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间中医网

 找回密码
 立刻加入
楼主: 医盲

道理论医:阴阳 三才 五行 六纲 十二经

[复制链接]
 楼主| 发表于 2007/4/11 02:02:57 | 显示全部楼层

絮语之一

仲景伤寒,到底是依何而论,依何展开。
六气?六经?五行?经络?阴阳?脏腑?六症?------

为什么113个方子,87味中药,几乎总结归纳涵盖了所有病症?

理愈繁则法愈多,各擅胜场。能简而兼者,唯阴阳立论尔!

阴阳立论何以成六,已述不复。

因为阴阳是最基础的,所以由阴阳展开的理论,都能于此阴阳立论之框架找到对应或根由。

[ 本帖最后由 医盲 于 2007/4/11 02:23 编辑 ]
 楼主| 发表于 2007/4/11 13:16:17 | 显示全部楼层

絮说阴阳(兼论阳虚多阴虚少观点)

阴阳或所谓阴阳之中复有阴阳,意思就是就其本身特性而言,只有开合特性,也即发散与收敛、清扬或下沉、上生或下化等两种趋势。就其转化而言,则是三才安立,不离枢纽。

比如从温度而言,只有寒热二性,平温只是一种平衡。那么寒热怎么判定,从医而论,当然是以维持人体正常体温需要为标准(但不是体温,需注意)。人主体感觉,是验证这个标准最直接和可靠的。

比如自然界温度的变换是直接实现的,但是要把温度成质来保存,必须经过媒介"枢"来实现,比如储存于煤或油中。

从气来说,热则外散,寒则内敛。

从液来说,热则蒸腾,寒则滞凝。

从质来说,热则生发,寒则收聚。

气外散过度,人体自衡系统就会紧急调动体液生气,以满足气之需要(为什么阳气外散过度会出汗?为什么有会渴、咽干等液不足表现?)。
气有余,则化液内藏,人体就会面现精华(白里透红,与众不同。)。

液不足,就会调动质内精华来生液,以满足需要(不要这样减肥)。
液营养有余,就会化质潜藏,人体就会丰腴强壮(若枢化不良,膏脂不化,肥胖有时)。

气液质但有不足,人体自衡系统就会发出需要补充的信号,或疲劳,或羸弱,或困乏,或昏晕等等,当得不到缓解超过一定的度,即表现为病。


若把人体骨肉的质比喻作海绵状,那么当液营养丰富时,化质,充实海绵的空隙,所以海绵坚实丰沉,当液不够时(或热逼液出时),海绵就空虚质轻。每见说阴虚人少见,试看糖尿病人经按西医方法治疗并调养者,个个皆逐渐肌肉松弛,这就是典型的阴虚(质虚)表现。

所以一般说阳虚多见阴虚少见,其实只是从气的层面上说(液的层面稍及),因气本具阳性,其表现为开合,因其合,潜龙勿用,故显得虚弱,其开之失度而气散而不足,所以阳虚多见阴虚少见这句话应该说是气虚多见气藏少见(废话,气藏起来当然外面的气就更少见了!)。那么临床重用附子等助阳(气)药,就会收到疗效。

因补气,而使液化气的压力渐趋于无乃至气足反可化液,液足即可化质,虽然是间接补阴,但在某些时候,若人体枢能失调,就会失去补阴效果而且气不化液泛滥于表,造成虚火上炎,也是必然的事情。

所以若非气虚太过,一味重用附子等“补阳”药,必须同时调理枢液功能,功才不致偏颇,方保无虞。
 楼主| 发表于 2007/4/11 14:11:27 | 显示全部楼层

再论阳虚多见阴虚少见

我们了解了气液质的生、化(开合)功能后,可以了解到,生、开的功能是阳性的表现,合、化的功能是阴的形式。

从三才生化的角度说,由于人们妄作劳,透支体能,故其为病也,多半是生之又生,生之不及而显病态,而鲜有化时。因生为阳性表现,化为阴性表现,生的表现突出,化的表现不显,所以从这个角度也可以说:阳虚多见阴虚少见(其实化而不足,就是阴虚,只不过外在表现不足,只好让阳虚这个会哭的孩子先得到奶吃了)。

阳虚必定损阴,因为阴是阳的后勤仓库。有没有前方缺粮后方满仓的现象这个可能呢?有的,那么不是昏君不恤边军,就是运输道路不通畅了。这个时候边防军无援而战,胜负之数可想而知了。
 楼主| 发表于 2007/4/11 23:42:52 | 显示全部楼层

阴阳生化的一种现象:热量的聚散

生,是能量的散发。
化,是能量的聚集。

如:能量,可以慢慢存储在煤炭中,形成煤炭的”化“的过程,就是能量聚集的过程,就是吸收能量的过程。煤炭燃烧放出热量,是生的过程,是能量发散的过程,是放出能量的过程。

在人体中,气液质的生化过程中,也是同理。
能量的直接表现是热现象。

气化为液的时候,要吸收热量。其行为阴。
液化为质的时候,要吸收热量。其行为阴。
质生液的时候,会放出热量。其行为阳。
液生气的时候,会放出热量。其行为阳。

例如,当太阳受邪卫气不足以御的时候,体液要化气补充,就会放出热量,人就会发热。
当你受邪而不发热的时候,现代说抵抗力下降,实际是人体仓粟不足,无以生气,就表现为抵抗力不足。
若当人体化气发热过程中用西药强行降温而不补气,只会阻止化气过程,卫气得不到补充,不能驱邪于外,体温下去了,外邪却存于体中,迟早是要发作的。

