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间中医网

 找回密码
 立刻加入
查看: 7082|回复: 6

六经阴阳辨证百病精髓论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5/12/23 16:23:09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阴阳辩证就是辨别阴阳的多少,阴就是精微物质,阳就是阳气,真寒(阴证)则阳气少,真热(阳证)则精津耗。  真寒属阳虚,真热属阳盛(阴虚),虚热有阴虚(精微物质少)发热和阳虚(阴证)发热(虚阳外越)。真寒则用温热药(辛甘淡发散类),真热则用苦寒药,阴虚发热则用甘淡寒药,阳虚发热要回阳化气药(淡附子、干姜、生甘草等)。


六经病证百病论
六经辨证涵盖了八纲辩证(阴阳表里寒热虚实),气血精津液脏腑经络辨证尽在其中。
现代人把六经辨证理解为外感热病的各种表现是错误的,其中也包括温病和杂病。
      首先要明白六经的概念:太阳、阳明、少阳、太阴、少阴、厥阴。
      太阳、阳明、少阳是三阳(经)。太阴、少阴、厥阴是三阴经。
六经的概念是《内经》提出的。这六经是用阴阳的多少来判别的。中国古人没有文字之前是用结绳记事的,一个结就是阳用(—)表示,两个结用(- -),来表示。再复杂的事物就用这些结排列组合来表示,然后把相同的性质归类,就延伸出阴阳八卦。八卦(乾坎艮震巽离坤兑为八卦)是由三个爻组成。 每个卦有三个爻组成,其中有阴爻、阳爻,或者全是阴爻,或者全是阳爻,或者阴阳爻驳杂。八卦其大无外,其小无内,包含宇宙间的一切事物。无论多庞大,还是多渺小尽在其中
     下面分别说明之:
     一、 太阳病证
太阳病就是太阳的三个阳(爻)被寒、湿所伤后造成的。
太阳是由三个阳(爻)组成的,阳(爻)多所以叫太阳,卦象是乾,乾健也。太阳代表手足太阳(经),也为一身之藩篱。手太阳是小肠又分清别浊之功,足太阳是膀胱,储藏和排泄尿液。
太阳经证由于病邪性质、感邪轻重和体质强弱等因素,太阳经证可分中风和伤寒两类。
太阳经证
1太阳伤寒:一阳被伤是伤寒(病理卦象兑上缺),卫阳被寒所侵先伤上一阳爻,如果正气充足(也就是其它二爻本身不病),这时寒郁化热出现发热,寒为阴邪,其性收引,所以头项强痛,身痛腰痛,寒闭玄府毛窍,所以无汗,肺与皮毛相表里,玄府堵塞,所以喘促,邪在表未入里所以脉浮紧。发散风寒可用麻黄汤类。
2、太阳中风证︰为外伤风邪之意,
二阳伤寒为中风,素体阳虚(中阳虚弱),寒邪入侵之后营阴受伤,卫气不足,卫气者卫外煦肢体也,因此出现发热,恶风,自汗出,头痛,脉浮缓等。甚至可出现鼻鸣,干呕。
主要病机是营卫失调。调和营卫可用桂枝汤类。
(二)        太阳腑证
太阳寒邪直传足太阳膀胱,膀胱气化不利产生蓄水证。处方:五苓散。
太阳寒邪伤阳,阳少气化不利导致水蓄膀胱。太阳寒邪不解郁而化热循经而入膀胱,热结膀胱,络脉损伤则蓄血,处方桃核承气汤,久则三阳俱伤气不摄津血可产生小便尿血不止(阴证),用药回阳化气,处方四逆汤。
归纳如下:
1、        蓄水证:寒邪伤阳,邪入膀胱,膀胱气化不利,水液不行而致蓄水。
表现:小便不利,微热,渴欲饮水,水入即吐,脉浮。
2 蓄血证:寒邪入里化热,热与血搏结,蓄于膀胱少腹。
表现:少腹硬满疼痛,小便自利,其人如狂。
(三)太阳温病
实际上太阳温病是由于贪恋淫乐冬不藏精,阳随精泄,少阴虚寒,寒邪入于少阴,没有即时发病而成伏气,遇春天少阳之春气生发,阳气触动伏邪而发病,因为是伤精所致,所以口渴发热而不恶寒。《内经》叫:冬伤于寒春生温病。伏邪为病应与口鼻而入的瘟疫区别,瘟疫自口鼻而入,发病迅速,高热、口渴、头痛烦渴,小便黄赤,大便闭结或腹泻。
二 、阳明病证
二阳合明为阳明,二个阳爻在外一个阴爻在中,卦象为离,中空,藏而不能满,平时的胃脘是温温的。阳明包括手阳明大肠(经)和足阳明胃(经)。胃腐熟水谷以化气血,大肠传导糟粕以化津液。
