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间中医网

 找回密码
 立刻加入
查看: 3203|回复: 15

家人小白鼠:半夏泻心汤,比你想象的更加犀利。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4/9/21 23:29:47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飙魂 于 2014/9/22 11:42 编辑

这次病的又是母亲。为什么是“又”呢,因为上次我已经发帖详细记录过母亲“更年期综合症”的治疗过程。
这次的病症跟上次相似,但是用药却不同。


先是连续好几天肠鸣。


母亲没有告诉我,因为我那时比较忙,而且她也有相熟几十年的中医,然后她就去看了,吃了中药,也没什么效果。


心悸,胃胀,手足发颤,出虚汗,全身发软……越来越多的症状出现。


经过检查,血压高和血糖高,其他没有明显异常。


连续几天打点滴,都是降压药,血压低了,但是各种症状并没有减少。


母亲终于忍耐不住,跟我说要到广州医院去看,问我能不能网上挂号,我查了一下,网上挂号并不容易,她说那没办法,只能去广州租房看病了,我父亲刚好有休假,可以陪她去。


我就问了,到底什么病,本地那么多医生就看不好么?非要去大城市看,广州医院我去过,那叫人山人海。


然后她就把那些症状跟我说了,主要症状是胃胀和心闷,肠鸣时有时无,并没有腹泻。


我听了觉得也没什么头绪,于是让她给我把脉,左手脉象,涩,弱,松,促,右手脉象弱,软,几乎感觉不到脉搏。


这是严重中虚的脉象,死气沉沉,但是左手脉象用力按下去却有点急促,比较有力,是有热,却不是实热,而是虚热。


把脉象和症状结合起来分析,就有方向了。


首先,最初的症状是肠鸣,中虚无法化水,水流入肠道才会肠鸣,胃胀心闷(可以理解为心下痞),这都是胃气不降的表现,至于有热,那就是心热,中虚心火不降。

心火不降会有心烦的感觉,让在人精神上无比煎熬,非常痛苦。

厚朴半夏生姜甘草人参汤,这个药方在上次取效,就自己抓了一副药给她拿回去,可是没有效果。

没有清热的药果然不行。

我查了一下伤寒论,然后找到了一个对症的药方。




      心下痞,但满而不痛,或呕吐,肠鸣下利,舌苔腻而微黄。



     以上是伤寒论有关半夏泻心汤适应症的原文。


     母亲虽然没有呕吐,也没有下利,但是其他症状都一样,病理也一样,都是中虚心火不降,水入肠胃。


    服下一贴,无效。
   
    但是我认为药方肯定没错,加大1.5倍的药量,再让她服。


    结果,当晚睡了一个好觉,第二天就可以早起晨跑了,再服两次,霍然而愈,现在母亲已经恢复如常,早上晨跑晚上跳广场舞,也没跟我说什么不舒服了,也没再问药了。


   


    经方就是这么神奇,那可是凝聚了无数杏林圣贤的心血结晶,不能小看。


    医案到此结束,把药方贴出来。




生半夏18G 黄芩12G 干姜10G  党参15G   炙甘草10G 黄连(家里没有,用金银花3G代替,效果一样) 大枣6枚






PS:我最想吐槽的是,那些有多年行医经验的老中医,为什么连这么简单的病都看不好?非要把病人逼着往大城市去才甘心?


还有一个退休的西医外号菩萨,她把完脉然后说我母亲心脏供血不足……话说,西医就玩你的听诊器去,把脉还是算了。
发表于 2014/9/22 00:11:21 | 显示全部楼层
所以你就要多多学学好中医;时时有用的
发表于 2014/9/22 11:23:42 | 显示全部楼层
生半夏18G 黄芩12G 干姜10G  党参15G   炙甘草10G 黄连(家里没有,用金银花3G代替,效果一样) 大枣6枚
发表于 2014/9/22 17:58:18 | 显示全部楼层
很好的案例,家里还是需要自己来关心
发表于 2014/9/23 09:34:15 | 显示全部楼层
请问,你的生半夏煮了多久?有没有什么特殊的方法?服用后有没有感觉食管胃燥热?
发表于 2014/9/23 09:55:23 | 显示全部楼层
常用的方,只要是心下痞还有少阴病和少阴症(5/9)时一用即效
 楼主| 发表于 2014/9/23 11:51:18 | 显示全部楼层
竹叶飘飘香 发表于 2014/9/23 09:34
请问,你的生半夏煮了多久?有没有什么特殊的方法?服用后有没有感觉食管胃燥热?

半个小时,打成粉末,不会有燥热的问题,有红枣党参滋润,黄苓金银花降火,克制半夏的热性,明白我的意思么?
发表于 2014/9/23 18:36:41 | 显示全部楼层
非专业人士会把脉?太牛逼了!谁教你的?
就我自己看过的很多大夫都把的很烂的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刻加入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民间中医网论坛 ( 黔ICP备19001372号 )

GMT+8, 2024/6/9 01:01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23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