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间中医网

 找回密码
 立刻加入
楼主: 蓝天百云

“医者意也”——《郭玉传》注:本编内容有添加个人一些看法!

[复制链接]
 楼主| 发表于 2007/4/21 18:41:55 | 显示全部楼层

医者父母心

据史料记载,郭玉为穷人治病,疗效显著,为达官贵人治病,却间或不愈。汉和帝对此感到十分奇怪,让一个郭玉曾看过病的贵人换上穷人的衣服去就医,郭玉一针下去,病即获愈。

汉和帝召见郭玉责问其故,郭玉说:“医之为言意也”,就是说医生对病人必须全心全意,病人必须让医生能做到专心致意,才能把病治好。由于富贵者官高势赫,医生怀着惶恐的心情为其诊治,不能做到全心全意,所以医治效果较差。他还指出,为显贵治病有四难:“自用意而不任臣,一难也;将身不谨,二难也;骨节不强,不能使药,三难也;好逸恶劳,四难也”。

郭玉的这番议论,指出治病时病人和医生必须密切配合,平时生活要有规律,注意运动和劳动锻炼,增强体质,就不易患病,即使患病后也容易治愈。这些至理名论,可谓深得疗疾与养生之道,至今仍为人们所重视。
 楼主| 发表于 2007/4/21 18:47:49 | 显示全部楼层

中医要力陈“辨证”之科学与重要

涪翁,东汉初年针灸学家。据《后汉书·郭玉传》记载,其是古代一位隐姓埋名的民间医生,喜欢游历各地行医,还经常钓鱼于涪水之上。因为人们不知道他出生于什么地方,只见他常在涪水边捕鱼钓鱼,于是就称他为涪翁。涪翁特别精于针灸,遇有疾痛患者,便随时扎针施灸,几乎都手到病除。他还撰写了《针经》、《诊脉法》等书。

一位名叫程高的年轻人非常诚心地想拜涪翁为师,但是涪翁轻易不传授医术。待程高求教多年,涪翁才把医术传授给他。程高学成之后也隐藏行踪,退居乡野给人治病而不去做官,也获得了很高的医学成就。然后,他又带了一个徒弟,名叫郭玉。郭玉年轻时便跟随程高习医,尤得涪、程二人之针灸秘诀。

郭玉,四川新都县人,生长在东汉和帝时期,做官至太医丞的官位,善于诊脉与针灸。汉和帝感到他不寻常,想考验他的医术到底如何。有一次,故意试着让手腕长得白嫩柔美的一名后宫宠臣与一位女子混杂置身在帷帐里,让郭玉分别给他们诊脉,问他帷中人的病痛是什么。郭玉很快分辨出两人的性别,汉和帝不由得连连赞叹叫好。

郭玉颇有怜悯之心,给贫穷低贱的奴仆看病一定会尽心尽力,可是给地位显要的达官贵人治病,却往往治不好。汉和帝就寻问他其中的原因。郭玉回答说:“所谓‘医’字,就是‘意’的意思。地位高贵的人用居高临下的态度对待我,我怀着恐惧的心理来听从他们的命令,根本不能仔细考虑如何治疗,另外他们养尊处优,身体不强壮,经不起药物的治疗,而且他们在治疗当中又爱自作主张,不信任我,这些就是他们的病治不好的原因。”

可见,无论是涪翁,还是郭玉,均用自己精湛的医术真心诚意地为广大人民解除病痛,为古代人民的健康做出了巨大的贡献,而针灸医术也正因为有一代代象他们这样刻苦钻研的大夫,才得以不断传承和发展下来。
 楼主| 发表于 2007/4/21 18:51:39 | 显示全部楼层

“郭玉”的一针见血

一针见血 ……

解 释 一针刺下去就见到血。比喻说话直截了当,切中要害。

出 处 南朝·宋·范晔《后汉书·郭玉传》:“一针即瘥。”

用 法 偏正式;作谓语、定语、状语;含褒义

示 例 老舍《不成问题的问题》:“但是他的话并不客气,老是~地使他们在反感之中又有点佩服。”

