出来。钙这样流失了。牛奶喝得越多,酸性体质越严重,钙流失就越厉害。可见,越喝牛奶越缺钙。
 楼主| 发表于 2016/7/1 22:34:07 | 显示全部楼层
QQ截图20160701211631.png QQ截图20160701211656.png QQ截图20160701211719.png QQ截图20160701211756.png QQ截图20160701211818.png QQ截图20160701211845.png QQ截图20160701211909.png
 楼主| 发表于 2016/7/1 22:38:40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hhbffq 于 2016/7/1 22:41 编辑

QQ截图20160701212746.png QQ截图20160701212947.png QQ截图20160701213101.png QQ截图20160701213143.png QQ截图20160701212413.png QQ截图20160701212434.png QQ截图20160701212503.png QQ截图20160701212541.png
[何裕民《爱上中医》截图——何裕民的理论思辨可能枯燥无味,不见得全对。但其中所举的临床实例却值得重视。
其中所举病例冠心病兼夹肿瘤病,明显是长期膏粱厚味饮食产生的恶果。
 楼主| 发表于 2016/7/2 20:34:55 | 显示全部楼层
QQ截图20160702201918.png QQ截图20160702201944.png QQ截图20160702202749.png QQ截图20160702202812.png QQ截图20160702202836.png QQ截图20160702203013.png QQ截图20160702203040.png
 楼主| 发表于 2016/7/6 23:32:02 | 显示全部楼层

世卫组织传统医学战略失效
源于知识缺陷
中国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
张超中 杜艳艳 傅俊英 仲海亮
[内容摘要]本文对世界卫生组织制定和实施《2002?2005年传统医学战略》的经验教训进行了理论上的总结,认为基础性的“知识缺陷”导致该战略整体性失效。建议我国以大力消除“知识缺陷”为契机,促进中医药事业的顺利发展。
当前,“坚定不移地发展中医药事业”正在从思想观念转变为全国的实际行动。要真正使“坚定不移”落到实处,见到实效,除了政策保障措施之外,最重要的是应当采取与这一信念相一致的方法。如果关于方法的知识存在缺陷,那么整个中医药发展战略必将受到基础性的制约。这是世界卫生组织(WHO)实施传统医学战略的经验教训所带来的警示。
为什么西红柿有这么大的预防和治疗的能力呢?他们的解释是:西红柿含高量的赖可品,他是属于胡萝卜素群的一种,具有抗氧化的作用(具有抗氧化作用的食品药物,多得更仆难数,为什么就只有番茄能抗制癌症?“解释”并没有真正能说明问题。)。赖可品存在于西瓜,紫葡萄等水果中,唯独西红柿含量最多,所以它具有巨大的抗制疾病的作用。问题就出在这个“解释”。他们为什么不直接了当说“西红柿具有抗制疾病的效力”,而非要说是赖可品呢?这是西方医药学近两百年来,一成不变的思想和方法论。明明就是吃西红柿这么简单的命题,却偏偏非说是赖可品不可。因为如果只说:番茄或番茄酱,就太土,太不值钱了,如果说是番茄里的“有效成分”,它的名字叫:赖可品,就比较有学术气味,给人的感觉是科学的,现代的,而且是值钱的。他们提出了赖可品这个名词后,制药公司就马上灵敏的作出反应,立即从事分离、抽取的工作。把红通通的番茄,变成了白色的粉末。

