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间中医网

 找回密码
 立刻加入
楼主: yspacey

关于“酸味入肝”的困惑。。。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8/7/10 19:25:16 | 显示全部楼层
酸补肝阴,辛补肝阳,酸辛化甘,体酸而用辛。肝欲散。补阴即是泻阳。
心欲软,故苦泻而咸补,苦补阴,咸补阳,体苦而用咸。
其它以此类推。
发表于 2008/7/11 11:51:44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中庸之医 于 2008/7/10 18:25 发表
酸补肝阴,辛补肝阳,酸辛化甘,体酸而用辛。肝欲散。补阴即是泻阳。
心欲软,故苦泻而咸补,苦补阴,咸补阳,体苦而用咸。
其它以此类推。

个人觉得这个解释比较贴切一点。
 楼主| 发表于 2008/7/16 00:14:39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中庸之医 于 2008/7/10 18:25 发表
酸补肝阴,辛补肝阳,酸辛化甘,体酸而用辛。肝欲散。补阴即是泻阳。
心欲软,故苦泻而咸补,苦补阴,咸补阳,体苦而用咸。
其它以此类推。


可否这样(初步)理解:肝火旺是指肝阳过盛,则阴亏欠,吃了酸味的东西,就会补了肝阴,而酸味主降,也就收敛了肝火?

另外还有个疑惑:这个酸味,是指味道酸的食物,还是酸性(相对于碱性)的食物,还是中药里的味酸?
比如食用醋,味道虽酸,却属于碱性食品类。
发表于 2008/7/16 17:34:28 | 显示全部楼层
我爱吃酸的东西同时脾气也算是不错.不知道是不是和这个有关系~
发表于 2008/7/17 11:43:25 | 显示全部楼层
还是没大看得懂唉
 楼主| 发表于 2008/7/19 12:29:30 | 显示全部楼层

有明白人用简单明了的普通话,说说透彻么?

如果五味都能说一说,就太好了!感谢!

或者,有什么书是专门有解此疑问的?
 楼主| 发表于 2008/7/23 17:33:17 | 显示全部楼层

可否这样(初步)理解:

肝火旺是指肝阳过盛,则阴亏欠,吃了酸味的东西,就会补了肝阴,阴盛了阳火自然没有那么旺了;同时酸味主降,也就收敛了肝火?

另外还有个疑惑:这个酸味,是指味道酸的食物,还是酸性(相对于碱性)的食物,还是中药里的味酸?
比如食用醋,味道虽酸,却属于碱性食品类。
发表于 2008/7/23 17:51:24 | 显示全部楼层
个人理解,五味当然是指味道了啊
发表于 2008/7/23 18:06:45 | 显示全部楼层
四气、五味,就是指药物的性味。每一药物都有性和味两方面。药物的功效与药物的性
味有密切的关系。所以,四气、五味是中药性能的主要理论,对指导临床实践具有重要
意义。
所谓的“四气”,就是指寒、热、温、凉四种不同的药性。这四种药性,都是我国劳动
人民在长期与疾病作斗争中,经过反复多次的实践观察,根据药物作用于人体以后,所
发生的不同反应和治疗效果而作出的概括性归纳。例如:能治疗热症的药物,大多属于
寒性或凉性;能治疗寒症的药物,大多属于热性或温性。因此,药性的寒、热、温、凉
,是与病情的寒热相对而言的。
药性的寒凉与温热,是绝对不同的两类药性。凉与寒,温与热,仅是区别药性程度上的
差异。寒性较小的,即称凉性;热性较小的,即为温性。所以,在历代本草书籍中常有
微寒、大温的记载。所谓微寒,就相当于凉;大温,即相当于热。
寒和凉,温和热,虽然程度上有所不同,但因其属性是一致的,所以,在作用上则有它
一定的共同点:即寒凉药具有清热、泻火、解毒等作用,常适用于热性病症;温热性药
具有散寒、温里、助阳等作用,常适用于寒性病症。
除寒热温凉四性之外,还有一种平性药,由于这类药物寒凉或温热之性不甚显著,作用
比较平和,不论寒症热症,皆可配用。所以,按药性来说虽有五气,但一般则常称四气

