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间中医网

 找回密码
 立刻加入
楼主: 新晴

谈易与医的关系

[复制链接]
 楼主| 发表于 2006/5/6 07:38:37 | 显示全部楼层
Originally posted by 蘭心素問 at 2006/5/6 07:17:
請教貼主:

「陰陽」是從哪裏來的?

不是從易裏來的。
 楼主| 发表于 2006/5/6 07:42:01 | 显示全部楼层
Originally posted by klim at 2006/5/5 23:52:
兄台 如果易经 有啥没啥都还不清楚,黄帝内经 中的 年之所加 也不清楚, 就来空谈 易与医的关系,岂不贻笑大方?

不过,我也是初学者。大家可以在学习的基础上再讨论。 空谈无用,开卷有益。我们还是先读书吧, ...

黃帝内經的作者也不知道《易經》裏寫的是什麽,因爲《易經》晚于《黃帝内經》。《易經》哪裏談到五運六氣了?請擧出個例子看看
 楼主| 发表于 2006/5/6 08:03:27 | 显示全部楼层
答兰心素问:
  阴阳从哪里来,按一般的解释:是从太极里来,太极动而生阳,静而生阴.而<易>从哪里来,是从阴阳里来,不是阴阳从易里来.没有易经之前就没有天地万物吗?<黄帝内经>成书还早于<易>经,人们通常都说儿子象爹,没有说爹长的象儿子的吧?
  本帖的意思是说明术业有专攻,各种理论有其特点。而在门外人看来,却好象一样。这就是为什么李阳波后来否定了医来源于易。因为他研究深入了。易里基本没有五行。同样谈阴阳,医家有阳明、厥阴,别的却没有。同样,五运六气,只见与医家之素问。
 楼主| 发表于 2006/5/6 08:14:09 | 显示全部楼层
如前边贴文所言:张仲景生活的时代,正是易学昌盛的时代,仲景不知易吗?为什么《伤寒论》里不用一卦一爻?抛开《黄帝内经》,用易来指导中医是错误的。随着时代演变,人们看不懂内经了,所以有人提倡易。本意是用易作为学习内经的辅助,后来却有人却把易当作主要的理论来学

[ Last edited by 新晴 on 2006/5/6 at 08:19 ]
 楼主| 发表于 2006/5/6 08:56:51 | 显示全部楼层
南怀瑾也懂易,为什么他不算着玩呢?
发表于 2006/5/7 01:45:04 | 显示全部楼层
如果你帖子中所指的易仅仅是《周易》这本书,乃至后世发展出的这些占卜方法。
那么你所指的易医不可混淆我非常赞同。我也学过占卜,有些人喜欢算别人得了什么病,乃至算这个病怎么用万物类象的方法治疗。我是很不以为然的。因为有中医这个同样基于阴阳五行理论的成熟体系存在。

但我所理解的易,比你所谓的易的外延要大。《易·传》曰:易有圣人之道四焉。以言者尚其辞,以动者尚其变,以制器者尚其象,以卜筮者尚其占。
研究他可以明白阴阳之理。这样基于阴阳的中医,就好学了。

至于你讲的“根据最新研究”,黄帝内经比《周易》一书成书时间早。其实是荒谬的。我们可以从考古成果方面了解。远在五六千年前,根本没有那些语句结构。语法是很简单的。有甲骨文,金鼎文为证。而周易的本经,更接近古文字。
你引用这个研究,而不引用其他考证。用一句流行的话来讲,叫做选择性失明。
发表于 2006/5/7 02:15:41 | 显示全部楼层
Originally posted by 新晴 at 2006-5-5 06:13 PM:
在我看来,易应用的是阴阳五行原理,中医最重阴阳五行,所以,易是中医的衍生学科。---这么说也无不可。

这里是中医论坛,谈易只是一笔带过。根据最新研究,《内经》成书年代,在5、6000年以前,历史早于《易》 ...

1、易是研究阴阳之理,不是应用阴阳之理。这是体和用的关系。

2、你以“内经成书时间早,尚且没有易经。伤寒成书晚于易经,也没有易经的内容”来证明二者并无直接联系。
我在楼上已经讲了,内经的成书时间,早于易没有依据。

31楼
你举的李阳波与刘渡舟二位前辈的例子,仅仅能说明,他二位的看法。
就像我们吹什么产品“最近高科技成果”。所谓“最新高科技成果”,真的就是对的吗?

32楼
香港中医药论坛古今谈斑竹的一篇宏论《重读〈自序〉有感》
http://www.tcmhk.net/topic.asp?c ... 1&topic_id=6064
他的本意,是反对以术数,卦爻等生搬硬套到中医理论中。他在也是承认,阴阳学说,五行学说是中医的核心。不知他以为,易是研究什么的
发表于 2006/5/7 02:20:29 | 显示全部楼层
Originally posted by 新晴 at 2006-5-6 08:03 AM:
答兰心素问:
  阴阳从哪里来,按一般的解释:是从太极里来,太极动而生阳,静而生阴.而<易>从哪里来,是从阴阳里来,不是阴阳从易里来.没有易经之前就没有天地万物吗?<黄帝内经>成书还早于<易>经,人 ...


不同意你“而<易>从哪里来,是从阴阳里来,不是阴阳从易里来.没有易经之前就没有天地万物吗?”这句话。
易不是来源于阴阳,易是探讨阴阳的学问
发表于 2006/5/7 02:27:25 | 显示全部楼层
Originally posted by 新晴 at 2006-5-6 08:14 AM:
如前边贴文所言:张仲景生活的时代,正是易学昌盛的时代,仲景不知易吗?为什么《伤寒论》里不用一卦一爻?抛开《黄帝内经》,用易来指导中医是错误的。随着时代演变,人们看不懂内经了,所以有人提倡易。本意是用 ...

如果没猜错的话。你这段话的目的,是讲学医还是老老实实的学经典,别去搞什么易医。
这个我很赞成。这跟理科与工科很相似的。你把原理学的再牛,到了工程上照样没法直接应用。
早这么说不就完了。何必来什么谈医与易的关系这样的讨论。
发表于 2006/5/7 07:37:05 | 显示全部楼层
Originally posted by 蘭心素問 at 2006/5/6 07:17:
請教貼主:

「陰陽」是從哪裏來的?

讀書吧!

中華好兒女,尋根溯源 ... ...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刻加入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民间中医网论坛 ( 黔ICP备19001372号 )

GMT+8, 2024/6/12 12:14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23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