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间中医网

 找回密码
 立刻加入
楼主: 529778693

伤寒论条目及学习笔记

[复制链接]
 楼主| 发表于 2014/8/11 10:45:20 | 显示全部楼层
18、喘家作桂枝汤,加厚朴、杏子佳。
简句:喘家作,桂枝加朴杏
桂枝汤加厚朴、杏子汤
下后微喘及喘家 桂枝汤外更须加
厚朴二两杏五十 此法微茫未有涯
桂枝三两去皮、芍药三两、甘草二两炙、生姜三两切、大枣十二枚擘、厚朴二两去皮、杏仁五十个去皮尖。
上七味,以水七升,微火煮取三升,去渣,温服一升,覆取微似汗。
(1)、陈慎吾《伤寒论讲义》:山田正珍:平素有喘者,谓之喘家,不可执成方投之,宜加厚、杏二物,兼治其喘。……凡病有痼疾,加以卒候,当先治其卒候,是法也。今随证加味一并治之者,又一法也。佳者,盖言遵古法。先治卒候未尝不可,但不如加味并治为优耳。【附注】厚朴主治胸腹胀满,旁治腹痛。杏仁主治胸间停水,旁治短气、结胸、心痛,形体浮肿(详见第23条)(后学按:不知所指)。
(2)、李翰卿《伤寒论讲义集要》:桂枝汤原方加厚朴一钱至二钱,杏仁二钱到三钱。……【喘家作】陈氏云:平时有喘证的人,名曰喘家。喘家作是喘证虽愈,但因桂枝汤证又发作起来。……【按语】陆氏说过,凡病痼疾,加以卒病,当先治以卒病,后乃治其痼疾,根据这两节的意义,桂枝汤本身不能治喘,如果桂枝汤证兼见喘的话,必须增加喘证之药以治之。又说明杏仁、厚朴合用,有治喘之效。本方的主证除喘证外,其余与桂枝汤证同。
(3)、倪海厦《人纪》:厚朴、杏仁的量和桂枝一样就可以了,杏仁可以加多,李子和杏子的果仁都可以用。喘家,就是本来就有咳嗽,喘包括咳,咳久就变喘。只要是主证是桂枝汤证,有咳嗽或气喘。就先想到桂枝汤加厚朴杏仁。
如果得到桂枝汤证,就是太阳中风、有恶风、有汗、头痛,开桂枝汤吃,结果病人喘气,咳得很厉害、就代表这人本来就是其它问题,这时候就用”桂枝汤加厚朴、杏仁”,为什么这样?这病人的中焦素有湿热,这湿热是平常累积起来的、就像喝酒的人一样,不用”葛芩连汤”,用”桂枝汤加厚朴杏仁”也可以。所以舌苔很黄就是很热,热就是发炎,舌苔很厚,口水很多黏黏的,就是湿,平常就有这种病的人,得到桂枝汤证的时候,桂枝汤喝下去。病人会喘,这时候的处方要同时开”去湿”、”去热”的药,有会喘就是肺有问题,所以这热一定是热在肺上面,咳嗽痰黄黄浓浓的,舌苔黄的,就是肺家太热了,这时候加”杏仁”,杏仁的功能在【本草】上写它可以去肺热,第二能够化痰,第三润肤,杏仁会使皮肤变得很光润,因为肺主皮毛,皮肤毛孔的润泽是靠肺来的,杏仁润肺,所以杏仁是很好的保养的药。去湿药”厚朴”,厚朴能去脾脏的湿,脾本身就主湿,脾有一定的湿度,湿太过了,用厚朴去收敛它。张仲景的意思就是,如果这人有桂枝汤证,吃了桂枝汤,桂枝汤证清除了,变成咳嗽有点气喘,再拿桂枝汤给他吃,里面加厚朴杏仁,就可以了。反过来说,如果有桂枝汤证还有气喘咳嗽,且咳黄痰,就吃桂枝汤加厚朴杏仁,如果喝完酒回来,得到桂枝汤证,就是酒客病。于此可见仲景之治病,注重新病,其旧恙则兼及之而已。如果本身的旧病没发现症状就不管它,以新病为主,吃药后发起来了,就顺便治。所以有”主证”、”兼证”同时出现的时候,以”主证”为主就好了。
(4)、聂氏伤寒学:这种方法比单纯用桂枝汤好,所以说“加厚朴、杏子佳”。本证的辨证关键:1)以风寒表虚证兼喘、咳者为宜,必见汗出恶风;并以此区别麻黄汤证的无汗而喘。2)苔见薄白,脉见浮缓,内无里热象为宜。【古代应用】:《普济本事方》:一武臣为蔻所执,置舟中艡板上,数日得脱,乘饥恣食,良久解衣扪虱,次是遂作伤寒,自汗而膈不利,一医作伤食下之,一医作解衣中邪而汗之,杂治数日,渐觉昏困,上喘息高,医者怆惶失措,太阳病下之,表未解,微喘者,桂枝加厚朴杏子佳,此仲景之法也。指令医者急治之,一啜喘定,再啜挚挚微汗,至晚身凉脉已和也。《临证指南医案》:劳倦阳虚感寒,表重于里,症见形寒身热,头痛脘闷,身痛,本方去芍药、红枣、甘草,加茯苓、陈皮。【现代临床应用】1)慢支炎急性发作(发热恶寒、汗出、咳嗽、苔白脉缓者)、小儿支气管炎、支气管肺炎(证见表虚兼有咳喘者),效果佳良。2)喘证:刘渡舟《伤寒论通俗讲话》指出本方适用于:患太阳中风无喘宿疾,只因风邪外袭内迫,影响肺之宣肃而见胸满气逆者;太阳病表不解,大便不通,本应先解表后下,但先下之,致表邪迫肺作喘,因表不解仍用之;临床凡见气喘因外感风寒者,苔白脉浮者皆可。