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间中医网

 找回密码
 立刻加入
楼主: 阅素灵

征集《黄帝内经素问》学习中所出现问题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4/6/7 18:28:58 | 显示全部楼层
3病理情况下,未按五行生克制化规律解释者

⑴按生理病理自解者:

《灵枢·五味论》:“酸走筋,多食之,令人癃。咸走血,多食之,令人渴。辛走气,多食之,令人洞心。苦走骨,多食之,令人变呕。甘走肉,多食之,令人悗心。”

“酸入于胃,其气涩以收,上之两焦,弗能出入也,不出即留于胃中,胃中和温,则下注膀胱,膀胱之胞薄以懦,得酸则缩绻,约而不通,水道不行,故癃。阴者,积筋之所终也,故酸入而走筋矣。”

“咸入于胃,其气上注中焦,注于脉,则血气走之,血与咸相得则凝,凝则胃中汁注之,注之则胃中竭,竭则咽路焦,故舌本干而善渴。血脉者,中焦之道也,故咸入而走血矣。”

“辛入于胃,其气走于上焦,上焦者,受气而营诸阳者也,姜韭之气熏之,营卫之气不时受之,久留心下,故洞心。辛与气俱行,故辛入而与汗倶出。”

“苦入于胃,五谷之气,皆不能受苦,苦入下脘,三焦之道皆闭而不通,故变呕。齿者,骨之所终也,故苦入而走骨,故入而复出,知其走骨也。”

“甘入于胃,其气弱小,不能上至于上焦,而与谷留于胃中者,令人柔润者也,胃柔则缓,缓则虫动,虫动则令人悗心。其气外通于肉,故甘走肉。”

⑵五脏之病随五味之性所宜自解者:

《素问·脏气法时论》:“肝苦急,急食甘以缓之”,“心苦缓,急食酸以收之”,“脾苦湿,急食苦以燥之”,“肺苦气上逆,急食苦以泻之”,“肾苦燥,急食辛以润之”。

“肝欲散,急食辛以散之,用辛补之,酸泻之”,“心欲软,急食咸以软之,用咸补之,甘泻之”,“脾欲缓,急食甘以缓之,用苦泻也,甘补之”,“肺欲收,急食酸以收之,用酸补之,辛泻之”,“肾欲坚,急食苦以坚之,用苦补之,咸泻之”。

“辛散,酸收,甘缓,苦坚,咸软”,“此五者,有辛、酸、甘、苦、咸,各有所利,或散或收,或缓或急(或急,丹波元简《素问识》:“简按:二字,王不释其义,诸家亦然。考前文无物性急者,疑是衍文。”《素问绍识》:“《太素》无此二字,坚按:是足以确原《识》说。”),或坚或软,四时五脏,随五味所宜也”。

王冰注:“用五味而调五脏,配肝以甘,心以酸,脾以咸,肺以苦,肾以辛者,各随其宜,欲缓、欲收、欲软、欲泄、欲散、欲坚而为用,非以相生相养而为义也。”

金栋按:“脾苦湿,急食苦以燥之”,与其他四脏逻辑体例不一。按逻辑推理:肝以甘,心以酸,肺以苦,肾以辛,此节少一“咸”味,故王冰移入他篇之文补入“脾色黄,宜食咸”-脾以咸。王冰注:“究斯宜食,乃调利关机之义也。肾为胃关,脾与胃合,故假咸柔软以利其关,关利而胃气乃行,胃行而脾气方化,故应脾宜味与众不同也。”《新校正》云:“按上文曰:‘肝苦急,急食甘以缓之;心苦缓,急食酸以收之;脾苦湿,急食苦以燥之;肺苦气上逆,急食苦以泻之;肾苦燥,急食辛以润之。’此肝、心、肺、肾皆与前文合,独脾食咸,宜不用苦,故王氏特注其义。”

对于“脾苦湿,急食苦以燥之”与“脾色黄,宜食咸”这二句经文的关系,历代注家又是怎样解释的呢?

