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间中医网

 找回密码
 立刻加入
楼主: 蓝天百云

(20~41卷)景岳全书-卷之二十明集杂证谟

[复制链接]
 楼主| 发表于 2007/5/5 20:25:54 | 显示全部楼层

气脱血晕三九

产时胎胞既下, 气血俱去, 忽尔眼黑头眩, 神昏口噤, 昏不知人, 古人多云恶露乘虚上攻, 故致血晕, 不知此证有二: 曰血晕, 曰气脱也。 若以气脱作血晕, 而用辛香逐血化痰等剂, 则立刻毙矣, 不可不慎也。 一, 气脱证: 产时血既大行, 则血去气亦去, 多致昏晕不省, 微虚者少顷即苏, 大虚者脱竭即死, 但察其面白眼闭, 口开手冷, 六脉细微之甚, 是即气脱证也。 速用人参一二两, 急煎浓汤, 徐徐灌之, 但得下咽, 即可救活, 若少迟延, 则无及矣。 余尝救此数人, 无不随手而愈, 此最要法也。 又尝见有禁参而毙者, 云新产后不可用参, 用参则补住恶血, 必致为害, 即劝之亦不肯用, 直待毙而后悔者亦数人矣。 又有云产后必过七日方可用参, 此等愚昧讹传, 不知始自何人, 误人不浅, 万万不可信也。 一, 血晕之证, 本由气虚, 所以一时昏晕, 然血壅痰盛者亦或有之。 如果形气脉气俱有余, 胸腹胀痛上冲, 此血逆证也, 宜失笑散。 若痰盛气粗, 宜二陈汤。 如无胀痛气粗之类, 悉属气虚, 宜大剂芎归汤, 八珍汤之类主之。 一, 猝时昏晕, 药有未及, 宜烧秤锤令赤, 用器盛至床前, 以醋沃之, 或以醋涂口鼻, 令酸气入鼻, 收神即醒。 或以破旧漆器, 或用干漆烧烟熏之, 使鼻受其气皆可。 但此法虽轻而暴晕者所宜, 若气虚之甚而昏厥者, 非用大补之剂, 终无益也。
 楼主| 发表于 2007/5/5 20:28:11 | 显示全部楼层

儿初生初诞法详小儿门四十

凡婴儿初生, 当随手包裹, 切不可为风寒所侵。 盖儿在腹中, 遮护最密, 及其初脱胞胎, 肌肤脆嫩, 极易感邪。 若在夏令, 自所无虑, 但觉稍寒, 即须慎之。 尝见儿生未久, 多有惊风发热抽搐等病者, 率由乎此。 一, 小儿初生, 天气微凉即大忌洗沐, 恐凑理不密, 元气发泄, 而外邪乘之也。 凡产母分娩艰难, 劳伤胎气, 多有儿虽脱胞而乏力垂危, 或已死者, 切不可便断脐带, 当急用大纸捻蘸香油, 于脐带上往来烧断之, 取其阳气以续胎元, 俄顷, 儿得啼声, 即已活矣, 且可免胃寒泄之病。 凡见此者, 若以刀断脐带, 则子母皆多难保。 此出[立斋医按]。 一, 凡烧带之法, 惟素多阳虚及产时气脱者, 最宜用之以助阳气。 若母气阳强, 或儿声洪亮者, 皆不宜用, 恐火从脐入, 日后致生热毒, 则反为害不小。
 楼主| 发表于 2007/5/5 20:28:53 | 显示全部楼层