【笔者临床应用】1)桂枝加厚朴杏子汤的病因:包括风寒外感,正气内伤,痰饮内伏等三个方面。病机以表里同病,虚实夹杂为特点。在表为风寒外袭,营卫失和;在里为表邪犯肺,脾脏受损,痰湿内盛。其病机概括为:风寒外袭,营卫失和;表邪犯肺,肺气上逆为主。2)治疗作用有三:调和营卫,解表祛邪;调理脾胃,助正祛邪;止咳化痰,降气平喘。3)临床适用范围:A素有痰喘,新感风寒之邪,病因中风证而致咳喘复发或加重者;B素无喘疾,新感风寒,表邪内迫于肺,病太阳中风兼咳喘者;C本病太阳中风或伤寒,因误治、失治而致正耗邪陷,表证不解,兼有咳嗽、微喘者;D素体虚弱或大病、久病正虚,而病风寒表证兼喘咳者;E外感表证,迁延日久,兼咳喘,白痰且多者; F        本为外感咳喘证,表解咳喘迁延不愈,并兼有自汗者;H无论表证有无,由于肺脾失调,咳喘痰湿内盛者;I无论表证有无,由于阳气虚耗,痰湿偏盛,肺寒气逆者。总之:辨证标准是:咳嗽喘息,咳喘相兼;汗出、发热、恶风寒、痰多色白;舌质淡红,苔白润(含白腻、白滑、薄白),脉浮缓等。4)治喘三方的鉴别应用:平时治喘,小青龙汤、麻杏石甘汤是常用之剂,而桂枝加厚朴、杏子汤应用较少,有的误将麻杏石甘汤用于风寒束肺的不少,笔者体会:麻杏石甘汤用于邪热迫肺者,小青龙汤用于寒饮射肺者,桂枝加厚朴、杏子汤用于风寒束肺者。5)慢性支气管炎发作,证见发热恶寒,汗出、咳嗽,苔白脉缓者;小儿支气管炎,支气管肺炎,证属表虚兼咳喘者,若热重,加苏叶,咳甚,加川贝,桔梗;痰多加半夏,喘甚加款冬花。【医案选录】1)哮喘 某,男,14岁。自二岁患肺炎后,哮喘反复发作,多于春季喘息为重,每当外感,咳喘必作。近是外感,身热不显,唯咳嗽,伴有喘息,痰多色白,微汗恶风,不得平卧,胸闷不适,不欲饮食,脉沉弦,苔薄白。两肺可闻干啰音,面色暗黄,形体消瘦,证属风寒外束,内迫于肺,治以解肌祛风,降气平喘:桂枝加厚朴杏子汤加银花、贝母、桑皮,服药20剂,喘咳基本消失。继以苓桂术甘汤加银花、杏仁、五味子、贝母善后,共治二月。追访三年,未再复发。2)咳嗽 女,10岁。89年3月12日初诊。咳嗽三个月,多方不效,严重影响学习及体育煅炼。现证:咳嗽频作,咽痒,痰多色白,夜卧咳甚,易汗出,饮食不佳,脉略数,苔薄白。心(-),两肺呼吸音粗。证属风寒束肺,郁而化热。治以疏风散寒,略佐清热:桂枝加厚朴杏子汤加银花桔梗五味子。服药五剂,咳嗽锐减,继进六剂,半年未复发。3)咳喘证 男,9岁。自幼患咳喘,今春外感,诱发咳嗽喘息,服药未愈。近来数天,复感外寒,咳嗽喘息加重,夜卧难平,痰多稀白,喉中痰鸣,服抗菌药等不效。素体虚弱,脾胃不和,易患外感,舌略红,苔剥脱,中间苔淡黄,脉沉弦略数。证属寒邪束表,郁而化热,肺气不降,而致咳喘,治以调营和卫,理肺平喘:桂枝8克、芍药10克、甘草4克、生姜3片、大枣5枚、浙贝10克、桔梗10克、杏仁8克。六剂,每剂分三次服用。药后喘平,夜卧已安,唯晨起偶有咳嗽,前方不变,继服四剂。咳喘皆平,继调脾胃,五年未复发。
(5)、冉注伤寒论:戴元礼云:太阳病有咳喘者,无汗喘者,宜麻杏石甘汤。有汗喘者,宜桂枝加厚朴杏子汤。无汗咳者,宜小青龙汤。少阳病无喘有咳,咳者宜小柴胡加五味干姜,阳明病无咳有喘,内实喘者,宜大承气汤。下利者,宜葛根芩连汤。三阴病唯少阴有喘咳,喘者宜四逆加五味干姜。咳者阴邪下利,宜真武汤加五味干姜。阳邪下陷,宜猪苓汤。然喘皆危候也。
(6)、成友仁《伤寒论阐释》:与麻黄汤证不同之点,主要在于有自汗出一症,自在意中。
(7)、刘绍武《伤寒论阐释》:厚朴治胀,杏仁治喘。喘家实际是一个过敏反应。原因:第一个是从肺里出的问题,气管痉挛;第二个是从胃肠道里出的反应,是胃肠道的下坠后引起的虚寒腹胀。由于气体增多,排不了集中到横膈膜下面,气把横膈膜向上推高,压迫了膈肌,影响了肺功能,因此不是治肺,直接治腹胀就可以了。所谓“作”,说明它有时不喘,也就是发作时才喘,原因是第43条由下造成的,虚寒排气不利,真正是肺里喘的问题,非麻黄不可,此应参照第43条,用下而致喘,作为喘家作的因素之一。
附:第43条、太阳病,下之微喘者,表未解故也,桂枝加厚朴杏子汤主之。
(8)、伤寒论古今研究:【释义】  索有喘疾之人,最易因风寒外感而触发,从本条以桂枝汤为主治疗来看,病者当是太阳中风证,即除喘外,还当有头痛,发热,汗出,恶风,脉浮缓等证。因肺主气,外合皮毛,风寒袭表,内迫于肺,致肺气不宣,‘丽使喘息发作。 •本证为风寒袭表,营卫不和,肺气不宣,故应调和营卫、解肌祛风、降气定喘,方用桂枝加厚朴杏子汤。