马莳、张介宾皆宗王注,《素问注证发微》说:“中央戊己土,其色黄,脾亦属土,故色亦黄,上文‘脾苦湿,急食苦以燥之’,故‘宜食苦’。然肾为胃关,脾与肾合,当假咸之柔软以利其关,关利而胃气乃行,胃行而谷气方化,故脾与各脏不同,宜食味之咸者,乃调利机关之义也,凡大豆、豕肉、栗、藿皆咸,皆可食也。”

《类经十四卷·疾病类二十四》:“咸从水化,其气入肾,脾宜食咸者,以肾为胃关,胃与脾合,咸能润下,利其关窍,胃关利则脾气运,故宜食之。上文云‘脾苦湿,急食苦以燥之’,此复言咸者,盖咸之利湿,与苦之写者,各有宜也。故诸藏皆同前,惟此独异耳。”

而吴昆《素问吴注》却说:“脾苦湿,咸能胜湿,故食之。瓜果肉菜得盐而湿出,理可知矣。”

《素问集注》:“夫脾土之所以灌溉四脏者,主上渗于心肺,下泄于肝肾。如脾苦湿,则不能上渗矣;土气敦阜,则不能下泄矣。经曰:‘酸苦涌泄为阴,咸味渗泄为阴。’故宜食苦者,取其燥土气,以涌渗于上也;宜食咸者,取其行土气,以渗泄于下也。”

《素问直解》:“脾主长夏,其色黄。脾苦湿,急食苦以燥之。夫脾苦湿,亦苦燥,若脾苦燥,则宜食咸。稽其谷畜果菜,而合于咸之味,则大豆豕肉栗藿皆咸。诸脏皆合上文,脾脏不合者,以上文两言苦味,一言苦以燥之,一言苦以泄之。盖苦味主泄,未必能燥,故此则曰宜食咸,咸以泄之也。宜食咸,必脾脏之苦燥矣。脾脏属土,贵得其平,既苦湿,亦苦燥,故彼此更易其辞。圣人立教之旨,贵学者之能悟也。”

《素问绍识》:“按:肺云‘食苦以泄之’,是五藏中宜食苦者有二,而无一食咸者。且末短列五藏色味,正与此段相发,而有‘脾色黄宜食咸’句。然则此‘苦’字为‘咸’字之误明矣。所谓咸伤血盐胜血者,皆燥中之验也。盖咸之讹苦,自唐以前既然。故撰运气伪经者,沿袭不辨,于《至真要大论》频复言之,而金元诸家更主张之,遂至使苦燥之说,入人肺府,牢不可破。且今试之,苦寒之药,实未见有燥中之害矣。一字之误,以生千古之惑,有如此者。”

《素问补识》:“《绍识》以‘五藏中宜食苦者有二,而无一食咸者’据末段有‘脾色黄宜食咸’句,以为‘咸伤血,盐胜血者皆燥中之验’,遂疑食苦之苦为咸字之讹,并谓‘苦寒之药,实未见有燥中之害’云云。天雄按:元坚之说实误:①咸伤血是按五行相胜之说立论,即咸走肾属水,心主血属火,咸伤血是水胜火,不能理解为咸燥血。②后文虽有肝色青,宜食甘;心色赤,宜食酸;脾色黄,宜食咸之说,但又有辛散、酸收、甘缓、苦坚、咸软之文,可见咸味的作用能软不能燥。③苦能燥湿可以临床验证,上文举苍术之苦温,黄连之苦寒,即其例证。《生气通天论》‘味过于苦,脾气不濡,胃气乃厚’,就是苦燥湿的结果。……④后文自‘肝色青’至篇末,是全元起本第六卷之文,王氏移花接木,置于此处,前后义不相承,本不为怪。《素问》中凡事实之所有而理论上不能自圆其说者,多取事实而舍理论,《内经》中此类例证甚多。如追求理论上的完整而置事实于不顾如元坚所云,则此书久已被淘汰,尚望其流传于今日乎!”

又,《素问补识》:“《新校正》云:‘详肝色青至篇末,全元起本在第六卷,王氏移于此。’天雄按:此节五谷、五畜、五果、五菜与《灵·五味》篇全同,而‘五宜’则异。《五味》以‘黄色宜甘,青色宜酸,黑色宜咸,赤色宜苦’故作‘脾病者,宜食粳米饭、牛肉、枣、葵’,以黄色宜甘也,余四藏可以类推。本文‘肝色青宜食甘’、‘心色赤宜食酸’王氏移于此以应上文‘肝苦急,急食甘以缓之’,‘心苦缓,急食酸以收之’之义,其用心良苦,然至‘脾色黄,宜食咸’句,则与‘脾苦湿,急食苦以燥之’,义又扞格,遂启后人之争,多纪元坚至欲改‘急食咸以燥之’。读古书而疏于考校,往往误事。”

根据以上内容分析,五味与五脏的关系,既非五行相生配,亦非五行相胜配,又非五味相宜配,乃随五味之性所宜相配。而“脾色黄宜食咸”与“脾苦湿,急食苦以燥之”,逻辑体例不一,怎么办?赵洪钧先生在《内经时代》非常明确地指出“《内经》本身的自相矛盾不要强解”,明智之言论也。而历代注家并非如此,皆强为之解而解。

发表于 2014/6/7 18:32:37 | 显示全部楼层
天天布衣 发表于 2009/5/13 09:45
其生三,其气五,生而成天,三而成地,三而成人。。。神藏五,形藏四。。。

这其中的三、四、五,何也 ...

