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间中医网

 找回密码
 立刻加入
查看: 1707|回复: 5

眼睛发直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2/10/20 17:13:31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gnwd 于 2012/10/20 17:22 编辑

我因为自己畏寒便溏,轻微胃痞,头昏目眩等症服用过下方一段时间。有效,觉得身体慢慢好起来了,身体慢慢温热有力起来,虽然便溏改善不大。但是现在继续服用眼睛发直,就是觉得自己聚焦能力受限,但实际上检查视力又没有问题,医师检查聚光也没有什么问题。看近处的东西的确觉得纹理不清。(肯定不是纯西医的视力问题概念,因为时好时坏,而且上眼眶中按酸痛,一直到头顶都有紧缩不爽感——直接和头晕目眩相关)


症状:头晕目眩(发直),前额及相连的头顶一篇发紧,上眼眶中按痛,身冷便溏(肚皮冷,臀部近腰一带常常觉得凉,好像有水一样,上半身也时常觉得从胸中冒凉气)。以前完全不想喝水,现在还能喝一点,口不渴,小便正常,偶尔黄。大便溏。

方子: 人参6/10 茯苓9 白术9 炮姜9 炙甘草6 桂枝9 杜仲15 (补骨脂/巴戟天) (半夏9 陈皮9 这两个有时候用有时候不用,不用是因为觉得半夏有点下气)。其中“/”表示或者。

我自己试过药,柴胡,芍药,黄芩,泽泻等都会造成自己腰更凉,所以我认定自己相火虚弱。曾经试过(泽泻20 白术10),的确对头晕有用。

我现在的问题是,不知道上方中哪些东西会造成“目直”, 人参还是桂枝?上方加入大枣4枚,可以减缓“目直”的弊病,但用一段时间后又不行了。

这段时间用香砂六君丸(党参,茯苓,白术,甘草,木香,砂仁,半夏,陈皮,大枣,生姜),眼睛还是偶尔发直,好像晚上情况好一些。不过,虽然效果微小,仍然便溏,一躺下胃中就走水,但还是觉得腹中情况越来越稳固。只是肚子(神阙,关元一带)还是觉得凉,似乎也在改善。

我现在不知道怎么办了,以下是两种方案
1. 在上方的基础上去掉某种药,加首乌,大枣
2. 去掉人参,桂枝,以温中化痰为主。

补充:每次都觉得自己的用药记录做得不好,以前用苓桂术甘汤的时候,用的是肉桂,当时似乎也加重了头晕,出汗增多,但是否目眩没有注意。但是解决了自己胃痞和腰冷酸的问题。所以对桂枝也不确定……



 楼主| 发表于 2012/10/22 07:25:39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gnwd 于 2012/10/22 07:30 编辑

没有人给点建议吗?

昨天晚上灸了一下百会, 现在(早上)还觉得头皮发凉。有效!眼眶上按痛减轻

打算将汤药换成:白术,砂仁,陈皮,杜仲。
现在诸症都趋于好转,但是停用了香砂六君丸,换成香砂养胃丸,感到无效。不能停药,脐周以及腰阳关以下时常觉得有水,凉。


 楼主| 发表于 2012/10/23 18:19:01 | 显示全部楼层
    例如,人参是补气药,适用于气虚症候,若用于阴虚阳亢,内有虚热的人,吃了人参就会出现头晕、心悸、失眠、鼻衄、口舌生疮、咽喉疼痛、便干、食欲减退等所谓“人参滥用综合征”。
    国外有人曾对133例长期服用人参的慢性虚弱者进行分析,这些人平均每天每人服人参3克,连续一个月,结果全部出现了中枢神经兴奋和刺激症状,其他尚有26人咽刺激、9人性欲亢进、6人抑郁、14人浮肿、7人食欲降低、5人血压下降、4人闭经。上述症状表现为皮质类固醇中毒,国内也有类似的报道说因服人参而致目盲、不能视物一例。
 楼主| 发表于 2012/10/23 18:20:21 | 显示全部楼层
看来是人参的问题。可是便溏腹泻时久,没有人参效果不显……

以后用参,我还是遵循人“虚弱”的时候用。不是很虚,还是慎用,短期用
 楼主| 发表于 2012/11/1 09:28:06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gnwd 于 2012/11/1 09:29 编辑

我忍不住,还是用了下方,两付后自觉有点用,头皮和眼眶压力减轻,自觉清凉下来了,头晕“目直”症状未能痊愈。但是于肠胃不利(自觉身上凉气增多)。看来是前段时间燥性药用得太多,伤阴而致。

1 乌梅15 山萸9 五味3 茯苓9 炙甘草6 姜半夏9 陈皮6 制首乌15 大枣3枚 干姜6 仙灵脾6 (龙骨6 牡蛎9)



但是前面的药(炮姜, 人参, 桂枝, 益智仁……),到底怎么取舍不清楚……

拟:桂枝9 茯苓9 白术9 炙甘草6 木香6 砂仁6 半夏9 陈皮6 制首乌15 龙眼9 五味3 (杜仲 仙灵脾)
 楼主| 发表于 2012/11/7 12:28:48 | 显示全部楼层
用了几付药,方子中均有 首乌,半夏,陈皮,茯苓,炙甘草,五味子。其他的药有龙眼,砂仁,桂枝,白术,这些有时候用有时候不用,拿不准,只是试试。

慢慢的好了,虽然时不时还有些症状,只是我觉得自己体虚,用制首乌好像上半身还有点凉。身体弱了,对用药太苛刻。

其实我也搞不懂是湿病导致还是血虚导致。也许兼而有之。脉象上血虚是无疑的,是否有湿我还不确定。

既然自己开了贴,还是说明一下结题。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刻加入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民间中医网论坛 ( 黔ICP备19001372号 )

GMT+8, 2024/6/1 23:27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23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