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间中医网

 找回密码
 立刻加入
查看: 8740|回复: 12

升降出入,,中医之魂!----薛东庆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7/11/20 17:54:12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作者:薛东庆

临床诊治疾病,注重中医气机升降出入理论,升降出入为临床辨证施治,遣方用药之准绳。
升降出入正常,是一个人健康的基本条件,一旦失其常,则百病从生。
从升降出入四字入手,加上寒热,虚实,证情将尽收眼底。
升降出入是机体活动的基本表现形式
1.
是脏腑活动的基本形式。(具体阐述略)
2.
是经络活动的基本形式。
3.
是气血运行的基本形式。
4.
是病理的基本表现形式。
导致升降出入失常的原因:
外感六淫、内伤七情、饮食、劳倦、疠气等
气机升降出入的病理表现形式
升降不及、太过、不调与反作

病的性质与升降出入的关系
1.外感之病,其位在表,病情轻浅,以出入主其外。(病情轻浅)
2.内伤之病,多归于升降,其位在里,以升降主里。(病情深重)
虚实与升降的规律:
升不及,降太过多为虚证;
升太多,降不及,多属实证;
升降反作多为虚实错杂证。
升降出入理论与六经辩证的关系。
六经辩证是八纲辩证的具体化,讲述的是病从外到里的变化过程。
大致来说。三阳皆为表证,三阴为里证,三阳分太阳,少阳,阳明,
三阴分少阴,太阴,厥阴。
三阴三阳在临证的表现,本人推崇俞根初(重订通俗伤寒论)的总结;
三阳实热,总清阳明,三阴虚寒,总理太阴。
十分注重脾胃的关系,先人所谓,得谷者昌,失谷者亡
伤寒杂病论本为一本,后世分为伤寒论与金匮要略二部。实为一本,欲得其全貌,当二部合一。
本人认为伤寒前半部讲出入为多,盖出入主其外。
金匮要略讲升降为多,盖升降主里。
升降出入理论与卫气营血,三焦辩证的关系。
叶天士治温热病,创营卫气血,三焦辩证.实则上从证侯的变化来阐述疾病的变化.
卫气营血,主重于从出入来进行辩证.跟三阴三阳辩证,实则上是一致的,只是用的方法不同,一则凉,另一则以温为主,异曲同工。不同,病的性质不同。
三焦辩证,主要是从升降着手,用于湿温辩证。
赵绍琴先生,著(温病纵横),纵横二字,实得道之谓。纵,实言出入,横,实言升降。
刘绍武先生著(三部六病)主要抓住表里寒热,实则言出入也。
上二者,皆得道之著也。
综上所述,后世的温热病的辩证也脱离不开升降出入四字。
内经中有关升降出入理论的治则
《素问.通评虚实论》云:“邪气盛则实,精气夺则虚。”
邪盛者,当以祛邪为主,或透邪于表外,或泻热于前后二阴,病邪去,则升降复常。
精气虚者,当以补为主,在上,在表者,宜固其气;在下,在里者,宜固其精。气虚者,宜补其上,精虚者,宜补其下,补上欲其缓,补下欲其急,调气以和血,调血以和气,寒者温之,热者清之;在上者,抑而降之,下陷者,升而举之,散于外者,敛而固之,结于内者,疏而散之;当升而不可过,升之太过,气虚失固,气耗欲脱,气逆反越;补而不可壅,补之太过,气机阻塞,血脉凝滞,气血失畅;当散不可过散,过散则表气疏,而上气亦不能下济;当降不能降之太过,过于降则气陷;耗散者,不可收敛太过,敛之太过,则血气郁滞等;上实者忌升,下虚者忌降。(摘自李文瑞先生)
上述要言不繁,就是采用适宜的方法,使失常的升降出入,复归自然。
升降出入理论在临证中的运用
(一)升降出入理论在肺系疾病中的运用

肺主气,司呼吸。升降出入失常则肺病作,治肺关键是调理气机升降平衡。
肺主宣发和肃降,一升一降,一阴一阳谓之道。
应宣中有降,降中有宣,最终达到升降平衡。
经文举例:
1.师曰:息摇肩者,心中坚,息引胸中,上气者,咳息张口,短气者,肺痿唾沫。
2支饮不得息,葶苈大枣泻肺汤主之(方见肺痈篇中)。
肺痈,喘不得卧,葶苈大枣泻肺汤主之。
葶苈大枣泻肺汤方
葶苈(熬令黄色,捣丸如弹子大)
大枣12枚
右先以水三升,煮枣取二升,去枣,内葶苈,煮取一升,顿服。
3.肺痿吐诞沫而不咳者,其人不渴,必遗尿,小便数,所以然者,以上虚不能制下故也。此为肺中冷,必眩,多诞唾,甘草干姜汤以温之。若服汤已渴者,属消渴。
咳而脉浮者,厚朴麻黄汤主之。
厚朴麻黄汤方
厚朴五两
麻黄4两
石膏如鸡子大
杏仁半升
半夏半升
干姜2两
细辛2两
小麦一升
五味子半升
右九味,以水一斗二升,先煮小麦熟,去滓,内诸药,煮取三升,温服一升,日三服。
脉沉者,泽漆汤主之。
泽漆汤方
半夏半升
紫参五两(一作紫菀)
泽漆三斤(以东流水五斗,煮取一斗五升)
生姜五两
白前五两
甘草
黄芩
人参
桂枝各3两
右九味,口父 咀,内泽漆汁中,煮取五升,温服五合,至夜尽。
3.火*逆上气,咽喉不利,止逆下气者,麦门冬汤主之。
麦门冬汤方
麦门冬七升
半夏一升
人参3两
甘草2两
粳米三合
大枣12枚
右六味,以水一斗二升,煮取六升,温服一升,日三夜一服。
4.肾着之病,其人身体重,腰中冷,如坐水中,形如水状,反不渴,小便自利,饮食如故,病属下焦,身劳汗出,衣(一作表)里冷湿,久久得之,腰以下冷痛,腹重如带五千钱,甘姜苓术汤主之。
甘草干姜茯苓白术汤方
甘草2两
白术2两
干姜4两
茯苓4两
右四味,以水五升,煮取三升,分温三服,腰中即温。
肾死藏,浮之坚,按之乱加转丸,益下入尺中者,死。
5.问曰:三焦竭部,上焦竭善噫,何谓也?师曰:上焦受中焦气未和,不能消谷,故能噫耳;下焦竭,即遗溺失便,其气不和,不能自禁制,不须治,久则愈。
问曰:热在上焦者,因咳为肺痿。肺痿之病何从得之?师曰:或从汗出,或从呕吐,或从消渴,小便利数,或从便难,又被快药下利,重亡津液,故得之。曰:寸口脉数,其人咳,目中反有浊唾诞沫者何?6。师曰:为肺痿之病。若口中辟辟燥,咳即胸中隐隐痛,脉反滑数,此为肺痈,咳唾脓血。脉数虚者为肺痿,数实者为肺痈。
7.问曰:病咳逆,脉之,何以知此为肺痈?当有脓血,吐之则死,其脉何类?师曰:寸口脉微而数,微则为风,数则为热;微则汗出,数则恶寒。风中于卫,呼气不入;热过于荣,吸而不出。风伤皮毛,热伤血脉*。风舍于肺,其人则咳,口干喘满,咽燥不渴,时唾浊沫,时时振寒。热之所过,血为之凝滞,蓄结痈脓,吐如米粥。始萌可救,脓成则死。
上气,面浮肿,肩息,其脉浮大,不治。又加利,尤甚。
上气,喘而躁者,属肺胀,欲作风水,发汗则愈。

病案
病案一,秦 悬饮踞于胁下,疼痛,呕吐清水。用仲景法。
芫花 甘遂大戟 吴茱萸 白芥子(各二钱)
将河水两大碗,入上药五味,煎至浓汁一碗,去渣,然后入大枣五十枚,煮烂,俟干。每朝食大枣五枚。
渊按∶此五饮之一,乃实证也。用之得当,其效如神。
病案二,强 中气不足,湿化为痰,气逆不降,喘息不安,夜重于
昼。脉象弦滑,滑主痰饮,痰饮属阴,故病甚于夜也。拟降气化痰,兼扶中气。
半夏 苏子陈皮 茯苓 前胡 旋复花 神曲 竹茹 雪羹 枇杷叶
盖 夫邪之所凑,其气必虚,留而不去,其病则实。留饮久
踞不去,亦由中气之虚。欲逐其饮,先补其中。丹溪云∶补完胃气而后下之为当。兹议先补中气一法。
六君子汤去甘草,加干姜。
又 甘遂半夏汤,用甘遂五分。
又 照前方用甘遂七分。
又 照前方用甘遂一钱。
虽大便仍未泻,而腹中已觉甚安,即停。药三日。
病案三,许 音哑喘咳,痰声 咯。风痰袭肺,肺胀夹惊险候。
麻黄 杏仁射干 桔梗 桑白皮 菖蒲 枳壳 前胡 白前 紫菀 白萝卜汁(冲服)

(二)升降出入理论在脾胃疾病中的运用
脾胃同居中焦,通达上下,实为升降运动的枢纽。脾主升清,胃主沉降,是维持人体生理功能的重要组成部分。故本人认为脾胃为升降之中枢。脾主升,胃主降。脾气宜健运为用,胃气宜下行为宜。