一、世界卫生组织未能从理论上认识
传统医学的独特性
为了顺应全球健康观念的转变与潜在的医疗需求,世界卫生组织制定并实施了《2002?2005年传统医学战略》。这份历史性文献是基于世界卫生组织传统医学研究及评价方法磋商会(2000年4月11-14日)的讨论并在更广泛磋商的基础上起草和形成的,是该组织首次制定的全球传统医学战略。该战略肯定了中医学等其它传统医学(TM)的作用,认为在主流医学不能满足人类健康需求的情况下,中医药以及其它传统医学能够作为补充和替代医学(CAM)起到相应的作用。世界卫生组织认识到,要“成功地发掘这些因素的潜力”,必须要解决“一些重要的问题”。
这些“重要的问题”主要包括:一是对传统医学“盲目的热情和无知的怀疑”;二是“这种卫生保健形式的安全性、有效性、质量、可获得程度及其继承和进一步发展的问题”。
就性质来说,“盲目的热情”和“无知的怀疑”表现为教育和认知的缺位,只要能够加强这两方面的工作力度,通过教化,这个问题将不再是大问题。事实证明,真正的问题来源于那些“理性的热情”和“有知的怀疑”。一方面,世界卫生组织基于理性已经承认这种医学形式对促进人类健康的作用,但是另一方面,世界卫生组织并没有找到一种有效方式解决“基于理性的怀疑”。这主要表现在对于什么是传统医学,该组织只是给出了一个“工作定义”,认为“显然,在全球水平,传统医学没有精确的定义或描述,它包含了各式各样,有时相互矛盾的特性和观点。”也就是说,该组织无法在理论上把握传统医学,仅把它看成“数以千年的经验”和“高度保密、神秘和极端地区化,仅口头传授”的“知识”。这种模糊认识反映了世界卫生组织在理论上并没有准确概括出传统医学的独特性,其后果则是使世界卫生组织的战略成效受到损害,其基本表现之一就是没有促进主流医学和传统医学之间的互信关系。

二、“怀疑”造成了世界卫生组织
对传统医学的“隔离”
阻碍建立互信关系的关键因素不是来自于传统医学,而是来自于世界卫生组织本身,并表现为一种潜在的知识缺陷。例如,在总结发达国家卫生服务的替代方法时,我们从其描述的语气中就能够体会到不信任,其中说“对许多病人来说,补充和替代医学似乎提供了比对抗疗法更为温和的对付上述疾病的办法。”
“似乎”一词非常具有代表性,本身就表示对补充和替代医学的怀疑态度。事实上,正是这种思想上的疑虑使世界卫生组织关于促进人类健康的努力受到实质性的影响,没有真正担负起对公众健康的责任。或者说,作为国际卫生秩序的制定者和维护者,世界卫生组织没有在自身需要变革的时候做到恰如其分,“责任”被“怀疑”挡住了。在全球一体化程度加深和文化多样性价值受到重视的时代,这种“怀疑”实际上已经造成了全球卫生事业的重大损失,使世界卫生组织未能“成功地发掘”传统医学的“潜力”。也就是说,传统医学战略的实施没有达到既定目标。
举例来说,在传染病的防治领域,传统医学的作用被“怀疑”屏蔽在应用之外。在发生“非典”的2003年,我国应用中医药治疗非典型肺炎的疗效是确定的,世界卫生组织本来应该适时借助于实施《传统医学战略》,将“中国经验”在全世界推广。但是,来自世界卫生组织的专家詹姆斯博士在实地考察广东省中医院后,限于知识背景不能真正理解中医对非典采取的“常规治疗”。同样,世界卫生组织在2005年组织全球抗击禽流感的事务中,仍然将传统医学排除在外。戴维纳?巴罗博士在2005年9月29日以联合国人禽流感事务协调员的身份举行的记者招待会上说:“致死的人数可能在500万到1.5亿。”在这种来自基于对抗疗法的预测里看不到传统医学的任何影响。由于中医药等传统医学以其不熟悉的方式而有效,恰恰是世界卫生组织造成了对传统医学的“隔离”,在根本上难以促进传统医学在各国的应用。

