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间中医网

 找回密码
 立刻加入
楼主: 乡下土郎中

[治病良方]乡下土郎中 医案举偶

[复制链接]
 楼主| 发表于 2011/6/25 11:17:03 | 显示全部楼层
 冬
  刘氏,68岁,因家贫,三九天上山樵釆,汗后当风,又饮山泉,几日辛劳,终致生疾。初觉风寒,后始头痛,治疗失节,又有泄泻,头痛日渐加重而诊。自诉头痛绵绵,痛而定处,微恶风寒。舌红苔薄黄,脉浮数。诊为阳经外感,入里化热,风热上攻。治之解表散风,清热止痛,十神汤加减。
  紫苏10克 葛根20克 川芎15克 升麻10克 白芷 10克 麻黄10克 甘草10克 陈皮6克 香附6克 赤芍药12克 生姜3片 ?葱白2根 羌活8克 水牛角15克。
  三剂好轻,再三剂而愈。 
 楼主| 发表于 2011/6/25 11:17:15 | 显示全部楼层
 李某,25岁,初春患时疫,恶寒,头痛,咽痛。求治于一中医,服桂枝汤加味二帖,恶寒除,头痛反而加重而诊。症见低热(37.5),头痛甚剧,以枕部为甚,咽痛,口干,偶咳而无痰。舌红少许白苔,脉浮数。症属温病,肺卫风热,上攻作痛,治宜解表清热,辛凉轻透,予银翘散加味。
  银花8克 连翘8克 竹叶一扎 芦根10克 荊芥5克 薄荷3克 杏仁10克 玄参10克 淡豆豉8克 甘草6克 马勃6克 桔梗8克 牛蒡子8克。
  二剂后热退,头痛减轻,原方去豆豉,再进三剂而愈。
 楼主| 发表于 2011/6/25 11:17:33 | 显示全部楼层
曾某,手扶拖拉机司机,行车意外翻车,跌成脑震荡,住院半月头痛不愈而求治。自诉头痛,犹于枕后受伤部为甚,见伤口愈合良好,痛时烦恶欲吐,余无异常。舌淡红,少许薄黄苔,脉浮细数。诊为失血伤阴,脉失所濡,虚热上攻而痛,用滋阴清热法。
  石膏45克 人参15克 麦冬30克 半夏10克 甘菊9克 羚羊角3克。
  一剂头痛减半,三剂痛止,烦恶除。稍感疲劳乏力,予八珍汤六帖善后。
 楼主| 发表于 2011/6/25 11:17:39 | 显示全部楼层
 古氏,82岁,2003年冬,开始左舌边痛,牵动面颊,痛来如电,持续数十秒,日发六七次。到南方医院诊为三叉神经痛,予卡马西平,維乐生等,服后缓解。二年后复发,反增左侧肢体乏力麻木,肢端怕冷等。再用前药收效不大,已议神经切断术,因害怕手术而回乡就诊。
  自诉舌痛日七八次,持续十秒左右,头晕而重,口苦而干,小便数,大便结。诊见左侧活动不顺,肌力减退,舌红,黄腻苔,脉弦滑无力。诊肝肾虚亏,虚阳上浮,内风挟痰,走窜经络。拟补肝益肾,育阴潜阳,通络化痰止痛,予地黄饮子化裁。
  熟地30克 枣皮15克 石斛10克 麦冬20克 茯苓15克 巴戟10克 苁蓉10克 怀七10克 川足3条 全虫3克 地龙10克 运志10克 石菖蒲10克 牡蛎30克 薄荷5克 。
  八剂后舌痛减轻,左侧肌力恢复。夜尿频多,下肢浮肿,舌色转淡,苔变薄白。原方加附子12克 肉桂3克 再进20剂而愈。
 楼主| 发表于 2011/6/25 11:17:54 | 显示全部楼层
 曾某,71岁,头痛史已有七年,头痛显丛集性,到医院诊断为血管神经性头痛,经治疗,症状反复。七月初因帮家人收谷,汗后淋雨后,头痛加重而诊。自诉头痛于两边为重,发时头胀昏蒙,伴恶心呕吐,纳差,乏力,面色萎黄,二便正常。舌白,苔厚腻,脉濡数。诊为痰温挟热,上蒙清窍,阻络而痛。拟清热祛湿,降逆化痰止痛,用吴氏三仁汤加味。
  杏仁12克 白寇仁8克 苡仁30克 川芎30克 天麻8克 厚朴8克 半夏10克 茯苓20克 通草6克 佩兰10克 苍术12克 生姜4片。
  服六帖后诸症减轻,原方云滑石加藁本10克 再服10剂而愈,随访二年头痛不再发。
 楼主| 发表于 2011/6/25 11:18:01 | 显示全部楼层
 赖氏,42岁,患偏头痛七年,加重而诊。自诉右侧头痛,犹于右太阳穴为甚,搏动性痛,甚时胸闷欲吐,腰痠耳鸣。舌红少苔,脉弦细。诊为肝肾阴虚,木火上攻,夹瘀作痛。拟滋肾平肝,通络止痛,一贯煎化裁。
  沙参15克 麦冬20克 生地30克 川楝子6克 柴胡10克 黄芩10克 赤芍15克 川芎15克 牡砺30克。
  二剂后痛减,耳鸣除,再进十五剂,诸症如失,后用补中益气汤加川芎,荊芥,枳壳,薄荷善后。历经五年头痛不发。
 楼主| 发表于 2011/6/25 11:18:24 | 显示全部楼层
 怎么说呢?
  