子死腹中四一

凡子死腹中者, 多以触伤, 或犯禁忌, 或以胎气薄弱不成而殒, 或以胞破血干, 持久困败, 但察产母腹胀舌黑者, 其子已死。 若非产期而觉腹中阴冷重坠, 或为呕恶, 或秽气上冲, 而舌见青黑者, 皆子死之证。 宜速用下死胎方下之, 下后察其虚实, 随加调补自愈。 若唇舌面色俱青, 则母子皆危之兆也。
补遗方: 治胎死腹中。 用红花以酒煮汁, 饮二三碗即下。
新法下胎方: 用当归一两, 厚朴三钱, 陈皮二钱, 入酒, 水各一碗, 煎至一碗, 加朴硝三五钱, 再煎十余沸, 去柤热服, 死胎自下。 或止用脱花煎更妙。
 楼主| 发表于 2007/5/5 20:29:42 | 显示全部楼层

死胎论外方

回生丹妇六六。 桂香散妇五五。 下死胎方妇五九。 琥珀丸妇一三四。
 楼主| 发表于 2007/5/5 20:30:22 | 显示全部楼层

胞衣不出三八

交骨不开, 产门不闭, 无非阴气不足, 阴不足则气不达, 所以不开, 不开则产必艰难, 宜加味芎归汤, 补而开之, 大有奇效。 或十全大补汤亦可。
产门不闭, 由阴气大虚, 不能收摄, 或由阴火下流而然, 故或为阴挻突出, 或为肿胀, 或为淋涩不禁。 若气血俱虚者, 宜十全大补汤加五味子, 补而敛之。 或痛而觉热者, 宜加味逍遥散。 若忧思伤脾血热者, 加味归脾汤。 若暴怒伤肝动火者, 龙胆泻肝汤。
子宫不收而外坠者, 宜补中益气汤加醋炒芍药, 饮而举之。 或外以黄耆煎汤熏洗亦妙。 或以硫黄汤熏洗, 硫黄散傅之。 一方: 治产后子宫不敛, 用荆芥, 藿香, 椿根白皮煎汤熏洗, 神效。 一方: 产后子肠不收, 外用枳壳, 诃子, 五倍子, 白矾煎汤熏洗。 若不收, 再灸顶心百会穴数壮即上。 一方: 子宫脱出, 用蓖麻仁十四枚, 研烂涂顶心, 入即洗去。 一方: 治产后阴脱, 用绢袋盛炒热蛇床子熨之, 亦治阴痛。 又法用蛇床子五两, 乌梅十四个, 煎水, 日洗五六次。
 楼主| 发表于 2007/5/5 20:31:00 | 显示全部楼层