三、“知识缺陷”在根本上导致战略失效
我们不怀疑世界卫生组织的社会使命及其付出的真诚,但是,如果不具备理解传统医学的能力,存在“知识缺陷”,做不到“坚定不移”,他们如何真正完成世界所赋予的使命?对各国政府来说,这个问题具有普遍意义。
实际上,这里所指的“知识缺陷”具有两方面的意义:一方面是指缺少对传统医学的真正修养和理解,仍然把它看成仅仅是“经验”而不是“理论”,降低了对传统医学的评价,属于一种“理论缺陷”;另一方面是不能在哲学上认识传统医学的知识性质,并以客观化为特征的明晰知识(Explicit knowledge)来理解与个人体验相关的意会知识(Tacit knowledge),从而造成不可通约的“怀疑”,属于一种“哲学缺陷”。这两种“知识缺陷”事实上根源于“方法缺陷”,即以分析还原为主的方法论无力处理“整体”,反而到头来认为“整体”不是“整体”,而是“问题”。由此看来,建立新的整体科学研究方法是避免未来战略再次失效的当务之急。
我们追溯“知识缺陷”产生的历史根源,发现弗朗西丝?培根在其晚年已经意识到有待后人克服的“知识的全部缺陷”,认为不克服这个缺陷,“知识就是力量”将变成“知识没有力量”。要克服这个缺陷,就需要产生“在哲学方面给以指导和启示的科学”。研究者认为,培根关于“知识的缺陷”就在于这些知识的获得是通过“人工”的或“非自然的”的实验。“这种对‘自然的触犯’……对西方科学而言,它却是根本性的。”从世界卫生组织的战略失效以及人类所面临的危机来看,这种“根本性”仍然是根深蒂固。

四、发展中医药事业应首先消除“知识缺陷”
这种根深蒂固在我国表现为“取消中医”的极端主张,充分反映出“知识缺陷”亟待消除。我国政府对此主张已经明确表示反对,并成立了国务院中医药协调领导小组,制定了有关规划和措施大力发展中医药事业。我们认为,要真正释放中医药的原始创新潜力,做到“坚定不移”,应当借鉴和吸取世界卫生组织的经验教训,以新的没有“知识缺陷”的方法论指导中医药的创新发展,避免中医药发展新战略的失效。
Copyright Since 2007 张超中 杜艳艳 傅俊英 仲海亮
首页

返回
下一页
Copyright Since 2006 Tao Longevity LLC




 楼主| 发表于 2016/7/6 23:37:45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hhbffq 于 2016/7/6 23:38 编辑