(一)        阳明经证:太阳病不解邪热循经传入阳明,中空之爻被邪热填实,二阳与邪热交织成病态乾卦,乾为大赤,所以发热(大热)、面赤、 口渴、心烦,饮冷饮,舌苔黄燥,脉洪大等,只有无形之邪热,没有有形之燥屎。教科书中所传有壮热,大汗是错误的,大汗之后,热随汗泄,热从何来?
处方:白虎汤类。
(二)阳明腑证:邪热陷阳明日久,津液被灼,粪便不下(病理卦象乾),乾为坚硬,邪热与燥屎并存也就是“胃家实”,多简单的三个字,言简意赅。
临床表现:日晡潮热,手足汗多,腹中鞭满胀痛拒按,大便秘结,腹中转矢气,烦躁,甚则神昏谵语,狂乱,不寐,舌苔黄厚燥或苔焦黑燥裂,舌边尖有芒刺,脉沉迟实或滑数。处方:承气汤类。
三、少阳病证
一阳二阴为少阳,阳藏肌腠,温里而实肌腠,卦象坎,外阴内阳,内藏精汁(胆汁)。太阳病不解,一者邪热内传少阳,精汁被灼上泛于口,故出现口苦,胸胁苦满,胆汁(精汁)不能顺利下传小肠,小肠分清别浊之功被伤。方药:小柴胡汤。二者太阴湿困,也可造成精汁不能下泻而上泛于口,所以胸胁苦满,默默不欲饮食,往来寒热,口苦,咽干,目眩,心烦喜呕,苔白或薄黄,脉弦等,处方:大黄附子汤,苍术薏苡仁半夏等燥湿药。
四、太阴病证
太阴阴多三个阴爻(卦象坤),阴中藏有精气神,太阴包括手太阴肺(经)和足太阴脾(经),脾为运化之官职,喜燥恶湿,五谷精微靠其运,湿多困脾太阴病,肺为娇脏,喜润而恶燥恶湿,太阴为阴脏体阴而用阳,寒湿困阻太阴脾,所以腹满,全身沉重,处方:大黄发附子汤,湿邪寒邪上干娇肺所以咳嗽,寒邪伤肺咳嗽连声,处方:麻黄附子细辛汤或加甘草生姜。湿邪伤肺咳嗽沉闷,处方:麻黄附子细辛汤家苍术苡仁和半夏。湿热交结要出黄疸,阳黄热重,小便黄用茵陈汤,阴黄湿重寒中,小便清大便溏加术附。
太阴病的特点:腹满、食不下,喜温喜按。
表现为里虚寒证:腹满胀痛,不欲饮食,腹泻,时或腹痛,喜温喜按,舌淡苔白腻,脉沉缓弱。
五、少阴病证
少阴一个阴爻,阴少所以为少阴(卦象离),阳(爻)多本身不病,二阳抱阴是为心(离),少阴阴中藏精津,少阴病则阳不伸(阳气减),恶寒、踡卧但欲寐,虚阳外越舌头根,扁桃体大要发热,头昏、头胀高血压,四肢逆冷成之因,坎阳被伤变成坤,死气沉沉谁知因?太阳邪热传少阴(病态乾卦),阴伤之后精津损,烦躁口渴多冷饮。少阴包括手少阴心(经)和足少阴肾(经)。足少阴肾卦象为坎,二阴抱一阳。正常情况下,心火下降肾水上升形成一个既济卦,化成热融融的一团气。这融融的一团热气是生命之根,今人不知珍惜,贪凉饮冷,日耗其阳,日久阴盛阳虚,虚阳被盛阴逼外,四肢烦燥,高血压、脑溢血、脑梗塞等病要发作,口渴而不喜冷饮,或喜而只漱口而不欲咽,咽喉炎等病要发作。
总之少阴病以虚寒为主,多见少阴寒化证,少见少阴热化证。
(一)        少阴寒化证︰是指心肾阳气不足,病邪入内,从阴化寒所表现的全身性虚寒证候。
表现:恶寒,手足厥冷,呕不能食或食入即吐,小便清长,下利清谷,蜷卧欲寐,脉沉细;身反不恶寒,面赤,脉微欲绝。
处方:四逆汤类回阳救逆。
(二)        少阴热化证︰是指少阴阴虚阳亢,从阳化热而出现的里虚热证候。
表现:口燥咽干或痛,心烦不寐,下利或自利清谷,小便黄赤而短,或腹胀不大便,舌尖红赤,脉象细数。
处方:黄连阿胶汤类滋阴清热。
少阴病的特点:少阴寒化,脉微细,但欲寐。少阴热化,脉微细数,烦躁欲寐。
六、厥阴病证
厥阴一阳托二阴(卦象震),包括手厥阴心包经和足厥阴肝经。寒入厥阴伤一阳,震变坤卦太阴乡,厥阴太阴为乡邻,阳伤脾职失健运,湿困太阴脾阳陷,消渴引饮溲长清。热入厥阴伤一阴,口渴烦躁谵语因。病(或寒或热)入厥阴寒热杂,姜附椒柏乌梅下。
另解厥阴二阴藏精血(卦象震),一阳鼓动四肢健,厥阴如若伤一阴(变成病态离卦精津受伤,消渴气上要撞心,心中痛热饥不食,如若一阳再有伤(病态坤卦),下利不止胃肠伤。
     总之,六经辨证不越阴阳二字,就在阴阳上下功夫。辨清阴阳治疗就会易如反掌,当今的大多数疑难病参合六经辨证就会迎刃而解。
阴阳辩证法则:见论坛   


