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间中医网

 找回密码
 立刻加入
楼主: 杏园春晓

我是这样学医治病的

[复制链接]
 楼主| 发表于 2010/5/21 19:52:21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149 下巴里人 的帖子

麻黄附子细辛汤相当于中药的兴奋剂,多用于外感病和急性病。针对你的病不是不可用,但不对症,也不能长用。你的病似乎用天雄散更合适。
 楼主| 发表于 2010/5/21 20:03:24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150 杜鹃花开 的帖子

这个方子与参苓白术散作用差别很大,虽然同有四君子汤,但参苓白术散是四君子汤加渗湿止泻之药。补气平肝汤是四君汤与四逆散和当归四逆汤的合方,益气健脾舒肝和营,通调全身气血,作用面大了很多。
 楼主| 发表于 2010/5/21 23:42:24 | 显示全部楼层
岳母得了甲流感
    大约是去年十月的一天,老婆接到和岳父母住在一起的弟弟的电话,说:妈病了,发烧、咳嗽、喉痛、没胃口,好几天了,都是自己去找医生看病,换了几个医生,中药、草药、西药都吃过了,打针输液也搞了,病没好,反而越来越重了,你们过来看看吧。老婆和我说了,于是,我们一下班便去了岳父母家,岳母躺在床上,我们刚简单问了一下情况,岳父在外屋里说:晚饭做好了,吃过晚饭再看吧。老婆问妈想吃什么,要给他送到床前,妈说一点都不想吃,没胃口。
    我们匆忙把饭吃了,我才开始认真给岳母看病,脉浮数而微弦,舌质淡红,舌苔厚腻而苔面黄,小便少,身软无力,少气懒言,昏昏欲睡,但又睡不着。这时我心里基本认定这正是当时人们闻之变色的甲流感,当时在医院一旦确诊就要送去隔离的。不过我对这个病一直不认为有多可怕,因为我己成功治愈了几例这类的疑似病人,并自创了一个治甲流的高效用方,就是用麻杏石甘汤与银翘散的组合和裁减。因为得病已有好几天,又经误治,岳母此时的病情已相当严重。我也不敢告诉他们这是甲流感,便对他们说:妈妈的病有点严重,我建议接到我家里观察治疗。
    将岳母接到家后,趁药店还没关门,我赶紧开方抓药,此时湿气弥漫而兼有热,开的是三仁汤,即:苡仁30克、蔻仁10克、杏仁10克、厚朴10克、通草6克、滑石15克、法夏15克、竹叶10克。把药拿回来,一剂煎两次,合在一起,然后给岳母服了大半碗。一会儿,我又煮了一些乌梅汤,加了白糖后盛了一小碗给岳母,岳母三两下就喝了。吃药后明显的反映是小便通了,9点多钟吃的药,至睡前一个多小时前解了两次小溲,量很多。岳母说感觉轻松了很多,很想睡觉,于是很快就入睡了。
    第二天一早,我起来后就马上去看岳母的情况,人精神了很多,想起床了,喉痛、咳嗽还在,舌苔已没那么厚和黄,感觉还是无力。初战已有成效,但流感外症未除。老婆煮好了早餐,先给岳母吃了三仁汤药后,又照样给了一小碗乌梅白糖汤,岳母没问是什么,喝了一口,马上吐了出来,然后说:好酸,你们知道我一点酸的都不能吃的,咋个还拿酸汤给我。老婆说:妈,你昨晚不是吃了一小碗吗?岳母说:我昨晚吃的有这个吗?那么是我的舌头已经尝不出味道来了,我这两天吃饭都不晓得香臭,昨天开始就不想吃饭了。老婆给她妈盛了碗稀饭,岳母挟了泡菜下饭,吃了两口说:嗯,现在嘴巴有味道了。吃了一碗就不吃了。上班之前,开了我创的治甲流经验方:麻黄10克、杏仁10克、石膏15克、桔梗10克、连翘15克、银花15克、芦根15克、牛蒡子10克、甘草6克。捡了一付,让岳母在我们上班后,自己煎药吃。至晚饭我们一起吃饭时,岳母吃饭已基本恢复平日饭量,喉咙也不痛了,只还有点咳。看来本人自创的甲流经验方还是不错的。当时就以为这样下去,第二天就岳母就可以回去了。不料,睡到半夜时,岳母又猛咳起来。我知道这是体内病邪未尽,与正气相博而造成的现象,其中以热为重,便给岳母吃了一包自制的2号喉炎丸,专治实热性喉炎和喉源性咳嗽。组成是:射干、制大黄、芒硝、僵蚕、桔梗、细辛。吃下后,几分钟便不咳了。第二天早上起来,岳母还是偶有咳嗽,人不爽利。我想,岳母这个甲流是我遇见的比较重的一个,不是一下能完全清楚的,建议再观察治疗一天。这一天用的药是小柴胡汤合银翘散,原因是病程时间长,自然体虚,并部分邪入少阳,用小柴胡汤合银翘散的意义是补中虚、和少阳、清热、去毒、解表。又一天过去,岳母的病除偶有咳嗽外,其他已没什么了,身体也恢复得较好,本想再观察一天,但岳母在我这儿就呆不住了,加上岳父电话来催,就自己回去了。回去时没坐车,两公里多路,走回去的。走时,我吩咐她回去煮三豆汤吃,三豆即绿豆、黄豆、黑豆。是彭子益的方子,养肝益脾补肾,是一个食疗兼顾的好方。
    本以为这样就结了,但一周后,我们又到岳父母家吃晚饭,发现岳母还在咳嗽。岳母自述,从我家回去后,其他都没什么,就这咳嗽还是断断续续的,总不好。我说:昨不打电话呢?她说因不是很严重,就没告诉我。我便又开出了一个“二皮姜汤”,岳母第二天弄来吃,只一付就好了。说起“二皮姜汤”,有一个诞生的过程,我将在下一个案例谈到。
发表于 2010/5/22 00:16:43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杏园春晓 于 2010/5/6 22:16 发表
    因身体多病,心多烦恼,十年前开始涉猎传统文化,游儒、佛,道、医,终在我佛找到安身立命处,狂心稍歇,觉以往种种,皆如镜花水月。但身体仍然为病所困,情志难伸,观亲人朋友、世俗众生亦多为病苦,大小医 ...



