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间中医网

 找回密码
 立刻加入
楼主: 蓝天百云

(42~64卷)景岳全书-卷四十二谟集痘疹诠

[复制链接]
 楼主| 发表于 2007/5/12 11:46:55 | 显示全部楼层

万病丸一四三

治月经瘀闭, 脐腹作痛, 及产后症瘕等病。 干漆炒烟出青白为度, 牛膝酒洗焙, 各一两。 右为末, 生地黄汁一升, 用砂锅慢火熬膏丸, 桐子大。 每服二十丸, 空心米饮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以下通用方
四君子汤一四四
方在补阵一。 治脾肺气虚诸证。
六君子汤一四五
方在补阵五。 治脾胃虚弱, 呕吐吞酸等证。
五味异功散一四六
方在补阵四。 治脾胃虚寒, 饮食少思等证。
补中益气汤一四七
方在补阵三十。 治劳倦伤脾, 外感不解, 寒热疟痢, 气虚不能摄血等证。
四物汤一四八
方在补阵八。 治一切血虚劳弱之病。
八珍汤一四九
方在补阵十九。 治气血两虚, 调和阴阳。
十全大补汤百五十
方在补阵二十。 治气血俱虚, 补救元阳。
归脾汤一五一
方在补阵三二。 治心脾虚损。
人参理中汤一五二
方在热阵一。 温中, 补脾胃虚寒诸证。
逍遥散一五三
方在补阵九二。 治肝脾血虚, 郁怒伤肝等证。
加味逍遥散一五四
方在补阵九三。 治肝脾血虚发热等证。
七味白朮散一五五
方在小儿七。 治虚热作渴。
六味地黄丸一五六
方在补阵百二十。 壮水制火之剂。
八味地黄丸一五七
方在补阵一二一。 治命门火衰之剂。
薛氏四神丸一五八
方在热阵一五一。 治脾胃虚寒泄痢。
五积散一五九
方在散阵三九。 治感冒寒邪。
参苏饮百六十
方在散阵三四。 治四时伤寒感冒。
人参败毒散一六一
方在散阵三六。 治四时伤寒瘟疫。
当归六黄汤一六二
方在寒阵六五。 治血热阴虚盗汗。
柴胡清肝散一六三
方在寒阵五九。 治肝胆风热, 疮疡, 怒火寒热。
栀子清肝散一六四
方在寒阵六十。 治肝胆三焦风热。
八正散一六五
方在寒阵百十五。 治脏腑秘结, 小便赤涩。
五苓散一六六
方在和阵一八二。 治小便不利。
犀角地黄汤一六七
方在寒阵七九。 治心火动血, 及斑黄疮疹。
导赤散一六八
方在寒阵一二二。 治心火及小肠热秘淋涩。
桃仁承气汤一六九
方在攻阵五。 治瘀血小腹作痛, 其人如狂。
玉烛散百七十
方在攻阵二四。 治血虚有滞, 经闭不通。
肾着汤一七一
方在热阵一二九。 治肾虚身重腰冷。
舒筋汤一七二
方在和阵七七。 治产后血滞作痛。
交加散一七三
方在方在和阵二五二。 治产后口吐涎沫, 不省人事。
加味小柴胡汤一七四
方在散阵二十。 治乳母肝火发热。
[良方]蜜稣煎一七五

方在补阵六五。 补虚润肺, 止欬嗽。
 楼主| 发表于 2007/5/12 11:47:51 | 显示全部楼层

柴胡石膏汤一七六

方在散阵二三。 治少阳阳明外感挟火, 发热头痛。
都梁丸一七七
方在散阵七七。 治胎前产后伤风头痛。
瓜子仁汤一七八
方在外科一六四。 治产后瘀血, 肠痈, 腹中卅痛。
子和通经散一七九
方在攻阵四六。 治气逆经闭。
二神散百八十
方在寒阵八七。 治吐血, 血崩下血。
小蓟饮子一八一
方在寒阵百二。 治下焦结热, 溲血崩淋。
海藏愈风汤一八二
方在和阵二一七。 治一切失血及产后搐搦。
锁精丸一八三
方在方在固阵二六。 治白浊白带。
青娥丸一八四
方在补阵一四三。 治肾虚腰痛。
独参汤一八五
方在补阵三五。 治诸气虚脱。
夺命散一八六
方在补阵三六。 治阳邪伤气暴脱, 烦躁发渴。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景岳全书卷之六十一终
 楼主| 发表于 2007/5/12 21:56:46 | 显示全部楼层