相关条文举例:
1.干呕,吐逆,吐诞沫,半夏干姜散主之。
半夏干姜散方
半夏
干姜各等分
右二味,杵为散,取方寸匕,浆水一升半,煎取七合,顿服之。
2.干呕,哕,若手足厥者,橘皮汤主之。
橘皮汤方
橘皮4两
生姜半斤
右二味,以水七升,煮取三升,温服一升,下咽即愈。
3.哕逆者,橘皮竹茹汤主之。
橘皮竹茹汤方
橘皮二升
竹茹二升
大枣三10枚
生姜半斤
甘草五两
人参1两
右六味,以水一斗,煮取三升,温服一升,日三服。
4.妊娠呕吐不止,干姜人参半夏丸主之。
干姜人参半夏丸方
干姜1两
人参1两
半夏2两
右三昧,末之,以生姜汁糊为丸,如梧子大,饮服十九,日三服。
5.病人胸中似喘不端,似呕不呕,似哕不哕,彻心中愤愤然无奈者,生姜半夏汤主之。
生姜半夏汤方
半夏半升
生姜汁一升
右二味,以水三升,煮半夏,取二升,内生姜汁,煮取一升半,小冷,分四服,日三夜一服。止,停后服。
6. 水谷入胃,消于脾阳。水之消化,较难于谷。缘脾土磨化。全赖于火,火为土母,火旺土燥,力能克水,脾阳蒸动,水谷精华,化为雾气,游溢而上,归于肺家,肺金清肃,雾气降洒,化而为水,如釜水沸腾,气蒸为雾也。
气化之水.有精有粗,精者入于脏腑而为津液,粗者入于膀胱而为溲溺。溲溺通利,胃无停水,糟粕后传,是以便干。
《灵枢营卫生会》:上焦如雾,中焦如沤,下焦如渎。气水变化于中焦,沤者,气水方化,而未盛也。及③其已化,则气腾而上,盛于胸膈,故如雾露。水流而下,盛于膀胱,故如川渎。川渎之决,由于三焦,《素问•灵兰秘典》;三焦者,决渎之官,水道出焉。
7.中气旺则戊己转运而土和,中气衰则脾胃①湿盛而不运。土生于火而火灭于水,土燥则克水,土湿则水气泛滥,侮土而灭火。水泛土湿,木气不达,则生意盘塞.但能贼土,不能生火以培土,此土气所以困败也。血藏于肝而化于脾,太阴土燥,则肝血枯而胆火炎,未尝不病但足太阴脾以湿土主令,足阳明胃从燥金化气,湿为本气而燥为化气,是以燥气不敌湿气之旺。阴易盛而阳易衰,土燥为病者,除阳明伤寒承气证外不多见,一切内外感伤杂病,尽缘士湿也。
8. 湿者,太阴土气之所化也.在天为湿,在地为土.在人为脾。太阴以湿土主令,辛金从土而化湿,阳明以燥金主令,戊土从金而化燥。己土之湿为本气,戊土之燥为子气,故胃家之燥不敌脾家之湿,病则土燥者少而土湿者多也。

太阴主升,己土升则癸水与乙木皆升。士之所以升者,脾阳之发生也,阳虚则土湿而不升,己土不升,则水木陷矣。火金在上,水术在下,火金降于戊土,水木升于己土。戊土不降,则火金上逆,己土不升.则水木下陷,其原总由于湿盛也。
9.土者,四维之中气也。脾以阴土而含阳气,故脾阳左升则化肝木,胃以阳土而胎阴气,故胃阴右降则化肺金。金降于北,凉气化寒,是谓肾水,木升于南,温气化热,是谓心火。肺、肝、心、肾,四象攸分,实则脾胃之左右升降而变化者也。
10.夫治未病者,见肝之病,知肝传脾,当先实脾,四季脾旺*不受邪,即勿补之。
11呕而胸满者,茱萸汤主之。
茱萸汤方
吴茱萸一升
人参3两
生姜六两
大枣12枚
右四味,以水五升,煮取三升,温服七合,日三服。
12干呕,吐诞沫,头痛者,茱萸汤主之。(方见上)
13呕而肠鸣,心下痞者,半夏泻心汤主之。
半夏泻心汤方
半夏半升(洗)
黄芩3两
干姜3两
人参3两
黄连1两
大枣12枚
甘草3两(炙)
右七味,以水一斗,煮取六升,去滓再煮,取三升,温服一升,日三服。干呕而利者,黄芩加半夏生姜汤主之。
黄芩加半夏生姜汤方
黄芩3两
甘草2两(炙)
芍药2两
半夏半升
生姜3两
大枣12枚
右六味,以水一斗,煮取三升,去滓,温服一升,日再,夜一服。
14诸呕吐,谷不得下者,小半夏汤主之。(方见痰饮中)
妇人吐诞沫,医反下之,心下即痞,当先治其吐诞沫,小青龙汤主之;涎沫止,乃治痞,泻心汤主之。
15.卒呕吐,心下痞,膈间有水,眩悸者,小*半夏加茯苓汤主之。
小半夏加茯苓汤方
半夏一升
生姜半斤
茯苓3两(一法4两)
右三味,以水七升,煮取一升五合,分温再服。
16.假令瘦人脐下有悸,吐涎沫而癫眩,此水也,五苓散主之。
五苓散方
泽泻1两一分
猪苓3分(去皮)
茯苓3分
白术3分
桂枝二分(去皮)
右五味,为末,白饮服方寸匕,日三服,多饮暖水,汗出愈。

病案举例:
程,男23。
肠胃不和,时常便溏, 次数多。时有胃痛。
舌有瘀点。诊断为湿阻中焦。
处方:
焦三仙各15克,生蒲黄10克包,白术炒15克,
升麻10克,陈皮12克,制半夏12克,党参12克,
防已12克,广木香10克,制苍术15克。泽泻10克。
五剂。
复诊:
胃纳正常,舌中瘀点已去大半。大便正常。
处方如下:
生山楂15克,茯苓12克,制半夏12克,光槟榔10克,
广木香10克,制苍术12克,白扁豆15克,佛手12克,
生蒲黄6克包,藿香10克,陈皮12克,炒苡仁30克。
伍剂。
愈。
男,食物不洁,泄泻多次后,身感无力,不思饮食。和其脾胃可也。
处方如下:
党参10克,生姜15克,车前草15克,苏藿梗 各12克,生甘草5克,茯苓10克,陈皮12克,苍术6克,甘葛15克,晚蚕沙15克,广木香9克,防风9克,
叁剂。
(三)升降出入理论在心肾疾病中的运用

心为君主,生命的主宰,肾是先天之本,生命之源,心不能受邪,受邪则危,肾不能受伐,受伐则殆。
五行中心属火,肾属水,水火是阴阳的征兆,升降为阴阳运动的反映,所以升降运动以心肾为其根本。心与肾相交,为水火相济之象,肾中真气上升,心火不致于上炎.而心火下降,以温肾中真水。一升一降,一阴一阳也.
经文举例:
1.男子消渴,小便反多,以饮一斗,小便一斗,肾气丸主之
2.夫失精家,少腹弦急,阴头寒,目眩(一作目眶痛),发落,脉极虚芤迟,为清谷,亡血失精。脉得诸芤动微紧,男子失精,女子梦交,桂枝加*龙骨牡蛎汤主之。
桂枝加龙骨牡蛎汤方
(《小品》云:虚弱浮热汗出者,除桂,加白薇、附子各3分、故曰二加龙骨汤)
桂枝
芍药
生姜各3两
甘草2两
大枣12枚
龙骨
牡蛎各3两右七味,以水七升,煮取三升,分温三服。
病案:
病案一,华 病由丧子忧怒抑郁,肝火亢甚,小溲淋浊,渐至遗精,一载有余,日无虚度。今年新正,左少腹睾丸 气上攻胸,心神狂乱,龈血目青,皆肝火亢盛莫制也。经云∶肾主闭藏,肝司疏泄。二脏皆有相火,其系上属于心。心为君火,君不制相,相火妄动,虽不交会,亦暗流走泄矣。当制肝之亢,益肾之虚,宗越人东实西虚、泻南补北例。
川连 焦山栀延胡索 鲜生地 赤苓 沙参 川楝子 知母 黄柏 龟板 芡实
另当归龙荟丸一钱,开水送下。
附丸方∶
川连(盐水炒)苦参 白术(米泔浸,晒) 牡蛎
共研末,用雄猪肚一枚,将药末纳入肚中,以线扎好,用水酒各半煎烂,将酒药末共捣,如嫌烂,加建莲粉拌干作丸。每朝三钱,开水送下。
病案二,
薛 便泄半载,脾肾两亏;脉沉细涩,阴阳并弱。阳萎不举,精伤特甚;面白无华,气虚已极。足跗浮肿,阳虚湿注于下;纳食嗳气,胃虚气逆于中。调治之方,自宜脾肾双补,阴阳并顾。然刚热补阳,恐劫其阴;滋腻补阴,恐妨其胃。刻下节届清明,木旺土衰之候。脾者,土也。肾属坎水,一阳藏于二阴之中。当于补土中兼顾肾脏阴阳为是。
怀山药 炮姜炙甘草 党参 五味子 菟丝子 砂仁 茯苓 冬术 鹿角霜
如不效,党参换人参,鹿角霜换鹿茸。
复 脾肾双补,略见小效。今腹中鸣响,气向下坠,属脾虚气陷。舌心光红,脉沉细数,为肾脏阴伤。用补中升阳法。
高丽参 怀山药冬术 炙甘草 肉果 五味子 陈皮 菟丝子 沙苑子 川断 鹿角霜 白芍
(六)升降出入理论在肝胆疾病中的运用
肝属风木之脏,性升发冲和,不郁不亢;胆为中精之腑,性宣通泄,可升可降;肝主谋虑,胆司决断,表里相和,升降相宜,职能疏泄,运脾和胃,畅达气血,疏利三焦,情志和平。胆属少阳,少阳为枢,枢司开阖,人身之气血动则生阳,静则生阴,有开则能通于外,有阖则能应于内,无开则出废,无阖则入绝,枢机不利,则升降之机停,开阖之机废。肝胆相连,互为表里,胆气和降,有利于肝气的升发,不致化火灼肺,肝气升发,助胆之功能发挥。若胆气升降失调,可生诸多疾病。如肝升太过,肝火上炎,治则宜清降抑肝;阴亏不能潜阳,则阳腾于上,治宜滋阴潜阳;肝风内动,治宜镇肝熄风。肝升而不及,木郁气滞,治宜疏肝解郁,调其升降。
(此文摘自李文瑞老中医,为常见肝病的治则,治肝可参看王旭高先生治肝三十法)