学生在反复研读老师文章时发现一个小小的错误,斗胆指出来,您在1楼在叙述您的学医经历时曾说:“吴又可的《温病条辨》是对《伤寒论杂病论》的重要补充和发展”,《温病条辨》是吴鞠通所著,吴又可所著的是《温疫论》。不过现在对《温病条辨》是否是对《伤寒论杂病论》的发展还存在争议。如当代中医大家胡希恕在肯定《温病条辨》对中医学术发展的贡献,给六经八纲辨证体系补充了一些有效的方证的同时,胡老也对《温病条辨》中与仲景学术与临床相左者,如方证中不相应或未言脉证便出方治病的地方也多有批判,他在讲《温病条辩》的每一条文时,都能大胆地、不怕犯上地、批评、指正了温病条辩中多处的不妥之处,如:总体来看,温病学说的卫气营血与三焦辩证体系都为后世误解《伤寒论》的产物,是为了脱离伤寒辩证体系另开新论,偷换经方概念而另我衍生的两种假想辩证模型。 不过这也把学生我弄糊涂了,温病派的书还究竟该不该看,该怎么取舍?还请老师予以指导。
发表于 2010/5/22 09:41:52 | 显示全部楼层
老师能说一下天雄散的方子,谢谢
发表于 2010/5/22 10:38:12 | 显示全部楼层
面壁思过中

[ 本帖最后由 慧光 于 2010/5/22 13:00 编辑 ]
发表于 2010/5/22 11:14:14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157 慧光 的帖子

此问题偏离主题,问得莫名其妙,你想得太多了
发表于 2010/5/22 11:17:01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156 下巴里人 的帖子

自己去搜一下不就想知道了,凡事要多想多思考
发表于 2010/5/22 11:20:16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158 cyzx 的帖子

面壁思过中。

[ 本帖最后由 慧光 于 2010/5/22 13:00 编辑 ]
发表于 2010/5/22 12:25:01 | 显示全部楼层
中医讲究灵活处方,如果所有的中医都像你这样担心这担心那,还怎么看病,都不要看病算了。我建议你不要再说这样的无聊话题了,不要分老师的心。另外,我觉得你有强迫性的穷思竭虑,这只会使自己无端生出许多烦恼来。

[ 本帖最后由 cyzx 于 2010/5/22 14:39 编辑 ]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刻加入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民间中医网论坛 ( 黔ICP备19001372号 )

GMT+8, 2024/5/16 22:35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23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