桂枝加厚朴杏子汤即桂枝汤加厚朴、杏仁而成。以桂枝汤调和营卫、解肌祛风,而治太阳中风,加厚朴消痰下气,杏仁降逆平喘,若新感引动宿疾,为表实无汗兼喘者,非本方之所宜。
【选注】  成无已:太阳为诸阳主气,风甚气壅,则生喘也,与桂枝汤以截风,加厚朴杏子酎降气。
钱潢:气逆喘急,皆邪壅上焦也。盖胃为水谷之海,‘肺乃呼吸之门,其气不利则不能流通宣布,故必加入厚朴杏仁乃佳。杏子即杏仁,前人有以佳字为仁字之讹者,非也。
黄元御:平素喘家,胃逆肺阻,作桂枝汤解表,宜加朴杏降逆而破壅也。
魏荔彤:凡病人索有喘证,每感外邪,势必作喘,谓之喘家。
陈念祖t桂枝本为解肌,若喘则为邪拒于表,表气不通而作,宜麻黄而不宜桂枝矣。焉亦有桂枝证悉具,惟喘之一证不同,当知是平日索有喘之人,名日喘家,喘虽愈而得病又作,审系桂枝证,亦不可专用桂枝汤,宜加厚朴从脾而输其气,杏仁从肺以利其气佳,
陈恭溥:厚朴气味苦温,秉少陷木火之精,生用解肌达表,破积行气,炙熟能运上助脾,畅胃和中。杏仁气味甘苦,能利肺气。肺合大肠,共主皮毛,肺气利则大肠气亦利。桂枝加厚朴杏仁汤,利肺运脾,解肌定喘之方也。
黄竹裔:此节承上节,畜病之疑似。上节言不可因自汗误认为桂枝证,此节言不可因喘误认为麻黄证,所以医家不可无间法。
【讨论】  对本条总的精神,多数注家认为是叙述桂枝加厚朴杏子汤的证治,唯黄竹斋之见与众不同,认为此条是承上条而辨疑似证,他说:  “上节不可因自汗(酒客自汗——编者)误认为桂枝证,此节不可因喘误认为麻黄证。”临床上外感风寒见喘者,确实多为麻黄证,但本条首冠“喘家”,后述桂枝汤,可见其本意主要在于前者,然而黄氏之说,对我们也颇有启示。同样是前一种意见者,对本条具体理解上也有差异,一些注家认为本证是喘家又患中风证,引起宿疾发作时的证治,也有的注家认为,本条暗含素有喘疾之人,常常胃逆肺阻,如果患有中风证,即使未见喘促,亦当于桂枝汤中加厚朴杏仁以降逆而破壅。这两种看法,都有一定根据,对临床均有指导意义,皆可遵从。对本方中用厚朴杏仁两味药,陈恭溥的解释较有启发,他认为厚朴畅胃和中,杏仁能利肺气,肺合大肠共主皮毛,肺气利则大肠气亦利,喘证自解。这里通过肺与大肠相表里来阐述两味药的作用,不仅符合中医理论,也是临床实践的经验总结。 另外,对本条文的断句,备家亦不相同,大体有以下几种;
一、喘家,作桂枝汤,加厚朴、杏子佳。如成都中医学院主编的《伤寒论讲义》等。
二,喘家作,桂枝汤加厚朴、杏子佳。如湖北中医学院主编的<伤寒论选读》等。
三、喘家作桂枝汤,加厚朴杏子佳。如南京中医学院编写的《伤寒论译释》等。
不同的断法,足对本条的理解具有一定差异所导致,今将各种断法列于此,以供选择、参考。
桂枝加厚朴杏子汤
【参考用量】  根据51例病案统计表明,桂枝最大用量15克,最小用量1.5克,常用量6 -10克。白芍最大用量15克,最小用量1.5克,常用量6-10克。生姜最大用量10克,最小用量1克,常用量6-8克。炙甘草最大用量15克,最小用量1.5克,常用量5 -7.5克。大枣最大用量12枚,最小用量4枚,常用量6-10枚。厚朴最大用量10克,最小用量1.5克,常用量4-6克。杏仁最大用量15克,最小用量5克,常用量9-12克,最小用量为日本人或儿童常用量。
【煎服法】  原方是将7味药加水560毫升,微火煮取240毫升,去滓,温服80毫升。并盖被,微发汗。 现代用法与古代基本相同,均采用水煎口服给药。一般加水1000毫升,文火煎取300毫升,去滓,分温2服,每日1剂。少者服1剂而愈,多者10余剂,一般2-3剂。服药后有热退身轻,咳减喘平,二便通畅,暖和汗出或汗止等记载。
【方用范围】1.喘家中风,即外感引动宿疾而喘者。下后微喘,即邪来内陷,正气上逆者(《伤寒论》),主治桂枝汤症而胸满微喘者。  (《方极》)
2.现代主要用于治疗感冒、急慢性支弋管炎,病毒性肺炎、支气管哮喘等。中医属太阳中风、喘证、咳嗽、痰饮等范畴。此外,还可以用于癫痫,疝气等痰饮为患的病证。
总之,只要临床表现有咳嗽,喘息,痰多,发热,恶风,汗出,头痛,胸胁胀满,腹满痛,纳呆,神疲乏力,大便不调,舌质淡,苔白,脉浮缓或浮滑等,证属营卫不调,肺胃失降之病机者。其中咳嗽喘是其必具之症,无论何种病证,皆可使用.
