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间中医网

 找回密码
 立刻加入
楼主: 河间金栋

【转帖】医易答问

[复制链接]
 楼主| 发表于 2016/2/1 02:25:23 | 显示全部楼层
问:似乎没有人如此小看《周易》,你确信上述看法没有成见或大错误吗?
答:我完全自信上述看法是相当准确而公正的,因而愿意和任何持不同看法的人——最好是《周易》专家——平等地论辩。其实,凡是严肃的学者,都不认为《周易》是科学。

 楼主| 发表于 2016/2/1 02:25:59 | 显示全部楼层
问:如此说来,你对《周易》了如指掌吗?
答:那倒不是,特别是对《易经》,更不是这样。不但我不敢说对《易经》了如指掌,古往今来的学者,没有一个人敢这样说。

 楼主| 发表于 2016/2/1 02:26:34 | 显示全部楼层
问:为什么会这样呢?
答:对《易经》不可能了如指掌——即对今卦形、卦辞、爻辞等都能说清楚,由于四个原因。
一是它的年代久远,特别是将近一千年的传承和演变几乎没有留下资料,完全说清起初是怎么回事,为什么以及如何变成现在的样子,已经不可能了。
二是因为《易经》是非逻辑的。就是说,今64卦、384爻和对应的所谓卦辞、爻辞之间,本来没有任何逻辑联系。各卦卦辞和爻辞之间也很少有逻辑关系,一条卦辞或爻辞中也常有毫不相干的几种内容。这种先天性的无序,决定了后人不可能再把它变得有序。通行本的卦形是最有规律可循的部分,但也有后人不可能想象到的演变过程。
三是卦、爻辞所述,很多是被历史完全忘却的事物,不能考出其所指了。
四是其中有些错讹脱漏和有意无意的窜乱孱入,更增加了理解上的困难。
于是,从《易传》开始,后人在很多问题上只能猜测。假如不是求其真——古代人至少95%不是求其真——所谓易学,都是借题发挥,而且主要是从哲学、政治、伦理等社会科学角度发挥。

 楼主| 发表于 2016/2/1 02:27:25 | 显示全部楼层
问:可以举一个你如何猜测的例子吗?
答:本节就有当初是猜测,很快发现极可能完全猜错的一卦的爻辞。即咸卦的爻辞。原文是:(咸:亨,利贞,取女吉)“初六:咸其拇。六二:咸其腓,凶,居吉。九三:咸其股,执其随,往吝。九四:贞吉悔亡,憧憧往来,朋从尔思。九五:咸其脢,无悔。上六:咸其辅,颊,舌。”
关于这一卦的爻辞,最好的解释是:男女调情活动的几个步骤。卦辞的“取女吉”,也提示应该这样解。曾经有人这样解过。但正统儒家即便看出来,也不大会解得如此明白。他们会认为,六经之首的《易经》,怎么能诲淫呢!
当然,还可以猜做买卖奴隶时像买牲口那样看看身体好不好。不过,买卖奴隶似乎无必要检查脚趾头,更无必要看舌象。
如何理解这样从脚趾到面口舌地刺激人体,是很重要的,因为艮卦爻辞的主要内容也几乎相同。原文是:
“初六:艮其趾,无咎,利永贞。六二:艮其腓,不拯其随,其心不快。九二:艮其限,列其夤,厉熏心。六四:艮其身,无咎。六五:艮其辅,言有序,悔亡。上九:敦艮,吉。”
《周易》的“象辞”对卦辞和爻辞都有解释,但完全无助于理解这两卦是怎么回事。“象辞”解“咸”为“感”,咸其拇、咸其腓、咸其股等——不管目的是什么,语法上还说得通。它解“艮”为“止”,艮其趾等语法上就不通。
无论古今学者怎样解这两卦,我认为,必须把它们的爻辞实指看作一回事才解得通。

 楼主| 发表于 2016/2/1 02:28:15 | 显示全部楼层
问:易学大家也有人猜错吗?
答:不但有,而且在很重要的问题上都有不少完全猜错的。
比如,《易经》的“易”字是何义,应该是第一个大问题。然而,有人说是一种蜥蜴——变色龙;有人说易指变易;有人说是日月二字组成。各种看法之间几乎毫无关系。如果其中有一种理解是对的,其他的理解都是瞎猜。再如,阴阳爻是怎么来的,也应该是极重要的问题。前人有过不少猜测。郭沫若和钱玄同有一种大胆的猜测,说阳爻是“划一而像男根”,阴爻是“分二而像女阴”。然而,近三十年来,有了充分的根据,证明阴阳爻不但和男根、女阴无关,也和阴阳完全没有关系。这就是数字卦的发现。原来,大约秦汉之前不久,卦形还不是由现在见到的阴阳爻组成,而是由数字组成。这一发现是张正烺先生的功绩。我想,如果今《易传》“象辞”中没有“用九”、“用六”两条,而且揲蓍完全失传——早就改用六个铜钱一撒就是一卦,恐怕就永远不会发现阴阳爻卦形源于数字卦了。对数字卦与原始占筮,应该再简单介绍几句。