近义词 一语道破、一语破的、言必有中 。

反义词 言不及义、言之无物、空洞无物 。

 楼主| 发表于 2007/4/21 18:57:17 | 显示全部楼层

“心有所忆谓之意”

哪里有毒,哪里就有药。既然我们看到问题的根源在于用“意”,那么疗救的契机也在于此。亚里士多德说“除记忆之外,又具备听觉的那些动物,就可加以教诲。”(《形而上学》·卷一·章一)无论中医还是西医都有自己的历史——具备记忆是没有问题的,但倘若充耳不闻,自然没有办法;只要肯听,“不通”之痛还是可以疗救的。
关键的问题来了:听谁的?法国人福柯氏所谓的“话语权”的问题似不容回避。实际上,中西医的论争就是在回答这个问题。西医说:“你不科学,听我的!”中医说:“谁说我不科学?!我不但科学而且高于科学,该听我的才是!”结果只能是:“我的地盘听我的!”在笔者看来,应该是“谁对听谁的”。
如果科学等同于真理,两者的争论还可取,可是科学的精神在于对真理的不断追求,它是一个过程而非结果,所以这种争论实在是戏论。无论中医还是西医,停下了追求真理的脚步就不再科学,就会“宗教化”,就会导致“平庸的恶”。如果论争中的中医和西医都力求维护自己以前的成就,而不是努力探索前进的可能,那么两家都不应该听——因为两家都不对。如果说亚里士多德所谓“记忆”是继往,“听觉”是开来,学者的本分应该是:“继往开来”,而非各执一偏。


[ 本帖最后由 蓝天百云 于 2007/4/21 19:01 编辑 ]
 楼主| 发表于 2007/4/21 18:58:57 | 显示全部楼层
那么谁对呢?这就涉及一个“真理观”的问题。后现代主义者不喜欢这“真理”个词,说它是骗局——他们认为真理是多元的、是社会话语交流建构的。笔者以为:真理离不开社会建构,但绝对不仅仅是社会建构;真理是多元的,但绝对不是没有可比性。老子说得好:“道之为物,惟恍惟惚。恍兮惚兮,其中有象;恍兮惚兮,其中有物;窈兮冥兮,其中有精。

其精其真,其中有信。”(《道德经·第二十一章》)道(真理)恍恍惚惚是不错,可是其中还是有“信”的。要看到这个“信”,不能停留在恍惚的层面去争夺什么话语权,要往深处走,要经历“象”、“物”、“精”。这就触及了我们要讨论的核心问题:是谁去经历这个过程?——是“意”。

自从汉朝太医丞郭玉说“医之为言意也”(《后汉书·郭玉传)之后,传统中国医学家每每援引以为准。诚然,“医者意也”的说法十分传神。但关于何者为“意”的理解各有不同,廖育群先生《医者意也——认识中医》一书对这个问题的探讨可谓详尽!廖先生认为郭玉所言之“意”“不过是指医家的注意力” (《医者意也》,第44页),而且言外之意只是针家的“注意力”。末学以为,医者之“意”自然包括“注意力”,但仅仅等同作“注意力”则不可,或许理解为“意识”、“觉察”、“现象场”更为恰当。当然,如果廖先生所说的“注意力”不是心理学上所谓的“心理活动的指向与集中”,而是“一切进入觉察范围的对象”,则也未尝不可。总而言之,医者之“意”是可以明察的一切。

这样的“意”如何可以贯通中西医,从而解决不通之痛呢?分两步走:一是继往;一是开来。这两个过程本来一体,合起来讲就是继往开来。目前似乎堪当此任的有两种尝试:一是叙事医学;一是整合医学。

[ 本帖最后由 蓝天百云 于 2007/4/21 19:03 编辑 ]
 楼主| 发表于 2007/4/21 19:17:48 | 显示全部楼层

传统观念医者“意”也

“中国凡百学问都带有一种‘可以意会不可以言传’的神秘性,最足为智识扩大之障碍。”而其所举之例,即是“医学”  。
的确,中国传统医学较之于任何一种其他古代精密科学(如天文、算学)或实用技艺,都更具有传统文化的特征。或毋宁说,只有传统医学才能够体现传统文化“可以意会,难于言传”的韵味。

