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间中医网

 找回密码
 立刻加入
楼主: 阅素灵

征集《黄帝内经素问》学习中所出现问题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3/12/6 21:02:38 | 显示全部楼层
不敢当,山野村夫,后学而已。
枕畔唯有袖珍版中医名著合订本一册随手翻阅,是以每每必先内经而后伤寒,两书合参,其义自现。至于温病之学,权当笑谈尔。
发表于 2014/1/7 19:05:22 | 显示全部楼层
请教各位前辈:受寒时流鼻涕,吃辣时也流鼻涕,这都与肺有关,如何用中医理论来理解?
发表于 2014/6/7 17:55:16 | 显示全部楼层
无动于中 发表于 2009/3/25 17:26
[学]一牧:
阅老师,能否增加介绍黄帝和歧伯的资料.都没看到 在讲解内经前先讲黄帝的,有些费解

阅老师,能否增加介绍黄帝和歧伯的资料。都没看到在讲解《内经》前先讲黄帝的,有些费解。

河间金栋答曰:《内经》何以要托名黄帝?


一、三皇五帝之传说

《内经》书名因黄帝而起,要说清这个问题,首先必须提提三皇、五帝

关于三皇、五帝的传说,古籍记载并非一致。有儒家说,《五经》有之,《纬书》亦多附会之;有俗流谶纬说,则荒诞怪异。

首先提及三皇者,是秦王政统一天下后,由丞相王绾(wan)、御史大夫冯劫、廷尉李斯等官吏与秦博士在议帝号时所提及。

《史记·秦始皇本纪》“臣等谨与博士议曰:‘古有天皇,有地皇,有泰皇。泰皇最贵。’臣等冒死上尊号,王为泰皇,命为制,令为诏,天子自称曰朕。王曰:‘去泰著皇,采上古帝位号,号曰皇帝。’”

唐司马贞《史记索隐》:“按:天皇、地皇之下即云泰皇,当人皇也。”

泰皇即人皇,古文泰(太)与大同。大,籀文篆字“亦象人形”(《说文·大部》),段注:“此亦象人形,其字同,则其音同也”,大、人义同。此三皇并未与五帝连词,与黄帝无关、与《内经》无关。

翻阅故纸,查览经、史、子、集,黄帝有三皇之末一说,又有五帝之首一说。五帝在先,三皇在后。五帝在先,与中国正史中司马迁《史记·帝王世纪第一》首撰黄帝有关,迁本于《春秋》、《国语》、《大戴礼》、《世本》、《孔子家语》等战国秦汉古籍。而《内经》之托名黄帝,到底始于何时,已不可考,或为刘向、刘歆父子奉昭整理古籍而名之。另,尊伪孔安国《尚书序》“伏羲、神农、黄帝之书谓之三坟,言大道也”及晋皇甫谧《帝王世纪》而列于三皇之末,由五帝之首而升为三皇之末。唐王冰《黄帝内经素问注序》则本源于此,云:“孔安国序《尚书》曰:‘伏羲、神农、黄帝之书,谓之三坟,言大道也。’班固《汉书·艺文志》曰:‘《黄帝内经》十八卷’,《素问》即其经之九卷也,兼《灵枢》九卷,乃其数焉。”

三皇、五帝连词者,现存文献中《吕氏春秋》最早(据《内经时代》)

《吕氏春秋·卷第四·用众》:“夫取于众,此三皇、五帝之所以大立功名也。”

高诱注:“三皇,伏羲、神农、女娲也。五帝,黄帝、帝喾、颛顼、帝尧、帝舜也。”
毕沅曰:“注女娲当在神农前。”梁玉绳曰:“三皇、五帝之名,先儒所称不一,然三皇列女娲,五帝无少昊,俱未安。”

儒《经》言之,其说不一。《周礼·春官·外史》:“外史……掌三皇、五帝之书。”

郑玄注:“楚灵王所谓《三坟》、《五典》。”

贾公彦《疏》云:“按《孝经纬》云:‘三皇无文,五帝画象,三王肉刑。’又《世本·作》云‘苍颉造文字’,苍颉,黄帝之史,则文字起于黄帝。今此云五帝之书为可,而云三皇之书者,三皇虽无文,以有文字之后,仰录三皇时事,故云掌三皇之书。按昭十二年,楚灵王谓左史依相能读《三坟》、《五典》、《八索》、《九丘》。彼《三坟》,三皇时书。《五典》,五帝之常典。《八索》,八王之法。《九丘》,九州亡国之戒。下有延叔坚、马季常等等,所说不同。惟孔安国《尚书序》解《三坟》、《五典》与郑同。”