【医案选录】  案一伤寒有武臣为寇执,略
案二癫痫某男,索有癫痛,突然咳嗽不停且有喘鸣之象,腹满严重,先生给予桂枝加厚朴杏子汤,可与滚痰丸兼用,没多久喘呜、咳嗽都停止。长期服药,连癫痫也被治好。  《丰浦遗珠》)
案三疝气某妇,23岁。患感冒吃药无效,反而引起腹痛,右季胁下堵塞而硬,抽痛,常因咳嗽,转侧而加重。咽千口渴,纳食无味,大小便不利,腹硬,月经不调,舌苔白,脉沉紧。此为癌气与感冒所引起之症。给予桂枝加厚朴杏子汤。服一剂身暖汗出;三剂后疼痛大减,大小便通畅。继用柴胡加厚朴杏子汤而愈。  (《汉方处方应用实际》)
案四表郁咳嗽(腺病毒肺炎)  患儿男性,曼个月。一周前突然发热,咳嗽,腹泻,逐渐加重,曾用退热消炎止咳等西药治疗无效。继又抽风两次,给予杭菌素及大剂麻杏石甘汤,复以银翘散加味,症状未见改善。请蒲老会诊:体温400C,无汗,面色青黄,咳而喘满,膈动足凉,口周围色青,唇淡:胸黢满,指纹青,直透气关以上。舌质淡,苔灰白,脉浮滑。此属感受风寒,仅用辛凉,以致表郁邪陷,肺卫不宣。治擞调和营卫,透邪出表,苦温合辛温法。处方:桂枝1.5克,白芍1.8克,炙甘草1.5克,生姜2片,大枣两枚,厚朴1.5克,杏仁10粒,僵蚕3克,前胡1.5克。服1剂微汗出,体温渐退,诸证好转。继用射干麻黄汤1剂,厚朴生姜半夏甘草人参汤加昧2剂而愈。(《蒲辅周医案>)
后学按:此无汗何用桂枝?柯琴: “夫喘为麻黄症,方中治喘者,功在杏仁。桂枝本不治喘,此因妄下后,表虽不解,腠里已疏,则不当用麻黄而宜桂枝矣。所以桂枝者,以其中有芍药也,既有芍药之敛,但加杏仁,则喘虽微,恐不能胜任,必加厚朴之辛温,佐桂枝以解肌,佐杏仁以降气,故凡喘家不当用麻黄汤,而作桂枝汤,加厚朴杏仁为佳法矣。”
案五喘证熊某,女,44岁。索有咳嗽气喘,时好时坏。一周前因感冒,咳嗽喘发作,伴有发热多汗,胸闷胃呆,投以小青龙汤加减不效。症见咳嗽气喘,入夜加重,难以平臣},体温38.40C,汗多,喉中痰鸣,吐白沫痰,心悸不安.纳呆,大便难;舌苔腻,脉象虚数。诊断为喘证兼表虚。治宜平喘止咳,调和营卫。用桂枝加厚朴杏子汤二剂,咳喘大减,汗亦不多,身热已退,略思饮食,大便已解。继服3剂,加黑锡丹1.5克吞服而愈。  (《杨志一医论医案集》)
案六咳嗽杨××,女,12岁。患者受寒则咳嗽已5年,此次发作.12天,经服参苏饮、止嗽散,肌注抗生索等罔效。症见咳嗽,咯出少许白稀痰,活动则籽出,恶风,形气孱弱,面色少华。舌淡红苔薄白,脉浮缓。予服桂枝加厚朴杏子汤加黄芪,12克3剂,咳嗽自汗消失。(《湖北中医杂志》2:6,1987)
(9)、张正昭《伤寒论归真》:此句句读为“喘家作桂枝汤,加厚朴杏子佳”。
(10)、张横柳《伤寒论解读民临床运用》:以此强调不但里中焦湿热之“酒客”禁用桂枝汤,而且上焦湿热致喘者也禁用桂枝汤。……综观第16下、第17、第18、第19原文皆属桂枝汤的禁忌证,归纳起来有四:一是太阳伤寒证,二是里有湿热,三是有痰热,四是里实热。
(11)、承淡安《伤寒论科学化新注》:本條謂素有喘病者發生”中風症”之治法。解曰:若素有哮喘病家,因中風邪而病作,以”桂枝湯”加”厚朴”、”杏子仁”治之。喘家為素有哮喘病之人,其肺之氣管多為痰阻,偶有感冒,即引起舊病共作。”桂枝湯”祇治其新症,不能已舊疾之喘,因加”厚朴”、”杏仁”於”桂枝湯”中,兼平其喘。於此可見仲景之治病,注重新病,其舊恙則兼及之而已。
本條喘家之喘,為肺臟機能衰弱,肺組織中之水分不能蒸化成為氣體,留滯而為痰飲之屬,阻於支氣管中。身體上稍勞,或飲食不節,或稍有感冒,正氣微感疲勞,喘病即乘機竊發,宜審其誘因而先除之,正氣恢復,喘病亦能自已。本條承上條而來,喘家之上,亦應加”若”字為順,”杏子佳”為”杏子仁”之誤,從陳本也。本條之脈證、舌證:脈當為浮;舌當為薄白苔。
本條針之針法:
風府Τ、風池Τ、頭維Τ(人体头维穴位于头侧部,当额角发际上0.5寸,头正中线旁4.5寸。取定穴位时,一般采用正坐或仰靠、仰卧姿势,头维穴位于人体的头侧部发际里,位于发际点向上一指宽,嘴动时肌肉也会动之处(当额角发际上0.5寸,头正中线旁开4.5寸)、合谷Τ、外關Τ、列缺Τ、足三里Τ、天突Τ(位于颈部,当前正中线上胸骨上窝中央)、豐隆Τ(小腿前外侧,当外踝尖上8寸,条口外,距胫骨前缘二横指,足阳明胃经的络穴。)。頭不甚痛者”風池”、”頭維”不必針;項不強者,”風府”不必針;痰不多者,”天突”、”豐隆”不必針。
(12)、伤寒论临床教程:【证候表现】咳嗽,气喘,汗出,恶风或恶寒,舌淡,苔白,脉浮缓或浮弱。【诊断依据】:1)符合太阳中风病的诊断;2)患者有咳喘的临床表现。【鉴别诊断】1)与内伤喘证的鉴别:其证无外感之恶寒发热表现,其病程一般较长。2)与肺热壅肺喘证鉴别:其证发热明显,不恶风寒,汗出而喘,舌红苔黄,脉浮数,应注意舌象、脉象及恶风寒症状的有无。3)与太阳伤寒所致喘鉴别:其证恶寒明显,没有汗出的表现,故应注意恶寒的轻重及汗出的有无。【处方医嘱】桂枝9~12克、白芍9~12克、炙甘草6克、生姜9~12克、大枣6枚、厚朴6~9克、杏仁6~9克。三剂,水煎200毫升,分两次服。嘱:温覆,取微汗。忌生冷、油腻,中病停服,随诊。【应变举要】1)兼见咳嗽,酌加紫菀、款冬;2)咳吐白痰,酌加茯苓、陈皮、苏子;3)咳吐黄痰,加浙贝、胆星、竹茹;4)腰痛,尺脉不足,加蛤蚧、胡桃肉。