时至今日,当人们从不同角度对传统科技文化进行评价与研究时,一方面惊讶地发现:在近代西方科技繁荣昌盛、普及全球之后,唯有中国传统医学仍然具有不衰的生命力;但与此同时,人们又在不断地以西方科学的目光与标准来审视、衡量、评价、要求、改造这唯一具有生命力的传统科学。在这种情况下,“医者意也”所代表的传统医学之神韵——这种与近代科学格格不入、“最足为智识扩大之障碍”的基本性格,自然就会受到更多的非难 。

作为医史研究,特别是医学思想史研究,理应对这句古来医家常挂嘴边,当代中医也还在以不同方式强调其重要性 的话加以注意。本文即从剖析“医者意也”在不同历史时期的多种含意与表现形式入手,以求理解中国传统医学的“神韵”所在;沿着医学的轨迹,而不是文人的雅兴 来探索传统医学的一些本质性问题。
 楼主| 发表于 2007/4/21 19:26:02 | 显示全部楼层

《后汉书·郭玉传》 有胆识通古今的针刺手法名家张缙的临证特色

刺法基础 刺法主要是研究针和灸的方法的学科,也是临床治疗应掌握的基本功. 腠理至微,随气用巧, 针石之间,毫芒即乖。 神存心手之际, 可得解而不得言也。 ——郭玉《后汉书·郭玉传》 有胆识通古今的针刺手法名家张缙的临证特色

    针灸针的特点和结构

    针灸针分为针尖,针身,针体,针尾。

    品种有镀银柄针,铜柄针,金属管柄针,塑

    柄针等。规格有Φ0.14-0.50×13-75mm等上百种。

    针体必须光滑锋利,针体挺直,易于进针,手感好,针尖具有“秃中带锐,锐中 带秃”的特点,必须达到刺棉花拔出不带纤维,挑木板不起毛勾的境地,施针痛感才小。 针柄针体连接牢固,否则容易断针。

    毫针刺法

    1 进针法

    临床上一般用右手持针操作,主要是以拇、食、中三指挟持针柄,其状如持毛笔,故右手称为"刺手"。左手爪切按压所刺部位或辅助针身,故称左手为"押手"。 刺手的作用,是掌握针具,施行手法操作;进针时,运指力于针尖,而使针刺入皮肤,行针时便于左右捻转,上下提插和弹震刮搓以及出针时的手法操作等。 押手的作用,主要是固定腧穴位置,夹持针身协助刺手进针,使针身有所依附,保持针垂直,力达针尖,以利于进针,减少刺痛和协助调节、控制针感。具体的进针方法,临床常用有以下几种:

    ①指切进针法 又称爪切进针法,用左手拇指或食指端切按在腧穴位置的旁边,右手持针,紧靠左手指甲面将针刺入腧穴。此法适宜于短针的进针。

    ②夹持进针法 或称骈指进针法,即用左手拇、食二指持捏消毒干棉球,夹住针身下端,将针尖固定在所刺腧穴的皮肤表面位置,右手捻动针柄,将针刺入腧穴。此法适用于长针的进针。 临床上也有采用插刺进针的,即单用右手拇、食二指夹持消毒干棉球,夹住针身下端,使针尖露出2~3分,对准腧穴位置,将针迅速刺入腧穴,然后将针捻转刺入一定深度,并根据需要选用适当押手配合行针。

