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间中医网

 找回密码
 立刻加入
楼主: 乡下土郎中

[治病良方]乡下土郎中 医案举偶

[复制链接]
 楼主| 发表于 2011/6/24 17:31:20 | 显示全部楼层
陈氏,48岁,因跟婆母吵架甚烈,忽然头痛如劈,旋即昏迷,呕吐。送到县医院诊断为蛛网膜下腔出血,治疗十天不醒,因经济原因放弃住院,回家用药。因其娘家乃郎中近亲,其父亲来求诊。至寓,诊见高热神昏,不省人事,言语不出,肢体瘫痪,大便三日未解,导尿出小便黄少。舌干苔黑,脉洪滑。诊为情志过激,郁怒伤肝,气血上逼,脉络破裂,发为迫厥。今见舌干苔黑,脉洪高热,乃津液枯竭,血瘀化火,三焦亢盛。为血瘀脑络,热厥而闭所致。古云:"治风先治血,血行风自灭,"思之再三,试拟余氏清瘟败毒饮,因患家无力卖牛黄丸,只好合紫色丹。三天后其父来告知病情好转,请再为诊。病人神识已清,热烈已退,舌上津回,苔已变灰,肢体能屈伸,大便已通。原方再进三帖,后用竹叶石膏汤六剂清余热而愈。
 楼主| 发表于 2011/6/24 17:31:26 | 显示全部楼层
陈氏,48岁,因跟婆母吵架甚烈,忽然头痛如劈,旋即昏迷,呕吐。送到县医院诊断为蛛网膜下腔出血,治疗十天不醒,因经济原因放弃住院,回家用药。因其娘家乃郎中近亲,其父亲来求诊。至寓,诊见高热神昏,不省人事,言语不出,肢体瘫痪,大便三日未解,导尿出小便黄少。舌干苔黑,脉洪滑。诊为情志过激,郁怒伤肝,气血上逼,脉络破裂,发为迫厥。今见舌干苔黑,脉洪高热,乃津液枯竭,血瘀化火,三焦亢盛。为血瘀脑络,热厥而闭所致。古云:"治风先治血,血行风自灭,"思之再三,试拟余氏清瘟败毒饮,因患家无力卖牛黄丸,只好合紫色丹。三天后其父来告知病情好转,请再为诊。病人神识已清,热已退,舌上津回,苔已变灰,肢体能屈伸,大便已通。原方再进三帖,后用竹叶石膏汤六剂清余热而愈。
 楼主| 发表于 2011/6/24 17:31:35 | 显示全部楼层
 魏某,男,68岁。在跟人下象棋,因悔棋而争吵,忽然昏仆而急诊,血压升高,CT显右其底节血肿10cm,给止血,降颅内圧两天后清醒。家属要求中医结合治疗,诊见神清,颈项稍强,左偏瘫,左鼻唇沟变浅,面红目赤,口眼歪斜,语声謇涩脉弦滑数,舌红苔黄腻。诊为阳亢化风,风火相煽,气血逆乱,发为卒中。急予泻火熄风,引血归经,黄连解毒汤加味。
  黄连15克 黄芩12克 黄柏10克 栀子8克 甘草6克 煎药液冲生大黄粉3克。
  三天后血压正常,语音较清,原方减黄连为10克,再进五帖,左侧肌力开始恢复,可拄杖行走。出院后改用补阳还五汤治疗二个月而愈。
 楼主| 发表于 2011/6/24 17:31:50 | 显示全部楼层
中风后忧郁,魏氏,86岁,因脑栓塞而右偏瘫,经治疗好转,柱杖行走时不小心跌倒,致右股骨颈骨折,终至残废。丈因丈夫殆于心肌梗死,整日悲哭,郁郁寡欢,终于发展至妄见妄言,日夜都说能见其丈夫招魂,需到泉下写夫相会云云。家人延医诊治,诊为痰迷心窍,予化痰镇静之剂而不效。最后求治于郎中,诊脉细濡,舌淡红少苔。诊为思虑伤脾,脾阳不振,心肾不交,发为惊悸。投归脾汤合琥珀朱砂。
  人参15克 元肉10克 北芪20克 炙甘草10克 白术15克 茯神20克 当归10克 木香6克 枣仁25克 远志10克 生姜3片 朱砂0.3克 琥珀2克。