  我实在不想把中医弄得在世人眼里越来越神秘.
  
  中医正因为走神秘路线,所以历代以来,传承效率非常低下(理由请见<师徒制不是振兴中医的救命稻草>一文),才有了现在的危机.而西方科学在对世界本质的认知上还处在初级水平,但是,却已经如此强大,可见其传承效率之高.难道不值得中医人士甚至是中华传统文化的各个领域的人士借鉴的吗?
  
  明白了中医的精髓,实际上中医一点都不神秘,非常直观.而名词搞得越多,越流散无穷,就越没有抓住中医的实质.
  
  搂住不要见怪,目的就是想和真正热爱中医的同道说说心里话.
 楼主| 发表于 2011/6/25 11:18:51 | 显示全部楼层
刘某,42岁,一向体健,茹荤酒,好炙煿。忽患头痛十天不好而诊,自诉头痛以前额为主,痛时自汗,余无异常,见其颜面潮红,脉洪长而实,舌红苔薄黄。诊为脾胃伏火,挟风上攻而痛。治阳明伏火,无以用白虎。
  石膏30克 知母10克 甘草10克 泽泻8克 木通6克 生地30克 麦冬20克 薄荷6克。
  二剂而愈。
 楼主| 发表于 2011/6/25 11:18:56 | 显示全部楼层
曾氏,36岁,因头痛并漏下而诊。自诉头痛绵锦,以颠顶为甚,痛时发胀而重,有时烦闷欲吐,胸肋偶胀痛,口干。月经越十日未停,量不多,血淡红,有少许血块,白带清稀。诊见脉弦细无力,舌尖红,舌根黄苔。诊为肝血虚亏,阴虚火旺,拟加味逍遥散。
  柴胡12克 当归10克 白术15克 茯苓15克 丹皮10克 薄荷6克 栀子(炮)5克 炮姜5克 蒲黄8克 牡蛎30 阿胶9克 藁本10克 蔓荊子10克 吴茱萸1克 炙甘10克 大枣5枚。
  六剂后血止,头痛减轻,原方去阿胶蒲黄,再进五剂头痛愈。
 楼主| 发表于 2011/6/25 11:19:10 | 显示全部楼层
  李氏,23岁,因生女,婆母不喜,产后几日,始劳作。一伤风寒,二触冷水,三因怫郁,终病,经治后落下头痛之病根,初时服头痛散能止,但久服伤胃。有日头痛甚烈而诊,诉头痛以头顶与枕部犹甚,痛时发胀,胸闷欲吐,微恶风寒,小便清长,大便溏,乳汁少。舌淡苔薄白,脉浮细。诊风寒上攻,脾胃虚湿,治于不换金正气散,因表症仍在,故合桂枝汤。
  川厚朴10克 陈皮6克 苍术12克 半夏10克 藿香10克 炙甘草10克 大枣4枚 桂枝10克 白芍10克 川芎10克 白芷10克 干姜6克。
  三剂而痛止,大便正常。后进六帖人参养荣汤而乳汁充足,母婴始得安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刻加入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民间中医网论坛 ( 黔ICP备19001372号 )

GMT+8, 2024/6/14 13:34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23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