景岳全书-卷之六十二长集小儿则古方

小儿


[秘旨]补脾汤一

治小儿久病, 面黄肌瘦, 咬牙目札, 头发稀少, 误药所致。 人参, 白朮, 各一钱。 白芍药酒炒, 白茯苓, 各八分。 川芎, 陈皮, 各六分。 炙甘草, 黄耆蜜炙, 当归, 各四分。 右每服二三钱, 姜, 水煎。


调中汤二

治伤乳食泻后, 脾胃虚哕吐泻。 人参, 茯苓, 干姜炒, 藿香, 白朮, 甘草炙, 木香, 丁香, 香附炒去毛, 砂仁, 等分。 右水煎。 食前服。


调中丸三

治脾胃虚寒吐泻。 人参, 白朮炒, 甘草炒, 各五钱。 干姜炮, 四钱。 右为末, 蜜丸, 绿豆大。 每服二三十丸, 白汤下。 薛按云: 前二方乃本经自病之药, 即人参理中丸也。 若肾水侮土而虚寒者, 当加半夏, 茯苓, 陈皮, 或呕吐, 更加藿香, 泄泻加木香。


人参理中丸四

治中气虚热。 人参, 白朮炒, 炙甘草, 等分。 右为末, 姜汁糊丸, 绿豆大。 每服二三十丸, 白汤下。


[局方]观音散五

治内伤呕逆吐泻, 不进饮食, 渐至羸瘦。 人参, 一两。 神卅炒, 茯苓, 炙甘草, 绵黄耆, 白朮炒, 白扁豆炒, 木香, 各一钱。 石莲肉去心, 钱半。 右为末。 每服一二钱, 入藿香三叶, 姜, 枣, 水煎服。


助胃膏六

治脾胃虚寒, 吐泻, 饮食不化等证。 人参, 白朮炒, 茯苓, 甘草炙, 丁香, 各五钱。 山药, 一两, 炒。 砂仁, 四十个。 木香, 三钱。 白豆蔻, 十四个。 肉豆蔻卅煨, 四个。 一方无木香, 名香砂助胃膏。 右为末, 蜜丸, 芡实大。 每服十丸, 米饮化下。


钱氏七味白朮散七

一名人参白朮散。 治虚热而渴。 人参, 白朮, 白茯苓, 炙甘草, 藿香, 木香, 各一钱。 干葛, 二钱。 右为末。 每服三钱, 水煎温服。 如饮水多, 多服之为妙。 按: 此方治小儿虚热而渴, 如无气滞吐泻等证, 则当减去木香, 藿香, 以避燥而耗气。
 楼主| 发表于 2007/5/12 21:58:45 | 显示全部楼层

白朮散八

方在和阵三十。 治自汗盗汗极效。


太和饼九

人参, 白朮, 白茯苓, 各五钱。 山药炒, 四钱。 木香, 炙甘草, 各一钱。 肉果卅煨, 四个。 白豆蔻, 十四个。 砂仁, 十四个。 山楂肉, 一两。 使君子肉, 六十个。 炼蜜捣和为小饼。 量儿大小与服。 或再对证加减药味用之。


团参散十

治心虚血热, 自汗盗汗。 人参, 当归, 等分。 右为末。 用雄猪心一个, 切三片, 每服二钱, 以猪心一片煎汤调服, 或用水煎服亦可。


止汗散十一

一名败蒲散。 治睡而自汗。 故蒲扇, 烧存性。 右为末。 每服三钱, 温酒调下。


调元散十二

治小儿变蒸, 脾弱不乳, 吐乳多啼。 人参, 白朮, 陈皮, 厚朴制, 香附, 各一钱。 炙甘草, 藿香, 各五分。 右每服一二钱, 姜, 枣煎服。


平和饮子十三

治小儿变蒸, 于三月后, 每三日进一服, 可免百病, 百日内宜服。 人参, 一钱半。 白茯苓, 一钱。 炙甘草, 五分。 升麻, 二分。 右咀, 水半盏, 煎三分。 不时服。 弱者加白朮一钱。


