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间中医网

 找回密码
 立刻加入
楼主: 梁知行

破解《汤液经法图》千古奥秘 ——《辅行诀脏腑用药法要》之组方法则解析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7/10/16 16:37:55 | 显示全部楼层

收藏了,多谢!

发表于 2007/10/17 18:23:18 | 显示全部楼层
谢谢 方便的话也发一份给我    boytang138@126.com
发表于 2007/10/19 23:23:04 | 显示全部楼层

麻烦也发一份到我的邮箱,谢谢

麻烦也发一份到我的邮箱,谢谢,地址是:53977701@qq.com
发表于 2007/10/20 10:06:08 | 显示全部楼层
谢谢 方便的话也发一份给我:lb051@163.com
发表于 2007/10/23 21:55:06 | 显示全部楼层
麻烦楼主给俺发一份!谢谢了!

bombcatxp@yahoo.com.cn
发表于 2007/10/24 08:32:36 | 显示全部楼层
求先生给我一份电子书
xyxw668@163.com
破解《汤液经法图》千古奥秘六个分卷下载后解压怎么提示缺少文件?.
发表于 2007/10/25 02:27:20 | 显示全部楼层
转帖供参考:
论《辅行诀脏腑用药法要》五首救诸劳损病方的现实意义
作者:丛春雨

关键词:敦煌遗书 《辅行诀脏腑用药法要》 五首救诸劳损病方 药食同用 养生

摘要:述论敦煌遗书《辅行诀脏腑用药法要》五首救诸劳损病方,即养生补肝汤、调中补心肠、建中补脾汤、宁气补肺汤、固元补肾汤,并提出“五菜为充,五果为助,五谷为养,五畜为益”朴素的养生学理念,极具现实指导意义。


    [原文]养生补肝汤,治肝虚,筋极,腹中坚澼,大便闷塞方。蜀椒(汗)一升,桂心三两,韭叶(切)一把,芍药三两,芒硝半斤,胡麻油一升。上六味,以水五升,先煮椒、桂、韭叶、芍药,取得二升,去滓。内芒硝于内,待消已,即停火,将麻油倾入,乘热,急以桑枝三枚,各长尺许,不住手搅,令与药和合为度。共得三升,温分三服,一日尽之。

    此段经文为肝劳证治,盖肝主筋,虚则筋疲而不善久行,自觉无力、痿软;位于两胁,故虚则不能职司疏泄以致胁痛、便秘等证。肝主目,故虚则目暗目(目巟)(目巟)。((目巟):音荒,视物不明的意思)。本方用蜀椒味辛而麻,性热而燥,纯阳之物,善除腹中坚澼,与桂心相伍,散寒止痛,温经通脉,宣导百药,鼓舞血气。与韭叶一把补肝肾,助命门,除痃癖。杭白芍苦酸微寒,长于养血柔肝,补阴抑阳,成为该方君药。芒硝咸能软坚,苦能降下,寒可清热,在此用于治疗因肠胃实热而致腹中坚澼,大便秘结之证。然本方妙用胡麻油一升,在先煎煮椒、桂、韭叶、芍药五升水,剩得二升后,去滓,加芒硝,待化后,即停火,而后将麻油倾入,乘热,急用桑枝不住搅拌,令与药和合为度,即水油相混匀,共得三升,温分三服,一日尽之。麻油入馔能解饮食之毒,其性滑,这里用其润肠补虚,悦脾和胃,解毒缓冲之功用。这种水、药、油相煎,调匀之法可谓独树一帜,至今仍有着重要的参考价值。

    [原文]调中补心汤,治心劳,脉极,心中烦悸,神识恍惚方。旋覆花一升(一方作牡丹皮四两,当从),栗子(打去壳)十二枚,葱叶十四茎,豉半斤(一方作山萸肉,当从),栀子十四枚(打),人参三两(切)。上六味,以清酒四升,水六升,煮取三升,温分三服,日三。