        从实例看西方分离抽取的方法论
几年前,赖可品 Lycopene(中文可翻译为:茄红素),就是从西红柿(番茄)里分离抽取出来的一种物质,红透了半边天。
因为哈佛大学花了六年时间,做了一个试验,从参加试验的4万八千人获得一个结论,认为:凡是吃番茄或番茄酱的人,都有对某种疾病的抵御力,吃的越多,则抵御力就越强,相对的,某些疾病的力量就越减弱。至少可以说:番茄具有不可思议的抗制疾病力量。这个消息公布了之后,市场上番茄的价格,一涨几十倍,倒不是人民多买了番茄,而是被大药厂收购,去分离抽取番茄里面的一部分,称为:“有效成分”的赖可品。同时市场上多了许多商品,大瓶小瓶的茄红素片剂,粉剂,胶囊剂和加添了茄红素的各种维他命丸制剂。社会上纷纷出现各种“研究茄红素的资料”,说的天花乱坠。媒体上宣传茄红素的广告,真是铺天盖地。如果你不服用“茄红素”,你就不是现代人。
做这项实验的诱因是:在整个欧洲,许多族群中,唯有意大利人的胃肠疾病,胃肠癌,宫颈癌,前列腺癌,肺癌,乳癌等发病率,远低于其他欧洲人。除了意大利人比较乐天外,在饮食方面特别倚重西红柿。几乎没有食物里没有西红柿的。他们有西红柿汁,西红柿浆,西红柿酱等等,匹萨饼,扒斯塔(意大利面条),普通的各种汤类,都必有西红柿浆和酱,可以说是:食不离西红柿。为了证实“多吃番茄”,可以抗制以上诸种恶疾,所以哈佛的医学研究所和健康研究所联合做了研究。结果证实了意大利人之所以很少患那些恶疾,和“食不离西红柿”有着绝对的关系。
为什么西红柿有这么大的预防和治疗的能力呢?他们的解释是:西红柿含高量的赖可品,他是属于胡萝卜素群的一种,具有抗氧化的作用(具有抗氧化作用的食品药物,多得更仆难数,为什么就只有番茄能抗制癌症?“解释”并没有真正能说明问题。)。赖可品存在于西瓜,紫葡萄等水果中,唯独西红柿含量最多,所以它具有巨大的抗制疾病的作用。问题就出在这个“解释”。他们为什么不直接了当说“西红柿具有抗制疾病的效力”,而非要说是赖可品呢?这是西方医药学近两百年来,一成不变的思想和方法论。明明就是吃西红柿这么简单的命题,却偏偏非说是赖可品不可。因为如果只说:番茄或番茄酱,就太土,太不值钱了,如果说是番茄里的“有效成分”,它的名字叫:赖可品,就比较有学术气味,给人的感觉是科学的,现代的,而且是值钱的。他们提出了赖可品这个名词后,制药公司就马上灵敏的作出反应,立即从事分离、抽取的工作。把红通通的番茄,变成了白色的粉末。
什么是分离、抽取?譬如:苹果里有维他命A,同时还有维他命C等,差不多两千种物质(有的已经有了名称,有的还未能叫的出来。但所有的科学家都承认,苹果里至少有两千种营养物质。),凑在一起成了一个苹果。现在有的人说:何必吃苹果?何不用科学的方法,把苹果中的维他命A,从苹果里分离出来,抽取出来,做成片剂,需要维他命A的时候,随时吃上一粒,多么方便可靠?于是先把苹果磨碎,加上“盐酸”,眼看着苹果发生了变化,把分离开来的维他命A,特别提取了出来,把其他不是维他命A的一切,全都扔掉。然后把抽取出来的维他命A,做成片剂,乳剂,装瓶出售。公式是:
维他命A=苹果+盐酸-X(所有非维他命A的物质)
盐酸是化学剂(是有毒的),它很象人胃里分泌的酸,能分解食物。人用人工造成的盐酸,去把苹果分解了,析出了维他命A的物质。人达到了抽取维他命A的目的。同时装瓶上市,卖的价钱比卖苹果高出了几百倍。卖苹果不过是水果贩子,地位很低,赚钱收入低微。而卖维他命,先穿起白制服来,就高人一等。再加收益高,赚钱多。制药厂大批制造,零售商大批出售,甚至敲门打户去推销,比卖苹果出息多了。
人买来维他命A吃了下去,碰到了真正的“胃酸”,不能再被分解,于是原封不动,从下面排了出来。吃原来天生的苹果,保证一定可以得到维他命A,并且其他两千种营养物质。然而,维他命A,需要其他物质的平衡,配合,才能产生应有的营养价值。现在,人工制成的维他命A,失去了平衡辅佐,孤零零的一个“化学物质”(且不论它的毒性),既不能为身体所用,反而增加了身体的负担,又花了大价钱。可以说是一笔糊涂烂账。
2007年5月11日,在赖可品充斥市场四周年后,一些追踪调查的研究机构,又联合作出声明:经过详细研究,发现“赖可品”,完全没有抗制疾病的任何效果。这个消息发表后,那些对“赖可品”抱着抗病希望的人们,挫丧的落了空。番茄的市价大跌,没有制药公司再要垄断它们了。吃番茄的意大利人吃了几千年,吃赖可品的人吃了四年,可都白吃了!