调气散十四

治变蒸吐泻, 不乳多啼, 欲发慢惊。 人参, 陈皮, 木香, 藿香, 香附, 炙甘草, 各一钱。 右为末。 每服一钱, 姜, 枣, 水煎服。


钱氏当归散十五

治夜啼不乳。 人参, 当归, 白芍药, 各二钱半。 炙甘草, 钱二分。 桔梗, 陈皮, 各一钱。 右每服一二钱, 水煎灌之。


[提要]当归散十六

治变蒸有寒无热。 当归, 二钱。 人参, 炙甘草, 木香, 官桂, 各一钱。 右每服二三钱, 姜, 枣, 水煎。


人参黄连散十七

治心经蕴热夜啼。 人参, 二钱半。 黄连, 钱半, 炒。 炙甘草, 五分。 竹叶, 二十片。 右姜, 水煎服。


无择灯花散十八

治心躁夜啼。 灯花, 二三颗。 右研细, 用灯草煎汤调涂口中, 乳汁送下, 日三服。 一法用灯花涂乳上, 令儿吮之。 如无灯花, 用灯草烧灰, 加辰砂少许亦妙。 一法用灯花七枚, 硼砂一字, 辰砂少许, 蜜调涂唇上, 立安。
 楼主| 发表于 2007/5/12 22:00:02 | 显示全部楼层

[宝鉴]天麻散十九

治小儿急慢惊风, 发热抽搐, 痰涎壅盛, 或貏土虚弱, 肝木乘侮, 吐泻不食, 嗜卧困倦。 半夏, 七钱。 天麻, 二钱半。 甘草炙, 白茯苓, 白朮, 各三钱。 右为末。 每服一二钱, 姜枣汤调服。


汤氏异功散二十

止渴, 消暑, 生津, 补脾胃。 猪苓, 泽泻, 各三钱。 人参, 白朮, 茯苓, 各五钱。 陈皮, 二钱半。 朱砂, 一钱。 右为末, 蜜丸, 芡实大。 每服一丸, 灯心竹叶汤化下。


柴胡散二一

治变蒸骨热, 心烦啼叫不已。 人参, 炙甘草, 麦冬, 各二钱。 龙胆草, 酒炒黑。 防风, 各一钱。 柴胡, 五分。 右每服二三钱, 水煎。


柴苓散二二

治壮热来去。 柴胡, 赤茯苓, 人参, 麦冬, 甘草, 各半两。 黄芩, 一两。 右每服二三钱, 入小麦二十粒, 青竹叶三片, 水煎服。


惺惺散二三

治小儿伤寒时气, 风热头痛目眵, 多睡痰壅, 欬嗽喘急, 或痘疹已出未出, 疑似之间。 人参, 白朮炒, 茯苓, 甘草, 北细辛, 川芎, 桔梗炒, 各等分。 右为末。 每服一钱, 入薄五叶, 水煎服。 一方有防风, 天花粉。


星苏散二四

治诸风口噤不语。 南星, 略炮, 切。 右每服五七分, 紫苏五叶, 姜四片, 水煎入雄猪胆少许。 温服。


钱氏黄龙散二五

治发热不退, 或往来寒热。 柴胡, 五钱。 赤芍药, 三钱。 黄芩炒, 甘草炙, 各二钱。 右每服二三钱, 姜, 枣, 水煎。


人参羌活散二六

治伤风惊热。 人参, 羌活, 川芎, 白茯苓, 柴胡, 前胡, 独活, 桔梗, 枳壳, 地骨皮, 天麻, 各等分。 炙甘草, 减半。 右用生姜薄荷水煎。 治惊热加蝉蜕。
 楼主| 发表于 2007/5/12 22:02:24 | 显示全部楼层