【预后转归】:1)通常服用桂枝加厚朴杏子汤后,遍身微汗出,发热恶寒减轻,喘息症状消失,提示病疾向愈,大多在服用两三剂后痊愈。2)若服药后,外证解而喘不止,提示素有伏痰,外感加剧病情,外证解后,里证未除,应再观其脉证,复治其喘。【验案举例】男,33岁。94年1月25日诊。感冒并发肺炎,服先锋4号,肌注青霉素,身热虽退,但干咳少痰,气促作喘,胸闷,伴头痛,汗出恶风,背部发凉,周身骨节酸痛,阴囊湿冷,苔薄白,脉浮弦。太阳中风,寒邪迫肺,气逆作喘。法当解肌祛风,温肺理气止喘。桂枝10克、白芍10克、生姜10克、炙草6克、大枣12克、杏仁10克、厚朴15克。服药7剂,咳喘缓解,仍有汗出恶风,晨起咳稀白痰,上方桂枝、白芍、生姜增至12克,又服7剂,咳喘得平,诸证悉除。(陈明《刘渡舟临证验案精选》)【误案举例】普济本事方》:一武臣为蔻所执,置舟中艡板上,数日得脱,乘饥恣食,良久解衣扪虱,次是遂作伤寒,自汗而膈不利,一医作伤食下之,一医作解衣中邪而汗之,杂治数日,渐觉昏困,上喘息高,医者怆惶失措,太阳病下之,表未解,微喘者,桂枝加厚朴杏子佳,此仲景之法也。指令医者急治之,一啜喘定,再啜挚挚微汗,至晚身凉脉已和也。【防误要点】1)本证的咳喘必汗出,太阳病的咳喘必无汗。2)除治疗现有之疾病外,还须兼顾到旧病。因此必须详问平素有无旧病。凡平素有喘证的人,患表病后,易诱发喘咳,故在治疗素有咳喘又患新感的病人时,可仿此方意,佐以宽中下气、止嗽定喘之品。
(13)、邢锡波《伤寒论临床实验录》:凡平素有喘病的人,它的发作,往往为新感所诱起。我在治疗素有哮喘的病人,当患新感时,每仿桂枝加厚朴杏子汤意,佐以宽中下气、止嗽定喘之品。在一年之内,共治疗素有哮喘,而患感冒的七例,仅有一例诱起哮喘,然亦非常轻微,证明这种方法是有效的。在治疗时,只师其法,而不用其方。以患哮喘的病人,肺中常有郁热,不宜辛温燥烈之品,如桂枝加厚在这杏子汤,便属于辛温燥烈的范围。用时应将辛温变成辛凉,而以宽中下气止嗽定喘之药,疏肺化痰。常用的效方为:前胡10克、白前12克、杏仁10克、半夏10克、薄荷10克、条子芩6克、生赭石10克、牛蒡子10克、苏子10克、甘草6克。……经治疗42例,大部分是有效的,有的病人在服药后,哮喘又复发作,然病势亦轻。桂枝加厚朴杏子汤也效果,然只限于内无热脉缓者,如有热象,而脉浮数或浮大有力,用之常引起烦躁的反应,效果也不好。所以学习《伤寒论》,要掌握它的治疗原则,而不必于拘泥于几种药味,才能体会到它的精神。
(14)、王占玺《伤寒论临床研究》:需加杏仁开肺气,厚朴降气,使肺气实得开,肺气逆得降,一开一降,其喘可平。……余观之,不论喘咳者得了桂枝汤证,或患桂枝汤证兼见咳喘等急性上感、气管炎患者,应用本方皆有一定效果。【病案举例】支气管哮喘 女,24岁,77年11月25是诊。自幼患麻疹肺炎后继发哮喘,此后,每年1~3月及7~10月均发哮喘,且遂年加重,1981年自7月发病后断续不解,曾久服麻杏石甘汤,小青龙汤等加减未效,每年均有发作性喘息,喘后则咳,泡沫粘痰兼黄绿色,不易咯出,不定时发热,口干,全身乏力而痛,二便尚好。苔薄黄,质紫暗,脉沉细而数。双肺有散在性哮鸣音,此证病程虽久,喘咳邪实,仍宜宣肺定喘,化痰止咳。仍以麻杏石甘汤加厚朴杏子汤意:炙麻黄12克、杏仁10克、生石膏60克、生甘草10克、厚朴10克、黛蛤散12克(包煎)、黄芩10克、苏子10克、前胡10克、补骨脂25克。每日一剂。3剂后喘咳明显减轻,痰量减少转白,身热已退,苔转白,脉仍细数。前方加盖12剂,喘咳等证基本消失,双肺哮鸣音消失,上方3剂共为细末,炼蜜为丸,每重10克,早晚各一丸,愈后随访三年未发。
(15)、伤寒论现代解读:喘家:平时有气喘病的病人。相当于现代的慢性气管炎、肺气肿、喘息性气管炎、支气管哮喘等阻塞性肺疾病。【语释】病人原来患有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者,感冒后引起喘症发作,予以桂枝汤治疗时,在桂枝汤中加入厚朴、杏仁,治疗效果颇好。【解读】杏仁中含的苦杏仁甙具有抑制呼吸中枢的作用,厚朴具有降低支气管平滑肌张力的作用,可以改善支气管阻塞的状况。
(16)、高级伤寒论:从外之内而盛于内者,先治其外,后治其内……本方“温服一升,覆取微似汗”,是以解表为主可知。……【张仲景应用】〈伤寒论》中原文除本条桂枝加厚朴杏子汤外,原文43条用该方治疗太阳病误下,表邪不解兼肺气上逆作喘者。
    【后世医家应用】《普济方》载:此方治外感误下致喘。《方极》载:桂枝加厚朴杏子汤治桂枝汤证而胸满微喘者。《类聚方广义》载:本有喘证者,谓喘家,喘家见桂枝汤证者,以此方发汗则愈。若喘因邪而其势急,邪乘喘而其威盛者,非此方所得治也。宜参考他方以施治,不可拘 拘成法。
【现代应用】1)呼吸系统:曹氏介绍用本方治疗寒咳23例,全部治愈。方药加减:咳剧加百部,表虚加生黄芪〔3〕。谢氏报道用该方治疗支气管哮喘,伴脐部悸动,气从脐两侧上冲者⑷。
2〉循环系统:张氏以该方加丹参、丹皮、琥珀、细辛治疗冠心病、心绞痛,证属 心阳不振,痰瘀阻遏者,获效〔3〕。
3)消化系统:孙氏报道用该方加党参、元胡、白术、半夏治疗胃溃疡,证属中虚 湿阻,气虚血瘀者,5剂痛减,7剂告安⑸。
4)其他:孙氏用该方治疗奔豚病,常因情志刺激而发者,证见少腹胀气,气上冲胸,胸闷窒息,气息短促,日发数次,伴烦躁失眠,证属肝郁心虚,冲气上逆,予桂枝加厚朴杏子汤加酸枣仁、檀香,3剂,奔豚即止。