澄空六经八卦解
        八卦涵盖天和地,解说物理很容易,三爻成卦八纯卦,三爻组成一个卦。
      一阴阴少为少阴(卦象离),二阳抱阴是为心(离),二阴抱阳这是肾(坎)。少阴阴中藏精津,少阴伤阳肢不伸(阳气减),恶寒、踡卧但欲寐,虚阳外越舌头根,扁桃体大要发热,头昏、头胀高血压,四肢逆冷成之因,坎阳被伤变成坤,死气沉沉谁知因?四逆汤来扶坎阳,少阴寒化无处藏。少阴阴伤精津损,烦躁口渴饮冷饮,溲赤短少是其因,黄连阿胶来煎尝。
        太阳阳多三个阳(卦象乾,健也),在人体表护卫强,太阳病则阳被困,郁而发热是其因,脾阳充足不出汗,麻黄汤药急急煎,汗出寒散表自健。脾阳不足肌腠疏,恶风汗出营卫虚,桂枝汤煎可解除,如若少阴阳气虚,寒邪直入少阴病,太阳少阳病合成。
        阳明阳多两个阳(卦象离),再加一阳(郁热)阳明伤(病态乾卦),阳明经证烦躁渴,新病大便未结实,白虎汤方就好使,阳明久病胃家实,燥实痞满可兼出,三承气汤因证施。
        少阳阳少一个阳(卦象坎),精汁内藏泻则祥,为病湿困和郁热(卦象艮),但藏不泻胆遭殃,三焦不通水道闭,决瀆失职病少阳。往来寒热小柴胡,太阴湿困要燥湿,半夏苍术苡仁使。
        太阴阴多三个阴(卦象坤),阴中藏有精气神,脾为运化之官职,五谷精微靠其运,湿多困脾太阴病,腹满咳嗽是其因。太阴腹满便不下,大黄附子细辛下,阳黄就用茵陈蒿,阴黄再把术附加。太阴阴伤大便结,麦味理中重用术。
        厥阴二阴藏精血(卦象震),一阳鼓动四肢健,厥阴如若伤一阴,消渴气上要撞心,心中痛热饥不食,如若一阳再有伤,下利不止胃肠伤。厥阴之病寒热杂,权衡寒热阴阳施。
         厥阴另解,厥阴一阳托二阴(卦象震)寒入厥阴伤一阳,厥阴太阴为邻乡,阳伤脾职失健运,湿困太阴脾阳陷,消渴引饮溲长清。热入厥阴伤一阴,口渴烦躁谵语因。病(或寒或热)入厥阴寒热杂,姜附椒柏乌梅下。

[ Last edited by 刘文澄 on 2006/8/6 at 11:43 ]
发表于 2005/12/25 11:58:31 | 显示全部楼层
这正是我当前正在找的东西!谢谢先生的好贴!祝先生圣诞快乐!!!
发表于 2005/12/27 09:09:00 | 显示全部楼层

澄空:从“否”卦说痞满

人身不过一水火,水火既济无沉疴。否卦的卦象是乾在上,就也就是阳气在上,坤卦在下,也就是阴气在下,二气不能交感,太阴阳明为寒湿所阻,清气(轻清之阳气)不升,浊气不降,导致胃腹痞满、大便稀溏。也就是《内经》上说的“浊气在上则生嗔胀,清气在下则生飧泄”。临床上可以出现脐中冷痛,口不渴、食不下,不知饥,命门冰凉,容易感冒,并且感冒后不发烧,这时用药就用热性(阳)药,大把姜附尽管用,大便成型药就停,这是用药真规则。
链接:http://www.37tcm.net/forum/viewt ... ge=1&highlight=

