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间中医网

 找回密码
 立刻加入
查看: 7183|回复: 19

一贯天机中医直讲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7/4/7 16:04:01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一贯天机中医直讲
                                                    -芥子医论

                  楔子

什么决定人类行为?是世界观。有什么样的世界观,就有什么样的思维方式,有什么样的思维方式,就有什么样的行为。中西医区别之根本在于何处?就在于世界观的不同上面。所以中西医的差别,本质上是传统文明与现代文明的差别,是古代科学观与现代科学观的差别。
从某种意义上说,科学观的差别,是由于认识方法不同所导致的。在这广袤的宇宙之中,揭示一切根源的真理究竟是什么?我想,现在没有人能够回答出来。但是我可以肯定的一个事实是,我们目前距离这个根本问题的答案还很远。作为人类文明本身,是否能够延续到以现代文明的方式揭示这个答案的那一天,我尚且持怀疑态度。
所以芥子认为,目前根本没有必要去争论这个问题-现代文明的科学观与传统文明的科学观到底 “谁更科学”?因为,大家都只是行走在路途上。就好比是登山,传统文明是从北坡向上攀登,现代文明是从南坡向上攀登,大家出发点不同,沿途所见的风景自然是有差别的。从南坡上的人,不能因为双方交流时北坡登山队所描述的见闻与自己不一致,就说北坡登山队登的不是这座山。
一般来说,人类认识世界,是从差别开始的。比如说,从小父母亲就教会我们识别:天空是蓝色的、河水是流动的、小草是绿色的、鸟儿是长翅膀的等等。我们熟知的这个世界之所以这样丰富多彩,是来源于我们所看见、听见、触及、感知的无数个“不同”而构成的。从现代生物学的角度来说,这些形形色色的差别,本质上都是人体感受器官所产生的电信号而已。于是,有人会反过来思考一下,这个世界中的所有一切,真的如同我们所见、所听、所触那样的吗?千差万别的现象后面,真相是什么?事实上,的确有很少数的人思考过这个问题,并得出了自己的结论。比如爱因斯坦,他就曾经说过:于我而言,世界万物没有什么不同,它们都是“场”而已。
换一种思维方式,你就打开了一个全新的世界!要了解中华传统文明,解读中华传统文化的内涵,首先就是学会-从普遍联系中去认识世界!中华传统文明,正是基于这样一个思维方式下形成的文明。
这种从普遍的联系中去认识世界的思维方式有什么优势呢?芥子认为,只有它,才有可能是我们在有限生命的前提下,去触摸这宇宙中最根本的真实。中国有句古话:“一尺之棰,日分其半,不可穷也。”什么意思呢?就是说,即使只有一尺这么长,每天截取一半,也是永远取不尽的。(这实质上描述了一个“无限”的概念。)西方世界也有句话叫做:世上没有绝对相同的两片树叶。把这两句联系在一起,似乎是个暗示:从差异的角度认识世界,可能永远没有尽头!
所以,要想认识到这个世界不为众人所知的真相,首先要打破的是固有的思维方式。要放下包袱,开动机器。