    ③舒张进针法 用左手拇、食二指将所刺腧穴部位的皮肤向两侧撑开,使皮肤绷紧,右手持针,使针从左手拇、食二指的中间刺入。此法主要用于皮肤松弛部位的腧穴。

    ④提捏进针法 用左手拇、食二指将针刺腧穴部位的皮肤捏起,右手持针,从捏起的上端将针刺入。此法主要用于皮肉浅薄部位的腧穴进针,如印堂穴等。 以上各种进针方法在临床上应根据腧穴所在部位的解剖特点,针刺深浅和手法的要求灵活选用,以便于进针和减少病人的疼痛。此外,也有采用针管进针的,即备好玻璃或金属制成的针管,针管长度约比毫针短2~3分,以便露出针柄,针管的直径,以能顺利通过针尾为宜。进针时左手持针管,将针装入管内,针尖与针管下端平齐,置于应刺的腧穴上,针管上端露出针柄2~3分,用右手食指叩打针尾或用中指弹击针尾,即可使针刺入,然后退出针管,再运用行针手法。
 楼主| 发表于 2007/4/21 19:30:14 | 显示全部楼层

《后汉书·郭玉传》 有胆识通古今的针刺手法名家张缙的临证特色

2 针刺的角度和深度

    ①角度 针刺的角度,是指进针时针身与皮肤表面所形成的夹角。它是根据腧穴所在位置和医者针刺时所要达到的目的结合而定。一般分下列三种角度: 直刺:是针身与皮肤表面呈90°角左右垂直刺入。此法适用于人体大部分腧穴。 斜刺:是针身与皮肤表面呈45°角左右倾斜刺入。此法适用于肌肉较浅薄处或内有重要脏器或不宜于直刺、深刺的腧穴。 平刺:即横刺、沿皮刺。是针身与皮肤表面呈15°角左右沿皮刺入。此法适用于皮薄肉少部位的腧穴,如头的腧穴等。

    ②深度 针刺的深度是指针身刺入人体内的深浅度数,每个腧穴的针刺深度,在腧穴各论中已有详述,在此仅根据下列情况,作原则的介绍。 体质:身体瘦弱,宜浅刺;身强体肥者,宜深刺。 年龄:年老体弱及小儿娇嫩之体,宜浅刺;中青年身强体壮者,宜深刺。 病情:阳证、新病宜浅刺;阴证、久病宜深刺。 部位:头面和胸背及皮薄肉少处的腧穴,宜浅刺;四肢、臀、腹及肌肉丰满处的腧穴,宜深刺。 总的来说,针刺深度是以既有针感,同时又不伤及脏器归宜。 针刺的角度深度关系极为密切,一般来讲,深刺多用直刺,浅刺多用斜刺或平刺。对天突、哑门、风府等穴以及眼区,胸背和重要脏器如心、肝、肺等部位的腧穴,尤其要注意掌握好针刺的角度和深度。至于不同季节,对针刺深浅也有影响,也应予以重视。

    3 得气

    "得气"是针刺治疗过程中的感觉,包括两个方面:一是病人对进针后的针刺感觉,又称"针感";施术者根据针感掌握刺激的手法操作,以达到有效的刺激程度。二是施术者手指对针刺入皮肤以后的感觉,又称"手感",施术者根据手感去寻找、调整针感,使针感达到治疗疾病所需要的程度。

    ①针感 针感是指从进针开始到出针为止的全过程中所发生的感觉。由于刺激部位与组织结构、个体感觉差异及对感觉的形容不同,可反映出各式各样的针感;这些针感不但产生于针刺的局部,还会向其他部位传导。并经过某些特殊的方法诱发,用压力可阻断。

    ②手感 手感是
医生在刺针过程中,针尖经过和遇到的各种组织的感觉,从感觉中可以得知针尖刺到的是何种组织,并从中得出在进针过程中病人的针感,以及针感的性质和强度,并根据手感调整针感,使其达到治疗疾病的针感。 总之得气是指将针刺入腧穴后所产生的经气感应。当这种经气感应产生时,医者会感到针下有徐和或沉紧的感觉;同时患者也会在针下出现相应的酸、麻、胀、重等甚或沿着一定部位,向一定方向扩散传导的感觉。若无经气感应而不得气时,医者则感到针下空虚无物,患者亦无酸、麻、胀、重等感觉。

    4 行针

    行针亦名运针,是指将针刺入腧穴后,为了使之得气,调节针感以及进行补泻而实施的各种针刺手法。 基本手法 行针的基本手法,是针刺的基本动作,常用的有以下两种:

