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间中医网

 找回密码
 立刻加入
楼主: 蓝天百云

(20~41卷)景岳全书-卷之二十明集杂证谟

[复制链接]
 楼主| 发表于 2007/5/5 20:55:50 | 显示全部楼层

畜妾人事二

无故置妾, 大非美事, 凡诸反目败乱多有由之, 可已则已, 是亦齐家之一要务也。 其若年迈妻衰, 无后为大, 则势有不得不置者。 然置之易而畜之难, 使畜不有法, 则有畜之名, 无畜之实, 亦仍与不畜等耳。

而畜之之法, 有情况焉, 有寝室焉。 以情况言之, 则主母见妾, 大都非出乐从, 所以或多嗔怒, 或多骂詈, 或因事责其起居, 或假借加以声色, 是皆常情之所必至者。 而不知产育由于血气, 血气由于情怀, 情怀不畅, 则冲任不充, 冲任不充, 则胎孕不受, 虽云置妾, 果何益与? 凡畜妾之不可过严者以此。 再以寝室言之, 则宜静宜远, 宜少近耳目者为妙。 盖私构之顷, 锐宜男子, 受宜女人, 其锐其受, 皆由乎气。 当此时也, 专则气聚而直前, 怯则气馁而不摄, 此受与不受之机也。 然勇怯之由, 其权在心, 盖心之所至, 气必至焉, 心有疑惧, 心不至矣。 心有不至, 气亦不至矣。 倘临期惊有所闻, 则气在耳而不及器矣。 疑有所见, 则气在目而不及器矣。

或忿或畏, 则气结在心而不至器矣。 气有不至, 则如石投水, 而水则无知也。 且如两阵交锋, 最嫌奸细之侦伺, 一心无二, 何堪谗间以相离。 闺思兵机, 本无二致, 凡妾室之不可不静而远者以此。 虽然, 此不过为锦囊无奈者设, 倘有高明肾淑, 因吾言而三省, 惟宗祧之是虑, 不惟不妒, 而且相怜, 则愈近愈慰, 而远之之说, 岂近人情? 又若有恭谨良人, 小心奉治, 则求容已幸, 又安敢有远而敬之之念。 其然其然, 吾未如之何也已。
 楼主| 发表于 2007/5/5 20:57:19 | 显示全部楼层

药食药食一

1.        种子之方, 本无定轨, 因人而药, 各有所宜。 故凡寒者宜温, 热者宜凉, 滑者宜涩, 虚者宜补, 去其所偏, 则阴阳和而生化着矣。 今人不知此理, 而但知传方, 岂宜于彼者亦宜于此耶? 且或见一人偶中, 而不论宜否, 而遍传其神, 竞相制服, 又岂知张三之帽, 非李四所可戴也。 今录十方于后, 择宜用之, 庶获济矣。
2.        妇人血气俱虚, 经脉不调, 不受孕者, 惟毓麟珠随宜加减用之为最妙。 其次, 则八珍益母丸亦佳。 若脏寒气滞之甚者, 用续嗣降生丹亦妙。
3.        男子脏气平和而惟精血不足者, 宜还少丹, 全鹿丸, 无比山药丸。 若右肾阳气不足者, 宜右归丸, 或毓麟珠俱妙。 若阳痿精衰, 虚寒年迈艰嗣者, 必宜赞育丹。 若阳盛阴虚, 左肾精气不足者, 宜左归丸, 或延年益嗣丹。 若火盛水亏, 多内热者, 宜大补阴丸。 此外, 如河车种玉丸, 乌鸡丸, 黑钖丹之类, 皆可酌用。
 楼主| 发表于 2007/5/5 20:57:57 | 显示全部楼层

用药法药食二

凡男女胎孕所由, 总在血气, 若血气和平, 壮盛者无不孕育, 亦育无不长。 其有不能孕者, 无非气血薄弱, 育而不长者, 无非根本不固。 即如诸病相加, 无非伤损血气, 如果邪逆未除, 但当以煎剂略为拨正, 拨正之后, 则必以调服气血为主, 斯为万全之策。 所以凡用种子丸散, 切不可杂以散风消导, 及败血苦寒峻利等药。 盖凡宜久服而加以此类, 则久而增气, 未有不反伤气血, 而难于孕者也。 再若香附一物, 自王好古曰: 乃妇人之仙药, 多服亦能走气。 而后世不言走气, 但相传曰: 香附为妇人之要药。 由是但治妇人, 则不论虚实, 无弗用之。 不知香附气香味辛性燥, 惟开郁散气, 行血导滞, 乃其所长, 若气虚用之, 大能泄气, 血虚用之, 大能耗血, 如古方之女金丹, 及四制香附丸之类, 惟气实血滞者用之为宜。 凡今妇人十有九虚, 顾可以要药二字而一概用之乎? 用之不当, 则渐耗渐弱, 而胎元之气必反将杳然矣。
 楼主| 发表于 2007/5/5 20:58:35 | 显示全部楼层