郭霭春《黄帝内经素问校注语译》:“其生五:沈祖绵说:‘春木肝、夏火心、秋金肺、冬水肾,皆由中五所生,故曰其生五,五者,中央土脾也。’”“其气三:沈祖绵说:‘天地人为三气。《阴阳应象大论》:惟圣人上配天以养头,下配地以养足,中傍人事以养五脏。旧注据三阴三阳释之,非是。’”

发表于 2014/6/7 18:33:55 | 显示全部楼层
天天布衣 发表于 2009/5/13 09:45
其生三,其气五,生而成天,三而成地,三而成人。。。神藏五,形藏四。。。

这其中的三、四、五,何也 ...

金栋答曰:三,许慎《说文·三部》:“数名。天、地、人之道也。”段注:“陈焕曰:数者,易数也。三兼阴阳之数言。……老子曰: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此释三之义。”

老子《道德经·第四十二章》:“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河上公章句》:“道始生者一也,一生阴与阳也,阴阳生和、清、浊三气,分为天、地、人也,天、地、人共生万物也。天施地化,人长养之。”

《淮南子·天文训》:“道始于一,一而不生,故分而为阴阳,阴阳合和而万物生。故曰‘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以三参物,三三如九。”

罗东逸《内经博义》:“太乙之所施,造化之所以鼓铸,必得三而成物。”

可见“三”的本义是指天、地、人的,《六节脏象论》云“其生五,其气三。三而成天,三而成地,三而成人,三而三之,合而为九”,正此之谓也。若释他,则与此不合,非经旨之义也。

发表于 2014/6/7 18:37:18 | 显示全部楼层
天天布衣 发表于 2009/5/13 09:45
其生三,其气五,生而成天,三而成地,三而成人。。。神藏五,形藏四。。。

这其中的三、四、五,何也 ...

“神藏五,形藏四”谓之九脏(藏)

“形脏四”,指藏有形之物者为形脏,有四即胃、大肠、小肠和膀胱,因“皆受不净”(《难经·三十五难》);“神脏五”,指藏无形之气者为神脏,有五即肝、心、脾、肺、肾。王冰注:“所谓神藏者,肝藏魂,心藏神,脾藏意,肺藏魄,肾藏志也。以其皆神气居之,故云神藏五也。

《素问直解》:“形脏四,谓膀胱、小肠、胃、大肠,所以藏有形之物,故曰形。神脏五,谓肝心脾肺肾,所以藏无形之气,故曰神。”五脏所藏之神的具体名称,如《宣明五气篇》所云:“五脏所藏:心藏神,肺藏魄,肝藏魂,脾藏意,肾藏志,是谓五脏所藏。”

又,关于九脏(藏)之说,尚有“五正藏、四正府”之称。

《周礼·天官冢宰·疾医》:“参之以九藏之动。”

郑玄注:“正藏五,又有胃、膀胱、大肠、小肠。”

贾公彦疏:“云‘正藏五’者,谓五脏,肺、心、肝、脾、肾。并气之所藏,故得正藏之称。……云‘又有胃、膀胱、大肠、小肠’者,此乃六腑中取此四者,以益五脏为九脏也。六腑,胃、小肠、大肠、膀胱、胆、三焦,以其受盛,故谓之府。亦有脏称,故入九脏之数。然六腑取此四者,按《黄帝八十一难经》说:胃为水谷之腑,小肠为受盛之腑,大肠为行道之腑,膀胱为津滴(液)之腑……此则正府也,故入九脏。其余,胆者清净之府,三焦为孤府,故不入九脏也。”  
  
