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间中医网

 找回密码
 立刻加入
楼主: 乡下土郎中

[治病良方]乡下土郎中 医案举偶

[复制链接]
 楼主| 发表于 2011/6/24 17:20:17 | 显示全部楼层
欢迎屈仔先生莅临!
  服通便茶,肠清茶,肠润茶之人,一信药商广告,二是确有通便之功,伶医己擅一时之功,但久服不仍伤阴更能伤阳,又有几人能懂。
  临床上很多津液不足之人,寒邪未入,其便先鞕,此时解表仍是要务。幸通便茶之药性非承气可比,然亦是小逆,通<<伤寒>>者自知。
  中药成药化,虽然便利,但已背离中医之根本,郎中深恶痛绝,又岂止通便茶一味也!
 楼主| 发表于 2011/6/24 17:20:28 | 显示全部楼层
就于便秘一症,有寒热,有虚实,辨证用药之妙,实未得中医整体观之要旨者难为。
  
  <<伤寒>>有阳明下法,少阴下法,热有诸承气,寒有小白散,已立通便之大法也。(还有脾约之麻子仁丸)
  
  温阳通便,郎中亦有管见,一为阳虚,一为气虚。肾主二便,阳虚便秘,一责之脾胃,二责之肾阳。在脾胃者气虚,在肾者阳虚。
  
  脾虚便秘用补中,倍当归加麦冬増水于谷道,加槟榔降其胃气,热者以大黄为舟楫,寒者用苁蓉或巴豆为舟楫,偶泻于补,护其阴阳,利其胃气。
  
  肾虚便难,肾中水竭者,补其肾水,水火两竭者,阴阳两补,一般郎中用八味丸加减。
  
  管中之见,与先生共勉。
 楼主| 发表于 2011/6/24 17:20:49 | 显示全部楼层
 赖某,男,28岁。咽痛,咳嗽三月而就诊。自诉初患咽痛,医拟扁桃体炎,输青霉素加地塞米松输注三天,好了一周后服发,又并咳嗽,干咳无痰,咽干如烟窗,再用则无效。改投中医,用咽痛之套方用之亦无效,迁延三月,最后慕名而至。诊见两颊潮红,两咽峡遍布红丝,脉浮细数,两尺不任重按。诊为肾虚不能制水火,肾中水气腾溢,干于肺则作咳,肾中阴火上冲,煎于上焦则脸红咽痛。书方:桂枝15克,茯苓50克 半夏10克 炙甘草10克 五味子6克。六帖后咽痛止,咳嗽平,再服六味地黄丸半月善其后。
 楼主| 发表于 2011/6/24 17:21:04 | 显示全部楼层
 李某,男,58岁,教师。因咳痰,咳血,到县医院住院,检查不出病因,治疗亦无效。后到中山医诊断为支气管扩张,用了"立即血"后,好了两年。今年初秋病再发,用了抗菌素和立即血后,咯血,咳嗽,仍难止住。找了一个中医,诊为肺燥,用清燥救肺汤合蒲黄,牡蛎,病有听好转,但仍然痰中带血。其弟乃郎中病友,某日带其来治。咳黄色浓痰,带血丝和少许血块,色鲜红。口干,大便鞕,小便正常,活动后气短心悸,舌红瘦无苔,脉浮细缓,偶有间歇。诊为肺痿,投炙甘草汤:生地30克 麦冬25克 火麻仁8克 炙甘草15克 人参12克 百草霜6克(冲兑) 阿胶9克(烊化) 五味子3克 生姜3片 大枣6枚 糯米酒半两。六帖后血止,原方去百草霜,火麻仁,加桂枝8克 ,再进十剂而安。
 楼主| 发表于 2011/6/24 17:22:00 | 显示全部楼层
 汤某,男,42岁,因慢支喘咳三年就诊。症见咳喘,咯白粘痰,入夜为甚,有时难于平卧,胸闷,腹胀,喉中噎塞,口淡无味,乏力。脉浮滑,舌胖嫩,边有齿痕,苔白腻。诊为湿蕴化热,痹阻肺气。治于袪邪除湿,通调气机。投三仁汤加味:杏仁15克 白寇仁15克 薏苡仁25克 半夏10克 厚朴9克 滑石15克 竹叶1扎,通草6克 苍术12克 藿香8克 冬花12克 紫苑12克。服20帖后诸症悉除,再进八帖理中汤善后,三年顽疾终于得瘳。
 楼主| 发表于 2011/6/24 17:22:44 | 显示全部楼层
咽痛需分经辨
  
  咽痛声嘶者,邪在肺。
  
  咽痛而吞咽不利,其邪在胃。
  
  咽痛而上气颊赤者,其邪在肝。
  
  咽痛而塞肿溃烂,其邪在心。
  
  而虚人咽痛,多为肺胃虚火及冲脉上逆,并非寒热可发微也。
 楼主| 发表于 2011/6/24 17:22:48 | 显示全部楼层
曾氏子,5岁。因小儿结核,发热咳喘就诊。其母代诉,2年前诊断出小儿结核,服抗痨药后好转,十天前发热咳嗽,按支气管炎输液无效,发热入夜为甚,高达 39度,咳嗽,流脓涕,盗汗,纳差,大便干,小便黄,脉细数,舌红瘦少苔。诊为气阴两伤,治于养阴润肺,益气健脾,止咳敛汗。
  秦艽8克 鳖甲12克 西洋参10克 百部8克 知母10克 柴胡8克 青蒿6克 麦冬10克 川贝3克 乌梅2枚。三帖后热退,再服25帖始安,随访四年,身健体壮。
 楼主| 发表于 2011/6/24 17:23:06 | 显示全部楼层
 鼻咽癌颇似中医外科的"失荣症"。治疗上,不外调和荣血,散坚开郁,但终属败症。
  
  放化疗虽对机体损伤甚大,副反应又剧烈。但鼻咽癌还是放疗的效果最大,一定要完成,这直接关系到病人的生存。
  
  放化疗后的呕吐,自有对症的西药治疗,现在本人并不主张中药的介入。
  
  完成后,如何调和荣血,软坚开郁,郎中乐意帮助你。我们是老乡,病人是在黄塘医院做的放化疗吗?
 楼主| 发表于 2011/6/24 17:23:36 | 显示全部楼层
巫氏,62岁。以咳嗽月余求诊,诉咳喘月余,头昏脑胀,颜面烘热,胸闷胁胀,时烦恶欲吐,大便鞕,小便短赤。脉弦滑实,舌红苔燥黄。诊为气郁化火,木火刑金,炼液为痰,阻寒肺道。治之苦寒泻火,疏肝利胆,养阴化痰。
  龙胆草9克 柴胡8克 山栀5克 黄苓10克 车前子6克 泽泻8克 木通5克 生地20克 牡蛎20克 桔梗10克 知母8克。二帖后咳喘减,再进二帖而愈。
 楼主| 发表于 2011/6/24 17:23:45 | 显示全部楼层
放化疗是不得不攻其邪实,此例因病理科医生失误,致使颈部浸润,放化疗完成后已成大虚之人,峻补并不宜,俗云"虚不受补"正是斯证。(间断用几瓶白蛋白是很好的)
  补养气血,肯定通过脾胃和实现,倒不必就拘于脾胃是否受伤。加上疾病向那一方面发展尚难定论。
  现在放化疗阶段,郎中并不主张中药介入。以后跟癌魔作斗争的日子还长看呢。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刻加入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民间中医网论坛 ( 黔ICP备19001372号 )

GMT+8, 2024/6/14 10:28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23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