病案举例:
某 先天不足,肾气虚寒,膀胱失化,肾囊胀大,疝气上攻,呕吐不止。防其发厥。
肉桂 金铃子乌药 巴戟肉 胡芦巴 半夏 吴茱萸 泽泻 小茴香 荔枝核
又末药方∶
棉子肉(四两,炒)小茴香(二两,盐水炒) 糯米(半升,炒黄)
共研末,砂糖调服。
渊按∶水盛凌土之象,须崇土御水为主。
病案二,

陆 经停一载有余,肝气不时横逆,胸脘胁肋疼痛,呕吐酸水,大腹日满,青筋绽露,此属血臌。盖由肝气错乱于中,脾土受困,血海凝瘀,日积月大,状如怀子,而实非也。今病已极深,药力恐难见效。
川楝子 丹参归尾 香附(盐水炒) 延胡索 五灵脂(酷炒) 陈皮 砂仁 红花 淡吴萸
(七)升降出入理论在妇科疾病中的运用.
妇女因生理不同于男子,故治法有其特殊性。然而万变不离升降出入四字。。举例说明。如经行吐衄,实证则多由肝经郁火,迫血上行,治则当疏肝清热、引血下行,方药如清肝引经汤,又如带下病,由于脾虚引起的,治法当健脾益气、升阳除湿-完带汤等,方中荆芥,防风,柴胡皆是升阳之品。再如,妊娠恶阻由于胃虚引起,治法当健脾和胃、降逆止呕,方药香砂六君子汤,方中砂仁,半夏等为降逆之品。诸如此类,不胜枚举。读者当多多临证中体会。

病案举例.
钱 少腹有块,痛则经来如注,气升如喘。冲脉久伤,肝木肆横。
香附(醋炒)紫石英 当归 白芍(酒炒) 木香 三棱(醋炒) 大熟地 牛膝 小茴香(盐水炒) 青皮(醋炒)
潘 年近六旬,天癸久去而反频来,是谓脱营。脱营者,元气极虚不能固摄,血从外脱也。又名下竭,故腰痛如折。下竭者必上厥,故面赤、火升、发热也。血属阴,阴虚则阳亢,故脉弦硬无情。其脉愈数,其阴愈虚。夏令一交,阳亢无制,恐致水涸龙飞,难为力矣。
阿胶(赤石脂拌炒)牡蛎 海参 线鱼胶(米粉炒) 元精石 沙苑子 贡菜(洗淡) 猪腰子(酒洗) 茯神 龟板胶(余粮石拌炒) 生洋参(元米炒)朝服震灵丹二钱,暮服威喜丸二钱。
渊按∶吴鞠通法也。妙以咸降有情之物补下焦精血。、
其他有关升降出入的经典条文
3.师曰:吸而微数,其病在中焦,实也,当下之即愈,虚者不治。在上焦者,其吸促,在下焦者,其吸远,此皆难治。呼吸动摇振振者,不治。
4清邪居上,浊邪居下,大邪中表,小邪中里,馨饪之邪,从口入者,宿食也。五邪中人,各有法度,风中于前,寒中于暮,湿伤于下,雾伤于上,风令脉浮,寒令脉急,雾伤皮肤,湿流关节,食伤脾胃,极寒伤经,极热伤络。
5.气上冲胸,口噤不得语,欲作刚痉,葛根汤主之。
葛根汤方
葛根4两
麻黄3两(去节) 桂枝2两(去皮)
芍药2两
甘草2两(炙)
生姜3两
大枣12枚
右七味,口父
咀,以水七升,先煮麻黄、葛根,减二升,去沫,内诸药,煮取三升,去滓,温服一升,覆取微似汗,不须啜粥,余如桂枝汤法将息及禁忌。
6.痉为病(一本痉字上有刚字),胸满口噤,卧不着席,脚挛急,必齿介齿,可与大承气汤。
大承气汤方
大黄4两(酒洗) 厚朴半斤(炙去皮) 枳实5枚(炙)芒硝三合
右四昧,以水一斗,先煮二物,取五升,去滓,内大黄。煮取二升,去滓,内芒硝,更上火微一二沸,分温再服,得下止服。
胸痹,胸中气塞,短气,茯苓杏仁甘草汤主之,橘枳姜汤亦主之。
茯苓杏仁甘草汤方
茯苓3两
杏仁五10个
甘草1两
右三味,以水一斗,煮取五升,温服一升,日三服(不差,更服)。
问曰:三焦竭部,上焦竭善噫,何谓也?师曰:上焦受中焦气未和,不能消谷,故能噫耳;下焦竭,即遗溺失便,其气不和,不能自禁制,不须治,久则愈。
师曰:热在上焦者,因咳为肺痿;热在中焦者,则为坚;热在下焦者,则尿血,亦令淋秘不通。大肠有寒者,多鹜溏;有热者,便肠垢。小肠有寒者,其人下重便血;有热者,必痔。
问曰:病有积、有聚、有馨气,何谓也?师曰:积者,藏病也,终不移;聚者,府病也,发作有时,展转痛移,为可治;馨气者,胁下痛,按之则愈,复发,为馨气。诸积大法:脉来细而附骨者,乃积也。寸口积在胸中;微出寸口,积在喉中;关上积在脐旁;上关上,积在心下;微下关,积在少腹。尺中,积在气冲;脉出左,积在左;脉出*右,积在右;脉两出,积在中央;各以其部处之。
咳逆倚息,不得卧,小青龙汤主之(方见上文肺痈中)。
胃反,吐而渴,欲饮水者,茯苓泽泻汤主之。
茯苓泽泻汤方((外台)云:治消渴脉络胃反吐食之,有小麦一升)
茯苓半斤
泽泻4两
甘草2两
桂枝2两
白术3两
生姜4两
右六味,以水一斗,煮取三升,内泽泻,再煮取二升半,温服八合,日三服。
“清阳出上窍,浊阴出下窍,清阳发腠理,浊阴走五脏,清阳实四肢,浊阴归六腑”

本人总结:
1.脾胃为升降之中枢。
2.少阳为出入之关键。
3.临床诊治疾病,注重中医气机升降出入理论,升降出入为临床辨证施治,遣方用药之准绳。
4.六经辩证与卫气营血,三焦辩证实则异曲同工。法不离升降出入四字。。
5.寒温本为一家,伤寒与温病之争可以休也.
6. 外感辩证以寒热,表里四字出入,着眼出入.,
内伤诸证,以虚实,寒热为主,重点升降.
7.临证时以升降出入四字入手,可有效避免辩证的僵化.可法随证变,方由法出.千法万方,可出于临证实际,不必拘泥于书本.
8.将升降出入四字灵活运用,有赖于理精方备,中药药性基础扎实,临证方可运用自如。
感谢
此篇,为本人习练形意拳术一年来,结合拳中道理与中医理论、临证实践所悟出,
在此一并感谢我的形意恩师袁林发先生。
袁林发先生为傅派形意拳第三代传人。
(傅剑秋----张慰祖-----袁林发)
并以此文缅怀已故启东老中医陈希龄先生。
陈希龄先生简介:
陈希龄先生,已故,江苏启东人氏。19岁开始独立行医,开设私立诊所,后因私变公入新义卫生院中医内外科工作。临证近60年。生前与胡安庆,顾丕荣等多有来往。
医术比较全面,内科,妇科,儿科,针炙皆通。擅用大黄芒硝,擅长杂证证治。
留有学医笔记几部,胡安庆湿温案绎手抄本一部,医案除本人部分留存外,大多丢失。
于2004年病故,寿年86岁

参考书籍;
伤寒论
金匮要略
金匮要略心典。
重订通俗伤寒论
百年中医临床家从书-----李文瑞
脾胃论
王旭高临证医案
温病纵横
三部六病
四圣心源
蒲辅周医疗经验
本人见解,若有不妥之处,敬请明眼指正。
本人此文尚有补充之处(辩证,脉象,温病的条文,本人医案),转载者,当注上本人姓名。
薛东庆原创
2007年11月18日星期日
发表于 2007/11/20 20:37:49 | 显示全部楼层
真是好中医!
发表于 2007/11/20 23:32:05 | 显示全部楼层
跟在知止老师后面,顶一下,做个记号,慢慢学。
 楼主| 发表于 2007/11/22 15:56:41 | 显示全部楼层

