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间中医网

 找回密码
 立刻加入
楼主: qhzjliu

解伤寒千古之谜

[复制链接]
 楼主| 发表于 2016/5/5 10:21:55 | 显示全部楼层
伤寒杂病论辑要阐释

辨太阳病病脉证并治
    太阳为开。风寒之感,感则体表先受,阳气郁于营卫,仲景以中风伤寒为提纲,以解肌发汗为正治之法。人身有虚实之别,脏腑有寒热之异,感之风寒,则有权变之法;卒感风寒,治有早晚,迁延日久,深浅有别:素体阳盛,或入阳明,或入少阳,入府则热。素体阳虚,三阴受邪,入藏则寒。更有治不得法,当汗不汗,热郁内陷,则传属阳明或少阳。汗之不彻,则增烦躁诸证。汗下之太过,则表里俱虚,或亡阳、或伤津、或烦躁不眠、或小便不利等症出焉。有火劫发汗,以致惊狂、谵语、唾血便血、焦骨伤筋者。更有误下致结胸、痞证诸证者。种种逆治误治,变证百出,故仲景列斡旋救逆之法。更有合病并病者,仲景示缓急之别也。仲景可汗不可汗诸条,示禁也。仲景立方,只有表里寒热虚实之不同,并无伤寒杂病中风之分别。

1.太阳之为病,脉浮,头项强痛而恶寒。
阐释:太阳寒水为病。太阳主表,风寒受病之始必先体表,属小肠和膀胱,症状见于体表和上焦,凡太阳病,具有此证。头项强痛为太阳病独有症状。脉浮,言在外。头项强痛而恶寒,是太阳独有的。
无论风寒、中风,都是指的外来的邪。人体不同,症状就不一样,病发于阳,和病发于阴两者的体质是不同的。
临床上外感寒邪我们称为风寒,而不是体寒,用辛温也不是祛寒,而是来解表。实际是温里而使寒邪从表解,很多人临床判断不出辛凉和辛温解表,就是不明白其中的含义。我们知道温里而使寒邪从表解,那必然是里有内寒。反过来说,里有内寒才会出现伤寒论所描述的症状。
太阳主表,主水。太阳属膀胱腑,肾与膀胱为表里,感风寒为外是表,为太阳证,膀胱为主;在里是肾有寒,阳不足,里外俱寒,则属麻黄附子细辛汤证。

发表于 2016/5/5 11:06:39 | 显示全部楼层
期待老师的函授班
 楼主| 发表于 2016/5/6 06:53:36 | 显示全部楼层
人民日报:培育新一代中医迫在眉睫
“中医最大的危机是后继无人。也许不出50年,中医不需要被别人取消,就会自动退出历史舞台。”这是一位老中医的感慨。此语并非危言耸听,而是点中了中医人才培养的要害。

据不完全统计,我国西医从业人数约550万人,而中医只有40万人左右,比20世纪50年代减少了20%。目前,我国主要是一批50岁以上的中医苦撑危局,有志于中医的年轻人越来越少。中医正陷入一场前所未有的“传承危机”。

下一代扁鹊华佗在哪里?

中医高等院校是中医人才的摇篮。然而,即便是在这里,中医教育也面临着西医化的命运。学生1/3时间学西医,1/3时间学外语,1/3时间学中医,已经成为普遍现象。一些中医经典课程不断被删减,甚至沦为选修课,而西医理论却日渐强化。

很多学生外语和计算机水平很高,中国文化传统文化修养却很差,有的读不懂《黄帝内经》《伤寒论》,有的甚至连基本的药性赋、汤头歌诀也不会背诵。更可怕的是,受教育层次越高,离中医特色越远。很多中医研究生不在中医理论基础及临床实践上下功夫,而是按照西医的模式,研究细胞和分子,做大量的动物实验。说是“中西医并重”,实际上是“重西轻中”。

结果,很多学生毕业后既不懂“望闻问切”,也不会开方配药,名为中医,实为西医。一些专家尖锐地指出:“现代中医教育把学生变成了中医不精、西医不通的半成品,培养了一批中医的掘墓人。”话虽偏激,却不无道理。

以师带徒、师徒传承的师承教育,是我国中医人才培养的传统模式。数千年来,这种模式造就了很多医术精湛的名家。口传心授、因材施教,成为中医教育的一大特色。

然而,到了今天,很多师承制培养的中医虽然水平很高,但由于西医知识不足,过不了执业医师资格考试关,无法取得合法资质,只能算是“江湖郎中”,靠偷偷行医维生。他们沿袭家族传承模式,一些“绝招”往往不愿公开,很多具有重要价值的验方因此失传。

中医人才青黄不接,还与中医院不景气密切相关。目前,我国大部分中医院生存艰难。由于中医药收费低廉,体现不了中医的技术含量,大量中医院不得不弃中姓西,诊断治疗几乎与西医院没有差异。例如,对于闭合性骨折病人,运用中医正骨手法,不仅痛苦小、疗效好,而且价格便宜。

但是,很多中医院为了多赚钱,已经放弃了传统的正骨手法,改用创伤大、费用高的西医手术治疗。而针灸、按摩等传统中医项目,其收费更是低廉,甚至连成本也无法弥补。在这样的体制下,很多中医辛苦一生,却家徒四壁;而西医不仅社会地位高,且收入可观。面对如此反差,年轻一代自然不愿坚守中医了。