 楼主| 发表于 2016/2/1 02:30:13 | 显示全部楼层
公元1118年(宋重和元年),在湖北省孝感县出土了六件西周时期的(约昭王时期)铜器,其中一件称中方鼎,铭文末尾有二奇字。此后,有类似奇字的的金文、甲骨文、陶文陆续有所发现。长期以来,学者们都没有揭示出它们的意义。
上世纪三十年代,郭沫若认为中方鼎“末二奇字殆中之族徽”(郭沫若:《西周金文辞大系图录》,图次47,录编6页;又考释16页。)唐兰根据若干材料认为类似奇字是一种特殊的文字。(唐兰:《在甲骨文中所见的一种已经遗失的中国古代文字》,《考古学报》1957年,第2期34—36页、图一)
1978年12月,在吉林大学召开的古文字讨论会上,张正烺根据商周时代记述符号的特征提出铜甗及周原卜甲中的奇字是数字卦画。1980年,他将陶文、甲骨文和金文中的奇字汇编整理,按照奇数是阳爻,偶数是阴爻的原则标出相应的卦画和卦名。四盘磨甲骨中有未济、明夷、否。张家坡甲骨中有大壮、无妄、小畜和经卦离。中方鼎其字为剥、比。周原甲骨中更有既济、艮、蛊、蒙等。
1980年,陕西省扶风县出土的卜骨有五个数字卦,湖北江陵战国楚墓的数字卦16个,总趋势是数字向9、6集中。“这便是《周易》的前身,稍加修正即是《周易》了”(张政烺《试释周初青铜器铭文中的易卦》考古学报1980年第4期,第414页)
    这一发现实在是先民给我们的“易学”专家开了一个大玩笑。原来,两千多年来,学者们对卦画(即阴阳爻)的猜测根本不着边际。至少他们对八卦和六十四卦是怎么来的各种说法,连瞎子摸象也算不上。

 楼主| 发表于 2016/2/1 02:31:30 | 显示全部楼层
问:还有别的严重误猜吗?
答:当然有。
如,乾卦的象辞有一句很有名的话:“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上个世纪六十年代,有人提出应该改为:天行,乾。君子以自强不息。简单说来这是认为“健”就是“乾”。当时著名专家李镜池,完全不同意此说。现在发现,马王堆《帛书周易》中,乾坤分别称为健和川,可见改“健”为“乾”更正确。

 楼主| 发表于 2016/2/1 02:32:14 | 显示全部楼层
再如,“占筮”的“筮”字是竹字头,故最初占筮应该使用竹子。今《易经》没有说用什么东西,《易传》则说用“蓍草”。于是到底古人用什么和怎样揲蓍,完全无可确考了。

 楼主| 发表于 2016/2/1 02:32:49 | 显示全部楼层
至于《易经》开头的四个字“元亨利贞”——即所谓四德,大约自春秋中期就解释得完全走了样。
所以,近代以来,没有一个学者敢说他真能弄清《周易》的“经”。郭沫若是很少见的聪明而且博学的人,他就说《周易》“是一座神秘的殿堂”。

 楼主| 发表于 2016/2/1 02:33:33 | 显示全部楼层
用近代观点和方法研究《周易》将近90年了,当代第一流的学者,还是不敢说他很明白《周易》。为此引一段比较长的原话:
“《周易》的研究热,现在表露得越来越清楚了。看看近日的新书目,和《周易》有关系的书真是不胜枚举。这么多书,想读也读不过来。《周易》本来是儒经之首,历代注释论述极多,据有的经学论著书目统计,竟有2500余种。去年12月,台湾研究《周易》的学者黄沛荣先生发表了一篇《近十年来海峡两岸易学研究的比较》(《汉学研究》七卷二期),所列近十一、二年间出版的《周易》方面专著,大陆、台湾都约30种,论文当然还要多得多。关于《周易》的书,发不仅数量多,而且流传广,甚至街头巷尾的书摊上都俯拾即是。
这样多《周易》的书,流派纷繁,但就其研究的方法主要是两大派,一是义理,二是数术。《周易》本来是筮书,属于数术的范围,以数术讲《周易》可以说是本色,起源古远。《左传》、《国语》所载关于《周易》的议论,虽有涉及义理的,为数不多。真正由义理角度研究《周易》,恐怕还是始于孔子。”(邓球柏著《帛书周易校释》湖南出版社1996年第2版,李学勤序)
李先生最近也有研究《周易》的专著和文章,上文的意思却在说《周易》是一个谈不完的话题。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刻加入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民间中医网论坛 ( 黔ICP备19001372号 )

GMT+8, 2024/5/19 10:20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23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