升降出入论 ----周学海

六微旨论曰∶出入废则神机化灭,升降息则气立孤危。故非出入则无以生长壮老已,非升降则无以生长化收藏。升降出入,无器不有,器散则分之,生化息矣。王氏释之曰∶凡窍横者,皆有出入去来之气;窍竖者,皆有阴阳升降之气往复于中。即如壁窗户牖,两面伺之,皆承来气冲击于人,是则出入气也。(西医谓∶人居室中,不可两面开窗,则人之中气,为往来之气所冲击不能支,即头空痛矣。)又如阳升则井寒,阴升则水暖,以物投井,及叶坠空中,翩翩不疾,皆升气所碍也。虚管溉满,捻上悬之,水固不泄,为无升气而不能降也。空瓶小口,顿溉不入,为气不出而不能入也。可谓发挥尽致矣。刘河间曰∶皮肤之汗孔者,谓泄汗之孔窍也。一名气门,谓泄气之门户也。一名腠理,谓气液之隧道纹理也。一名鬼门,谓幽冥之门也。一名玄府,谓玄微之府也。然玄府者,无物不有,人之脏腑、皮毛、肌肉、筋膜、骨髓、爪牙,至于万物,悉皆有之,乃出入升降道路门户也。经曰∶升降出入,无器不有。故知人之眼、耳、鼻、舌、身、意、神、识,能为用者,皆由升降出入之通利也。有所闭塞,则不能用也。故目无所见,耳无所闻,鼻不闻香,舌不知味,筋痿、骨痹、爪退、齿腐、毛发堕落、皮肤不仁、肠胃不能渗泄者,悉由热气怫郁,玄府闭塞,而致津液、血脉、荣卫、清浊之气不能升降出入故也。各随怫郁微甚,而为病之大小焉。李东垣曰∶圣人治病,必本四时升降浮沉之理,权变之宜,必先岁气,无伐天和。经谓∶升降浮沉则顺之,寒热温凉则逆之。仲景谓阳盛阴虚,下之则愈,汗之则死;阴盛阳虚,汗之则愈,下之则死。大抵圣人立法,且如升阳或散发之剂,是助春夏之阳气令其上升,乃泻秋冬收藏殒杀寒凉之气。此升降浮沉之至理也。天地之气,以升降浮沉,乃生四时。如治病,不可逆之。故顺天者昌,逆天者亡。夫人之身,亦有四时天地之气,不可只认在外,人亦体同天地也。《吴医汇讲》引蒋星墀说曰∶《伤寒论》所谓传经,即是出入精义。盖正气出入,由厥阴而少阴、太阴,而少阳、阳明、太阳,循环往复。六淫之邪,则从太阳,入一步,反归一步,至厥阴而极。此邪气进而正气退行,不复与外气相通,故开、阖、枢三者,最为要旨。(见《素问·阴阳离合论》、《灵枢·根结篇》中。)分言之,为出入,为升降;合言之,总不外乎一气而已矣。观东垣《脾胃论》浮沉补泻图,以卯酉为道路,而归重于苍天之气。考其所订诸方,用升、柴、苓、泽等法,实即发源于长沙论中葛根、柴胡、五苓之意,引而伸之,所谓升之九天之上,降之九地之下。虽内伤、外感殊科,而于气之升降出入,则无以异耳!吴鞠通《温病条辨》有曰∶风之体不一,而风之用亦殊。春风自下而上,夏风横行空中,秋风自上而下,冬风刮地而行。其方位也,则有四正、四隅,此方位之合于四时八节也。诸家之论,阐发无余蕴矣。升降出入者,天地之体用,万物之橐,百病之纲领,生死之枢机也。兹更举天地之气、人身之气,与夫脉象、病机、治宜,一一而条析之。四时之气,春生、夏长、秋收、冬藏。其行也。如轮之转旋,至圆者也。如春气自下而上,直行者,是冬气横敛已极,坚不可解,若径从横散,则与冬气骤逆矣。气不可逆也,故先从直行以活其机,而后继以夏之横散也。夏气疏散已极,若径从横敛,又与夏气骤逆矣。转旋之机不可骤也,故先以秋之直降,而后继以冬之横敛也。所以然者,各以其横行、直行之极也。直行极,则不可以径从直升、直降,而必先有横行开阖之气以疏之;横行极,则不可以径从横散、横敛,而必先有直行浮沉之气以达之。若直行未极,则升者未尝不可以直降,降者未尝不可以直升;横行未极,则散者未尝不可以横敛,敛者未尝不可以横散。即如春日未尝无秋风,而春之后,决不可继以秋也;夏日未尝无冬风,而夏之后,决不可继以冬也。此天地四时斡旋之机妙也。人身肌肉筋骨,各有横直腠理,为气所出入升降之道。升降者,里气与里气相回旋之道也;出入者,里气与外气相交接之道也。里气者,身气也;外气者,空气也。鼻息一呼,而周身八万四千毛孔,皆为之一张;一吸,而周身八万四千毛孔,皆为之一翕。出入如此,升降亦然,无一瞬或停者也。《内经》曰∶阳在外,阴之使也;阴在内,阳之守也。又曰∶阳气者,卫外而为固也;阴气者,藏精而起亟也。此出入之机也。又曰∶天地之精气,其大数常出三而入一,故谷不入,半日则气衰,一日则气少矣。此出入之数也。《推求师意》曰∶在肝则温化,其气升;在心则热化,其气浮;在脾则冲和之化,其气备;在肺则凉化,其气降;在肾则寒化,其气藏。《内经》曰∶浊气在上,则生胀;清气在下,则生飧泄。又曰∶夏暑汗不出,秋成风疟。冬不藏精,春必病温。此升降出入之常变也。内而脏腑,外而肌肉,纵横往来,并行不悖,如水之流,逝者自逝,而波浪之起伏自起伏也。其合四时也,春则上升者强,而下镇者微矣;夏则外舒者盛,而内守者微矣;秋则下抑,而上鼓者微矣;冬则内敛,而外发者微矣。此其常也。逆冬气,则奉生者少矣;逆春气,则奉长者少矣;逆夏气,则奉收者少矣;逆秋气,则奉藏者少矣。太过不及,皆为逆也,此其变也。故圣人必顺四时,以调其神气也。其在脉象,则有三部九候。三部者,寸关尺也,以候形段之上下,以直言之也。九候者,浮中沉也,以候形层之表里,以横言之也。病在上则见于寸,在下则见于尺;病在里则见于沉,在表则见于浮;里寒外热,则沉紧浮缓;里热外寒,则沉缓浮紧。上虚下实,则寸小尺大;上实下虚,则寸强尺弱。此脉象之大略也。其在病机,则内伤之病,多病于升降,以升降主里也;外感之病,多病于出入,以出入主外也。伤寒分六经,以表里言;温病分三焦,以高下言,温病从里发故也。升降之病极,则亦累及出入矣;出入之病极,则亦累及升降矣。故饮食之伤,亦发寒热;风寒之感,亦形喘喝。此病机之大略也。至于治法,则必明于天地四时之气,旋转之机,至圆之用,而后可应于无穷。气之亢于上者,抑而降之;陷于下者,升而举之;散于外者,敛而固之;结于内者,疏而散之。对证施治,岂不显然而易见者乎?然此以治病之轻且浅者可耳!若深重者,则不可以径行,而必有待于致曲。夫所谓曲者,何也?气亢于上,不可径抑也,审其有余不足∶有余耶,先疏而散之,后清而降之;不足耶,行敛而固之,后重而镇之。气陷于下,不可径举也,审其有余不足∶ 有余耶,先疏而散之,后开而提之;不足耶,先敛而固之,后兜而托之。气郁于内,不可径散也,审其有余不足∶有余者,攻其实而汗自通,故承气可先于桂枝;不足者,升其阳而表自退,故益气有借于升、柴。气散于外,不可径敛也,审其有余不足∶有余者,自汗由于肠胃之实,下其实而阳气内收;不足者,表虚由于脾肺之亏,宣其阳而卫气外固。此皆治法之要妙也。苟不达此,而直升、直降、直敛、直散,鲜不偾事矣!尝忆先哲有言∶胸腹痞胀,昧者以槟榔、枳、朴攻之,及其气下陷,泄利不止,复以参、、升、柴举之,于是气上下脱而死矣。此直升、直降之祸也。况升降出入,交相为用者也,用之不可太过。当升而过于升,不但下气虚,而里气亦不固,气喘者将有汗脱之虞矣;当降而过于降,不但上气陷,而表气亦不充,下利者每有恶寒之证矣;当敛而过于敛,不但里气郁,而下气亦不能上朝;当散而过于散,不但表气疏,而上气亦不能下济矣。故医者之于天人之气也,必明于体,尤必明于用;必明于常,尤必明于变。物性亦然。寒热燥湿,其体性也;升降敛散,其功用也。升、柴、参、,气之直升者也;硝、黄、枳、朴,气之直降者也;五味、山萸、金樱、覆盆,气之内敛者也;麻黄、桂枝、荆芥、防风,气之外散者也。此其体也。而用之在人,此其常也。而善用之,则变化可应于不穷;不善用之,则变患每生于不测。王汉皋论温病大便秘,右寸洪实,而胸滞闷者,宜枳、朴、菔子横解之,苏子、桔梗、半夏、槟榔竖解之。其言横解、竖解是矣,其所指诸药,则未是也。即东垣诸方,惯用升、柴、枳、朴,亦未免直撞之弊。若洁古枳术丸,以荷叶烧饭为丸,则有欲直先横之妙矣。吁!医岂易言者乎? 又尝论之,气之开阖,必有其枢。无升降则无以为出入,无出入则无以为升降,升降出入,互为其枢者也。故人之病风寒喘咳者,以毛窍束于风寒,出入之经隧不利,而升降亦迫矣。病尸厥卒死者,以升降之大气不转,而出入亦微矣。生气通天曰∶大怒则血菀于上,使人薄厥。调经曰∶血气并走于上,则为大厥。扁鹊曰∶阳脉下坠,阴脉上争,会气闭而不通,阴上而阳内行,下内鼓而不起,上外绝而不为使;上有绝阳之络,下有破阴之纽,破阴、绝阳之色已废,脉乱,故形静如死状。