牛黄散二七

治温热壮热, 或寒热往来。 牛黄研, 甘草, 各半两。 柴胡, 栀子酒炒, 龙胆草酒炒, 黄芩炒, 各二钱半。 右为末。 每服五七分, 以金银薄荷汤调下。


钱氏生犀散二八

治心经风热。 犀角镑, 三钱。 柴胡, 葛根, 赤芍药, 地骨皮, 各一两。 甘草, 五钱。 右为末。 每服一二钱, 水煎。


二黄犀角散二九

治温热心神不安, 火腑秘结。 犀角屑, 大黄酒浸蒸, 钩蒸钩, 栀子仁, 甘草, 黄芩, 等分。 右为末。 每服五七分, 热汤调下, 量儿加减。


柴胡饮子三十

解肌热蒸热积热, 或汗后余热, 脉洪实弦数, 大便坚实者。 柴胡, 人参, 各五分。 黄芩, 芍药, 各七分。 当归, 一钱。 甘草, 四分。 大黄, 八分。 右每服一二钱, 水煎。 按: 此方用药颇善, 但大便如常者, 勿得轻用大黄。


地骨皮散三一

治虚热壮热。 地骨皮, 知母, 人参, 柴胡, 茯苓, 半夏, 甘草, 等分。 右姜, 水煎。 有惊热, 加蝉蜕, 天麻, 黄芩。


天麻定喘饮三二

治喘嗽惊风。 天麻, 防风, 羌活, 白朮, 甘草炒, 人参, 桔梗, 川芎, 半夏卅, 等分。 右每服二三钱, 水煎服。


补肺散三三

一名阿胶散。 治肺虚恶心喘急, 久患欬嗽有痰。 阿胶, 两半, 炒。 鼠粘子炒, 马兜铃, 各半两。 杏仁, 七粒。 糯米, 一两。 甘草, 三钱。 右每服二三钱, 水煎服。



钱氏阿胶散三四

治小儿肺病, 欬嗽喘急, 或欬而哽气, 喉中有声。 阿胶蛤粉炒, 一两。 鼠粘子炒香, 二钱半。 炙甘草, 一钱。 马兜铃, 半两。 杏仁, 七个, 去皮尖。 糯米, 一两。 右每二三钱, 水煎。


丹溪保和丸三五

治饮食酒积停滞胸膈, 痞满腹胀。 神卅炒, 陈皮, 半夏, 茯苓, 各一两。 山楂肉蒸晒, 三两。 连翘, 萝卜子炒, 各五钱。 右为末, 粥丸, 绿豆大。 一方尚有炒麦芽一两, 黄连五钱。

大安丸三六

治证同前。 即前保和丸加白朮二两。


杨氏消食丸三七

治乳食过多, 胃气不能消化。 砂仁, 陈皮, 神卅炒, 麦芽炒, 三棱, 蓬朮, 各半两。 香附炒, 一两。 右为末, 糊丸, 麻子大。 白汤送下, 量儿加减。


消乳丸三八

治呕吐, 消乳食。 脉沉者, 伤食不化也。 香附炒, 砂仁, 陈皮, 神卅炒, 炙甘草, 麦芽炒, 等分。 右为末, 米糊丸黍米大。 每服二十丸, 姜汤下。


白饼子三九

治伤食腹中有癖, 呕吐肚疼。 先用此药一服, 推下食积, 然后调治, 不可服冷药。 滑石, 轻粉, 半夏汤浸焙, 南星, 各一钱。 巴豆, 二十四粒, 去皮膜, 用水一升煮干, 研烂。 右为末, 糯米饭丸, 绿豆大。 捻作饼, 每服二三饼, 煎卅白汤, 紫苏汤下, 忌热物, 量儿加减。 薛曰: 凡用此方及利惊丸, 紫霜丸, 三味牛黄丸, 褊银丸之类, 乃斩关夺门, 起死回生之重剂也, 必审形病俱实, 方可施之, 恐至失手, 命在反掌。 经云: 邪之所凑, 其气必虚。 留而不去, 其病乃实, 实者病气实, 而形气则虚也。 东垣先生云: 形病俱实者, 当泻不当补; 形病俱虚者, 当补不当泻。 治者审焉。
 楼主| 发表于 2007/5/12 22:04:10 | 显示全部楼层