【按语】桂枝加厚朴杏子汤适用于原有咳喘而又有新感者,但其见证,必具桂枝汤证而兼有喘息。临床不仅用于喘症,只要符合营卫不和、痰湿阻遏、肺胃不和病机者皆可变通运用。如寒咳者加百部;兼心阳不足、心血瘀阻者之心痛加赤芍、丹参、琥珀;兼中虚湿阻之胃痛加赤芍、元胡、法夏、良姜;肝郁心虚、冲气上逆之奔豚加酸枣仁、檀香;若为小儿咳喘酌加僵蚕、前胡。
(17)、陆渊雷《伤寒论今释》:此条示随证加药之例。凡病,有痼疾加以卒病者,常例当先治其卒病,后乃清其痼疾。若因卒病而痼疾加剧,则治卒病时,即当兼顾痼疾矣。卒病何以能使痼疾加剧,则因体力已弱,则因抗病之力有所分散故也。素常病喘之人,卒病太阳中风,其喘必剧,故于桂枝汤中加厚朴杏子为佳。
魏荔彤《伤寒论本义》云:凡病人素有喘证,每感外邪,势必作喘,谓之喘家,亦如酒客等有一定之治,不同泛常人一例也。渊雷案:喘家与酒客不同,酒客有卒病,多无病酒之证,喘家有卒病,必有喘证,此经验之事实也。无酒证,则不须加药,有喘证,然后加厚朴杏子,如其不喘,则犹不必加入。用药当视证,证不具,则酒客喘家,与常人一也,魏氏之说非是。
钱潢《伤寒溯源集》云:杏子即杏仁也,前人有以佳字为仁字之讹者,非也。渊雷案:桂枝加厚朴杏子汤之证,为桂枝汤证而胸满微喘,方在太阳中篇,解释于彼。
(18)、李心机《伤寒论通释》:本条指出喘家感受寒邪,具有桂枝汤证,用桂枝汤加厚朴杏子疗效更好。
本条在句读方面,有桂枝汤作上读者,文作“喘家作桂枝汤,加厚朴、杏子佳。” 或作“喘家,作桂枝汤,加厚朴杏子佳。”这两种句断无实质性差别,其共同之处都是 以“作桂枝汤”四字为一读。另有“桂枝汤”三字属下读者,以“喘家作”三字为一读,句断为“喘家作,桂枝加厚朴杏子佳”。
韩愈尝云:“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师说》)“喘家作”与“喘家作桂枝汤”, 句读不同,涉及到条文所表达的理与法不同。  “喘家作,桂枝汤加厚朴杏子佳”,是断言本证病人喘息发作,用桂枝加厚朴杏子 汤治疗效果佳或最好。(条文中的“作”字,当“发作”解)。按这样理解,用桂枝汤加厚朴杏子的目的是治疗喘息,且含有用桂枝汤加厚朴杏子汤统治喘家喘息发作的含义。 然而,喘家发作之喘,既有寒热痰湿之分,又有虚实错杂而作,因此,决不可能只有一 种“桂枝汤加厚朴杏子佳”之喘。由此看来,把本条句读为“喘家作,桂枝汤加厚朴、杏子佳”,不符合仲景用“桂枝汤加厚朴杏子佳”的思路。
“喘家作桂枝汤”,作,用也。本条所述之喘家,之所以要用桂枝汤加厚朴、杏子, 不惟是因喘证发作,更重要的是因为这个喘家感受了外邪,具有桂枝汤的适应证。有一点必须指出,喘家感受外邪容易引发喘息,但不是必发喘息。本条所谓之喘家只是表述既往有喘息病史的一类病人,并非是指其一定具有现症的喘息。就本条所述而言,本证 病人只有桂枝汤证,而并未发作喘息,因此本证用桂枝汤的目的主要在于解表,之所以 要加用厚朴、杏仁,这是因为本证病人素有喘息宿疾,加厚朴、杏仁降气以防宿疾发 作,有未病先防之意,所以文曰“桂枝汤加厚朴杏子佳”。与此对比,第43条,“太阳病,下之微喘者,表未解故也,桂枝加厚朴杏子汤主之。”此证的主要症状是“微喘”,病机是“表未解”,所以用桂枝加厚朴杏子汤的目的是解表平喘,此属正治之法,故文曰“主之”,而不曰“佳”。同时有必要指出,桂枝加厚朴杏子汤所治之喘也只能是表证未解的“微喘”,而喘家发作之喘息却决不仅仅只是“微喘”,因此,对喘家发作之喘,仅仅用桂枝汤加厚朴杏子决不会是“佳”。
从第18条文气看,在仲景看来,这只是一种最“佳”的选择,而不是惟一的选择。根据条文所述,本证喘家的证候表现,仅仅是一个桂枝汤证,因而若选用桂枝汤治疗,也决非误治,只是在仲景的思路中,尚不属于最“佳”罢了。
【启示与范例】
(一)初幼,男,3个月。因发热四天、咳嗽、气促、抽风两次,于1961年2月 24日住某医院。体温39.4°C,脉搏106次/分,发育及营养中等,右肺叩诊稍浊,两肺 呼吸音粗糙,有干啰音及小水泡音,以右肺为著。肠鸣音略尤进。血化验:白细胞总数 12.9xl09/L,中性68%,淋巴32%。胸透:右肺上下均可见片状阴影,肺纹理模糊。 临床诊断:腺病毒肺炎。
患儿于2月21日突然发热,咳嗽,有少量痰,伴有腹泻,日四五次,为黄色溏便,精神委顿,吃奶少,两天后咳嗽气喘加重,连续用退热消炎止咳等西药未效,2月24 曰突发抽风两次,每次持续三四秒钟,两次间隔时间较短,当即住院。症见高烧无汗,烦躁哭闹,时有惊惕不安等,先用抗生素等西药,并大剂麻杏石甘汤复加银翘散加味,寒凉撤热,症状未见改善,即停用红霉素。于27曰,请蒲老会诊,当时高烧40°C,仍无汗,面色青黄,咳而喘满,膈动足凉,口周围色青,唇淡,脉浮滑,指纹青,直透气 关以上,舌质淡,苔灰白,胸腹满。此属感受风寒,始宜辛温疏解,反用辛凉苦寒,以致表郁邪陷,肺卫不宣。治拟调和营卫,透邪出表,苦温合辛温法。用桂枝加厚朴杏子汤加味。
桂枝1.5g白芍1.9g炙甘草1.5g生姜2片大枣2枚厚朴1.5g杏仁10粒僵蚕3g前胡1.5g 1剂。
药后有微汗出,体温渐退,精神好转。喉间有水鸡声等症状,继以随证施治,陆续 治以射干麻黄汤加减、仿厚朴生姜半夏甘草人参汤加味等。于3月8日病愈出院。