凡人出入之气,本微于升降,升降既息,出入更微矣。故扁鹊谓∶当闻其耳鸣而鼻张,循其两股以至于阴,当尚温也。此所谓出入更微者也。又尝着《左右阴阳论》、《劳痹证治论》,文义浅陋,而与此相发。其《论左右阴阳》曰∶朱丹溪谓脾具坤静之体,而有干健之运,故能使心、肺之阳降,肝、肾之阴升,而成地天交之泰矣。近世黄元御着书,专主左升右降立说,以为心、肺阳也,随胃气而右降,降则化为阴;肝、肾阴也,随脾气而左升,升则化为阳。故戊己二土中气,四气之枢纽,百病之权衡,生死之门户,养生之道,治病之法,俱不可不谨于此。其书八种,直将《素问》、《灵枢》、《伤寒》、《金匮》、《本草》五大部圣经,俱笼入左升右降四字之中。盖自以为独开生面,得《内经》左右阴阳道路之奥旨矣。窃思《内经》之论阴阳也,不只言升降,而必言出入。升降直而出入横,气不能有升降而无出入,出入废则升降亦必息矣。只论升降,不论出入,是已得一而遗一,况必以升降分属左右,则尤难通之义也。左右俱有阴阳,俱有升降。尝推求西医所论人身脉络功用,与夫气血之流行,合之《内经》大旨,荣行脉中,卫行脉外。荣气是随六阴、六阳之经循环往来,终而复始,即以经脉之升降为升降也。卫气不拘于经,行于手足六阳之部分则上升,行于手足六阴之部分则下降,是表升而里降也。《内经》以左右为阴阳之道路,未尝以左即升、右即降也。其义如寸口候阴,主中;人迎候阳,主外。举其大概而已。脉法又以左尺主膀胱、前阴;右尺主大肠、后阴。其于《内经》背阳腹阴,将何以合之?故确求升降之道路,只当分表里,而无分于左右也。或曰∶人之患半身不遂者,何也?曰∶半身不遂,是横病,不是直病。何以言之?人身腠理毛窍,在左边者,俱左外向;在右边者。俱右外向,前自鼻柱,后自脊骨,截然中分。故人侧卧,汗出显有界畔者,因侧卧,则向上半边毛窍热气上蒸,向下半边毛窍热气不能下蒸也。《内经》曰∶汗出偏沮,使人偏枯。故偏枯者,横气不能左右相通也;下痿者,直气不能上下相济也。左有左之升降,右有右之升降;上有上之升降,下有下之升降;上下左右,又合为一大升降者也。是故先天八卦,坎离分东西。此左阳右阴之义也;后天八卦,坎离分南北,此表升里降之义也。即如人身,热气蒸腾,只是向上,其表升可知也;水谷入胃,糟粕下传,此必有气以行之,其里降可知也。经必以左右分阴阳者,日月升于东,降于西,人为日月所照,气亦随之而转旋。表之升也,动于左而右随之;里之降也,动于右而左随之。左则表升之力强,右则里降之力强耳!经谓∶人左手足不及右强,右耳目不及左聪明者,亦此意也。其《论劳痹证治》曰∶痹者,闭也。其病有二∶有虚劳之痹;有积聚、痈疽、麻木、疼痛之痹。其积聚、痈疽、麻木、疼痛之痹,有在经络者,有在脏腑者,前人论之详矣。《内经》、《中藏经》诸篇,可熟读也。至于虚劳之痹,即俗所谓干血劳者。人身外而经络,内而脏腑,其气不外五行。自上而下直分之,有直五行,即直五层,一肺、二心、三脾、四肝、五肾也;自外而内横分之,有横五行,即横五层,亦一肺、二心、三脾、四肝、五肾也。《内经》升降息则气立孤危,言直也;出入废则神机化灭,言横也。脉法∶左寸心、关肝、尺肾,右寸肺、关脾、尺命,亦言直也;三菽肺,六菽心,九菽脾,十二菽肝,按之至骨肾,亦言横也。升降出入,虽分横直,统归于阴阳之嘘吸而已。人病虚劳,直气不能布于周身。若阴气先伤,则吸力先微,内不能至肾,至肝而还,而有骨痿之事矣;若阳气先伤,则呼力先微,外不能至肺,至心而还,而有皮聚毛悴之事矣。所谓肝肾心肺者,谓分野之表里浅深也。如是则脉行十六丈二尺为一周者,其数有不盈矣;不盈则升降出入之期促,故脉数也。《难经》论损至之脉曰∶一呼三至,至一呼六至,此至之脉也;一呼一至,至四呼一至,此损之脉也。至脉从下上,损脉从上下。损脉之为病,始于皮聚毛落,而极于骨痿不能起于床;反此者至之为病也。从下上者,皮聚而毛落者死;从上下者,骨痿不能起于床者死∶穷之于其极也。卢子由曰∶脉来之损至,即脉至之疾徐,至固不离乎至,损岂独外于至乎?是盖疑虚损之脉,必数而无迟也。扁鹊亦曰;一呼脉四至以上,谓痹者脱脉气,谓失十六丈二尺一周之常经也。然虚损脉迟者甚多,但其情不同。脉数者,血液先败,塞其气道,气悍而不通,故短促也;脉迟者,血液未败,而真气之力不能劲达,如人行路遥,力倦而欲息也。是其病始于气,而未坏有形之血液,故易治,补其气而血自生也;气不能周,反见脉数者,是血坏而气无所归,故难治,补其气而血愈壅也。是故初病即见脉数者,是因痹致虚,血病累气,故曰从下损上,即由里而表也;先脉迟而渐见脉数者,是因虚致痹,气病累血,故曰从上损下,即由表而里也。至于气不能至肾至肺,非全无气也,正气为邪气所据,不能应期而至耳!若全无气,则一脏气绝,五脏俱无以自存矣。此劳痹之大义也。积聚、痈疽、麻木、疼痛之痹,在经络之中,只是两头有气,中间隔塞,其本未伤,疏之而即复矣。譬如一管之中,有物结之,去其结而气自行矣。此实痹之大义也。实痹之治无论矣。劳痹之治,《难经》有曰∶损其肺者,益其气;损其心者,调其荣卫;损其脾者,调其饮食,适其寒温;损其肝者,缓其中;损其肾者,益其精。此皆以虚言之也。而劳痹之为病,往往虚实夹杂。仲景治血痹风气百疾,有薯蓣丸,是补其虚也;有大黄虫丸,是攻其实也。更有外邪久结,证同虚损,如徐灵胎所谓风寒不醒成劳病者。近日凡病咳嗽,辄称肺热,桑叶、麦冬,摇笔即来。生地、知母,满纸俱是。于是阳气日衰,风寒与水饮合力盘踞膻中,渐致夜不伏枕,涎中带红,头面肿,呼吸喘促,饮食呕逆,大便溏泄,而危矣。故今之病五苓、青龙证者,无不逼入劳损,覆辙相寻,至死不悟。张景岳曰∶外感之邪未除,而留伏于经络;饮食之滞不消,而积聚于脏腑。或郁结逆气,有不可散;或顽痰瘀血,有所留藏,病久致羸,似形不足,不知病本未除,还当治本。若误用补,必益其病矣。医能明此,其寡过矣乎! 大抵治病必先求邪气之来路,而后能开邪气之去路。病在升降,举之、抑之;病在出入,疏之、固之。或病在升降而斡旋于出入,或病在出入而斡旋于升降。气之上逆,下不纳也;气之下陷,上不宣也;气之内结,外不疏也;气之外泄,内不谐也。故赵晴初曰∶人身内外作两层,上下作两截,而内外上下,每如呼吸而动相牵引。譬如攻下而利,是泄其在内之下截,而上截之气即陷,内上即空,其外层之表气连邪内入,此结胸之根也。譬如发表而汗,是疏其在外之上截,而在内之气跟出,内上即空,其内下之阴气上塞,此痞闷之根也。故在上禁过汗,在内慎攻下,此阴阳盈虚消长之理也。抑吾尤有默会之旨,不欲为外人道,而不得不道也。《内经》以升降出入关于生长壮老己者,何也?本草称日能松物,以絮久曝日中,则松矣,是日有提摄之力也。凡物皆向日,不独葵、藿也。非物有知,日有摄力也。人在日下,其气亦为日所提摄矣。物置地上,久则下陷,以地心有吸力也。人在地上,其气亦为地所吸引矣。至于气之往来于空中,更无一息之或间。庄子曰∶人在风中。仲景曰∶人因风气而生长。人为风所鼓荡,其气之出入不待言矣。人之初生,合父精母血而成形。其体象地,各有自具之吸力。其力多藏于五脏及骨髓之中,故气能自固于体中而不散也。及其生也,则上为日所摄,下为地所吸,中为风所鼓荡,而日长日壮矣。及其衰也,摄之久而气渐上脱矣,吸之久而气渐下脱矣,鼓荡之久而气渐外散矣,故为老为已也。大抵三气之中,惟地之吸力最强,故人死则体重,以本体不能自主,全为地所吸也。又人死,其尸不可见日,恐复为日气所提摄而尸走也。生人不可与尸骑牛临面,生人身有吸力,恐尸中游气未尽,二气相感而相吸,而亦有尸走之事也。是说也,前人未言,得毋骇俗乎?夫人劳则气动,而心劳则五脏之吸力皆疏,故气易散,而易老易已也。人静则气固而心静,则五脏之吸力尤固,故气常完而多寿难老也。然则明于斯义,是亦养生之助也,而又何骇乎?痹论曰∶阴气者,静则神藏,躁则消亡。生气通天曰∶阳气者,静则养神,柔则养筋。大惑论曰∶心劳则魂魄散,志意乱。故经脉别论叙五脏喘汗之事,而申其戒曰∶ 四时之病,常起于过用也。故曰∶无形无患,与道协议,惟真人也。
发表于 2007/12/10 05:26:02 | 显示全部楼层
大手笔,妙论。如此,则肝脾肾本为一脏,所不同着,维升降沉浮而。然否?
 楼主| 发表于 2008/7/22 18:19:07 | 显示全部楼层