    ①提插法:是将针刺入腧穴的一定深度后,使针在穴内进行上、下进退的操作方法。使针从浅层向下刺入深层为插;由深层向上退到浅层为提。至于提插幅度的大小,层次的有无,频率的快慢以及操作时间的长短等,应根据病人的体质、病情和腧穴的部位以及医者所要达到的目的而灵活掌握。

    ②捻转法:是将针刺入腧穴的一定深度后,以右手拇指和中、食二指持住针柄,进行一前一后的来回旋转捻动的操作方法。至于捻转角度的大小,频率的快慢,操作时间的长短等,应根据病人的体质、病情、和腧穴的特征以及医者所要达到的目的,灵活运用。 以上两种基本手法,既可单独应用,也可相互配合运用,在临床上必须根据病人的具体情况,灵活掌握,才能发挥其应有的作用。

    辅助手法

    是进行针刺时用以辅助行针的操作方法。常用的有以下几种:

    ①循法:是以左手或右手于所刺腧穴的四周或沿经脉的循行部位,进行徐和的循按或循摄的方法。此法在未得气时用之可以通气活血,有行气、催气之功。若针下过于沉紧时,用之可宣散气血,使针下徐和。

    ②刮柄法:亦名划柄法。是将针刺入腧穴一定深度后,使拇指或食指的指腹抵住针尾,用拇指、食指或中指爪甲,由下而上的频频刮动针柄的方法。此法在下得气时,用之可激发经气,促使得气。

    ③弹柄法:是将针刺入腧穴的一定深度后,以手指轻轻叩弹针柄,使针身产生轻微的震动,而使经气速行。

    ④搓柄法:是将针刺入腧穴一定深度后,以右手拇、食、中三指持针柄向单向捻转,如搓线状,每搓2~3周或3~5周,但搓时应与提插法同时配合应用,以免使肌肉纤维缠绕针身。此法有行气、催气和补虚泻实的作用。

    ⑤摇柄法:是将针刺入腧穴一定深度后,手持针柄进行摇动,如摇橹或摇辘轳之状。此法若直立针身而摇,多自深而浅的随摇随提,用以出针泻邪。若卧针斜刺或平刺而摇,一左一右,不进不退,如青龙摆尾,可使针感单向传导。

    ⑥震颤法:是将针刺入腧穴一定深度后,右手持针柄,用小幅度、快频率的提插捻转动作,使针身产生轻微的震颤,以促使得气或增强祛邪、扶正的作用。
 楼主| 发表于 2007/4/21 19:32:08 | 显示全部楼层

5 针刺补泻

针刺补泻是根据《灵枢·经脉》:"盛则泻之,虚则补之,热则疾之,寒则留之,陷下则灸之"。这一针灸治病的基本理论原则,而确立的两种不同的治疗方法。这是针刺治病的一个重要环节,也是毫针刺法的核心内容。

    补法:是泛指能鼓舞人体正气,使低下的功能恢复旺盛的方法。

    泻法:是泛指能疏泄病邪使亢进的功能恢复正常的方法。针刺补泻就是通过针刺腧穴,采用适当的手法激发经气以补益正气,疏泄病邪而调节人体脏腑经络功能,促使阴阳平衡而恢复
健康。补泻效果的产生,主要取决于以下三个方面:

    功能状态 内因是变化的根据,人体功能在不同的病理状态下,针刺可以产生不同的作用而有补和泻的不同效果。如机体处于虚惫状态而呈虚证时,针刺可以起到补虚的作用。若机体处于邪盛而呈现实热、闭证的实证情况下,针刺又可以泻邪,起清热、启动的泻实作用。如胃肠痉挛疼痛时,针刺可以止痉而使疼痛缓解。肠胃蠕动缓慢而呈弛缓时,针刺可以增强肠胃蠕动而使其功能恢复正常。这种针刺补虚泻实的调节作用,和机体的正气盛衰有密切关系。如机体的正气充盛,则经气易行。若机体的正气不足,则经气不易激发或数刺乃知。