清孙诒让《周礼正义》疏云:“按:三皇、五帝,郑、贾并无说。《白虎通·号篇》云:‘三皇者何谓也?谓伏羲、神农、燧人氏。或曰伏羲、神农、祝融也。《礼》曰:‘伏羲、神农、祝融,三皇也。’五帝者何谓也?《礼》曰:‘黄帝、颛顼、帝喾、帝尧、帝舜,五帝也。’《风俗通义·皇霸篇》云:‘三皇,《春秋运斗枢》说伏羲、女娲、神农是三皇也。《礼号谥记》说伏羲、祝融、神农。《含文嘉》说虙戯、遂人、神农。《尚书大传》说遂人为遂皇,伏羲为戯皇,神农为农皇也。谨按:《易》称伏羲氏、神农氏,唯独叙二皇,不及遂人。遂人功重于祝融、女娲,《大传》之义,斯近之矣。五帝,《易传》、《礼记》、《春秋》、《国语》、太史公记,黄帝、颛顼、帝喾、帝尧、帝舜,是五帝也。’《曲礼》孔疏引熊安生云:‘郑玄意则以伏羲、女娲、神农为三皇,故注《中候·勑省图》引《运斗枢》,伏牺、女娲、神农为三皇也。然宋均注《援神契》引《甄耀度》,数燧人、伏牺、神农为三皇,谯周《古史考》亦然,《白虎通》取伏牺、神农、祝融为三皇,孔安国则以伏牺、神农、黄帝为三皇,并与郑不同也。其五帝者,郑注《中候·勑省图》云:德合五帝坐星者称帝,泽黄帝、金天氏、高阳氏、高辛氏、掏唐氏、有虞氏是也。实六人而称五者,以其俱合五帝坐星也。’:依孔、熊述郑释三皇,从《运斗枢》说,《吕氏春秋·用众篇》高注、司马贞《补三皇本纪》并同。五帝从《史记》说,《家语·宰我问篇》及《吕览》高注、张守节《史记正义》引谯周、宋均说并同。惟郑别增少皞,与诸家特异。张守节又引皇甫谧《帝王世纪》、孙氏注《世本》、伪孔安国《尚书序》,并以伏牺、神农、黄帝为三皇,少昊、颛顼、高辛、唐、虞为五帝。王符《潜夫论·五德志》又以天皇、地皇、人皇为三皇,太皞、炎帝、黄帝、少皞、颛顼为五帝。众释分异,惟史迁说依据最塙。郑君应五帝坐之说,五帝有六,于数缀溢,窃恐不然。《尚书叙》孔疏又引梁注云:‘五帝自黄帝至尧而止,舜非三王,亦非五帝,与三王为四代。’斯尤信情更易,进退失据,今无取焉。”

汉《纬书》亦言之,其说亦不一。《礼含文嘉》:“虙犠、遂人、神农。”《春秋元命苞》:“伏羲、神农、女娲为三皇。”《春秋运斗枢》:“伏羲、女娲、神农是三皇也。”名称、顺序皆不一。《孝经援神契》:“三皇无文,五帝画象,三王明刑。”

俗流谶纬则荒诞怪异。司马贞《三皇本纪》:“一说三皇,谓天皇、地皇、人皇为三皇。既是开辟之初,君臣之始,图纬所载,不可全弃,故兼序之。天地初立,有天皇氏十二头,淡泊无所施为,而俗自化,木德王,岁起摄提,兄弟十二人,立各一万八千岁。地皇十一头,火德王,姓十一人,兴于熊耳、龙门等山,亦各万八千岁。人皇九头,乘云车,架六羽,出谷口,兄弟九人,分长九州,各立城邑,凡一百五十世,合四万五千六百年。”自注:“天皇以下,皆出《河图》及《三五历》也。”

汉代崇古之风盛行,其思想之骨干系阴阳五行说。阴阳配二皇之伏羲、神农,《淮南子·原道训》:“泰古二皇,得道之柄,立于中央。”高诱注:“二皇,伏羲、神农也。指说阴阳,故不言三也。”五行配五帝,《孔子家语·五帝》:“季康子问于孔子曰:旧闻五帝之名,而不知其实,请问何谓五帝?孔子曰:昔丘也闻诸老聃曰:天有五行,水火金木土,分时化育,已成万物,其神谓之五帝。古之王者,易代而改号,取法五行。五行更王,终始相生,亦象其义。故其为明王者,而死配五行。是以太皞配木,炎帝配火,黄帝配土,少皞配金,颛顼配水。”

三皇、五帝之说在汉代经儒仕如董仲舒及刘向、刘歆父子等的倡议下,为了维护当时统治者之政权利益,托古改制,附会推演。其说繁杂而多,众说纷纭,至班固《白虎通》予以定论,似仍不确。

应劭《风俗通义·皇霸篇》:“《春秋运斗枢》说:‘伏羲、女娲、神农,是三皇也”,“《易传》、《礼记》、《春秋》、《国语》、太史公记:黄帝、颛顼、帝喾、帝尧、帝舜是五帝也”。

王符《潜夫论·五德志》:“世传三皇、五帝,多以为伏羲、神农为二皇;其一,或曰燧人,或曰祝融,或曰女娲,其是与非,未可知也。我闻古有天皇、帝皇、人皇,以为或及此谓,亦不敢明。凡斯数,其于五经,皆无正文”。

班固《白虎通·号》:“三皇者,何谓也?谓伏羲、神农、燧人氏。或曰:伏羲、神农、祝融氏。《礼》曰:‘伏羲、神农、祝融,三皇也。’……五帝者,何谓也?《礼》曰:‘黄帝、颛顼、帝喾、帝尧、帝舜,五帝也,’《易》曰:‘黄帝、尧、舜氏作。’《书》曰:‘帝尧、帝舜。’”

据童书业《春秋史·西周史略》记载三皇有七说,五帝有五说,云:“三皇之说有七:㈠天、地、泰三皇(《史记·秦始皇本纪》)。㈡天、地、人三皇(《春秋纬·命历序》等书)。㈢遂人、伏羲、神农(《尚书大传》)。㈣伏羲、女娲、神农(《春秋纬·元命苞》等书)。㈤伏羲、神农、祝融(《白虎通义》等书)。㈥伏羲、神农、共工(《通鉴外纪》)。㈦伏羲、神农、黄帝(《伪古文尚书·孔安国序》、《帝王世纪》等书)。五帝之说有五:㈠黄帝、颛顼、帝喾、尧、舜(《大戴礼记·五帝德》、《史记·五帝本纪》等书)。㈡太皞、炎帝、黄帝、少皞、颛顼(《吕氏春秋·十二纪》、《礼记·月令》等书)。㈢黄帝、金天氏、高阳氏、高辛氏、掏唐氏、有虞氏(郑玄认为‘德合五帝座星者称帝,实六人而称五者,以其俱合五帝座星也’)。㈣少昊、颛顼、高辛、陶唐、有虞(《伪古文尚书·孔安国序》、《帝王世纪》等书)。㈤伏羲、神农、黄帝、唐尧、虞舜(《皇王大纪》)。”

