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楼主|
发表于 2010/12/3 11:58:45
|
显示全部楼层 
| 本帖最后由 金谷子 于 2010/12/3 12:00 编辑 
 部分网络学习的朋友的反馈:
 灵 10:23:54
 感谢老师通俗易懂的讲解,让我这个对中医一窍不通的外行,都能听明白!file:///C:/DOCUME~1/ADMINI~1/LOCALS~1/Temp/(Y8OSM1NHC$]3CFH@G11Q%I.gif
 
 公 11:38:03
 讲得非常好
 金谷子 11:38:34
 说明一个方法,或许对您有参考。
 都是多年的临床老医生了,自己明白方法,就行了。
 公 11:39:14
 如当面聆听,耳提面命,受益非浅
 辨证,选方,用药连着讲,非常好
 
 龙 18:16:14
 这次听了老师的课后,对伤寒更理解了,以前自己看觉得枯燥。现在有味多了
 
 金谷子 18:20:35
 验于临床,等你用起来时,会觉得还有意思
 会觉得原来中医不难。file:///C:/DOCUME~1/ADMINI~1/LOCALS~1/Temp/8{U`QQB5X27@C_FO](KQ(4G.gif
 
 龙 23:39:33
 在天下看了老师的专版,对老师的学术又有了新的认识。虽与您言谈不多,看的出您博揽群书。所涉很广。
 天下的帖子虽然不多,但都经典。
 学习这段时间,最大的感想是辩证一定要准确。用药一定要精纯。
 以前我用方缺乏法度
 在外用药上也给了我很大的启发。用药不能太杂
 
 金谷子 18:08:01
 一辈子老得动不了了,还“意也”无法度的,多了。——这都是中医中混饭吃的。
 不在少数。
 我不说人家,
 
 明 16:32:48
 嗯,因看到老师的医案中有刺络法
 就翻看素问中的内容,原来印象模糊,对照医案,有些清晰感
 
 栋 13:36:25
 反复听,反复背,收获很大,谢谢老师的指点。
 以前,觉得伤寒粗糙,经过老师的讲解,前后对比着看,再加上背诵,原来是自己太粗糙!
 
 
 
 | 
 |