    腧穴特性 腧穴的功能不仅具有它的普遍性,而且有些腧穴具有相对的特异性,如有些腧穴适宜于补虚,而有些腧穴适宜于泻实。譬如足三里、关元等具有强壮作用,多用于补虚;而少商、十宣等,具有泻邪作用,多用于泻实。

    针刺手法 针刺手法是产生补泻作用、而促使机体内在因素转化的主要手段。在临床上为了使针刺产生补泻作用,古代针灸医家在长期的
医疗实践过程中,创造和总结出了不少的针刺补泻手法。现将临床常用的几种主要针刺补泻手法,介绍如下:

    ①捻转补泻:针下得气后,捻转角度小,用力轻,频率慢,操作时间短者为补法。捻转角度大,用力重,频率快,操作时间长者为泻法。

    ②提插补泻:针下得气后,先浅后深,重插轻提,提插幅度小,频率慢,操作时间短者为补法。先深后浅,轻插重提,提插幅度大,频率快,操作时间长者为泻法

    ③疾徐补泻:进针时徐徐刺入,少捻转,疾速出针者为补法。进针时疾速刺入,多捻转,徐徐出针者为泻法。

    ④迎随补泻:进针时针尖随着经脉循行去的方向刺入为补法。针尖迎着经脉循行来的方向刺入为泻法。

    ⑤呼吸补泻:病人呼气时进针,吸气时出针为补法。吸气时进针,呼气时出针为泻法。

    ⑥开阖补泻:出针后迅速揉按针孔为补法。出针时摇大针而不立即揉按为泻法。

    ⑦平补平泻:称为单式手法,进地得气后均匀地提插、捻转后即可出针。 以上各种手法,临床上可以相互配合应用,此外并有如下的复式手法:

    烧山火:将针刺入腧穴应深度的上1/3(天部),得气后行捻转补法,再将针刺入中1/3(人部),得气后行捻转补法,然后将针刺入下1/3(地部),得气后行捻转补法,即慢慢地将针提到上1/3,如此反复操作3次,即将针紧按至地部留针。在操作过程中,或配合呼吸补泻法中的补法,即为烧山火法,多用于治疗冷痹顽麻,虚寒性疾病等。

    透天凉:将针刺入腧穴应刺深度的下1/3(地部),得气后行捻转泻法,再将针紧提至中1/3(人部),得气后行捻转泻法,然后将针紧提至上1/3(天部),得气后行捻转泻法,将针缓慢地按至下1/3,如此反复操作3次,将针紧提至上1/3即可留针。在操作过程中,或配合呼吸补泻法中的泻法,即为透天凉法,多用于治疗热痹、急性痈肿等热性疾病。

 楼主| 发表于 2007/4/21 19:33:33 | 显示全部楼层

6 留针

当毫针刺入腧穴,行针得气并施以或补或泻手法后,将针留置在穴内者称为留针。留针是毫针刺法的一个重要环节,对于提高针刺治疗效果有重要意义。通过留针,可以加强针刺感应和延长刺激作用,还可以起到候气与调气的目的。

    针刺得气后留针与否以及留针时间久暂,应视患者体质、病情、腧穴位置等而定。如一般病症只要针下得气并施以适当补泻手法后,即可出针,或留置10~20min。但对一些特殊病症,如慢性、顽固性、痉挛性疾病,可适当延长留针时间。某些急腹症、破伤风角弓反张者,必要时可留针数小时。而对老人、小儿患者和昏厥、
休克、虚脱患者,不宜久留针,以免贻误病情。留针方法主要有下列两种。

    静留针法 是针下气至后,让其自然地留置穴内,不再运针,到时出针。临床多用于对针感耐受性较差的慢性、虚弱性患者。

    动留针法 是针刺入腧穴先行针待气至后,留置一定时间,在留针时间反复运针,称为动留针法,亦称间歇行针法。本法的作用,在于增强针刺感应,达到补虚泻实的目的。此外,临床用于针后经气不至者,可边行针催气,边留针候气,直待气至。