小产四三

小产之证, 有轻重, 有远近, 有禀赋, 有人事。 由禀赋者, 多以虚弱。 由人事者, 多以损伤。 凡正产者, 出于熟落之自然, 小产者, 由于损折之勉强, 此小产之所以不可忽也。 若其年力已衰, 产育已多, 欲其再振且固, 自所难能。 凡见此者, 但得保其母气, 则为善矣。 若少年不慎, 以致小产, 此则最宜调理, 否则下次临期仍然复坠, 以致二次三次, 终难子嗣, 系不小矣。 凡此安之之法, 见煎数堕胎条中。 既产调理之法, 亦与大产相似, 详后产后条中, 俱当按而用之。
凡妇人年及中衰, 胎元无力, 则常有胎不能长, 及多小产昏晕之患, 此气血衰败而然。 血气既衰, 则凡于小产之, 多有胎既落而复又下坠, 如更有一胎欲产者, 此非胎也, 乃因气虚而胞宫随胎下陷也。 产母不知, 必至惊慌, 此无足虑, 但以寿脾煎, 或八珍, 十全大补, 芎归补中汤之类主之, 则自安矣。
又, 凡小产有远近, 其在二月三月为之近, 五月六月为之远。 新受而产者其势轻, 怀久而产者其势重, 此皆人之所知也, 至若犹有近者, 则随孕随产矣。 凡今艰嗣之家, 犯此者十居五六, 其为故也, 总由纵欲而然。 第自来人所不知, 亦所不信, 兹谨以笔代灯, 用指迷者, 倘济后人, 实深愿也, 请详言之。 盖胎元始肇, 一月如珠露, 二月如桃花, 三月四月而后, 血脉形体具, 五月六月而后, 筋骨毛发生, 方其初受, 亦不过一滴之玄津耳。 此其橐钥正无依, 根荄尚无地, 巩之则固, 决之则流, 故凡受胎之后, 极宜节欲以防泛溢。 而少年纵情, 罔知忌惮, 虽胎固欲轻者, 保全亦多, 其有兼人之勇者, 或恃强而不败, 或既败而复战。 当此时也, 主方欲静, 客不肯休, 无奈狂徒敲门撞户, 顾彼水性热肠, 有不启扉而从, 随流而逝者乎? 斯时也, 落花与粉蝶齐飞, 火枣共交梨并逸, 合污同流, 已莫知其昨日孕而今日产矣, 朔日孕而望日产矣, 随孕随产, 本无形迹。 盖明产者胎已成形, 小产必觉; 暗产者胎仍以水, 直溜何知? 故凡今之行院家多无大产, 以小产之多也。 聚娼妓者多少子息, 以其子宫滑而惯于小产也。 今尝见艰嗣求方者, 问其阳事, 则曰能战, 问其功夫, 则曰尽通, 问其意况, 则怨叹曰: 人皆有子我独无。 亦岂知人之明产, 而尔之暗产耶? 此外如受胎三月五月而每有堕者, 虽衰薄之妇常有之, 然必由纵欲不节, 致伤母气而堕者为尤多也。 故凡恃强过勇者多无子, 以强弱之自相残也。 纵肆不节者多不育, 以盗损胎元之气也。 岂悉由妇人之罪哉? 欲求我方者, 当以此篇先读之, 则传方之思, 已过半矣。
 楼主| 发表于 2007/5/5 20:31:39 | 显示全部楼层

小产论外方

人参黄耆汤妇四八小产气虚血不止。 当归川芎汤妇四三小产瘀血痛。 殿胞煎新因十小产后腹痛。
 楼主| 发表于 2007/5/5 20:32:37 | 显示全部楼层

下胎断产四四

下胎断产本非仁者之事, 然有妇人临产艰危, 或病甚不胜产育者, 则下胎断产之法有不得已, 亦不可废者也。 至若水银, 虻虫, 水蛭, 斑蝥之属, 不惟伤胎, 且伤母矣, 用者不可造次。
下胎方
[千金]去胎方妇六一。 扶羸小品方妇五八。 [良方]桂心散妇五四。 下胎小品方妇五六。 [广济]下胎方妇五七。
一方: 不拘生胎死胎, 用蓖麻仁二个, 巴豆一个, 麝香一分, 研贴脐中并足心即下。 月一粒, 温酒吞下。 又方, 下生胎, 用蓖麻子一个。
断产方
断产小品方妇六八。 丹溪断子法妇六九。 [千金]断产方妇又六七。 断产灸法妇六七。
 楼主| 发表于 2007/5/5 20:33:20 | 显示全部楼层

产育类论列总方四五

四物汤补八。 八珍汤补十九。 十全大补汤补二十。 五物煎新因三。 当归汤妇五。 保生无忧散妇四七。 脱花煎新因十一。 寿脾煎新热十六。 加味归脾汤补三三。
益母丸妇六四。 紫苏饮妇二八。 加味芎归汤妇四四。 芎归补中汤妇四六。 硫黄汤妇六三, 六二。 芎归汤妇四一。 五福饮新补六。 补中益气汤补三十。 小营煎新补十五。 羊肉汤妇七一。 加味逍遥散补九三。 决津煎新因二。 滑胎煎新因九。 滑胎枳壳散妇二四。 夺命丹妇六五。 失笑散妇百四。 龙胆泻肝汤寒六二。 [局方]黑神散妇五十。
 楼主| 发表于 2007/5/5 20:34:14 | 显示全部楼层