  第一章、中医的源流与中国传统文化的变迁

若以一年、十年、百年、甚至千年、万年为时间单位,我们可以说,人类的历史是在不断发展进步的。如果以百万年、千万年、甚至亿万年为时间单位,整个人类的历史都好像在一瞬间产生,一瞬间消亡。从这个角度来说,何所谓进步?何所谓发展?生命应当遵循的规则是什么?生命的意义又体现在哪里?而这些问题又有谁曾经思考过?答案是:华夏先民。
所以,欲要学习、理解中华传统文化,需要时时刻刻把这些问题放在心里。
有文字记载的中华历史大约在唐尧时期,(《尚书》-“尧本纪”)而传说中的文明起始则要久远的多。参看《史记》我们大致可以确定,中华早期文明成熟的时期,应当在轩辕黄帝时代。有道是“历史成就英雄,英雄谱写历史”。轩辕黄帝统一了黄河流域和部分长江流域的诸多部落,进而集成了这一时期的文化成就,大致来说包括以下内容:
1、  确定天文历法;
2、  设立政治体系;
3、  开始使用文字;
4、  推行礼制民俗;
以上四个方面内容,其实是在一个统一思想纲领下的表述。这个思想纲领是什么呢?答案是:人法天地。人从天地而生,依天地而立,所以人的活动以天地规律为指导,是顺理成章的。中华传统文明的实质,就是探讨天道与人道的关系。而整个中华传统文化的延续历程,就是这个关系不断发生蜕变的历程。
在先秦以前“天人之道”是有一个明确的答案的,即人道必须合乎于天道。晓周诸子之作,都可以看出其中“天主人从”的思想。
到了汉代,这个结论有了一定的变化,改为“天人感应”了。这是董仲舒提出来的。董仲舒认为:人天之间的关系是互动的,天道之中包含了人道,天道也需要由人道来体现。董仲舒虽名为大儒,但师承多家,本人又很聪明博学,将一些其他学派的理论与儒家理论结合起来,在公元前134年给年仅十二岁的汉武帝上了“天人三策”。其中“天人感应,君权神授”的理论深深打动了年纪虽小,抱负却大的武帝。在政治强力的推行下,最终导致了“推明孔氏,抑黜百家”的文化独裁后果。
经过“罢黜百家”之后,“新儒学”(由董仲舒在孔子的基础上集成)成为了中华传统文化的主要载体一路绵延下去,直至最后一个高峰“宋明理学”。 “宋明理学”是在“新儒学”和“古典儒学”的基础上,结合道、释以及融合外来文化后发酵的产物。驳杂、碎片化是其特点。后人将整个理学体系分为:气学(以张载为代表)、数学(以邵雍为代表)、理学(以二程、朱熹为代表)、心学(陆九渊、王阳明为代表)四个体系。经过秦、汉两度摧残后,不能不说“宋明理学”再度兴起是一个奇迹。但从文化传承角度来说“宋明理学”,已经出现了明显的破碎、分化,血统也不再纯正了。这一阶段关于“天人之道”的表述是:存天理,灭人欲。
回顾了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变迁,我们再来寻找中医的传承与变迁。先前已经说过,中华传统文明集成于黄帝时期。黄帝时代所集成文化是从“普遍关联中认识世界”的原创文化,是华夏先民主动思维与朴素的自然现象结合的产物。所谓“仰则观象于天,俯则观德于地,傍观鸟兽之文与地之宜,近取诸身,远取诸物,以通神明之德,以类万物之情。”自黄帝以后,文化的传承也是遵循这个原则、依照这个方法来进行的。这个方法是什么呢?即通过“普遍联系来认识世界”,指导自我完善。与“差别中认识世界”的途径不同,“联系中认识世界”所获得的知识是一种“内识”。“差别中认识世界”,可以将每一代人所获得的知识加以累积,并在累积的基础上进一步发展,乃至于无限。而“联系中认识世界”所获得的“内识”,产生的途径源于“内心”的体验,它可以从人与自然之间的联系中去认识本体的一致性,最终意识到-人就是自然的映射的真相,而整个过程,是可能在个体生命的历程中就完成的。因此,这种认识是一种有尽头的认识。这个尽头,黄帝称之为“道”。很显然,黄帝时代的文化基础是遵循这个结论的。所以,他参日月五星、仿山河地理来组建社会的结构,考四时轮回,观昼夜交替、听八风之变而建明堂,治百姓,演医理。我们在《内经》中已经得知,黄帝学习、传授医理,都是在“明堂”完成的。那么,“明堂”是什么?(记得有个版本的中医教材将“明堂”解释为“明亮的大房子”,想想看倒也有点道理。毕竟搞教学活动,房子明亮一点、大一点还是好些。)明堂是上古帝王处理政务、举行祭祀、颁布农时的地方,其政治地位大致相当于现在的中南海。明堂的特点在于其建筑结构是依照四时八节、九星七曜交替规律排列的。不仅仅是一间明亮的大房子,而是几十间明亮的大房子。不同的房间,供不同的季节、发布不同政令、开展不同活动时使用。从某种意义上说,明堂是建筑版的“宪法”、“民俗”与“日历”。这在没有纸张和印刷术的时代,的确是个伟大的、用于文化推广创意。
那么,黄帝在明堂中传授的医理是什么呢?简而言之,即是人体的自然规律。天地有规律,日月有规律,四季有规律,人有没有规律呢?当然有。是什么呢?这个规律非常的简单,简单到一个字就可以概括,就是“和”。“和”什么?“和”天地之“节”。“节”是什么?“节” 就是天地变化的节律。黄帝在明堂里讲的口干舌燥,不外乎说三个重点:
