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间中医网

 找回密码
 立刻加入
楼主: 希望之旅途

(腹胀3年)求教

[复制链接]
 楼主| 发表于 2014/1/15 15:02:18 | 显示全部楼层
发表于 2014/1/15 16:52:38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希望之旅途 的帖子

自己去百度搜
发表于 2014/1/15 19:06:02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sunjingxin1955 于 2014/1/15 19:22 编辑

       “对于气逆,再说一个现象,就是容易攻心,引起早搏,它功上之前能有预见倒吸一口凉气的感觉,有时则无法预见。
这种气逆经常会强迫咳嗽,到胸以上还会在嗓子里分泌粘痰。
       “上腹涨,但我知道是下腹顶起来的。
       “以前不涨肚的时候,这股气也往上顶,往往顶的脸上发热,心里乱跳。”
       舌边齿痕,舌根之白腻,皆显示湿寒之症。

        怎样一个胀法,陆陆续续才说出了关键。此乃脾肾心三脏之气虚寒:盖脾肾之气虚寒,食谷不化,郁生浊气;而心气或因惊,或因恐,或因其他强力精神刺激而致心气虚寒,心阳不得下行温煦肾水,肾水寒凝,脾胃不得肾阳温煦,谷食不得化运而生浊气,常有过于饱食原本三四小时即应消化之食,五六小时还没消化即为食积,大量产气(硫化氢或沼气,皆为毒气)蓄积腹中而胀,上则为嗝,下则为屁,不上不下则为胀气,其气之去路往往有二:其一若气入肠系膜丰富之静脉则胀痛加剧,若高压之气压入肠之动脉,冲动心脏之动脉瓣,则心闷欲死;若压入淋巴系统则其气继续上行至胸、咽,则憋闷欲死。待气退则一切如常人。
        此症之源,为脾肾心三脏虚寒,而气上冲心胸则原动于小腹,即肾之寒水上冲,继而推动胀气而行,此症仲景谓之奔豚,治之并非难事,对症三两剂之间耳。


 楼主| 发表于 2014/1/15 21:22:59 | 显示全部楼层
sunjingxin1955 发表于 2014/1/15 19:06
“对于气逆,再说一个现象,就是容易攻心,引起早搏,它功上之前能有预见倒吸一口凉气的感觉,有时则 ...



很感谢,说的有理。

2012年用过奔豚方,温氏和另一种的,不起效,反而燥热厉害,哎~
 楼主| 发表于 2014/1/15 21:23:44 | 显示全部楼层
lujg98 发表于 2014/1/15 16:52
回复 希望之旅途 的帖子

自己去百度搜


 楼主| 发表于 2014/1/15 21:27:50 | 显示全部楼层
江海余生 发表于 2014/1/14 19:19
回复 希望之旅途 的帖子

我也只能说试一试,我加了藿香,防风,泽泻等有止泻的作用,具体的就要看你的身体 ...

非常感谢。
发表于 2014/1/15 22:14:48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sunjingxin1955 于 2014/1/16 07:53 编辑

回复 希望之旅途 的帖子

       既然用过奔豚方,那么还有当时的方子马?与你所述的奔豚不同之处,一般情况是奔豚证都有发作时口腔大量涌泄津液,医书上称作“白津”,你却是口腔干燥,但你也说到每次发作时,都会在咽部生出痰液,被迫出痰。这其实应该是奔豚证之一,只不过津液没有像其他人一样水液上涌到口腔的唾液腺,而是止于气管、咽部,且不是水液,而是痰液,这样,不知使用过苓桂枣甘汤没有,在此基础上再加上桔梗、百合、贝母、麦冬之类的润肺化痰之剂。润肺化燥,解除下焦上冲之气,然后再强健脾胃,除寒燥湿,也许是解除此症的一条出路。
       如此,你的病症又多加了一个肺阴虚。中医在治疗上有一种典型病症造成法,即用药使患者出现适应某种方药的典型症状而后治之。上述桔梗、百合贝母、麦冬、玉竹之用,即可视为此种疗法。
 楼主| 发表于 2014/1/16 20:44:40 | 显示全部楼层
sunjingxin1955 发表于 2014/1/15 22:14
回复 希望之旅途 的帖子

       既然用过奔豚方,那么还有当时的方子马?与你所述的奔豚不同之处,一般情 ...

记得一种有川芎,和网上查到的奔豚汤基本一样。
苓桂枣甘汤,确实很像这个症状,配合治疗肺阴虚更适合。

但还是不完一样,主要是没有从肚脐以下顶上来的感觉,而是自觉心闷,呼吸不顺的时候为先兆。
 楼主| 发表于 2014/1/16 20:45:49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sunjingxin1955 的帖子

现在若用苓桂枣甘汤,肯定会燥热。
发表于 2014/1/17 11:12:52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希望之旅途 的帖子

这个病我治疗过的,这个病人据他自己说是涨了5年,吃过很多药都没有治好,后来是乡下的一名老中医给了我一味药,说了这药的用法。这药我从没有见过,也不知名。我就用这药配了一些健脾胃的药,一副药吃了5天,就没有问题了;他说因为时间太长,需要巩固疗效还想要两服药,后来只给了一副,就完全好了,至今有几年了,一直没有复发。这味药是比筷子稍细的一些根茎,味淡。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刻加入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民间中医网论坛 ( 黔ICP备19001372号 )

GMT+8, 2024/6/5 13:26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23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