在中国医学体系中,中医和西医如同鸟之两翼,缺一不可。相对于西医而言,中医面临的最大挑战不是发展问题,而是生存问题。有人断言:如果中医不能薪火相传,随着老一代中医纷纷故去,中国将只能成为教科书上的“中医故乡”,甚至连中医人才也要从日本、韩国引进。倘真如此,我们将愧对祖先。

“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古代的扁鹊华佗早已远逝,下一代的扁鹊华佗又在哪里?思古观今,谁又能不为中医的命运忧心忡忡呢。

【本文源自《人民日报》】


发表于 2016/5/6 19:48:03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老师《伤寒杂病论辑要阐释》请继续刊出。谢谢了。
 楼主| 发表于 2016/5/6 20:20:21 | 显示全部楼层
yxg3 发表于 2016/5/6 19:48
老师《伤寒杂病论辑要阐释》请继续刊出。谢谢了。

只能贴一部分,很多人会看不懂我的东西,以为异类,因为我所讲的一些东西是市面上的书籍上没有的。当今,当某个理论成为一个普遍认为是真理的时候,想要推翻它,一下是难以接受和认可的,况且某些权威为了维护其著作以及言论的正确性和脸面,也不可能认可。我也无须去费神维护和阐述我的理论,只能讲给有缘人听,想学真正的中医,那就听我讲课。
 楼主| 发表于 2016/5/7 13:42:57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qhzjliu 于 2016/5/7 13:44 编辑

2.太阳病,发热,汗出,恶风,脉缓者,名为中风。
    阐释:中风脉证。发热而营阴外泄,故有汗出,汗出伤营,故脉缓。
3.太阳病,或已发热,或未发热,必恶寒,体痛,呕逆,脉阴阳俱紧者,名曰伤寒。
    阐释:伤寒脉证。寒邪所伤,卫阳郁闭,营血不达,恶寒体痛,寒侵胃逆,寒热交争,经气不畅,脉阴阳俱紧。
12.太阳中风,阳浮而阴弱。阳浮者,热自发;阴弱者,汗自出。啬啬恶寒,淅淅恶风,翕翕发热,鼻鸣干呕者,桂枝汤主之。
    阐释:风伤营卫治法。仲景说:“发热汗出者 此为荣弱卫强 ”,发热汗出,阳浮而阴弱,为热在外而营阴不足,即表热内寒之证。此汤倍芍药生姜加人参,名桂枝新加汤。用以治营表虚寒,肢体疼痛;倍芍药,加饴糖,名小建中汤。用以治里虚心悸,腹中急痛。再加黄芪,名黄芪建中汤,用以治虚损虚热,自汗盗汗。因知仲景之方,可通治百病。
凡头痛发热,恶风恶寒,其脉浮而弱,汗自出,不拘何经,不论中风、伤寒、杂病,都可用此方。如果妄汗、妄下而表不解,仍当用此解肌。如头痛发热、恶寒恶风、鼻鸣干呕等病,但见一证便是,不必悉具。惟独以脉弱自汗为主。

【注】“荣弱卫强”的解释历来都是牵强附会,欲知其源,可听我的伤寒论讲课。

 楼主| 发表于 2016/5/10 10:39:54 | 显示全部楼层
古典中医《六病脏腑心法秘诀》 学习班第二期开课在即。
六病脏腑中医诊断治疗学


前言
      继承与发展古代中医理论与现代科学相结合,融合古今中医精华,揭秘六病脏腑本源,实辩证论治之根本,临证迷茫之慧眼,以临床应用为重点,以培养临床高级中医师为宗旨。
     《六病脏腑心法秘诀》是在古代中医理论指导下独创的一套适合临床中医师的实用中医诊断治疗学,具有和教科书完全不同的辨证思路,是以舌象、脉象、症状为重点,以六病脏腑辩证为根本,以症候为用药准则的一套完整的、易用的临床治疗学说。在张仲景六经辩证的基础上,使其更加完善和方便于临床运用。尤其对于疑难病,更加易于精准辨证和用药,大大提高临床疗效。
       在中医传承岌岌可危的今天,很多中医学者进入了一个学习思维的误区,背离了中医最基本的核心思想。当下曲解和编造貌似神秘、神效,夺人眼球的医案,以及出版七凑八拼的书籍多如牛毛,误导后人。所谓的八纲、六经、三焦等辩证,运用者没有一个明晰的定位,譬如在论坛贴一病证会出现千人千方,万人万法,争论不休。试想,假如全国上万的那些名医,仅每人能对某一种常见病,有确有明晰和很好的辩证诊断治疗方法,中医何愁沦落到现在的地步?!当你真有一点有用的独创的经验何必出本很厚的拼凑书籍?当下现代的成千上万的书籍真有实际创造与经验又如何导致中医如此境地?你对啥病的独创论述超出了以前别人书籍的记载?种种看似繁荣成果累累实际空无一物的的学术现实,实在是悲哀至极!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刻加入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民间中医网论坛 ( 黔ICP备19001372号 )

GMT+8, 2024/5/7 23:34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23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