1、  天地是有节的,而节是可以度测的;
2、  天地与人体是一致的;
3、  人背离了天地之节的后果与处理办法;
记得柳宗元有一篇文章叫做“种树郭橐驮传”,提到一个当时最著名的园艺人才-郭橐驮。此人善于移植苗木,成活率接近100%,靠这个技能给“国家干部”和“国企老板”规划园林发了大财。于是就有人来取经:你底有什么绝招啊?这个人到也实在:我哪里有什么绝招啊,树移植完,最关键的就是别瞎折腾。之所以你们移植的树活不了,就是因为关心太切。一会推推树干,看看是不是种结实了,一会怕树旱着,又给浇点水。一天搞个两三回,树就是给折腾死的。柳宗元写这篇文章的本意,是曲谏当朝:不要一会让农民种辣椒,一会又发动农民盖猪圈,要与民休息。政府是服务人民的,不是指挥人民的。
这大道都是相通的,联系到黄帝的中医理论,也颇有契合之处。这个契合点在那儿?即是顺物性。《内经》认为,人要保持“平人”(健康)状态,最要紧的就是 “和节”!童话作家郑渊洁有句话:健康最大的敌人,就是健康杂志。说得好啊,生命就像一个种子,有了合适的外部环境,自然就会发芽。人要健康,“和节”就好了,没事瞎折腾,花钱招病受!
理解了上面所说的,也就明白之所以我反复强调“中医不存在发展的问题,不存在现代化问题,只存在继承和发扬的问题”是什么意思了。
在第一次文化大灭绝事件中(始皇焚书)中,医书因其实用性而幸免遇难,但在不久以后的意识形态对文化的阉割过程中(抑黜百家),医书终究没有逃过去。我们现在学习《内经》时,会觉得有些“大论”存在前言不搭后语,甚至有前后不一致的现象。除去错、讹、漏之外,与意识形态对文化的阉割行为也是不无关联的。
纵观传统文化的传承历程就会发现,中医传承史上的几次大的变化,与文化传承历程是暗合的。
中医文化是黄帝所集成的文化成就的一部分。黄帝文化的最大特点就是:普遍关联与核心一致。从这个角度来说,仅就理论而言,中医理论在它被讲述出来的同时就已经完善了。即不可改变也不可发展。因为它已经到了尽头,也成了事实。后来的问题在于,这种逆向、早熟的文化如何传承?这不仅是个问题,而且还是个困难。它存在的土壤是社会文化环境。当社会文化环境发生变化时,中医的传承也就面临着严峻的考验。这也就是中医传承史上的几次大的变化,都与文化传承历程暗合的原因。
在《内经》之后最伟大的中医著作便是《伤寒论》了。《伤寒论》成书于汉魏之际,相对《内经》的全面与多样化而言,《伤寒论》只能说是部分继承。然而即便是部分继承,也是非常之可贵的。可贵之处在哪里呢?我们说,《内经》流传下来的是中医理论的基础部分,而《伤寒论》则较为系统的保留了中医理论的应用部分。要注意应用理论与应用技巧的区别,汉代以后晋、唐之际的医书绝大部分都是应用技巧与经验的记载。唯独只有《伤寒论》,不仅保留了应用技巧与经验,同时还保留了中医的应用理论。这足以把《伤寒论》的地位提高到仅次于《内经》的地步。正是因为《伤寒论》,架起了一座从基础理论到应用技能之间的桥梁,没有《伤寒论》我们就无法从《内经》中源源不绝的汲取营养来提高中医的实践效果。没有《伤寒论》中医现在早已经被党和人民彻底抛弃了。
中医传承的历史在唐代之后逐渐进入一个黑暗期,这与那个动荡的历史年代有关。到了宋金元时期,一股对经典研究的热潮挽救了颓危的势头,刘、张、李、朱四人通过研读经典而各有心得,发挥而成“四大家”。这股热潮断断续续一直持续到清末民初,上世纪五十年代后渐渐终止。
从传统文化的传承来看,基本上也在上世纪五十年代后趋于消亡。究其根本,有历史发展的必然性,也有人为的推波助澜因素。
中医是黄帝时代“天主人从”思想的产物。在这一点上,是无可辩驳的。道理非常明了,健康之与生命规律之间的关系就是“顺之者昌,逆之者亡”。事实胜于雄辩,哪个不服的自己可以试试。唯一可能的争论在于如何解读这个“天地之节”。我们必须遵循某些规律,问题在于,这些规律内容是什么?是否经的起事实的检验?http://rrhealth.bokee.com/
                                             本文转载自芥子行者的博客
 楼主| 发表于 2007/4/7 16:18:05 | 显示全部楼层
芥子行者,陕西人。清代名医黄元御的第六代传人
 楼主| 发表于 2007/4/7 16:25:00 | 显示全部楼层
断断续续来论坛半年多了,感觉到论坛里面学习中医的气氛很浓厚。可惜绝大多数都不得其法,我也曾有过黑暗中摸索的痛苦经历。推荐芥子老师的原因,不是别的,就是因为他对于中医的透彻。
发表于 2007/4/7 16:35:39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ww9188 于 2007/4/7 16:18 发表
芥子行者,陕西人。清代名医黄元御的第六代传人


