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女,26岁,华东人士,育1女。西医诊断:类风湿性关节炎。
08年清明期间首次发病,周身关节不适,以双膝及左2、3、4近端指间关节及右手第2近端指间关节为甚,另左肩与右肘关节疼痛亦明显,伴肿胀,其他小关节均有不适感。初就诊于其他科室,3月后转诊于风湿科,断为类风关。
后时发时止,09年上半年复又发作,服用西药塞来昔布胶囊、来氟米特片、羟氯喹片。
8月就诊,时:四肢麻木、疼痛,活动欠利,关节怕风、怕冷,关节肿胀、屈伸不利,晨僵明显,约2小时(晨起服激素1片)。关节痛处固定。遇寒痛增、阴雨天重、劳累后甚、夜晚明显、拒按而胀痛。另有腰膝酸软。肤色晦暗无光,口唇干红,咽干咽痒。身热夜甚。口干、黏腻。盗汗。舌体胖大、边有齿痕,舌尖色红,舌根苔黄。脉沉细。大便干、小便少,经带正常。食少纳呆。
除上述西药外,开中药方剂如下全蝎、桂枝、防己、防风、生苡仁、茯苓、土茯苓、生甘草、当归、炒白芍、白术、广郁金、陈皮。服后疼痛剧,疲累甚,酸痛不能起,需由家人抱下床。且肝功能指标药后呈阳性。
停中药,单服西药,激素止痛。其后,精神状态略有好转,能起能动,时有发作,发时疼痛、肿胀甚于以往。盗汗止。然疼痛关范围扩大,自述左右头骨、眼眶骨亦痛。唇色转为紫暗,且干。
---------------------------------------------------------------------------------------------------------
不知此为何证,如何用药,原方何处疏忽、致症状不轻反重?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