饮食药食三

凡饮食之类, 则人之脏气各有所宜, 似不必过为拘执, 惟酒多者为不宜。 盖胎种先天之气, 极宜清楚, 极宜充实, 而酒性淫热, 非惟乱性, 亦且乱精。 精为酒乱, 则湿热其半, 真精其半耳。 精不充实则胎元不固, 精多湿热, 则他日痘疹, 惊风, 脾败之类, 率已受造于此矣。 故凡欲择期布种者, 必宜先有所慎, 与其多饮, 不如少饮, 与其少饮, 犹不如不饮, 此亦胎元之一大机也。 欲为子嗣之计者, 其毋以此为后着。
 楼主| 发表于 2007/5/5 20:59:18 | 显示全部楼层

男病疾病一

疾病之关于胎孕者, 男子则在精, 女人则在血, 无非不足而然。 凡男子之不足, 则有精滑, 精清, 精冷者, 及临事不坚, 或流而不射者, 或梦遗频数, 或便浊淋涩者。 或好色以致阴虚, 阴虚则腰肾痛惫; 或好男风以致阳极, 阳极则亢而亡阴; 或过于强固, 强固则胜败不洽; 或素患阴疝, 阴疝则肝肾乖离。 此外, 则或以阳衰, 阳衰则多寒, 或以阴虚, 阴虚则多热, 若此者, 是皆男子之病, 不得尽诿之妇人也。 倘知其由而宜治则治之, 宜反则反之, 必先其在我而后及妇人, 则事无不济矣。
 楼主| 发表于 2007/5/5 21:00:30 | 显示全部楼层

女病疾病二

妇人所重在血, 血能构精, 胎孕乃成。 欲察其病, 惟于经候见之。 欲治其病, 惟于阴分调之。 盖经即血也, 血即阴也, 阴以应月, 故月月如期, 此其常也。

及其为病, 则有或先或后者, 有一月两至者, 有两月一至者, 有枯绝不通者, 有频来不止者, 有先痛而后行者, 有先行而后痛者, 有淡色, 黑色, 紫色者, 有瘀而为条为片者, 有精血不充而化作白带, 白浊者, 有子宫虚冷而阳气不能生化者, 有血中伏热而阴气不能凝成者, 有血症气痞, 子脏不收, 月水不通者, 凡此皆真阴之病也。

真阴既病, 则阴血不足者不能育胎, 阴气不足者不能摄胎。 凡此摄育之权, 总在命门, 正以命门为冲任之血海, 而胎以血为主, 血不自生, 而又以气为主, 是皆真阴之谓也。 所以凡补命门, 则或气或血, 皆可谓之补阴, 而补阴之法, 即培根固本之道也。 凡自壮至老, 乃人人之所不可缺者, 而矧以先天后天之肇基, 又将舍是而何求乎? 是以调经种子之法, 亦惟以填补命门, 顾惜阳气为之主。 然精血之都在命门, 而精血之源又在二阳心脾之间。

盖心主血, 养心则血生, 脾胃主饮食, 健脾胃则气布, 二者胥和, 则气畅血行, 此情志饮食又当先经脉而为之计者, 亦无非补阴之源也。 使不知本末先后, 而妄为之治, 则又乌足以言调经种子之法。 以上宜麟策终。
 楼主| 发表于 2007/5/5 21:01:28 | 显示全部楼层

盈虚吟六八

谁识雌雄在坎离, 玄关消息有真机。 坎虚离实云非是, 坎实离虚亦是非。 天以至刚方得体, 地缘无日乃成泥。 三生同有金丹在, 试问仙翁知不知?
 楼主| 发表于 2007/5/5 21:02:44 | 显示全部楼层

辨古六九

种子之法, 古人言之不少, 而余谓其若未尽善者, 盖亦有疑而云然, 谨并列而辨之, 亦以备达者之裁正。

[广嗣诀]云: 三十时辰两日半, 二十八九君须算, 落红满地是佳期, 金水过时徒霍乱, 霍乱之时枉费功, 树头树底觅残红, 但解开花能结子, 何愁丹桂不成丛。 按: 此言妇人经期方止, 其时子宫正开, 便是布种之时, 过此佳期, 则子宫闭而不受胎矣, 然有十日半月及二十日之后受胎者, 又何为其然也。 又一哲妇曰: 若依此说, 则凡有不端者, 但于后半月为之, 自可无他虑矣。 善哉言也, 此言果可信否?