麻瑞亭麻老是黄师的第五代传人,麻老的学生好像都在西安中医医院,如孙洽熙(《黄元御医书全集》总编)。

芥子行者的实名。。。。。。。?
发表于 2007/4/7 19:51:47 | 显示全部楼层
讲的好啊!所谓“智者察同,愚者察异。智者有余,愚者不足”智愚之别,不过在于观察事物时,是提取“共性”还是“异性'的差距而已!中医在诞生的那一刻就是个最完美圆融的整体了,如一个毫无破损的圆球!因其完美。所以在传承中,只有残缺,没有发展,也没有超越!所谓现代化,所谓发展进步,所谓”科学“解释。。。。。。若非谎言,即是魔说。
发表于 2007/4/7 22:24:16 | 显示全部楼层
第二章    中医与儒家、道家



中医与道教、儒教是同根同源的关系。黄帝时期的“道”学传承到西周就逐渐开始分化。究其原因,大概与这一时期文化的普及活动是有密切关联的。东周晚期,随着中原地区多个政治、文化中心的出现。文化的交流、普及也上升到一个前所未有的历史高度。“道”体本来是唯一的,但其应用却可以包罗万象。不同的人从不同的角度解说、阐述同一个“道”体, “百家争鸣”这一中华文化史上唯一的盛况就是在这样一个背景下开始的。

同样作为黄帝“道”学的继承者,历史选择了儒家和道家作为中华传统文化的主要载体保留了下来。但是,儒家和道家是有分歧的。分歧在何处呢?在于人性的归属!道家认为,人类文明越高,人性就越背离自然。人性越背离自然,人心就越险恶,人类毁灭在自己手中的可能性就越趋于无限大。所以,人类应该持续保持在“无为”的状态,顺应自然,与自然保持和谐。只有这样,人才能够与天地同始终。所以道家的基本观点是:人类既不可能通过对抗自然的方式求发展,(因为自然环境没了,也就没了人)也不可能以对抗自然的方式寻求自身的意义,所以人类应该尽量保持简单的社会结构和自然的群落-即所谓的小国寡民。

儒家则认为,人可以通过自我约束来保持人类社会与自然的和谐。事实上,现存儒家理论的主体是孔子早中期的思想。而孔子晚年时,思想有了很大的变化,甚至可以说,放弃了自己早年所奉行和坚持的理念,否定了自己。这一点与马克思倒是惊人的相似。

而中医作为一种应用技能,在漫长的历史时期里,大致是以三种形态存在的。

一、道医

道家以清净无为为本,以修身养性为用,与中医的关系最为密切。修身养性最起码的标准就是一个健康的身体,没有健康的身体也就没有健康的心性,修炼也就无法深入。所以道家把医药之术看的很重要,服食导引是成道之基,医药之术被称为“辅行诀”。道医也很有特点,它不是以祛除疾病为重点,其成就多体现在延年益寿上。所谓“养生之术”多来源于道医的实践。这也从另外一个角度说明了一个事实:道家所奉行的修养准则,的确可以保障身体的健康。

二、儒医

儒家倡导克己复礼,以仁义为体,以中庸为用,以日新自砺,而止于至善。这个至善是什么?就是和谐,社会的和谐,人与自然的和谐。中庸是什么?就是适度,就是恰当、恰到好处。应该说,道家是理想的,儒家是无奈的。既然事以至此,明知不可为而为之,亡羊补牢总是聊胜于无啊。儒医的特点在于其自助助人的目的性,具有强烈的积极意味。其代表人物为张仲景,请看这一段:



怪当今居世之士,曾不留神医药,精究方术,上以疗君亲之疾,下以救贫贱之厄,中以保身长全,以养其生。但竞逐荣势,企踵权豪,孜孜汲汲,惟名利是务,崇饰其末,忽弃其本,华其外,而悴其内,皮之不存,毛将安附焉?卒然遭邪风之气,婴非常之疾,患及祸至,而方震栗,降志屈节,钦望巫祝,告穷归天,束手受败,賫百年之寿命,持至贵之重器,委付凡医,恣其所措,咄嗟嗚呼!厥身已毙,神明消灭,变为异物,幽潜重泉,徒为啼泣,痛夫!举世昏迷,莫能觉悟。