汉代推演三皇、五帝之说,来附会当时的统治思想,显是杜撰,后人已有说者。宋·刘恕《通鉴外纪》、清·崔述《补上古考信录》及近现代学者如康有为、崔适与顾颉刚《古史辩·三皇考》等,予以澄清说明。而吕思勉《先秦史·三皇事迹》、童书业及其《春秋史·西周史略》皆有相同定论。

为何皇称三、帝称五?实则天地推演附会而已,即“皇者效三才,帝者法五行”(顾颉刚《古史辩自序·三皇考》)。吕思勉《先秦史·三皇事迹》:“窃疑三皇、五帝……立五帝以昭五端,而于《书》,则仍存前代之三皇、五帝,以明三才、五常之义,《古今注》:‘程稚问于董生曰:古何以称三皇、五帝?对曰:三皇者,三才也。五帝者,五常也。’三才为天、地、人,与《含文嘉》说合。五常可以配五行,则儒家言五帝者之公言也。实六经之大义也。”

就《内经》之托名黄帝比较而言,因黄帝系五帝在先,三皇在后,此乃“层累地造成的中国古史观”(顾颉刚语),故三皇、五帝拙见如下:

⑴五帝:黄帝→颛顼→帝喾→唐尧→虞舜(《风俗通义·皇霸篇》:“《易传》、《礼记》、《春秋》、《国语》、太史公记:黄帝、颛顼、帝喾、帝尧、帝舜是五帝也。”)三皇:伏羲氏→女娲氏→神农氏(《春秋运斗枢》:“伏羲、女娲、神农是三皇也。”)

班固《白虎通·谥》:“黄帝先黄后帝者何?古者质,生死同称,各持行合而言之。美者在上,黄帝始制法度,得道之中,万世不易,后世虽圣,莫能与同也。后世德与天同,亦得称帝,不能制作,故不得复称黄也。”

董仲舒《春秋繁露·三代改制质文》:“黄帝之先谥,四帝之后谥,何也?曰:帝号必存,五帝代首天之色,号至五而反。周人之王轩辕,直首天黄号,故曰黄帝。云帝号尊而谥号卑,故四帝后谥也。”

⑵三皇:伏羲氏→神农氏→黄帝氏(伪孔安国《尚书序》、《帝王世纪》)。五帝:少昊(青阳)→颛顼(高阳氏)→帝喾(高辛氏)→唐尧(掏唐氏)→虞舜(有虞氏)(伪孔安国《尚书序》、《帝王世纪》)

发表于 2014/6/7 17:59:53 | 显示全部楼层
河间金栋 发表于 2014/6/7 17:55
阅老师,能否增加介绍黄帝和歧伯的资料。都没看到在讲解《内经》前先讲黄帝的,有些费解。

河间金栋答 ...

二、黄帝传说

其次将黄帝传说略例于次:

《山海经·西山经·峚山》:“黄帝是食是飨(xiang)……黄帝乃取峚(mi)山之玉荣,而投之钟山之阳。”
郭璞注:“所以得登龙于鼎湖而龙蜕也。”郝懿行《疏》:“按:注‘龙蜕’二字疑讹。《太平御览》五十卷引此注作‘灵化’也。登龙鼎湖,见《史记·封禅书》。”

《国语·晋语四·秦伯归女五人/重耳婚媾怀赢》:“昔少典娶于有娇氏,生黄帝、炎帝。黄帝以姬水成,炎帝以姜水成。成而异德,故黄帝为姬,炎帝为姜。”
宋郑樵《通志·三皇纪》:“按:《国语》,炎帝、黄帝皆少典之子,其母又皆有娇氏之女,据诸子及《古史考》,炎帝之后凡八代,五百余年,轩辕氏代之。岂炎帝、黄帝是昆弟而同母氏乎?……然而姜、姬二帝同出少典氏,黄帝之母又是神农母氏之后代女,所以同是有娇氏之女也。”

《吕氏春秋·应同》:“凡帝王者之将兴也,天必先见祥乎下民。黄帝之时,天先见大螾大蝼,黄帝曰:‘土气胜’。土气胜,故其色尚黄,其事则土。”
《吕氏春秋·离俗》:“然而以理义斲削,神农、黄帝犹有可非,微独舜、汤。”
高诱注:“微亦非也。舜有卑父之谤,汤有放弑之事,然以通义斲削,神农、黄帝之行犹有可苛者,非独舜与汤也。言虽圣不能无阙,况贤者乎!”