所谓“五味”,就是辛、甘、酸、苦、咸五种不同的味道。这些味道可由舌感辨别。
物除此五味之外,还有一种淡味,因其药味不甚明显,前人将它附属于甘,故历代本草
常甘淡并称,因而也就习称“五味”。但按药味及作用来说,实际上是六味。
前人在长期的医疗实践中,发现药物的味和它的功用之间有一定联系,也就是不同味道
的药物而有不同的治疗作用,从而便总结出来了五味的用药理论。现将辛、甘、酸、苦
、咸、淡等味的意义和作用分述如下:
辛:就是辛辣或辛凉的滋味,具有能散能行的作用。一般发汗与行气的药物,大多有辛
味。多用于外感表邪或气血阻滞的病症。如麻黄发汗,木香行气,红花活血等。
甘:就是甜的滋味,一般具有滋补、和中或缓急作用。多用于虚症或调和药性及某些疼痛的疾病。如人参补气、熟地补血、甘草调和药性、缓急止痛等。
酸:具有能收能涩的作用。一般酸味的药物大多数能收敛、固涩。多用于虚汗外泄,久
泻不止,遗精带下等症。如五味子收敛止汗,五倍子涩肠止泻,金樱子涩精止遗等。此
外,还有不少酸味药物,同时带有涩味,由于涩味作用与酸味相似,故一般均未分列。
苦:具有能泻(能降)、能燥、能坚的作用。一般具有清热、泻火、泻下、燥湿及降逆
作用的药物,大多数为苦味。多用于热性病,大便不通,湿盛中满,咳嗽呕逆等症。如
黄连清热泻火,大黄泻下通便,杏仁降气止咳,苍术燥湿建脾,及知母、黄柏降火坚阴
(泻火存阴)等。
咸:具有能下能软坚的作用。一般咸味的药物,能软化坚硬,消散结块或泻下通便。多
用于瘰疬、痞块、便秘等症。如芒硝泻下通大便燥结,牡蛎软坚消瘰疬痰核等。
淡:就是淡而无味,具有能渗能利的作用。一般能渗利水湿,通利小便的药物,大多为
淡味。多用于湿邪阻滞,小便不利等症。如茯苓、通草等渗湿利水。
如上所述,药味不同,其作用也不相同。从现代的观点来看,药物味道不同,与其所含
的化学成份有关,如酸味的多含有鞣质、有机酸等;味苦的多含有生物碱、甙类或苦味
质等;味甘的多含有糖类;味辛的多含有挥发油等。药物的成分不同常呈现出不同的疗
效。由此可见,前人根据药物不同的滋味,来推断药物对于机体的作用和治疗效果是有
一定道理的。
随着临床实践的发展,经过概括起来的五味,一旦形成了用药理论,它的含义就超过了
直接的舌觉,所以后来运用这些道理,把具有“收涩”作用的药物,统称为酸味;具有
“软坚”作用的药物,统称为咸味等等。所以,有的药味就形成了本草记载与实际口尝
不相符的情况。例如:赤石脂味酸,牡蛎味咸,麻黄味辛等,均与口尝不符,这都是参
照其疗效而得出来的。
气和味是论述和运用中药的主要依据。每一种药物都具有气和味两个方面,一般气味相
同的药物,往往作用作用相近,如辛温药物,大都有解表散寒的作用, 这是它的共性。
但每种药物,又各有特性,如紫苏、生姜气味辛温,都能发汗散寒,但紫苏发汗功效较
强,并有行气安胎作用,而生姜则发汗功效较弱,另有温胃止呕作用。这是气味相同功
效相近而药物作用的不同特点。气味不同的药物,作用则显著不同。如气同味异的黄连
、浮萍,都为寒性,但黄连味苦寒,可清热燥湿;浮萍辛寒,则发散风热。又如气味异
同的黄芪、石斛都是甘味,但黄芪甘温,可温补阳气;石斛甘寒,则养阴清热。 此外,
还有很多一药兼有数味者,如桂枝辛甘,郁金辛苦等,从药物的发展来看,一般味愈多
,说明其作用范围相应的愈大。由于药物气味比较复杂,所以,我们不但要熟悉四气五
味的一般规律和药物的共性,还必须掌握每一药物的特性和治疗作用,以便更好地指导
临床应用。
发表于 2008/7/23 18:18:55 | 显示全部楼层
辅行诀脏腑用药法要
经云:在天成象,在地成形,天有五气,化生五味,五味之变,不可胜数。今者约列二十五种,以明五行互含之迹,以明五味变化之用,如左:
味辛皆属木,桂为之主,椒为火,姜为土,细辛为金,附子为水。
味咸皆属火,旋覆[]为之主,大黄为木,泽泻为土,厚朴为金,硝石为水。
味甘皆属土,人参为之主,甘草为木,大枣为火,麦冬为金,茯苓为水。
味酸皆属金,五味[]为之主,枳实为木,豉为火,芍药为土,薯蓣为水。
味苦皆属水,地黄为之主,黄芩为木,黄连为火,白术为土,竹叶为金。
此二十五味,为诸药之精,多疗诸五藏六腑内损诸病,学者当深契焉。


《素问·脏气法时论》对五脏苦欲之治设有专论,指出:
肝主春,足厥阴少阳主治,其日甲乙,肝苦急,急食甘以缓之。
心主夏,手少阴太阳主治,其日丙丁,心苦缓,急食酸以收之。
脾主长夏,足太阴阳明主治,其日戊己,脾苦湿,急食苦以燥之。
肺主秋,手太阴阳明主治,其日庚辛,肺苦气上逆,急食苦以泄之。
肾主冬,足少阴太阳主治,其日壬癸,肾苦燥,急食辛以润之,开腠理,致津液,通气也。


肝欲散,急食辛以散之,用辛补之,酸泻之。
心欲软,急食咸以软之,用咸补之,甘泻之。
脾欲缓,急食甘以缓之,用苦泻之,甘补之。
肺欲收,急食酸以收之,用酸补之,辛泻之。
肾欲坚、急食苦以坚之、用苦补之、咸泻之。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刻加入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民间中医网论坛 ( 黔ICP备19001372号 )

GMT+8, 2024/5/16 14:05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23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