儒者作为文化阶层,学医有三个意义。其一,奉养君亲。“天地君亲师”中除了“天地”之外,“君、亲、师”都是人,难免会有得病的时候,作为“臣、子、徒”有事服其劳,是理所当然的事。所以欲尽孝亲之道,应当学医。其二,儒家推崇仁义,有“老老幼幼”的“社区”道德要求,学学医,平时亲戚朋友、街坊邻居有个头疼闹热的也好有个照应。其三,儒者的人生抱负在于“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所以应当善养其生,留得有用之身,以待明主,施展抱负。平时学好医,万一遇上个“非典”什么的,也不至于落得“出师未捷身先死,常使英雄泪满巾”的下场。

三、市医

所谓市医,是市医以为生的意思。直白点说,就是靠行医谋生、致富的医生。在任何一个历史阶段,市医都是主流。这一部分人中,往往良莠不齐。有德厚术妙的,也有德薄术妙的,也有德厚术拙的,更多的是既无德又无术的。市医多数文化水平不高,加之日常又多忙于诊务,所以即便是临症水准很高的,也很少有能够传世的著作留下。徒有毕生心得,留给后人的往往仅是几个经验方剂而已。

就对传承中医的历史功绩而论,儒医第一,市医第二,道医第三。儒家本身就有“为往圣继绝学”的热情,“不为良相,便为良医”的意识引导,所以历史上著书立说的,大都是儒医。其中不乏医门圣手,如张仲景、黄玉路、陈修园等。但在浩如烟海的医著之中,相当多的是属于医理不园、医法不通的,可谓是“香花不多,毒草不少”!之所以中医学之不易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伪书多、毒书多!乱花渐欲迷人眼,后来学者须警惕啊!

需要说明的是,中医与佛教没有什么传承瓜葛。的确历史上是有不少佛教徒搞中医的,还有不少达到了相当高的水准,例如说陶弘景,此人是个异类,有时名,号称“山中宰相”,既是当时的名道士,又自名为胜力菩萨,曾到阿育王塔下立誓,受五大戒。

中医于佛教而言,是体现慈悲的一种手段,是个具体的工具。在佛教徒手中,无论中医、西医都同样是一片慈悲心肠。只不过大家都是基于传统文明所发源,佛教徒更倾向于选择中医而已。
发表于 2007/4/7 22:24:51 | 显示全部楼层
第三节、学习中医必须具有的世界观



学习中医的第一件事,是建立传统文化的世界观。没有建立正确的传统文化世界观,在学习中医的道路上,就失去了前进的纲领。终其一生,也只能学得一些机械、教条的诊疗技能而已。若毕生不能闻道,学之又有什么益处呢?学医不能学的通透,则临症处机,十不中者八九,病者不但花了冤枉钱,又误了性命。于医者而言,罪莫大焉!谨慎啊,谨慎!

所以,若仅仅为了就业谋生的目的出发而学医者,我劝你尽快改主意,以免空抛岁月,自误误人!

子云:朝闻道,夕死可矣!古往今来,能够意识到人生短暂无常,矢志追寻“大道”的,都是真正的丈夫、圣贤。而“医道”是天道在人体上的表现形式,所以习医亦是学道。医者,乃是行圣贤之事!岂可等闲视之?

传统文化的世界观,包含有两个意思:

1、万物一体;

2、从天地之造化以制人。

万物一体是个真相,天地造化之象是个样板。认识这个真相的途径,要从世界的普遍联系开始。举清代名医叶桂医案为例:



叶天士曾治一妇人难产,前医以催生方不效。时值桂与门人游山,(便从地上)拣一梧桐(落)叶,交于病家,嘱其放于前方之中同煎。后产妇服后胎儿即娩出。诸医闻之尽仿此法,然多不效。有人请教叶氏,叶氏谓曰:我于立秋日用梧桐自落叶,是取其金气肃降,尔等不分时令,岂效哉!



中医有句话,叫做“医者,意也”。什么意思?这天地万物都是息息相关的,一丝一毫的变化,无不紧密相连。作为一个中医,要逐步习惯于从世界的普遍联系中去把握事物变化的规律,以达到“见其所生,知其所变”的境界。只有具备这样的水准,方能称为“上工”。何谓“上工”?上工者,不治已病,治未病也!