《易·系辞传》:“包牺氏末,神农氏作,……神农氏没,黄帝、尧、舜氏作。”
孔颖达《疏》:“此既云黄帝即云尧舜者,略举五帝之终始,则少皞、颛顼、帝喾在其间也。”
金栋按:五圣人,伏羲、神农、黄帝、尧、舜,非谓五帝之终始也。

《孔子家语·五帝德》:“宰我问于孔子曰:‘昔者吾闻诸荣伊曰:黄帝三百年。请问黄帝者人也?抑非人也?何以能至三百年乎?’……孔子曰:‘可也,吾略闻其说。黄帝者,少昊(注:当为典)之子,曰轩辕。生而神灵,弱而能言,幼齐叡庄,敦敏诚信,长聪明。治五气,设五量,抚万民,度四方。服牛乘马,扰驯猛兽。以与炎帝战于阪泉之野,三战而后克之。始垂衣裳,作为黼黻(fufu)。治民以顺天地之纪,知幽明之故,达生死存亡之说。播时百谷,尝味草木,仁厚及于鸟兽昆虫。考日月星辰,劳耳目,勤心力,用水火财物以生民。民赖其利,百年而死;民畏其神,百年而亡;民用其教,百年而移。故曰黄帝三百年。’”

《大戴礼记·五帝德》:“宰我问于孔子,曰:‘昔者予闻诸荣伊,言黄帝三百年,请问黄帝者人邪?抑非人邪?何以至于三百年乎?’……孔子曰:‘黄帝,少典之子也,曰轩辕。生而神灵,弱而能言,幼而慧齐,长而敦敏,成而聪明。治五气,设五量,抚万民,度四方,教熊罴貔貅(pixiu)豹虎,以与赤帝战于版泉之野,三战然后得行其志。黄帝黼黻衣,大带,黼裳,乘龙扆(yi)云,以顺天地之纪,幽明之故,死生之说,存亡之难。时播百谷草木,故教化淳鸟兽鱼虫。历离日月星辰,极畋土石金玉,劳心力耳目,节用水火材物。生而民得其利百年,死儿民畏其神百年,亡而民用其教百年,故曰三百年。’”

【死生之说,存亡之难】清孔广森《大戴礼记补注》:“若《内经》、《素问》之属。”
清王树楠《校正孔氏大戴礼记补注》:“《家语·五帝篇》袭此。此篇多韵语,而《家语》点窜字句,皆失其韵,足徵明其伪。《史记》说五帝与此同。《索隐》曰:‘太史公採《大戴礼记》而为此纪。’”
金栋按:楠云“足徵明其伪”是指曹魏王肃之伪造,似乎已成定论。然上个世纪末期,出土文献中忽现与《孔子家语》类似文字,王肃伪造之说不攻自破。《孔子家语》非王肃伪造之书。

《史记·五帝本纪》:“黄帝者,少典之子,姓公孙,名曰轩辕。生而神灵,弱而能言,幼而徇齐,长而敦敏,成而聪明。轩辕之时,神农氏世衰。诸侯相侵伐,暴虐百姓,而神农氏弗能征。于是轩辕乃习用干戈,以征不享,诸侯咸来宾从。而蚩尤最为暴,莫能伐。炎帝欲侵陵诸侯,诸侯咸归轩辕。轩辕乃修德振兵,治五气,艺五种,抚万民,度四方,教熊罴貔貅豹虎,以与炎帝战于阪泉之野。三战然后得其志。蚩尤作乱,不用帝命。于是黄帝乃征师诸侯,与蚩尤战于逐鹿之野,遂禽杀蚩尤。而诸侯咸尊轩辕为天子,(代)神农氏,是为黄帝。天下有不顺者,黄帝从而征之。平者去之,披山通道,未尝宁居。”
司马贞《史记索隐》:“少典者,诸侯国号,非人名也。”

《史记·封禅书》:“黄帝时万诸侯,而神灵之封居七千。天下名山八,而三在蛮夷,五在中国。中国华山、首山、太室、泰山、东莱,此五山黄帝之所常游,与神会。黄帝且战且学仙。患百姓非其道者,乃断斩非鬼神者。百余岁然后得与神通。黄帝郊雍上帝,宿三月。鬼臾区号大鸿,死葬雍,故鸿冢是也。其后黄帝接万灵明廷。明廷者,甘泉也。所谓寒门者,谷口也。黄帝采首山铜,铸鼎于荆山下。鼎既成,有龙垂胡髯下迎黄帝。黄帝上骑,群臣后宫从上者七十余人,龙乃上去。余小臣不得上,乃悉持龙髯,龙髯拔,堕,堕黄帝之弓。百姓仰望黄帝既上天,乃抱其弓与胡髯号,故后世因名其处曰鼎湖,其弓曰乌号。”

汉王充《论衡·道虚篇》:“儒书言:‘黄帝采首山铜,铸鼎于荆山下。鼎既成,有龙垂胡髯下迎黄帝,黄帝上骑龙,群臣、后宫从上七十余人,龙乃上去。余小臣不得上,乃悉持龙髯。龙髯拔,堕黄帝之弓。百姓仰望黄帝,既上天,乃抱其弓与龙胡髯吁号。故后世因其处曰鼎湖,其弓曰乌号。’太史公记诔五帝,亦云:‘黄帝封禅已,仙去。群臣朝其衣冠,因葬埋之。’曰:‘此虚言也。’”

汉班固《白虎通·号》:“黄者,中和之色,自然之性,万世不易。黄帝始作制度,得其中和,万世常存,故称黄帝也。”

晋皇甫谧《帝王世纪第一》:“黄帝有熊氏,少典之子,姬姓也。母曰附宝,其先即炎帝。母家有娇氏之女,世与少典氏婚,故《国语》兼称焉。及神农氏之末,少典氏又取附宝,见大电光绕北斗枢星,照郊野,感附宝,孕二十五月,生黄帝于寿丘,长于姬水,因以为姓。以土承火,位在中央,故曰黄帝。龙颜,有圣德,受国于有熊,居轩辕之丘,故因以为名,又以为号。……又使岐伯尝味百草,典药疗疾,今《经方》、《本草》之书咸出焉。其史仓颉,又取象鸟迹,始作文字。史官之作,盖自此始。记其言行,策而藏之,名曰书契……黄帝垂衣裳,仓颉造文字,然后书契始作。……黄帝有熊氏命雷公、岐伯论经脉,旁通问难八十一为《难经》。教制九针,著《内外术经》十八卷。岐伯,黄帝臣也。帝使岐伯尝味草木,典主医病,《经方》、《本草》、《素问》之书咸出焉。”

发表于 2014/6/7 18:02:40 | 显示全部楼层
河间金栋 发表于 2014/6/7 17:59
二、黄帝传说
其次将黄帝传说略例于次:
《山海经·西山经·峚山》:“黄帝是食是飨(xiang)……黄帝 ...