按,本例发于早春,乃风寒犯肺之证,前医作春温论治,以大剂麻杏石甘汤合银翘 散及寒凉撤热,而热不解,因之寒邪郁闭,营卫不通,蒲老宗张仲景“喘家作桂枝汤, 加厚朴杏子汤佳”,用桂枝解肌以和营卫,厚朴、杏子宽中利肺气,加僵蚕、前胡,祛 风、宣肺闭,一剂而得微汗,热退喘减,何以知其为风寒犯肺而非春温?蒲抓住高热、 无汗、咳而喘满、面青足凉、舌淡唇淡、苔灰白、脉浮滑不数等寒象,知其为风寒犯 肺,营卫不和,若是风温,则必见高烧汗出、喘而烦躁、面赤唇红、舌赤苔黄、口渴脉数等热象。(蒲辅周医案)
吕志杰按:按:患儿病初证候,似为葛根汤证(后学按:太阳与阳明合病,必自下利?)。以“寒凉撤热”方法,势必挫伤正气,故病无改善。蒲老治用先后“三方”,皆宗医圣心法,最后以时方二陈汤加味调治而收功。此案可知蒲老于大论功夫之深厚,故成为临床大家。
后学按:此证何用桂枝?柯琴: “夫喘为麻黄症,方中治喘者,功在杏仁。桂枝本不治喘,此因妄下后,表虽不解,腠里已疏,则不当用麻黄而宜桂枝矣。所以桂枝者,以其中有芍药也,既有芍药之敛,但加杏仁,则喘虽微,恐不能胜任,必加厚朴之辛温,佐桂枝以解肌,佐杏仁以降气,故凡喘家不当用麻黄汤,而作桂枝汤,加厚朴杏仁为佳法矣。”
  (二)吴某,女,6岁,1989年2月初诊。其母代述:因外出玩耍,回家后便见鼻 塞流涕,继之咳嗽喘闷、汗出,遇风寒加重,舌质淡红,苔薄白,脉浮缓。询问病史, 曾有过哮喘。查细胞总数及中性稍高,两肺听诊无湿性啰音,有哮鸣音。
  辨证:此乃外感风寒,营卫不和,肺气不宣。
  治法:解肌祛风、调和营卫、宣肺平喘。方药:
  桂枝6g白芍6g杏仁6g厚朴5g生姜3片大枣5枚甘草3g
  水煎,饭后服,每曰1剂。脲2剂药后,喘减轻、汗出微,再进2剂而愈。1月后 随访未发。
(冯华医案)
(19)、刘渡舟《伤寒论讲稿》:这一条是介绍太阳中风兼证之一的桂枝加厚朴杏子汤证。.喘家.就是素有气喘病之人。如果喘家又患了太阳中风(后学按:李心机引韩愈言: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断句之不同,其义也非!),就是新病里又有旧病了。这种情况在临床还是比较多见的。气喘的患者本有肺气不利,肌表容易受邪。一旦患了太阳中风,又会加剧气喘。出现这种情况,在用桂枝汤解决太阳中风的同时,如果用厚朴、杏子(杏仁)平肺定喘更.佳.。.佳.字还包含一层意思,就是用厚朴、杏子只是对症疗法,并不能从根本上解除喘病(后学按:似有所思所得)。
临床上治喘有两个常用方,一个就是麻杏甘膏汤,现在用得较多,另一个就是桂枝加厚朴杏子汤,应用得不太普遍。临床上经常有误用麻杏甘膏汤治疗桂枝加厚朴杏子汤证之喘的情况。蒲辅周老大夫在其医案中记载有一例,他诊治过一个孩子,就是风邪作喘误用了麻杏甘膏汤,结果服药后高烧不退、大便腹泻(按:李心机之通释中有记载),后来请蒲老去了,先用的是桂枝加厚朴杏子汤,接着用射干麻黄汤,就把这个病治好了。这个医案很说明问题(后学按:惜未指出其异同)。
(20)、胡希恕《伤寒论通俗讲话》:喘家,平时就有喘的人叫喘家。那么他患了桂枝汤证,你打算也给他作桂枝汤服之啊,可他平时就喘,当然他得外感还是喘,这你对这个喘也得照顾,所以用桂枝汤那是必然的了,你还要加厚朴杏子才好呢。………(音频缺失)。
你方子还是得加减变化呀,他这也举个例子,他比方说吧这个喘家,那么他外感了,是桂枝汤证,就像我们头前那个头痛、发热、汗出、恶风、脉缓,这类的情况,肯定是桂枝汤证了,但他喘,那再加厚朴、杏子较为好。
(21)、张长恩《伤寒论临证指南》:证象:发热、汗出、恶风、脉缓,兼咳喘。证质:风寒外袭,营卫不和,肺气上逆。证治:疏风解肌,调和营卫,降气平喘。证方:桂枝9克、芍药9克、炙草6克、生姜9克、大枣4枚、厚朴6克、杏仁15克。【医案选例】女,43岁。2002年4月4日。素有喘疾5年,每因感冒诱发。上周外出不慎感冒,头痛发热,汗出恶风,喘咳气逆,胸闷,咯白痰,舌淡红,苔薄白,脉浮细数。证属风寒束表,肺失宣降。治以解肌祛风,平喘止咳。桂枝9克、芍药9克、炙草6克、厚朴6克、杏仁15克、生姜3片、大枣4枚。3剂后头痛发热汗出恶风消失,胸闷气急大减,喘咳亦减轻,身楚不爽,仍进7剂。【现代应用】急性支气管炎,慢性支气管肺炎,小儿腺病毒性肺炎,过敏性哮喘,过敏性鼻炎,风心病,肺心病感受外邪,中风证兼肺气不利者。【药理】平喘、镇咳、祛痰。
(22)、刘绍武《伤寒论阐释》:如饮酒的人不爱甜食,湿在肠道里形成粘粘糊糊的东西,应用枳实汤和梔子厚朴汤治疗。
(23)、陈亦人《伤寒论阐释》:不说主治,只说佳,这正表明是临床的经验记录, 同时也是仲景求实精神的体现。……但其见证,必具桂枝汤证而兼咳喘者,方为适宜。【适用范围】不仅用于喘证,对于感冒引起的支气管炎咳嗽都有很好疗效。尤其是老慢支而有痰湿阻遏,肺胃不和的,都用之有效【医案选录】。1)女,44岁。感冒两日,微发热(体温37.7℃),自汗,恶风,头痛,肢倦,咳嗽,痰稀白,鼻塞流清涕,舌润,苔薄白,脉浮缓。治拟疏宣降。桂枝10克、赤芍10克、炙草10克、生姜10克、大枣12枚(擘)、厚朴6克、杏仁10克。一剂汗减,头痛肢倦除,咳嗽减少,续服两剂愈。(《伤寒论方运用法》)2)男,3岁。从婴儿进起,常患感冒。两岁时,曾高热咳嗽,服药后热退,但咳嗽未愈,迁延至三岁。近因新感,病势加重,发为喘逆,哮鸣之声,邻室可闻。一诊:咳嗽气喘,喉间痰鸣,痧清稀,白沫较多,咳时微汗出,遇风咳甚,面色萎黄,舌质淡红,苔白滑。此为太阳表虚证哮喘,法宜解祛风,降逆平喘:桂枝6克、炙草3克、白芍6克、生姜10克、大枣15克、厚朴4克、杏仁6克、紫菀6克、防风3克。五剂。二诊:咳喘明显减轻,夜能安睡,早晚遇风仍咳喘,痰多,汗出。风邪未尽,湿痰尚盛。上方加陈皮、茯苓、半夏以除湿化痰。(《范中林六经辨证医案选》)【按语】前者药进3剂而愈,后者虽未愈,也收到良好效果。(后学按:临床实际,患者依从性程度甚为重要)