古时候对“上工”治病的要求是:治十愈其八九。在如今这个世代,同样的要求是难以达到的。为什么呢?缘由今世之人不同古时之人,“饮食不节,起居无宜,以酒为浆,以妄为常”已经成为普遍的生活方式。“正气存内,邪不可干”的“平人”,十人之中,难见一二。所以,以芥子的浅见,能做到下面的标准:“二十岁以下,治十愈七八;四十以下,治十愈五六;六十以下,治十愈三四;六十以上,医药难恃,待其天真而已。”就可以算上工了。

有人会说,这个标准是不是低了点啊?芥子回答:实在是不低了,君不见如今的常见病、多发病,如:高血压、冠心病,真正的治愈率是多少?0%啊!能做到长期控制,带病生存就很不错了,所谓“临床治愈”,只是一种自欺欺人的说法罢了。君不见一些专家、学术带头人,自己得了专业领域的疾病,自己都治不好自己啊!

医道上的颖悟,往往是从医学以外的途径得来。古往今来的医学大家,大都富于生活的情趣,爱好广泛,其中又以音律、书画为普遍。传统的民乐,乃是心声和于天地之节的体现,可惜古谱散轶殆尽,古乐已经很难听闻的到了。书画之道,有利于怡情,于修身养性大有裨益,学习中医者,不妨涉猎一二。

六艺之属,虽通乎天地,然而毕竟是小道。除此之外,尚有大道。曰:上考度于天,下流化于民。先天而天不违,后天而天奉时。嗟乎,道尽于此矣!
发表于 2007/4/7 22:25:16 | 显示全部楼层
贯天机中医直讲(四) 分类:国医笔谈正文

                           

天人一体大论第一



善言天者,必验之于人;善言人者,必验之于天,这就叫做天人之奥。那么,天之与人,是什么关系呢?《内经》“天元纪大论”引“太始天元册考”曰“太虚寥廓,肇基化元,万物资始,五运终天,布气真灵,揔统坤元,九星悬朗,七曜周旋,曰阴曰阳,曰柔曰刚,幽显既位,寒暑弛张,生生化化,品物咸章。”这段文字大致是说:从虚无中诞生了宇宙,宇宙由运动,而形成众多天体,太阳系的星系运动,使地球上有了四季更替和气候变迁,周而复始,产生了众多的生命。这段话指出了一个朴素的真理-生命,包括人类是由于宇宙运动而产生,说得更具体点,日、月、地的运动关系,是地球上孕育生命的根本原因。人,就是日、月、地的产物。构成人体的所有物质,出不了日、月、地的范畴。从这个角度,天地生人,有什么不能理解的?明白了天地生人的道理,那么我们说“天人一体”是生命的根本,也就顺利成章了。

讲天地,其实就是讲人,借天地以比喻人,就是中医的高妙处。时时刻刻提醒你,不要拘泥于肉眼可见的“形质”,而要时时刻刻去感知生命的动态,只有动态,才是活的生命。我们医学院校实验室里的标本,有些个来源于猝死的,保存的好,五脏俱全,比一些活着的病患还要全一些,肉体的部件个个都在。和活人相比,他什么都不缺,就差一口气。我们研究生命,不研究这活着的一口气,在那堆肉上翻来翻去,能翻出多少名堂?

这个动态的生命有着什么样的固有规律?《内经》、《难经》已经讲的很好了。汉代以下,讲这个问题讲的比较好,讲的比较清楚的只有两个人,都在清代,一个是四川人郑钦安,一个是山东人黄元御。相比而言,郑之胜黄在于“精”;黄之胜郑在于“微”,二人参伍,天人之意过半矣!

人的生命活动,是人体元气运动的体现。这个因果关系一定要搞清楚!人是有元气运动才表现为生命活动的。我们的体温、心跳、呼吸,这些个生命活动现象,都是元气运动的结果。那么,元气是什么?元气是我们中国人的特有的词儿。为了便于通俗理解,我们就称之为“先天能量”吧。

这个能量,是生命之能,和我们脱离母腹后饮食呼吸而得来的“中气”不同,它是与生俱来的。父精与母卵未结合之前,是两个独立的细胞。如果不能结合,即使一万年过去,精还是精,卵还是卵。一旦结合就不同了,生命之门打开,好像有个“初动力”推动一样,受精卵细胞不停的分化,一变二,二变四,四变八,生生化化,乃至无穷。

这个现象,不就和“太始天元册”中所描绘的宇宙诞生一样吗?这个初动力,就是一切生命之本,也就是我们每个人的“元气”。我们的元气是由父精母卵而得到的。父就好比是天,母就好比是地,天地交泰,万物始生。天地若不能交泰,那么即使亿万年过去,宇宙依然寂寥。这个道理,易经中说得最明白不过,明白了这个,再下一步,长、化、收、藏,有什么不能理解的呢?