    此为心劳之证治,心主血,虚极血脉亏损,呈面无血色、惊悸、多梦、女子月事少而经水断。心藏神,血虚极则神无所养,亦可呈现善忘、不安或烦躁等症。方中用旋覆花一升,“凡花皆散,惟旋覆花独降”,补中下气,主治心肺结气,在此用其治疗心中烦悸、神识恍惚之证。本方耐人寻味之处在于用板栗12枚,去壳入药,栗属佳果,生食难以消化而困其脾胃,熟食过多则有壅气之弊。这里用之脾肾双补,厚其肠胃。另用葱茎通脉回阳,豉清热除烦,三味相伍,气辛通阳,味甘运脾,药食同用,堪称上品。栀子苦寒,上清心肺,主治烦躁不安之症。本方用人参三两在于回阳气于垂绝,却虚邪于俄顷,微温不燥,大补元气,益气与生津的效果极佳,故以君药突出。本方还用清酒四升,水六升,煮取三升,清酒即家酿米酒,其淡若水,通畅血脉,与药食同煎,引经报使,专入心经。

    [原文]建中补脾汤,治脾虚,肉极,羸瘦如柴,腹中拘急,四肢无力方。甘草二两(炙),大枣十二枚(擘),生姜三两(切),黄饴一升,芍药六两,桂枝二两。上六味,以水七升,煮取三升,去滓。内饴,更上火,令消已。温服一升,日尽之。

    此指脾劳之证治。盖脾主运化,虚则胀满不思饮食,食入亦不化,多飧泄;脾主肌肉,故虚则消瘦。建中补脾汤即《伤寒论》中“小建中汤”。

    盖脾者土也,应中央,处四脏之中,为中州,治其中焦,生育营卫,通行津液。一有不调,中州虚衰,则势必营卫失其所育,津液失其所行,则以此汤温建中脏,故有“建中”之名焉。黄饴味甘温,甘草味甘平,脾欲缓,急食甘以缓之,建脾者,必以甘为主,故方中以黄饴一升为君药;甘草为臣药;桂辛热,辛,散也,润也,营卫不足,润而散之;芍药味酸微寒,酸,收也,泄也,津液不足,收而行之,是以桂、芍为佐药。生姜味辛温,大枣味甘温,胃者卫之源矣,脾者营之本也。《灵枢·营卫生会》曰:“营出于中焦,卫出于上焦。”卫为阳,不足者必以辛益之,而营为阴,不足者必以甘补之,辛甘相合,脾胃健而营卫自通,则必以姜枣为其使药。总之,建中补脾汤温养中气,平补阴阳,调和营卫,古今久用不衰。

    [原文]宁气补肺汤,治肺虚,气极,烦热,汗出,口舌渴燥方。麦门冬二升,五味子一升,白酨浆五升,芥子半升,旋覆花一两,竹叶三把。上六味,但以白酨浆共煮,取得三升,分温三服,日尽之。

    此指肺劳证治。盖肺主气,虚极则洒淅恶寒,劳嗽多痰。肺主皮毛,职司卫外,虚则易于外感。虚甚伤及肺阴,则咽干口燥,烦热汗出,久嗽不已。宁气补肺汤重用麦门冬二升,其药微寒而质润,功专养阴润肺,益胃生津,清心除烦故为君药。五味子虽五味俱全,但以酸为主,其性虽温,但温而不燥。酸能收敛,甘可补益,故上能敛肺气,下可滋肾阴,兼可养心,故为臣药。旋覆花味苦辛入肺,宣肺气可消痰行水,其性温入胃,化痰湿以降逆止噫,在此宣肃肺气以降浊气而为之佐药。白芥子辛温,其性走散,可温宣肺气,透达经络,尤善于祛除皮里膜外之痰,在此协旋覆花以宣通肺气,故为之使药。该方最有要义之处在于使用白酨浆五升,即米醋煎煮,意在通窍散结,有邪则散邪,无邪则敛正,大有益阴滋血,阳开阴阖之功用。

    [原文]固元补肾汤,治肾虚,精极,遗精,失溺,气乏无力,不可转动,唾血,咯血方。地黄(切),王瓜根(切)各三两,苦酒一升,甘草(炙),薤白四两,干姜二两(切)。上方六味,以苦酒合井泉水五升煮之,取得三升,每服一升,一日尽之。