又,“何谓形藏四,注家见解不一,王(冰)据上下文义,注云:‘所谓形藏者,皆如器外张,虚而不居,含藏于物,故云形藏也。所谓形藏四者,一头角,二耳目,三口齿,四胸中也。’……然《素问》上文云:‘下部之天以候肝,地以候肾,人以候脾胃之气;中部天以候肺,地以候胸中之气,人以候心;上部天以候头角之气,地以候口齿之气,人以候耳目之气。三而成天,三而成地,三而成人;三而三之,合则为九,九分为九野,九野为九藏。’则九藏之说,自当如王注云:‘肝藏魂,肺藏魄,心藏神,脾藏意,肾藏志,是谓神藏五;一头角,二耳目,三口齿,四胸中,是谓形藏四。’以经解经,非王氏创说也。”(胡天雄《素问补识》)

发表于 2014/6/7 18:41:24 | 显示全部楼层
bug_apple 发表于 2009/6/6 08:30
黄帝曰:愿闻营卫之所行,皆何道从来?岐伯答曰:营出中焦,卫出下焦。黄帝曰:愿闻三焦之所出。岐伯 ...

黄帝曰:愿闻营卫之所行,皆何道从来?岐伯答曰:营出中焦,卫出下焦。黄帝曰:愿闻三焦之所出。岐伯答曰:上焦出于胃上口,并咽以上,贯膈,而布胸中,走腋,循太阴之分而行,还至阳明,上至舌,下足阳明,常与营俱行于阳二十五度,行于阴亦二十五度一周也。故五十度而复大会于手太阴矣。
能否解决一下这个行阴二十五,行阳二十五到底是什么意思??看内经经常看到这个行阴行阳,但不解其意思,望给予指教。




河间金栋答曰:拙文如下

【原创】卫气循行规律识
金栋  河北省河间市人民医院

首先要强调的是:卫气(及营气)的循行规律是古代圣贤根据象思维理论,以“取象比类”的方法,在古代哲学思想阴阳、五行学说及天人相应观的统帅下,思辨推演而来,若以现代解剖学的理论去验证,则是风马牛不相及的事,或会南辕北辙。如十二经、二十八脉的论述,则是天人相应思辨推演而来,若以现代解剖的理论去证实,是不可能得到证实的,至今仍未得到证实。“岁有十二月,日有十二辰”,人有十二经;“天周二十八宿……人经脉上下、左右、前后二十八脉,周身十六丈二尺,以应二十八宿”,即“天有二十八宿”,人有二十八脉。

卫气的循行规律散见于《内经》诸篇,记载比较复杂,现梳理如下。
发表于 2014/6/7 18:42:22 | 显示全部楼层
河间金栋 发表于 2014/6/7 18:41
黄帝曰:愿闻营卫之所行,皆何道从来?岐伯答曰:营出中焦,卫出下焦。黄帝曰:愿闻三焦之所出。岐伯答曰 ...

1、卫气的生成
卫气与营气同来源于脾胃运化的水谷精微。水谷之精华为水谷之气,其中慓悍滑利部分化生为卫气。卫气虽来源于饮食水谷,化生于中焦脾胃,但尚需依赖上焦宗气(氧气)与下焦元气(肾气)之持续性滋养与补充,即谷气与氧气、元气融合后行于脉外或脉中才能发挥其作用。

如《灵枢·营卫生会》:“人受气于谷,谷入于胃,以传于肺,五脏六腑皆以受气。其清者为营,浊者为卫。营在脉中,卫在脉外。营周不休,五十而复大会。阴阳相贯,如环无端。卫气行于阴二十五度,行于阳二十五度,分为昼夜”、“营出于中焦,卫出于下焦(按:下当为上)。……上焦出于胃上口,并咽以上贯膈而布胸中,走腋,循太阴之分而行,还至阳明,上至舌,下足阳明,常与营俱行于阳二十五度,行于阴亦二十五度一周也。故五十度而复大会于手太阴矣”及《灵枢·决气》:“上焦开发,宣五谷味,熏肤、充身、泽毛,若雾露之溉,是谓气”等记载。杨上善《太素·卷第二·六气》:“上焦如雾,为卫称气……上焦开发,宣扬五谷之味,熏于肤肉,充身泽毛,若雾露之溉万物,故谓之气,即卫气也。”

发表于 2014/6/7 18:44:27 | 显示全部楼层
2、卫气的循行规律

卫气的循行规律可以归纳为三个方面。

2.1卫在脉外与营气并行

与营气并行,“营行脉中,卫行脉外”,按照《灵枢·营气》等篇记载的营气循行路线,即十二正经及两个分支,共二十八脉循行。

营卫在循行当中,虽然有“阴阳异位”,但是二者不是绝对分开,互不相涉,而是相互贯通,不断交会的。营卫二气内外相贯,脉内之营气或出于脉外成为卫气,脉外之卫气或入于脉内成为营气,阴阳相贯,如此循行。