宣风散四十

治湿痰, 去积滞, 通秘结, 攻黑陷卅实, 以代百祥丸, 牛李膏。 槟榔, 二个。 陈皮, 甘草, 各五钱。 牵牛, 四两, 半生半炒, 取头末一两。 右为末。 每服一钱, 量大小增减与服, 白汤调下。 一方有大黄, 木香, 连前三味煎成后, 加牵牛末调服。


人参养胃汤四一

治外感风寒, 内伤生冷, 寒热如疟, 或呕逆恶心。 人参, 厚朴姜制, 苍朮炒, 半夏制, 草果仁, 藿香, 茯苓, 各五钱。 橘红, 二钱半。 炙甘草, 二钱。 右每服二三钱, 姜三片, 乌梅一个, 水煎。


人参安胃散四二

治脾胃虚弱, 伤热乳食, 呕吐泻痢。 人参, 一钱。 黄耆, 二钱。 生甘草, 炙甘草, 各五分。 白芍药酒炒, 七分。 白茯苓, 四分。 陈皮, 三分。 黄连炒, 一分。 右每服二三钱, 水煎。


生附四君汤四三

治吐泻不思乳食, 凡虚冷病, 宜先与数服以正胃气。 人参, 白朮, 茯苓, 炙甘草, 附子, 木香, 橘红, 等分。 右为末。 每服一二钱, 姜, 枣, 水煎服。


酿乳法四四

治胃虚吐泻, 睡中吐舌摇头, 呕乳, 额上汗流, 惊啼面黄, 令儿饥饮。 人参, 藿香, 木香, 沉香, 陈皮, 神卅炒, 麦芽炒, 各等分。 丁香。 右每服四五钱, 姜十片, 紫苏十叶, 枣三枚, 水煎。 每服半盏。 令母食后捏去旧乳方服, 卧少时却与儿饮。 按: 小儿不能饮药者, 凡用补泻诸剂皆宜此法。


银白散四五

治胃虚吐泻。 糯米炒, 二两半。 扁豆蒸, 二两。 白朮炒, 一两。 炙甘草, 三钱。 丁香, 藿香, 各二钱。 右为末。 紫苏米饮调下。 [直指方]加炮白附子, 全蝎, 木香, 石莲子, 姜, 水煎。


朱君散四六

治吐泻后而为惊为泻及粪青者。 人参, 白朮, 茯苓, 炙甘草, 钩藤钩, 朱砂, 各一钱。 麝香, 半分。 灯心, 一团。 右为末。 每服一钱, 白汤调下。


二顺散四七

治中暑霍乱吐泻, 烦闷燥渴, 小便赤涩, 便血肚疼。 白朮, 炙甘草, 茯苓, 猪苓, 泽泻, 干姜炒, 肉桂, 杏仁去皮尖炒, 各等分。 右为末。 每服五七分, 不拘时水调下, 或用水煎服。


香朴散四八

治积冷呕吐。 藿香叶, 厚朴姜汁炒, 陈皮, 各七钱。 半夏汤泡七次, 一两。 炙甘草, 一钱。 右每服三钱, 姜, 枣, 水煎。 泻甚者, 加木香, 肉荳蔻。


沉香散四九

顺胃气, 止呕吐。 茯苓, 二钱。 沉香, 丁香, 木香, 藿香, 厚朴, 炙甘草, 各一钱。 右为末。 每服一字, 米饮汤调服。


玉露散五十

治伤热吐泻。 石膏煅, 寒水石, 各五钱。 甘草, 一钱半。 右为末。 每服五分, 白汤调下。


六神散五一

治面青啼哭, 口出气冷, 或泄泻不乳, 腹痛曲腰, 四肢厥冷。 人参, 白朮炒, 山药炒, 各五钱。 炙甘草, 二钱。 白茯苓, 白扁豆炒, 各一两。 右为末。 每服二三钱, 姜, 枣, 水煎。
 楼主| 发表于 2007/5/12 22:05:35 | 显示全部楼层