    此指肾劳证治。盖肾主骨,虚则骨髓空而不能支持躯体,更难于久立,肾司藏精,肾虚阴亏而见夜热盗汗、遗精、失溺等证。方中地黄因加工炮制不同而有生熟之分。生地甘寒,入心、肝、肾经,其功能清热凉血,养阴生津;熟地甘温,专治肝肾阴虚,补血滋阴而益精髓。而本方宜多用生地黄,具有凉血止血之功效。王瓜根,亦称土瓜根,又叫赤包,功能泻热通便;苦酒即米醋,两者相伍,意在清热、凉血、止血。然从阴阳互根的原理,方中用炙甘草、薤白、干姜意在阴中求阳,阳得阴助,阴阳平衡,从而达到固元补肾的作用。

    上述五方均为补五脏虚损之方,五方之中大都药食同用,如养生补肝汤除运用桂、芍、芒硝外,还用椒、韭叶、麻油等食品。调中补心汤除用旋覆花、栀子、人参外,还用栗子、葱叶、豆豉、清酒等食品。五方的医疗实践在告诉人们,“虚者补之”是治疗本病的重要法则,气血来源于先天,但却资生给养于后天,故以调补脾肾尤为治疗本病的关键所在,这正是五方药食同用的重要指导思想。

    药食同源,药食同用,中药和食物有着水乳交融的难解之缘。中医学认为血肉有情之品,多系动物“五畜”之器官,以脏补脏,同气相求,用之得当,可见奇效。《辅行诀脏腑用药法要》指出:“补肝汤内加羊肝,补心加鸡心,补脾加牛肉,补肺加犬肺,补肾加猪肾,各一具,即成也。”这种宝贵的临床用药思路,在今天化学合成药物毒副作用、过敏反应日益增多的情况下,更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

    《吕氏春秋·节丧》曰:“知生也者,不以害生,养生之谓也。”养生,又称摄生,即指护养、保养身体,以达到健康长寿的意思。饮食调养是指应用食物的营养来防止疾病,从而促进健康长寿。其中某些食物配合药物可以促进病体的康复,如上述补五脏虚损方即是此义,这均称之为食养,也就是饮食养生的意思。《黄帝内经》指出,人体虽因饮食五味以生,但如过量、过偏,亦可因饮食五味以损,即“阴之所生,本在五味;阴之五宫,伤在五味”(《素问·生气通天论》)。敦煌卷子《辅行诀脏腑用药法要》根据《黄帝内经》的论述又着重指出“五菜为充,五果为助,五谷为养,五畜为益。”气味合而服之,以补精益气,这种科学的混合型食谱,主食以五谷为主,副食以五菜为充,动物食品又以五畜为宜,兼以五果为助,这种科学合理的饮食调配正是中华民族几千年来在生活与生产实践中摸索并总结出来的客观规律,对于中华民族的繁衍和昌盛做出了重要贡献。
兰州菁华苑名老中医诊疗中心(甘肃,730030) 丛春雨
发表于 2007/10/25 02:35:43 | 显示全部楼层
敦煌遗书中有关方剂学的文献研究
吴红彦,刘喜平 2006-5-24 10:38:16 《甘肃中医学院学报》 2003 年 6 月 第 18 卷 第 2 期   

