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民间中医 (http://37tcm.com/cgi-bin/leobbs.cgi) -- 医理真传 (http://37tcm.com/cgi-bin/forums.cgi?forum=34)
 --- [推荐]<<脉诀乳海>>之脉赋 (http://37tcm.com/cgi-bin/topic.cgi?forum=34&topic=224)
 -------------------------------------------------------------------------------
 
 -- 作者: wlmji
 -- 发布时间: 2005/03/13 06:29pm
 
 脉赋
 欲测疾兮生死,须详脉兮有灵。
 左辨心肝之理,右察脾肺之情。
 此为寸关所主,肾即两尺分并。
 三部五脏易识,七诊九候难明。
 昼夜循环荣卫,须有定数。
 男女长幼大小,各有殊形。
 复有气节不同,须知春夏秋冬。
 建演卯月木旺,肝脉弦长以相从。
 当其已午,心大而洪。
 脾属四季,迟缓为宗。
 申酉是金为肺,微浮短涩宜逢。
 月临亥子,是乃肾家之旺;得其沉细,各为平脉之容。
 既平脉之不衰,反见鬼兮命危。
 儿扶母兮瘥速,母抑子兮退迟。
 得妻不同一治,生死仍须各推。
 假令春得肺脉为鬼(邪),得心脉乃是肝儿;肾为其母,脾为其妻。(此即言五行的相生相克、四季所属五脏。如春属木,见肺金脉为克我之鬼也,见心火之脉是我生之子也,见肾水脉是生我之母也,见脾土之脉我乘之妻。注:克之太过为乘为伐!)
 春得脾而莫疗,冬见心而不治。夏得肺而难瘥,秋得肝亦何疑。
 此乃论四时休旺之理,明五行生克之意。
 举一隅尔为例,则三隅而可知。
 按平弦而若紧,欲识涩而是微。浮芤其状相反,沉伏殊途同归。洪与实而形同仿佛,濡与弱而性状依稀。
 先辨此情,后论其理。更复通乎药性,然后可以为医。
 
 
 
 
 
 
 --------------------------------------------------------------------------------
 
 -- 作者: wlmji
 -- 发布时间: 2005/03/15 12:55pm
 
 <续上>
 既以明其三部,须知疾之所有。
 寸脉急而头痛,弦为心下之咎。
 紧是肚痛之  ,缓即皮顽之候。
 微微冷入胸中,数数热居胃口。
 滑主壅多,    涩因气少。
 胸连胁满,只为洪而莫非。
 胸引背痛,缘是沉而不谬。
 更遇关中浮缓不餐,紧牢气满喘息难痊。
 弱以数兮胃热,弦以滑兮胃寒。
 微即心下胀满,沉兮膈上吞酸。
 涩即宜为虚视,沉乃须作实看。
 下重缘濡,女萎散疗之在急;
 水攻因火,牵牛汤泻则令安。
 而乃尺中脉滑,定知女经不调,男子遇此之后,必主小腹难消。
 伏脉谷兮不化,微即肚痛无谬。
 弱缘胃热上壅,迟是寒于下焦。
 胃冷呕逆涩候,腹胀阴疝弦牢。
 紧则痛居其腹,沉乃疾在其腰。
 濡数浮芤,皆主小便赤涩;细详如此之候,何以能逃?
 若问女子何因尺中不绝,胎脉方真。
 太阴洪而女孕,太阳大而男娠;或遇俱洪,而当双产。
 此法推之,其验若神。
 月数断之,各依其部。假令中冲若动,此乃将及九旬。
 患者要知欲死,须详脉之动止。
 弹石劈劈而又急,解索散散而无聚。
 雀啄频来而又住,屋漏将绝而复起。
 虾游苒苒而进退难寻,鱼跃登登而迟疑掉尾。
 嗟乎!遇此之候,定不能起。纵有丹丸,天命而已。
 复有因重沉沉,声音劣劣。寸关虽无,尺犹不绝。
 往来息均,踝中不歇。如此之流,何忧损灭?
 经文具载,树无叶而有根;人困如斯,垂死乃当更治。
 
 
 
 
 
 --------------------------------------------------------------------------------
 
 -- 作者: slaysboxer
 -- 发布时间: 2005/03/15 10:32pm
 
 支持!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