三、《内经》书名为何要托名黄帝

最后谈谈《内经》书名为何要托名黄帝

据先秦古籍及史书记载,黄帝是神话传说中的一个圣人。但从历史唯物主义看来,黄帝既不是天生的一个圣人,亦不是一个人,而是远古时代一个伟大的氏族,即黄帝氏族。历史中的“仰韶文化”,就是黄帝氏族文化的代表。

张岱年《中国哲学大辞典·人物·先秦》:“黄帝:上古时代的部落首领,华夏诸族共同尊奉的祖先。父少典为有熊国君,故号有熊氏。生存年代距今约4700年左右。本姓姬,号轩辕氏、有熊氏。《史记·五帝本纪》:‘轩辕之时,神农氏世衰。诸侯相侵伐,暴虐百姓,而神农氏弗能征。于是轩辕乃习用干戈,以征不享,诸侯咸来宾从。’祭享先祖与神灵,是神权时代最大的道义,也是民心之所向,故轩辕用干戈‘征不享’,得到了多数诸侯(部落首领)的支持。他‘修德振兵,治五气,艺五种,抚万民,度四方’,先‘与炎帝战于阪泉之野’,三战,打败炎帝;复‘徵师诸侯,与蚩尤战于涿鹿之野,遂禽杀蚩尤,而诸侯咸尊轩辕为天子’(《史记·五帝本纪》)。
黄帝时代,有苍颉造字,嫘祖养蚕,以及天文历算、百谷播种等多项成就,华夏后人乃奉黄帝为人文始祖。又其时多有部落战争,自黄帝始修德振兵,除暴安民,后世又奉黄帝为兵家始祖。黄帝及其大臣风后、力牧等均有兵法传世。《汉书·艺文志》著录:‘《黄帝》十六篇,《风后》十三篇,《力牧》十五篇。’其中或系后人依托,并且多以失传,然《黄帝兵法》之思想内容仍为后人称引。《尉缭子·天官》:‘黄帝邢德,可以百姓’,‘黄帝者,人事而已矣’,反映了黄帝兵学思想的基本观点。战国以后,又与老子并称为黄老学派的创始人。《史记·孟子荀卿列传》载,战国时齐稷下学者慎到、田骈、接子、环渊等人,‘皆学黄老道德之术,因发明序其指意’。又相传《黄帝内经》是黄帝与岐伯等六位大臣讨论医学的著作。黄帝死后,葬于桥山,在今陕西省黄陵县。今陕西黄帝陵已成为炎黄子孙祭祖的主要场所。”

其所以冠以“黄帝”书名,是因为黄帝氏族是华夏民族的始祖,她的文化对中华民族的发展有着重要的影响,所以历代都以自己是黄帝子孙为荣。在这种情况下,当时的学者为了使自己的学说更容易为世人所接受,将其著作冠以“黄帝”以取重,也就成为一种风气。正如《淮南子·修务训》所说:“世俗之人,多尊古而贱今,故为道者,必托之神农、黄帝而后能入说。”这就清楚地说明了当时书以“黄帝”名,仅是托名而已,为了追本溯源,托名黄帝,以资尊崇。托名是那个时代的特点,有其时代背景。

查阅班固《汉书·艺文志》,以神农、黄帝托名的书籍实在不少。如

道家有:《黄帝四经》四篇,《黄帝铭》六篇,《黄帝君臣》十篇,《杂黄帝》五十八篇。
阴阳家有:《黄帝泰素》二十篇,《黄帝》十六篇。
农家有:《神农》二十篇。

小说家有:《黄帝说》四十篇。
兵法家有:《神农兵法》一篇,《黄帝》十六篇。图三卷。
天文家有:《黄帝杂子气》三十三篇。

历谱家有:《黄帝五家历》三十三篇。
五行家有:《黄帝阴阳》二十五卷,《黄帝诸子论阴阳》二十五卷,《神农大幽五行》二十七卷。
杂占家有:《黄帝长柳占梦》十一卷,《神农教田相土耕种》十四卷。
医经家有:《黄帝内经》十八卷,《外经》三十七卷。

经方家有:《泰始黄帝扁鹊俞拊方》二十三卷,《神农黄帝食禁》七卷。
房中家有:《黄帝三王养阳方》二十卷。
神仙家有:《黄帝杂子步引》十二卷,《黄帝岐伯按摩》十卷,《黄帝杂子芝菌》十八卷,《黄帝杂子十九家方》二十一卷,《神农杂子技道》二十三卷。

历代大家之说以说明“托名”之见者,可参阅日人·丹波元胤《医籍考》。
发表于 2014/6/7 18:11:58 | 显示全部楼层
以上是黄帝的资料,下面再说说岐伯。
发表于 2014/6/7 18:13:27 | 显示全部楼层
岐伯:传说上古时代医家,后人又称岐天师。

《史记·孝武本纪》:“公玉带曰:‘黄帝时虽封泰山,然风后、封巨、岐伯令黄帝封东泰山、禅凡山,合符,然后不死焉。’”