[ Last edited by 大圣 on 2005/12/27 at 10:21 ]
发表于 2005/12/27 09:18:53 | 显示全部楼层

澄空说坎离(心肾)

心肾是人立命之根本,六十四卦是由八卦重叠而成。凡是学过《易经》的人都知道这样一个口诀:离中虚,坎中满。意思是说离卦外面(上下)两个阳爻(在人身为气),中间一个阴爻,卦象为火,在人为心,为气摄血、为眼目;坎卦外面(上下)两个阴爻(在人身为血),中间一个阳爻,卦象为水,在人为肾、为血液、为血载气。抽出坎中的阳爻填充离中的阴爻,就构成了乾卦,全是三个阳爻,这三个阳爻就是气,阳刚之气,乾为健,坎离交媾平衡(水火既济)就是无病的状态。
因此,郑钦安先生非常重视人体的阳气,阳气就是生气,从坎卦看外阴内阳,要使这点阳气生生不息,别无它法,只有破阴回阳。这也正是临床上大量应用干姜、附子、桂枝、 肉桂的原因。很多人问我学中医的启蒙教材,我都会推荐 他先学《易经》,学会了《易经》就学会了治病法的简单办法。大道至简就是从这里说的。
链接:http://www.37tcm.net/forum/viewt ... ge=1&highlight=
发表于 2005/12/27 09:40:28 | 显示全部楼层

《医宗金鉴.伤寒心法要诀口诀》

伤寒传经从阳化热从阴化寒原委
六经为病尽伤寒,气同病异岂期然,推起形藏远非一,因从类化故多端。明诸水火相胜意,化寒变热力何难?漫言变化千般状,不外阴阳表里间。
太阳风邪伤卫脉证
中风伤卫脉浮缓,头项强痛恶风寒,病即发热汗即出,鼻鸣干呕桂枝功。
太阳寒邪伤营脉证
伤寒伤营脉浮紧,头疼身痛恶寒风,无寒而喘已未热,呕逆麻黄汤发灵。
风寒营卫同病脉证
中风浮紧遍身痛,头痛发热恶寒风,干呕无汗兼烦躁,伤寒身重乍时轻。浮缓呕逆无寒喘,头痛发热无寒风,烦躁而无少阴证,营卫同病大青龙。
误服三汤致变救逆
伤寒酒病桂勿与,呕吐不已血脓鲜,尺迟服麻致漏汗,恶风肢急小便难,微弱汗风青龙发,厥惕悸眩热仍然,身瞤阵阵欲擗地,桂加附子真武痊。
三阳受病传经欲愈脉证
伤寒一日太阳病,欲吐烦躁数急传,阳明少阳证不见,脉静身和为不传。
阳明表病脉证
葛根浮长表阳明,缘缘面赤额头痛疼,发热恶寒而无汗,目痛鼻干卧不宁。
阳明热病脉证
白虎烦渴热阳明,汗出身热脉长洪,不恶寒兮发恶热,和柴兼见少阳经。
阳明腑病热证
胃实脉大腑阳明,大便难兮脾约同,蒸蒸潮热濈濈汗,满痛始可议三承。
链接:http://www.37tcm.net/forum/viewt ... ge=1&highlight=
发表于 2005/12/27 09:43:40 | 显示全部楼层

澄空说阴阳(一)

《易》有太极,是生两仪,这个两仪就是阴阳,最初阴阳的意思是:阴为月亮(代表寒),阳为太阳(代表热)。乾为纯阳,乾卦《彖》曰:大哉乾元,万物资始,乃统天。坤为纯阴,坤卦:《彖》曰:至哉坤元,万物资生,乃顺承天。乾坤交媾化生六子:震、坎、艮三男,巽、离、兑 。由此可以看出乾阳统领坤阴。阳对阴的统领作用也叫驭,驾驭。阴盛阳就衰,阴证(阳虚)轻则冷,舌苔水滑,面青白,小便清长,大便溏,口渴也是喜饮热汤,重则上越,也叫戴阳证,治法:大补坎中之阳(元阳),附子、干姜是猛将,引火归原用肉桂,培火留阳甘草汤。阴寒如若透骨髓,细辛一药作用强。
链接:http://www.37tcm.net/forum/viewt ... ge=1&highlight=

[ Last edited by 刘文澄 on 2005/12/27 at 21:37 ]
发表于 2006/8/5 18:55:37 | 显示全部楼层
《真热则用温热药(辛甘淡发散类),真热则用苦寒药,》

字可能打错了!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刻加入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民间中医网论坛 ( 黔ICP备19001372号 )

GMT+8, 2024/5/19 12:31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23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