[道藏经]曰: 妇人月信止后一日, 三日, 五日合者, 干道成男, 二日, 四日, 六日合者, 坤道成女。 按: 此以单数属阳故成男, 偶数属阴故成女, 果若然, 则谁不知之, 得子何难也? 总未必然。

[褚氏遗书]云: 男女之合, 二情交畅, 若阴血先至, 阳精后冲, 血开裹精, 精入为骨而男形成矣; 阳精先至, 阴血后参, 精开裹血, 血入为本而女形成矣。 按此一说, 余初见之, 甚若有味有理, 及久察之, 则大有不然。 盖相合之顷, 岂堪动血, 惟既结之后, 则精以肇基, 血以滋育而胎渐成也。 即或以血字改为精字, 曰阴精先至, 似无不可。 然常见初笄女子, 有一合而即孕者, 彼于此时, 畏避无暇, 何云精泄? 但其情动则气至, 气至则阴辟, 阴辟则吸受, 吸受则无不成孕, 此自然之正理也。 若褚氏之说, 似穿凿矣。

东垣曰: 经水断后一二日, 血海始净, 精胜其血, 感者成男, 四五日后, 血脉已旺, 精不胜血, 感者成女。 按: 此说亦非确论, 今见多生女者, 每加功于月经初净而必不免于女者, 岂亦其血胜而然乎。

丹溪曰: 阴阳交构胎孕乃凝, 所藏之处, 名曰子宫, 一系在下, 上有两岐, 中分为二, 形如合钵, 一达于左, 一达于右。 精胜其血, 则阳为之主, 受气于左子宫而男形成; 精不胜血, 则阴为之主, 受气于右子宫而女形成。 按: 此乃与[圣济经]左动成男, 右动成女之说同。 第以子粒验之, 无不皆有两瓣, 故在男子亦有二丸, 而子宫之义谅亦如此, 信非谬也。 惟左受成男, 右受成女之说, 则成非事后莫测其然。 即复有左射右射之法, 第恐阴中阖辟, 自有其机, 即欲左未必左, 欲右未必右, 而阴阳相胜之理, 则在天时人事之间, 似仍别有一道, 虽知此说, 终无益也。
 楼主| 发表于 2007/5/5 21:03:48 | 显示全部楼层

述古七十

[褚氏遗书]曰: 建平孝王妃姬皆丽无子, 择民家未笄女子入御, 又无子, 问曰: 求男有道乎? 澄对曰: 合男女必当其年, 男虽十六而精通, 必三十而娶; 女虽十四而天癸至, 必二十而嫁, 皆欲阴阳完实, 然后交而孕, 孕而育, 育而子坚壮强寿。 今未笄之女, 天癸始至, 已近男色, 阴气早泄, 未完而伤, 未实而动, 是以交而不孕, 孕而不育, 而子脆不寿, 此王之所以无子也。 然妇人有所产皆女者, 有所产皆男者, 大王诚能访求多男妇人至宫府, 有男之道也。 王曰: 善。 未再期生六男。 夫老阳遇少阴, 老阴遇少阳, 亦有子之道也。

子嗣类论列总方七一

毓麟珠新因十四。 右归丸新补五。 还少丹补一三五。 无比山药丸补一三六。 大补阴丸寒一五七。 续嗣降生丹妇一三六。 四制香附丸妇一三二。 乌鸡丸四方妇一三九后。 左归丸新补四。 赞育丹新因又十四。 全鹿丸补一二七。 延年益嗣丹妇一三五。 八珍益母丸妇一三八。 女金丹妇一三三。 河车种玉丸妇一三七。 黑钖丹热一八九。
 楼主| 发表于 2007/5/5 21:04:46 | 显示全部楼层

症瘕类

论证七二


症瘕之病, 即积聚之别名, [内经]止有积聚疝瘕, 并无症字之名, 此后世之所增设者。 盖症者征也, 瘕者假也, 征者成形而坚硬不移者是也, 假者无形而可聚可散者是也。 成形者, 或由血结, 谓之血症, 或由食结, 谓之食症。 无形者惟在气分, 气滞则聚而见形, 气行则散而无迹, 此症瘕之辨也。 然又有痛者, 有不痛者。 痛者联于气血, 所以有知, 气血行则愈, 故痛者易治; 不痛者不通气血, 另结窠囊, 药食难及, 故不痛者难治, 此又治之有辨也。 其它如肺之积曰息奔, 心之积曰伏梁, 脾之积曰痞气, 肝之积曰肥气, 肾之积曰奔豚, 以至后世有曰卅癖, 曰痞块之属, 亦不过以形见之处有不同, 故名亦因之而异耳。 总之非在气分, 则在血分, 知斯二者, 则症瘕二字已尽之矣。 但血症气瘕, 各有虚实, 而宜攻宜补, 当审之真而用之确也。 诸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刻加入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民间中医网论坛 ( 黔ICP备19001372号 )

GMT+8, 2024/6/1 11:58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23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