《汉书·艺文志·方技略》:“方技者,皆生生之具,王官之一守也。太古有岐伯、俞拊,中世有扁鹊、秦和。”

《汉书·司马相如传》:“诏岐伯使尚方。”张揖曰:“岐伯者,黄帝太医,属使主方药也。”

张仲景《伤寒论序》:“上古有神农、黄帝、岐伯、伯高、雷公、少俞、少师、仲文。”

皇甫谧《帝王世纪》:“(黄帝)又使岐伯尝味百草,典医疗疾,今《经方》、《本草》之书咸出焉”、“黄帝有熊氏命雷公、岐伯论经脉,旁通问难八十一为《难经》。教制九针,著《内外术经》十八卷”、“岐伯,黄帝臣也。帝使岐伯尝味草木,典主医病,《经方》、《本草》、《素问》之书咸出焉”。

张君房《云笈七签·卷之一百·纪·轩辕本纪》:“乃立明堂之议,以观于贤也。时有仙伯出于岐山下,号岐伯,善说草木之药性味,为大医,帝请方主药。帝乃修神农所尝百药性味,以理疾者,作《内·外经》。又有雷公述《炮炙方》,定药性之善恶。扁鹊俞附二臣定《脉经》,疗万姓所疾。帝与扁鹊论脉法,撰《脉书上下经》。帝问岐伯脉法,又制《素问》等书及《内经》。帝问少俞针注,乃制《针经》、《明堂图灸之法》,此针药之始也。”

吴昆《素问吴注》:“岐,国名。伯,爵也。”

丹波元简《素问识》:“《汉·司马相如传》:‘诏岐伯使尚方。’注:‘张揖曰:岐伯者,黄帝太医,属使主方气也。’又《艺文志》:‘太古有岐伯俞柎。’吴云:‘岐,国名。伯,爵也。’简按:又有雷公,而未知黄帝时有五等之爵。”

森立之《素问考注》:“案:岐伯,盖岐是山名,系以伯者,即尊称也,与伯高、雷公同义。后世有五等之爵,以为之高下。然其实古来所称之尊号,但就其古言而为高下之别耳。公侯伯子男,毕竟共是尊号,后世遂为之等级也。《轩辕黄帝传》云:‘乃立明堂之议,以观于贤也。时有仙伯出于岐山下,号岐伯。善说草木之药性味,为大医。帝请方药,帝乃修神农所尝百药性味,以理疾者,作《内》、《外》经。’”

李今庸《古医书研究·黄帝内经研究·岐伯》:“按:歧伯,为古代人称,相传为黄帝臣,乃古代医学家僦贷季之传人,而有功于我国古代医学者。此文‘歧伯’之‘歧’字,字从‘止’,旁作‘歧’,《素问》《灵枢经》二书凡称‘歧伯’者皆然,而《针灸甲乙经》和《黄帝内经太素》二书,则均从‘山’旁以作‘岐’字。……是岐伯之称,乃因岐山之名而得也。‘岐山’之为山,在我国古代文献中,早就有所记载,或止称‘岐’,或称曰‘岐山’。”

李经纬、邓铁涛《中医大辞典》:“岐伯:传说上古时代医家,后人又称岐天师。相传黄帝与岐伯等人讨论医药而创医药,《黄帝内经》中许多重要论述多以黄帝问、岐伯答的体裁写成。”后世称中医学为岐黄之术则本源于此。

发表于 2014/6/7 18:14:58 | 显示全部楼层
岐伯为天师,黄帝对岐伯的尊称。

《素问·上古天真论》云:“乃问于天师曰:余闻上古之人,春秋皆度百岁,而动作不衰。”王冰注:“天师,岐伯也。”

《黄帝内经太素·卷第二十七·邪传》注:“天师,尊之号也。”

《素问注证发微》:“天,乃至尊无对之称,而称之为师,又曰天师,帝之尊岐伯者如此。”

《素问吴注》:“天师,尊称也,谓歧伯。”

《类经·一卷·摄生类一》注:“《内经》一书,乃黄帝与歧伯、鬼臾区、伯高、少师、少俞、雷公等六臣,平素讲求而成。六臣之中,惟岐伯之功独多,而爵位隆重,故尊称之为天师。”

《素问集注》:“天师,尊称岐伯也。”

《素问直解》:“岐伯为帝师,故使臣称为天师。”

《素问识》云:“黄帝称天师,见《庄子·徐无鬼》、《韩诗外传》及《说苑》云:‘黄帝即位,宇内和平,思见凤凰之象,以召天老。’天老,盖天师耳。”

《庄子·杂篇·徐无鬼》:“黄帝再拜稽首,称天师而退。”

发表于 2014/6/7 18:21:44 | 显示全部楼层
一蓑烟雨任平生 发表于 2009/5/3 22:59
在《素问。脏气法时论》中关于,五味与五脏补泻的关系很费解,觉得是不是有点自相矛盾?为什么本味反到成了 ...