关键词:敦煌遗书  

    摘 要: 将敦煌遗书医学卷子中方剂学早期理论,如五行分类药物法、五行五脏配伍法、五脏补泻方以及部分古佚方与仲景方剂的演化关系等有关内容进行了整理研究。
     
  关键词: 敦煌遗书;方剂学;文献研究
   
  敦煌遗书医学卷子,早已为学界所重视,成果累累。本文仅从方剂学的角度,以敦煌医学卷子的有关文献为依据,并结合其他医学文献对方剂学有关问题,作如下探讨。
     
  1 古佚书《汤液经法》的研究
     
  《汤液经法》(亦称《汤液经》),首见于《汉书·艺文志·经方类》“汤液经法三十二卷”,作者不详,可能为汉代以前早期的一部方剂学专著。现有人考证此书约流行于汉代至南北朝时代,并于唐代已失传。
    敦煌遗书中的《辅行诀脏腑用药法要》(以下简称《法要》)是一部流行于民间的敦煌医学卷子,文题“华阳隐居陶弘景撰”,据考证为陶氏门徒述师之作。约成书于梁至隋唐期间,其整理年代当在宋代以前。从文献记载来看,《法要》作者的确目睹了《汤液经法》,如“陶云:经方有救诸劳损病方,亦有五首,然综观其要义,盖不外虚实方加减而已……汉晋以还,诸各医辈,张机、华元化、吴普、皇甫玄宴、支法师、葛稚川、范物军等,皆当代名贤,咸师式此《汤液经法》……而其旨趣乃方圆之于规矩也。”又如“陶居云:此图(《法要》有图)乃《汤液经法》尽要之妙,医者能谙于此,医道毕矣。”
   
  因此,可以认为《辅行诀》源于《汤液经法》。仲景《伤寒杂病论》(以下简称《伤寒》)虽亦源于《汤液经法》,但受当时社会历史、环境等因素的影响,以及历代医家对《伤寒》的不断收集、整理,书中的内容已有所增减,而非全貌。而《法要》却“检用诸药之要者,可默契经方之旨”,故检录了其中的内容。
   
  因此,敦煌《法要》不但是我们研究《汤液经法》的重要文献资料,也可以反映出《汤液经法》方剂学运用基本概貌,即按《本经》的药物分类法,将方剂分为上、中、下三品,“上品上药,为服食补益方百二十首;中品中药,为疗疾祛邪亦百二十首;下品下药,为杀虫辟邪痈疽方亦百二十首,凡三百六十首”。


  2 五行五脏的方剂配伍论
     
  虽然《内经》提出方剂“君臣佐使”的配伍原则,《神农本草经》又有药物的“七情配伍”及“阴阳配伍”,但药分五行,以五行五脏的配伍方法历代文献却很少言及。
   
  敦煌《法要》首先以五行进行药物分类,如“味辛皆属木,桂为之主,椒为火,姜为土,细辛为金;味咸皆属火,旋覆花为之主,大黄为木,泽泻为土,厚朴为金,硝石为水;味甘皆属土,人参为之主,甘草为木,大枣为火,麦冬为金,茯苓为水”共列举药物25味,值得一提的是,其中每一行又可分为五行,具有无限可分性,如辛属木(桂枝),其中又可分为金(细辛)、火(椒)、土(姜)、水,寓有五行“互藏互舍”之意,故《法要》云:“凡列此二十五味,以明五行互舍之迹,明五脏变化之用。”
   
  “五脏之中,必兼五气”。《法要》在以五行分类药物的同时,又重视五脏的虚实,脏气的平和,故开篇即云“凡学辈,欲求永年,先须祛痰,或有夙病,或患时恙,一依五脏补泻法例,服药数剂,必使脏气平和,内可进修内视之道”。卷中列举了五脏虚实的辨证方法,在具体应用上又将五行、五味与五脏证候相结合,并以图表的形式来表达(附图略),从图中可以看出“五行五味”又寓“互藏互舍”之机。可惜在药物的配伍应用上,不是十分具体。基于此,卷中载有五脏补方(救诸劳损病方):养生补肝汤、调中补心汤、健中补脾汤、宁气补肺汤、固元补肾汤;五脏泻方:泻肝汤、泻心汤、泻脾汤、泻肺汤、泻肾汤。这些都是此配伍方法的具体体现。从“此图乃(汤液经法)尽要之妙”来看,或许是早期的一种方剂配伍方法。
     
  3 古佚方的比较研究


  3.1 《脉经》七佚方
     
  《脉经》这部重要的脉学专著,不仅汇集并阐述魏晋以前的脉学理论,而且引用了诸多古佚医书。《脉经》在脉象阐述的同时,涉及到了许多方剂,当然其仅为方名,而无主治、组成等。其中大多为仲景方,但有许多方剂早已遗失无从考证。敦煌遗书P.3477、P.3665中脉诊部位、方法、脉象特征及主病等内容直接承袭或辑录于《脉经》,但敦煌遗书中的内容更简洁古朴,从文中所用“乜(世)、 (肉)、 (菜)、 (渊)”字来看,均为武周新字。因此其可能传抄于唐武则天时期,且未经宋臣的校勘整理,故较多地保留了原书概貌。特别是敦煌卷子《亡名氏脉经第二种》(P.3287)中的文字内容与《脉经》十分相近。本卷在论脉象时,也涉及到了一些方剂,特别是一些古佚方,还详述了其主治、组成、用法等,相当罕见,弥足珍贵。这为我们考证《脉经》佚方提供了重要线索。
   