                     

阴阳一气大论第二



这个“元气”,从它诞生开始,它就始终在运动!所谓“未生者浑元一气,已生者立判阴阳”。讲中医离不开阴阳,那么,什么是阴阳?我们最常见的理解,是把阴阳看作是一种相互对立、转化、依存的关系。把这种关系作为一种分析、把握事物变化的方法论。在我们中医学院的教材就是这么编的。建国初期,四川名医蒲辅舟先生曾经给毛主席写过一封信,说我读了主席有关辩证唯物主义和“两论”的著述后,对中医的理解加深了很多云云。(蒲老是周、彭的保健医,可惜中央保健组负责人不信中医)。根据这个掌故,我们就可以理解中医院校教材上关于阴阳问题的论述立场了。

事实上,马列是马列,中医是中医,完全不是一回事!中医认为,阴阳根本就是一气,阴即是阳,阳即是阴。既然是同体,为何又要分阴阳呢?这里涉及到一个“元气”运动方式的问题。为了说明这个元气的运动,让大家更好的理解“阴阳”的概念,我引入一个时髦的名词“镜像”,什么意思?就像在镜子里看,你怎么样运动,镜子里的也怎么样运动,但这个运动是相反的。阴阳是什么?就是一体相反!我们平时谈阴阳,总是在谈分运动,谈这种对立关系,而对于最重要的“一体”,几乎不谈!这就是数典忘祖啊!

搞清楚阴阳本是一气,复杂的问题就简单化了。我们开动自己的脑子想想,在人的身体里面怎么可能存在两种对立物质呢?国家政党斗争,那就要分裂,如果真的象某些人说的那样,气有阴阳之分,那还了得?我们大家岂不是都要作阴阳人了?

所以我再三说,“人始生,先成精,精成而脑髓生,骨为干,脉为营,筋为纲,肉为墙,皮肤坚而毛发长,谷入于胃,脉道以通,血气乃行”。血肉之躯,无所谓阴阳,本来就是一气,这个“元气”的运动,表现为一体相反的规律,为了说明这个规律,不得已才采用了阴阳这个名词。总结一句话:阴阳者,元气之运动也!说成大白话,元气走上升路线时就叫阳,元气走下降路线时就叫阴!

明白了什么是阴阳,下面我们接着讲阴阳之变!什么是阴阳之变?就是阴阳的运动规律。前面已经说了,阴阳运动是一体相反,在这个世界上,能够做到一体相反的运动形式只有一种,就是浑圆运动,古人对这个浑圆运动做了个形象的图:

           

仔细看着,这个图与世传的所谓太极图有很大的区别。世传的所谓太极图,其实应该叫做“两仪”图,只描绘了一阴一阳之变。

而这张图,把一气化阴阳,阴阳合一气这个“至真要”之理是描绘的淋漓尽致!

大家看,这张图,如果把它看作是面对我们而立,那么左边是阳升,右边是阴降;而这个圆心就是“元气”。元气是什么?就是阴阳之母啊!再看看,祖师黄元御不厌其烦引经据典,所说的枢轴运动,四象浮沉不就是这个嘛?这张图把这个道理说的是多么明白,多么直观!我前面说过,要想学好中医,首先要培养中式思维,要掌握中式思维,首先要抛弃逻辑思维,不然,你一辈子都别想进这个门!

老子说过,无为而无不为。什么意思?不要从逻辑上理解!这句话根本就是说了一个真相,宇宙是“无不为”,“无不为”是什么?就是动!这个“动”就是阴阳之变,就是“道”,而这个“道”是无为的!

再转回来,这个图所表示的阴阳运动,就二个特点:

一、阴阳升降!大家看,阳自下发,自左升上,阴自右降,自右而下,(注意,升降是天地六合的体现,不是平面运动,以后我还要重点讲这个问题。)这个就是元气运动的规律。为什么要这样运动?因为这样只有形成一个闭合的圆,能量损耗最小,只有这样,人才能“尽形寿”。这算是一个话头,大家参一参!