香橘饼五二

治伤冷积泻。 木香, 青皮, 各一钱。 陈皮, 二钱半。 厚朴, 神卅炒, 麦芽炒, 各半两。 右为末, 蜜和为饼。 每服一枚, 米饮调下。


钱氏黄芩汤五三

治挟热下痢, 头痛胸满大汤, 或寒热卅痛, 脉洪大而实者。 黄芩, 一两半。 芍药, 甘草炒, 各一两。 右每服二三钱, 姜, 水煎。 如呕, 加半夏二钱。


涩肠散五四

治小儿久痢, 肠头脱出。 诃子炮, 赤石脂, 龙骨, 各等分。 右为末, 腊茶少许和药掺肠头上, 绢帛揉入。


破故纸散五五

治膀胱虚冷, 夜间遗尿, 或小水不禁。 破故纸炒。 右为末。 每服一钱, 热汤调下。


陈氏肉豆蔻丸五六

治泻痢水谷, 或淡黄或白, 不能止者。 肉豆蔻, 诃子肉, 白龙骨, 各半两。 木香, 砂仁, 各二钱。 赤石脂, 枯白矾, 各七钱半。 右为细末, 卅糊为丸, 黍米大。 周岁儿每服三五十丸, 三岁儿服百丸, 温米饮下。 泻甚者, 煎木香散或异功散送下, 不止, 多服。 薛按: 前方治阳气虚寒肠滑之涩剂, 盖肾主大便, 若因肾气不固而致前证者, 宜用木柏散送四神丸; 如不应, 急煎六君子汤送四神丸补之, 盖豆蔻丸涩滞之功多, 补益之功少也。


宁神汤五七

治心虚火盛, 热躁惊搐等证。 人参, 当归身, 生地, 麦冬, 各一钱。 山栀仁, 黄连炒, 炙甘草, 各二钱。 石菖蒲, 三分。 辰砂, 入二分。 右加灯心半钱, 水一盏, 煎七分, 调辰砂搅匀。 食后温服。
 楼主| 发表于 2007/5/12 22:06:53 | 显示全部楼层

当归养心汤五八

治心虚惊悸。 归身, 麦冬, 生地酒洗, 人参, 炙甘草, 升麻少用。 水一锺半, 加灯草一团, 煎七分。 食远服。


钱氏养心汤五九

治心血虚怯, 惊痫, 或惊悸怔忡, 盗汗无寐, 发热烦躁。 人参, 黄耆, 远志, 当归, 川芎, 枣仁, 五味子, 柏子仁, 肉桂, 白茯苓, 茯神, 半夏卅, 各三钱。 炙甘草, 四钱。 右每服二三钱, 姜, 水煎。


茯神汤六十

治胆气虚寒, 头痛目眩, 心神恐惧, 或是惊痫。 人参, 黄耆炒, 枣仁炒, 熟地, 白芍炒, 柏子仁炒, 五味子炒, 茯神, 各一两。 桂心, 甘草炒, 各五钱。 右每服二三钱, 水煎。


清神汤六一

治惊痫, 心虚血热。 犀角镑屑, 远志姜汁焙, 白藓皮, 石菖蒲, 人参, 甘草, 等分。 右为末。 每服五七分, 麦门冬煎汤调服。


钱氏酸枣仁汤六二

治心肺虚热, 烦躁惊啼, 痘疹血热血燥等证。 枣仁, 炙甘草, 人参, 生地, 麦冬, 当归身, 栀子仁, 等分。 右加灯心, 水一盏, 煎六分。 温服。


黑附子汤六三

治慢脾风四肢厥冷。 附子炒去皮, 三钱。 木香, 人参, 各一钱半。 白附子, 一钱。 炙甘草, 五分。 右为散。 每服三钱。 姜五片, 水煎。 若手足即温, 即止后服。