这里说明一个大原则,分离、抽取,在西方医药学的方法论里,说起来可能头头是道,事实上却是行不通的一厢情愿。吃鱼的人不吃鱼骨头,不算不会吃鱼;吃番茄的人不吃赖可品,不算不会吃番茄。是吃鱼骨头的人聪明呢?还是吃鱼肉的人聪明?
十年前,美国大兴一种叫做:DHEA的荷尔蒙。它的全名是:Dehydroepiandroster,是一种由肾上腺分泌的荷尔蒙或荷尔蒙群。据说:人在二十岁时,血液中 DHEA的含量达到顶峰,以后就开始减少,到了六七十岁,就几乎找不到了。因此产生一个理论,认为:人的衰老与 DHEA的减量有直接关系。
中国人喜欢“六味地黄丸”,而日本人特别赞扬“八味地黄丸”,认为是:抗衰老的圣药,特别是男性青春永驻,长生不老的泉源。做了不知道多少的学术研究,研究报告,书籍充斥坊间。由日本人介绍到了美国,美国医药界人士的头脑接受不了“六味”还是“八味”,什么药性、气味的配伍,君臣佐使,入什么经络,补什么脏腑,完全搞不通。就问日本人这方子里面最主要的是什么药?大概日本人使了坏,明明地黄是主药,他们却说是“山药”。美国人就把山药拿去分析研究,凑巧发现山药里面含有许多 DHEA。于是就从山药里抽取 DHEA。美国不出山药,大量抽取就要从中国进口,他们不愿意花外汇,便宜了中国。就在本地根状植物里寻找,不久就发现红薯里也含有 DHEA,只是质量差些。由于制药公司大量收购红薯,红薯价格飞涨,甚至在超市里都买不到红薯。又是大瓶小瓶的DHEA到处都卖,质量与量剂各有不同,售价从几十块一瓶到千元一瓶。宣传大得惊人,说是中国古药,神秘的给予人类青春永驻,长生不老。哄抬起来,财源广进。
几年之后,研究发现,这个由红薯或山药分离抽取出来的DHEA,根本不生作用,而且有很大的毒性和副作用,可以导致肾脏病,神经病...,还能致癌。大家空欢喜了一场不算,却把矛头指向了中药--山药,攻击中药的文章骆绎不绝。其实,根本就不是山药的问题,为什么?因为他们把“八味地黄丸”的八种中药配伍的古方,擅自减到单门一味山药,再从山药里用化学分离各种物质,单单抽取DHEA。他们不怪罪于他们的化学化或科学化,赚钱的时候,就说这个药好,不能赚钱的时候,就一股脑儿把罪过都推到中药的头上,尽其可能,把中药骂得臭死。
同样,又有一个“麻黄”。中国古方中有个“麻黄汤”是:麻黄,杏仁,桂枝,甘草四味药的配伍,用于感冒初期,发汗解表。他们一听麻黄能发汗逐水,就把麻黄汤的四味药,擅自减成一味麻黄。再从麻黄中,化学分离提取出一个名叫:俄非得拉(Ephedra,Eohedine,中文可翻为:麻黄素)。也是大瓶小瓶,卖给人家驱水减肥,大肆宣传,让人无止境的吞服。不久“发现”了副作用,服用者头昏,呕吐,全身乏力...。于是怪罪于麻黄,禁止中药麻黄销售,祸延整个中药。譬如加州政府,命令在所有中药(不论是生药,还是成药),一律药贴上一个标签:“服此中药可以致癌”。从经济上说,这是借机抵制中药--中国货。按理,中国也要把美国进口的药物,加上一个标签:“服此药可以致癌,及中毒,产生致死的副作用。”从医药学理来说,俄非得拉,DHEA(从山药抽取者),根本都再不是中药原来的麻黄、山药,而是人造的化学制剂,与整个中医中药何干?其他中药,以致于生药原材料,都并没有经过研究,怎能莫须有,一律都诬为:致癌,这是什么科学?
既然赖可品被发现,对抗制疾病根本无效(他们没有公布它的毒性和副作用)。那么,是不是应该在所有的番茄和番茄酱上面都贴上“吃了它对身体无益”的标签呢?意大利人是不是从此都再不吃番茄了呢?意大利餐馆还能继续开吗?按理说:赖可品是赖可品,番茄是番茄,赖可品才几年?番茄有几千年?
一言以蔽之,分离抽取的方法,是不对的,至少不能用在人类的食品和药品上。这样做,除了可用以赚些昧心钱以外,别无是处!实例一再证明它的错误,可就是死不认错,猫咬着尾巴团团转。这已成了医药界,极力排他的意识形态的问题,不是简单的是非问题了。是一笔胡涂烂帐!
Copyright Since 2006 张绪通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刻加入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民间中医网论坛 ( 黔ICP备19001372号 )

GMT+8, 2024/4/28 08:01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23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