二、阴阳转换。唉,本来没有这个第二点,说这个第二点,是为了救人,救什么人?中书毒的人?阴阳原本为一气,奈何头上又生头?
发表于 2007/4/7 22:25:33 | 显示全部楼层
一贯天机中医直讲(五) 分类:国医笔谈          义理象数大论第三



中医作为中华传统文化的直系传承载体,最忠实的体现了中华传统文化“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的宗旨。大概的说来,整个中医文化体系,由粗到精、由约至博、由抽象至具体,可以分为“义理、象、数”三个层面。有些先生们将“义与理”再进一步分开,当然也是合理的。不过对于大多数人而言,“义、理”的差别可以不作强调。

首先谈谈义理。就中医而言,其义理可以总结为一句话:人法天地。《内经》“邪客”篇中云:

“黄帝问于伯高日:愿闻人之肢节,以应天地奈何?伯高答曰:天圆地方,人头圆足方以应之。天有日月,人有两目。地有九州,人有九窍。天有风雨,人有喜怒。天有雷电,人有音声。天有四时,人有四肢。天有五音,人有五藏。天有六律,人有六府。天有冬夏,人有寒热。天有十日,人有手十指。辰有十二,人有足十指、茎垂以应之;女子不足二节,以抱人形。天有阴阳,人有夫妻。岁有三百六十五日,人有三百六十节。地有高山,人有肩膝。地有深谷,人有胞胭。地有十二经水,人有十二经脉。地有泉脉,入有卫气。地有草黄,人有毫毛。天有昼夜,人有卧起。天有列星,人有牙齿。地有小山,人有小节。地有山石,人有高骨。地有林木,人有募筋。地有聚邑,人有服肉。岁有十二月,人有十二节。地有四时不生草,人有无子。此人与天地相应者也。”

上面伯高说了这么多例证,就是为了告诉黄帝一个结论:人体的结构与天地的实象是相呼应的。以医道而言,这个“人法天地”就是整个中医文化中“一以贯之”核心思想。也即是义理。义理是显学。不惟中医如此,道家、儒家亦是同样。既然有显学,相应的也就有“秘学”了。

中医文化中的秘学是什么呢?就是象、数。

什么是“象”?象,就是物象,泛指一切自然的实象。比如说:山、泽、林、风、鸟、兽、鱼、虫乃至日、月等等。为了表述这些“象”,就必须给他们命名啊,怎么命名?这里就揭示出中华文化的一个秘密了。

老子说“名可名,非常名。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这句话通常的句读是“名可名,非常名。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按照这种句读法,名,可以解释为命名。既然“人法天地,息息相关”,那么,如何命名才能体现出万事万物之间的关联呢?通过什么方式,能够使得人们“闻六律而知八节”呢?如何用一种简单的方法,在命名的同时,也说明“象”与“象”之间的关联呢?

答案是:术数。

中国人的传统文化和民俗中,处处与数字相连。其实不仅仅是中国,其他的民族和地区的早期文化也有这样的特点。我们说“四季”、“五方”、“六律”这些约定俗成的称谓时,是否想过这些与数字有关的称谓背后蕴涵着什么意义呢?其实,它们都是术数命名的产物。

何为术数?术数就是通过数字及数字之间的数理关系来归纳、表述一切自然实象之间联系的一种命名方法。术数的起源,来自古天文历法学。故术数之学,又称为“天学”。数,就是度测实象的一种方法。术数之学,极博极渊,无穷无尽。可谓是“仰之弥高,钻之弥坚,瞻之在前,忽焉在后”,若能够真正掌握术数的方法,则天地万象、有情无情,尽在一掌之中(一般来说,极精极微难度测,大方大象可预知)。只有真正通晓术数的人,才能够理解“乐天知命,故不忧”所蕴涵的意义。然则,“天演无穷尽,人力有终时”,欲合于术数者,当先明此理。

中医文化的重要内容-“五运六气”学说即属于术数的范畴。“五运六气”不仅仅是中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从应用角度来说,它还是中医“方法论”的基础。不明“五运六气”则无从理解“标本中气”,不理解“标本中气”就不知道“三阴三阳”的涵义,不知道“三阴三阳”的涵义就读不懂《伤寒论》,读不懂《伤寒论》而去给人看病,就叫做杀人!
发表于 2007/4/8 08:54:59 | 显示全部楼层
说的太好了!当下现代还有这样的人啊!真是中医之幸事。可惜这种声音在社会上已被杂音烟灭了。一定要让这个声音成为中医的主流之音。我希望我可以为之做点什么。一贯天机有出书吗?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刻加入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民间中医网论坛 ( 黔ICP备19001372号 )

GMT+8, 2024/5/19 12:04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23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