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间中医网

 找回密码
 立刻加入
查看: 3872|回复: 7

读 桂本伤寒论的一点疑惑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8/3/19 12:20:35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7.46】 未持脉时,病人叉手自冒心。师因试教令咳,而不咳者,此必两耳聋,无所闻也。所以然者,以重发汗,虚故也。

该条文很有意思,首先,这是医圣的弟子写的,似有搞笑的成分。
表达的内容是:病人叉手自冒心。不咳,两耳聋。所以然者,以重发汗,虚故也。

古人是在竹简上刻字,惜字如金,不知为何加入如此琐碎之细节:
师因试教令咳,而不咳者,此必两耳聋,无所闻也。

------------------
叉手自冒心:两手交叉按于心下之证。因胸阳不足,病人自觉心正是空虚而悸动不宁,故喜以手按心下。《伤寒论·辨太阳病脉证并治》:“发汗过多,其人叉手自冒心,心下悸,欲得按者,桂枝甘草汤主之。”成无己注:“发汗过多亡阳也。阳受气于胸中,胸中阳气不足,故病叉手自冒心。”
发表于 2008/3/19 12:40:34 | 显示全部楼层
可见张仲景当时是把竹简当我们现在的卡片来用的,看病的过程中将有价值的东西记录下了,然后整理成书。
 楼主| 发表于 2008/3/19 13:33:03 | 显示全部楼层
另外,书中有147个“下之”

初读很不理解:为何会有人在治疗外感时用下法,后来仔细想想,见人发烧,用寒凉之药,不就是“下之”吗?

如此说来,目前的医院治疗,也是比比皆是“下之”啊。
 楼主| 发表于 2008/3/20 11:00:01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lgj 于 2008/3/19 11:40 发表
可见张仲景当时是把竹简当我们现在的卡片来用的,看病的过程中将有价值的东西记录下了,然后整理成书。


如此说来,此论当是医圣诊病时,弟子们随手记录的日记的汇总

所以,对其中的一些细节未必均作考证,如很多地方有“伤寒二、三日”,“八九日”等也仅仅是当时见到的情况,未必一定要死扣这个时间。

记得曾有老师诉说“传一经为一日”的计算方法。应该亦属“一家之言”
发表于 2008/3/25 16:48:48 | 显示全部楼层
桂林本本来就是杂凑本,不是张机原书,伤寒杂病论后人所入甚多,可以确定的以师曰开头的条文都非原文
发表于 2016/12/13 14:38:33 | 显示全部楼层
lgj 发表于 2008/3/19 12:40
可见张仲景当时是把竹简当我们现在的卡片来用的,看病的过程中将有价值的东西记录下了,然后整理成书。

竹简当卡片,很方便。
发表于 2016/12/13 14:39:57 | 显示全部楼层
无动于中 发表于 2008/3/20 11:00
如此说来,此论当是医圣诊病时,弟子们随手记录的日记的汇总

所以,对其中的一些细节未必均作考 ...

伤寒论中的师曰,应该是指仲景的老师,而不是自己。
发表于 2017/1/8 13:26:40 | 显示全部楼层
我认为桂林古本为正本,虽有小瑕疵,但比那金匮要略可信度高!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刻加入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民间中医网论坛 ( 黔ICP备19001372号 )

GMT+8, 2024/5/1 07:25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23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