(24)、贺有琰《伤寒论纵横》:男,42岁。素有痰喘之疾,发作较频。春月伤风,发热,自汗出,微恶风,头痛,且引喘疾发作,胸闷而胀,咳喘倚息,痰白稠量多,不思饮食,苔白腻,脉浮滑而缓。证属太阳中风引动喘疾,外风挟痰浊壅盛,肺胃气逆不降所致。桂枝10克、芍药10克、生姜3片、大枣5枚、杏仁10克、炒厚朴10克、贝母10克、炒苏子10克、炒枳壳10克、炙草6克。连服三剂。(《贺有琰医案》)
(25)、王付《伤寒杂病论临床用方必读》:里热证似表证禁用桂枝汤……其一,暗示病为表里兼证,以里证为主,其治不当先用桂枝,用之则易引起或加重里证。其二,暗示里有阳明热证,但类似部分太阳中风证候表现,若未能有效地辨其疑似,而误用桂枝汤,同样也会引起或加重里证。
(26)、廖泽厚《伤寒金匮汇证诠解》:酒客家中风,桂枝汤方中加解酒药,更是画蛇添足。如平时嗜酒,酒已化生湿热留阻脾胃,得温热药可能加剧其既有之热象而呕吐,此当以上焦积热论,曷独酒客为然。
发表于 2014/8/14 10:20:55 | 显示全部楼层
楼主用功,收集就那么多中医大家的观点,让后辈学习,感谢了!
发表于 2014/8/14 20:12:51 | 显示全部楼层
楼主很用心,支持一下!
发表于 2014/8/16 16:59:54 | 显示全部楼层
非常感谢,学习!
发表于 2014/9/1 22:07:19 | 显示全部楼层
谢谢楼主的付出!好人必有好报!
发表于 2014/9/2 23:19:49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dreamear 于 2014/9/2 23:21 编辑

楼主,我不知道我说的话你能不能看到!首先我很敬佩楼主!如此学习你将能读懂伤寒论,在诸多思考之后必然可以有所觉悟!然后看你摘伤寒论一开始摘的很有调理,我还以为你研究了很久,很像看明白的摘抄,到往后看我觉得我就应该思考一下了!最后看你摘抄那么多名家的注解,但在我看来,很多都是废话,其次注解不连贯,也难明各名家思想!一句话伤寒论本来很简单的路,你却选择了一条很漫长的路走!但是如果在这么多名家中找出符合张仲景之意的,将是你成为名医最大的一个思考!所以始终你要明白,伤寒论是张仲景写的,是一个人的著作,答案也只有一种!可能说的片面了,到这就是我想说的意思!也希望你坚持下去!我也会继续关注您的辛劳!
 楼主| 发表于 2014/9/3 12:39:07 | 显示全部楼层
dreamear 发表于 2014/9/2 23:19
楼主,我不知道我说的话你能不能看到!首先我很敬佩楼主!如此学习你将能读懂伤寒论,在诸多思考之后必然可 ...

非常感谢先生的回复,说实话,这是我看到的最有价值的回复。说的非常好,“一句话伤寒论本来很简单的路,你却选择了一条很漫长的路走! ”这也是作为初学者的困惑:不知那家是实话,或者都是实话,只是角度(理论体系)不同。单背条文吧,即使倒背入流了于临床又有多大帮助。再者作为后学我年龄都四十多了,没那么多时间和精力象年轻人一样按常规路子来走,只好实行“拿来主义”了,记诸家之解,目的也是为了背诵,同时学习一些具体的临床经验。但先生所说确实也是我现在最困惑的地方,这本书倒底是什么?如何学这本书?这些都是我的知识结构不能解决的问题。从先生的回复来看,先生肯定是一个学习经验非常丰富的人,还真的请教先生教我如何才能提高学习效率,即先生所说的“简单的路”。读这久的书,我也发现一些类似“公理”性质的注释,即大家都认识一致的意思,我想,这些肯定就是仲师真正的意思了。至于先生所说的“其次注解不连贯,也难明各名家思想 ”,我也认识到这个问题的致命性,我现在的想法是,学完后,再精读一至二家我认为能理解能看懂的“派别”(请允许我用这个词),当然这是以后的事了,不知这样可以不?请先生赐教!
 楼主| 发表于 2014/9/4 10:28:36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529778693 于 2014/9/4 10:31 编辑

对不起,发重了(第18条)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刻加入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民间中医网论坛 ( 黔ICP备19001372号 )

GMT+8, 2024/4/28 20:22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23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