张介宾《类经》:“虽卫主气而在外,然亦何尝无血?营主血而在内,然亦何尝无气?”“故营中未必无卫,卫中未必无营,但行于内者便谓之营,形于外者便谓之卫,此人身阴阳交感之道,分之则二,合之则一而已。”(《类经八卷·经络类二十三》)

⑴十二正经的循行:手太阴肺经→手阳明大肠经→足阳明胃经→足太阴脾经→手少阴心经→手太阳小肠经→足太阳膀胱经→足少阴肾经→手厥阴心包经→手少阳三焦经→足少阳胆经→足厥阴肝经→手太阴肺经。

⑵分支的循行:①足厥阴肝经→督脉→任脉→手太阴肺经。②足少阴肾经→跷脉→足太阳膀胱经。(《灵枢·脉度》)

《灵枢·营气》:“营气之道,内谷为宝,谷入于胃,乃传之肺,流溢于中,布散于外,精专者行于经遂,常营不已,终而复始,是谓天地之纪。故气从太阴出,注手阳明……合足厥阴,上行至肝,从肝上注肺,上循喉咙,入颃颡之窍,究于畜门。其支别者,上额循巅下项中,循脊入骶,是督脉也,络阴器,上过毛中,入脐中,上循腹里,入缺盆,下注肺中,复出太阴。此营气之所行也,逆顺之常也。”

《灵枢·营卫生会》:“人受气于谷,谷入于胃,以传于肺,五脏六腑皆以受气。其清者为营,浊者为卫。营在脉中,卫在脉外。营周不休,五十而复大会。阴阳相贯,如环无端。”

⑶二十八脉:见于《灵枢·脉度》、《灵枢·五十营》及《难经·二十三难》等篇章。二十八经脉指左右十二正经-24条、督脉-1条、任脉-1条、男子阳跷脉左右各1、女子阴跷脉左右各1,共计28脉。

张介宾《类经八卷·经络类二十六》注:“人之经脉十二,左右相同,则为二十四脉,加以跷脉二,任督脉二,共为二十八脉,以应周天二十八宿,以分昼夜之百刻也。”

⑷营卫二气循行图形如下(营在脉中,卫在脉外)
营气循行规律图.JPG

发表于 2014/6/7 18:46:41 | 显示全部楼层
2.2卫气循行的主体路线:昼行于阳-行于六脉中、夜行于阴-周于五脏内各二十五周次

“营在脉中,卫在脉外”,乃卫气循行之一道,实际上还有“卫亦行于脉中”之另一道,即《灵枢·卫气行》等篇论述的卫气昼夜循行路线,或是卫气循行的主体路线。

张志聪《灵枢集注》说道:“卫气之行,一日一夜五十周于身者,谓营行脉中,卫行脉外,循脏腑之手足十二经,与督脉、任脉、阳跷、阴跷之脉度而行。一呼一吸,脉行六寸,水下二刻,计二百七十息,脉行十六丈二尺为一周。昼行二十五周,夜行二十五周,总属此十六丈二尺之脉度,无分阴与阳也。其昼行于阳二十五周,夜行于阴二十五周,周于五脏者,昼行于三阳之分,夜行于五脏之阴,与循经而行者,各走其道。盖卫气之循经而行者,于脉内之营气,交相循度环转;昼行于阳,夜行于阴者,与脉外之营气相将而行。”

《灵枢·卫气行》:“故卫气之行,一日一夜五十周于身,昼日行于阳二十五周,夜行于阴二十五周,周于五脏。是故平旦阴尽,阳气出于目。目张则气上行于头,循项下足太阳,循背下至小指之端……。”(《灵枢·营卫生会》:“卫气行于阴二十五度,行于阳二十五度,分为昼夜。”)

⑴卫气昼行于阳之二十五周次,昼行于阳-行于六阳经脉中。

卫气循行的第一条经脉是足太阳膀胱经。昼行于阳,早晨、平旦,卫气从足太阳经的睛明穴开始,循经而行。卫气循行阳经的时候,并非总循阳经而行,每一周均与足少阴交会一次,以取得肾精(元气)的支持与滋养。否则,卫阳之气将会不停的耗散,就会枯竭,阳气需要有阴精作为支持与滋养的,此即“阳根于阴”之谓也。