升降出入药物浅述及临证组方

升降出入   中医之魂  补续。
薛东庆原创,转发者请注上本人姓名,谢谢配合
大纲:
出入废则神机化灭,升降息则气立孤危
经典论据:
1“辛甘发散为阳,酸苦涌泄为阴,咸味涌泄为阴,淡味渗泄为阳”(《素问·至真要大论》)。
2“味薄者升,气薄者降。气厚者浮,味厚者沉”(李东垣),李时珍),
3“气味薄者浮而升,味厚气薄者沉而降;气味俱厚者能浮能沉,气味俱薄者能升能降”
4“味厚者为阴,薄为阴之阳;气厚者为阳,薄为阳之阴。味厚则泄,薄则通;气薄则发泄,厚则发热”(《素问·阴阳应象大论》)
5“酸咸无升,辛甘无降,寒无浮,热无沉”
6“凡药轻虚者浮而升,重实者沉而降”
7“升者引以咸寒,则沉而达下焦;沉者引以酒,则浮而上巅顶”(李时珍)

药物升浮沉降举例:(仅供参考)
升浮:麻黄、桂枝、附子、肉桂,荆芥、防风、黄芪、党参、辛夷、荷叶、升麻、桑枝、升麻、苏叶、白芷、独活、柴胡、葛根、牛蒡子、蔓荆子、藁本等。
沉降:苁蓉、枳壳、冬瓜仁、大黄、黄连、黄柏、芒硝、知母,五味子、诃子、黄芩、黄连,龙骨、苏子、、磁石、牡蛎、牛膝、决明、瞿麦、车前子、白芥子、葶苈子、牛膝、  通草、椿根皮、等。
说明一下:上述分类只是大概上的分类。因药物炮制、份量可影响升浮沉降之性,在配伍中更是变化多端。故上述分类,实在只能作参考。

临证主要采用的辩证立法大纲:
1,升降出入,纵横论治。
解说:纵者,静则可言三焦,动则升降也,横,静则阴阳六经也,动则出入也。
“万物之中人一也,呼吸升降,效象天地,准绳阴阳。”
2,病证合参,据证立法,方随法出,方随证变。
附本人总结的临床组方遣药的常用方法:
1君臣佐使组方法
       2,主证+次证相合组方
       3,脉舌相参,方证对应法。
       4,系统组方。代表方剂:小柴胡汤、全息汤等。
       5相生相克法:例如升降并用、培土生金、泻南补北法、肝肾同治,肺肾同治,脾肝同治,心肾同治、寒温并用、表里并用、润燥相济、、、、等。
      6,基本方出入组方法:一般以常用有效方方剂,根椐相关证侯进行加减。此法临床常用。
      7,其他组方:相恶组方(此法少用)代表方剂:疡科心得录中的八反丸对药组方、等。
备注:前五法,都是组方的大纲。
临床组方遣药的主要考虑因素:
一,病情虚实寒热、体质强弱、病位(表、中、里)、病势(趋上、炎下等)、病史、治疗史等。
药物相畏、相恶、煎煮、服药方法、禁口等。
二,用药的一般原则,新病阴阳相乖,补偏救弊,宜用其偏:
久病阴阳渐损,补正扶元,宜用其平。
三,用药顾及胃气。
四,苦寒、辛热过燥、有毒性猛等药,用时注意,胆大心细。
治学法要二则
1经论、本草、经方,中医之规矩,为临证根基,功夫也
历代明家经验方案笔记,仍达临证灵悟变通之径,灵气也。

2识证不明,万法废用。治疗无效,皆是空论。

附相关摘录三则
赵绍琴论升降并用
升降并用是临床组方遣药的常用方法,也可以说是一种用药的技巧。
升指升药,即具有升浮作用的药物;降指降药,即具有沉降作用的药物。升降两类不同作
用趋向的药物并用于同一方中,既升且降,相反相成,调畅气机,开发郁结,通上达下,升清降浊,消胀除满,止利通便,健胃助运,种种功效,不能尽述。概而言之,升降并用的目的在于调整脏腑功能以复其常。其机理何在?盖自天地自然至万事万物,其运动变化不外升降出入。
    经言:“升降出入,无器不有。”东垣云:“万物之中人一也,呼吸升降,效象天地,准绳阴阳。”人身脏腑功能万千,欲一言而概之,唯气机升降而已。升降正常则脏腑各司其职,人斯无疾。反常则为病矣。诸如肺失宣肃,脾不升清,胃失通降,肝失条达,心肾不相交济,无非升降失常之病。又,丹溪指出:“人身诸病多生于郁。”又云:“百病多有兼郁者。”何谓郁?曰:“郁者,当升者不能升,当降者不能降,当变化者不能变化,此为传化失常,六郁之病见矣。”凡气郁、湿郁、痰郁、血郁、食郁、火郁,诸郁为病不同,其本于升降失常则一。郁则病,病则郁。是以献可有凡病俱宜作郁看之论,可谓一语中的。故治病宜兼治郁,治郁宜调升降,升降并用乃治郁用药之诀窍。
    昔贤妙用升降之例甚多,仲景葛根芩连汤主治阳明热利,君葛根升浮以散火郁,合芩连苦寒以坚阴止利,可谓升降并用之祖方。补中益气用升柴大升阳气,若阴火上冲较重,东垣主张加黄柏、知母苦寒泻火,亦升降并用。治疗大便不通的通幽汤、济川煎,于通降群药中配入一味升麻,是以升助降,古人组方之妙如此。要之,病在下应知当升,病在上须晓宜降,欲降之必先升之,欲使升之必先降之,非纯升纯降之用,当使升中有降,降中有升,升降并用以复脏腑之常。
    临床常用的升药,凡味薄体轻辛散宣发之风药皆可用之,不独升柴也;而凡寒凉泻火渗泄下行之品皆属降药,不独硝黄也。至于具体的配伍应用又在乎临证斟酌矣。
赵绍琴论升降散
升降散   僵蚕、蝉衣、片姜黄、大黄
气机升降失常,当升者不能升,当降者不得降,则必郁,郁久则生热,是为郁热,故脏腑功能失调诸证多伴有郁热之象。赵氏于此等症推崇清代杨栗山所制升降散,以为调整升降之良剂。方由僵蚕、蝉衣、片姜黄、大黄四药组成。僵蚕味辛咸而性平,有轻浮上升,升阳清化之功,蚕以桑叶为食,又感风而殒,故能祛风泄热,轻疏升和,兼能解毒定惊;蝉衣辛咸寒入肝经,祛风清热,开郁疏表,升散透疹,亦以升发为用;姜黄辛苦而性温,行气活血,化瘀通络,辛能行气疏风,苦泄温通,为疏调气机兼活瘀滞之品;大黄苦寒攻泄,能荡涤肠胃,攻积导滞,推陈出新,兼入血分行瘀,是下行泄火清热,宣郁化瘀之良药。四药配伍,升降并用,寒温互参,共奏行气解郁,宣上导下,通利三焦,开达气机,活血行瘀之功,升清阳,降郁热,而复升降之常。临床用治肝胆郁热,三焦不畅,脾胃停滞,气机升降失常而见心急烦躁,夜寐梦多,低热不退,月经不调,或状若血虚阴伤诸症,莫不应手取效。治证虽多,功能其一,曰调整气机,复其升降而已矣。
李昌源的胃痛论
.升清降浊,以通为用:胃脘痛的发病机理常为脾胃纳运升降失常,气血瘀阻不畅,所谓
“不通则痛”。胃为六腑之一,泻而不藏,以通降和畅为顺。通法可使气血调畅,纳运复常,则其    痛自已。李氏把“胃宜通降”、“脾宜升运”、“脾升则健、胃降则和”作为指导临床治疗胃脘痛的理论依据,将胃脘痛分为气滞、血瘀与虚证三大类,采取以通为主的治法,主张理四气,即“疏肝气、升脾气、降胃气、宣肺气”,同时辨其虚实寒热,分别施治:寒凝者治以散寒行气,主以附子理中汤与良附丸合方;食积者以消积导滞,主以保和丸酌加鸡内金、砂仁;气滞者治以疏肝理气,主以柴胡疏肝散酌加佛手、香橼、郁金;血瘀者治以活血化瘀,主以膈下逐瘀汤酌加丹参、三七;阳气虚者治以温阳益气,主以黄芪建中汤酌加太子参。正如清·高士宗所说:“通之之法,各有不同,调气以和血,调血以和气,通也;上逆者使之下行,中结者使之旁达,亦通也;虚者助之使通,寒者温之使通……”。
附:
中医理论与形意的诸多一致。
上清下浊,与拳术中的上虚下实一致。二者皆取法于自然,
上焦法天,下焦法地。中立者,人也。故三才者,天地人。三才丸意可参。
拳经中的三节,与中医理论中的三焦理论异曲同工。
形意讲究整体劲,与中医讲究整体观,一致。
拳论中节不明一身是空的观点与上下交病,治其中的观点一致。
形意中的腾龙搜骨功法,实与中医的水火相济一致。
形意的上下、左右、内外、前后一致,实与中医的阴阳互济整体理论一致。
形意拳术是练出来的,与中医临证是实践出来的一致。
形意实实在在练功夫,与中医治病,疗效实实在在的一致。
形意五行拳、四梢学说取法于医理。
形意中的桩与中医中的证,理则一,活法也。
习形意实贪多,习中医也是如此,多则杂,失其中正之意。
 楼主| 发表于 2008/8/17 13:55:32 | 显示全部楼层