  五剂后症状大减,入夜已能安睡,偶见妄言妄见,再给仁熟散六帖善后而愈。
 楼主| 发表于 2011/6/24 17:32:06 | 显示全部楼层
古氏,36岁,无明显诱因,突然头痛如劈,旋即呕吐,昏迷。急诊送院,CT显蛛网膜下腔出血。经治疗三天,病情未见好转,家属请会诊。诊见颜面发红,烦躁不安,呼吸促,时不时昏迷,前额疼痛,饮水即呕吐,四肢厥冷。脉弦而数实,舌红苔黄,溲少,大便四日未行。见脉症俱实,数火煎灼,行釜底抽薪之法。
  大黄12克 扑硝12克 川扑8克 生甘10克。
  服后一日大泻数行,解下黑粪痰涎,臭秽难近。昏厥已不作,头痛略轻,但呕吐更频,口干,面红退为颧赤。舌象未变,脉转虚数。今阳明腑实虽通,但胃阴受劫,虚火蒸腾。拟复胃阴,清虚热,合降逆止吐,止血化瘀,用竹叶石膏汤化裁。
  人参20克 石膏50克 半夏12克 淡竹叶15克 粳米20克 麦冬20克 藕节15克 蒲黄8克 伏龙肝25克。
  一剂呕吐即止,头痛心烦减轻。原方加僵蚕8克 菊花12克再进四帖诸症大减而出院。出院后用钩藤饮加减,再治疗六天而愈。随访十年,一直健康。
 楼主| 发表于 2011/6/24 17:32:17 | 显示全部楼层
 古某,78岁,三个月前,因中风右偏瘫,住院治疗半月好转出院,从需人搀扶,到拄杖,功能渐次恢复。某日忽然恶寒,发热,呕吐,延医打针输液三日而不效,患侧亦日见无力。举家惊恐,怕其病复发。有亲友荐,即来请。至寓,诊见颧赤,发热37.5度,自诉口干,烦恶,纳差,饮水即吐,头痛,以前额为甚,难眠,有时一合眼,即周身发汗,汗后热不退。舌红,苔黄燥,脉弦带数,小便少,大便干。究其病因,一向脾胃伏热,与中风相合,发为痿废,加上起居不慎,偶感伤寒,表邪入里化热,热迫伤津,致使三阴更虚。<<伤寒>>中有目合则汗,为三阳合病。病因乃阴虚热盛所然,应予滋阴清热为治,用竹叶石膏汤化裁。
  淡竹叶12克 石膏30克 人参15克 麦冬20克 半夏10克 炙甘草10克 菊花10克 羚羊角3克。
  一剂呕吐止,二剂头痛减半,七剂诸症悉除,家属求善后之法,与地黄饮子二十剂。二个月后生活能自理,可自主行走。
 楼主| 发表于 2011/6/24 17:32:31 | 显示全部楼层
 李某,11岁,因放学后,与同学玩耍,忽然扑地,昏厥。当即送到医院,医生诊为脑震荡,给甘露醇等,沒多久醒转。但出现口眼&#65533;斜,右偏瘫,当时基层医院没有CT,只好送到省儿童医院,CT未发现出血和占位性病变,诊断为特发性偏瘫。回到家里,请来几个中医会诊,郎中适逢其会,有医诊为风邪主大小续命,有诊阳明痿症主清燥汤,有诊血瘀主补阳还五汤。郎中仔细给他查体,贝其神清,右鼻唇沟变浅,右肢瘫痪,颈稍有抵抗,体溫正常。舌红,苔淡黄,根部厚腻,脉洪数。细诊后出来力抒已见:"患者病发以来无恶风,恶寒,盗汗,故非风中,非大小续命可疗,无微细之脉象,无阴虚之见证,更非阳明痿症,有瘀血,肯定脉有弦涩,气虚脉难洪象,故亦非补阳还五汤可治。本例虽热象不明,但有神昏,偏瘫之症,有舌红脉洪数,可合"火中"之征,应予开窍醒神,豁痰清心,主安宫牛黄丸"。
  患者一天服一粒"同仁堂"安宫牛黄丸,第三天患侧肌力恢复,可以扶壁行走,再服三天,口眼已正,行走正常。至现在患者已健康成人。