《类经八卷·经络类二十五》注:“卫气之行,昼行阳分,然又兼足少阴肾经,方为一周。考之《邪客》篇亦云:‘卫气者,昼日行于阳,夜行于阴,常从足少阴之分间,行于五脏六腑。’然则无论昼夜皆不离肾经者何也?盖人之所本,惟精与气。气为阳也,阳必生于阴;精为阴也,阴必生于阳。”

即足太阳膀胱经→手太阳小肠经→足少阳胆经→手少阳三焦经→足阳明胃经→手阳明大肠经→阳跷→足少阴肾经→阴跷→足太阳膀胱经。

⑵夜行于阴之二十五周次,夜行于阴-周于五脏内。

卫气循行从阳入阴,首先从足少阴肾经入肾。“其始于阴者,常从足少阴上注肾,肾注于心,心注于肺,肺注于肝,肝注于脾,脾复注于肾为周。”“夜行于阴,常从足少阴之分间,行于五脏六腑。”(《灵枢·邪客》)《类经八卷·经络类二十五》注:“少阴之别为跷脉,跷脉属于目内眦。”

始于足少阴肾经,即手阳明大肠经→阳跷→足少阴肾经→肾→心→肺→肝→脾→足少阴肾经。卫气夜行于五脏内,是按五行相克的次序规律循行。

卫气夜行二十五周以后,平旦又从脾循行到足太阳膀胱经,又循行于阳了。即脾→阴跷→足太阳膀胱经。

⑶卫气循行图形如下:
卫气循行规律图.JPG

发表于 2014/6/7 18:47:38 | 显示全部楼层
2.3卫在脉外的布散-散行

卫气行于脉外,有一部分是布散-散行的,没有一个准确的循行路线。散行在哪里?无处不到,即散于肌肉、皮肤、肓膜、胸腹、脏腑等组织器官。

《灵枢·邪客》:“卫气者,出其悍气之慓疾,而先行于四末分肉皮肤之间,而不休者也。昼日行于阳,夜行于阴,常从足少阴之分间,行于五脏六腑。”

《素问·痹论》:“卫者,水谷之悍气也。其气慓疾滑利,不能入于脉也。故循皮肤之中,分肉之间,熏于肓膜,散于胸腹。”

《灵枢·本藏》:“卫气者,所以温分肉,充皮肤,肥腠理,司开阖者也。”

将上述经文联系起来看,就是卫气布散-散行到全身,对全身各处都起到温煦的作用,即“气主昫(煦)之”(《难经·二十二难》)。肌肉、皮肤、肓膜、胸腹、脏腑等组织器官,都需要卫气的温养,所以说卫气有“布散-散行”的特点。

(注:本文在整理时主要参阅王洪图《王洪图内经讲稿》)

发表于 2014/6/7 19:05:18 | 显示全部楼层
sue3618 发表于 2009/9/1 08:20
不知道哪位老师能讲一下三阴三阳开合枢的问题以及与伤寒论中三阴三阳的关系。多谢!

开、阖、枢的问题
同道网友在《华夏中医论坛》发帖子求助如下:

在学习中医中,对“太阳为开,少阳为枢,阳明为合;太阴为开,少阴为枢,厥阴为合”,总是不能从深层次理解。从表面字义讲,开即是打开、合即是关闭,但怎么在生理和病理上去阐述这开、枢、合?请各位老师指点一二,不胜感激。

河间金栋答曰:

“太阳为开,少阳为枢,阳明为合;太阴为开,少阴为枢,厥阴为合”,见于《素问·阴阳离合论》及《灵枢·根结》篇,并与《素问·皮部论》中的有关内容有关。

《素问•阴阳离合论》:“太阳为开,阳明为阖,少阳为枢。……太阴为开,厥阴为阖,少阴为枢。”

《灵枢•根结》篇:“不知根结,五脏六腑,折关败枢,开阖而走,阴阳大失……太阳为开,阳明为合,少阳为枢,故开折则肉节渎而暴病起矣,故暴病者取之太阳……合折则气无所止息而痿疾起矣,故痿疾者取之阳明……枢折即骨摇而不安于地也,骨摇者取之少阳。”、“太阴为开,厥阴为合,少阴为枢。故开折则仓廪无所依,膈洞,膈,洞者取之太阴……合折即气绝而喜悲,悲者取之厥阴……枢折则脉有所结而不通,不通者取之少阴。”

《素问•阴阳离合论》:“太阳为开,阳明为阖,少阳为枢。……太阴为开,厥阴为阖,少阴为枢。”诸家所释如下: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刻加入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民间中医网论坛 ( 黔ICP备19001372号 )

GMT+8, 2024/4/28 13:51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23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