法升降浮沉气化用药论

作者:王勇


中医先贤仰观俯察,知“天气左旋下交于地,地气右旋上腾于天。”歧伯曰:“气之升降,天地之更用也。”观宇宙自然造化之机,浮沉为阴阳之本体,升降为造化之妙用。升含乎开,降含乎合,是以升降合度则天地之气和,成交泰之势。天地并气,故能生物。人在天地气交之中,人身乃造化的大气所生,人身亦是一小造化,升降浮沉出入归常则健康,反之,升降失调,出入无序,亢害生则病矣。故临床用药必本阴阳升降浮沉气化之理。

1.升降有序气化有常

中医认为人与宇宙大自然的天地阴阳相通。正如《医学源流论•阴阳升降论》指出:“人身象天地。天之阳藏于地之中者,谓之无阳。元阳之外护者谓之浮阳。浮阳则与时升降,若人之阳气则藏于肾中而四布于周身,惟元阳则固守于中,而不离其位。”在一年二十四节气中,阴阳二气升降浮沉产生四季气化而化生万物。阳动阴静,阳升阴静,在一年之中,春木主生,夏火主长,秋金主收,冬水主藏,中土主化。生长收藏化,阴阳五行升降浮沉相因而气化有常。一日之中亦相应之,早为春,午为夏,傍晚为秋,夜为冬。人身阴阳之气亦相应之,如肝应春之气等等。中医“天人相应”观,认为人的生理、病理变化与自然环境息息相关。现代科学揭示:人的血压、体温、基础代谢、脑细胞电活动等基本的生理活动就存在日变化节律中,而这种日变化节律又与太阳活动密切相关。

在脏腑功能和气血津液都反映升降出入有序的运动形式。肺主宣发肃降,脾胃主升清降浊,心司鼓运血流,肾司水精藏化,肝胆司升降疏调,反应了五脏协同以维持升降出入的动态有序平衡状态。人体五脏六腑之间,阴阳表里还相互配合,气化运动相互协调,五脏属阴主里,六腑属阳主表,五脏藏升为和,六腑通降为顺。生理上来说,脾升胃降,肝升胆降,心宜升小肠降,肾宜升膀胱降。人体还有一些脏与腑具有特殊密切关系,比如肾与三焦、肾与胆、肾与胃、肾与大肠、心与胆、心与胃、肝与大肠、脾与小肠等等,它们之间虽然没有表里关系,但是气化气机相通,使其整体联系。

人体脏腑之间在生理上的相互联系,相互流通要靠气化运动互相联通来实现。如水液的升降出入运动是由脾、肾、三焦、膀胱等脏腑的共同气化活动完成。整个水液代谢的过程是:“饮入于胃,游溢精气,上输与脾,脾气散精,上归于肺,通调水道,下输膀胱,水精四布,五经并行,合于四时,五脏阴阳,揆度以为常也”。(《素问》经脉别论),其中包括两个部分:第一部分为水精的生成及转输,即饮水入胃,胃气通降,脾气升清,上归于肺,肺气宣发,水精四布;第二部分为水浊的处理,即肺气肃降,通调水道下归于肾,肾气蒸化,水精复升,水浊下降,注入膀胱,排出体外。又如人体呼吸运动是肺、肝、肾三脏共同气化活动来完成的,肺气宣发根于肝气升动,肺气肃降赖于肾气摄纳。再如人的精神思维活动,有心、肾、脾、胃、肝、胆等脏腑参与,心降肾升,心肾相交;脾升胃降,沟通牵和;肝升胆降,拨转调解。人体脏腑经络运行气血,传递信息,要依据经气的气化来完成。人体皮毛、肌肉、筋膜、骨骼及九窍的功能活动同样是以气、血、津、精为基础,以气化运动来完成。所以《素问•六微旨大论》指出:“升降出入,无器不有”。

2.升降失常出入无序

从病因论升降失常出入无序,人体气机气化亢害失常,有内外因素。《内经》言二因学说,生于阳者,风雨寒暑;生于阴者,饮食居处,阴阳喜怒,开病因之先河。《金匮要略》论千般灾难,不越三条,实为二因。外感六淫慨外邪,内伤七情慨体质。由于六淫致病特点不同,所以致病后对人体气机升降出入影响也不同,如风火为阳邪,其性升浮,寒湿为阴邪,其性沉降,暑有阴阳之别,燥有温凉之分,暑多挟湿,所以暑与燥致病后,对气化升降影响比较复杂,但是有一个规律,阳热升,阴寒降。七情致病更直接地影响气化升降,“怒则气上,喜则气缓,悲则气消,恐则气下……,惊则气乱……,思则气结”(《素问》举痛论)。

在人体病理过程中,气机升降出入障碍,是一切疾病的基本病理过程之一。升降出入失常,波及五脏六腑,表里内外,发而为病。五脏的气化升降失常比较复杂,它包括:不及、太过及反作。如:肺气失宣,心火上炎,脾气下陷。六腑气化升降失调,主要是通降不利,气机上逆。如:胃气上逆,胆热上炎等。气血津液出入无序,运行失常,不仅可以出现气血的虚证和实证,津液的不足与聚积,还可能由于气血津液运行动态趋向变化,而引起脏腑的升降失调,甚至会出现危重证候,阴阳气不相接为厥证,窍闭神昏为闭证,精气外泄为脱证。所以《素问•六微旨大论》说“出入废则神机化灭,升降息则气立孤危”。

3.调理升降治以归常

在指导临床上,《素问•至真要大论》指出:“高者抑之,下者举之,有余折之,不足补之。”张介突说:“高者抑之,欲其降也,下者举之,欲其升也。有余者折之,攻其实也,不足者补之,培其虚也。”临床上许多病证都可涉及阴阳升降失常的问题,根据人体发病部位的上、下、表、里不同和病机过程中气机上逆及下陷差异,采取调和升降,调和开合的不同治法,应用升降浮沉的方药,使之升降调和,气化归常。治肺病应注意宣降,宣降正常,则津气通畅,呼吸调匀。脾胃为四运之轴,升降之枢。脾胃升降正常,则水谷精微得以上输,糟粕得以下降;心肺气血得以下行,肝肾精气得以上升。如果脾胃升降失常,不仅水谷的纳运发生障碍,五脏气机亦将受到影响。治肝病亦应注意升降。肝性升发,气的上升外达都与肝的疏泄功能有关。肝的升降失常,常从太过与不及两个方面表现出来。若系升发之机被遏,则呈肝郁。根据抑者散之的治则,治当疏肝解郁,遂其升发之性。若系肝气升腾太过,呈为肝阳上亢,根据高者抑之的治则,又宜平肝潜阳,使肝阳不致过亢。治肾病应注意肾的气化功能是否正常。肾为主水之脏,水液能在体内运行不息,有赖肾阳的蒸腾气化,才能正常升降出入而使“水精四布,五经并行。”若阳气不足,气化失常,升降失司,水液不能下行外出而停蓄,治宜温阳化气以调其水液的升降出入。以上从五脏有病,均宜调其升降,证实了“升降出入,无器不能”,“升降之道通,天地之泰合,卫生之法,无逾于此。”

在升降浮沉论药物的配伍运用上,药物有升降浮沉的性用不同,治法亦有升降浮沉的因势利导,两者参合而行之,则治法甚多,变化无穷。临床上有升降气机、升降肺气(宣降法、升降法)、升降脾胃(升清降浊)、升降肠痹  、升阳泻火、升阳散火、升降相因、升水降火(交通心肾)、开上通下(腑病冶脏、下病上取)、提壶揭盖(以升为降)、上病下取(脏病治腑)、轻可去实、逆流挽舟、滏底抽薪、行气降气、引火归原、介类潜阳(养阴潜阳、潜阳熄风)、重镇摄纳等十八大法。临床总宜重视整体辩证,分清因果关系,注意脏腑联系。恰如《素内•六微旨大论》所言“亢则害,承乃乃制,制则生化”。
 楼主| 发表于 2008/8/23 17:07:37 | 显示全部楼层

李东垣笔下的藏气法时与升降浮沉

作者:高建忠


李东垣,创立“脾胃内伤学说”。后世有对其推崇者,如王伦说:“外感宗仲景,内伤法东垣”,与张仲景相提并论。但也有对其不屑者,如陈修园说:“(四家中)最下是李东垣,树论以脾胃为主,立方以补中为先,徇其名而亡其实,燥烈劫阴,毫无法度。……邪说流传,至今不熄。”今人对李东垣的评论也褒贬不一,但有一点可以肯定的是,临床能娴熟运用李东垣理论和方药的医生越来越少。究其原因,与李东垣著作中对其立论和处方的说理欠清不无关系。本文试从“藏气法时”与“升降浮沉”探究李东垣立方的原本意图。

