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间中医网

 找回密码
 立刻加入
查看: 2305|回复: 1

中医治病和中医养生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7/5/4 20:16:24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六淫”致偏可以致病。历史上久旱、久雨、大热、奇寒年份六淫致偏更是达到了极致,这就是大灾之后必有大疫的原因(外因)所在。

   中医治病还特别强调因地因人制宜。因为一地环境条件(主要也是气象条件)经常作用于人体,人体也不断产生反应和适应。一部分人体质好些注意养生,适应了。另一部分人体内则产生了虚症等潜在的疾病。例如寒冷的北方,人阳虚质和呈寒象者居多;南方因气候较热,人体质多阴虚。元代朱丹溪和明代张景岳均为历史上的名医,都是浙江人。但因朱丹溪在义乌行医,所治都是南方人,发现“江南地土卑弱,湿热相火为病者最多”,因此提出“阴常不足,阳常有余”的观点和治疗原则。而张景岳因一直在北方行医,根据北方人阳虚体质多,病多寒象的事实,提出了“阳常不足,阴本无余”的不同论点。近来的调查也证实了北方人多脏寒,体质多阳虚;南方人多热病,体质多明虚的结论。

   此外,由于南北方人体质不同,因此即使患同样疾病,治疗用药亦应不同。唐代名医孙思邈说过,“凡用药,皆随土地所宜。江南岭表,其地暑湿,其人皮肤薄脆,腠理开琉,用药轻省;关中河北,大地干燥,其人皮肤坚硬,膜理闭塞,用药重复”。以外感风寒为例,江南一般麻黄一钱就可出汗散热,所以南方医书上有“麻黄不过一钱”之说;而到黄河以北麻黄要用到三钱,东北甚至还要更多,始能发汗退寒。

   2.中医养生——冬病夏治和春捂秋冻从天人相应观看,顺应自然,即主动适应四季变化,是防病治病、养生长寿的关键。下举两例。

   ①从“和于阴阳,调于四时”出发,《内经》提出.要“春夏养阳,秋冬养阴”的养生原则。因为春夏阳气在外,易泄,不能过用;而秋冬阳气潜藏,阴气在外,因此要注意养阴。除了在衣食住行诸方面注意“春夏养阳,秋冬养阴”外,还有一个有意思的防病养生方法就是冬病夏治。即在夏天阳气最旺时进行治疗,促使体内阳气旺盛,去除体内陈寒。使哮喘,老年性气管炎 target=_blank>慢性支气管炎,关节炎,胃病等寒病在冬季不再发生。

   ②春秋季节中要“春捂秋冻”。中医认为,冬季中人的肌腠处于收敛状态,以抵御寒冷。到了春天,皮肤汗孔转为排汗散热,此时如突然减衣,受风着凉易于致病。本文作者进一步从气象角度(外因)阐明何以同是过渡季节,同是气温多变,而春要捂秋却要冻的道理。

   原来,这是因为春秋季节中气温变化的方向是相反的,因此房屋因惰性造成的春敌季室内外气温差的符号也是相反的(春季室内冷于室外,秋季相反)。由于我国冬冷而夏热,春秋季升降温特急,室内气温变化远远落后于室外,因而使室内外温差达到了十分显著的程度。这样,春季中从室外(特别是温魏的阳光下)走进室内,如果不添衣春捂,时间一久,特别是老弱病人就会受凉得病。


   秋季情况相反,进屋要少穿衣,即“冻”。极而言之,冬季中室内有暖气,室内外温差更大,北方人还有进屋先脱衣的习惯,以免出汗伤阳。其道理是一样的。
 楼主| 发表于 2007/5/4 20:38:34 | 显示全部楼层

医圣“三因制宜”定药量

我们经常能看到,中医大夫在给人看病时,常常对同样症状的病人开出的药方却不同,有时药方相同而药量又不同,其实这些中医所遵循的就是辨证施治的原则。汉代医圣张仲景在给病人看病时,就非常强调要因人、因地、因时进行治疗,那么究竟什么是医家所说的因人因地因时呢?
中医讲治疗疾病要因人因地因时制宜,那么这个因人因地因时制宜体现在方剂配伍上就是在不同时间、不同地点,针对不同病人来运用不同药物时候,在处方的用量上来区别对待。
辨证施治最主要的一点,就是在治病用药上要因人而异,选择用药千差万别。人们发现虽然不同的人得的是一样的病,但是药方却要根据每个病人性别,年龄,体质的不同而变化,所以在药量上也有区别。
和病人体质有密切的关系,那么有的人体质比较强壮,我用一些攻逐邪气的药物,我可能用量就大一些,有的人体质比较虚弱,他就不耐攻伐,他的用量可能就要小一些,老年人,小孩,青年人,体质是不一样的,那么在用药的时候也是不同的,那么体现在量上,那就是有多有少。
中医认为,治病用药的药量也和不同的地域互相关联,中医把药物分为寒药和热药,就是生长在同一个国家,也是一些地方潮湿,一些地方干燥,这些因素都在影响着中药药效的发挥,所以高明的医家在选择用药时就非常注意药量的把握。
地域的不同,同样的药物用量上也是不一样的,南方偏热,北方偏寒,东方就偏温,西方就燥。那么有些地方就偏湿,那么偏湿的地方,我可能用一些燥烈的药物,我可以多用一些,而偏燥的地方,燥烈的药物我一般就不用或非用不可的时候,我的用量也要让它小一些.
此外,用药的药量和季节也有着密切的关系,疾病可以分为寒凉温湿,而一年四季的气温也是寒凉暑热,这些因素都会影响药效对人体的作用,进而影响到药物的用量,医圣张仲景就非常严格地遵守这些用药的原则。
在这个春天、夏天、秋天、冬天,由于气候,天地之气,气候的寒热温凉的不同,用量上要适当去注意,中医有一个说法用热远热,用寒远寒,用温远温,用凉远凉。也就是说在天气寒的时候,你少用寒药或者是不用寒药,在天气热的时候,你少用热药,或者不用热药,总起来,他才能和自然和病起到一个因势利导,顺其自然的这么一个调节的作用。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刻加入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民间中医网论坛 ( 黔ICP备19001372号 )

GMT+8, 2024/5/17 12:53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23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