  其中桂枝汤与《伤寒》桂枝汤药味相同,但其用量有明显不同,用生姜5两,大枣20枚;葛根汤较《伤寒》多黄芩、葳蕤(玉竹)、大青叶,药量亦不同,也许这就是王叔和《脉经》中的用量。摩风膏、瞿麦汤、滑石散以往认为无法考证,而敦煌医方却详述其组成、配制和用法。滑石散亦见于《千金要方》,但多车前子,少钟乳、王不留行、石韦、桂心,出入较大;平胃丸亦见于《千金要方》卷15“脾虚实第二”药物出入很大,本方攻补兼施,寒热并用,气血同调。《脉经》谓:“脾病,其色黄,饮食不消,腹苦胀满,体重节痛,大便不利,其脉微缓而长,此为可治,宜服平胃丸。”可见本方配伍立意深远。另外,服法中有“每服竟,急行六十步”,这是古代方药的一种独特“行药法”(另辟有关专论);前胡汤亦见于《千金要方》卷16和《千金翼方》卷19。前者较敦煌方少吴茱萸、大枣,多朴硝、麦冬、滑石、石膏、栝楼根、大黄、附子;后者较敦煌方少茯苓、白芍、大枣,多大黄、防风、麦冬、杏仁。这7方《脉经》均已佚,敦煌卷子则得以存留,不但具有重要的史料价值,更具有一定的临床实用价值。


  3.2 二旦、六神方
     
  《法要》为敦煌遗书中相当重要的医学卷子,不但对我们研究《汤液经法》和方剂的“五行五脏”配伍论提供了重要的史料,而且保存了一些古佚方,如前文所述五脏补方和五脏泻方。另外,所载二旦(大小阴旦、阳旦汤、正阳旦汤)、六神(大小青龙、白虎、朱雀、玄武、勾陈、腾蛇汤)方,保存了东汉以前古佚经方的概貌。通过与《伤寒》分类比较,发现这些方剂与《伤寒》在方剂的整体配伍、用药特点及主治、炮制、服法等方面有相同之处,如阳旦汤与桂枝汤类同;小阴旦汤和小朱雀汤与黄芩黄连汤类同;大阴旦汤与柴胡汤类同;小青龙汤与麻黄汤类同;小白虎汤与白虎汤类同;小玄武汤与四逆汤类同;小勾陈汤与泻心汤类同;小腾蛇汤与承气汤类同。可见《伤寒》与《法要》的确同出一源。虽然,这些医方亦散见于与其同时期的《千金要方》、《千金翼方》,但十分零散,缺乏整体性。而《伤寒》方剂除青龙汤外,多无大小之分,且无六神命名的古制,这种命名不但说明《法要》为一部道家医书,更能反映秦汉医家,亦道亦医,医道相兼的史实。较之《伤寒》更具古貌,这对我们研究一些方剂的源流和发展提供了重要的证据和线索。如阳旦汤,宋·成无己注:“桂枝汤之别名也。”《金匮要略·妇人产后病脉证治第二十一》亦有:“……阳旦证续在,可与阳旦汤”,原注亦云“即桂枝汤”,《脉经》、《千金要方》亦谓“阳旦即桂枝汤”,敦煌小阳旦汤加饴糖则为正阳旦汤,这又与小建中汤接近。其实,这就是桂枝汤的发展演变过程。


  (甘肃中医学院,甘肃 兰州 730000)
发表于 2007/10/30 22:46:03 | 显示全部楼层
能下但打不开哟
发表于 2007/11/14 18:49:19 | 显示全部楼层
我的邮箱为zhaoguowei_5444@qq.com.
我也想要,谢谢分享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刻加入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民间中医网论坛 ( 黔ICP备19001372号 )

GMT+8, 2024/4/27 05:19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23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