   
从《脾胃论》中我们可以看出,李东垣原本就擅长治疗脾胃方面的病变。“予平昔调理脾胃虚弱,于此五药中(指平胃散、黄芪建中汤、四物汤、四君子汤、五苓散五方)加减,如五脏证中互显一二证,各对证加药无不验。”医生在临床上能做到“无不验”,可以称得上是医中“好手”。但李东垣又注意到“终不能使人完复”,疗效总有欠缺。于是进一步思考、学习,终于悟到疗效不能达到十全的原因是“不依《素问》法度耳。”《素问》的法度是什么呢?是《素问·藏气法时论篇》中的“肝主春”、“心主夏”、“肺主秋”、“肾主冬”,“合人形以法四时五行而治”。从这些论述中悟到用药“不当于五脏中用药法治之,当从《藏气法时论》中升降浮沉补泻法用药耳。”也就是说,用药不能十全的原因是没有重视“藏气法时”与“升降浮沉”。

   
我们常规对“藏气法时”的理解多为天人相通应,五脏外应四季。以这种认识去面对李东垣的升降浮沉补泻用药法时,似乎也没有多少难于理解的。但这种理解会让我们忽略了李东垣在这一治法上的伟大创新,也会妨碍我们对李东垣方剂的理解与运用。

   
李东垣生前定稿并且写有自序的只有一本书,这就是《内外伤辨惑论》。并且从自序中我们可以知道,这本书在他有生之年写成后“束之高阁十六年”。实际上,《脾胃论》一书中很多内容与本书重复,似乎是这本书的扩写本。这样看来,《内外伤辨惑论》应该是最能真实反映李东垣学术思想的。书中分了上、中、下三卷。上卷主要是辨外感和内伤。下卷较杂,似由一组医论组成。而中卷显得很有法度,分“饮食劳倦论”、“暑伤胃气论”、“肺之脾胃虚方”和“肾之脾胃虚方”四部分,且出四张主方,分别是补中益气汤、清暑益气汤、升阳益胃汤、沉香温胃丸。在“饮食劳倦论”中提到其病机是“生长之令不行”,生长之令,这不就是春季吗?暑对应夏季,肺、肾分别对应秋季与冬季。看到这儿,我们会突然发现,书中中卷是用春、夏、秋、冬四季写成的,春夏秋冬也就对应了升浮降沉。但当用升浮降沉这四个字和前面四个主方对应时,我们发现至少清暑益气汤和升阳益胃汤无法理解。于是习惯性地退回到春夏秋冬四字上,则可能会理解为春用补中益气汤,夏用清暑益气汤,秋用升阳益胃汤,冬用沉香温胃丸。于是治暑会拿王孟英的清暑益气汤与李东垣的清暑益气汤对比。自此,我们还是没有理解了李东垣立方的本意。

   
《脾胃论》中卷的四部分中,后三部分分别用了“暑”、“肺”、“肾”三字,为什么不用“秋”与“冬”呢?在第一部分中提到“生长之今”,为什么不说“春”呢?“脾胃之气下流,使谷气不得升浮,是生长之令不行”。细思,这儿的“生长之令”是指体内的生长之令,是指体内的春季。至此,我们终于明白了东垣心里在想什么。这四部分主要在写人体内四季失常,四个主方主要是恢复体内的春升、夏浮、秋降、冬沉。也就是说,在东垣老人心里,自然界有春夏秋冬,人体内也有春夏秋冬,这就是藏气法时。人体的病变就是体内不能正常有序地升浮降沉。

   
那么,体内春升、夏浮、秋降、冬沉失序,治疗上为什么要着眼于脾胃呢?李东垣在《脾胃论》中指出:“脾无正行,于四季之末各旺一十八日,以生四脏。”在李东垣的思路中,体内春升、夏浮、秋降、冬沉的转换,都要依赖脾旺、脾转。如脾不旺,脾不转,自然升浮降沉失序。于是所出四方中都用到了人参、白术、炙甘草,目的在于通过“旺脾”促使体内升、浮、降、沉的按时有序转换。

   
这样,我们就能理解补中益气汤是治疗体内该升不升的病变,清暑益气汤是治疗体内该浮不浮的病变,升阳益胃汤是治疗体内该降不降的病变,沉香温胃丸是治疗体内该沉不沉的病变。循这一条道我们也许会真正理解和运用李东垣创立的“升降浮沉补泻用药法”。或许清代名医尤在泾真正理解了这一用药法。他在《医学读书记》中说:“古人制方用药,一本升降浮沉之理,不拘寒热补泻之剂者,宋元以来,东垣一人而已。”
发表于 2008/8/26 10:09:21 | 显示全部楼层
深有感触! 一知半解危害大!!!

个人最早理解中医时,觉得病根在五藏六腑之虚,肺虚、肾虚、脾胃虚等等,于是吃药补这个补那个,也不知对自己造成了多大伤害!

后来,懂得了一些阴阳五行气血营卫理论,于是就自我感觉阴虚阳虚,补阴补阳等等...终于还是因为无知而无效!

现在看到升降出入之说,似乎自己的认识又更进了一步! 然而,我已不敢轻易为自己寻方用药,真希望自己有一天可以脱离这一知半解的境地!?
 楼主| 发表于 2008/9/28 22:11:36 | 显示全部楼层

掌握药物升降浮沉性能

由于各种疾病在病机和证候上,常常表现出向上(如呕吐、喘咳)、向下(如泻利、崩漏、脱肛),或向外(如自汗、盗汗)、向内(如表证不解)等病势趋向,因此,能够针对病情,改善或消除这些病证的药物,相对说来也就分别具有升降浮沉的作用趋向。这种性能,可以纠正机体功能的失调,使之恢复正常,或因势利导,有助于法邪外出。

  
升和降,浮和沉都是相对的,升是上升,降是下降,浮表示发散,沉表示泄利等作用。一般具有升阳发表、祛风散寒、涌吐、开窍等功效的药物,都能上行向外,药性都是升浮的;而具有泻下、清热、利尿渗湿、重镇安神、潜阳息风、消导积滞、降逆、收敛及止咳平喘等功效的药物,则能下行向内,药性都是沉降的。但仍有些药物,升降浮沉的性能不明显或存在着二向性,如麻黄既能发汗,又可平喘、利水;川芎既“上行头目”,又“下行血海”。不过,这种情况毕竟是少数。

  
掌握药物升降浮沉性能,可以更好地指导临床用药,以纠正机体功能的失调,使之恢复正常;或因势利导,有助于祛邪外出。一般说来,病变在上在表宜用升浮而不宜用沉降,如外感风寒,用麻黄、桂枝发表,在下、在里宜用沉降,而不宜用升浮,如里实便秘之证,用大黄、芒硝攻下。病势逆上苔,宜降不宜升,如肝阳上亢之头痛,当用牡砺、石决明潜降;病势陷下者,宜升而不宜降,如久泻、脱肛当用人参、黄芪、升麻、柴胡等药益气升阳。

  
药性升降浮沉理论形成于金元时期。当时很强调药性升降浮沉与四时气候的关系:“风升生,热浮长,湿化成,燥降收,寒沉藏”(张元素《医学启源》)。注意服药、服食与季节、气候的关系,这一思想在今天仍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1·升降浮沉与性味的关系一般来说,药性升浮的,大多具有辛甘之味和温热之性; 药性沉降的大多具有酸苦咸涩之味和寒凉之性。故李时珍说:“酸咸无升,辛甘无降,寒无浮,热无沉。”但对此“无”字,应理解为“多数不”。如前所述,性味是从特定角度对中药作用特征的概括,药性升降浮沉也是如此。前人往往将性味作为影响和确定药物升降浮沉性质的重要因素。实际上,由于性味和升降浮沉都是从不同角度对药物作用特点的概括。因此,从逻辑关系而言,升降浮沉与性味是间接相关,与功效是直接相关。

  
2.升降浮沉与药物质地的关系前人重视药性升降浮沉与药物质地的关系,认为花、叶、皮、枝等质轻的药物大多是升浮的,而种子、果实、矿物、贝壳等质重者大多是沉降的。然而,前人也认识到,上述关系井非是绝对的,如旋覆花降气消痰,止呕止噫,药性是沉降的;苍耳子祛风解表,善通鼻窍,药性是升浮的。药性升降浮沉与质地的关系是前人根据用药经验旧纳出来的,但是这种归纳并不完全。因为两者之间并无本质联系,所以现代并不以药物的质地轻重作为判断或解释药性升降浮沉的根本依据。

  
药物升降浮沉的性能与药物本身的性味有不可分割的关系,能升浮的药物大多具有辛、甘味和温、热性;能沉降的药物大多具有酸、苦、咸、涩味和寒、凉性。所以,李时珍曾经指出:“酸咸无升,辛甘无降,寒无浮,热无沉”。此外,药物升降浮沉的性能,还常受到加工炮制的影响,而在复方中,一种药的作用趋向还可能受到其他药物的制约,这在用药时是应加以注意的。如药物炮制,经酒炒则性升,姜汁炒则能散,醋炒则收敛,盐水炒则下行。而在复方配伍中,性质升浮的药物,在同较多的沉降性药物配伍时,其升浮之性可受到一定的制约,反之,性属沉降的药物同较多的升浮性质药物同用,则其沉降之性亦能受到一定程度的制约。可见各种药物所具的升降浮沉性质,在一定的条件下,是可以加以人为控制而转化的。升降浮沉反映药物作用的趋向性,是说明药物作用性质的概念之一。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刻加入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民间中医网论坛 ( 黔ICP备19001372号 )

GMT+8, 2024/5/17 13:59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23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