【原创】谈谈《内经》五味与五脏关系的论述
河北省河间市人民医院  

五行学说是汉代的思想律。它始于战国时期的邹衍,后经汉代儒士如董仲舒、刘向父子的演变附会,得到汉代帝王的重用而为统治阶级服务。五行学说充斥弥漫在当时人们的思想意识中,在那个时代用五行学说解释自然现象和规律,是非常正常和受崇拜的。但五行学说并非一蹴而就,有过艰难的演变过程,或是因为汉儒之经学有过古今之分的缘故吧,所以用五行学说解释人体生命现象时,使他们大伤脑筋,结果仍有矛盾重重并未完全统一之痕迹。《内经》正是那个时代的作品,其中相关内容露出些许马脚、不成熟的逻辑推演,则是非常正常的现象。

中医经典《内经》的体系是天人相应体系,《内经》的方法是比类取象方法(赵洪钧《内经时代》),所以五味与五脏的关系主要是根据“天人相应”体系,用“比类取象”的方法,即五行学说的理论来进行逻辑推演的。其逻辑推演的结果,既有成熟合理的逻辑推理,还有不成熟的演变痕迹体例,对于其中不成熟的逻辑推理部分,有智者认为“《内经》本身的自相矛盾不要强解。”(《内经时代》)兹就《内经》中关于五味与五脏关系论述之纯驳,浅谈如下,不当之处请拍砖。

五味与五脏的关系论述,见于《素问》者有《生气通天论》、《阴阳应象大论》、《五脏生成篇》、《脏气法时论》、《宣明五气篇》、《五运行大论》、《至真要大论》,《灵枢》者有《五味》、《五味论》、《九针论》等多篇,但五味与五脏关系的攻泻宜忌、生克制化规律及逻辑体例并未统一。相关经文归纳如下:

1、根据五行学说的理论,生理情况下有统一与未统一者

⑴因“同气相求”、“同类感召”,若“食饮有节”、“谨和五味”则与五脏相宜而补益本脏,逻辑体例统一者:

《阴阳应象大论》:“东方生风,风生木,木生酸,酸生肝,肝生筋……南方生热,热生火,火生苦,苦生心,心生血……中央生湿,湿生土,土生甘,甘生脾,脾生肉……西方生燥,燥生金,金生辛,辛生肺,肺生皮毛……北方生寒,寒生水,水生咸,咸生肾,肾生骨髓。”《五运行大论》与之同。

《宣明五气篇》:“五味所入:酸入肝,辛入肺,苦入心,咸入肾,甘入脾。”

《九针论》:“五味:酸入肝,辛入肺,苦入心,甘入脾,咸入肾,(淡入胃)。”

《五脏生成篇》:“心欲苦,肺欲辛,肝欲酸,脾欲甘,肾欲咸,此五味之所合也。”

《五味》:“五色:黄色宜甘,青色宜酸,黑色宜咸,赤色宜苦,白色宜辛。”

《至真要大论》:“夫五味入胃,各归所喜,故酸先入肝,苦先入心,甘先入脾,辛先入肺,咸先入肾,久而增气,物化之常也。”

《五味》:“五味各走其所喜,谷味酸先走肝,谷味苦先走心,谷味甘先走脾,谷味辛先走肺,谷味咸先走肾。”

⑵若“食饮有节”、“谨和五味”则与五脏相宜而补益本脏,逻辑体例未统一者:

《九针论》:“五走:酸走筋,辛走气,苦走血,咸走骨,甘走肉,是谓五走也。”

金栋按:辛走气,改为“辛走皮毛”,才与其他四体逻辑体例统一。五体指筋、脉(血)、肉、皮(毛)、骨(髓),“气”非五体之一。《宣明五气篇》:“五脏所主:心主脉,肺主皮,肝主筋,脾主肉,肾主骨,是谓五主。”《九针论》:“五主:心主脉,肺主皮,肝主筋,脾主肌,肾主骨。”


发表于 2014/6/7 18:27:09 | 显示全部楼层
2根据五行学说的理论,病理情况下有统一与未统一者
⑴因“同气相求”、“同类感召”,若食入与五脏本味相宜者,则补益本脏,逻辑体例统一者:

《灵枢·五味》:“脾病者,宜食秔米饭、牛肉、枣、葵(按:皆甘味)。心病者,宜食麦、羊肉、杏、薤(按:皆苦味)。肾病者,宜食大豆、黄卷、猪肉、栗、藿(皆咸味)。肝病者,宜食麻、犬肉、李、韭(皆酸味)。肺病者,宜食黄黍、鸡肉、桃、葱(皆辛味)。”

⑵过节伤所胜(克)之脏,逻辑体例统一者:

《五脏生成篇》:“多食咸,则脉凝涩而变色;多食苦,则皮槁而毛拔;多食辛,则筋急而爪枯;多食酸,则肉胝皱而唇揭;多食甘,则骨痛而发落。此五味之所伤也。”即咸胜脉,苦胜皮毛,辛胜筋,酸胜肉,甘胜骨。

《五味》:“五禁:肝病禁辛,心病禁咸,脾病禁酸,肾病禁甘,肺病禁苦。”即因食辛益肺而胜肝,食咸益肾而胜心,食酸益肝而胜脾,食甘益脾而胜肾,食苦益心而胜肺,故当禁之。

⑶过节自伤本脏,逻辑体例未统一者:

《九针论》:“五裁:病在筋,无食酸;病在气,无食辛;病在骨,无食咸;病在血,无食苦;病在肉,无食甘。口嗜而欲食之,不可多也,必自裁也,名曰五裁。”

金栋按:病在气,改为“病在皮毛”,才与其他四体逻辑体例统一。

⑷过节伤所胜之脏,逻辑体例未统一者:

《生气通天论》:“味过于酸,肝气以津,脾气乃绝。味过于咸,大骨气劳,短肌,心气抑。味过于甘,心气喘满,色黑,肾气不衡。味过于苦,脾气不濡,胃气乃厚。味过于辛,筋脉沮弛,精神乃央。”