 楼主| 发表于 2011/6/24 17:32:41 | 显示全部楼层
李某,52岁,因施工单位在广州工地,新年酒会里饮酒至半夜,席中突然昏厥,急送到广州市第一人民医院,诊断为脑出血,治疗一个半月后,基本恢复而回家休养,再经一个多月的功能恢复后,已能正常行走。在十天前出现头痛,疼痛如掣,入夜犹甚,并伴头昏眼花,心烦难寐,肢痠,口苦咽干等。经输丹参,脑活素等无效。最后求诊于余,诊见面赤,舌红苔薄黄,脉弦细数。证属肝肾不足,水不涵木,虚风浮阳,上扰清窍。拟柔肝潜阳,化痰清窍,从地黄饮子化裁。
  生地20克 山茱萸15克 石斛12克 黄芩10克 麦冬12克 五味子5克 茯苓15克 藁本10克 苁蓉10克 巴戟10克 菖蒲10克 远志15克 薄荷5克。
  药进五帖后,头痛即减轻,再进五剂诸症悉除,按原方再进十帖。历经八年,病人一切正常。
 楼主| 发表于 2011/6/24 17:32:54 | 显示全部楼层
九二年冬,行农村社教运动,郎中下队二年。村小学一老师因伤风寒,发热头痛,打针输液七日不解。适逢郎中到村医处办事,其正在输液,因相熟,说起病情,问何不用中医治疗,在村医同意后,遂为诊,自诉因冷风所袭后,当晚恶风寒,头痛低热(37.5度)有汗,即服安乃近后烧退,但头痛微汗仍在,即输液。问及小便可,大便六天未解,舌淡苔薄,脉浮大。见村医已备通便茶等药,力阻。为其书桂枝汤,村医咋舌,以阳盛火旺为由拒之,郎中云,汗多伤津,虽便难,但腹无所苦,和其营卫,其便自通,头痛自失。患者信余听言,二帖后果瘥。
 楼主| 发表于 2011/6/24 17:33:00 | 显示全部楼层
 李某,90岁 退休教师,患前额疼痛,晚上没事,天明起感到前额作烧,扪之又不烁手,体温正常,一烧则痛,显钝痛,人稍感乏力。因舌红,脉洪大,郎中先诊为脾胃伏热,用泻黄散三帖而不效。其辗转数医而治,有诊其肝火用当归芦荟者,有诊其肝虚火旺用逍遥散者,又有诊其脾胃湿热用藿香正气者,历经二月而不效。到医院做CT,彩色多普勒等,未发现异常。不得不再回来要求为其认真诊治,脉症如前,苦思不决。忆起<<金鉴>>四诊歌诀云:左颊部肝,右颊部肺,额心颏肾,鼻脾部位。首诊囿于阳明经部位,而不结合洪脉为心脉的脉象,从致误诊误治。改诊为心火上炎,投黄连解毒汤.
  黄连5克 黄芩8克 黄柏6克 栀子5克。
  二帖后额烧,额痛止,但是全身乏力,入夜难寐,心烦。脉变为浮数,热象已退又显气阴两虚之象,改清心莲子饮。
  黄芩8克 麦冬15 地骨皮10克 车前子6克 炙甘草10克 石莲子20克 茯神15克 北芪20克 人参15克。
  二帖后能安睡,心烦除,六帖后诸症悉除。随访五年一直健康。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刻加入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民间中医网论坛 ( 黔ICP备19001372号 )

GMT+8, 2024/6/14 06:39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23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