产后类

论产后当大补气血四六


产后病治, 尝见丹溪云: 产后当大补气血, 即有杂证, 以末治之, 一切病多是血虚, 皆不可发表。 此其意谓血气随胎而去, 必属大虚, 故无论诸证, 皆当以大补为先, 其它皆属可缓。 余于初年, 诚然佩服, 及执而用之, 则每为所困, 经者数次, 始悟其言虽有理, 而未免言之过也。 即今产科所宗, 无非此法, 余目睹其误, 及亲为解救者, 盖不少矣, 故敢剖析于后, 实有所见, 不得不言, 非存心自衒, 故毁先贤。 若然, 则徒为笑骂之招耳, 宾虽至愚, 必不为也, 观者其深察此意。
凡产后气血俱去, 诚多虚证, 然有虚者, 有不虚者, 有全实者。 凡此三者, 但当随证随人, 辨其虚实, 以常法治疗, 不得执有成心, 概行大补以致助邪, 此辨之不可不真也。
产后虚证, 无非随人元气, 必素弱之人多有之, 或于产后血气俱去而更弱者亦有之。 此当因人察脉, 因脉察证, 若脉气形气病气俱不足, 此当以全虚治之。 若形气不足, 病气有余, 或兼火邪, 或兼外邪, 或以饮食停滞, 是亦虚中有实, 不得不详审而治。 此中委曲, 未能言尽, 惟明者悟之。
产后不虚证, 盖或其素日无病, 或年少当时, 或以素耐辛苦贫劳之质, 此辈本无不足, 及其一旦受孕, 乃于无病腹中参入此物, 故致血气壅塞, 为胀为呕, 是皆添设有余之病。 及其既产, 始见通快, 所留得去, 仍复故吾。 常人之产, 此类极多, 果何虚之有? 然或以内伤, 或以外感, 产后之病, 难保必无, 倘有所犯, 去之即愈, 若概行大补, 果能堪否? 即临盆带去血气, 未免暂见耗损, 然以壅滞之余, 不过皆护胎随从之物, 去者当去, 生者旋生, 不出数日, 必已来复, 此生化自然之理, 何至是产皆虚也。 凡治此类, 但当因证用治, 若执云产后必当大补气血, 则实实之病, 必所不免, 而轻者必甚, 甚者必危矣。 由此观之, 则立言者固不易, 而用言者又岂易哉。
产后全实证, 有如外感风寒, 头痛身热, 便实中满, 脉紧数洪大有力者, 此表邪之实证也。 又火之盛者, 必热渴躁烦, 或便结腹胀, 口鼻舌焦黑, 醋喜冷饮, 眼眵, 尿管痛赤, 脉见洪滑, 此内热之实证也。 又郁怒动肝, 胸卅胀痛, 大便不利, 脉弦而滑, 此气逆之实证也。 又恶露未尽, 瘀血上冲, 心腹胀满, 疼痛拒按, 大便难而小便利, 此血逆之实证也。 又凡富贵之家, 保护太过, 或过用人参, 耆, 朮, 以致气壅, 或过用糖, 酒, 炭火, 以致内热, 或产本不虚而妄用大补之药, 以致增病, 此调摄之实证也。 又或因产过食, 恐其劳困, 固令勉强, 以致停蓄不散, 此内伤之实证也。 以上诸证, 姑举要者以见其概。 然既有表邪则不得不解, 既有火邪则不得不清, 既有内伤停滞则不得不开通消导, 且人有强弱, 产有虚实, 病有真假, 治有逆从, 固不可以同日语也。 观六元正纪大论曰: 妇人重身, 毒之何如? 曰: 有故无殒, 亦无殒也。 此自经常不易之大法, 亦何庸赘辨之若此, 第因丹溪之言, 人多偏执, 故不得不详尽其说, 以解后人之惑也。 诸虚实治法详具后条。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刻加入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民间中医网论坛 ( 黔ICP备19001372号 )

GMT+8, 2024/6/12 22:29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23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