金栋按:味过于酸,肝气以津(津,溢也。此指过剩),脾气乃绝(衰退、虚弱):多食酸,则脾为肝伤,过节伤所胜之脏。

味过于咸,大骨气劳(咸入肾而走骨,过节自伤),短肌(“长肌肉”之反,肌肉羸瘦也,脾病之症。多食咸,则脾为肾反克),心气抑(多食咸,则心为肾伤)。既有过节自伤者,又有伤所胜之脏者,还有伤所不胜之脏者。

味过于甘(《太素·卷三·调阴阳》作“味过苦”。《素问绍识》:“作苦为是。盖言味过于苦,心气过实,以为喘满。”),心气喘满(若甘入脾,则子能令母实,相生之说-心为脾之母,脾为心之子,但《内经》于五味用五行相生之说者,甚罕见;若苦入心,则过节自伤),色黑(二字疑衍),肾气不衡(《太素·卷三·调阴阳》作“肾不卫”。不卫,犹云无力也。衡,王冰注“平也”。若多食甘,则肾为脾伤;若多食苦,则肾为心反克)。此句较繁乱,因涉及校勘内容,所以假设与结果是不一样的。

味过于苦(《太素·卷三·调阴阳》作“味过于甘”。《素问绍识》:“作甘为是。……言味过于甘,则脾气过实,胃气敦阜也。”)脾气不濡(《太素·卷三·调阴阳》无“不”。濡,湿润。若甘入脾,则过节自伤,脾伤而湿盛),胃气乃厚(积聚太过,厚则不行。胃气宜散,厚则壅滞)。此句亦较为繁乱,亦因涉及校勘内容,所以假设与结果不一。

味过于辛,筋脉沮弛(沮,败坏也。弛,弛缓松懈也):多食辛,则肝为肺伤,过节伤所胜之脏。

⑸既有过节自伤、又有伤所胜之脏,逻辑体例未统一者:

①《阴阳应象大论》:“酸伤筋”、“苦伤气”、“甘伤肉”、“辛伤皮毛”、“咸伤血”。《五运行大论》同。

金栋按:酸伤筋、甘伤肉、辛伤皮毛,为过节自伤。咸伤血,为咸入肾而胜心,为伤所胜之脏。苦伤气,则又不同于上述体例与逻辑。

②《宣明五气篇》:“五味所禁:辛走气,气病无多食辛。咸走血,血病无多食咸。苦走骨,骨病无多食苦。甘走肉,肉病无多食甘。酸走筋,筋病无多食酸。是谓五禁,无令多食。”

金栋按:甘走肉肉病无多食甘,酸走筋筋病无多食酸,二者若多食之,则为过节自伤体例。咸走血血病无多食咸,若多食之,则益肾而伤心,为伤所胜之脏体例。苦走骨骨病无多食苦,若多食之,则益心而反克于肾,为伤所不胜之脏体例。辛走气,改为“辛走皮毛”,皮毛病无多食辛,若多食之,则为过节自伤体例。

③《灵枢·九针论》“五裁:病在筋,无食酸;病在气,无食辛;病在骨,无食咸;病在血,无食苦;病在肉,无食甘;口嗜而欲食之,不可多也,必自裁也”

金栋按:将《宣明五气篇》“五味所禁”与《九针论》“五裁”比对后发现,“咸走血血病无多食咸,苦走骨骨病无多食苦”与“病在骨无食咸,病在血无食苦”,则为过节自伤未统一的明显痕迹。若再以《阴阳应象大论》中“苦伤气、咸伤血”及《五味论》“酸走筋,多食之,令人癃。咸走血,多食之,令人渴。辛走气,多食之,令人洞心。苦走骨,多食之,令人变呕。甘走肉,多食之,令人悗心”与之比对,能发现什么规律呢?是否发现为逻辑体例、类比推演未通一、不成熟之痕迹?强解否?请看

对于“咸走血”、“苦走骨”者,林亿等《新校正》云:“按皇甫士安云:‘咸先走肾’,此云‘走血’者,肾合三焦,血脉虽属肝心,而为中焦之道,故咸入而走血也。‘苦走心’,此云‘走骨’者,水火相济,骨气通于心也。”

《灵枢集注》:“心主血,润下作咸。咸走血者,水气上交于心也,血病而多食之,则水反胜火矣。肾主骨,炎上作苦,苦走骨者,火气下交于肾也,骨病而多食之,则火气反胜矣。此与‘并与心则喜,并与肾则恐’之义相同。盖心肾水火之气,时相既济,故所走互更,其余三脏,是本脏之味,而走本脏所主之筋肉也。”

⑹既有五行相生关系,又有相胜关系,逻辑体例未统一者:

《素问·脏气法时论》:“肝色青,宜食甘,粳米、牛肉、枣、葵皆甘。心色赤,宜食酸,小豆、犬肉、李、韭皆酸。肺色白,宜食苦,麦、羊肉、杏、薤皆苦。脾色黄,宜食咸,大豆、豕肉、栗、藿皆咸。肾色黑,宜食辛,黄黍、肌肉、桃、葱皆辛。”

《灵枢·五味》:“肝色青,宜食甘,秔米饭、牛肉、枣、葵皆甘。心色赤,宜食酸,大(犬)肉、麻、李、韭皆酸。脾色黄,宜食咸,大豆、豕肉、栗、藿皆咸。肺色白,宜食苦,麦、羊肉、杏、薤皆苦。肾色黑,宜食辛,黄黍、鸡肉、桃、葱皆辛。”

金栋按:肝色青宜食甘、脾色黄宜食咸,皆食所胜之味。心色赤宜食酸、肾色黑宜食辛,皆食所生之味-食母味;肺色白宜食苦,食所不胜之味。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刻加入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民间中医网论坛 ( 黔ICP备19001372号 )

GMT+8, 2024/4/20 22:21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23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