    医者对留针必须重视,首先要排除不适于留针的患者,如不能合作的儿童、惧针者、初诊者、体质过于虚弱者;其次要排除不宜留针的部位,如眼区、喉部、胸部等;再次要排除不适宜留针的病情,如尿频、
尿急、咳喘、腹泻等类病症。对需要留针、可以留针者,在留针期间,应时刻注意患者的面色和表情,防止晕针等意外发生。

    7 出针

    出针,又称起针、退针。在施行针刺手法或留针、达到预定针刺目的和治疗要求后,即可出针。出针是整个毫针刺法过程中的最后一个操作程序,预示针刺结束。 出针的方法,一般是以左手拇食两指持消毒干棉球轻轻按压于针刺部位,右手持针作轻微的小幅度捻转,并随势将针缓缓提至皮下(不可单手猛拔),静留片刻,然后出针。

    出针时,依补泻的不同要求,分别采取"疾出"或"徐出"以及"疾按针孔"或"摇大针孔"的方法出针。出针后,除特殊需要外,都要用消毒棉球轻压针孔片刻,以防出血或针孔疼痛。

    关于针感的性质

    一般来说,针感是一种深部感觉,有的定位明确,有的定位不甚明确。其性质多为酸、胀、重、麻、触电感,其中最常见的是酸、胀两种。临床上可单纯一种,也可见几种感觉混合出现。另外还有一些不常见的针感如抽动感、蚁行感、热感、凉感等。针感性质的多样性似乎与针刺部位的不同或被兴奋的感受结构的种类不同有一定关系。

    人体实验表明,用毫针直刺印堂穴,针感为胀为主;直刺外膝眼穴,针感以酸、胀为主;而直刺合谷、内关、昆仑三个穴位可出现多种针感。用直接刺激经手术暴露的各种组织的方法,从病人的感觉反应得知:虽然刺激穴区的血管、神经、肌肉、肌腱和骨膜等各种组织都可引起酸、胀、重、麻等多种形式的感觉,但刺激不同组织所引起的各种感觉所出现的频次不一样;刺激神经干、较多引起麻感,刺激肌肉、肌腱、骨膜多引起酸胀感,而刺激血管则多引起痛感。

    由于不同穴位之间上述各种组织结构的复杂程度不同,而刺激不同组织所产生的各种针感的出现率也不同,这可能是决定不同穴位之间甚至同一穴位不同深度间针感性质有所差别的内在因素之一。刺激的方法不同,针感的性质也不相同,在同一穴位(内关穴)手法运针的针感多为酸胀感;电针刺激则多为麻感。又如同一神经干,用眼科镊子碰时产生麻的感觉,而用针刺时产生酸的感觉,手术刀分离它的鞘膜时产生麻的感觉,手搓它时又产生重的感觉。

    运针手法不同,针感性质亦异,如在内关行提插捻转手法时麻感的出现率较直刺时明显增加,这可能与提插捻转时易刺中正中神经有关。与此相反,在合谷穴行提插捻转手法时,麻感反而减少,而酸感的出现率明显增加。除合谷穴外,印堂、外膝眼、昆仑等穴在提插捻转时,酸感的出现率也不同程度的增加,这可能表明:提插捻转所产生的机械刺激比较容易产生酸的感觉。

    针灸时的疼痛感,在一定情况下,也是得气的一种局部感觉。例如临床上救治昏迷、休克等病人时,往往针刺人中、中冲、涌泉、十二井穴、十宣等,这些穴位针刺时的反应均以痛感为主。

    针感与疗效的关系:不同的针感对不同的疾病具有不同的效果,如治疗休克、脑部疾患引起的昏迷症,刺痛感的效果最好;神经麻痹症,以触电感的疗效较显著;疼痛症以酸胀感较为理想;慢
性病酸麻感比其他的针感见效快;虚寒病以热感最为满意;实热症以冷感最舒服。如果使其产生上述的感觉,与穴位和手法操作有一定的关系。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刻加入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民间中医网论坛 ( 黔ICP备19001372号 )

GMT+8, 2024/5/17 03:10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23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