钩藤散六四

治吐利, 脾胃气虚, 慢惊生风。 钩藤钩, 人参, 天麻, 蝎尾去毒, 防风, 蝉壳, 各半两。 麻黄, 殭蚕炒, 炙甘草, 川芎, 各二钱半。 麝香, 五分。 右卅咀。 每服二三钱, 水煎服。 虚寒加附子一钱。 薛按: 慢惊之证属脾胃亏损所致, 前方乃辛温散表之药而无调补之功, 须审用之。
 楼主| 发表于 2007/5/12 22:08:47 | 显示全部楼层

钩藤饮子六五

治小儿一切惊风潮搐, 目视昏迷。 钩藤钩, 防风, 独活, 天竺黄, 羌活, 各三钱。 麻黄, 升麻, 甘草, 草龙胆, 各二钱。 川芎, 三钱。 蝉退, 五个, 去头足。 右每服二三钱, 姜, 枣, 水煎服。 薛立斋曰: 按右方若外感风寒, 形证俱实者宜用之。 若形气虚而病气实者, 宜用惺惺散加钩藤, 麻黄; 若外邪少而形丙俱虚者, 宜异功散。


杨氏钩藤饮六六

治小儿脏寒夜啼, 阴极发躁。 钩藤钩, 茯神, 茯苓, 当归, 川芎, 木柏, 各一钱。 甘草, 五分。 右每服二钱, 姜, 枣, 水煎服。 [撮要]方有芍药一钱。 若心经有热, 脸红便赤, 去木香, 加朱砂末一钱, 木通汤下。


薛氏抑肝散六七

治肝经虚热发搐, 或发热咬牙, 或惊悸寒热, 或木乘土而呕吐痰涎, 腹胀少食, 睡不安。 软柴胡, 甘草, 各五分。 川芎, 八分。 当归, 白朮炒, 茯苓, 钩藤钩, 各一钱。 右水煎, 子母同服。 以蜜丸, 名抑青丸。


大青膏六八

治伤风痰热发搐。 天麻, 青黛, 各一钱。 白附子煨, 乌蛇酒浸取肉焙, 蝎尾, 各五分。 天竺黄, 麝香, 各一字。 右为末, 生蜜丸, 豆大。 每用半粒, 薄荷汤化下。



地黄清肺饮六九

治肺热疳蚀穿孔, 或生瘜肉, 或鼻外生疮。 桑白皮, 半两, 炒。 紫苏, 前胡, 赤茯苓, 防风, 黄芩, 当归, 天门冬, 连翘, 桔梗, 生地, 甘草炙, 各二钱。 每服五七钱, 水煎服, 次用化卅丸。


甘草汤七十

治撮口。 甘草生用, 一钱。 右水煎, 以棉球蘸吮, 令出痰涎, 却以猪乳点入口中即瘥。


[秘要]安神丸七一


治心血虚而睡中惊悸, 或受惊吓而作。 人参, 枣仁, 茯神, 半夏, 各一钱。 当归, 芍药炒, 橘红各七分。 五味子, 五粒, 杵。 炙甘草, 三分。 右为末, 姜汁糊丸, 芡实大。 每服一丸, 生姜汤下。


七味安神丸七二


治心经蕴热惊悸。 黄连, 当归身, 麦门冬, 白茯苓, 甘草, 各半两。 朱砂, 飞一两。 冰片, 二分半。 右为末, 汤浸蒸饼和豮猪心血捣丸, 黍米大。 每服十丸, 灯心汤下。


十味安神丸七三

治惊。 人参, 茯神, 麦门冬, 山药, 各二钱。 片脑, 一分。 龙齿, 二钱。 朱砂, 甘草, 寒水石, 各五分。 金薄, 二片。 右为末, 蜜丸, 鸡豆大。 灯心汤调下。 一方有马牙硝。


朱砂安神丸七四

方在寒阵一四二。 清心火, 养血安神。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刻加入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民间中医网论坛 ( 黔ICP备19001372号 )

GMT+8, 2024/6/13 03:48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23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