当人入睡时,气收化液,液沉化质,这时候就会吸收热量,所以体温下降。同样的气温,醒着穿单衣的话,睡着却要盖毯子,是人体保护阴化的功能的需要,否则在睡中受凉可是立竿见影的。
 楼主| 发表于 2007/4/12 00:27:21 | 显示全部楼层

闲言絮语:糖尿病的原因

见有人讨论糖尿病的病因,也想用阴阳三才之理分析一下:

糖尿病典型的症状“三多一少”,多饮、多食、多尿及消瘦。

化验反映,血糖过多。

血糖是什么?是人体食用五谷所化,是体液营养之一种,但是为什么会多呢?很简单嘛,不能化质养身。

不能化质,质阴得不到润养,就会对中枢神经发出信号:我要营养我要营养,故多食以欲补充,可是营养到液中,就是不化质,故消瘦。液中营养过分,只好通过排液之路排除,故尿多,故尿中糖多,多尿故多饮。

这就是三多一少的成因。

也有不消瘦的,但是可以观察一下这类人,多是虚胖,膏脂不能化肌肉。就像前面说过海绵的比喻,空的。

液化质出了问题,关键何在?一楼有述:少阴!

少阴为肾所主,胰为肾使,故此知从何下手。

又,少阳枢液气质之阳,当辅而助之。

有说糖尿病是“脾的升清功能的破坏”,欲强化脾的生液功能,不免助纣为虐,或许因为暂时强化脾的功能而化质之路稍开,这也是瞎猫碰到死耗子而已,所以疗效如一现昙花。此路既然不通,就另寻原因,归到“导致脾气不升的原因还在于肾阳的不升”,转而向肾,似乎找对了方向,可以又是助肾阳,殊不知肾阴是化质根本,又失准向。

有许多大家从调理三焦入手而治疗糖尿病,多有疗效,进而认为是因为三焦司水气之运化,糖尿病是水汽运化失度而造成,故治三焦偶有疗效。不知根在肾阴,不知肾阴不露,胰为之使之理。
 楼主| 发表于 2007/4/13 12:54:01 | 显示全部楼层
糖尿病人还有一个普遍的现象,就是伤口很不容易愈合。

这个现象也证明糖尿病是化质功能不足。
 楼主| 发表于 2007/4/21 02:43:05 | 显示全部楼层

关于六邪

所谓风邪、寒邪、暑邪、湿邪、燥邪、火邪

其实皆本寒热所趋、气液多少、往来迟速。

也即,邪表现于人体,只是寒热二态,但人体之气液质因寒热而有各种表现,故前人归纳为六邪。

简述如下,

气-热极-火  

气多液少-热-燥

气液相间-偏热-暑

气液相间-偏寒-湿

液多气少-寒-寒

上为五种,为什么没有液寒无气之寒凝之邪呢?死翘翘也,或纯凝无动,不足以伤人也,故不纳入六邪体系。

风是什么?动也,寒热往来,随风而变。故诸邪随风而动,不动则不成邪。试想不管外部温度高低,若无风(能量交换),就不能对人体产生伤害。

故古人避风甚于避寒热,有“神仙也怕脑后风”之语。

为什么又把风邪算作一邪呢,在于风的运行“速度”,这个“速度”一旦过度,不管所携带的是寒是热还是暑是湿,皆会对人体产生影响,故列为一邪。如气温缓慢变化,人体适应能力能够跟上变化,则无伤病之忧,若变化迅速,应变不及,则受寒热所伤。

这样,寒热二邪也,因气液多寡而称湿暑成四邪,又气极为化火,纳火为一邪。加上风,共计6邪。

故,辩病要辩寒热,要辩动静迟速(风也),要辩气液多寡。六邪之义,归于阴阳也。

比如表证伤风,根据风之寒热,分为伤风寒和伤风热,若风偏寒,则表卫应变内守不及,致寒气入内,故无汗。若风携热气,则气随热散,气散则液随,导致表卫不固,汗随气出。

是故人体阴阳变化,重在寒热变化,动静变化,气液变化。气热飞散,气寒化液,液热生气,液寒化质,质热生液, 质寒则凝,以通为和。

因生化表现出的现象是,下化之时,吸收热量,其行为阴。上生之时,放出热量,故行为阳。

依此理,根据人体是发热,还是发冷,是喜热还是恶寒,判断人体气液是在生还是在化,判断出疾病传变何处,就可以当机治疗,或补或助。
发表于 2007/6/14 15:56:28 | 显示全部楼层
非常感谢,学习中。

想问一下,二生三,“三”是阴精阳精已经合为一体而成为枢了吗?
 楼主| 发表于 2007/6/14 18:26:33 | 显示全部楼层
枢,只在演化过程中起用。

三若已成,螺旋上升的过程已经完成一周。
作为一个新的“个体”,具太极之象,兼阴阳之形,显生化之变,再演三生万物之功。

故云枢与阴阳同在,阴阳离诀而枢渺,并非阴阳枢为三个对等个体。
发表于 2007/6/14 22:13:05 | 显示全部楼层
《老子》42章句

。。。人之所恶,唯孤、寡、不谷,而王公以为称。
         故物或损之而益,或益之而损。
。。。


盲,亦人之所惡,而醫盲以爲稱。
故物或損之而益,或益之而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刻加入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民间中医网论坛 ( 黔ICP备19001372号 )

GMT+8, 2024/5/3 14:05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23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